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cessory navicular in children
1
作者 Feng Xiang Zhi-Qing Liu +2 位作者 Xi-Ping Zhang Yan-Jun Li Jie We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35期8256-8262,共7页
Accessory navicular(AN)is a developmental variation of the secondary ossification center of the navicular tuberosity.Ten percent of patients with AN will have pain symptoms that affect walking and life.As the AN chang... Accessory navicular(AN)is a developmental variation of the secondary ossification center of the navicular tuberosity.Ten percent of patients with AN will have pain symptoms that affect walking and life.As the AN changes the position of the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insertion,children with AN often have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function insufficiency and flexible flat foot.Surgical treatment is often required after failure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etiology,clinical manifestations,complications,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essory navicular Posterior tibial tendon Flexible flatfoot Kidner procedure Treatment
下载PDF
Combined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navicular bone along with cuboid, cuneiform and longitudinal split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a rare combination of fractures 被引量:2
2
作者 Kapil Mani Khatri Chhetri Parimal Acharya Dirgha Raj Rokaya Chhetri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4年第6期358-360,共3页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navicular bone~ fracture of the cuboid, cuneiform, and longitudinal split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is a rare combination of fractures. This is a high velocity injury fracture and c...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navicular bone~ fracture of the cuboid, cuneiform, and longitudinal split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is a rare combination of fractures. This is a high velocity injury fracture and can be caused by forcible plantar flexion and inversion of the foot at the time of impact onto the ground. Here we reported such a case in a 35-year-old male patient who was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fixation with a partially threaded screw and two K-wires for the navicular bone,and two interfragmentary screws with a one third tubular plate for the lateral malleolus. K-wires were removed 6 weeks after surgery followed by partial weight bearing. After 6 months, the patient can walk normally with minimal pain and swelling of the f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ITIS navicular fracture dislocation Split fracture of lateral malleolus
原文传递
Brachymetatarsia with accessory navicular in right foot: A rare coincidental finding
3
作者 Praveen Kumar Pandey Inder Pawar +1 位作者 Sandeep Kumar Beniwal Raaghav R. Verma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A 33 years old femal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posttraumatic pain in the right ibot tor which radiographs of the right foot was advised. No fracture was detected on radiographs and patient was managed conservatively on ... A 33 years old femal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posttraumatic pain in the right ibot tor which radiographs of the right foot was advised. No fracture was detected on radiographs and patient was managed conservatively on medications and posterior splint immobilization. We found coincidentally a short fourth metatarsal and an accessory navicular bone in the right foot radiographs. After 3 weeks of immobilization, she underwent mobilization of the right foot, weight bearing and intensive physio- therapy for 6 weeks. After two months of injury she was still complaining of pain on the plantar aspect of right foot which was diagnosed as metatarsalgia and operated on by excision of the neuroma present in the 3rd web space of the right foot. After surgery she was completely relieved of pain and could do activities well related to the right f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tarsal bones Accessory navicular boneBrachymetatarsia
原文传递
改良Kidner术治疗Ⅱ型痛性副舟骨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王振 明晓锋 +5 位作者 王社言 刘青 冯彦江 赵栋 杨波 俞光荣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Kidner术治疗Ⅱ型痛性副舟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36例Ⅱ型痛性副舟骨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Kidner术(胫后肌腱转位于足舟骨跖内侧后,用铆钉固定胫后肌腱于足舟骨)。结果本组均顺利完... 目的探讨改良Kidner术治疗Ⅱ型痛性副舟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诊治的36例Ⅱ型痛性副舟骨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Kidner术(胫后肌腱转位于足舟骨跖内侧后,用铆钉固定胫后肌腱于足舟骨)。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5(35~6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5~10)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3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12~2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铆钉或肌腱松动情况。末次随访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平均93(85~99)分。结论改良Kidner术治疗Ⅱ型痛性副舟骨临床效果确切,创伤小,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足副舟骨 改良Kidner术
下载PDF
经阴茎头隧道带蒂阴茎皮瓣扩大尿道成形治疗阴茎头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姬福浩 王林 +2 位作者 赵彤 刘毅东 吕向国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阴茎头隧道技术联合带蒂阴茎皮瓣扩大尿道成形术治疗阴茎头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的21例阴茎头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为医源性狭窄... 目的探讨阴茎头隧道技术联合带蒂阴茎皮瓣扩大尿道成形术治疗阴茎头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的21例阴茎头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为医源性狭窄(包括前列腺增生手术、经尿道膀胱病损切除术、导尿)。其中,尿道口狭窄9例,舟状窝狭窄12例。术前患者中位狭窄长度为2.00(2.00,3.00)cm,手术前后常规评估最大尿流率(_(max)imum flow rate,Q_(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8.24±2.17)个月,术后Q_(max)、IPSS分别为为21.00(19.00,26.00)ml/s、(6.86±2.29)分,高于术前6.00(4.50,8.00)ml/s、(17.24±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IIEF-5为21.00(10.00,22.50)分,与术前21.00(9.00,22.50)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术后21例患者均无狭窄复发,阴茎头裂开,尿瘘,伤口感染、缺血坏死。结论对于尿道口及舟状窝狭窄患者,保留阴茎头完整性的阴茎头隧道阴茎皮瓣扩大尿道成形术,可实现功能与美观的统一,是疗效相对确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口狭窄 尿道舟状窝 带蒂皮瓣 阴茎头
下载PDF
海桐皮汤熏洗治疗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李慎富 朱付平 +1 位作者 顾启帆 陈科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究海桐皮汤熏洗对于Ⅱ型痛性足副舟骨(PAN)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足踝关节与矫形科接诊的252例Ⅱ型PA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26例,对照组126例。对照组...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探究海桐皮汤熏洗对于Ⅱ型痛性足副舟骨(PAN)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足踝关节与矫形科接诊的252例Ⅱ型PA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26例,对照组126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抗炎镇痛处理措施,试验组加入海桐皮汤熏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AOFAS)中足功能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以及6个月后随访手术率。结果治疗1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6%>80.16%),6个月后随访,试验组手术率低于对照组(6.35%<17.46%),试验组疼痛评分、肿胀评分、AOFAS中足功能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vs.3.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桐皮汤熏洗对于Ⅱ型PAN有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皮汤 痛性足副舟骨 中药熏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副舟骨疼痛综合征防护鞋的生物力学分析
7
作者 康强军 王占星 +1 位作者 饶辉 蒲晓鹏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8期73-77,共5页
副舟骨疼痛综合征是部分副舟骨患者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利用专业鞋和鞋垫解决副舟骨疼痛是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本文通过穿鞋前后动态足底压力分析、足弓高度以及疼痛度分析,发现使用副舟骨疼痛综合征防护专用鞋12个月后左足内侧足弓压力... 副舟骨疼痛综合征是部分副舟骨患者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利用专业鞋和鞋垫解决副舟骨疼痛是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本文通过穿鞋前后动态足底压力分析、足弓高度以及疼痛度分析,发现使用副舟骨疼痛综合征防护专用鞋12个月后左足内侧足弓压力降低到57.62 N,左足足弓高度增加到17.79 mm,右足疼痛指数降为0.76(无疼痛)。鞋体结构和鞋垫设计对于分散足底压力、降低压强、缓解足底疼痛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舟骨疼痛综合症 防护鞋 足底压力 足弓高度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船盔乌头组培苗移栽及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央金拉姆 尼珍 鲁跃东 《西藏科技》 2024年第8期13-19,30,共8页
文章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船盔乌头组培苗生长情况以及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船盔乌头组培苗和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自然土、沙子、培养土、鹿沼土、有机肥、泥炭土为栽培基质,设计出8种不同的栽培基质配比方案(T1~T8)进行组培苗移栽实验和... 文章探讨不同栽培基质对船盔乌头组培苗生长情况以及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船盔乌头组培苗和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自然土、沙子、培养土、鹿沼土、有机肥、泥炭土为栽培基质,设计出8种不同的栽培基质配比方案(T1~T8)进行组培苗移栽实验和种子萌发实验。实验测算了船盔乌头组培苗的各项生长指标及种子的萌发率,讨论在不同混合栽培基质处理下,船盔乌头组培苗的生长情况和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T5处理组(1 kg/份自然土+1 kg/份沙子+1 kg/份鹿沼土+1 kg/份泥炭土)对船盔乌头组培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佳,存活率为86.67%,株高为13.67 cm,根长为3.78 cm,块根直径为2.04 cm;T5处理组(1 kg/份自然土+1kg/份沙子+1 kg/份鹿沼土+1 kg/份泥炭土)对船盔乌头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佳,萌发率为7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盔乌头 移栽 种子萌发 栽培基质
下载PDF
副舟骨融合术治疗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解冰 田竞 +2 位作者 刘欣伟 周大鹏 项良碧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副舟骨融合术治疗成年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副舟骨融合手术治疗35例(38足)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患者,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8~44岁,平均(32.4±7.3)岁;病程3~10个月.记... 目的:探讨副舟骨融合术治疗成年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副舟骨融合手术治疗35例(38足)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患者,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8~44岁,平均(32.4±7.3)岁;病程3~10个月.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测量影像学数据,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对足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除2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外,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35例患者全部获随访,时间12~84个月,平均(53.5±14.7)个月.32例(35足)患者达到影像学愈合,术后愈合时间9~18周,平均(13.7±2.3)周.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x2=12.14,P<0.01).手术前后距骨第1跖骨角[(9.4±3.5)°vs (8.3±2.7)°,t=0.736,P>0.05],跟骨倾斜角[(17.7±2.2)°vs(18.9±3.4)°,t=0.794,P>0.05],距舟覆盖角[(14.3±3.4)°vs (12.5±4.6)°,t=0.947,P>0.05]及第1跖楔关节高度[(14.8±3.1)mmvs (15.9±2.8) mm,t=0.814,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AOFA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45.6±5.3 vs 82.5±7.4,t=3.214,P<0.01).结论: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当副舟骨骨块较大,不伴有僵硬性扁平足时,副舟骨融合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足功能,术后患者满意度高,手术疗效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副舟骨 疼痛 融合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邓银栓 高秋明 +1 位作者 甄平 唐康来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2期188-194,共7页
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是临床常见的足部畸形之一,目前其治疗方法存在较多争议,不同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差异较大,针对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外科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围绕副舟骨切除后如何重塑足弓产生了一系列手术方法,不同术式产生的临床疗效亦不... 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是临床常见的足部畸形之一,目前其治疗方法存在较多争议,不同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差异较大,针对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外科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围绕副舟骨切除后如何重塑足弓产生了一系列手术方法,不同术式产生的临床疗效亦不尽相同,如何制定手术策略,选择手术方式,以及副舟骨切除后是否需要重建胫后肌腱,如何重建,采用何种方式重建等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期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副舟骨 扁平足 外科手术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足副舟骨损伤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兴 郭秦炜 +2 位作者 焦晨 梅宇 胡跃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足副舟骨损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足副舟骨损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6例,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9例。所有患者采用改良Kidner术进行治疗,将切下的副舟骨进行病理检查并... 目的:探讨足副舟骨损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足副舟骨损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6例,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9例。所有患者采用改良Kidner术进行治疗,将切下的副舟骨进行病理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I型副舟骨损伤4例,II型副舟骨损伤11例,III型副舟骨损伤1例。有明显外伤导致副舟骨损伤患者10例,慢性劳损型损伤患者6例。所有病例病理学切片均可见坏死骨组织及炎症反应。11例患者送检组织内发现有软骨样组织。术后AOFAS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改良Kidner手术治疗足副舟骨损伤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组织病理学切片证实大多数副舟骨内存在肉眼无法分辨的软骨组织,对手术清除造成困难,副舟骨损伤会导致炎症反应及骨坏死。部分损伤的副舟骨骨质不佳,体积较小不易可靠固定。这些都是导致骨融合术效果不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舟骨损伤 临床病理学 改良Kidner术 骨融合
下载PDF
足舟骨、副舟骨痛风性关节炎误诊1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解冰 孙蕊 +2 位作者 殷生良 田竞 周大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3,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因“左足反复疼痛3个月,外伤后加重3周余”于2013年5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左脚不慎踩到不平路面处,感左足底内侧疼痛难忍,仍可站立并行走,但负重后疼痛加剧,未行诊治.休息1周后,左足疼痛完全缓解,后左足偶有轻微...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因“左足反复疼痛3个月,外伤后加重3周余”于2013年5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左脚不慎踩到不平路面处,感左足底内侧疼痛难忍,仍可站立并行走,但负重后疼痛加剧,未行诊治.休息1周后,左足疼痛完全缓解,后左足偶有轻微扭伤或磕碰后疼痛,症状同前,休息数日可完全缓解.3周前患者不慎再次磕碰到左足底,即感足部疼痛剧烈,行走受限,休息无好转.5月3日门诊就诊,行左足X线检查示:左足副舟骨,足部诸骨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图1A),以“左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舟骨 副舟骨 痛风性关节炎 误诊
下载PDF
改良足副舟骨切除术治疗运动员及非运动员疼痛性足副舟骨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梅宇 郭秦炜 +1 位作者 胡跃林 焦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07,173,共5页
目的:分析评价改良足副舟骨切除术治疗运动员及非运动员疼痛性足副舟骨的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入院治疗的疼痛性足副舟骨患者46例(55足),男性11例,女性35例;年龄9~49岁,平均(19.8~8.6)岁;病程14天~10年... 目的:分析评价改良足副舟骨切除术治疗运动员及非运动员疼痛性足副舟骨的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入院治疗的疼痛性足副舟骨患者46例(55足),男性11例,女性35例;年龄9~49岁,平均(19.8~8.6)岁;病程14天~10年,平均2年5个月;运动员2l例,非运动员25例。全部采用足副舟骨切除术并加固胫后肌腱止点。术后采用内翻位石膏固定,避免负重6周。随访时进行术后症状主观评估,并分析手术前后AOFAS中足功能评分。结果:46例(55足)副舟骨中,I型3例,II型47例,III型5例。运动员组中,17例(70.8%)存在足内翻扭伤因素,显著高于非运动员组。术后共随访43例(52足)。平均随访时间31.5个月,总体优良率93.0%,运动员组和非运动员组术后AOFAS中足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结论:疼痛性足副舟骨多为II型,扭伤是引起运动员副舟骨疼痛的主要因素.切除副舟骨同时加固胫后肌腱的舟骨止点是治疗疼痛性足副舟骨的有效方法,对于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副舟骨 切除 胫后肌腱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发病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洪辉 张传志 +2 位作者 卢卫忠 匡志平 王加俊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发病特点。结果 66例82足副舟骨源性平足患者,男24例,女42例,年龄15~90岁,平均(37.15±16.76)岁;单侧50例,双... 目的分析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发病特点。结果 66例82足副舟骨源性平足患者,男24例,女42例,年龄15~90岁,平均(37.15±16.76)岁;单侧50例,双侧16例,其中64例为II型副舟骨,2例为I型副舟骨,由于副舟骨存在,胫后肌腱解剖异常而功能受损。根据平足症分期,I期17例,II期26例,III期15例,IV期8例,柔韧性平足47例,僵硬性平足19例。结论副舟骨源性平足症临床较为常见,为胫后肌腱功能障碍性平足症,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出现,其中女性、II型副舟骨发病率高。副舟骨异常存在导致胫后功能失调为副舟骨源性平足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舟骨 平足症 发病特点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藏药船型乌头中的生物碱成分(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圣卓 曹金鑫 +1 位作者 蒋思萍 朱华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55-657,660,共4页
为了研究藏药臭蚤草的活性成分,从其总碱中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鉴定了8个生物碱,包括6个二萜类生物碱13-O-acetylhetisine(1)、2-acetyl-13-dehydro-11-epihetisine(2)、2-acetyl-13-dehydro-11-hetisine(3)、hetisinone(4)... 为了研究藏药臭蚤草的活性成分,从其总碱中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鉴定了8个生物碱,包括6个二萜类生物碱13-O-acetylhetisine(1)、2-acetyl-13-dehydro-11-epihetisine(2)、2-acetyl-13-dehydro-11-hetisine(3)、hetisinone(4)、尼奥林(5)和foresticine(6),以及异喹啉(7)和dianthrmide(8)。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船型乌头 二萜生物碱
下载PDF
足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金杰 曲家富 +1 位作者 孟昭英 张晓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4期304-309,共6页
背景:足舟骨骨折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影响患者负重行走以及行走步态。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对于防止足部并发症的发生极其重要。目的:探讨足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2... 背景:足舟骨骨折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影响患者负重行走以及行走步态。早期正确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对于防止足部并发症的发生极其重要。目的:探讨足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2年3月,手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90例(90足)足舟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2例,女28例;年龄17~62岁,平均31.6岁;左足46例,右足44例。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8例,交通事故26例,扭伤18例,重物砸伤8例。入院后拍摄标准的足正、侧、斜位X线片及CT扫描。按照骨折部位分类:足舟骨背侧撕脱骨折6例,足舟骨结节撕脱骨折18例,足舟骨体部骨折66例。66例足舟骨体部骨折按照Sangeorzan骨折分型:Ⅰ型4例,Ⅱ型44例,Ⅲ型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6 d,平均6.75 d。9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可吸收螺钉、空心螺钉、克氏针、钛板及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及CT扫描明确骨折愈合情况,记录足踝部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按照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中足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90例患者随访15~103个月,平均4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1周。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中足评分平均为87.3分。4例患者出现螺钉断裂,但均未发生复位丢失。12例患者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后期随访未进行关节融合术。4例患者发生足舟骨缺血坏死,其中3例为足舟骨部分缺血坏死,发生距舟关节骨关节炎,行距舟关节及舟楔关节融合术;1例于术后5个月出现足舟骨全部坏死,继发扁平足,行三关节融合术。结论:不同类型的足舟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固定方式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舟骨 骨折 固定 治疗
下载PDF
军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保守与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曲新涛 于秀淳 +1 位作者 付志厚 孙海宁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军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保守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抽选2006-08~2012-06于我科诊疗的Ⅱ型痛性足副舟骨患者48例,随机分为保守与手术治疗两组,每组24例,分别给予保守及单纯副舟骨切除手术治疗,并分析治疗前后AOFAS中足功... 目的:对比研究军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保守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抽选2006-08~2012-06于我科诊疗的Ⅱ型痛性足副舟骨患者48例,随机分为保守与手术治疗两组,每组24例,分别给予保守及单纯副舟骨切除手术治疗,并分析治疗前后AOFAS中足功能评分,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48例患者中术后获得随访37例,手术组17例,保守组20例,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手术组2例大运动量活动后仍有疼痛,保守组5例运动后疼痛,两组治疗后AOFAS中足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手术治疗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系统的保守治疗和单纯副舟骨切除治疗II型痛性足副舟骨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军人承担军事训练,保守治疗常难以系统进行,且病情易反复;单纯副舟骨切除手术对于军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舟骨 军人 保守治疗 手术
下载PDF
重庆地区副舟骨和副舟骨源性疼痛与平足症患病率及多因素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洪辉 张传志 +5 位作者 卢卫忠 唐康来 匡志平 王加俊 代震宇 赵建宁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调查研究重庆地区副舟骨发生率和副舟骨源性疼痛与平足症患病率及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设计为现况研究,对重庆市西南医院和重庆市中医院体检患者调查及其足踝X线片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劳动... 目的调查研究重庆地区副舟骨发生率和副舟骨源性疼痛与平足症患病率及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设计为现况研究,对重庆市西南医院和重庆市中医院体检患者调查及其足踝X线片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劳动性质。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副舟骨发生率高危地区和人群及副舟骨源性疼痛与平足症患病率的高危因素。结果 1447例纳入研究分析。其中副舟骨202例,总发生率为13.96%,其中I型副舟骨19例(1.31%),Ⅱ型副舟骨157例(10.85%),Ⅲ型副舟骨26例(1.80%)。女性副舟骨发生率(17.26%)高于男性(10.86%),(2=12.336,<0.01)。副舟骨源性疼痛48例,患病率3.32%,副舟骨源性平足症14例,患病率为0.97%,均为Ⅱ型副舟骨。副舟骨源性疼痛患病率与年龄、地区、教育水平无关,女性及体力劳动为副舟骨源性疼痛患病率的高危因素。结论重庆地区副舟骨发生率和副舟骨源性疼痛与平足症患病率较高,有必要在医护人员及广大群众加强该病的诊治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舟骨 平足症 患病率 数据收集
下载PDF
微型接骨板治疗隐匿性楔舟关节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鹏 高巍 +3 位作者 刘生 刘未 谢鹏 王志强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楔舟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隐匿性楔舟关节损伤患者,男22例,女12例,其中车祸伤16例,机器绞伤15例,高处坠落伤3例,均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隐匿性楔舟关节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隐匿性楔舟关节损伤患者,男22例,女12例,其中车祸伤16例,机器绞伤15例,高处坠落伤3例,均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对其预后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术后32例切口Ⅰ期愈合,2例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均无骨筋膜室综合征、骨不连、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4例行走时自觉患足不适及轻微疼痛,2例有轻度创伤性关节炎,经休息后可缓解。按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标准评价足功能,优20例,良8例,可4例,差2例。结论微型接骨板治疗楔舟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舟关节 骨折 脱位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的第一楔骨骨膜瓣移位治疗足舟状骨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昀 陈振光 +1 位作者 佘焕群 苏奇 《临床外科杂志》 2001年第5期309-310,共2页
目的 为治疗足舟状骨缺血性坏死提供一种新术式。方法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设计带血管的第一楔骨骨膜瓣植入舟状骨。结果 经采用该骨膜瓣治疗 2例 ,随访 2年以上 ,效果满意。结论 该术式治疗足舟状骨缺血性坏死 ,操作简便 ,创伤小 ... 目的 为治疗足舟状骨缺血性坏死提供一种新术式。方法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设计带血管的第一楔骨骨膜瓣植入舟状骨。结果 经采用该骨膜瓣治疗 2例 ,随访 2年以上 ,效果满意。结论 该术式治疗足舟状骨缺血性坏死 ,操作简便 ,创伤小 ,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舟骨 骨膜瓣 移位 足舟状骨缺血性坏死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