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无机含氧酸体系的相态结构研究
1
作者 印志磊 杨永会 +3 位作者 邵华 宋新宇 孙思修 杨天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795-1799,共5页
利用拟三元相图法研究了 N ,N -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 ( DMDA)多元体系的相态结构 ,并用电导、偏光显微镜以及红外、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发现 N,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体系随水相含量的增加 ,铵盐发生不同形式的有序缔合 ,分别... 利用拟三元相图法研究了 N ,N -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 ( DMDA)多元体系的相态结构 ,并用电导、偏光显微镜以及红外、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发现 N,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体系随水相含量的增加 ,铵盐发生不同形式的有序缔合 ,分别形成了 W/O型微乳液、“节 -结”型链状缔合体、层状液晶和 O/W型微乳液 ;在层状液晶中 ,SO2 - 4 主要以桥式双齿配位形式存在 ,中性胺分子有利于体系中液晶的形成 ;层状液晶于 5 0 0 nm波长处有一吸收峰 ,在 4 30 nm附近发生“光短路”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育缔合 拟三元相图 N 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 无机含氧酸 萃取体系 萃取机理 相态结构
下载PDF
孪尾疏水单体N,N-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2
作者 耿同谋 吴文辉 蔡耀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2-104,107,共4页
用十二胺和1 溴代十二烷合成了二正十二胺,产率73%。以NaOH作HCl的吸收剂,利用二正十二胺与丙烯酰氯非均相胺解法合成了孪尾疏水单体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投料比为n(DiC12)∶n(AC)(摩尔比)=1∶1.25时,在0~10℃下,反应6h,产率可达8... 用十二胺和1 溴代十二烷合成了二正十二胺,产率73%。以NaOH作HCl的吸收剂,利用二正十二胺与丙烯酰氯非均相胺解法合成了孪尾疏水单体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投料比为n(DiC12)∶n(AC)(摩尔比)=1∶1.25时,在0~10℃下,反应6h,产率可达89.23%。用FTIR、1HNMR对二正十二胺、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进行了表征,还用元素分析法对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进行了组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十二烷基丙烯酰 十二 疏水单体 孪尾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合成反应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段明峰 梅平 熊洪录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8期28-30,共3页
以十二胺、甲酸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的叔胺产物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叔胺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工艺条件。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 以十二胺、甲酸和甲醛为原料,合成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的叔胺产物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叔胺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工艺条件。用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合成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十二烷基 合成反应 工艺条件 结构表征 反应机理
下载PDF
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氧化胺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谭乃迪 邱俊 《天津化工》 CAS 2002年第5期40-41,共2页
本文研究了N ,N -二甲基十二烷基氧化胺的合成方法 ,确定了反应最优条件 。
关键词 N n-甲基十二烷基氧化 合成 应用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聚苯乙烯磺酸钠与N,N-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胶束相互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冯先华 周艳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浊度滴定法、电泳光散射法和动态激光光散射法研究了聚苯乙烯磺酸钠 (NaPSS)和N ,N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DMDAO)胶束的相互作用 .浊度滴定结果表明 :在临界胶束质子化程度为 βc 时 ,NaPSS与DMDAO胶束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可溶络合... 采用浊度滴定法、电泳光散射法和动态激光光散射法研究了聚苯乙烯磺酸钠 (NaPSS)和N ,N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DMDAO)胶束的相互作用 .浊度滴定结果表明 :在临界胶束质子化程度为 βc 时 ,NaPSS与DMDAO胶束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可溶络合物 ,此 βc 对应于临界胶束表面电荷密度σc .动态光散射结果表明 :在不同离子强度下 ,DMDAO分别形成了球状和棒状胶束 ,采用与之对应的模型 ,计算了临界结合时的胶束表面电荷密度 .随着离子强度增加 ,σc 增加 ,表明相互作用随屏蔽效应增大而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磺酸钠 N n-十二烷基甲基氧化 胶束相互作用 表面活性剂胶束 聚电解质 质子化 表面电荷密度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N-丙烯基十二烷基溴化胺在水溶液中囊泡向胶束的转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湘英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N-丙烯基十二烷基溴化胺(ADDB)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分子聚集体的大小和形貌变化.当ADDB浓度为10mM/L、温度25℃下时.分子聚集体以囊泡和... 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N-丙烯基十二烷基溴化胺(ADDB)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分子聚集体的大小和形貌变化.当ADDB浓度为10mM/L、温度25℃下时.分子聚集体以囊泡和少量短棒状胶束形式存在;当浓度增大到50mM/L时,分子聚集体主要以囊泡形式存在;当浓度高达100mM/L时.囊泡全部转化为长棒状胶束.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ADDB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对表面活性剂分子自聚集体的形貌影响很大,这一结果为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实现调控分子聚集体的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N n-甲基-N.丙烯基十二烷基溴化 囊泡 胶束
下载PDF
Cu-Cr催化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加氢 被引量:4
7
作者 丁建飞 李秋小 李永胜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研究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通过将Cu-C r催化剂与传统的加氢催化剂(如Cu-N i,Pd/C,Raney N i)进行对比,对加氢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Cu-C r催化剂在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 研究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通过将Cu-C r催化剂与传统的加氢催化剂(如Cu-N i,Pd/C,Raney N i)进行对比,对加氢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Cu-C r催化剂在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当n(Cu)∶n(C r)=1∶1、还原温度200℃时,Cu-C r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通入二甲胺气体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甲胺气体的通入有利于抑制副反应的进行;在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3.0M Pa、反应后期通入二甲胺气体的条件下,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转化率达99.5%,产物中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质量分数达到85.3%,N,N-双十二烷基甲基叔胺的质量分数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十二烷基 N n-甲基十二烷基 N n-十二烷基甲基 加氢 催化剂
下载PDF
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学民 殷福珊 +1 位作者 金秀蓉 陈银广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2年第12期13-16,共4页
考察了影响脂肪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合成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几个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应为脂肪醇质量的1.5%~3.5%,较合适的反应温度为190~210℃,最好先低温后高温(190℃下反应2 h,210℃下反应3 h)。反应过程中氢气... 考察了影响脂肪醇一步法催化胺化合成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几个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应为脂肪醇质量的1.5%~3.5%,较合适的反应温度为190~210℃,最好先低温后高温(190℃下反应2 h,210℃下反应3 h)。反应过程中氢气的分压不能太低,当氢气分压与二甲胺的体积流量相近时,对该反应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十二烷基 合成工艺 研究 脂肪醇一步法 催化
下载PDF
正烷基单胺对层状甘氨酸-N,N-双甲基膦酸锆的插层(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新斌 傅相锴 +1 位作者 曾仁权 隋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6-330,共5页
The layered zirconium glycine-N,N-dimethylphosphonate (ZGDMP) was prepared and the intercalation behavior of n-alkylmonoamines was investigated. The X-ray diffraction powder pattern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lkylmonoa... The layered zirconium glycine-N,N-dimethylphosphonate (ZGDMP) was prepared and the intercalation behavior of n-alkylmonoamines was investigated. The X-ray diffraction powder patterns demonstrated that the n-alkylmonoamines were taken up in one step and there were no other intermediate phases. The interlayer distance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of the n-alkylmonoamine chains. The n-alkylmonoamines were intercalated into ZGDMP in such a way that the protons of the interlayer -CO2H groups were replaced by the terminal -NH3+ of the protonated n-alkylmonoamines. The intercalated n-alkylmonoamines were released from the lamellar ZGDMP at temperature of 150 to 2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N n-甲基膦酸锆 插层 烷基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性涂料中N,N-二(3-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莹 蔡宇峰 +1 位作者 赵霞 周丽佳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88-1392,共5页
建立测定水性涂料产品中生物杀伤剂N,N-二(3-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的分析方法。通过确定气相色谱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色谱条件以及优化前处理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10 mg/kg,回收率范围为76%~107%,相对偏差均小于10%。可... 建立测定水性涂料产品中生物杀伤剂N,N-二(3-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的分析方法。通过确定气相色谱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色谱条件以及优化前处理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10 mg/kg,回收率范围为76%~107%,相对偏差均小于10%。可用于涂料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中N,N-二(3-氨基丙基)十二烷基胺的检验筛查工作,为绿色评价涂料产品的规范化评价提供简便可行的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水性涂料 N n-(3-氨基丙基)十二烷基 生物杀伤剂 绿色产品评价
下载PDF
酸性化合物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的分离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礼峰 靳素荣 +1 位作者 冯钰锜 达世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DDPA)改性氧化锆制备了一种新的色谱固定相(DPZ)。比较了改性方法对吸附量的影响,加热回流时DDPA吸附量为3.3μmol/m2,而浸渍改性时只有0.64μmol/m2。通过磷的显色反应发现,DDPA只以1个膦酸基团与氧化锆结合,... 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DDPA)改性氧化锆制备了一种新的色谱固定相(DPZ)。比较了改性方法对吸附量的影响,加热回流时DDPA吸附量为3.3μmol/m2,而浸渍改性时只有0.64μmol/m2。通过磷的显色反应发现,DDPA只以1个膦酸基团与氧化锆结合,而另一个膦酸基团则处于游离状态。通过甲醇含量、pH值等色谱条件对酸性化合物保留值的影响,对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由于回流改性得到的固定相具有较高的吸附量,且游离的膦酸基团对基质表面的Lewis酸性中心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因此酚、羧酸等与氧化锆基质的Lewis酸碱作用明显减小。在该固定相上,酸性化合物的色谱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硝基酚、苯二酚等在氧化锆上通常难以洗脱的酚类化合物,均得到了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色谱固定相 十二-N n-甲基膦酸
下载PDF
N,N-二羟乙基十二烷基胺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军现 雷雪峰 +1 位作者 刘晓绿 孙延一 《化学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34-38,共5页
以二乙醇胺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了脱模剂用新型原材料N,N-二羟乙基十二烷基胺.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合成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该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表征了合... 以二乙醇胺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了脱模剂用新型原材料N,N-二羟乙基十二烷基胺.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合成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该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并测定了其理化性能和表面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合成N,N-二羟乙基十二烷基胺简单易行,产率为85.37%.合成产物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为2.92×10-3mol/L,所对应的液体表面张力为20.875 mN/m.以合成产物为原材料制备的固化薄膜的表面能为14.57 mN/m,小于聚氨酯塑料的表面能29 mN/m,是聚氨酯塑料和弹性体脱模剂的理想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羟乙基十二烷基 脱模剂 乙醇 溴代十二
下载PDF
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改性氧化锆分离磺胺药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礼峰 靳素荣 +2 位作者 王志花 冯钰钅奇 达世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5,62,共3页
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吸附改性氧化锆,制备了一种新的锆基质色谱固定相,考查了4种磺胺药物在该固定相上的分离。通过甲醇含量、流动相pH值对磺胺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研究了磺胺在该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由于磺胺药物和固定相都具有两... 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吸附改性氧化锆,制备了一种新的锆基质色谱固定相,考查了4种磺胺药物在该固定相上的分离。通过甲醇含量、流动相pH值对磺胺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研究了磺胺在该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由于磺胺药物和固定相都具有两性特征,溶质存在疏水作用、电荷排斥等多种保留机理。在不同pH条件下,4种磺胺药物均得到了快速、高效地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十二-N n-甲基膦酸
下载PDF
碱基在十二胺-N,N-二亚甲基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色谱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礼峰 冯钰錡 达世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2,共4页
研究了碱基在十二胺 N,N 二亚甲基膦酸(DDPA)改性氧化锆固定相(DPZ)上的色谱保留行为,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动相pH值、缓冲溶液中离子类型和离子强度对碱基保留的影响,对DDPA在氧化锆表面的吸附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DP... 研究了碱基在十二胺 N,N 二亚甲基膦酸(DDPA)改性氧化锆固定相(DPZ)上的色谱保留行为,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流动相pH值、缓冲溶液中离子类型和离子强度对碱基保留的影响,对DDPA在氧化锆表面的吸附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DPA仅以一个膦酸基与氧化锆结合,因而DPZ固定相表面上除了有长链的疏水烷基外,还有酸性的膦酸基和碱性的氨基。碱基分子中也存在氨基和酰胺基等极性基团,因此碱基在DPZ固定相上除了有疏水作用外,还具有电荷排斥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等多种保留机理。由于多种保留机理的存在,使得碱基在DPZ固定相上具有较好的分离选择性,在酸性条件下对碱基混合样品的分离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十二-N n-甲基膦酸 碱基
下载PDF
N,N-二甲基-N-丙烯基十六烷基溴化胺在水溶液中胶束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湘英 朱建林 +1 位作者 刘敏 戴玉春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用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和稳态荧光光谱法测得可聚合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N-丙烯基十六烷基溴化胺(AA16DB)在25℃下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64,1.17,0.5 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34.00 mN/m,表明AA16DB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通过... 用表面张力法、电导率法和稳态荧光光谱法测得可聚合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N-丙烯基十六烷基溴化胺(AA16DB)在25℃下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64,1.17,0.5 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34.00 mN/m,表明AA16DB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通过吉布斯吸附等温式计算出了AA16DB在液-气界面的过饱和吸附量和单分子截面积.与普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AA16DB在液-气界面的过饱和吸附量较小,单分子截面积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单体 N n-甲基-n-丙烯基十六烷基溴化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
下载PDF
N,N-二羟乙基十二烷基胺的水相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雪峰 马军现 +2 位作者 李晓宇 洪伟成 何潇然 《广东化工》 CAS 2009年第10期228-229,236,共3页
以二乙醇胺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材料,在水相介质中合成得到脱模剂用原材料N,N-二羟乙基十二烷基胺。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理化性能及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在水相介质中合成N,N-二羟乙基十... 以二乙醇胺和溴代十二烷为原材料,在水相介质中合成得到脱模剂用原材料N,N-二羟乙基十二烷基胺。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理化性能及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在水相介质中合成N,N-二羟乙基十二烷基胺简单易行。合成产物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2.92×10-3mol/L,所对应的液体表面张力为20.875mN/m,是用作脱模剂的理想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羟乙基十二烷基 合成 表征 脱模剂
下载PDF
N,N-二甲基-N-丙烯基十六烷基溴化胺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湘英 朱建林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证实,以溴代丙烯与N,N-二甲基十六烷基胺为主要原料所合成的产品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单体N,N-二甲基-N-丙烯基十六烷基溴化胺,并且其纯度很高.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N n-甲基-n-丙烯基十六烷基溴化 核磁共振氢谱 质谱
下载PDF
N,N-二甲基-9-癸烯酰胺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协同效应研究
18
作者 许德锟 方银军 刘雪锋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5-831,共7页
为了改善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9-癸烯酰胺(NADA)水溶性较差的缺陷,将NADA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并考察了NADA和SDS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NADA与SDS复配后二者之间产生正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地改善... 为了改善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9-癸烯酰胺(NADA)水溶性较差的缺陷,将NADA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并考察了NADA和SDS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NADA与SDS复配后二者之间产生正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地改善NADA在水中的溶解性,当SDS的摩尔分数xS>0.05时,NADA-SDS复配体系水溶液(其中NADA的质量分数为1%)在25℃时呈澄清透明。NADA-SDS混合胶束可以明显地提高NADA-SDS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当NADA的摩尔分数xN=0.5时,临界胶束浓度(cmc,以NADA-SDS总浓度计)具有最小值(约为4.04 mmol/L),且混合胶束的临界胶束聚集数([Nm])具有最大值(约为76);与SDS相比,NADA与SDS复配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降至更低,在xN=0.9时,cmc处对应表面张力(γcmc)具有最小值(约为28.44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体系 协同效应 N n-甲基-9-癸烯酰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临界胶束聚集数
下载PDF
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钠的制备及表征
19
作者 刘润哲 何向文 +2 位作者 宋慧林 张华 杨稳权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7-259,共3页
基于Mannich反应,以十二胺、甲醛和亚磷酸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制备出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产率达95.75%。使用氢氧化钠与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反应,制备出了目的产物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钠。通过对产物进行31PNMR,1HNMR和元素分... 基于Mannich反应,以十二胺、甲醛和亚磷酸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制备出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产率达95.75%。使用氢氧化钠与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反应,制备出了目的产物N-十二烷基二亚甲基膦酸钠。通过对产物进行31PNMR,1HNMR和元素分析,证明所制备产物为目的产物,且较为纯净。对产物溶液的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发现其表面张力随着p H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且变化趋势与其结构信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二烷基甲基膦酸钠 MANNICH反应 表征 表面张力
下载PDF
N,N-二甲基-9-癸烯酰胺与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复配协同效应研究
20
作者 许德锟 方银军 刘雪锋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CAS 2021年第11期53-59,共7页
为了完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9-癸烯酰胺(NADA)复配协同效应研究,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AEO_(9))与NADA复配。考察了NADA-AEO_(9)复配体系的水溶性,以及NADA与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NADA与AE... 为了完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9-癸烯酰胺(NADA)复配协同效应研究,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AEO_(9))与NADA复配。考察了NADA-AEO_(9)复配体系的水溶性,以及NADA与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NADA与AEO_(9)复配后两者之间产生正协同效应,可以有效地改善NADA在水中的溶解性,当AEO_(9)的摩尔分数xA>0.22时,NADA-AEO_(9)复配体系水溶液(其中NADA的浓度为1%)在25℃时呈澄清透明。NADA-AEO_(9)混合胶束可以明显地提高NADA-AEO_(9)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当NADA的摩尔分数xN=0.1时,临界胶束浓度(cmc,以表面活性剂总浓度计)具有最小值(约为4.64×10^(-2)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体系 协同效应 N n-甲基-9-癸烯酰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