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6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_2SO_3H-SiO_2:一种经济高效可重复利用的糖类全乙酰催化剂
1
作者 郑保辉 方志杰 +1 位作者 姜宇华 丰巍伟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3-746,共4页
在糖化学中全乙酰保护的糖类化合物是非常便宜而且用途广泛的起始原料。对于糖类的全乙酰化反应,NH2SO3H-S iO2是一种高效的催化剂,以各种糖为底物收率均超过90%。回收的NH2SO3H-S iO2可以重复使用而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关键词 全乙酰化 nh2so3-sio2 催化
下载PDF
SO_3^(2-)、NH_3·H_2O、Cu^(2+)对高硫金精矿石硫合剂浸出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留成 孙春宝 +2 位作者 李绍英 龚道振 康金星 《黄金》 CAS 2013年第10期63-67,共5页
采用石硫合剂提金法对高硫金精矿进行浸出试验,考察了SO2-3、NH3·H2O、Cu2+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400目80%,液固比6∶1,SO2-3浓度0.1 mol/L,NH3·H2O浓度1.6 mol/L,Cu2+浓度0.04 mol/L,Na2CO3浓度0.1 m... 采用石硫合剂提金法对高硫金精矿进行浸出试验,考察了SO2-3、NH3·H2O、Cu2+浓度对浸出过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400目80%,液固比6∶1,SO2-3浓度0.1 mol/L,NH3·H2O浓度1.6 mol/L,Cu2+浓度0.04 mol/L,Na2CO3浓度0.1 mol/L,搅拌速度500 r/min,浸出温度40℃,浸出时间8 h的条件下,金的浸出率达到88%左右;浸出过程中加入SO2-3,保证S2-x和S2O2-3的稳定性,并减少因S单质、CuS和Cu2S的沉积而阻碍浸金传质过程的影响;NH3·H2O不仅调节浸出pH值,而且与Cu2+形成[Cu(NH3)4]2+,促进金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硫合剂 非氰浸金 高硫金精矿 SO2-3 nh3·H2O CU2+
下载PDF
以多孔陶瓷为载体的V_2O_5-WO_3-SiO_2/TiO_2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建华 高翔 +2 位作者 阎志勇 骆仲泱 倪明江 《能源工程》 2005年第1期11-15,共5页
采用多孔陶瓷载体担载V2O5 WO3 SiO2/TiO2催化剂研究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气体中的氧化氮,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考察了温度、NH3投入量、接触时间对SCR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孔陶瓷载体可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均匀;... 采用多孔陶瓷载体担载V2O5 WO3 SiO2/TiO2催化剂研究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气体中的氧化氮,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考察了温度、NH3投入量、接触时间对SCR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多孔陶瓷载体可提供较大的比表面积,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均匀;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能在适宜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接触时间、n(NH3/NO)分别是350℃,0.8~1.0s,1.25:1,此时NO转化率可达90%以上。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反应动力学行为的分析,求出了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nh3 V2O5 SiO2 催化剂活性 载体 TIO2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WO3 积分
下载PDF
NH_4PO_3-SiO_2复合电解质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和导电性能
4
作者 彭小波 陈西林 +2 位作者 郑海波 程继贵 夏长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67-1571,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固体电解质xNH_4PO_3-SiO_2(x=1,2,4),并研究了该电解质在125 ̄250℃范围内的导电性能。复合电解质的相结构分析表明,NH_4PO_3和SiO_2在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随着NH_4PO_3含...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固体电解质xNH_4PO_3-SiO_2(x=1,2,4),并研究了该电解质在125 ̄250℃范围内的导电性能。复合电解质的相结构分析表明,NH_4PO_3和SiO_2在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随着NH_4PO_3含量增大而提高,并与NH_4PO_3的形态相关。电导活化能随NH_4PO_3含量的上升而下降,表明在sol-gel法制备的复合电解质中,起电导作用的主要是NH_4PO_3,而SiO_2主要起支撑作用;另外SiO_2比表面积对电导率的影响不大,表明在这种复合质子导体中,基本上不存在电导的界面增强效应;电导率随着环境气氛中含水量的提高而提高,说明水在传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后,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了复合电解质的导电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解质 nh4PO3-sio2 质子导体 溶胶凝胶 中温燃料电池
下载PDF
A Comparison of Hydrothermal Aging, SO2 and Propene Poisoning Effects on NH3-SCR over Cu-ZSM-5 and Cu-SAPO-34 Catalysts
5
作者 Kouadio Brou Albert Koffi Konan Martin +1 位作者 Zran Van Eric-Simon Horo Kon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24年第5期10-28,共19页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ydrothermal aging, propene and SO<sub>2</sub> poisoning on the ammonia-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H<sub>3</sub>-SCR) performance of both...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ydrothermal aging, propene and SO<sub>2</sub> poisoning on the ammonia-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H<sub>3</sub>-SCR) performance of both Cu-SAPO-34 and Cu-ZSM-5.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fresh, aged and poisoned samples were tested in ammonia-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NH<sub>3</sub>-SCR) of NO<sub>x</sub> conditions. The XRD, TG and N<sub>2</sub>-desorp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s of the Cu-SAPO-34 and Cu-ZSM-5 remained intact after 750˚C hydrothermally aged, SO<sub>2</sub> and propene poisoned. After hydrothermal aging at 750˚C for 12 h, the NO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Cu-ZSM-5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t lower temperatures, while that of Cu-SAPO-34 was less affected. Moreover, Cu-SAPO-34 catalyst showed high NO conversion with SO<sub>2</sub> or propene compared to Cu-ZSM-5. However, Cu-ZSM-5 showed a larger drop in catalytic activity with SO<sub>2</sub> or propene compared to Cu-SAPO-34 catalyst. The H<sub>2</sub>-TPR results showed that Cu<sup>2 </sup> ions could be reduced to Cu<sup> </sup> and Cu<sup>0</sup> for Cu-ZSM-5, while no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of copper species was observed for Cu-SAPO-34. Meanwhile, the UV-vis DRS results showed that CuO species were formed in Cu-ZSM-5, while little chang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Cu-SAPO-34. Cu-SAPO-34 showed high sulfur and hydrocarbon poison resistance compared to Cu-ZSM-5. In summary, Cu-SAPO-34 with small-pore zeolite showed higher hydrothermal stability and better hydrocarbon and sulfur poison resistant than Cu-ZSM-5 with medium-p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Aging Propene and SO2Poisoning Ammonia-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nh3-SCR) Cu-SAPO-34 CU-ZSM-5
下载PDF
CH_3NH_2-SiO_2-H_2O凝胶中生长的ZSM-39的单晶结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培菊 王博义 +1 位作者 吴光 龙英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期1-3,共3页
从CH_3NH_2-SiO_2-H_2O凝胶中以水热法生长出ZSM-39单晶,在Enraf-NoniusCAD-4四圆衍射仪上收集衍射强度,进行结构测定。晶体属空间群Fd3m,a=19.4028。最后偏离因子R=0.055。结构分析表明:甲胺分子无序分布于十六面体笼中,其碳原子位于... 从CH_3NH_2-SiO_2-H_2O凝胶中以水热法生长出ZSM-39单晶,在Enraf-NoniusCAD-4四圆衍射仪上收集衍射强度,进行结构测定。晶体属空间群Fd3m,a=19.4028。最后偏离因子R=0.055。结构分析表明:甲胺分子无序分布于十六面体笼中,其碳原子位于笼的中心。胺基可提供氢原子与十六面体笼的氧原子形成氢键,从而体系内能降低,更有利于单晶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结构 CH3nh2-sio2-H2O 氢原子 六面体 多面体 ZSM-39 氧原子 凝胶 胶体 SIO nh
下载PDF
氨法烟气脱硫中(NH_4)_2SO_3溶液吸收NO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茹林 杨洁红 晋旭东 《科技与创新》 201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选用(NH_4)_2SO_3溶液为吸收液,在鼓泡反应塔内对NO的吸收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了(NH_4)_2SO_3的溶液浓度、NO浓度、气体流量、温度和SO_2浓度等对NO脱除效率和吸收容量的影响。研究表明,NO脱除效率和吸收容量随着(NH_4)_2SO_3溶液浓度... 选用(NH_4)_2SO_3溶液为吸收液,在鼓泡反应塔内对NO的吸收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了(NH_4)_2SO_3的溶液浓度、NO浓度、气体流量、温度和SO_2浓度等对NO脱除效率和吸收容量的影响。研究表明,NO脱除效率和吸收容量随着(NH_4)_2SO_3溶液浓度和NO入口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入口气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温度的升高,NO脱除效率和吸收容量先增加,到达50℃时达到最大值,温度继续升高,NO脱除效率和吸收容量逐渐下降。SO_2的存在对NO脱除效率和吸收容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析了(NH_4)_2SO_3还原脱除NO机理,研究结果为氨法脱硫系统增加脱硝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法 (nh4)2so3溶液 NO 脱除效率 吸收容量
下载PDF
Effect of NH_4F and Nano-SiO_2 on Morphological Control of α-Al_2O_3 Platelets via Solid-state Reaction 被引量:8
8
作者 Miao Zhuang Shi Jiangong +1 位作者 Zhang Wenping Zhang Minho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4期19-24,共6页
Alpha-alumina(α-Al_2O_3) platelets were prepared via solid-state reaction using pseudo-boehmite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while NH_4F and nano-SiO_2 were used as additives, and nitric acid was used as the binder. The... Alpha-alumina(α-Al_2O_3) platelets were prepared via solid-state reaction using pseudo-boehmite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while NH_4F and nano-SiO_2 were used as additives, and nitric acid was used as the binder. The effect of these additives on properties of the alumina platelets was determined vi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measurements of the surface area and silicon content. A mechanism governing their role in the synthesis process was propos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H_4F coul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highly crystalline platelets. Addition of nano-SiO_2 could lead to increase in the diameter and reduction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platelets, and could also prevent their transformation to α-Al_2O_3. This addition weakened the effect of NH_4F because of the reaction of nano-SiO_2 with F-species and the formation of volatile SiF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 nano-sio2 nh4F solid-state reaction
下载PDF
ZrO_2-TiO_2-CeO_2的制备及其在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林涛 李伟 +3 位作者 龚茂初 喻瑶 杜波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51-1856,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载体材料TiO2、ZrO2-TiO2及ZrO2-TiO2-CeO2,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储氧性能测定(OSC)及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三种载体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TiO2-C...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载体材料TiO2、ZrO2-TiO2及ZrO2-TiO2-CeO2,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储氧性能测定(OSC)及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三种载体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TiO2-CeO2具有较多的表面强酸位,并具有一定的储氧性能和较强的氧化还原性能.以三种材料为载体,制备了质量分数分别为1%、9%的V2O5、WO3的整体式催化剂.研究了三种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ZrO2-TiO2-CeO2为载体的催化剂在反应空速为10000h-1,275℃时,NO的转化率接近100%,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TiO2-CeO2 ZrO2-TiO2 TIO2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nh3
下载PDF
控制高碳钢中CaO-Al_2O_3-SiO_2类夹杂物成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立峰 王新华 +2 位作者 张炯明 王万军 卓小军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采用高温管式炉研究了低碱度顶渣对高碳钢中夹杂物成分的影响。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 ,当炉渣碱度在 0 .71~ 1.36 ,Al2 O3含量在 8%以下时 ,钢中的酸溶铝含量在 0 .0 0 0 6 %以下 ,钢中 Ca O- Al2 O3-Si O2 类夹杂物的 Ca O/ Si O2... 采用高温管式炉研究了低碱度顶渣对高碳钢中夹杂物成分的影响。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 ,当炉渣碱度在 0 .71~ 1.36 ,Al2 O3含量在 8%以下时 ,钢中的酸溶铝含量在 0 .0 0 0 6 %以下 ,钢中 Ca O- Al2 O3-Si O2 类夹杂物的 Ca O/ Si O2 在 1.5以下 ,Al2 O3含量为 8%~ 2 5 % ,夹杂物的成分在塑性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 CAO-AL2O3-sio2 脱氧 夹杂物 成分控制
下载PDF
以ZrO_2-TiO_2为载体的整体式锰基催化剂应用于低温NH_3-SCR反应(英文) 被引量:15
11
作者 林涛 张秋林 +3 位作者 李伟 龚茂初 幸怡汛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27-1131,共5页
以MnO2为活性组分,Fe2O3为助剂,制备了以TiO2及ZrO2-TiO2为载体的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不同温度焙烧后应用于富氧条件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的低温反应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 以MnO2为活性组分,Fe2O3为助剂,制备了以TiO2及ZrO2-TiO2为载体的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不同温度焙烧后应用于富氧条件下,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的低温反应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储氧性能测定(OSC)及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ZrO2-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高温热稳定性,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储氧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以ZrO2-TiO2为载体的整体式锰基催化剂明显地提高了NH3-SCR反应的低温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TiO2 低温nh3-SCR NO nh3 整体式催化剂
下载PDF
La_2O_3在MgO-Al_2O_3-SiO_2-TiO_2微晶玻璃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迟玉山 沈菊云 +1 位作者 陈学贤 缪之训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8-352,共5页
在MgO-Al2O3-SiO2-TiO2玻璃中添加不同数量的氧化镧,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氧化镧对玻璃析晶过程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氧化镧的加入使玻璃中析出α-堇青石相的温度降低;同时避免了高膨... 在MgO-Al2O3-SiO2-TiO2玻璃中添加不同数量的氧化镧,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氧化镧对玻璃析晶过程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氧化镧的加入使玻璃中析出α-堇青石相的温度降低;同时避免了高膨胀方石英相的析出.随着氧化镧加入量的增加,玻璃整体析晶能力下降,微晶玻璃中晶相含量减少,晶粒尺寸增大,微晶玻璃的弹性模量与硬度减小,断裂韧性增加,体现出大尺寸长柱状金红石晶粒的增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Al2O3-sio2-TiO2 微晶玻璃 LA2O3 晶化 断裂韧性
下载PDF
生物炭对棕壤NH_3挥发、N_2O排放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3
作者 程效义 刘晓琳 +6 位作者 孟军 兰宇 刘遵奇 杨旭 黄玉威 曹婷 陈温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1-807,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封闭式酸吸收法和静态箱法,研究秸秆生物炭对棕壤玉米旱田NH_3挥发和N_2O排放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氮肥(NB0)、施氮基础增施20 t·hm^(-2)生物炭(NB20)、施氮基础增施40 t·h...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封闭式酸吸收法和静态箱法,研究秸秆生物炭对棕壤玉米旱田NH_3挥发和N_2O排放以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不施氮肥(对照CK)、单施氮肥(NB0)、施氮基础增施20 t·hm^(-2)生物炭(NB20)、施氮基础增施40 t·hm^(-2)生物炭(NB40)4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NH3挥发量差异显著,表现为NB0>NB20>NB40,NB20和NB40分别比NB0降低24.07%和37.62%。NB20和NB40可显著降低N_2O排放量,分别比NB0降低21.76%和19.57%,而NB20和NB40之间差异不显著。NB20和NB40显著增加了土壤的p H、全氮和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的容重。相关分析表明,NH_3挥发量与土壤容重和铵态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N_2O排放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NB0相比,NB20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玉米产量显著提高6.07%,而NB40降低了氮肥利用效率,玉米产量显著降低了13.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nh3挥发 N2O排放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除臭菌株对NH_3和H_2S释放及物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春梅 徐凤花 +2 位作者 曹艳花 齐婧媛 杜俊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5-590,共6页
将通过高温和氨水逐级驯化筛选的除臭菌株用于牛粪堆肥,研究其对NH3和H2S释放量及物质转化的影响。其中菌株B1与A1除臭效果最好,NH3总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68.59%和61.00%,NH4+-N仅增加4.47%和7.19%,NO3-N略有提高,而有机氮分别增加28.... 将通过高温和氨水逐级驯化筛选的除臭菌株用于牛粪堆肥,研究其对NH3和H2S释放量及物质转化的影响。其中菌株B1与A1除臭效果最好,NH3总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68.59%和61.00%,NH4+-N仅增加4.47%和7.19%,NO3-N略有提高,而有机氮分别增加28.99%和27.42%,说明除臭菌株能将无机态氮转化为有机氮,使全氮含量提高19.81%和18.80%,有效地减少了氮素损失;H2S总释放量较对照分别降低89.69%和86.88%,硫酸盐增加40.77%和36.49%,说明菌株可有效促进H2S向硫酸盐转化,减少H2S挥发,使全硫含量提高29.05%和22.64%。相关分析显示NH3释放量与H2S释放量、pH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有机氮和硫酸盐呈负相关;H2S释放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全硫和硫酸盐呈负相关。添加与未添加除臭菌株的NH3和H2S释放量经方差分析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添加除臭菌株可有效地控制牛粪堆肥NH3和H2S释放,保留氮素和硫素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释放量 H2S释放量 氮素 硫素
下载PDF
固氮添加剂降低厨余垃圾堆肥中NH_3和H_2S排放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红玉 李国学 +2 位作者 袁京 臧冰 杨青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73-178,共6页
为了降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NH3和H2S恶臭气体的排放,该研究通过向堆肥物料中添加H3PO4+Mg(OH)2、Ca(H2PO4)2、FeCl3和β环糊精4种不同的氮素控制材料,同时以不添加控制材料的处理作为对照,研究控制材料添加对NH3和H2S排放的影响。结果... 为了降低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NH3和H2S恶臭气体的排放,该研究通过向堆肥物料中添加H3PO4+Mg(OH)2、Ca(H2PO4)2、FeCl3和β环糊精4种不同的氮素控制材料,同时以不添加控制材料的处理作为对照,研究控制材料添加对NH3和H2S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材料的添加降低了堆肥体系的pH值,明显降低了堆肥物料的损失率;从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和发芽率指数(germination index)来看,5个处理的堆肥产品均达到腐熟的要求;4种控制材料的添加均不同程度减少了NH3和H2S的排放,但是减排机理不尽相同。总体来看FeCl3对NH3和H2S的控制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NH3和H2S的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64.2%和52.0%。该研究结果为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恶臭物质控制材料的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垃圾 nh3 H2S
下载PDF
Effects of silica additive on the NH_3-SCR activ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a V_2O_5/WO_3-TiO_2 catalyst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雪松 吴晓东 +3 位作者 许腾飞 翁端 司知蠢 冉锐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40-1346,共7页
V2O5/WO3‐TiO2 and V2O5/WO3‐TiO2‐SiO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both the catalysts were hydrothermally aged at 750℃ in 10 vol%H2O/air for 24 h. The catalysts were evaluated for N... V2O5/WO3‐TiO2 and V2O5/WO3‐TiO2‐SiO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 wetness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both the catalysts were hydrothermally aged at 750℃ in 10 vol%H2O/air for 24 h. The catalysts were evaluated for NOx conversion using NH3 as the reductant. Hydrothermal ageing decreased the NOx conversion of V2O5/WO3‐TiO2 catalyst severely over the entire measured tem‐perature range. Interestingly, the NH3‐SCR activity of the silica‐modified catalyst at 220–480℃ is enhanced after ageing.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nitrogen adsorption, X‐ray fluorescence, Raman spectroscopy, H2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and NH3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The addition of silica inhibited the phase transition from anatase to rutile titania, growth of TiO2 crystallite size and shrinkage of catalyst surface area. Consequently, the vanadia species remained highly dispersed and the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V2O5/WO3‐TiO2 catalys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O5/WO3-TiO2 SILICA nh3-SCR Hydrothermal stability Polymeric vanadia DE-NOX
下载PDF
前驱体溶液pH值对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低温NH_3-SCR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1
17
作者 董国君 张玉凤 +1 位作者 赵元 白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55-1463,共9页
采用调节前驱体溶液pH值的方法制备了用于低温NH3-SCR的V2O5-WO3/Ti O2催化剂。通过XPS、Raman光谱、H2-TPR、NH3-TPD、NH3-DRIFT、XRD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其脱硝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酸性... 采用调节前驱体溶液pH值的方法制备了用于低温NH3-SCR的V2O5-WO3/Ti O2催化剂。通过XPS、Raman光谱、H2-TPR、NH3-TPD、NH3-DRIFT、XRD及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并对其脱硝催化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酸性的增强能够提高催化剂表面聚合态钒物种和V4+(3+)/V5+的比值以及表面酸性,增加活性位数量、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其脱硝催化性能。因此,通过提高前驱体溶液的酸性,有助于制备出脱硝活性较好的NH3-SCR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溶液 V2 O5-WO3/TiO2 pH值 低温nh3-SCR 钒物种 脱硝活性
下载PDF
P2O5对CaO-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田清波 徐丽娜 +2 位作者 岳雪涛 王修慧 高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8-212,共5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P2O5含量的CaO-MgO-Al2O3-SiO2玻璃样品,研究了P2O5对该系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CaO-MgO-Al2O3-SiO2玻璃中,P2O5的最大溶解量在10.0%质量分数左右,超过其饱和溶解度后将析出α-磷酸钙相。玻...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P2O5含量的CaO-MgO-Al2O3-SiO2玻璃样品,研究了P2O5对该系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CaO-MgO-Al2O3-SiO2玻璃中,P2O5的最大溶解量在10.0%质量分数左右,超过其饱和溶解度后将析出α-磷酸钙相。玻璃中添加4.0%质量分数P2O5时以表面析晶为主,析出晶体为钙长石和少量硅灰石。随着P2O5含量的提高,α-磷酸钙逐渐析出,同时钙长石和硅灰石的析出逐渐降低。进一步提高P2O5含量抑制了玻璃的表面析晶,促进了玻璃的分相和整体析晶。当P2O5的含量达到10%时,玻璃以整体析晶为主,在分相区内外区域析出晶体的形态非常相似,均呈现为细小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五氧化二磷 析晶 CaO-MgO-Al2O3-sio2玻璃
下载PDF
通风速率对厨余垃圾堆肥NH_3和H_2S排放及腐熟度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杜龙龙 袁京 +1 位作者 李国学 杨金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14-3720,共7页
为了减少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NH_3和H_2S产生,该研究以通风速率0.16m^3/h的纯厨余堆肥作为对照,以添加15%玉米秸秆(湿基)的厨余垃圾堆肥作为处理,并设置3个不同的通风速率(0.08、0.16和0.24m^3/h),研究通风速率对NH_3和H_2S排放及堆肥腐... 为了减少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NH_3和H_2S产生,该研究以通风速率0.16m^3/h的纯厨余堆肥作为对照,以添加15%玉米秸秆(湿基)的厨余垃圾堆肥作为处理,并设置3个不同的通风速率(0.08、0.16和0.24m^3/h),研究通风速率对NH_3和H_2S排放及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厨余垃圾堆肥总氮含量有所下降,添加秸秆后总氮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风速率为0.16m^3/h的处理效果最好,总氮含量可提高39.05%.与纯厨余堆肥相比,添加秸秆可减排14%~53%的NH_3和67%~80%的H_2S.随着通风速率的增加,NH_3累计排放量呈对数增长趋势;H_2S排放无明显规律,但过低和过高的通风速率,都会导致较高的H2S排放堆肥结束后,4个处理均可达到无害化标准和腐熟要求.综合NH_3和H_2S控制效果,厨余垃圾堆肥合适通风速率为0.16m^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堆肥 nh3 H2S 腐熟度
下载PDF
MnO_2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低温NH_3-SCR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戴韵 李俊华 +1 位作者 彭悦 唐幸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71-1776,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同形貌但是不同物相结构的MnO2纳米棒,分别为隧道状和层状结构,考察其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的性能.结果表明MnO2纳米棒的比表面积不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催化活...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具有相同形貌但是不同物相结构的MnO2纳米棒,分别为隧道状和层状结构,考察其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的性能.结果表明MnO2纳米棒的比表面积不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隧道状α-MnO2纳米棒的低温NH3-SCR活性明显高于层状δ-MnO2纳米棒.结构分析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实验表明,α-MnO2纳米棒的暴露晶面(110)面存在大量的配位不饱和Mn离子,形成较多的Lewis酸性位点,而且α-MnO2较弱的Mn―O键和隧道结构都有利于NH3的吸附;而δ-MnO2纳米棒的暴露晶面(001)面上的Mn离子已达到配位饱和,所以其表面Lewis酸性位点较少.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热重(TG)分析表明α-MnO2纳米棒的表面更有利于NH3和NOx的活化.具有有利于吸附NH3和活化NH3和NOx的表面性质和晶型结构,是α-MnO2纳米棒活性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nO2 Δ-MNO2 低温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 晶相结构 表面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