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纳缪尔期含鱼地层新知 被引量:7
1
作者 卢立伍 方晓思 +1 位作者 姬书安 庞其清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宁夏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为海陆交互相 ,富含植物、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在这套地层的上部首次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鱼化石 ,为该套地层划分对比及沉积环境的恢复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一鱼群化石在中国石炭纪亦是首次发现。初步研究表明 ,该鱼... 宁夏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为海陆交互相 ,富含植物、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在这套地层的上部首次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鱼化石 ,为该套地层划分对比及沉积环境的恢复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一鱼群化石在中国石炭纪亦是首次发现。初步研究表明 ,该鱼群包括古鳕类 (palaeoniscoids)和软骨鱼类中的近似于Listracanthus化石。根据埋藏特征推断 ,这些鱼类的沉积环境为近岸滨海 ,但可能非原地沉积。建议在宁夏采用土坡组作为岩石地层单位来代表本区原定为“靖远组”和“红土洼组”的地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纳缪尔期 含鱼层 土坡组 岩石地层 沉积环境 靖远组
下载PDF
关于华夏植物群起源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米家榕 孙克勤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问题,国内外有不同认识。笔者根据研究工作的成果并参考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提出华夏植物群起源于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至纳缕尔A期)的新认识,自中石炭世 ̄①早期(纳缪尔8-C期)已成为独特的植物群;同时认为它...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问题,国内外有不同认识。笔者根据研究工作的成果并参考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提出华夏植物群起源于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至纳缕尔A期)的新认识,自中石炭世 ̄①早期(纳缪尔8-C期)已成为独特的植物群;同时认为它并非由欧美植物群发展而来,二者均源于拟鳞木植物群,分别在各自所处的环境中平行演化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植物群 欧美植物群 拟鳞木植物群 晚石炭世
下载PDF
宁夏中卫纳缪尔期古鳕类化石一新属 被引量:6
3
作者 卢立伍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共8页
记述了产于宁夏中卫县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的古鳕类化石一新属新种——潘氏黄河鳕(huanghelepis pani gen.et sp.nov.)。新属种的个体中等大小,体形狭长,头长约为体长的1/6左右。颌悬挂很倾斜,具有长而窄的梯形鳃盖骨、相对较大的下鳃盖... 记述了产于宁夏中卫县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的古鳕类化石一新属新种——潘氏黄河鳕(huanghelepis pani gen.et sp.nov.)。新属种的个体中等大小,体形狭长,头长约为体长的1/6左右。颌悬挂很倾斜,具有长而窄的梯形鳃盖骨、相对较大的下鳃盖骨。全身覆鳞,体侧各有一列高度远大于宽度的长方形侧线鳞。这是在中国石炭纪地层中古鳕类化石的首次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中卫 石炭纪纳缪尔期 古鳕类化石 新属
下载PDF
宁夏中卫、中宁地区纳缪尔期贫氧生物相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逢清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1-279,共9页
宁夏中卫、中宁地区纳缪尔期动物群以游移的软体动物为主,伴以底栖固着的珊瑚、苔藓动物、腕足类和棘皮动物;个体小;具有以食肉或食腐肉及食沉积物为主的独特营养结构,食悬浮物的滤食性生物较少;有些化石已黄铁矿化。上述特征均直接与... 宁夏中卫、中宁地区纳缪尔期动物群以游移的软体动物为主,伴以底栖固着的珊瑚、苔藓动物、腕足类和棘皮动物;个体小;具有以食肉或食腐肉及食沉积物为主的独特营养结构,食悬浮物的滤食性生物较少;有些化石已黄铁矿化。上述特征均直接与贫氧环境的含氧度低有关。根据岩石学特征分析,本区纳缪尔期的古地理环境为温暖、贫氧、盐度不稳定、水动力较弱、能量较小的浅海深水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缪尔期 贫氧 生物相 石炭世
下载PDF
记宁夏石炭纪古鳕类一新属 被引量:1
5
作者 谭锴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本文描述了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和一件仅头部保存的小型古鳕类化石。这两件化石标本采自宁夏中卫市常乐镇上河沿村和下河沿村石炭纪纳缪尔期晚期土坡组顶部。这类古鳕类身体细长,鳞片不甚发育,部分有印痕保存。舌颌骨微前倾,从顶骨中间... 本文描述了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和一件仅头部保存的小型古鳕类化石。这两件化石标本采自宁夏中卫市常乐镇上河沿村和下河沿村石炭纪纳缪尔期晚期土坡组顶部。这类古鳕类身体细长,鳞片不甚发育,部分有印痕保存。舌颌骨微前倾,从顶骨中间部位延伸到颌弓终端,上颌骨后缘向下凸起比向上凸起明显,鳃盖骨比下鳃盖骨略大,眼眶大,且位置靠前,奇鳍条分节分叉现象明显,歪尾型明显,尾鳍上叶缩短,逐步向小型歪尾型演变。总的说来这两件标本拥有更多的软骨硬鳞鱼类向全骨鱼类演化的特征,建议将其定位为古鳕目的一个新属,其科级分类单元的归属在拥有更多的化石资料后再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卫鳕 古鳕目 软骨硬鳞鱼 土坡组 纳缪尔期晚期
下载PDF
从蜓类和植物化石论臭牛沟组的地质时代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克定 沈光隆 《甘肃科学学报》 1992年第1期13-18,共6页
据新发现的蜒类和植物化石,本文论证了臭牛沟组为维宪晚期至纳缪尔晚期沉积,建立了两个蜒类和两个植物化石组合带。石炭系的中间界线在臭牛沟剖面上从该组的中、上部之间通过。
关键词 臭牛沟组 蜓类 植物 化石 地质时代
下载PDF
心羊齿属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芬 孙克勤 周洪瑞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4年第7期552-556,共5页
描述了发现于我国宁夏中宁石炭纪纳缪尔期地层新种宁夏心羊齿(Cardiopterisningxiaensissp. nov.),并讨论了心羊齿属(Cardiopteris)的地理分布。
关键词 石炭纪 宁夏心羊齿 心羊齿属
下载PDF
中国石炭系中间界线孢粉学研究新进展
8
作者 王永栋 沈光隆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介绍国际石炭系中间界线的定义及西欧、顿涅茨盆地纳缪尔阶孢粉分带;总结中国石炭系,特别是甘肃靖远和宁夏中卫地区石炭系中间界线孢粉学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确定中间界线的孢粉学标志。简要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 介绍国际石炭系中间界线的定义及西欧、顿涅茨盆地纳缪尔阶孢粉分带;总结中国石炭系,特别是甘肃靖远和宁夏中卫地区石炭系中间界线孢粉学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确定中间界线的孢粉学标志。简要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分带 石炭纪 孢粉学 界线 中国
下载PDF
Linopteris maxima,sp.nov.—网羊齿属的一个新种
9
作者 沈光隆 苟宁刚 刘燕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49-152,共4页
本文描述甘肃靖远井儿川纳缪尔B—C期红土洼组的一个网羊齿新种.该种因小羽片特大而命名为巨大网羊齿.
关键词 巨大网羊齿 网羊齿属 纳缪尔B-C期
下载PDF
北祁连山东段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兼论华夏植物群起源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晨 王军 +1 位作者 李丹丹 吴秀元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1-502,共12页
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晚期(相当于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共33属95种植物,其中地方性的土著分子(属、种)占有整个植物群总数的80%以上,华夏植物群(Cathaysia Flora)的典型特征分子较多,如①东方型鳞木类占植物群总数的25%左右,包括从早石炭世... 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晚期(相当于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共33属95种植物,其中地方性的土著分子(属、种)占有整个植物群总数的80%以上,华夏植物群(Cathaysia Flora)的典型特征分子较多,如①东方型鳞木类占植物群总数的25%左右,包括从早石炭世延续下来的华夏木(Cathaysiodendron)、多种东方型鳞木(Lepidodendron)、窝木(Bothrodendron)及扁圆封印木(Sigillaria brardii);②由晚泥盆世开始出现的龙潭楔叶(Sphenophyllum lungtanense)、长沙楔叶?(Sphenophyllum?(Tetrafolia)changshaense)、早石炭世的靖远楔叶(Sphenophyllum jingyuanense)到纳缪尔晚期的微缺楔叶(Sphenophyllum emarginatum),这类具有长楔形叶的植物出现得比欧美地区早许多,可能是二叠纪瓣轮叶(Lobatannularia)的最早祖先;③齿叶属(Tingia)在早石炭世晚期已经出现,到纳缪尔晚期(红土洼组)已有三种之多,加上贝叶属(Conchophyllum),这两属一直被认为是华夏植物群的典型代表;④多种早石炭世中、晚期繁盛的真蕨类植物偶脉羊齿(Paripteris)及网羊齿(Linopteris)到晚石炭世早、中期仍十分发育,是华夏植物群早期最显著的特征;⑤早石炭世的畸羊齿(Mariopteris(Karinopteris))继续发育,而后可能演化成大羽羊齿类植物(Gigantopterids)的先祖。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证实,北祁连山东段的纳缪尔晚期植物群已经进入华夏植物群的早期演化阶段;自从晚泥盆世的沙流水组开始,先后经历了早石炭世的臭牛沟组,靖远组及晚石炭世红土洼组和羊虎沟组(本溪组)代表了前华夏植物群(Procathaysian Flora)演替为华夏植物群的关键地质时期。北祁连山东段亦成为前华夏植物群和华夏植物群早期发育、繁盛之地区,在纳缪尔期可能是华夏植物群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植物群 前华夏植物群 起源中心 演化中心 纳缪尔晚期 北祁连山东段
下载PDF
祁连山纳缪尔期昆虫化石(透翅目)(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德成 洪友崇 张志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34,共16页
迄今得到世界公认的、证据确凿的有翅亚纲昆虫化石发现于晚石炭世纳缪尔期(Namurianstage)。在这个时期爆发出大量且多样性的昆虫群,形成地史中第1个繁盛期。在这种地质背景下,中国祁连山地区也爆发出迄今第1个最古老的昆虫群,命名为祁... 迄今得到世界公认的、证据确凿的有翅亚纲昆虫化石发现于晚石炭世纳缪尔期(Namurianstage)。在这个时期爆发出大量且多样性的昆虫群,形成地史中第1个繁盛期。在这种地质背景下,中国祁连山地区也爆发出迄今第1个最古老的昆虫群,命名为祁连山昆虫群(QilianshanEntomofauna)(属祁连山动物群,也是祁连山生物群中的一个门类)。中国祁连山昆虫群发现于宁夏中卫县晚石炭世纳缪尔期中—薄层黑色页岩、炭质页岩之中。中卫县地处宁夏中部,(中)卫(中)宁平原的西侧。化石产于中卫县城西南20km处的下河沿村,北邻黄河,南依香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5'、北纬37°25',行政区划隶属于中卫县常乐镇。中国祁连山纳缪尔期昆虫的发现与研究,使笔者有机会对这一时期昆虫群的面貌、性质和演化关系,以及产地和层位的分布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本区昆虫既有全球纳缪尔期昆虫面貌的一般色彩,又有本区昆虫独特之处,不但有别于欧美的纳缪尔期昆虫,也与中国晚石炭世本溪组和二叠纪山西组、石盒子组昆虫面貌迥然不同。经过详细研究,确立了中国祁连山纳缪尔期的昆虫群———祁连山昆虫群,以宁夏中国纳缪尔翅蛉—石炭祁连山翅蛉—下河沿拟原翅蛉(Sinonamuropterisningxiaensis-Qilian-shanopteriscarbonica-Protoplecopsisxiaheyan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缪尔期 晚石炭世 中国纳缪尔翅蛉科 祁连山昆虫群 宁夏
下载PDF
甘肃井儿川纳缪尔期蜓类化石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12
作者 侈再三 李汉业 《甘肃科学学报》 1994年第3期19-26,共8页
太原组以产有Dictyoclostustaiyuanfuensis,D.uralicus及Cho-ristites,norini等化石,认为是我国华北斯蒂芬期标准岩石地层单位。该类动物群是在纳缪尔期沉积的、原不包括类... 太原组以产有Dictyoclostustaiyuanfuensis,D.uralicus及Cho-ristites,norini等化石,认为是我国华北斯蒂芬期标准岩石地层单位。该类动物群是在纳缪尔期沉积的、原不包括类而建立的这个组上部结束之处发现的。本文建立纳缪尔B─C期Ozawainellaumbonata─Millerel-lamarblensis带。原组的下部,由于纳缪尔期生物面貌的存在,显示了纳缪早期特征。在甘肃靖远井儿川煤矿剖面中(图1),石炭系上、下统的界线是从第12层的底与第11层之顶两者之间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蜓类 晚石炭世 纳缪尔期 化石 甘肃
下载PDF
辽东、辽西下石炭统孢粉组合特征
13
作者 范国清 刘晓峰 《辽宁地质》 1995年第3期161-183,共23页
辽东、辽西石炭系(地台型)发育,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北方石炭系及矿产的理想地区。华北缺失下石炭统早已成“定论”,但笔者通过植物化石研究证实东北南部存在早石炭世地层无疑,并建立了Sub-lepidodendron-Ac... 辽东、辽西石炭系(地台型)发育,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北方石炭系及矿产的理想地区。华北缺失下石炭统早已成“定论”,但笔者通过植物化石研究证实东北南部存在早石炭世地层无疑,并建立了Sub-lepidodendron-Achaeocalamites-Cardiopteridiumspetsbergense组合带。与此同时,作者又在辽东、辽西石炭系下部采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共36属75种,并归结为Lycosporapusilla-Crassisporakosankei组合,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即维宪-纳缪尔A期。从而孢粉、植物大化石互为佐证,进一步肯定辽东、辽西存在早石炭世地层,进而改写了华北地质史的内容,并对古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孢粉层位还发现了丰富的叶肢介化石,这是我国石炭纪的第3处叶肢介产地,对叶肢介的起源、演化及利用多门类生物化石解决石炭系的内部界线划分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 辽西 石炭纪 孢粉 叶肢介 古植物
下载PDF
记宁夏石炭纪扁体鱼类化石一新属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锴 王曦 卢立伍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本文记述的标本采自宁夏中卫晚石炭世土坡组下部,属于个体较小的扁体鱼类,身长与身高近相等,约3cm。眼眶大,眶下感觉管明显。鳃盖骨大致呈长条形,下鳃盖骨大小与鳃盖骨相近,前鳃盖骨呈椭圆状,匙骨强壮。锁骨保存于匙骨前上部。背、腹棘... 本文记述的标本采自宁夏中卫晚石炭世土坡组下部,属于个体较小的扁体鱼类,身长与身高近相等,约3cm。眼眶大,眶下感觉管明显。鳃盖骨大致呈长条形,下鳃盖骨大小与鳃盖骨相近,前鳃盖骨呈椭圆状,匙骨强壮。锁骨保存于匙骨前上部。背、腹棘鳞发育。胸鳍小,腹鳍没有保存。背鳍中等长,臀鳍与背鳍等长,均起点位于身体最高点后。尾鳍呈外形对称的歪型尾。全身覆盖长条形鳞,胸鳍下方具有一枚异常大型的鳞片。经过与北美、澳洲以及中国浙江的扁体鱼类标本对比,发现其间有明显差异,应为一新属新种——小型宁夏扁体鱼(Ningxiaplatysomus parvus gen.et sp.nov.),归于扁体鱼亚目,科不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体鱼类 纳缪尔期 宁夏中卫
原文传递
甘肃靖远石炭系纳缪尔阶高分辨率生物地层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怀诚 王启飞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8,共13页
依据对甘肃靖远纳缪尔阶的定量地层研究 ,介绍了图形对比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 ,建立了靖远石炭系纳缪尔阶生物地层复合标准 ,确定了剖面间的精确对比关系 ,提出了榆树梁剖面是该区发育最为齐全的剖面。榆树梁东沟剖面纳缪尔期地层与... 依据对甘肃靖远纳缪尔阶的定量地层研究 ,介绍了图形对比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 ,建立了靖远石炭系纳缪尔阶生物地层复合标准 ,确定了剖面间的精确对比关系 ,提出了榆树梁剖面是该区发育最为齐全的剖面。榆树梁东沟剖面纳缪尔期地层与榆树梁剖面同期沉积相比 ,缺失了约 30 m厚的地层 ,大水沟剖面靖远组仅相当于榆树梁剖面靖远组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图形对比 定量地层 纳缪尔阶 石炭系
原文传递
A new Upper Carboniferous stem-orthopteran (Insecta) from Ningxia (China) 被引量:2
16
作者 Olivier Béthoux Jun-Jie Gu Dong Ren 《Insect Scienc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During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orthopteran insects (grasshoppers, katydids, and crickets) were represented by numerous species distantly related to crown-orthopterans, such as lobeattid and cnemidolestodean insects... During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orthopteran insects (grasshoppers, katydids, and crickets) were represented by numerous species distantly related to crown-orthopterans, such as lobeattid and cnemidolestodean insects. The panorthopterans, including total- orthopterans and their closest relatives, are represented by comparatively rarer species in localities of this period. Here we describe Heterologus duyiwuer sp. nov., an infrequent panorthopteran from the Late Carboniferous locality of Xiaheyan Village (Zhongwei City,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The only available specimen is composed of an isolated forewing exhibiting a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 states previously unknown, in particular the lack of posterior radius (RP) / anterior Media (MA) connection, late branchings of the media (M) and anterior cubitus (CuA), and a branched posterior branch of the posterior cubitus (CuPb). Based on its unusual branching pattern, the composite stem resulting from the fusion of CuA and CuPaa (second anterior branch of CuP) is assumed to be composed of a branched CuA and a simple CuP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aeorthoptera HOMOLOGY namurian stem-orthopterans Tupo Formation
原文传递
辽南金州本溪组下部植物(孢粉)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建华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2,共5页
研究了发现于辽南金州地区本溪组下部的植物化石 6属 9种及孢粉化石 15属 2 2种 ,确认其时代为纳缪尔A期 ,较辽东太子河流域本溪组下部发现的植物 (孢粉 )化石的发育时代 (维宪期至纳缪尔 A期 )略晚。这一发现不仅在古植物学和地层学上 ... 研究了发现于辽南金州地区本溪组下部的植物化石 6属 9种及孢粉化石 15属 2 2种 ,确认其时代为纳缪尔A期 ,较辽东太子河流域本溪组下部发现的植物 (孢粉 )化石的发育时代 (维宪期至纳缪尔 A期 )略晚。这一发现不仅在古植物学和地层学上 ,而且在古地理学及古构造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溪组 植物化石 孢粉 纳缪尔期 石炭纪 金州 辽宁 古植物 地层学
原文传递
Geological age of Chouniukou Formation
18
作者 沈光隆 吴秀元 李克定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he Chouniukou Formation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represents a lithostratigraphical unit across series, with its lower part belonging to the Middle-Late Visean, middle part to E-zone of the Ear...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he Chouniukou Formation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represents a lithostratigraphical unit across series, with its lower part belonging to the Middle-Late Visean, middle part to E-zone of the Early Namunan, and upper part to the Middle-Late Namurian. The Mid-Carboniferous boundary passes through the bedding plane between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s of this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unjukou FORMATION Middle-Late VISEAN namurian NORTH QILIAN Mountai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