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向电场主导下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环氧复合材料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金殊 陈俊鸿 +3 位作者 孙鹏 尹薇 邓军波 张冠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0-59,共10页
气固界面的电荷积聚问题是诱发沿面闪络的重要原因,而当前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电荷积聚特性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为研究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机理,本文通过指型电极构建极不均匀电场,测量了环氧... 气固界面的电荷积聚问题是诱发沿面闪络的重要原因,而当前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电荷积聚特性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为研究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机理,本文通过指型电极构建极不均匀电场,测量了环氧复合材料在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的表面电荷分布特性;进一步的,为理清表面电荷来源及迁移特性,测量了冲击电压下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材料表面电位,比较了附加背板电极前后的表面电荷分布。研究表明,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与SF_(6)中表面电位分布形态相似,均表现为高压电极附近积聚大量同极性电荷,地电极附近积聚少量异极性电荷。随着C4F7N含量升高,C_(4)F_(7)N/CO_(2)混合气体抑制电荷积聚能力增强。表面电荷来源于气体电离和高压电极注入并且随着电场强度的改变,电荷来源也发生变化,切向电场促进了电荷沿表面向更大范围的迁移。该工作对于明确C_(4)F_(7)N/CO_(2)混合气体中表面电荷积聚特性及环保型绝缘气体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CO_(2) 电荷积聚 气体电离 电极注入
下载PDF
致密油藏CO_(2)吞吐驱油和封存注采参数敏感性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藏典型储集层为例
2
作者 丁帅伟 张蒙 +4 位作者 李远铎 许川 周义鹏 高群 于红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8,共8页
致密油藏CO_(2)吞吐开发具有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封存CO_(2)的双重效果。目前,对致密油藏CO_(2)吞吐驱油和封存研究中,鲜有学者将CO_(2)封存量相关参数作为评价指标。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某致密油藏典型储集层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 致密油藏CO_(2)吞吐开发具有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封存CO_(2)的双重效果。目前,对致密油藏CO_(2)吞吐驱油和封存研究中,鲜有学者将CO_(2)封存量相关参数作为评价指标。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某致密油藏典型储集层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别选取吞吐时机、注气速度、注气时间、焖井时间、生产时间和吞吐轮次为注采参数,以换油率、CO_(2)滞留系数及驱油-封存协同综合系数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控制变量法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结合极差分析方法,分析了6个注采参数对3个评价指标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当注重CO_(2)驱油时,建议注气时间为30~60 d,注气速度为0.001 0~0.003 0 PV/d,吞吐时机小于0.5年;当注重CO_(2)封存时,建议生产时间为30~230 d,注气速度为0.0075~0.010 0 PV/d,注气时间为145~180 d;当CO_(2)驱油和封存协同优化时,建议注气时间为30~65 d,吞吐时机为6个月前,焖井时间为10~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注采参数 CO_(2)吞吐 CO_(2)地质封存 提高采收率 CO_(2)驱油 协同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直接进样ICP-OES法测定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12种杂质元素 被引量:8
3
作者 聂西度 符靓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0-913,共4页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12种杂质元素(Mo,Cr,Zn,Pb,Ni,Mn,Fe,Cu,Ca,Al,Na,K)的分析方法。将NMP用硝酸酸化后直接进样分析,无需对样品进行消解,避免了样品前处理时引入误差的风险。通过优化...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12种杂质元素(Mo,Cr,Zn,Pb,Ni,Mn,Fe,Cu,Ca,Al,Na,K)的分析方法。将NMP用硝酸酸化后直接进样分析,无需对样品进行消解,避免了样品前处理时引入误差的风险。通过优化等离子体工作参数,减轻了有机溶剂对等离子体的负载,确保了等离子体的稳定工作,优化后等离子体射频功率为1 350 W,载气流量为0.40 L·min^(-1)。采用轴向观测方式获取样品原子化或离子化过程中的所有信号,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提高了分析灵敏度。通过选择各元素合适分析谱线、采用附加氧气除积碳并结合背景校正技术消除了各类谱线及背景干扰,选用标准加入法校正了基体效应,抵消了高浓度有机基质对易电离元素产生的干扰。结果表明,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 5~1.000 0之间,检出限在3.8~106.4 ng·g^(-1)范围内,各元素的回收率在92.0%~108.0%之间,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8%。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的样品预处理,分析速度快,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完全满足大批量实际产品的分析要求。方法可应用于NMP产品中杂质元素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n-甲基吡咯烷酮 杂质元素 直接进样
下载PDF
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样中的NO_2^--N和NO_3^--N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喜清 《广西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测定水样中的 NO- 2 - N和 NO- 3 - N。以 N- (1-萘基 )乙烯二胺盐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为显色剂 ,在 5 40 nm下比色测定 NO- 2 - N的含量。水样中的 NO- 3 - N,在稀醋酸条件下用锌粉将其预还原成 NO- 2 - N后 ,也在上述...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测定水样中的 NO- 2 - N和 NO- 3 - N。以 N- (1-萘基 )乙烯二胺盐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为显色剂 ,在 5 40 nm下比色测定 NO- 2 - N的含量。水样中的 NO- 3 - N,在稀醋酸条件下用锌粉将其预还原成 NO- 2 - N后 ,也在上述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其含量。 NO-2 - N的检出限为 0 .0 0 5× 10 - 6 ,NO-3 - N的检出限为 0 .0 5× 10 - 6 ,分析速度为 6 5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 流动注射分析法 测定 硝态氮 亚硝态氮
下载PDF
芪附温阳汤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Ang2、ST2、NT-proBNP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朱雪梅 姚全 王宁元 《四川中医》 2018年第4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芪附温阳汤与参麦注射液联合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管紧张素2(Ang2)、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8例DCM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芪附温阳汤与参麦注射液联合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管紧张素2(Ang2)、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8例DC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73例。对照组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附温阳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功能、血清Ang2、ST2、NT-pro BNP水平及生存质量(MLHFQ评分),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LVEDD及血清Ang2、ST2、NT-pro BNP水平及MLHFQ评分均下降,而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15%优于对照组7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附温阳汤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可有效降低血清Ang2、ST2、NT-pro BNP水平,缓解临床病症,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附温阳汤 参麦注射液 扩张型心肌病 血管紧张素2 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下载PDF
南堡2号潜山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研究
6
作者 王英彪 贾胜利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34-38,62,共6页
为了提高南堡2号潜山高含水油藏采收率,在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探索2号潜山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合理注入方式和注入参数。研究显示:南堡2号潜山注氮气能有效降低地层油黏度和密度,改善地层油流动性;氮气对地... 为了提高南堡2号潜山高含水油藏采收率,在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探索2号潜山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合理注入方式和注入参数。研究显示:南堡2号潜山注氮气能有效降低地层油黏度和密度,改善地层油流动性;氮气对地层油膨胀能力有限;合理注入方式为气水交替驱,合理注入参数为气水比1∶1。矿场实验揭示,当出现气窜迹象时,采用多段塞小剂量气水交替注入可有效防止气窜,是提高南堡2号潜山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式。目前,通过实施注氮气,NP23-P2013井组累计增油3 200 t,投入产出比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 氮气 采收率 交替驱 气水比
下载PDF
流动注射能量转移化学发光法测定2-氨基丁酸 被引量:7
7
作者 付志锋 章竹君 +2 位作者 王周平 罗万芬 张晓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6-518,共3页
在碱性条件下 ,N 溴代琥珀酰亚胺 (NBS)氧化 2 氨基丁酸 ,反应能量激发共存的荧光物质 ,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 ,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 2 氨基丁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 2 氨基丁酸浓度在 3.0×1 0 -4~ 0 .1g/L范围内与化... 在碱性条件下 ,N 溴代琥珀酰亚胺 (NBS)氧化 2 氨基丁酸 ,反应能量激发共存的荧光物质 ,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 ,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 2 氨基丁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 2 氨基丁酸浓度在 3.0×1 0 -4~ 0 .1g/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对 5mg/L的 2 氨基丁酸进行 1 1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 2 .0 % ;根据IUPAC建议 ,计算出 2 氨基丁酸检出限 (3σ)为 8× 1 0 -5g/L。将本法用于化学去龋剂中 2 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丁酸 流动注射 能量转移 化学发光法 痕量分析 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
下载PDF
稠油注CO_2的方式及其驱油效果的室内实验 被引量:61
8
作者 杨胜来 李新民 +3 位作者 郎兆新 张丽华 潘道兰 靳丽霞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4,共3页
针对地层条件下粘度为 10 0mPa·s的稠油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稠油注CO2 的注入方式 ,包括CO2吞吐、CO2 吞吐转CO2 驱转水驱、CO2 吞吐转水驱、CO2 驱、水驱CO2 段塞、CO2 水交替注入等 ,并对各种注入方式的驱油效率进行了比... 针对地层条件下粘度为 10 0mPa·s的稠油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稠油注CO2 的注入方式 ,包括CO2吞吐、CO2 吞吐转CO2 驱转水驱、CO2 吞吐转水驱、CO2 驱、水驱CO2 段塞、CO2 水交替注入等 ,并对各种注入方式的驱油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CO2 水交替注入和CO2 吞吐转水驱的方式驱油效率最高 ,稠油CO2 吞吐然后转为水驱的方式是可行的。该研究可为现场选择合理的注入方式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注入方式 驱油效率 室内实验 二氧化碳吞吐 二氧化碳驱
下载PDF
Anti-fibrotic Effec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Ligustrazine Injection on LX-2 Cells Involved with Increased 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 Expression 被引量:13
9
作者 zheng jin ma li-tian +6 位作者 ren qin-you hu yue bai yang bian huan zhang yi zhou yong-chun yang ming-hui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923-928,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Ligustrazine Injection(SML)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 LX-2 and the expression of 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Ligustrazine Injection(SML)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 LX-2 and the expression of 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NDRG2,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Methods: HSCs from the LX-2 cell line were cultured in vitro. The proliferative state of different initial LX-2 cell numbers was measured using a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 colorimetric assay. LX-2 cells were plated in 96-well plates at an approximate density of 2.50×10;cells/mL and cultured for 24 h follow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ML(1, 2, 4 and 8 μL/mL). 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using the MTT assay at 24 and 48 h.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t 24 h. LX-2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ML and extracted with protein lysis buffer. The levels of NDRG2 and β-catenin were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1 and 2 μL/mL concentrations, 4 and 8 μL/mL SML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at 24 and 48 h(P<0.05).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1 and 2 μL/mL concentrations, the NDRG2 expression level was greatly increased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However, the level of β-catenin was unaffected. Conclusion: SML inhibit LX-2 cell proliferation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and the mechanis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NDRG2 over-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Ligustrazine injection 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 hepatic stellate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原文传递
Anti-fibrotic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Shengmai Injection(生脉注射液)on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LX-2 被引量:5
10
作者 ZHANG Yi MA Li-tian +6 位作者 LI Jie QIAO Yu LIU Jun-ye WANG Jin REN Qin-you HU Jin-tao ZHENG Ji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97-202,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hengmai Injection(生脉注射液, SMI) on the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NDRG2, a tumour suppressor gene) expression in varying densities of hu...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hengmai Injection(生脉注射液, SMI) on the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NDRG2, a tumour suppressor gene) expression in varying densities of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LX-2. Methods: LX-2 cell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Then, cells were plated in 96-well plates at an approximate density of 2.5×10~4 cells/mL and cultured for 48, 72, 96 or 120 h follow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MI(0.6, 1.2, 2.4, 4.8 or 6 μL/mL). Cell proliferation was measured after an additional 24 or 48 h using 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 assay. The effects of SMI on different cell growth states(cultured for 48, 72, 96, or 120 h) were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y at 24 h after treatment. When the cells reached 80% confluence,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fter 24 h. Lastly, LX-2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SMI and extracted with protein lysis buffer. The levels of NDRG2 were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When the LX-2 cells grew for 48, 72, 96 and 120 h, 4.8 and 6 μL/m L of SMI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at 24 and 48 h after treatment(P<0.05). And 2.4 μL/mL of SMI also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on at 24 h after treatment when cell growth for 48 h(P<0.05) and at 48 h after treatment when cell growth for 72, 96 and 120 h(P<0.05). The NDRG2 expression level in the LX-2 cel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n treated with SMI at concentrations of 1.2, 2.4, 4.8 or 6 μL/mL(P<0.05). Conclusion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SMI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LX-2 cells were related to not only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but also cell density. In addition, SMI(2.4, 4.8 and 6 μL/mL) could accelerate apoptosis in LX-2 cells, and the mechanism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NDRG2 over-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nGMAI injection liver FIBROSIS 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 LX-2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来得时联合普通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可行性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剑森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0期30-30,32,共2页
目的:探讨来得时联合普通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收治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根据用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诺和灵N联合... 目的:探讨来得时联合普通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收治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根据用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诺和灵N联合普通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来得时联合普通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 h PBG得到有效控制,且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值及低血糖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来得时联合普通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减少胰岛素抵抗与控制血糖水平,促使胰岛β细胞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得时 普通胰岛素 诺和灵n 初发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超低渗致密油藏二氧化碳吞吐合理注入参数确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小龙 高庆贤 +4 位作者 董双福 杨震 钟银 马尚娟 周洪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8-375,共8页
为解决三塘湖油田马56区块超低渗致密稠油油藏衰竭式开采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二氧化碳吞吐先导性试验。通过对二氧化吞吐影响因素分析,从地层条件、储层条件、油井动态和井筒条件等方面明确了选井原则,并在分析二氧化碳吞吐从注入到稳产... 为解决三塘湖油田马56区块超低渗致密稠油油藏衰竭式开采采收率低的问题,开展二氧化碳吞吐先导性试验。通过对二氧化吞吐影响因素分析,从地层条件、储层条件、油井动态和井筒条件等方面明确了选井原则,并在分析二氧化碳吞吐从注入到稳产的7个阶段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的方法,以最优单井增油量和换油率为目标,在重点考虑二氧化碳混相和超临界态影响的条件下,进一步确定了合理的注气吞吐参数,即单井单轮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量2000 t,注入速度100 t/d,闷井时间20 d,吞吐轮次在3个轮次以内。二氧化碳吞吐技术在马56区块超低渗致密稠油油藏实施6井次,有效率100%,平均单井增油1073 t,累计增油为6440 t,尤其马56-7H井在实施多轮次压裂及注水吞吐措施后,采用二氧化碳吞吐仍累计增油1267 t。研究成果为超低渗致密稠油油藏衰竭式开采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探索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致密油藏 稠油油藏 二氧化碳吞吐 混相驱 注入参数 三塘湖油田
下载PDF
注蒸汽加气体开采稠油技术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田仲强 李淑兰 +2 位作者 王志敏 许华明 罗荣章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了改善注蒸汽开采稠油的效果 ,开展了注蒸汽加气体开采稠油技术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应用。室内研究表明 :①CO2 ,N2 ,N2 +CO2 3种气体高温高压下在草 10 4井稠油中溶解度随压力增大 (1~ 14MPa)而增大 ,随温度降低 (15 0 ,10 0 ,6 5... 为了改善注蒸汽开采稠油的效果 ,开展了注蒸汽加气体开采稠油技术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应用。室内研究表明 :①CO2 ,N2 ,N2 +CO2 3种气体高温高压下在草 10 4井稠油中溶解度随压力增大 (1~ 14MPa)而增大 ,随温度降低 (15 0 ,10 0 ,6 5℃ )而增大 ;溶解气体的稠油粘度随温度升高、压力增大而显著降低 ;②N80钢试片在 35 %N2 /9%CO2 / 1%O2 / 5 5 %H2 O体系中的腐蚀率 ,随温度升高而线性增大 (4 0~ 35 0℃、压力相应增大或保持恒定 ) ,气相无机缓蚀剂GHX 1可有效抑制这种腐蚀 ;③加入CO2 ,N2 +CO2 和N2 可极大幅度地提高蒸汽在岩心中的驱油效率。在草桥和单家寺油田 8口蒸汽吞吐井进行注蒸汽加N2 现场试验 ,油气比、单井日产油量和周期产油量都比注蒸汽井大幅度提高。注蒸汽加N2 +CO2 现场试验的初阶段已见到日产油量急剧上升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蒸汽 气体采油 n2 CO2 n2+CO2 稠油 溶解度 粘度 CO2腐蚀 缓蚀剂 驱油效率 胜利油田
下载PDF
济阳坳陷沙河街组湖相页岩储层孔隙定性描述及全孔径定量评价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民 关莹 +5 位作者 李传明 刘洋 刘薇 徐健鹏 李政 卢双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7-1119,共13页
以济阳坳陷沙河街组纹层状页岩为例,采用大面积视域拼接扫描电镜、低温N_2/CO_2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定性分析页岩有机质纹层、矿物与孔隙形态,定量评价孔隙大小与分布,同时对比洗油前后页岩孔隙分布特征,探讨页岩油可能的富集空间。研... 以济阳坳陷沙河街组纹层状页岩为例,采用大面积视域拼接扫描电镜、低温N_2/CO_2吸附和高压压汞实验,定性分析页岩有机质纹层、矿物与孔隙形态,定量评价孔隙大小与分布,同时对比洗油前后页岩孔隙分布特征,探讨页岩油可能的富集空间。研究样品中发育条带状和分散状分布的有机质和方解石,粘土矿物与石英分布样式复杂。尽管研究样品处于低熟—成熟生油阶段,其中仍然发育较多的有机质孔,可能是部分油气(尤其是轻质部分)流出/逃逸后结果,此外还发育大量粒间孔、粒内孔和微裂缝。采用低温N_2吸附(反映小于100 nm的孔隙)、高压压汞(反映100 nm至十几μm的孔隙)和大面积视域拼接SEM扫描可以有效全尺度反映湖相页岩富集空间。页岩连通储集空间由纳米级孔隙(小于300 nm)和微米尺度的微裂缝(0. 5至十几μm)构成,页岩油则主要富集在小于100 nm的孔隙和大于1μm尺度的微裂缝中。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及结论可供其它生油阶段页岩的相关研究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视域拼接 低温n 2/CO 2吸附 高压压汞 储集空间 湖相纹层状页岩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流动注射法在线同时测定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和梅 杨东静 +1 位作者 陈姝娟 张新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77,共5页
将镀铜镉柱应用于流动注射(FIA),通过三通阀自动控制,实现了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同时测定。在盐酸介质中,亚硝酸盐与磺胺发生重氮化,然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相偶合,形成玫瑰红色的偶氮染料,在530nm处有较大吸收,硝酸盐被... 将镀铜镉柱应用于流动注射(FIA),通过三通阀自动控制,实现了水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同时测定。在盐酸介质中,亚硝酸盐与磺胺发生重氮化,然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相偶合,形成玫瑰红色的偶氮染料,在530nm处有较大吸收,硝酸盐被镉柱在线还原为亚硝酸盐后同法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范围分别为2~50μg/L、20~1000μg/L,检出限分别为0.33μg/L和0.66μg/L,精密度RSD为0.73%和1.48%,测定频率为16样/h。实际水样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加标回收率均在95.3%~111.0%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实际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硝酸盐 流动注射 镉柱 海水
下载PDF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建 卞兆连 +3 位作者 邵建国 戚小洁 季燕娟 吴腆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 通过病例总结,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急诊胃镜下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46例,其中男3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6±10.6)岁,... 目的 通过病例总结,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急诊胃镜下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46例,其中男3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6±10.6)岁,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7例,B级22例,C级17例。无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以发现出血点的均采用组织胶注射;如胃底孤立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根据情况必要时采用金属夹限流后再行组织胶注射;若无法明确出血部位的采用组织胶注射胃曲张静脉,聚桂醇注射食管静脉。结果出血部位位于胃底静脉曲张13例,贲门口16例,食管14例,未能明确出血点3例。急诊内镜下组织胶治疗后止血成功率达到97.8%,所有止血成功患者均在24 h内未有再出血的情况,2例患者出现6个月内的再出血,2例均为排胶溃疡伴出血,有2例患者出现门静脉血栓加重,无异位栓塞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组织胶治疗治疗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胶 内镜注射 食管胃静脉曲张 出血
下载PDF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鸿明 赵丹丹 +1 位作者 李邦一 张玫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5期595-597,共3页
目的:考察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多蒙特)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液体疗法用药情况,将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室温条件下,测定24 h内不同时间点输液样品外观性状、渗透压、p H值、丙氨酰谷氨... 目的:考察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多蒙特)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液体疗法用药情况,将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室温条件下,测定24 h内不同时间点输液样品外观性状、渗透压、p H值、丙氨酰谷氨酰胺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上述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24 h内稳定,可安全地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配伍稳定性
下载PDF
5%新型复方氨基酸(19)丙谷二肽注射液(创伤用)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研究——滴速考察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丽娟 李海燕 +5 位作者 高洪志 田芳 梁宇光 刘伟丽 胡锦超 刘泽源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8期669-672,共4页
目的 观察新型复方氨基酸(19)丙谷二肽注射液(创伤用)不同滴速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 滴速试验采用逐渐递增的探索性研究方法.录入24例健康受试者,分为3组,每组男女各半,分别按照1.0、2.0、3.0mL/min的滴速进行给药,... 目的 观察新型复方氨基酸(19)丙谷二肽注射液(创伤用)不同滴速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 滴速试验采用逐渐递增的探索性研究方法.录入24例健康受试者,分为3组,每组男女各半,分别按照1.0、2.0、3.0mL/min的滴速进行给药,给药量均为500 mL,规格为250 mL:12.6 g(氨基酸/丙谷二肽)(5%).晨起早餐后30 min经由外周静脉滴注给药.观察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心电图及不良事件.结果 共24例健康志愿者完成了滴速考察耐受性试验.共发生7个不良事件,其中3个可能与试验药物有关.试验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及心电图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异常.结论 单次静脉滴注5%新型复方氨基酸(19)丙谷二肽注射液(创伤用),在1.0 ~ 3.0 mL/min滴速范围之内,对中国健康受试者,安全且能够很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19)丙谷二肽注射液(创伤用) 单次给药 Ⅰ期临床试验 滴速 耐受性
下载PDF
氮气和熔剂联合净化铝熔体 被引量:3
19
作者 段佑锋 胡丽娜 +1 位作者 边秀房 孙民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18-221,共4页
研究了SDJ 1型熔剂与氮气联合净化铝合金熔体的效果 ,并对熔剂净化机理以及FI法 (Fluxinjection)净化优势进行了探讨 ,揭示了除气过程中气体与熔剂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采用FI联合精炼工艺 ,在适当的温度 (72 0℃ )和熔剂加入量 (0 .1... 研究了SDJ 1型熔剂与氮气联合净化铝合金熔体的效果 ,并对熔剂净化机理以及FI法 (Fluxinjection)净化优势进行了探讨 ,揭示了除气过程中气体与熔剂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采用FI联合精炼工艺 ,在适当的温度 (72 0℃ )和熔剂加入量 (0 .15 %SDJ 1)条件下 ,联合精炼工艺的除气效果远远优于生产中常用的氮气吹气法和熔剂法 ,联合净化法的优势在于提高了吸附能力以及加入具有固氢作用的降渣剂。FI工艺原理为 :气体与熔剂在熔体中均匀分布、密切接触 ,气体使熔剂快速上浮 ,熔剂的存在提供多而窄的通道 ,使氢容易聚集在通道附近 ,即使氢含量较低时 ,氮气仍能发挥作用 ,通道的存在有利于分散和离解气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剂SDJ-1 氮气 喷射熔剂工艺 联合净化
下载PDF
煤层气低产井高压氮气闷井增产改造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曹运兴 石玢 +5 位作者 周丹 吴海明 刘同吉 田林 曹永恒 贾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56-2565,共10页
我国煤层气储层地质条件复杂,低产煤层气井普遍存在。低产井增产改造是中国煤层气行业迫切需要破解的重大理论和瓶颈技术难题。本文所研究的低产井是指投产后经过一个时期排采生产,储层水和煤层气已经大量产出,气产量较低的生产井。这... 我国煤层气储层地质条件复杂,低产煤层气井普遍存在。低产井增产改造是中国煤层气行业迫切需要破解的重大理论和瓶颈技术难题。本文所研究的低产井是指投产后经过一个时期排采生产,储层水和煤层气已经大量产出,气产量较低的生产井。这类低产井的一个重要储层属性是双低压特征,即低水压和低气压。针对这类双低压低产井,研究开发了高压氮气闷井储层保护型增产改造技术,并在潞安矿区余吾井田进行了工程试验,获得了预期增产效果。余吾井田山西组3号煤层区域上为低压低渗储层,煤层气井的产量普遍偏低。两口试验井LA-011和LA-016于2008年投产,经过4 a的排采生产,平均日产量只有31 m 3 /d和20 m 3 /d;两井各进行过一次水力压裂二次改造,增产效果仍不明显。两口井试验前的储层压力梯度只有1.0 kPa/m左右,具有典型的低压低产特征。高压氮气闷井增产改造试验于2012年10月进行,分别泵注高压氮气34 800 m 3 和 44 960 m 3 ,泵注结束后关井闷压92 h和112 h,在井口压力降低到1.0 MPa以下时开井排采。在高压氮气闷井期间,实时监测了试验井周边邻井的套压变化,分析高压氮气在煤层中的运移方向,试验结束后进行了1~3 a的排采生产。结果表明:①在高压氮气泵注阶段,位于不同方向邻井的套压不同程度升高,这一方面表明高压氮气具有区域性面状穿透扩展和造缝现象,并清晰指示了高压氮气在煤层中的造缝穿透运移方向,而且高压氮气新生裂缝扩展方向不再受控于原始的区域地应力场方向,主要与排采后均化的局部地应力场有关。②试验前后同一时间段的产量对比表明,氮气闷井改造具有“单井改造,多井增产”的区域性增产效果:即2井(LA-011和LA-016)改造,受到影响的5口井(LA-011,LA-016,LA-013,LA-014和LA-015)同时增产。③增产效果显著,两口试验井日产气增加1.2~8.9倍,3口邻井日产气增加1.4~3.7倍。高压氮气闷井技术是低压低产井改造增产的有效技术,对煤层气低压低产井增产改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低产井 低压低渗 氮气闷井 增产改造 潞安矿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