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分化因子-15及N端脑利钠肽原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布力布丽·巴哈提 艾比拜·艾尔肯 阿布来提·阿不都哈尔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N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6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无先天性心...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N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6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无先天性心脏病及无心力衰竭儿童105例为对照组。以改良Ross评分≥3分作为心力衰竭参考标准,将病例组患儿分为无心力衰竭组(0~2分,112例)和心力衰竭组(3~12分,94例);心力衰竭组又分为轻度心力衰竭组(3—6分,38例)、中度心力衰竭组(7~9分,32例)和重度心力衰竭组(10~12分,24例)。测定其血浆NT—proBNP、GDF-15水平,同时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GDF-15、NT-proBNP水平分别与Ross评分心功能分级及LVEF行直线相关分析。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定诊断临界点或阈值,评估血浆GDF-15、NT-proBNP水平对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33、4.360,P均〉0.05)。心力衰竭组血浆LogGDF.15及Log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F=115.2、63.2,P均〈0.01)。血浆GDF-15、NT-proBNP水平均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与改良Ros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90,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652,P〈0.01)。GDF-15与NT-proBNP并联,即当血浆GDF-15≥831.6ng/L与NT—proBNP≥759.8ng/L同时存在时诊断心力衰竭的特异度(80.2%)和敏感度(77.9%)。结论血浆GDF-15及NT-proBNP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具有诊断价值,二者升高水平与临床心力衰竭程度关系密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度及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n端脑利钠肽原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床边快速检测全血NT-proBNP在急诊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红兴 倪海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19-421,共3页
目的:研究床边快速检测抗凝静脉全血N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诊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58例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组82例,肺源性组76例,另选取5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上述患者入... 目的:研究床边快速检测抗凝静脉全血N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诊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58例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心源性组82例,肺源性组76例,另选取58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上述患者入院0.5h内完成床边急诊测定全血NT-proBNP浓度,48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①全血NT-proBNP浓度心源性组:(2026.4122.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源性组:(191.828.12)pg/ml,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②心源性分组,充血性心衰(CHF)按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n=15)、Ⅲ级(n=42)、Ⅳ级(n=25),全血NT-proBNP浓度均值分别为1513、2598、4357pg/ml,NT-proBNP的浓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比。③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全血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22(P<0.05)、r=-0.615(P<0.01)、r=-0.529(P<0.01),NT-proBNP水平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结论:呼吸困难急诊中,床边检测全血NT-proBNP浓度阴性的患者可快速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全血NT-proBNP浓度明显升高,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全血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有明显的关联,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全血NT-proBNP越高,全血NT-proBNP测定可作为判断左心功能不全的参考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利钠肽原 呼吸困难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潘少奕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内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发病后急诊介入时间分组。观察组PCI时间〈12 h,对照组PCI时间12-24 h。观察两组患者血浆N端-脑型利钠肽原(NT-proBNP)...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内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发病后急诊介入时间分组。观察组PCI时间〈12 h,对照组PCI时间12-24 h。观察两组患者血浆N端-脑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和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入院后24 h和7 d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0 d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患(P〈0.01)。结论早期对AMI患者行急诊PCI手术治疗可减轻患者心肌受损程度,改善心肌收缩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左室射血分数 n-利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