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B辐射对设施桃结果枝^(15)N尿素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妮娜 谭秋平 +2 位作者 谭钺 张海森 高东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1-498,共8页
研究外源UV-B辐射对设施桃二年生结果枝对15N尿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以6年生设施栽培"春捷"毛桃(Prunus persica cv.Chunjie)为试材,设对照和补充UV-B辐射的低、中、高剂量的4个处理,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饲喂15N标... 研究外源UV-B辐射对设施桃二年生结果枝对15N尿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以6年生设施栽培"春捷"毛桃(Prunus persica cv.Chunjie)为试材,设对照和补充UV-B辐射的低、中、高剂量的4个处理,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饲喂15N标记的尿素,采样进行测定并计算。UV-B辐射可以提高各器官的Ndff,但是不同强度UV-B在不同物候期中提高效果不同。果实膨大期,除二年生枝是在低剂量处理下Ndff值最高之外,其他各器官都是在中、高剂量处理下Ndff值最高;硬核期,营养器官在中或者高剂量处理下Ndff较高,果肉和果核则是在低剂量处理下效果最明显;而果实着色期各器官均是在中剂量UV-B处理下Ndff值最高。UV-B提高结果枝对15N的利用率高。果实膨大期,高剂量处理提高效果最明显,利用率达到50.28%,与对照形成极显著性差异;硬核期和果实着色期15 N的利用率则是在中剂量处理下达到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3.99%和105.56%,形成极显著性差异。不同物候期15N在各器官的分配率受UV-B影响差异显著。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叶片中15N分配率在对照处理下达到最高,分别为13.44%和8.97%,UV-B处理促进15N向其他器官的分配;硬核期,中、高剂量UV-B处理促进15N在叶片中的分配,低剂量处理降低15N在叶片中的分配率,差异均不显著。UV-B增强条件下,不同物候期,各器官对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受其对UV-B的敏感性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15n尿素 吸收 利用 分配
下载PDF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条件下基于^(15)N示踪的夏玉米当季肥料氮去向研究
2
作者 辛苏宁 王磊 +4 位作者 卢艳丽 白由路 王玉红 江晗 王洛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2-1102,共11页
【目的】以华北平原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高丰度15N同位素示踪方法,探究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条件下肥料氮的去向。【方法】于2022−06−25至2022−10−09在河北省廊坊市进行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尿素(U)、尿素+脲酶抑... 【目的】以华北平原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高丰度15N同位素示踪方法,探究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条件下肥料氮的去向。【方法】于2022−06−25至2022−10−09在河北省廊坊市进行试验。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尿素(U)、尿素+脲酶抑制剂(UI)、尿素+硝化抑制剂(NI)、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I+NI),测定了氮素吸收量,监测了累积NH3挥发和N_(2)O排放量,并计算了肥料氮的气态损失量和土壤氮肥残留量。【结果】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3个添加抑制剂处理UI、NI和UI+NI的地上部吸氮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9.7%、33.1%和41.8%,氮肥利用率分别显著提高12.5、6.8和12.3个百分点,UI和UI+NI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NI。与U和NI相比,UI处理的土壤中肥料氮残留量分别提高了35.6%和27.9%,UI+NI分别提高了45.7%和37.4%。与U处理相比,NI处理的NH3挥发累积量无显著差异,而UI和UI+NI处理土壤的NH3挥发累积量分别显著减少了14.3%和11.6%;UI、NI和UI+NI处理土壤的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7.2%、19.9%和34.5%,UI+NI处理土壤的N_(2)O累积排放量又比UI和NI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20.9%和18.2%。【结论】尿素配合脲酶/硝化抑制剂施用显著提高了夏玉米的氮素吸收量,添加脲酶抑制剂显著提高了土壤中肥料氮残留量,减少了累积NH3挥发量和N_(2)O累积排放量,而添加硝化抑制剂增加土壤中肥料氮的残留量和减少NH3挥发的效果不显著,但降低了N_(2)O累积排放量。同时配施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处理增加了土壤中肥料氮的残留量,降低NH3挥发量和N_(2)O累积排放量的效果显著优于配施一种抑制剂,肥料氮的损失率降至3.7%。因此,在华北平原典型潮土区,夏玉米生产中推荐尿素同时配施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以减少肥料氮的气态损失,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高丰度15n尿素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氮肥当季吸收量 土壤残留率 气态损失 肥料氮当季损失率
下载PDF
红富士苹果枝条下垂处理对^(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磊 姜远茂 +4 位作者 彭福田 魏绍冲 李红波 葛顺峰 房祥吉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33-1040,共8页
以7年生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RedFuji’)/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枝条下垂处理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下垂处理植株的根系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根系全氮量的贡... 以7年生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RedFuji’)/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枝条下垂处理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下垂处理植株的根系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根系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均低于对照,其中细根在多个物候期差异显著,而粗根在果实膨大期后差异显著;中短梢及中短梢叶的Ndff差异不显著;处理果实及长梢和长梢叶的Ndff在果实采收前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多年生器官的Ndff在果实采收后显著高于对照。从15N分配率看,处理植株的中短梢一直显著高于对照,果实在膨大期后显著高于对照;长梢在果实采收前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的15N利用率低于对照,在果实膨大期后差异显著,两者植株15N利用率在果实采收后分别为21.083%和26.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枝条下垂 15n尿素 吸收 利用 分配
原文传递
Continuous-flow electrosynthesis of urea and oxalic acid by CO_(2)-nitrate reduction and glycerol oxidation
4
作者 Shuanglong Zhou Yue Shi +3 位作者 Yu Dai Tianrong Zhan Jianping Lai Lei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70-281,共12页
Urea and oxalic acid are critical component in various chem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However,achieving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urea and oxalic acid in a continuous-flow electrolyzer is a challenge.Herein,we rep... Urea and oxalic acid are critical component in various chem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However,achieving simultaneous generation of urea and oxalic acid in a continuous-flow electrolyzer is a challenge.Herein,we report a continuous-flow electrolyzer equipped with 9-square centime-ter-effective area gas diffusion electrodes(GDE)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catalyze the glycerol oxidation reaction in the anode region and the reduction reaction of CO_(2) and nitrate in the cathode region,producing oxalic acid and urea at both the anode and cathode,respectively.The current density at low cell voltage(0.9 V)remained above 18.7 mA cm^(-2) for 10 consecutive electrolysis cycles(120 h in total),and the Faraday efficiency of oxalic acid(67.1%) and urea(70.9%)did not decay.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show that in terms of the formation of C-N bond at the cathode,Pd-sites can provide protons for the hydrogenation process of CO_(2) and NO_(3)^(-),Cu-sites can promote the generation of *COOH and Bi-sites can stabilize *COOH.In addition,in terms of glycerol oxidation,the introduction of Cu and Bi into Pd metallene promotes the oxidation of hydroxyl groups and the cleavage of C-C bond in glycerol molecule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EA Oxalic acid CO_(2) C-n bond Metallene
下载PDF
抑制剂及其组合对尿素^(15)N在小麦土壤系统中的行为和归宿的影响 被引量:47
5
作者 史奕 徐星凯 +1 位作者 周礼恺 O.VanCleemput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应用加有脲酶抑制剂 (HQ)、硝化抑制剂 (DCD)及其组合的标记尿素进行春小麦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在生长季节结束时 ,小麦回收 ,土壤残留和损失的肥料N各占施入N量的 1 7.65~ 2 3.69%、43.72~ 56.32 %和 1 9.99~ 36.77% .其中 ,与单... 应用加有脲酶抑制剂 (HQ)、硝化抑制剂 (DCD)及其组合的标记尿素进行春小麦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在生长季节结束时 ,小麦回收 ,土壤残留和损失的肥料N各占施入N量的 1 7.65~ 2 3.69%、43.72~ 56.32 %和 1 9.99~ 36.77% .其中 ,与单施尿素相比 ,两种抑制剂配合使用处理的肥料N总回收率高 1 6.78% ,小麦回收高 5.96% .施用氮肥对籽粒贡献最大 ,占吸收肥料N量 43.3~ 6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尿素 抑制剂 春小麦 尿素n归宿
下载PDF
应用^(15)N示踪研究砂姜黑土冬小麦尿素施用方式和氮素利用率 被引量:1
6
作者 武金果 易玉林 +1 位作者 郭中义 白天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926-927,952,共3页
应用1 5N示踪技术研究砂姜黑土冬小麦尿素施用方式和氮素利用率 ,结果表明 :尿素不同施用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 ;产量高低与每桶总粒数成正相关 (r=0 .98 )。土壤—小麦系统中化肥氮约有 1/2被植株吸收 ,以处理③的氮素利用率最... 应用1 5N示踪技术研究砂姜黑土冬小麦尿素施用方式和氮素利用率 ,结果表明 :尿素不同施用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 ;产量高低与每桶总粒数成正相关 (r=0 .98 )。土壤—小麦系统中化肥氮约有 1/2被植株吸收 ,以处理③的氮素利用率最高。剩余 1/2的化肥氮属于土壤残留和损失 ,处理⑤损失最少 ,残留量最多 ;处理②、③残留量最少 ,损失最多。植株吸收的化肥氮中籽粒约占 72 .0 % ,茎叶、根系、麦糠合计占 2 8.0 %。 76.5 %~ 94.2 %的残留氮集中在 0~ 2 0cm土层中。综合分析 ,冬小麦以处理⑤ (2 /3的氮肥作底肥 ,4/15的氮肥作冬前追肥 ,1/5的氮肥于扬花期喷施 )施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尿素 砂姜黑土 氮素利用率 冬小麦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植稻土壤中尿素N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徐星凯 周礼恺 Oswald Van Cleemput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82-1686,共5页
采用自制根盒试验 ,主要研究了脲酶抑制剂氢醌 (HQ)、硝化抑制剂双氰胺 (DCD)及二者组合对离水稻根际不同距离处 NH+ 4-N和 NO- 3 -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DCD及其与 HQ组合均能显著促进稻株地上部分生长 ,始终显著降低水稻根际与近根... 采用自制根盒试验 ,主要研究了脲酶抑制剂氢醌 (HQ)、硝化抑制剂双氰胺 (DCD)及二者组合对离水稻根际不同距离处 NH+ 4-N和 NO- 3 -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DCD及其与 HQ组合均能显著促进稻株地上部分生长 ,始终显著降低水稻根际与近根际土中 NH+ 4-N含量直至施肥后 60 d。施肥后 2 0 d时 ,DCD及其与 HQ组合可使非根际土中 NH+ 4-N含量显著增加。随后 ,却出现相反现象。施肥后 2 0 d时 ,距根际不同距离的土壤中 ,配施 DCD或 DCD+HQ处理均能显著降低NO- 3 -N含量。随后 ,近根际和非根际仍保持上述现象直至施肥后 40 d;同未施 DCD处理相比 ,根际土壤却较早出现NO- 3 -N含量高峰 ,正好与水稻 N营养需求时期相一致。因此 ,DCD及其与 HQ组合可减少水稻根际环境下尿素 N损失潜势。通过不种稻土壤和距根际 3 cm处的土壤中尿素无机氮形态分布的差异 ,充分显示了研究水稻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及相关抑制剂对其影响时 ,以取离根际 3 cm外的土壤作为非根际明显优于不种稻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氰胺 氢醌 无机氮形态 根盒 水稻根际 尿素n行为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下载PDF
基于酶催化反应测定^(15)N标记尿素同位素丰度
8
作者 赵诚 解龙 徐巾岚 《肥料与健康》 CAS 2022年第4期57-62,共6页
基于酶催化反应建立^(15)N标记尿素同位素丰度的测定方法。10 mg ^(15)N标记尿素先在50 mg脲酶溶液中催化生成^(15)N标记碳酸铵,然后在碱性、65℃下分解产生^(15)N标记氨气并用酸吸收后生成^(15)N标记铵盐,^(15)N标记铵盐与次溴酸钠反... 基于酶催化反应建立^(15)N标记尿素同位素丰度的测定方法。10 mg ^(15)N标记尿素先在50 mg脲酶溶液中催化生成^(15)N标记碳酸铵,然后在碱性、65℃下分解产生^(15)N标记氨气并用酸吸收后生成^(15)N标记铵盐,^(15)N标记铵盐与次溴酸钠反应生成^(15)N标记氮气,再将生成的^(15)N标记气体引入MAT-271型气体同位素质谱仪中检测相对原子质量为28、29和30的离子流强度,根据不同丰度范围计算^(15)N同位素丰度。结果表明:针对低、中、高不同^(15)N同位素丰度的尿素样品,采用脲酶催化法测定的^(15)N丰度与微量高温燃烧法的偏差均小于0.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3%,适用的^(15)N同位素丰度范围为0.365%~99.2%。脲酶催化法准确度较高,精密度良好,适用于^(15)N标记尿素同位素丰度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反应 脲酶催化法 ^(15)n标记尿素 ^(15)n同位素丰度
下载PDF
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尿素合理施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中义 李贵宝 +2 位作者 孙克刚 易玉林 崔苗青 《土壤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22,共3页
通过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砂姜黑土冬小麦尿素合理施用时期和氮素利用率表明:尿素不同施用时期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产量高低与每桶总粒数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 98 。土壤—小麦系统中化肥氮约有1/2被植株吸收,以底耙处理的氮素... 通过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砂姜黑土冬小麦尿素合理施用时期和氮素利用率表明:尿素不同施用时期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产量高低与每桶总粒数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 98 。土壤—小麦系统中化肥氮约有1/2被植株吸收,以底耙处理的氮素利用率最高。剩余1/2的化肥氮属于土壤残留和损失,底追喷处理损失最少,残留最多;全底和底耙处理残留最少,损失最多。植株吸收的化肥氮中籽粒约占72 0%,茎叶、根系、麦糠合计占28 0%。76 5%~94 2%的残留氮集中在1~20cm土层中。综合分析冬小麦以底追喷处理施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尿素 砂姜黑土 氮素利用率 冬小麦
下载PDF
硫脲及抑制剂组合对土壤尿素氮转化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孙爱文 石元亮 +1 位作者 朱志锋 尹宏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1-486,共6页
采用培养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两种浓度硫脲及低用量硫脲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脲酶抑制剂苯基磷酰二胺(PPD)组合对土壤脲酶活性、土壤尿素氮转化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培养试验表明,硫脲及抑制剂组合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 采用培养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两种浓度硫脲及低用量硫脲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脲酶抑制剂苯基磷酰二胺(PPD)组合对土壤脲酶活性、土壤尿素氮转化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培养试验表明,硫脲及抑制剂组合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时间为2周.TU、TU1+DCD和TU1+PPD,对土壤NH+4-N的释放、NH+4-N向NO-3-N的进一步转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土壤中速效氮的总量变化.田间试验表明,施用抑制剂显著增加了玉米百粒重和产量,增产幅度为9.14% ~ 1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 抑制剂 脲酶活性 尿素n转化 玉米产量
下载PDF
叶面喷施低共熔溶剂对冬小麦产量和基施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云鹏 张水勤 +4 位作者 许猛 李燕婷 高强 赵秉强 袁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54-1663,共10页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对冬小麦产量和基施尿素氮去向的影响,为传统叶面肥的绿色升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DES以氯化胆碱、乙二醇、葡萄糖、柠檬酸为原料制备。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对冬小麦产量和基施尿素氮去向的影响,为传统叶面肥的绿色升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DES以氯化胆碱、乙二醇、葡萄糖、柠檬酸为原料制备。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土柱栽培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对照(CK)和氮肥+喷施清水(W)、氮肥+喷施氨基酸叶面肥(Y1)、氮肥+喷施海藻酸叶面肥(Y2)、氮肥+喷施DES(D)5个处理,除CK外,每个处理柱0—30 cm土层基施^(15)N尿素氮(^(15)N丰度为10.09%)0.15 g/(kg,干土),基施P_(2)O_(5)和K_(2)O各0.2 g/(kg,干土)。在每次喷施处理前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小麦收获后,调查穗数和籽粒产量、秸秆生物量,测定含氮量和^(15)N丰度;取0—15、15—30、30—50、50—70、70—90 cm土壤样品,用于测定^(15)N丰度。探究叶面喷施DES对小麦生长和肥料氮去向的影响。【结果】与W处理相比,3个叶面施肥处理(Y1、Y2、D)灌浆后期旗叶SPAD值显著提高了17.14%~32.24%,提升效果以D处理最优,显著高于Y1和Y2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了17.48%~21.11%,以D处理增产效果最优,其穗粒数显著高于W处理;小麦地上部总吸氮量显著提高了10.00%~18.33%,D和Y2处理还分别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肥料氮吸收量9.43%和7.55%;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98、8.25和14.53个百分点,且D处理分别显著高于Y1和Y2处理6.55和6.28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4.07%、31.09%、41.20%,且D处理肥料氮利用率较Y1处理显著提高了4.19个百分点。与Y1和Y2处理相比,D处理的肥料氮残留率分别显著提高了7.94和8.95个百分点,肥料氮损失率分别显著降低了12.13和10.73个百分点。【结论】叶面喷施低共熔溶剂可以显著提高灌浆后期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延缓小麦旗叶衰老,增加穗粒数,提高小麦产量,促进小麦对基施肥料氮的吸收利用,提高肥料氮利用效率,降低肥料氮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叶面喷施 小麦 产量 15n尿素 肥料氮去向
下载PDF
Fate of Urea Nitrogen Applied to Rape Grown on a Red Soil and Efficiency of Urea in Raising Rape Yield 被引量:13
12
作者 CAI GUI-XIN PENG GUANG-HAO +2 位作者 WU YI-WEI MA MAO-TONG GAN SHOU-WEN and MEN CI-FU(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Nanjing 210008 ( China))(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1 ( China))(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al Scie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Fate of urea nitrogen (N) applied to rape grown on a red soil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15)N mass balancetechnique, and efficiency of urea and effect of nutrients balance in raising rape yield were investigated ina f... Fate of urea nitrogen (N) applied to rape grown on a red soil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15)N mass balancetechnique, and efficiency of urea and effect of nutrients balance in raising rape yield were investigated ina field plot experiment. One hundred and thirty-eight kg N/ha, 86 kg N/ha as basal dressing and 52 kgN/ha as top dressing, was applied with band application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southeast of China, near Yingtan City, Jianxi Province.Results from is ̄(15)N mass balance study showed that when urea was applied as basal dressing the plantrecovery was 44.0% of the applied N for Theatment T (with application of N, P, K, B and lime). Plantrecoveries were 38.0%-40.5% for Treatments -K, -B, -lime and +RS (without application of K, B or limeas well as with additional rice straw compared with Theatment T), which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from Treatment T. In contrast, plant recovery was only 5.1% for Treatment-P (without application of P),indicating that P was the factor limiting N uptake by rape. However, N remaining in 0-0.30 m soil was highup to 71.6% for Theatment -P,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data were 33.0%-42.6% for the other treatments.The total recovery of applied N (including plant recovery and N remaining in 0-0.60 m soil) was 91.5% forTreatment T when urea was applied as basal dressing, while almost all the applied N was recovered when ureawas applied as top dressing. It was suggested that N loss was greatly controlled by using band applicationmethod in this experiment.Results from the field plo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N supply capacity of this red soil was very low, andthe efficiency of the applied N was quite high, 7.1 kg rape seed was increased by application of one kg N forTreatment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ere the key factors limiting rape yield, and the yield was very lowwhen neither of them was applied. The yield in TreatmentK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YeatmentT, with the former accounting for 77% of the l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e of urea-n n loss rape yield red soil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Bis(nitrate)- bis(N,N'-dimethyl-N,N'-dibenzenyl-urea)uranyl(Ⅱ) 被引量:1
13
作者 ZHU Li-Ming LI Bao-Long② CAO Zheng-Bai ZHANG Yo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1-524,共4页
The new uranyl complex UO2(NO3)2[PhN(CH3)C(O)(CH3)NPh]2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 data: C30H32N6O10U, triclinic, space group P with a = ... The new uranyl complex UO2(NO3)2[PhN(CH3)C(O)(CH3)NPh]2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 data: C30H32N6O10U, triclinic, space group P with a = 7.772(1), b = 9.267(1), c = 12.644(1) ? a = 68.246(8), b = 73.871(9), g = 84.99(1)o, V = 812.4(2) ?, Mr = 874.65, Z = 1, Dc = 1.788 g/cm3, F(000) = 426, m = 5.062 mm-1, the final R = 0.022 and wR = 0.059 for 3571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s(I)). The central uranyl ion is coordinated by six oxygen atoms, two from the carbonyl groups of N,N-dimethyl-N,N-dibenzenyl-urea molecules and the other four from two nitrate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tituted urea uranyl complex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施肥处理对桃园土壤水肥状况以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颜克发 彭福田 +2 位作者 房龙 李勇 张华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0-164,283,共6页
以二年生"春雪"桃为试材,应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土壤水分和电导率状况以及桃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处理桃树根系主要分布层(10-30cm)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其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范围为30.02%... 以二年生"春雪"桃为试材,应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探讨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土壤水分和电导率状况以及桃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处理桃树根系主要分布层(10-30cm)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其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范围为30.02%~36.73%,而漫灌条件下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范围为22.32%~31.01%;与漫灌+肥料树盘撒施(F+S)对照相比,滴灌+肥料缓释袋控(T+D)、滴灌+树盘撒施(T+S)和漫灌+肥料缓释袋控(F+D)处理0-10cm土层电导率平均值分别提高43.87%,41.08%和4.50%,10-30cm土层电导率分别提高22.66%,25.42%和1.00%;与F+S对照相比,T+D、T+S和F+D处理桃树根系中细根(直径<2mm)的比例分别提高67.81%,51.91%和18.17%;T+D、T+S、F+D与F+S处理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为33.58%,29.26%,18.97%和14.07%,其中T+D处理促进植株生长的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肥料袋控缓释 15n尿素 氮素吸收利用
下载PDF
黄腐酸和聚天冬氨酸对蕹菜氮素吸收及氮肥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侯晓娜 王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了解黄腐酸(FA)和聚天冬氨酸(PASP)对蕹菜氮素吸收及氮肥去向的影响,采用15N尿素示踪技术,设置不施氮肥(CK),单施尿素(N),尿素配施低、中、高用量的FA和PASP(NFl、NF2、NF3、NPI、NP2、NP3)8个处理,在温室条件下进行... 为了解黄腐酸(FA)和聚天冬氨酸(PASP)对蕹菜氮素吸收及氮肥去向的影响,采用15N尿素示踪技术,设置不施氮肥(CK),单施尿素(N),尿素配施低、中、高用量的FA和PASP(NFl、NF2、NF3、NPI、NP2、NP3)8个处理,在温室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N处理相比,配施FA和PASP后蕹菜地上部鲜重增加了7.46%~17.55%;NP2、NP3和各NF处理显著提高了蕹菜的吸氮量,提高幅度为10.84%~18.25%,其中,蕹菜对非标记氮的吸收量显著增加,且随FA和PASP用量的增大而增加;NF3处理的18N利用率显著低于N处理,其余处理无显著变化;NF2、NF3、NP2和NP3处理的15N损失率比N处理减少了5.41~14.58个百分点;NF2、NF3和NP2处理的15N土壤残留率增加了5.08—20.02个百分点。研究表明,中、高用量的FA和PASP与尿素配施促进了蕹菜对氮素(尤其是非标记氮素)的吸收,同时减少了氮肥的损失,增加了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对土壤氮库的贡献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 聚天冬氨酸 蕹菜 15n尿素 氮素吸收 氮肥去向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施肥对土壤氮素分布及桃树氮素吸收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克发 彭福田 +3 位作者 齐玉吉 党祝庆 张江红 蒋晓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3-38,共6页
以2年生"春雪"桃为试材,应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于2011-2012年研究了不同灌溉施肥处理对桃园土壤硝态氮空间变化以及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传统漫灌+撒施肥料处理(F+S)作为对照,滴灌肥水一体化(Fer)处理、滴灌... 以2年生"春雪"桃为试材,应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于2011-2012年研究了不同灌溉施肥处理对桃园土壤硝态氮空间变化以及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传统漫灌+撒施肥料处理(F+S)作为对照,滴灌肥水一体化(Fer)处理、滴灌+肥料袋控缓释(T+D)处理、滴灌+树盘撒施(T+S)处理和漫灌+肥料袋控缓释(F+D)处理桃树根区0~60cm空间范围内NO-3-N含量提高40.80%~70.31%;与F+S处理相比,各处理条件下植株器官的Ndff%值、器官全氮量、桃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株高和新梢生长指标均得到相应提高;Fer处理、T+D处理、T+S处理、F+D处理和F+S处理植株15N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4.68%、33.61%、29.11%、18.97%和14.18%,其中以Fer处理和T+D处理对提高桃树氮素吸收利用和促进生长的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nO-3-n分布 15 n尿素 吸收 利用
下载PDF
葡萄碳氮营养远程征调能力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迎春 杜远鹏 翟衡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1年第1期4-7,共4页
以4年生赤霞珠葡萄黄化突变体为试材,研究了光合产物的远距离分配以及黄化果穗对碳氮营养的征调能力。结果表明:突变体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均显著低于对照,净光合速率仅为对照的12.45%,水分利... 以4年生赤霞珠葡萄黄化突变体为试材,研究了光合产物的远距离分配以及黄化果穗对碳氮营养的征调能力。结果表明:突变体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均显著低于对照,净光合速率仅为对照的12.45%,水分利用率为对照的72.48%;黄化突变体的Fo,Fm,Fv,Etr,ΦPSⅡ,qP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黄化突变体的PSⅡ反应中心活性下降,NPQ显著上升说明黄化叶通过启动热耗散机制耗散过剩的激发能,以减轻因PSⅡ吸收过多光能而引起的光抑制和光氧化。15N示踪试验表明,突变体的果实15N的吸收征调能力低于对照,为对照的83%,突变体的叶片15N的吸收征调能力高于对照,为对照的1.3倍,表明黄化枝条对氮素营养进行了远距离的调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15n尿素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太湖地区水稻季氮肥的作物回收和损失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田玉华 尹斌 +1 位作者 贺发云 朱兆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1,共7页
在太湖地区水稻土上,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肥配合下水稻季氮肥去向以及残留肥料氮在麦季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水稻当季作物对肥料氮的回收率为29%~39%,土壤残留肥料氮的后效很低,后季冬小麦仅利用土壤残留肥料氮... 在太湖地区水稻土上,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肥配合下水稻季氮肥去向以及残留肥料氮在麦季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水稻当季作物对肥料氮的回收率为29%~39%,土壤残留肥料氮的后效很低,后季冬小麦仅利用土壤残留肥料氮的2.4%~5.2%。经过连续两个稻麦轮作,0—60 cm土壤中残留肥料氮占施氮量的11%~13%,绝大多数在0—20 cm表层土中。水稻季施用的肥料氮向耕层以下移动很少,20—60 cm土层中累积肥料氮仅占施氮量的0.6%~1.1%,主要发生在小麦季及水稻泡田时期,肥料氮损失占施氮量的47%~54%,氨挥发和硝化反硝化气态损失是主要途径。高氮和高磷处理没有增加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过量施氮或施磷无益于作物增产和氮肥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标记尿素 稻麦轮作 残留肥料氮
下载PDF
包膜缓释肥料(CSFs)增产机理与氮肥利用率示踪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艳 王小波 +2 位作者 王小晶 张渊 苏霄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9-111,共3页
把有^15N标记的尿素用自选的3种材料(WSU,FSU,GZCU)包膜制得包膜缓释肥后,进行了玉米微区试验。结果表明:(1)GZCU能较好的控制N素养分的释放,使GZCU处理土壤中速效N含量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保持较高状态,在玉米生长的后期仍能提... 把有^15N标记的尿素用自选的3种材料(WSU,FSU,GZCU)包膜制得包膜缓释肥后,进行了玉米微区试验。结果表明:(1)GZCU能较好的控制N素养分的释放,使GZCU处理土壤中速效N含量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保持较高状态,在玉米生长的后期仍能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了玉米对N素的吸收、累积。(2)包膜肥处理与尿素相比,产量增加5.5%~21.3%,GZCU,FSU的增幅达显著水平,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显著。(3)在各肥料一次基施的条件下,包膜肥的N素利用率比尿素高出4.5~19.3个百分点,GZCU、FSU之间;WSU、FSU之间的差异都达显著水平,WSU与CK2差异不明显。GZCU的N素当季利用率高达53.8%,可有效减少N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缓释肥 ^15n标记尿素 氮肥利用率 玉米
下载PDF
太湖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的稻田氮素平衡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安永 刘勤 +1 位作者 孙星 张亚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9-515,共7页
采用田间微区15N 示踪,研究了太湖地区稻田不同轮作模式(紫云英-水稻轮作、休闲-水稻轮作、小麦-水稻轮作)和施氮水平(0、120 kg·hm-2、240 kg·hm-2、300 kg·hm-2)下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残留特征。... 采用田间微区15N 示踪,研究了太湖地区稻田不同轮作模式(紫云英-水稻轮作、休闲-水稻轮作、小麦-水稻轮作)和施氮水平(0、120 kg·hm-2、240 kg·hm-2、300 kg·hm-2)下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残留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吸收的氮素来自肥料的比例为20.9%-49.6%,休闲-水稻轮作模式下水稻产量的获得更加依赖无机氮肥的大量投入。当季水稻对肥料氮的利用率为25.0%-41.5%,肥料氮的土壤残留率为13.4%-24.6%,其中90%以上的土壤残留肥料氮集中在0-20 cm土层,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30-40 cm土层的肥料残留量仅占氮肥施用量的0.2%-0.7%。紫云英-水稻轮作和休闲-水稻轮作模式下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均在施氮24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其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小麦-水稻轮作55.6%和66.0%。稻季施氮240 kg·hm-2时,小麦-水稻轮作模式下的氮肥利用率、土壤残留率以及总回收率显著最低,损失率显著最大;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下的氮肥损失率最小,分别小于休闲-水稻轮作和小麦-水稻轮作13.9%、39.2%。不同轮作模式下,水稻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稻季施氮240 kg·hm-2时,紫云英-水稻轮作下水稻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休闲-水稻轮作和小麦-水稻轮作,小麦-水稻轮作籽粒产量虽略高于休闲-水稻轮作,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认为,选择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240 kg·hm-2,既可以保证水稻氮肥利用率而获得高产,又能减少氮肥损失而带来的环境风险,是一种值得在当地大力推广的耕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标记尿素 轮作模式 施氮量 氮肥利用率 肥料残留 水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