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筠 刘芳 +2 位作者 李全良 许文俭 李铁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2-344,共3页
以十二伯胺和丙烯酸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合成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其结构经IR、1H NMR鉴定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从而建立正交实验得出合成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的最优工艺条件... 以十二伯胺和丙烯酸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合成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其结构经IR、1H NMR鉴定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从而建立正交实验得出合成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的最优工艺条件:以氯仿为溶剂,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4 h,物料配比为1∶1.1时,平均产率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 合成 正交试验
下载PDF
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与4′-丙烯酰胺基苯并-15-冠-5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家理 彭强 +3 位作者 赵为 李龙章 谢明贵 黎甜楷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31-735,共5页
报道了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与4′-丙烯酰胺基苯并-15-冠-5共聚物的合成.探讨了中间体、单体和共聚物合成中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对这种共聚物LB膜的制作研究,获得了Y型LB膜,考察了亚相中添加各种碱金属离子后π-A曲线... 报道了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与4′-丙烯酰胺基苯并-15-冠-5共聚物的合成.探讨了中间体、单体和共聚物合成中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对这种共聚物LB膜的制作研究,获得了Y型LB膜,考察了亚相中添加各种碱金属离子后π-A曲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醚聚合物 合成 丙烯酰胺 共聚物 十二烷基
下载PDF
孪尾疏水单体N,N-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耿同谋 吴文辉 蔡耀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2-104,107,共4页
用十二胺和1 溴代十二烷合成了二正十二胺,产率73%。以NaOH作HCl的吸收剂,利用二正十二胺与丙烯酰氯非均相胺解法合成了孪尾疏水单体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投料比为n(DiC12)∶n(AC)(摩尔比)=1∶1.25时,在0~10℃下,反应6h,产率可达8... 用十二胺和1 溴代十二烷合成了二正十二胺,产率73%。以NaOH作HCl的吸收剂,利用二正十二胺与丙烯酰氯非均相胺解法合成了孪尾疏水单体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投料比为n(DiC12)∶n(AC)(摩尔比)=1∶1.25时,在0~10℃下,反应6h,产率可达89.23%。用FTIR、1HNMR对二正十二胺、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进行了表征,还用元素分析法对N,N 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进行了组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正十二烷基丙烯酰胺 二正十二 疏水单体 孪尾 合成 表征
下载PDF
石英浮选的新型捕收剂——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酰胺 被引量:11
4
作者 伍喜庆 刘长淼 黄志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浮选石英的捕收剂——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酰胺(即DAPA)的浮选性能和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6.5~8.5,DAPA的质量浓度为12.5mg/L的条件下对细粒石英的浮选回收率最大,可达到92%以上;与十二胺相比,DAPA对石英的捕... 研究了一种新的浮选石英的捕收剂——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酰胺(即DAPA)的浮选性能和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6.5~8.5,DAPA的质量浓度为12.5mg/L的条件下对细粒石英的浮选回收率最大,可达到92%以上;与十二胺相比,DAPA对石英的捕收能力较弱,对石英与赤铁矿选择性较强且DAPA不受水中Ca2+和Mg2+的影响;Fe3+可抑制石英的可浮性,当Fe3+的质量浓度增加到16.70mg/L时,石英浮选完全被抑制,但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草酸可完全消除这种影响;DAPA分子中有2个极性部分,即仲胺基和酰胺基,而位于分子端部的酰胺基是比氨基碱性弱的碱性基团,它吸附石英后,石英表面的负电性变小,所以,DAPA仍属于阳离子类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n-十二烷基-β-氨基丙酰胺 捕收剂 赤铁矿 浮选
下载PDF
正十二烷基硫酸钠在聚丙烯酰胺溶液中聚集的^1H NMR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方晓雯 赵濉 +3 位作者 袁汉珍 毛诗珍 俞稼镛 杜有如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利用核磁共振自旋 晶格弛豫时间 (T1 )、自旋 自旋弛豫时间 (T2 )、自扩散系数 (D)以及二维核Overhause增强谱 (2DNOESY)技术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在聚丙烯酰胺 (PAM)浓度固定为 1 0 g/L水溶液中的聚集 .结合与SDS水... 利用核磁共振自旋 晶格弛豫时间 (T1 )、自旋 自旋弛豫时间 (T2 )、自扩散系数 (D)以及二维核Overhause增强谱 (2DNOESY)技术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在聚丙烯酰胺 (PAM)浓度固定为 1 0 g/L水溶液中的聚集 .结合与SDS水溶液体系核磁共振实验数据比较 ,得到了如下信息 :(1 )当溶液中有PAM存在时 ,SDS分子的运动性下降 ,临界聚集浓度提前 ;(2 )随着SDS浓度的增加 ,PAM分子的自扩散性能下降 ,同时分子链的柔软性也下降了 ;(3) 2DNOESY谱结果表明 ,PAM与SDS分子间未发生直接的缔合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丙烯酰胺 聚集 NMR 核磁共振 表面活性剂 NOESY 相互作用 聚合物
下载PDF
丙烯酰胺、3-丙烯酰胺-3-甲基丁酸钠和N-烷基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的溶液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欧阳坚 朱卓岩 +1 位作者 王贵江 孙广华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2-85,共4页
讨论了丙烯酰胺、3 丙烯酰胺 3 甲基丁酸钠和N 烷基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 (CAANA)的水溶液特性 ,并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水溶液特性相比较。芘荧光光谱分析和激光光散射仪测量结果表明 ,CAANA由于引入了疏水性单体 ,在水溶液中形... 讨论了丙烯酰胺、3 丙烯酰胺 3 甲基丁酸钠和N 烷基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 (CAANA)的水溶液特性 ,并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水溶液特性相比较。芘荧光光谱分析和激光光散射仪测量结果表明 ,CAANA由于引入了疏水性单体 ,在水溶液中形成了分子间的疏水缔合作用 ,并使得CAANA在水溶液中具有较大的均方旋转半径 ,相对于HPAM ,CAANA具有更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在一定范围内 ,CAANA中引入的疏水性单体形成的缔合作用愈强 ,愈有利于改善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三元共聚物 单体 水溶液 HPAM 疏水缔合作用 疏水性 n-烷基丙烯酰胺 分子间 光散射
下载PDF
N-烷基丙烯酰胺合成及在油田化学品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孔勇 杨小华 +1 位作者 李舟军 王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6-300,共5页
在介绍国内外N-烷基丙烯酰胺合成技术和工业化基础上,介绍了N-烷基丙烯酰胺作为合成高性能聚合物单体在钻井液处理剂、油井水泥外加剂、压裂液化学剂和三次采油化学剂等油田化学品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指出今后的研发方向。
关键词 n-烷基丙烯酰胺 油田化学品 应用 综述
下载PDF
N-长链烷基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筠 刘芳 +2 位作者 李全良 许文俭 李铁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0-272,共3页
以长链烷基伯胺和丙烯酸为原料,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制备N-长链烷基丙烯酰胺,用红外、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对产率的影响,由正交试验得出合成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最优工艺条件... 以长链烷基伯胺和丙烯酸为原料,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制备N-长链烷基丙烯酰胺,用红外、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对产率的影响,由正交试验得出合成N-十六烷基丙烯酰胺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氯仿为溶剂,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4 h,物料配比为1.1时,平均产率达到7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烷基丙烯酰胺 长链烷基 合成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用电导法研究聚丙烯酰胺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曾利容 吴秀章 +1 位作者 毛宏志 徐桂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本文采用电导法研究聚丙烯酰胺(PAM)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相互作用。发现在NaCl溶液中,PAM与SDS形成络合物;而在纯水中却观察不到络合物的形成。不论在纯水中或在NaCl溶液中,当形成SDS的正常胶束后,PAM的存在可使胶束的解离度降低。... 本文采用电导法研究聚丙烯酰胺(PAM)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相互作用。发现在NaCl溶液中,PAM与SDS形成络合物;而在纯水中却观察不到络合物的形成。不论在纯水中或在NaCl溶液中,当形成SDS的正常胶束后,PAM的存在可使胶束的解离度降低。由此推论:PAM与SDS的相互作用可能有两种机理,一种是在NaCl溶液中,当SDS浓度较小时,SDS分子以疏水作用结合在PAM链上,形成络合物;一种是当SDS形成正常胶束后,PAM吸附于胶束“表面”,导致胶束解离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法 丙烯酰胺 十二烷基磺酸钠 化学驱油 胶束
下载PDF
N-烷基丙烯酰胺在钻井液处理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勇 杨小华 +1 位作者 杨帆 王海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3-1557,共5页
介绍了N-烷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钻井液降滤失剂、增黏剂、纳米处理剂、降黏剂、抑制剂等处理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目前,N-烷基丙烯酰胺单体主要应用于新型钻井液降滤失剂的研究,相关产品均表现出优异性能,少数产品已... 介绍了N-烷基丙烯酰胺单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钻井液降滤失剂、增黏剂、纳米处理剂、降黏剂、抑制剂等处理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目前,N-烷基丙烯酰胺单体主要应用于新型钻井液降滤失剂的研究,相关产品均表现出优异性能,少数产品已初步现场应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但研究主要集中在N,N-二甲基丙烯酰胺等少数单体,且相关产品主要处于室内研究阶段。针对上述问题,最后提出了N-烷基丙烯酰胺单体在钻井液处理剂研究领域中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烷基丙烯酰胺 钻井液 降滤失剂 增黏剂 纳米处理剂
下载PDF
N-十二烷基月桂酰胺基淀粉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葛虹 李和平 +1 位作者 王晓曦 王忠诚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共3页
在催化剂存在下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 ,经胺化和酰化两步反应合成了新型表面活性剂 N十二烷基月桂酰胺基淀粉 ,由正交试验确定的优化合成反应条件为 :n (淀粉 )∶ n (十二胺 )∶ n (月桂酸 ) =1∶ 1∶ 1 ,催化剂 HB 3的质量分数为 1 .5% ... 在催化剂存在下 ,以淀粉为主要原料 ,经胺化和酰化两步反应合成了新型表面活性剂 N十二烷基月桂酰胺基淀粉 ,由正交试验确定的优化合成反应条件为 :n (淀粉 )∶ n (十二胺 )∶ n (月桂酸 ) =1∶ 1∶ 1 ,催化剂 HB 3的质量分数为 1 .5% ,催化剂 HB 4的质量分数为 0 .5% ,反应温度为 60℃ ,胺化反应时间为 4h,酰化反应时间为 2 h,酰化反应介质 p H值为 7。产物经性能测试和红外光谱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二烷基月桂酰胺基淀粉 合成 表面活性剂 淀粉 性能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相互作用--对二甲基黄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利容 张玉军 王果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4期383-385,共3页
高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已有许多研究,其中的高聚物有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以及蛋白质等。Sabbadin主要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本工作考察非水解的聚丙烯酰胺(PAM,大连同德化工厂产品)对十二烷基... 高聚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已有许多研究,其中的高聚物有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以及蛋白质等。Sabbadin主要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本工作考察非水解的聚丙烯酰胺(PAM,大连同德化工厂产品)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增溶二甲基黄(DMAB)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氧乙烯 丙烯酰胺 十二烷基硫酸钠 二甲基黄 增溶作用 聚乙烯醇
下载PDF
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烷基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水溶液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欧阳坚 朱卓岩 +1 位作者 王贵江 孙广华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9期7-9,12,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N-烷基丙烯酰胺(N-AAM)为单体,合成了AANA三元共聚物,并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相比较,讨论了三元共聚物(AANA)的水溶液特性。芘荧光光谱分析和激光光散射仪测量结果表明,AANA由...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N-烷基丙烯酰胺(N-AAM)为单体,合成了AANA三元共聚物,并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相比较,讨论了三元共聚物(AANA)的水溶液特性。芘荧光光谱分析和激光光散射仪测量结果表明,AANA由于引入了疏水性单体,在水溶液中形成了分子间的疏水缔合作用,使得AANA在水溶液中具有较大的均方旋转半径,与HPAM相比,AANA具有更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ANA中引入的疏水性单体形成的缔合作用愈强,愈有利于改善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聚物 单体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水溶液 AMPS HPAM 疏水缔合作用 n-烷基丙烯酰胺 分子间 光散射
下载PDF
N-十二烷基琥珀酸酰胺磺酸钠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华平 李建华 缪勤华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9-252,共4页
考察了N-十二烷基琥珀酸酰胺磺酸钠(TNSS)的合成工艺条件,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顺酐:n十二胺=1.20:1.00,于100℃下酰胺化反应2.5h。n顺酐:n亚硫酸钠=1.00:1.10,于90℃下磺化化反应2.5h。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渗... 考察了N-十二烷基琥珀酸酰胺磺酸钠(TNSS)的合成工艺条件,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顺酐:n十二胺=1.20:1.00,于100℃下酰胺化反应2.5h。n顺酐:n亚硫酸钠=1.00:1.10,于90℃下磺化化反应2.5h。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渗透力、钙皂分散力、去污力分别为31.5×10-3N/m、4.42×10-3mol/L、0.45min、1.18min,20%和99.27%,与ABS和K12进行相比,表明TNSS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小,去污力强,白度和松散度好。还测试了它在洗毛工艺中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十二烷基琥珀酸酰胺磺酸钠 十二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酰胺 磺化 净洗
下载PDF
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烷基丙烯酰胺共聚物在三元复合驱体系中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坚 王贵江 +1 位作者 朱卓岩 王凤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12期15-18,共4页
讨论了由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烷基丙烯酰胺共聚物(AANA)、烷基苯磺酸钠和NaOH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ASP体系)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碱之间的相互作用。AANA由于引入了疏水性碳链,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分子间的疏水缔合作... 讨论了由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N-烷基丙烯酰胺共聚物(AANA)、烷基苯磺酸钠和NaOH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ASP体系)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碱之间的相互作用。AANA由于引入了疏水性碳链,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分子间的疏水缔合作用,使其耐碱能力相对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有显著提高。同时,AANA分子上的碳链可以与烷基苯磺酸钠的碳链相互作用,在不影响ASP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前提下,提高了ASP体系的长期稳定性。与HPAM相比较,AANA可以显著降低ASP体系的色谱分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共聚物 烷基苯磺酸钠 耐碱 HPAM 表面活性剂 水溶液 n-烷基丙烯酰胺 碳链 疏水缔合作用
下载PDF
二氟沙星光敏损伤溶菌酶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
16
作者 李海霞 刘艳成 王文锋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0-26,共7页
本文采用稳态光照的方法研究了二氟沙星药物对溶菌酶生物大分子的光敏损伤。研究发现,在315~375 nm波长的光照射下,二氟沙星药物能够光敏损伤溶菌酶类大分子物质。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光照产物发现,生物大分子的... 本文采用稳态光照的方法研究了二氟沙星药物对溶菌酶生物大分子的光敏损伤。研究发现,在315~375 nm波长的光照射下,二氟沙星药物能够光敏损伤溶菌酶类大分子物质。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光照产物发现,生物大分子的光敏损伤途径和损伤产物与二氟沙星药物的浓度、光照时间、光照气氛等条件密切相关。其他条件相同时,二氟沙星浓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光照对溶菌酶的损伤越严重;三种不同气氛(氮气、空气、氧气)条件下,氧气气氛对溶菌酶的损伤最严重。通过对不同气氛条件下损伤机理的研究发现,在氮气气氛条件下为Ⅰ型光敏损伤机制,在有氧气氛条件下是I型和Ⅱ型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并以Ⅱ型反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二氟沙星 光敏损伤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N-丙烯基十二烷基溴化胺在水溶液中囊泡向胶束的转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湘英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N-丙烯基十二烷基溴化胺(ADDB)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分子聚集体的大小和形貌变化.当ADDB浓度为10mM/L、温度25℃下时.分子聚集体以囊泡和... 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N,N-二-甲基-N-丙烯基十二烷基溴化胺(ADDB)分子在水溶液中的自聚集行为.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观察分子聚集体的大小和形貌变化.当ADDB浓度为10mM/L、温度25℃下时.分子聚集体以囊泡和少量短棒状胶束形式存在;当浓度增大到50mM/L时,分子聚集体主要以囊泡形式存在;当浓度高达100mM/L时.囊泡全部转化为长棒状胶束.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ADDB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对表面活性剂分子自聚集体的形貌影响很大,这一结果为通过控制溶液的浓度实现调控分子聚集体的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N n-二甲基-N.丙烯十二烷基溴化胺 囊泡 胶束
下载PDF
透明—白浊热可逆N-烷基取代聚丙烯酰胺遮光夹膜的制备及热敏性质的考察
18
作者 马培华 周开志 陶朱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9期9-12,共4页
对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共聚夹膜的聚合条件、溶剂筛选、透明—白浊热敏特性和影响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研讨。
关键词 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共聚物 夹膜 热敏特性 浊化温度
下载PDF
Cu-Cr催化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加氢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建飞 李秋小 李永胜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研究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通过将Cu-C r催化剂与传统的加氢催化剂(如Cu-N i,Pd/C,Raney N i)进行对比,对加氢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Cu-C r催化剂在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 研究了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通过将Cu-C r催化剂与传统的加氢催化剂(如Cu-N i,Pd/C,Raney N i)进行对比,对加氢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表明,Cu-C r催化剂在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当n(Cu)∶n(C r)=1∶1、还原温度200℃时,Cu-C r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以及通入二甲胺气体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甲胺气体的通入有利于抑制副反应的进行;在反应温度230℃、反应压力3.0M Pa、反应后期通入二甲胺气体的条件下,N,N-二甲基十二烷基酰胺的转化率达99.5%,产物中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的质量分数达到85.3%,N,N-双十二烷基甲基叔胺的质量分数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甲胺十二烷基酰胺 N 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 N n-十二烷基甲基叔胺 加氢 催化剂
下载PDF
N-烷基取代丙烯酰胺三嵌段共聚物的可控制备与温敏行为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新普 冯新亮 曹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2,共4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为聚合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与"点击"化学结合制备了两种温敏性三嵌段聚合物P(DMA32-b-NIPAM166-b-DMA32)(P(DND))和P(NIPAM65-b-DMA30-b-NIPAM53)(P(N...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为聚合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与"点击"化学结合制备了两种温敏性三嵌段聚合物P(DMA32-b-NIPAM166-b-DMA32)(P(DND))和P(NIPAM65-b-DMA30-b-NIPAM53)(P(NDN)),三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可控(M-w/-Mn<1.25),最低临界相溶温度(LCST)分别为33℃和40℃。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共聚物聚集形貌(云母片成膜),1.0g/L的P(DND)共聚物分子在15℃倾向形成直径约20nm~40nm的球形胶束,随后发生多分子聚集,45℃球形胶束间聚并成直径较大的聚集体(400nm~800nm);P(NDN)共聚物在15℃以直径为160nm~200nm的球形胶束或环状胶束聚集,在45℃则形成直径为1μm~2μm的大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嵌段共聚物 n-烷基丙烯酰胺 可控聚合 温敏性 聚集形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