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解磷菌Bacillus subtilis P-1的N离子束诱变育种 被引量:7
1
作者 游银伟 王梅 +2 位作者 江丽华 岳寿松 刘兆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0-1022,共3页
通过N离子束注入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P-1进行诱变,筛选得到一株解磷能力提高48%的突变菌株B. subtilis P-1-5。对B. subtilis P-1和B. subtilis P-1-5发酵过程中碱性磷酸酶活性(AKP)和可溶性磷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 通过N离子束注入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P-1进行诱变,筛选得到一株解磷能力提高48%的突变菌株B. subtilis P-1-5。对B. subtilis P-1和B. subtilis P-1-5发酵过程中碱性磷酸酶活性(AKP)和可溶性磷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可溶性磷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B. subtilis P-1-5均比同期B. subtilis P-1值高,说明突变菌株B. subtilis P-1-5比原始菌株B. subtilis P-1解磷性状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解磷菌 诱变 n离子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变异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标记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创云 王陆军 +5 位作者 秦作霞 王艳梅 侯雅静 张丽娜 李海燕 王美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134,共4页
采用不同能量和剂量的N+离子束,对郑58、昌7-2和K12玉米自交系的干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和农艺性状变异都有很大差异,筛选出的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最佳诱变能量30 KV和剂量7×1016N+/cm2。同时利用10对SSR引物... 采用不同能量和剂量的N+离子束,对郑58、昌7-2和K12玉米自交系的干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和农艺性状变异都有很大差异,筛选出的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最佳诱变能量30 KV和剂量7×1016N+/cm2。同时利用10对SSR引物对玉米自交系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等位基因2~5个,平均3.9个。根据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诱变能量30 kV和剂量7×1016 N+/cm2是诱变效果最佳的。3个自交系中郑58对N+离子束诱导引起的变异最敏感,N+离子束注入玉米自交系变异的生物学效应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 玉米 生物学效应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强 任立凯 +3 位作者 陈凤 孙中伟 王康君 郭明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8-22,共5页
为了探寻新的育种手段,解决目前小麦常规育种中普遍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问题以提升育种效率,开展了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应用研究。以N离子不同剂量注入小麦品种连麦6号籽粒进行诱变处理,经过M_1代损伤效应分析,M_... 为了探寻新的育种手段,解决目前小麦常规育种中普遍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问题以提升育种效率,开展了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应用研究。以N离子不同剂量注入小麦品种连麦6号籽粒进行诱变处理,经过M_1代损伤效应分析,M_2代突变体的分类统计和筛选,M_3代常规系谱法稳定性鉴定,考察了N离子注入对连麦6号农艺性状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连麦6号的诱变效应在M_1代显著地表现在株高、结实率、抽穗期和成株率上,M_2代的突变率随N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低到高3种剂量处理的突变率分别为5.38%、8.98%和11.02%,筛选出的3个超亲变异性状(矮秆多蘖、早熟性、大穗)在M_3代因不同的剂量处理其重复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试验明确了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处理对小麦生理性状影响的变异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离子 诱变育种
下载PDF
低能N^+离子束辐照甜叶菊种子的当代效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闵笛 陈达伟 +2 位作者 苏婷婷 汤其坤 王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
用不同剂量低能N+离子注入甜叶菊种子后,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率、幼苗和移栽植株性状及糖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的氮离子束能促进甜叶菊发芽,高剂量则抑制其发芽;随着辐照剂量的增高,移栽植株株高、糖苷含量等主要指标出现了先下... 用不同剂量低能N+离子注入甜叶菊种子后,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率、幼苗和移栽植株性状及糖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的氮离子束能促进甜叶菊发芽,高剂量则抑制其发芽;随着辐照剂量的增高,移栽植株株高、糖苷含量等主要指标出现了先下降后升高的"马鞍型"曲线;经辐照后出现了植株高、叶片多、叶面积大、糖苷含量高的有益变异,为进一步品种选育和诱变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低能n+离子 辐照
下载PDF
脉冲N离子束轰击对TiAlN膜层和W18Cr4V高速钢结合力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吕树国 刘常升 张罡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0,73,共3页
用电弧离子镀在刀具表面制备TiAlN膜层有利于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能,但却降低了膜基结合力,影响其使用寿命。采用UVN 0.5D2I脉冲离子束辅助电弧离子镀沉积设备,在W18Cr4V高速钢基材上沉积TiAlN膜层。研究了基材N离子束轰击及在膜层沉积... 用电弧离子镀在刀具表面制备TiAlN膜层有利于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能,但却降低了膜基结合力,影响其使用寿命。采用UVN 0.5D2I脉冲离子束辅助电弧离子镀沉积设备,在W18Cr4V高速钢基材上沉积TiAlN膜层。研究了基材N离子束轰击及在膜层沉积过程中N离子束辅助轰击对TiAlN膜层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层沉积之前,N离子轰击与基材原子发生了相互作用,造成了原子级洁净的表面,形成了大量的高密度形核点,且形成了含有N元素的改性层;在膜层沉积初期,脉冲N离子束轰击形成了由W,Cr,V,Fe,N,Ti,Al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扩散层",其与"改性层"的共同作用是膜基结合力提高的主要原因,膜基结合力最高为8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 W18CR4V高速钢 n离子轰击 TiAln膜层 结合力
下载PDF
N^+离子束注入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洪云 杜宁 张敬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39,共3页
能量为30 keV的N+离子束,照射剂量范围0.5×1017ion/cm2~4.0×1017ion/cm2,注入玉米品种辽单120种子,测定玉米种子电导率、MDA含量及玉米幼苗叶片脯氨酸、MDA含量和POD、SOD酶活,研究不同照射剂量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生物学效应的... 能量为30 keV的N+离子束,照射剂量范围0.5×1017ion/cm2~4.0×1017ion/cm2,注入玉米品种辽单120种子,测定玉米种子电导率、MDA含量及玉米幼苗叶片脯氨酸、MDA含量和POD、SOD酶活,研究不同照射剂量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射剂量为3.5×1017ion/cm2时,玉米种子电导率和幼苗叶片MDA含量均较低,对细胞膜的破坏性小;玉米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和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POD和SOD酶活较高,抗逆能力强,因此是最佳N+离子束照射剂量。研究结果对于利用N+离子束进行玉米诱变育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n+离子注入 诱变育种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钾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1的N离子束诱变育种 被引量:1
7
作者 游银伟 王梅 +2 位作者 岳寿松 江丽华 刘兆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83-1385,共3页
通过N离子束注入对胶胨状芽孢杆菌B.mucilaginosus K-1进行诱变,筛选得到一株解钾能力提高720%的突变菌株B.mucilaginosus K-1-3。发酵后对B.mucilaginosus K-1和B.mucilaginosus K-1-3的胞内和胞外可溶性钾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 通过N离子束注入对胶胨状芽孢杆菌B.mucilaginosus K-1进行诱变,筛选得到一株解钾能力提高720%的突变菌株B.mucilaginosus K-1-3。发酵后对B.mucilaginosus K-1和B.mucilaginosus K-1-3的胞内和胞外可溶性钾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胞外可溶性钾含量很低,绝大部分都在胞内,说明解离出来的可溶性钾主要被菌体生长所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胨状芽孢杆菌 解钾能力 诱变 n离子 可溶性钾
下载PDF
低能N^+离子束注入对不同染色体组倍性水稻幼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林玉 张时萍 黄群策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以2份水稻二倍体及其相应的同源四倍体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低能N+离子束对其种胚进行注入处理,对其出芽率、成苗率以及幼苗期5种主要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 以2份水稻二倍体及其相应的同源四倍体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剂量的低能N+离子束对其种胚进行注入处理,对其出芽率、成苗率以及幼苗期5种主要生理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进行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试验材料的出芽率和成苗率均呈下降趋势,在最高剂量处理条件下(5.0×1017N+/cm2)试验材料的出芽率、成苗率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二倍体材料幼苗SOD、POD、CAT的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3.0×1017N+/cm2的剂量下达到最高,而四倍体材料幼苗SOD、POD、CAT的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并在1.0×1017N+/cm2的剂量下达到最高。二倍体材料幼苗MDA含量的变化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四倍体材料幼苗MDA含量的变化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两种染色体组倍性水稻材料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是特别显著,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由此可见,不同剂量的低能N+离子束会对试验材料的出芽率、成苗率以及幼苗期的主要生理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且不同染色体组倍性材料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n+离子 水稻 SOD POD CAT MDA 可溶性糖
下载PDF
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离子束诱变
9
作者 郭慧女 徐岩 +1 位作者 喻晓蔚 康文怀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2-37,共6页
利用经过改良的初筛培养基,以p-NPG为底物作为筛子,从葡萄园土壤及葡萄表皮中筛选到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酶活较高的菌株,经18S rDNA鉴定为黑曲霉。通过离子束注入技术对该菌株进行诱变,获得了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诱变菌株H68,与原菌... 利用经过改良的初筛培养基,以p-NPG为底物作为筛子,从葡萄园土壤及葡萄表皮中筛选到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酶活较高的菌株,经18S rDNA鉴定为黑曲霉。通过离子束注入技术对该菌株进行诱变,获得了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诱变菌株H68,与原菌株相比,酶活提高了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黑曲霉 n+离子
下载PDF
Evidence for Base Substitutions and Repair of DNA Mismatch Damage Induced by Low Energy N^+ Ion Beam Implantation in E. coli
10
作者 谢传晓 Guo +6 位作者 Jinhua Yao Jianmin Wu Lijun Yu Zengliang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Ever since the low energy N + ion beam has been accepted, the mutations of ionizing radiation are attributable mainly to avoidance of DNA damages repair. Evidences based on in vivo proof results are limited. Using the... Ever since the low energy N + ion beam has been accepted, the mutations of ionizing radiation are attributable mainly to avoidance of DNA damages repair. Evidences based on in vivo proof results are limited. Using the E.coli wild type and mutator strains, the mutant frequencies suggest that base substitutions in rpoB gene are induced by the N + implantation. A highly conserved region is selected to get the direct evidence for base substitutions by sequence of the high fidelity PCR amplification products in mutants. Most of the mutants (90.9%, 40/44) have at least one base substitution in the amplification region. The evidences for CG to TA (55%, 22/40), AT to GC (20%, 8/40) and TA to CG (5%, 2/40) transitions are identified. The transversions are AT to TA (15%, 6/40) and GC to CG (5%, 2/40). It is suggested that DNA cytosine methylase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ismatch repair of DNA damage induced by N + implantation by analysis of the mutant frequencies of mutator st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energy n + ion beam base substitutions mismatch repair mutator strains
下载PDF
N^+离子束辐照诱变选育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雯 李成涛 +1 位作者 李彦军 刘东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4-149,共6页
为获得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高产菌株,同时改善BC材料学性能,采用低能N+离子束辐照技术对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进行了诱变选育。将菌落大小、光滑度、致密度、润湿度以及BC膜形成速率、柔韧度、BC产量等作为筛... 为获得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高产菌株,同时改善BC材料学性能,采用低能N+离子束辐照技术对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进行了诱变选育。将菌落大小、光滑度、致密度、润湿度以及BC膜形成速率、柔韧度、BC产量等作为筛选依据,建立了平板-96孔板-试管筛选体系,筛选得到2株BC产量提高且产物材料学性能改良的目标菌株5D、2D。菌株5D BC产量为4.84 g/L,比出发菌株BC产量提高了89.06%,菌株2D BC产量为4.53 g/L,比出发菌株BC产量提高了76.95%。利用FT-IR、XRD、SEM、拉力试验等方法对目标菌株产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标菌株5D、2D发酵BC均具有高于出发菌株发酵BC的结晶度、抗拉强度及较小的断裂伸长率,具有更为致密的层状结构以及清晰的纤维束三维网状结构,表明其具有较为优良的力学性能。目标菌株的获得对BC产量的提高和性能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辐照 诱变选育 木醋杆菌 细菌纤维素
原文传递
N^+离子束注入对向日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烽 赵永秀 白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7,共6页
离子束注入是用于植物和微生物品种改良及新品种、品系选育的一门被广泛应用的技术,离子束注入在向日葵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非常少。本试验利用不同剂量的N+离子束分别处理向日葵美二和星火种子,研究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随着处... 离子束注入是用于植物和微生物品种改良及新品种、品系选育的一门被广泛应用的技术,离子束注入在向日葵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非常少。本试验利用不同剂量的N+离子束分别处理向日葵美二和星火种子,研究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随着处理剂量加大,向日葵种子变异的几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出现先逐渐降低最后又回升的趋势,星火对N+离子束的耐受力比美二强,在更高的剂量处理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才开始大幅下降。N+离子束处理后,两种向日葵幼苗中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基本上均比对照高,并且星火中的CAT活性基本都比美二中的要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不同品种中的表现不同,在美二中不同剂量处理后的幼苗体内SOD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大幅下降,而在星火中则有升有降,且经N+离子束处理后星火中的SOD活性均高于美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总体来讲,处理后两个品种幼苗体内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美二体内的MDA含量要高于星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N+离子束处理会影响向日葵的发芽,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激活体内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向日葵 生理特性
原文传递
低能N离子注入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雅琴 李尽哲 黄群策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0-293,共4页
为了研究低能N离子束的细胞遗传学效应,以不同剂量的N离子束对蚕豆种子的种胚进行辐照,观察分析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效应。研究发现,离子束的注入抑制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干扰了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引发了染... 为了研究低能N离子束的细胞遗传学效应,以不同剂量的N离子束对蚕豆种子的种胚进行辐照,观察分析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效应。研究发现,离子束的注入抑制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干扰了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引发了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和数目畸变;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微核率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降低、染色体畸变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 蚕豆 根尖细胞 染色体畸变 微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