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石藻C∶N∶P比率对海洋酸化与暖化的响应及其机制
1
作者 张泳 马帅 +4 位作者 谢蓉蓉 周志华 张虹 韩永和 张勇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第2期24-32,共9页
颗石藻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且能通过钙化作用产生颗粒无机碳(方解石小片,也称颗石粒)并释放CO_(2),对海洋碳循环有重要贡献。由大气CO_(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洋酸化与暖化对颗石藻产生重大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综述... 颗石藻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且能通过钙化作用产生颗粒无机碳(方解石小片,也称颗石粒)并释放CO_(2),对海洋碳循环有重要贡献。由大气CO_(2)浓度升高引起的海洋酸化与暖化对颗石藻产生重大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综述海洋酸化与暖化对颗石藻的生长速率和碳(C)∶氮(N)∶磷(P)比率的单一和耦合效益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得出结果:海洋酸化对颗石藻生长速率的影响较小,通常增大颗石藻C∶P和N∶P比率;海洋升温通常提高颗石藻的生长速率,可能增大或减小C∶P和N∶P比率。海洋酸化降低颗石藻生长速率的最适温度;而海洋升温增加生长速率的最适CO_(2)浓度。结果表明:海洋酸化与暖化的耦合作用很可能增加颗石藻的生长速率及其对CO_(2)的吸收能力,进而增加颗石藻对海洋碳循环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颗石藻 生长速率 碳∶氮∶磷比率 全球变暖
下载PD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unoff Losses from Orchard Soils in South China as Affected by Fertilization Depths and Rates 被引量:25
2
作者 ZENG Shu-Cai SU Zhi-Yao +2 位作者 CHEN Bei-Guang WU Qi-Tang OUYANG Yi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5-53,共9页
Fertilizers are heavily applied in orchards of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topography of South China and may increase nutrient loadings to receiving waters.A simple runoff collecting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 Fertilizers are heavily applied in orchards of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topography of South China and may increase nutrient loadings to receiving waters.A simple runoff collecting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e runoff in a Chinese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orchard in Dongyuan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In such orchards,fertilizer was typically applied in two short furrows or pits on either side of each tree.Treatments included three application depths (surface,10cm and 20 cm),and three application rates (low,median and high).Results showed that 90.5% of the runoff water samples had a total N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0.35 mgL^(-1) and 54.2% had a total P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0.1 mgL^(-1).Fertilizer application at all depths and at all but the lowest ra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water.Fertilization with chemical compound fertilizer at a soil depth of 20cm produced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otal N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than both surface and 10-cm depth fertilization,and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otal P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than surface fertilization.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organic fertilizers.With the exception of total P concentrations,which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fertilization at a rate of 119 kg P ha-1 in organic form,all the othe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produc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N and total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than the control.A fertilization depth≥20cm and an application rate≤72 kg N ha^(-1) or 119 kg P ha^(-1) for compound organic fertilizer was suggest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N and P runoff losses from hillslope orchards and to protect receiving waters in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沃深度 肥沃比率 径流 氮元素 磷元素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he S-, N- or P-Deprivations’ Impacts on Stomatal Conductance, Transpiration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of Young Maize Leaves 被引量:1
3
作者 Dimitris L. Bouranis Styliani N. Chorianopoulou +4 位作者 Alexandros Dionias Giouli Sofianou Aristotelis Thanasoulas Georgios Liakopoulos Dimosthenis Nikolopoulos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2年第8期1058-1065,共8页
Seven-day-old maize (Zea mays) plants were grown hydroponically for ten days in deprived nutrient solutions against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grown under full nutrition;the effects of S-, N- or P-deprivation on lamina... Seven-day-old maize (Zea mays) plants were grown hydroponically for ten days in deprived nutrient solutions against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grown under full nutrition;the effects of S-, N- or P-deprivation on laminas’ mean stomatal conductance (gs), transpiration rate (E) and photosynthetic rate (A) were monitored, along with the impact on the laminas’ total dry mass (DM), water amount (W), length and surface area (Sa). Furthermore, a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each parameter’s response ratios (Rr), i.e. the treatment’s value divided by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s one, was performed. Under S-deprivation, the Rr of laminas’ mean gs, E, and A presented oscillations within a ±15% fluctuation zone, notably the “control” zone, whilst those of laminas’ total DM, water amount, surface area, and length included oscillation during the first days and deviation later on, presenting deviation during d10. Under the N-deprivation conditions all Rr time courses except the A one, included early deviations from the control zone without recovering. The deviation from the control zone appeared at d4. Under P-deprivation, all Rr time courses represented oscillations within the control zone. P-deprivation’s patterns resembled those of S-deprivation. Compared to the one of the S-deprivation, the P-one’s oscillations took place within a broader zone. Linear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various Rr patterns were found between gs-E, gs-A, E-A, DM-W and DM-Sa. In conclusion, the impact of P-deprivation appeared in an early stage and included an alleviation action, the one of N-deprivation appeared early with no alleviation action, whilst that of S-deprivation appeared later, being rather weaker when compared to the impact of the P-deprivation’s imp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eprivation n-Deprivation p-Deprivation Hydroponics Zea Mays STOMATAL Conductance TRAnSpIRATIOn rate photosynthetic rate Response Ratios Fluctu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黄海海域浒苔属(Enteromorpha)生态特征初探 被引量:23
4
作者 忻丁豪 任松 +4 位作者 何培民 刘富平 张丽旭 徐韧 程祥圣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0-192,共3页
通过对2008年6月在黄海爆发的大型绿藻(浒苔属)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对其生态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结果表明,该藻属广温、广盐性的海洋绿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较强。在培养温度范围15~32℃,盐度范围5—29之间都能存活,其... 通过对2008年6月在黄海爆发的大型绿藻(浒苔属)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对其生态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结果表明,该藻属广温、广盐性的海洋绿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较强。在培养温度范围15~32℃,盐度范围5—29之间都能存活,其中水温为23℃,盐度为25和29时,其生长较好。在富营养水体环境中,其生长需要的消耗水中大量的N、P营养盐,并且在当N:P为10:1时生长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属 n:p 生长率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N、P吸收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钱鲁闽 徐永健 焦念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7-262,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光照、温度、盐度及pH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和菊花心江蓠(G.lichevoides)N、P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4个环境因子对这两种藻类的N、P吸收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龙须菜N吸收速率影...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光照、温度、盐度及pH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和菊花心江蓠(G.lichevoides)N、P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4个环境因子对这两种藻类的N、P吸收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龙须菜N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100-240μE·m^-2·s^-1温度16~23℃,盐度25~35,pH8.0~9.0;对P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80-200μE·m^-2·s^-1,温度16-23℃,盐度15~35,pH8.0~9.0。而对于菊花心江蓠,N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120-300μE·m^-2·s^-1,温度23~33℃,盐度25-40,pH7.5~9.0;P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100-240μE·m^-2·s^-1,温度26~33℃。盐度15-35,pH7.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龙须菜 菊花心江蓠 吸收速率
下载PDF
不同N、P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稻田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晓群 孙玉芳 +3 位作者 赵营 罗健航 张学军 李巧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3-180,共8页
以96-D-10水稻为供试作物,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淤土上,研究不同N、P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累积和稻田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N、P肥配施提高了秸秆和籽粒产量,同时促进了地上部N和P的吸收累积。各处理的N肥利用率为30.5%~47.8%,P肥... 以96-D-10水稻为供试作物,在宁夏引黄灌区灌淤土上,研究不同N、P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累积和稻田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N、P肥配施提高了秸秆和籽粒产量,同时促进了地上部N和P的吸收累积。各处理的N肥利用率为30.5%~47.8%,P肥利用率为4.3%~97.3%。基肥和追肥是影响田面水和地下水中N、P质量浓度的主要因素,其中在N素污染中,田面水中N素形态以NH4+-N为主,地下水以NO3--N为主。田面水总N质量浓度最高可达72.46 mg/L,50 cm渗漏水和100 cm浅层地下水总N质量浓度最高可达71.57和68.64 mg/L,在水稻全生育期内施肥是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其中NO3--N高于10 mg/L,大大超过WHO饮用水标准;综合产量、养分吸收和环境各方面因素,本试验水稻当季N和P肥合理配比是N 225 kg/hm2和P 4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肥配比 水稻产量 养分吸收 稻田水环境
下载PDF
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红江 陈留根 +1 位作者 周炜 郑建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37-1343,共7页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水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置常规处理(A)、麦秸还田(B)、麦秸还田减肥(C)、肥料运筹(D)和旋耕(E)5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农田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麦秸还田使水稻产量比常规处理增...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水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置常规处理(A)、麦秸还田(B)、麦秸还田减肥(C)、肥料运筹(D)和旋耕(E)5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农田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麦秸还田使水稻产量比常规处理增加3.0%左右;(2)试验年度稻季农田总地表径流水量为4.3×103m3·hm-2;(3)麦秸还田减肥和麦秸还田处理比其处理明显降低农田地表径流水体NPK流失量,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N流失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麦秸还田减肥、麦秸还田、常规处理、肥料运筹和旋耕,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P和K的流失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麦秸还田减肥、麦秸还田、肥料运筹、常规处理和旋耕;(4)麦秸还田能够降低稻田地表径流NPK的流失率,但麦秸还田减肥处理由于流失量减小幅度远低于肥料施用量的减小幅度,其NPK流失率均表现为最高;(5)麦秸还田使水稻产量略有增加,使稻田地表径流水体NPK流失量和流失率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还田 水稻产量 地表径流 npK流失量 npK流失率
下载PDF
固定化微绿球藻去除NH_4^+-N、PO_4^(3-)-P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梁晶晶 蒋霞敏 +2 位作者 江茂旺 张泽凌 韩庆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33-1040,共8页
为了探究固定化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去除污水中NH_4^+-N、PO_4^(3-)-P的效果,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技术进行实验。开展了固定化藻球大小、藻细胞包埋密度、藻球投放质量及充气培养条件对NH_4^+-N、PO_4^(3-)-P去除效果... 为了探究固定化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去除污水中NH_4^+-N、PO_4^(3-)-P的效果,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技术进行实验。开展了固定化藻球大小、藻细胞包埋密度、藻球投放质量及充气培养条件对NH_4^+-N、PO_4^(3-)-P去除效果的单因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藻球大小、藻细胞包埋密度、藻球投放质量和充气培养条件对NH_4^+-N、PO_4^(3-)-P的去除效果影响显著(P<0.05)。藻球直径3.5 mm时生长速率(K)值最大(0.332±0.002),同时NH_4^+-N、PO_4^(3-)-P去除率效果最佳,分别为(75.08±3.83)%和(80.80±3.81)%;藻细胞包埋密度100×10~4 cells/ball时K值最大(0.330±0.033),而NH_4^+-N、PO_4^(3-)-P去除率则以藻细胞包埋密度300×10~4 cells/ball组为佳,分别达(87.20±0.43)%和(82.58±1.72)%,但考虑单位藻细胞去除率,包埋密度以100×10~4 cells/ball为宜;随着藻球用量的增加K值下降,10g/L组K值最大(0.301±0.02)、50 g/L组K值最小(0.193±0.01),投放量30和50 g/L时NH_4^+-N去除率较高分别为(84.12±0.78)%和(84.63±0.45)%,30 g/L组PO_4^(3-)-P去除率最高达(77.13±1.43)%。综合考虑,藻球投放量选用30g/L为宜;充气条件培养K值、NH_4^+-N和PO_4^(3-)-P去除率显著(P<0.05)高于不充气,K值分别为(0.306±0.006)和(0.177±0.010);NH_4^+-N去除率分别为(85.93±0.45)%和(49.32±0.45)%;PO_4^(3-)-P去除率分别为(66.66±5.00)%和(46.29±2.12)%。研究优化了微绿球藻固定化条件:固定化微绿球藻应进行充气培养,藻球规格3.5 mm、藻细胞包埋密度100×10~4 cells/ball、藻球投放量3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绿球藻 固定化 nH4^%pLUS%-n pO4^3-p 去除率
下载PDF
应用^(15)N、^(32)P示踪法研究双季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技术的肥料效应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合松 黄见良 +2 位作者 邹应斌 张扬珠 李建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5,共8页
试验在双季高产稻区湖南醴陵市大田条件下进行。为比较一次性施肥技术与高效施肥技术肥料效应的差异 ,应用15N和3 2 P双标记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法的肥料效应 ,结果表明 :与对照法相比 ,一次性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水稻前中期对养分的吸收和增... 试验在双季高产稻区湖南醴陵市大田条件下进行。为比较一次性施肥技术与高效施肥技术肥料效应的差异 ,应用15N和3 2 P双标记研究了一次性施肥法的肥料效应 ,结果表明 :与对照法相比 ,一次性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水稻前中期对养分的吸收和增加干物质的积累量 ,全生育期水稻对氮和磷肥的利用率、氮肥回收率、水稻生物产量及谷物产量与对照相当。但由于一次性施肥法操作简单 ,有利于双季稻大面积平衡增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15n ^32p 肥料效应 一次性施肥法 示踪技术
下载PDF
固定化新月菱形藻的制备及其对N、P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玉惠 黄晨 +3 位作者 陈锵 尤泽文 蒋霞敏 韩庆喜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7年第3期12-18,共7页
为优化固定化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在污水中去氮、磷的效果,以褐藻酸钠为固定化载体,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包埋藻细胞密度(0、0.27×10~7、0.81×10~7、1.35×10~7、1.89×10~7、2.43×10~7 c... 为优化固定化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在污水中去氮、磷的效果,以褐藻酸钠为固定化载体,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包埋藻细胞密度(0、0.27×10~7、0.81×10~7、1.35×10~7、1.89×10~7、2.43×10~7 cells·m L^(-1)),不同藻球直径(2.5、3.0、3.5、4.0 mm),3%CaCl_2溶液不同加固时间(0、1、2、4、6、8 h)、不同藻球用量(0、7.5、15.0、22.5、30.0、37.5 g·L^(-1))和不同加固时间下反复使用次数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包埋藻细胞密度为1.35×10~7 cells·ml^(-1)时单位藻细胞去除NH_4^+-N和PO_4^(3-)-P的效果较好.藻球规格对NH_4^+-N和PO_4^(3-)-P去除效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CaCl_2加固时间2~8 h对藻球中藻细胞生长、NH_4^+-N和PO_4^(3-)-P去除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均显著高于加固1 h,未经加固的藻球极易破损.藻球投放质量越大,NH_4^+-N和PO_4^(3-)-P的去除速度越快,投放量为30 g·L^(-1),培养9 d后,NH_4^+-N和PO_4^(3-)-P去除率可达80%以上.固定化藻球反复使用3次以上,其NH_4^+-N和PO_4^(3-)-P的去除效率下降.由此得出:固定化新月菱形藻球包埋藻细胞密度以1.35×10~7 cells·m L^(-1),藻球直径3.5 mm为佳;藻球制作时在3%CaCl_2溶液中加固最佳时间为2 h;藻球用量为30 g·L^(-1);对藻球定期(9 d)进行加固,有利于增加藻球使用寿命,并保持其较好的氮、磷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月菱形藻 固定化 nH4^%pLUS%-n pO4^3--p 除去率
下载PDF
氮磷配施对坡地谷子吸N,P量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剑英 吴瑞俊 翟连宁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94-98,共5页
氮磷配施对坡地谷子吸N,P量及土壤养分流失影响的研究表明:(1)N,P肥的不同配比均能增加谷子对N,P的吸收,增施P对N吸收的效果较高于增施N对P的吸收;(2)施N,P量的增加与泥沙中N,P富集率无相关关系;(3)作... 氮磷配施对坡地谷子吸N,P量及土壤养分流失影响的研究表明:(1)N,P肥的不同配比均能增加谷子对N,P的吸收,增施P对N吸收的效果较高于增施N对P的吸收;(2)施N,P量的增加与泥沙中N,P富集率无相关关系;(3)作物生物量与土壤侵蚀量的相关系数为-0.9724;(4)增施N,P肥对土壤侵蚀和全量养分减少的程度远高于对径流量和速效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p配比 谷子吸收n p 泥沙养分富集 土壤养分流失
下载PDF
基于CMOS工艺的横向多晶硅p^+p^-n^+结红外微测辐射热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二柱 梁平治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7-230,共4页
基于多晶硅pn结正向压降的温度特性,应用标准CMOS工艺,结合体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成功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本文详细分析了横向多晶硅p+p-n+结的温度特性,给出了正向压降温度变化率的理论表达式和实验测量值;并描述了微测辐射热计... 基于多晶硅pn结正向压降的温度特性,应用标准CMOS工艺,结合体硅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成功非制冷红外微测辐射热计.本文详细分析了横向多晶硅p+p-n+结的温度特性,给出了正向压降温度变化率的理论表达式和实验测量值;并描述了微测辐射热计的设计思路和制作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84~253K)附近,横向多晶硅p+p-n+结正向压降的温度变化率为1.5mV/K;在3~5μm红外波段,微测辐射热计的电压响应率为5.7×103V/W,黑体探测率D为1.2×108cm.Hz1/2.W-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多晶硅p^%pLUS%p^-n^%pLUS%结 温度变化率 CMOS工艺 红外微测辐射热计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能量代谢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婷 梁堪富 +3 位作者 李义军 王平 孙成志 孙成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6,共6页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的方法,研究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与体重...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的方法,研究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与体重呈负相关;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凡纳滨对虾磷、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均上升,硝酸氮的释放率在25℃时最高;在10—31的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凡纳滨对虾[(5.341±0.041)g]磷的释放率升高,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均降低;在7.5—9.0的pH值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凡纳滨对虾[(5.355±0.021)g]磷的释放率明显下降,亚硝酸氮的释放率上升,氨氮的释放率在pH值为8.5时达到最大值,硝酸氮的释放率在pH值为8.5时达到最小值;凡纳滨对虾[(0.344±0.063)g]摄食配合饲料,饱食状态下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38.5%、131.3%、93.4%、93.3%。表明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能量代谢 温度 体重 盐度 pH值 摄食状态 n p释放率
下载PDF
不同放牧率对草原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1
14
作者 李香真 陈佐忠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0-98,共9页
本文研究不同放牧率对草原植物土灌系统中C、N、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区地上生物量和0~60m土层的总根量显著大于各放牧处理(P<0.01),而放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区和1.33只羊/hm2处理植物的C含量显著大于... 本文研究不同放牧率对草原植物土灌系统中C、N、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区地上生物量和0~60m土层的总根量显著大于各放牧处理(P<0.01),而放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区和1.33只羊/hm2处理植物的C含量显著大于4只羊/hm2和6.67只羊/hm2,而后两个处理的N、P含量较高。4只羊/hm2处理的C/N和C/P最小。6.67只羊/hm2处理已使根系和根系中的N素明显向表层聚集。对照区0~10cm土层土壤有机C含量显著大于各放牧处理,而各放牧处理间差异则不显著。土壤有机C,N含量与报系生物量成显著正相关。0~10cm土层中无机N在4只羊/hm2处理中最大。土壤微生物量C、P含量在6.67只羊/hm2处理中显著降低,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其中4只羊和6.67只羊/hm2处理的微生物N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率 土壤-植物系统 羊草小禾草草原
下载PDF
水稻对红壤中N、P的吸收利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志坚 王德先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14-218,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增施磷、钾肥,氮肥利用率和水稻的产量都有显著的增加。谷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为29.78g/盆和44.37%,分别比对照(单施氮肥)提高22.75%和9.62%。合理施用氮、钾肥,磷肥的利用率也有显著增加(为29.10... 试验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增施磷、钾肥,氮肥利用率和水稻的产量都有显著的增加。谷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为29.78g/盆和44.37%,分别比对照(单施氮肥)提高22.75%和9.62%。合理施用氮、钾肥,磷肥的利用率也有显著增加(为29.10%),比单施磷肥利用率提高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红壤 氮肥 磷肥 利用率
下载PDF
专用缓释肥料对黄瓜产量品质及N,P,K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彦华 孙立飞 +8 位作者 徐卫红 王崇力 熊仕娟 陈序根 陈永勤 迟荪琳 谢文文 王正银 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0,共10页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黄瓜专用缓释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N,P,K养分吸收利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专用缓释肥(CSRF1和CSRF2)显著提高了黄瓜果实干物质量和总干物质量,CSRF1和CSRF2处理黄瓜果实干物质量较CCF,MSRF,OCF处理分别增加...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黄瓜专用缓释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及N,P,K养分吸收利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专用缓释肥(CSRF1和CSRF2)显著提高了黄瓜果实干物质量和总干物质量,CSRF1和CSRF2处理黄瓜果实干物质量较CCF,MSRF,OCF处理分别增加了23.3%~37.2%和16.5%~31.6%.2种专用缓释肥(CSRF2和CSRF1)提高了黄瓜果实的维生素C质量分数和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降低了硝酸盐质量分数.黄瓜根、茎、叶和果实的N,P,K养分质量分数均以CSRF2最高.黄瓜N,P,K积累量从大到小依次为CSRF2、CSRF1、MSRF、CCF、OCF,专用缓释肥处理的N,P,K积累量较MSRF,CCF和OCF处理分别提高了27.45%~46.55%,33.17%~56.20%和67.61%~102.13%.与普通复合肥相比,2种专用缓释肥处理的N,P,K相对养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18.53%~24.20%,19.27%~20.02%和18.54%~35.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缓释肥料 n p K养分吸收 养分相对利用率 土壤酶活性 黄瓜
下载PDF
提高龙眼重回缩修剪树N,P,K营养水平和抽穗率的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卢美英 徐炯志 +2 位作者 黄永敬 何全光 杨冬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4-17,共4页
对树体高大、交叉封行的龙眼树作重回缩修剪;剪后施用多效唑、乙烯利调节生长、控梢促花;测定叶片的N,P,K含量;调查翌年枝梢抽穗率。结果表明:①重回缩修剪对叶片N,P,K水平有明显影响,但对各次梢影响程度不同;②适当施用多效唑及乙烯利... 对树体高大、交叉封行的龙眼树作重回缩修剪;剪后施用多效唑、乙烯利调节生长、控梢促花;测定叶片的N,P,K含量;调查翌年枝梢抽穗率。结果表明:①重回缩修剪对叶片N,P,K水平有明显影响,但对各次梢影响程度不同;②适当施用多效唑及乙烯利对提高重回缩修剪树叶片N,P,K营养水平及枝梢抽穗率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重回缩修剪树 n p K 营养水平 抽穗率
下载PDF
杜鹃花叶片N/P·LMA与生态适应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蔡艳 张毅 +1 位作者 吴清华 吴德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133-13135,共3页
通过对龙池杜鹃属的31个种32个样品的研究发现,杜鹃叶片氮含量为1.1097%(大白杜鹃)~2.1412%(紫花杜鹃),磷含量为0.0910%(露珠杜鹃)~0.1693%(美容杜鹃),N/P为8.0958(云锦杜鹃)~17.9160(云南杜鹃),LMA为0.0716 mg/mm^2(... 通过对龙池杜鹃属的31个种32个样品的研究发现,杜鹃叶片氮含量为1.1097%(大白杜鹃)~2.1412%(紫花杜鹃),磷含量为0.0910%(露珠杜鹃)~0.1693%(美容杜鹃),N/P为8.0958(云锦杜鹃)~17.9160(云南杜鹃),LMA为0.0716 mg/mm^2(云南杜鹃)~0.2339 mg/mm^2(云锦杜鹃)。N/P与LMA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2=0.5764,P〈0.01),表明杜鹃叶片越厚,叶片N/P越低,植物相对生长速率越快,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 n/p LMA 相对生长速率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NPK用量对露地西兰花产量、养分累积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白建忠 陈泽 +3 位作者 丁永锋 张珞 黄萍 赵营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31期112-118,共7页
为了探讨露地西兰花的NPK合理施用量,提出科学的施肥配比。在宁夏引黄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NPK供应水平对露地西兰花产量和地上部NPK吸收累积的影响,并评价了其肥料效率。结果表明:施用N、P肥对西兰花有显著增产作用,而施K处理间... 为了探讨露地西兰花的NPK合理施用量,提出科学的施肥配比。在宁夏引黄灌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NPK供应水平对露地西兰花产量和地上部NPK吸收累积的影响,并评价了其肥料效率。结果表明:施用N、P肥对西兰花有显著增产作用,而施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相对于N0和P0处理,增施N、P肥可分别提高23.6%~36.2%和7.6%~11.5%的经济产量。适当增施NPK肥能显著提高西兰花的地上部NPK养分累积。西兰花的肥料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都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每施用1 kg N、1 kg P_2O_5、1 kg K2O分别可生产50.9~184.7、89.3~369.1、53.9~220.2 kg西兰花经济产量,其随施肥量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西兰花经济产量与施N量(R2=0.886)、施P量(R2=0.906)和施K量(R2=0.794)都呈二次曲线关系。综合考虑蔬菜产量、养分累积和肥料效率,建议宁夏引黄灌区露地西兰花的施肥量分别为N 189.8~200.0 kg/hm^2、P_2O_579.8~86.8 kg/hm^2和K2O 80.2~112.5 kg/hm^2,其施肥配比为1:0.42~0.43:0.42~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K用量 露地西兰花 产量 地上部n p K 肥料利用率 肥料农学效率 肥料偏生产力
下载PDF
N-P阻燃剂处理速生杨木的燃烧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储德淼 薛磊 +1 位作者 张宇 母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92-1495,共4页
选取APP、BL、MBL、GUPR以及WR 5种木材N-P阻燃剂,以速生杨木为试材,采用真空浸渍处理,利用CONE法对5种阻燃剂处理材的燃烧及有毒烟气释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材的载药率随阻燃剂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阻燃处理材的氧指数... 选取APP、BL、MBL、GUPR以及WR 5种木材N-P阻燃剂,以速生杨木为试材,采用真空浸渍处理,利用CONE法对5种阻燃剂处理材的燃烧及有毒烟气释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材的载药率随阻燃剂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阻燃处理材的氧指数随载药率增加呈非线性增加,载药率为10%时5种阻燃处理材能达到有效阻燃效果;烟密度(SDR)与载药率为二次函数关系;燃烧过程中阻燃处理材表面炭化,气相产物中固体颗粒物产量减少,CO产量增加;不同N-P处理材的有毒烟气释放性能相异,WR处理材固体颗粒物含量最大,BL处理材的CO产量最大;经三聚氰胺改性后的MBL处理材与BL相比Yco和比消光面积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阻燃剂 载药率 阻燃性能 有毒烟气释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