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上”的多义性与汉英空间结构编码差异研究
1
作者 刘艳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30-134,共5页
“N+上”结构表示静态空间语义范畴,能够表达在物体表面、上方及内里的语义内容,呈现出点、线、面、体的空间范围特征。通过对比,汉语“N+上”结构与其英语相应表述在语义内涵上存在共性,但是在语义形式编码上存在明显差异,汉语用符少,... “N+上”结构表示静态空间语义范畴,能够表达在物体表面、上方及内里的语义内容,呈现出点、线、面、体的空间范围特征。通过对比,汉语“N+上”结构与其英语相应表述在语义内涵上存在共性,但是在语义形式编码上存在明显差异,汉语用符少,英语用符多。差异产生的内在理据是两种语言在参照物和目的物的认知次序、参照物的维度等方面不同的认知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上 静态空间 空间语义 认知
下载PDF
“在N上”的语义维度和语用制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叶蕴 孙道功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30,共9页
本文以歧义结构“在N上”为研究对象,认为“在N上”表示时空概念时,可以分为零维的点、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体和四维的时空五种语义类别,不同的维度根据目标物和参照物关系还可细化。同一“在N上”结构受语用制约而凸显的语用意... 本文以歧义结构“在N上”为研究对象,认为“在N上”表示时空概念时,可以分为零维的点、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体和四维的时空五种语义类别,不同的维度根据目标物和参照物关系还可细化。同一“在N上”结构受语用制约而凸显的语用意义不同,可分为降维、升维和维度不变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n上” 歧义 语义维度 语用制约
下载PDF
利用N-元模型构建甲骨卜辞词元库的研究
3
作者 开金宇 栗青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9期26-27,36,共3页
准确识别甲骨卜辞词元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正确切分与处理甲骨卜辞信息的关键。当前,在甲骨学研究领域没有专门的甲骨卜辞词元库,自动、高效、科学、动态地构建甲骨卜辞词元库非常重要。依据甲骨卜辞特点及拥有的大量甲骨卜辞资源,提出基... 准确识别甲骨卜辞词元是使用计算机技术正确切分与处理甲骨卜辞信息的关键。当前,在甲骨学研究领域没有专门的甲骨卜辞词元库,自动、高效、科学、动态地构建甲骨卜辞词元库非常重要。依据甲骨卜辞特点及拥有的大量甲骨卜辞资源,提出基于N-元模型的Bi-gram模型构建甲骨卜辞词元库的技术方法。实验表明,将统计计算语言模型用于甲骨卜辞的词元库的构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元模型 Bi-gram模型 高频字串 甲骨卜辞词元
下载PDF
“N上”结构中“上”的功能演化和动因——兼论两个“N抽+上3”的话语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雅 刘根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85,共10页
N上”是汉语中常用的方位短语结构之一,该结构中的“上”经历了表具体空间方位的“上;”>表抽象空间泛向性的“上;”>去范畴化的类词缀“上;”的功能演化历程,其演化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成于明清时期,在方言中留下了演化的证据;... N上”是汉语中常用的方位短语结构之一,该结构中的“上”经历了表具体空间方位的“上;”>表抽象空间泛向性的“上;”>去范畴化的类词缀“上;”的功能演化历程,其演化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完成于明清时期,在方言中留下了演化的证据;演化类型呈现为:具体空间范畴→抽象时间/空间范畴→话语标记;演化背后的动因是重新分析、隐喻转喻机制、使用上的高频、主观化和语言接触的影响;“事实上”和“实际上”是两个“N抽+上;”的典型代表,都具有衔接叙实的话语功能,“事实上”还能补充叙述推进话题,“实际上”又有递进说明的话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短 n 演化 动因
原文传递
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龟甲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5
作者 杨娟 姚政权 +4 位作者 郭怡 谢诗雨 何晓琳 高颖彤 胡耀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9-1135,共7页
本研究以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的商代龟甲及部分动物骨骼为材料,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动物食物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先民对龟的使用及龟的来源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龟甲的同位素数据相互之间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大致可分为... 本研究以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的商代龟甲及部分动物骨骼为材料,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动物食物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先民对龟的使用及龟的来源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龟甲的同位素数据相互之间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δ^(13)C和高δ^(15)N值(δ^(13)C=-20.3‰±0.4‰,n=3;δ^(15)N=7.8‰±0.2‰,n=3);第二类是δ^(13)C值居中,δ^(15)N值偏低(δ^(13)C=-21.6‰±0.4‰,n=4;δ^(15)N=7.0‰±0.3‰,n=4);第三类是δ^(13)C值偏低、δ^(15)N值居中(δ^(13)C=-23.7‰±0.6‰,n=4;δ^(15)N=7.6‰±0.3‰,n=4),这意味着该遗址出土的龟甲可能存在多种来源。究其原因,可能缘于先民制作卜甲时使用的龟来源于不同的栖息环境,抑或来源于不同种属的龟。这种用龟行为,或许与殷墟甲骨上记载的“贡龟”密切相关。尽管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商代先民的用龟行为尚属初步,但毋庸置疑,本研究为全面探索商代先民的用龟行为、拓展甲骨学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证据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家寺遗址 龟甲 商代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用龟行为
原文传递
“名词+上/下”语义结构的对称与不对称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白丽芳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5,共8页
基于意向图式和认知理论,本文分析了不同性质的名词与“上、下”搭配时语义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完全对称到完全不对称的变化过程。主要结论:(1)“名词+上”和“名词+下”在语义上表现为不对称;(2)“上”和“下”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存在模... 基于意向图式和认知理论,本文分析了不同性质的名词与“上、下”搭配时语义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完全对称到完全不对称的变化过程。主要结论:(1)“名词+上”和“名词+下”在语义上表现为不对称;(2)“上”和“下”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存在模糊的中间状态,有时可以表示同样的含义;(3)大体而言,“上”比“下”基本,“名词+上”比“名词+下”的搭配关系更多样,语义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上/下 意向图式 语义结构 对称 不对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