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法转喻框架下“N的V”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
1
作者 吴吉东 闫倩倩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3,共11页
汉语“N的V”结构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语法转喻视角,架构“N的V”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CCL中的真实语料,可探讨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动词V进入“N的N′”构式的中心语N′位置,受到该构式的压制,从表动作的源概念转... 汉语“N的V”结构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语法转喻视角,架构“N的V”结构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CCL中的真实语料,可探讨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动词V进入“N的N′”构式的中心语N′位置,受到该构式的压制,从表动作的源概念转喻为表事件的目标概念;“N的V”的概念转喻触发其语法结构变化,体现在对动词V属性的重新范畴化和该结构作主、宾时对句子谓词的选择上;“N的V”的语法结构对其概念转喻有制约作用,体现在该结构的语义指称性和N与V的语义关联度上;语境对“N的V”结构的概念转喻和语法结构之间的双向互动具有调控作用,体现在单音节动词进入该结构的允准条件和“N的V”结构歧义的消解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 语法转喻 形成机制 认知
下载PDF
汉语“N的V”结构加工的韵律制约
2
作者 于秒 王文娣 陈晓霄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4-750,共7页
已有研究表明内隐韵律能够促进书面文本的理解,但以往研究多集中在重音节拍语言,而较少关注汉语这类音节节拍语言。为了探究内隐韵律作用的普遍性,研究采用眼动技术探讨了句子阅读中“N的V”结构加工的韵律制约。研究发现,“N的V”结构... 已有研究表明内隐韵律能够促进书面文本的理解,但以往研究多集中在重音节拍语言,而较少关注汉语这类音节节拍语言。为了探究内隐韵律作用的普遍性,研究采用眼动技术探讨了句子阅读中“N的V”结构加工的韵律制约。研究发现,“N的V”结构加工中存在稳定的韵律形式效应:动词为单音节时比动词为双音节时的注视时间更长,回视更多。韵律形式和语义关系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表现在受事语义关系条件下,在反映早期加工的凝视时间上,单音节动词条件长于双音节动词条件。但这种交互作用在晚期加工阶段则不受语义关系影响。表明“N的V”结构加工中的韵律形式效应稳定且持续。研究支持内隐韵律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韵律 语义关系 nv”结构 默读 眼动
下载PDF
试论晚清白话翻译与现代汉语的关系——以“N的V”为例
3
作者 马永草 《励耘语言学刊》 2023年第1期273-288,共16页
官话译本《天路历程》被认为是早期欧化白话文本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以译本中的“N的V”为例,从部分和整体两个角度对现代汉语与该译本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二者在N和V的构成与特征、语义关系以及“N的V”的句法功能和使用环境上都呈... 官话译本《天路历程》被认为是早期欧化白话文本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以译本中的“N的V”为例,从部分和整体两个角度对现代汉语与该译本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二者在N和V的构成与特征、语义关系以及“N的V”的句法功能和使用环境上都呈现高度的一致性。通过与传统白话和英语原文进行对比,发现该结构具有十分明显的欧化色彩,这为欧化白话的起点可以而且应该追溯到晚清白话翻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文章指出,梳理晚清白话翻译中的欧化事实有助于对一些问题形成更为准确的认识;将晚清白话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拓展欧化的研究范围,为构建汉语欧化史作铺垫。文章的考察结果以及其他客观事实说明,晚清白话翻译在现代汉语的形成中起了相当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白话翻译 欧化 nv 现代汉语
下载PDF
河北赤城话“(N)V的/də^(33)/了”结构
4
作者 李文张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河北赤城话“(N)V的了”结构不借助情态动词而通过标记“的了”表示“应该做某事了”或“做某事的时间到了”;“(N)V的了”结构对“N”和“V”的选择有严格的句法限制,包括动词配价、动词带宾语的不同类型以及名词的语义类型等。“(N)V... 河北赤城话“(N)V的了”结构不借助情态动词而通过标记“的了”表示“应该做某事了”或“做某事的时间到了”;“(N)V的了”结构对“N”和“V”的选择有严格的句法限制,包括动词配价、动词带宾语的不同类型以及名词的语义类型等。“(N)V的了”结构具有变式句“V的N了”结构和“V的了”结构;“(N)V的了”结构的成句需要语境信息、特定语气和时间因素;“(N)V的了”结构有道义情态和认识情态等情态义。在其他方言区也存在类似的使用现象,但在VP的类型、情态意义与时体意义方面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赤城话 情态表达 “(n)v的了”结构 晋方言
下载PDF
试论汉语中的“N+的+V”结构和“N+之+V”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章也 任晓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76-82,共7页
 在汉语中,我们经常会碰到"N的V"结构和"N之V"结构,对于它们的语法性质和语法作用,学术界向来有歧义。运用语言的联系和比较的方法,我们可以证明,在"N的V"结构中"的"不是标志偏正结构的助词,...  在汉语中,我们经常会碰到"N的V"结构和"N之V"结构,对于它们的语法性质和语法作用,学术界向来有歧义。运用语言的联系和比较的方法,我们可以证明,在"N的V"结构中"的"不是标志偏正结构的助词,这两个结构也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偏正结构或是体词性成分,它们是比较特殊的主谓结构,N与V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 nv 语法性质
下载PDF
“N的V_单”的构成及其语篇使用情况考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方绪军 李翠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1,共8页
构成"N的V_单"用例较多的单音动词在动名连续统上靠近名词一端,"动作性"较弱、"事件性"较强;而"动作性"较强、"事件性"较弱的动词构成"N的V"独立性较弱,受语境制约,往往... 构成"N的V_单"用例较多的单音动词在动名连续统上靠近名词一端,"动作性"较弱、"事件性"较强;而"动作性"较强、"事件性"较弱的动词构成"N的V"独立性较弱,受语境制约,往往要与另外的"N的V_单"并举或连用,或者受特定的动词支配。由单音动词构成的"N的V_单"在语篇中往往都与先行陈述存在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 单音节 动词 先行陈述
下载PDF
“N的V”短语中心语“V”语法性质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庆汉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57,共5页
本文评述了 2 0世纪汉语语法学界关于“N的V”短语中心语“V”的语法性质研究的主要成果。笔者以为 :根据语法学方法的嬗变 ,这些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 3种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划分为词性变化的观点和词性不变的观点两大类。中心语“V... 本文评述了 2 0世纪汉语语法学界关于“N的V”短语中心语“V”的语法性质研究的主要成果。笔者以为 :根据语法学方法的嬗变 ,这些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 3种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划分为词性变化的观点和词性不变的观点两大类。中心语“V”的语法性质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看待主宾语位置上动词的语法性质问题 ,属于汉语动词非谓语用法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中心语“v 语法性质
下载PDF
“N的V”短语的语义结构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庆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N的V"短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定心短语,其语义结构具有双重性,分显层和隐层两个层面。"N的V"短语的显层语义结构是名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的V"的定心句法结构形式对语义结构的制约作用和中心语V已经名物化... "N的V"短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定心短语,其语义结构具有双重性,分显层和隐层两个层面。"N的V"短语的显层语义结构是名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的V"的定心句法结构形式对语义结构的制约作用和中心语V已经名物化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领属关系和限制关系两类。"N的V"短语的隐层语义结构是动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与V之间的确还保留有施事、受事与动核的语义联系以及"N的V"短语是由上文中的主谓句转化来的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施动关系、准施动关系、受动关系、成动关系、使动关系、系动关系、状动关系等7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 语义结构 名核结构 动核结构
下载PDF
“都+V+的+N”的构式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林晓恒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6,共3页
现代汉语的“都+V+的+N”结构作为构式,是强调过去某时间段内发生的动作事件“V+N”的多次、反复进行,并通过与其处在共同事件预设中的其他值对比而产生对比含义。这一构式对进入的动词V和名词N均产生限制。
关键词 “都+v+的+n”结构 对比焦点 构式 预设 限制
下载PDF
“V+N+的+O”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日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1-25,共5页
V+N+的+O结构有甲、乙、丙三种格式,其句法来源是V+(N+的+O)、N+(V+O)和(V+O)+N。甲式为V+O的自然扩展式,N是领属定语;乙式和丙式为N强制性地裂割V+O并插入其中而造成的离散式,N是准定语。为了满足语用需要,N从主语位移至定语位,N+(V+O... V+N+的+O结构有甲、乙、丙三种格式,其句法来源是V+(N+的+O)、N+(V+O)和(V+O)+N。甲式为V+O的自然扩展式,N是领属定语;乙式和丙式为N强制性地裂割V+O并插入其中而造成的离散式,N是准定语。为了满足语用需要,N从主语位移至定语位,N+(V+O)变换成乙式;N从宾语位移入定语位,丙式成为被抑制格式(V+O)+N的一种自由的补偿形式。对同一语义结构的不同句法形式进行选择,是语用平面的核心内容;同义句式维持着语义平面动核与题元关系的大同,体现着语用平面不同交际需求的小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n+的+O 句法 语义 语用
下载PDF
“N的V”短语的形成机制、语体特征及其修辞运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国彦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9期10-16,共7页
通过以语用功能导向的分析思路,首先立足于语言的基本功能,结合篇章语境分析N的V短语的形成机制,即"指称化",从回指、下指和推导这三个维度对指称化进行了观察和说明。以此为基础,探讨了N的V短语由指称化形成机制所决定的信... 通过以语用功能导向的分析思路,首先立足于语言的基本功能,结合篇章语境分析N的V短语的形成机制,即"指称化",从回指、下指和推导这三个维度对指称化进行了观察和说明。以此为基础,探讨了N的V短语由指称化形成机制所决定的信息性质是如何影响它的语体特征的——语体适应性和篇章命名功能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实际话语表达中N的V短语用于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短语 指称化 语体 修辞
下载PDF
“V你的N!”句式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传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8年第1期82-88,共7页
“V你的N!”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祈使句式,是一种有标记祈使句式,其使用与言语交际中的移情策略有关,说话人采用凸显听话人来降低对听话人的移情度,从而表达对听话人的某种负面情态。此外,“V你的N!”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祈使句式,... “V你的N!”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祈使句式,是一种有标记祈使句式,其使用与言语交际中的移情策略有关,说话人采用凸显听话人来降低对听话人的移情度,从而表达对听话人的某种负面情态。此外,“V你的N!”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祈使句式,这种句式不仅仅表达祈使义,而且隐含着丰富的主观评价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你的n!” 移情 主观性 语用功能
下载PDF
“N的V”短语的篇章功能:衔接与组块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国彦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2期1-10,共10页
从功能导向的研究角度来说,"N的V"短语是因应篇章结构的功能需要而形成的。"N的V"短语在篇章中主要实现两种功能:衔接功能和组块功能。从句内和句际两个角度探讨了衔接功能;从话题、限定和指称三个方面讨论了组块... 从功能导向的研究角度来说,"N的V"短语是因应篇章结构的功能需要而形成的。"N的V"短语在篇章中主要实现两种功能:衔接功能和组块功能。从句内和句际两个角度探讨了衔接功能;从话题、限定和指称三个方面讨论了组块功能。通过区分句子话题和篇章话题,说明了"N的V"在篇章中实现的话题组块形态;探讨了它如何嵌入介词槽中组成过程短语、方式短语等进而构成限定组块的多种类型;讨论了指称组块形成的条件和指称组块的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短语 篇章功能 衔接 组块
下载PDF
“名词化辖域”与“N的V”结构
14
作者 宋荣超 《现代语文》 2018年第7期4-9,共6页
本文提出汉语"N的V"结构中"V"发生了名词化且存在名化度的差异,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相互关系、"鉴定格"和抽象名词的界定等方面加以论证。名词化不一定需要形态标志,汉语缺乏形态标识不能否定名词化。&q... 本文提出汉语"N的V"结构中"V"发生了名词化且存在名化度的差异,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相互关系、"鉴定格"和抽象名词的界定等方面加以论证。名词化不一定需要形态标志,汉语缺乏形态标识不能否定名词化。"V"受到副词修饰,不能证明"V"还是动词。根据"名化辖域"概念,此时发生名化的不是或不仅仅是"V",而是整个以"V"为核心的动词短语,即整个"VP"都得以"名化",呈现出名词性。"V"的名词化解决了向心结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 名化 零形式 名化度 名化辖域
下载PDF
“N的V”结构中V的名词化及相关问题
15
作者 宋荣超 《现代语文》 2021年第8期48-52,共5页
如何判定“N的V”结构中V的词性,是学界颇有争议的话题之一。从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可以证明,V不仅已经名词化,而且存在着名化度的差异。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V名化的形态标志可视为“零形式”。根据“名化域”概念,V受到副词修饰并不能证... 如何判定“N的V”结构中V的词性,是学界颇有争议的话题之一。从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可以证明,V不仅已经名词化,而且存在着名化度的差异。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V名化的形态标志可视为“零形式”。根据“名化域”概念,V受到副词修饰并不能证明V仍是动词,此时发生名化的不仅仅是V,而是整个以V为核心的动词短语,即整个VP都得以名化,表现出名词性。V的名词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向心结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 名词化 零形式 名化度 名化域
下载PDF
“N的V”结构认知加工的类型学效应
16
作者 逯芝璇 鹿士义 蒋思艺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86,共9页
本文从复杂动作事件的类型学入手,通过句子可接受度判断实验,考察了母语为"领格-宾格"型语言和"作格-领格"型语言的高水平汉语二语者对"N的V"构式的加工情况。为了确定构式中V的论元选择和编制实验材料,... 本文从复杂动作事件的类型学入手,通过句子可接受度判断实验,考察了母语为"领格-宾格"型语言和"作格-领格"型语言的高水平汉语二语者对"N的V"构式的加工情况。为了确定构式中V的论元选择和编制实验材料,我们进行了语料库考察。研究发现,选择施事的动词数量最多,选择受事的略少;高水平汉语二语者对"N的V"的认知加工会受到母语概念迁移的影响,具有类型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 类型学 概念迁移 语料库研究
下载PDF
汉语“N的V”结构中的动名不分--基于心理加工视角的实验证据
17
作者 于秒 李兴雅 夏全胜 《当代语言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75,共14页
汉语“N的V”结构中V的词性问题一直饱存争议,各家观点多是基于某种处理策略或某一理论假设进行的思辨式理论分析,尚未见到来自实证研究的证据。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和眼动实验方法,从心理加工视角探究“N的V”结构中V的词性问... 汉语“N的V”结构中V的词性问题一直饱存争议,各家观点多是基于某种处理策略或某一理论假设进行的思辨式理论分析,尚未见到来自实证研究的证据。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和眼动实验方法,从心理加工视角探究“N的V”结构中V的词性问题。通过三项实验,本研究分别考察“N的V”结构中V与“N的N”结构中N,在单独呈现条件和一定句法框架条件下的加工异同。实验1使用搭配合理性判断任务,研究发现,不管“N的V”中N是施事还是受事,“N的V”结构中V与“N的N”结构中N在反应时和正确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2采用词类判断实验,也发现两种语义关系下的V与N的反应时均不存在差异,但V的正确率显著低于N,表明被试倾向于将V判断为N。实验3考察自然句子加工条件下,V与N的差异,结果发现,各条件下的眼动注视时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N的V”结构中V在心理加工上与N无异,“N的V”就是“N的N”,汉语“N的V”结构符合向心结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结构 名动不分 心理加工 反应时 眼动
原文传递
汉语“N的V”问题之症结与出路——兼论向心结构理论的先天不足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阳春 刘超宇 陈鑫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33,共12页
汉语"N的V"问题的症结在于V在该结构中所获得的指称意义,诱因是英语词形变化和向心结构理论。英语中,V会因获得指称意义而变为名词或动名词形式;汉语中,V虽然也要获得指称意义,但不会改变词形。汉语如果依照英语的做法把V看... 汉语"N的V"问题的症结在于V在该结构中所获得的指称意义,诱因是英语词形变化和向心结构理论。英语中,V会因获得指称意义而变为名词或动名词形式;汉语中,V虽然也要获得指称意义,但不会改变词形。汉语如果依照英语的做法把V看作名词或动名词,遇到的问题是词无定类;如果不依照英语的做法仍把V看作动词,遇到的问题是忽略了V所获得的指称意义,更有悖于向心结构理论。笔者论证了英语V入句后变为名词或动名词是为了迎合其形合的需要,无词形变化的汉语词的分类与归类、词形与词性原本就具有统一性;指出向心结构理论自身存在先天不足,不仅对汉语而且对英语都缺乏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 句法位义 词形变化 向心结构理论
原文传递
汉语两类[N的V]结构的韵律句法考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丽娟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7,共8页
本文从韵律和句法两个角度对汉语[N的V]结构进行考察后指出,[N的V]内部应分为[N施的V]和[N受的V]两类。就韵律而言,[N施的V]对V没有严格的韵律限制,单双音节均可出现;而[N受的V]中的V只接受双音形式,单音形式不能出现。就句法而言,[N施... 本文从韵律和句法两个角度对汉语[N的V]结构进行考察后指出,[N的V]内部应分为[N施的V]和[N受的V]两类。就韵律而言,[N施的V]对V没有严格的韵律限制,单双音节均可出现;而[N受的V]中的V只接受双音形式,单音形式不能出现。就句法而言,[N施的V]是以限定词"的"为核心投射而成的DP,而[N受的V]是以动名词V双为核心投射而成的GP。最后针对学界一直讨论的名物化问题指出,[N施的V]结构与名物化无关,而[N受的V]结构存在动词的"韵律式名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nv 韵律 句法 名物化
原文传递
事态句的时间量化及其语言类型学意义——以汉语“V+T(的)+N”及其对应英语结构的对比分析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尚新 刘春梅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7-37,共11页
"V+T(的)+N"结构的句法、时间语义以及T的量化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运用事件语义学理论,通过"V+T(的)+N"(T型)与"V+Q+N"(Q型)结构比较、T型和Q型结构与对应英语结构比较,以及"V+T(的)+N"... "V+T(的)+N"结构的句法、时间语义以及T的量化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运用事件语义学理论,通过"V+T(的)+N"(T型)与"V+Q+N"(Q型)结构比较、T型和Q型结构与对应英语结构比较,以及"V+T(的)+N"与动词拷贝结构比较,发现汉语T型和Q型结构均具事件性,而英语Q型结构可有事件性,T型结构却有过程性(非事件性)。"V+T(的)+N"结构的事件性源于T的D-量化功能,而英语"V+N+FOR T"结构的过程性则源于T的A-量化功能。上述量化差异显示,汉语对"事件"和"事物"取相同的量化方式(D-量化);而英语对"事件"作A-量化,对"事物"作D-量化,表明汉英语言使用者对事态的感知方式存在差异。另外,"V+T(的)+N"与动词拷贝结构同义异构,而英语里既无D-量化的事件性结构又无动词拷贝结构,由此可做如下类型学推断:D-量化的事件性结构蕴涵动词拷贝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的)+n 事件 量化 类型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