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锦鲤N-乙酰氨基葡萄糖-1-磷酸转移酶α/β亚基(GNPTA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组织分布和时序表达
1
作者 温思怡 韩卓然 孙敬锋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2-58,共7页
论文旨在研究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 koi)GNPTAB(alpha/beta subunits of N-acetylglucosamine-1-phosphotransferase)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对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应答规律。对锦鲤GNPTAB基因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 论文旨在研究锦鲤(Cyprinus carpio var. koi)GNPTAB(alpha/beta subunits of N-acetylglucosamine-1-phosphotransferase)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对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应答规律。对锦鲤GNPTAB基因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GNPTAB基因的组织分布和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感染机体后的时序表达规律。结果显示,GNPTAB基因CDS区片段长度为3 747 bp,推测编码1 248个氨基酸,含有4个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GNPTAB基因在健康锦鲤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脏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肌肉、肠道、脾脏、皮肤、中肾、头肾。维氏气单胞菌人工感染锦鲤6~72 h,GNPTAB基因在肠道组织主要呈现上调表达,在肝脏、头肾、脾脏、皮肤、肌肉组织中主要呈现下调表达。维氏气单胞菌感染锦鲤后,GNPTAB基因在这些组织中出现表达差异,推测GNPTAB参与了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或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分布 时序表达 n-氨基葡萄糖-1-磷酸转移酶α/β亚基
下载PDF
飞蝗葡萄糖胺-6-磷酸-N-乙酰转移酶的特性及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欢欢 张学尧 +2 位作者 刘晓健 马恩波 张建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93-2403,共11页
【目的】研究飞蝗葡萄糖胺-6-磷酸-N-乙酰转移酶(glucosamine-6-phosphate-N-acetyltransferase,GNA)的特性及生物学功能,为探讨飞蝗表皮几丁质的合成机制及研发新型绿色环保杀虫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飞蝗EST... 【目的】研究飞蝗葡萄糖胺-6-磷酸-N-乙酰转移酶(glucosamine-6-phosphate-N-acetyltransferase,GNA)的特性及生物学功能,为探讨飞蝗表皮几丁质的合成机制及研发新型绿色环保杀虫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飞蝗EST数据库中搜索GNA的cDNA序列,并与其它物种GNA序列进行同源比较;设计飞蝗GNA特异性表达引物,分析5龄第2天不同组织样品间的表达差异及5龄第1天至第7天表皮中GNA表达量的变化;构建pET-28a(+)蛋白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菌株中表达GNA重组蛋白,Ni柱亲和纯化重组蛋白并分析重组蛋白的酶学活性;通过RNA干扰研究GNA的生物学功能。【结果】飞蝗GNA与其它物种GNA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很高,结合底物GlcN6P的氨基酸残基完全一致,说明不同物种间GNA非常保守;飞蝗GNA组织特异性分析显示其在表皮、脂肪体及肌肉中表达量较高;飞蝗5龄表皮的发育变化表明,GNA在刚蜕皮后的表达量最高,之后逐步降低;飞蝗GNA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菌株中成功表达,经过Ni-NTA柱纯化得到单一目的条带,酶学特性研究表明飞蝗GNA重组蛋白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50℃,最适pH为8.0—9.5;测定了飞蝗重组GNA的Km值,当D-GlcN6P的浓度为200μmol.L-1时,Acetyl-CoA的Km=133.60μmol.L-1;当Acetyl-CoA的浓度为200μmol.L-1时,D-GlcN6P的Km=42.43μmol.L-1;飞蝗GNA的RNA干扰结果显示,GNA的表达能够被有效沉默,但蜕皮及发育未受影响。【结论】飞蝗GNA与其它物种的GNA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很高;用该序列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葡萄糖胺-6-磷酸-N-乙酰转移酶的活性;飞蝗GNA被干扰后未观察到对飞蝗蜕皮及发育产生影响,推测存在N-乙酰葡萄糖胺激酶(GlcNAc kinase)补救途径催化产生GNA的底物N-乙酰葡萄糖胺-6-磷酸(GlcNAc6P),用于几丁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蝗 葡萄糖-6-磷酸-n-转移酶 原核表达 蛋白特性 RNA干扰
下载PDF
不同尿白蛋白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国卿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尿白蛋白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不同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组... 目的观察不同尿白蛋白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不同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3组。分别测定血清和尿MCP1的含量、尿NAG含量以及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GHbAlc),进行组间比较,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做尿MCP1与GHbAlc、UAER、NAG的相关分析。结果尿MCP1含量及NAG含量在所有患者中均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大量白蛋白尿组升高最明显,其升高程度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程度一致,即随糖尿病肾病加重而逐渐升高。而血清MCP1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尿MCP1与GHbAlc、UAER、NAG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尿中MCP1升高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有更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尿α1-微球蛋白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在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静怡 唐映梅 +1 位作者 杨娴 杨文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2-327,共6页
目的探究尿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NAG/UCr)在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0年8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85例,根据患者核... 目的探究尿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NAG/UCr)在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0年8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85例,根据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史,将患者分为NUC治疗组(n=57)和未经NUC治疗组(n=28),根据使用NUC种类,将患者分为ETV治疗组(n=32)和TDF治疗组(n=25);根据HBV血清抗原、抗体标志物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BeAg阴性组(n=57)和HBeAg阳性组(n=28);根据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将患者分为HBV DNA阴性组(n=47)和HBV DNA阳性组(n=38);根据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非肝硬化组(n=47)和肝硬化组(n=38),收集纳入患者的病史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不同指标检测的优劣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因素与α1-MG、NAG/UC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1-MG、NAG/UC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未经NUC治疗组、HBeAg阳性组、HBV DNA阳性组的尿α1-MG水平分别较NUC治疗组(Z=-2.054,P=0.04)、HBeAg阴性组(Z=-2.293,P=0.022)、HBV DNA阴性组(Z=-2.229,P=0.026)明显升高。HBV DNA阳性组、肝硬化组的NAG、NAG/UCr水平分别较HBV DNA阴性组(Z值分别为-2.908、-2.824,P值均<0.05)、非肝硬化组(Z值分别为-3.204、-3.412,P值均<0.05)患者明显升高。α1-MG异常患者占比(31.8%)与eGFR异常占比(20.0%)相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8,P=0.007);α1-MG联合NAG/UCr检测异常占比(35.3%)较eGFR检测异常占比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9,P=0.005)。α1-MG联合NAG/UCr检测与eGFR检测优劣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龄(β=0.246)、HBeAg阳性(β=0.284)、合并肝癌(β=0.291)是α1-MG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FIB-4值升高(β=0.352)、合并腹水(β=0.26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β=-0.248)、HBV DNA阳性(β=0.197)、高水平TBil(β=0.257)均是NAG/UCr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的肾损伤可能发生在病毒复制活跃期、肝硬化以及肝脏功能恶化的整个病程进展中,使用NUC抗病毒治疗可以缓解HBV对肾功能的损伤,在一定治疗疗程内是安全可靠的;联合检测尿α1-MG、NAG/UCr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较eGFR更具优势,是慢性HBV感染相关肝病患者更有效的肾功能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肾功能不全 Α1-微球蛋白 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肌酐
下载PDF
鱼腥藻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军 朱丽 +1 位作者 张怡轩 戈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从鱼腥藻7120(Anabaenasp.PCC 7120)中克隆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N-acyl--Dglucosamine 2-epimerase,AGE)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鱼腥藻染色体组扩增AGE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LY-11,在... 目的从鱼腥藻7120(Anabaenasp.PCC 7120)中克隆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N-acyl--Dglucosamine 2-epimerase,AGE)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利用PCR技术从鱼腥藻染色体组扩增AGE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LY-1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利用Ni-NTA柱分离纯化。利用柱前衍生化的方法,通过HPLC检测表达产物转化N-乙酰-D-甘露糖胺(N-acyl-D-mannosamine,ManNAc)的活性,并联合N-乙酰神经氨酸裂合酶(N-acetylneuraminatelyases,NAL),进行双酶转化生成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实验。结果AG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溶性产物蛋白占总可溶性蛋白质量的18%,经纯化后得到1.6 g.L-1产物蛋白。双酶转化实验中,转化终产物Neu5Ac质量浓度为14.8 g.L-1。结论鱼腥藻7120 AG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具有活性,为双酶转化制备Neu5Ac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神经氨酸 n--D-葡萄糖2-差向异构酶 n--D-甘露糖 双酶法
下载PDF
PMP柱前衍生化法测定N-乙酰-D-甘露糖胺和N-乙酰-D-葡萄糖胺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鹏远 朱蕾 +1 位作者 谢锋 尚广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53-1453,共1页
关键词 D-甘露糖 葡萄糖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衍生化法 PMP 同分异构体 测定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N-乙酰甘露糖胺-6-磷酸2-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顾冰倩 龚奕 +4 位作者 何颖芝 张玲莉 何文迪 夏佳音 陈新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3期2876-2878,共3页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乙酰甘露糖胺-6-磷酸2-异构酶基因(APE)进行克隆、鉴定与表达,为新型抗菌药物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PE基因,将扩增产物酶切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表达APE的重组质粒...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N-乙酰甘露糖胺-6-磷酸2-异构酶基因(APE)进行克隆、鉴定与表达,为新型抗菌药物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PE基因,将扩增产物酶切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表达APE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先转化大肠杆菌TG1内并提取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后再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对转化菌株进行诱导后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2a(+)-APE,在37℃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时获得表达,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5.2×10~3。结论 APE基因成功克隆到表达质粒内并获得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药物释放系统 克隆 生物 基因表达 n-甘露糖-6-磷酸2-异构酶
下载PDF
尿α1-微球蛋白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郭颖 沈业周 张俭 《健康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455-460,共6页
目的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共60例,根据脓毒症确诊7天内是否发生肾损伤,分为脓毒症肾... 目的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共60例,根据脓毒症确诊7天内是否发生肾损伤,分为脓毒症肾损伤组(26例)和脓毒症非肾损伤组(34例)。收集并比较患者被确诊为脓毒症时的24 h内的尿α1-M、尿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尿微量白蛋白(MA)、尿肌酐(U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肌酐(SCr)的实验室结果。结果脓毒症肾损伤组与脓毒症非肾损伤组的尿α1-M、尿NAG、尿β2-M、尿MA、尿RBP、SCr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指标用于预测脓毒症是否发生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4、0.827、0.735、0.693、0.705、0.824;联合尿α1-M和尿NAG,AUC为0.916。结论尿α1-M、尿NAG对预测脓毒症发生急性肾损伤存在早期预测价值,比血肌酐更优越,且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Α1-微球蛋白 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9
作者 卢利平 陈献忠 +3 位作者 周俊波 沈微 杨海泉 樊游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0-1007,共8页
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AGE)是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Neu5Ac)的关键酶。该酶的高效表达是提高全细胞细胞催化法合成Neu5Ac的有效途径。根据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AGE编码基因slr1975序列信息和大肠杆菌密码子偏... N-乙酰-D-葡萄糖胺-2-差向异构酶(AGE)是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Neu5Ac)的关键酶。该酶的高效表达是提高全细胞细胞催化法合成Neu5Ac的有效途径。根据集胞藻(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AGE编码基因slr1975序列信息和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密码子并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序列slr975-co。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ET28-slr并实现了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在43 000左右,与预期大小一致,纯化产物蛋白质质量浓度约为1.7 g/L。重组AGE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2℃,最适反应pH为6.0。AGE对GlcNAc、ManNAc的Km值分别为39.0、46.5 mmol/L。以分别表达AGE和N-乙酰神经氨酸裂合酶(NanA)的重组大肠杆菌作为催化剂,以N-乙酰-D-葡萄糖胺为底物,实现了N-乙酰-D-神经氨酸的全细胞催化合成。结果表明,对AGE密码子进行优化实现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全细胞催化法高效合成N-乙酰-D-神经氨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葡萄糖-2-差向异构酶 大肠杆菌 基因克隆 酶学性质 n--D-神经氨酸
下载PDF
3-(S)-巯基-1-(N-对硝基苄氧羰基乙酰亚胺)四氢吡咯的合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叶青 陆明 +1 位作者 宋艳民 吕春绪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3-495,共3页
对标题化合物的合成工艺作了改进。以L-羟基脯氨酸为原料,环己酮作催化剂,经脱羧获得的3-(R)-羟基四氢吡咯盐酸盐,与由乙醇和乙腈反应得到的乙氧基乙酰亚胺盐酸盐,经5步反应成功地合成了目标产物,总收率为15.6%,关键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 对标题化合物的合成工艺作了改进。以L-羟基脯氨酸为原料,环己酮作催化剂,经脱羧获得的3-(R)-羟基四氢吡咯盐酸盐,与由乙醇和乙腈反应得到的乙氧基乙酰亚胺盐酸盐,经5步反应成功地合成了目标产物,总收率为15.6%,关键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经过1HNMR检测,还探讨了标题化合物及其前体的构型转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巯基-1-(n-对硝基苄氧羰基)四氢吡咯 吡咯衍生物 合成
下载PDF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新型底物的合成及在肾小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1
作者 徐蕾 姚莉韵 +2 位作者 刘慧中 张建华 杨婉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4-688,共5页
目的优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新型底物6-甲基-2-吡啶基-1-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的合成方法,探讨其在肾小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活泼中间物(1-氯-1-脱氧乙酰糖)与6-甲基-2-巯基吡啶成苷合成底... 目的优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新型底物6-甲基-2-吡啶基-1-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的合成方法,探讨其在肾小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活泼中间物(1-氯-1-脱氧乙酰糖)与6-甲基-2-巯基吡啶成苷合成底物;以MPT-NAG为底物,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尿液样本中NAG的活性。结果底物MPT-NAG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1HNMR谱鉴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纯度达99.8%。NAG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和肾移植患者的尿NAG活性增高,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优化制备工艺合成获得NAG新型底物MPT-NAG,所用原料成本低、操作简便且产物得率较高,在肾小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6-甲基-2-吡啶基-1--n--β-D-氨基葡萄糖 肾小管疾病
下载PDF
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关键酶氨基葡萄糖-6-磷酸乙酰转移酶的筛选及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小芳 刘延峰 +3 位作者 李江华 刘龙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3-84,共12页
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GlcNAc)是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cN)的衍生物,在保健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氨基葡萄糖-6-磷酸乙酰转移酶(glucosamine-6-phosphate N-acetyltransferase,GNA)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 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GlcNAc)是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cN)的衍生物,在保健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氨基葡萄糖-6-磷酸乙酰转移酶(glucosamine-6-phosphate N-acetyltransferase,GNA)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在前期构建的产GlcNAc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B.subtilis)工程菌的基础上,通过过量表达不同来源的GNA,筛选出来源于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氨基葡萄糖-6-磷酸乙酰基转移酶(Cegna1)最适于加强GlcNAc合成途径。在B.subtilis工程菌中表达Cegna1,摇瓶水平发酵GlcNAc产量达到7.31 g/L,与过量表达来源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erevisiae)的GNA的对照菌株相比,GlcNAc的产量提高了24.51%。在3 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发酵,GlcNAc产量达到24.23 g/L,相较于对照菌株GlcNAc的产量提高了24.69%。进一步研究发现重组Cegna1对GlcN-6P和乙酰辅酶A(Ac-CoA)有着较高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最后对重组Cegna1的基本酶学性质进行了考察,发现底物GlcN-6P对重组Cegna1的抑制作用明显,下一步可采用定向进化策略改造Cegna1,解除底物GlcN-6P对重组Cegna1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应用定向进化策略改造GNA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氨基葡萄糖-6-磷酸转移酶 n-氨基葡萄糖 枯草芽孢杆菌
下载PDF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加重小鼠肺缺血再灌注诱导的铁死亡
13
作者 杨柳青 彭君 +2 位作者 桑阿明 张静 李心怡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探讨敲除糖基转移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加重小鼠缺血再灌注诱导肺损伤及其背后机制。方法:取6~8周龄Ogt条件性敲除的小鼠(Ogt-CKO)及未使用他莫昔芬诱导杂交同窝鼠(Ogtfl/fl)各12只,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假手术(sham)和... 目的:探讨敲除糖基转移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加重小鼠缺血再灌注诱导肺损伤及其背后机制。方法:取6~8周龄Ogt条件性敲除的小鼠(Ogt-CKO)及未使用他莫昔芬诱导杂交同窝鼠(Ogtfl/fl)各12只,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假手术(sham)和缺血再灌注(I/R),分成4组(n=6):sham+Ogtfl/fl;I/R+Ogtfl/fl;sham+OgtCKO;I/R+Ogt-CKO。建立I/R模型后,光镜下观察HE染色后肺组织病理改变;电镜下观察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后分析活性氧(ROS);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中SLC7A11、G6PDH及Nrf2表达。结果:与sham+Ogtfl/fl组相比,肺损伤在I/R+Ogtfl/fl组小鼠加重,电镜下表现出细胞缩小、核固缩,ROS增多,SLC7A11表达减少,G6PDH及Nrf2表达增多。敲除Ogt进一步加重I/R造成的肺组织损伤和铁死亡。结论:Ogt的敲除加重了缺血再灌注诱导的铁死亡,这一过程可能与Nrf2/G6PDH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基葡萄糖转移酶 糖基化 铁死亡 肺缺血再灌注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原文传递
骨折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KIM-1、NGAL、NAG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诊断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顺强 王海江 刘飞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09-914,共6页
目的评估血清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对骨折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武警宁夏总队医院2018年9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8例骨折创伤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评估血清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对骨折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武警宁夏总队医院2018年9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8例骨折创伤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样数量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量表(APACHE-Ⅱ)将观察组分为轻中度组49例,重度组39例。采用ELISA法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KIM-1、NGAL、NAG水平的差异,以及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骨折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KIM-1、NGAL、NAG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KIM-1、NGAL、NAG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单一及联合对患者病情的预测价值。结果Elisa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KIM-1、NGAL、N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IM-1(r=0.411,P<0.001)、NGAL(r=0.421,P<0.001)、NAG(r=0.381,P<0.001)水平与骨折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KIM-1、NGAL、NAG及三者联合诊断预测骨折创伤性休克的AUC分别为0.755、0.750、0.772及0.915。结论血清KIM-1、NGAL和NAG具有作为辅助预测骨折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潜力,且三者联合检测更具有效力,监测以上指标有利于骨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及时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创伤性休克 肾损伤分子-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Β-D-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血清Cys-C、KIM-1联合尿NAG检测在急性肾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上官绪锋 钱鹏 赵维维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62-1664,171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tatin c,Cys-C)、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联合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昔酶(urinary 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uNAG)检测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诊断、预后评估中...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tatin c,Cys-C)、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联合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昔酶(urinary 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uNAG)检测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04例AKI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另同期选取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2例受检者纳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血清Cys-C、KIM-1、uNAG水平变化情况,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因子水平联合诊断AKI的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Cys-C、KIM-1、uNA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Cys-C、KIM-1、uNAG水平均明显低于1期、2期及3期组(P<0.05);不同分期AKI患者中,3期组上述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1期、2期组,以1期组最低(P<0.05)。104例AKI患者中,预后存活77例(74.04%),预后死亡27例(25.96%)。存活组Cys-C、KIM-1、uNAG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ys-C、KIM-1、uNAG诊断AKI的下曲线面积(AUC)分别为0.785、0.778、0.736;但三者联合检查的AUC更高,为0.819。结论:血清Cys-C、KIM-1、uNAG水平在AKI患者中呈异常高表达,可能与AKI患者病情、预后密切相关,检测上述因子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肾损伤分子-1 尿n-β-D氨基葡萄糖昔酶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尿m-ALB、α_(1)-MG、NAG及血清CysC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体会
16
作者 张丽严 黄燕群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α_(1)一微球蛋白(α_(1)-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及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定期产检的120例...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α_(1)一微球蛋白(α_(1)-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及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定期产检的12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1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育龄未孕女性113例作为健康组。采集3组空腹静脉血及清洁中段尿晨尿,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m-ALB、α_(1)-MG及血清CysC水平,速率法测定尿NAG水平。观察3组尿m-ALB、α1-MG、NAG及血清CysC水平,比较2妊娠组中孕、晚孕时尿m-ALB、α_(1)-MG、NAG及血清CysC水平,计算2妊娠组尿m-ALB、α_(1)-MG、NAG及血清CysC单项及联合诊断GDM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尿m-ALB、α_(1)-MG、NAG及血清CysC水平>对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晚孕时尿m-ALB、α_(1)-MG、NAG及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中孕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m-ALB、α_(1)-MG、NAG及血清CysC单项及联合诊断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尿m-ALB、α_(1)-MG、NAG及血清CysC联合诊断阳性率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m-ALB、α_(1)-MG、NAG及血清CysC联合检测能够提升GDM诊断阳性率,利于对GDM早期肾损伤诊断及病情评估,便于制定临床诊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肾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 Α1-微球蛋白 n--Β-D-葡萄糖苷酶 血清胱抑素C
下载PDF
多聚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胺对鲍氏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及耐药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海娜 向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感染 鲍氏不动杆菌 生物膜 抗药性 多聚β-1-6-n-氨基葡萄糖
原文传递
2-溴-1-(3,4,5,-三甲氧基苯基)-乙酮的合成
18
作者 汪文超 张浩冉 +1 位作者 马建宝 马成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6-28,共3页
以3,4,5-三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为溴化物合成2-溴-1-(3,4,5,-三甲氧基苯基)-乙酮。考察不同反应溶剂、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NBS用量以及是否添加催化剂等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溶剂为乙醇时,反应温度为45℃,n... 以3,4,5-三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为溴化物合成2-溴-1-(3,4,5,-三甲氧基苯基)-乙酮。考察不同反应溶剂、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NBS用量以及是否添加催化剂等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溶剂为乙醇时,反应温度为45℃,n(3,4,5-三甲氧基苯乙酮)∶n(NBS)=1∶2时,产率为45.7%,因此筛选该条件为最优反应条件。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三甲氧基苯 2--1-(3 4 5-三甲氧基苯基)- n-溴代丁二
下载PDF
尿α_1-MG和尿NAG与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伟岚 卫敏江 +3 位作者 陈敏怡 陈难 苏宛华 陈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357-358,392,共3页
目的 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与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1999年1月-2003年2月间因各种肾脏疾病收治入院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142例,采用散射比浊法和尿手工比色法分别测定尿α1-MG和尿NAG,... 目的 探讨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与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 1999年1月-2003年2月间因各种肾脏疾病收治入院行肾穿刺活检术的患儿142例,采用散射比浊法和尿手工比色法分别测定尿α1-MG和尿NAG,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 尿α1-MG、尿NAG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尿α1-MG和NAG可动态观察肾小管间质病变和临床治疗效果,以判断肾脏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Α1-微球蛋白 尿n--β-D-葡萄糖苷酶 肾小管间质 病理学变化
下载PDF
血清α_1-MG、β_2-MG、Hs-CRP和尿NAG联合检测对早期肾损害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艳 刘丹 黄泽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0期2544-2545,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联合检测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病理上无明显肾小管间质病变但可能有早期肾... 目的观察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联合检测在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病理上无明显肾小管间质病变但可能有早期肾损伤的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分别进行血清尿素(Urea)、肌酐(Cr)、α1-MG、β2-MG、Hs-CRP和尿NAG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α1-MG、β2-MG、Hs-CRP和尿NAG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四项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NAG可反应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及其损伤程度,而血清α1-MG、β2-MG则可作为临床上肾小球滤过膜,尤其是电荷屏障受损的标志,Hs-CRP在肾损伤早期较Cr、Urea升高明显。四项联合测定能够为早期肾损伤的预防及诊断提供更好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β-D氨基葡萄糖酐酶 Α1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 C反应蛋白质 早期肾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