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_(3)-(NH_(4))_(2)SO_(4)体系隔膜电解铜电化学研究
1
作者 杨建英 唐施阳 +2 位作者 杨平 李树超 杨建广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PCB板(印刷电路板)剪裁铣削渣中含有金属铜和铝,且塑料含量高,采用电化学溶解隔膜电积工艺可以实现铜的剥离并得到高品位阴极铜。该工艺具有流程短、电流效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电化学机理尚不明确,本文以PC... PCB板(印刷电路板)剪裁铣削渣中含有金属铜和铝,且塑料含量高,采用电化学溶解隔膜电积工艺可以实现铜的剥离并得到高品位阴极铜。该工艺具有流程短、电流效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电化学机理尚不明确,本文以PCB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含铜固废作为阳极,采用钛板为阴极,在NH_(3)-(NH_(4))_(2)SO_(4)体系中采用隔膜电解工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包括不同铵盐体系、氨/硫酸铵体系中不同电极、氨/硫酸铵体系不同电解液组成的电化学行为曲线以及NH_(3)-(NH_(4))_(2)SO_(4)体系电沉积铜的控制步骤、成核机理等。结果表明,氨/硫酸铵体系中电积铜的起始还原电位最低,电积时电耗较低,且该体系中氢的析出电位均较负,可避免因析出氢气降低阴极电流效率的副反应;NH_(3)-(NH_(4))_(2)SO_(4)体系中Cu^(2+)在钛电极表面的电沉积反应为不可逆过程,且为双电子一步转移过程,控制步骤为扩散控制;Cu^(2+)在钛电极上的成核机理接近于瞬时成核。该研究成果可为NH_(3)-(NH_(4))_(2)SO_(4)体系隔膜电解铜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B含铜废料 nh_(3)-(nh_(4))_(2)SO_(4)-h_(2)O体系 隔膜电解 电化学机理 成核机理 控制步骤
下载PDF
交互四元体系K^(+),NH_(4)^(+)∥Cl^(-),H_(2)PO_(4)^(-)-H_(2)O在313.15 K时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樊小娟 朱静 +2 位作者 邓文清 陈艳 李天祥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交互四元体系K^(+),NH^(4+)∥Cl^(-),H_(2_)PO_(4)^(-)-H_(2)O以及子体系KCl^(-)NH_(4)Cl^(-)H_(2)O在313.15 K时的固-液相平衡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四元体系及子体系的相关相图和水图,采用湿渣法与X射线...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交互四元体系K^(+),NH^(4+)∥Cl^(-),H_(2_)PO_(4)^(-)-H_(2)O以及子体系KCl^(-)NH_(4)Cl^(-)H_(2)O在313.15 K时的固-液相平衡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四元体系及子体系的相关相图和水图,采用湿渣法与X射线衍射相结合的方法对平衡固相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三元体系KCl^(-)NH_(4)Cl^(-)H_(2)O是一个部分互溶体系,相图有一个共结晶点、2条单变量曲线、5个结晶区;交互四元体系K^(+),NH^(4+)∥Cl^(-),H_(2_)PO_(4)^(-)-H_(2)O中形成了(K,NH_(4))Cl和(K,NH_(4))H_(2)PO_(4)两种固溶体,该四元相图包括2个共饱和点、5条单变量曲线及4个结晶区。实验结果可为该体系的共结晶研究、相应的模型拟合计算提供必要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 Kcl nh_(4)cl Kh_(2)PO_(4) nh_(4)h_(2)PO_(4)
下载PDF
NH_(4)Cl对Al_(2)O_(3)相变和形貌的影响
3
作者 郭庆贤 闫浩康 +3 位作者 王硕 孙硕 徐丽娜 田清波 《山西建筑》 202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为研究NH_(4)Cl的掺量及煅烧温度对Al_(2)O_(3)相变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在Al(OH)3粉体中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NH_(4)Cl,经不同温度煅烧得到Al_(2)O_(3)粉体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物相分析和颗粒形貌观察。结果表明,NH_(... 为研究NH_(4)Cl的掺量及煅烧温度对Al_(2)O_(3)相变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在Al(OH)3粉体中引入不同质量分数的NH_(4)Cl,经不同温度煅烧得到Al_(2)O_(3)粉体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物相分析和颗粒形貌观察。结果表明,NH_(4)Cl的加入分别将γ-Al_(2)O_(3)相和α-Al_(2)O_(3)相的转化温度降低300℃和200℃~100℃,在有效促进Al_(2)O_(3)相转变的同时,大大提高了γ-Al_(2)O_(3)单相存在的温度区间。另外,NH_(4)Cl的引入对Al_(2)O_(3)的形貌没有影响,γ-Al_(2)O_(3)相和α-Al_(2)O_(3)相的形貌仍分别呈片状和蠕虫状,但其可抑制α-Al_(2)O_(3)相晶粒的生长,达到细化晶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4)cl Al_(2)O_(3) 形貌 相转变 细化晶粒
下载PDF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and Rietveld analysis of (C_(2)H_(5)NH_(3))_(2)CuCl_(4) 被引量:2
4
作者 Yi Liu Jun Shen +2 位作者 Zunming Lu Baogen Shen Liqin Ya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8-61,共4页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inorganic hybrid(C_(2)H_(5)NH_(3))_(2)CuCl_(4)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Rietveld analysis. A 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 from Pbca to Aba2 oc...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inorganic hybrid(C_(2)H_(5)NH_(3))_(2)CuCl_(4)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Rietveld analysis. A 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 from Pbca to Aba2 occurs at T_(4)= 240 K, which results in a paraelectric–ferroelectric phase transition. The release of the Jahn–Teller distortio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oward T_(4) is revealed by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x-ray diffraction (C_(2)h_(5)nh_(3))_(2)Cucl_(4)
下载PDF
环状N^(-)_(5)离子盐(N_(5))_(6)(H_(3)O)_(3)(NH_(4))_(4)Cl的合成反应热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敏 刘红利 +4 位作者 许诚 丁可伟 郭松松 屈晨曦 葛忠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0-614,共5页
为评价环状N^(-)_(5)离子盐(N_(5))_(6)(H_(3)O)_(3)(NH_(4))_(4)Cl合成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利用反应量热仪RC1e分别对(N_(5))_(6)(H_(3)O)_(3)(NH_(4))_(4)Cl合成过程中重氮化反应、环化反应及氧化切断反应的热释放规律进行研究,获得了... 为评价环状N^(-)_(5)离子盐(N_(5))_(6)(H_(3)O)_(3)(NH_(4))_(4)Cl合成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利用反应量热仪RC1e分别对(N_(5))_(6)(H_(3)O)_(3)(NH_(4))_(4)Cl合成过程中重氮化反应、环化反应及氧化切断反应的热释放规律进行研究,获得了各步反应的放热量、最大放热速率、单位质量放热量及比热容等数据,从而确定了各反应阶段的危险等级。结果表明,重氮化反应、环化反应以及氧化切断反应3个反应阶段的总放热量分别为5.624、19.638及-0.815kJ,最大放热速率分别为25.05、12.34及2.76W,单位质量放热量分别为72.85、74.37及-10.36J/g,反应体系的绝热温升分别为27.99、23.15及-8.08K;酸化-重氮化反应、环化反应过程属于典型的加料控制型放热反应,氧化-切断反应过程比较温和;合成(N_(5))_(6)(H_(3)O)_(3)(NH_(4))_(4)Cl的三步反应的危险等级均为低危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N_(5))_(6)(h_(3)O)_(3)(nh_(4))_(4)cl 反应热效应 全氮材料 反应危险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三元体系NH_(4)H_(2)PO4-NH_(4)Cl-H_(2)O的相平衡测定与关联
6
作者 孟泽宇 朱静 +2 位作者 陈丽琼 张杰 李天祥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三元体系NH_(4)H_(2)PO4-NH_(4)Cl-H_(2)O在303.15、323.15、333.15和343.15 K下的固液相平衡关系。通过湿渣法与X射线衍射法相结合鉴定了平衡固相组成,绘制了该三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相图。结果表明:该...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三元体系NH_(4)H_(2)PO4-NH_(4)Cl-H_(2)O在303.15、323.15、333.15和343.15 K下的固液相平衡关系。通过湿渣法与X射线衍射法相结合鉴定了平衡固相组成,绘制了该三元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相图。结果表明:该体系在各温度下的相图中都包含1个共饱和点,2条单变量曲线,3个结晶区。采用Pitzer-Harvie-Weare模型对实验数据关联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RAD)和均方根差(RMSD)最大分别为3.18和0.98,实验值与计算值吻合。实验结果可为该体系的共结晶研究提供必要的热力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相平衡 Pitzer-harvie-Weare模型 nh_(4)h_(2)PO4 nh_(4)cl
下载PDF
(NH_(4))_(2)SO_(4)-NH_(3)-H_(2)O体系浸出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 被引量:4
7
作者 肖发新 彭宇 +1 位作者 孙树臣 涂赣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5-800,806,共7页
以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样钙镁含量高的特点,采用氨水-硫酸铵浸出体系进行了常温常压浸出实验.针对该矿样的主要含铜矿物孔雀石(Cu_(2)(OH)_(2)CO_(3)),基于质量和电荷的双守恒的条件下构建的浸出体系中建立Cu_(... 以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样钙镁含量高的特点,采用氨水-硫酸铵浸出体系进行了常温常压浸出实验.针对该矿样的主要含铜矿物孔雀石(Cu_(2)(OH)_(2)CO_(3)),基于质量和电荷的双守恒的条件下构建的浸出体系中建立Cu_(2)(OH)_(2)CO_(3)-(NH_(4))_(2)SO_(4)-NH_(3)-H_(2)O的热力学模型,采用Matlab的拟合功能与diff和solve函数算出不同硫酸铵浓度时氨浸出孔雀石的最佳氨浓度和总铜离子浓度.实验考察了浸出氨水浓度、氨铵比、液固比对铜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碱性脉石氧化铜矿石适宜浸出条件为氨水浓度1.2 mol/L,氨铵比2∶1,液固比3∶1,该条件下铜浸出率较高,达到约70%.实验结果与热力学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浸 氨铵比 热力学 (nh_(4))_(2)SO_(4)-nh_(3)-h_(2)O体系 高碱性脉石低品位氧化铜矿
下载PDF
响应曲面优化NH_(3)-(NH_(4))_(3)AC-H_(2)O体系浸出冶金废渣提锌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爱元 郑雪梅 +3 位作者 李松 李国江 谢庭芳 常军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6-192,共7页
论文以含锌冶金废渣为原料,NH3-(NH4)3AC为浸出剂,采用NH_(3)-(NH_(4))_(3)AC-H_(2)O体系对含锌冶金废渣中的锌进行资源化回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NH_(3)-(NH_(4))_(3)AC-H_(2)O体系浸出含锌冶金废渣提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总氨... 论文以含锌冶金废渣为原料,NH3-(NH4)3AC为浸出剂,采用NH_(3)-(NH_(4))_(3)AC-H_(2)O体系对含锌冶金废渣中的锌进行资源化回收。通过响应曲面法对NH_(3)-(NH_(4))_(3)AC-H_(2)O体系浸出含锌冶金废渣提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总氨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建立锌浸出率与各因子间的预测回归方程,并获得提锌优化条件,浸出时间21.94 min,总氨浓度6.05 mol/L,液固比4.98 ml/g,转速400 r/min,浸出温度25℃,氨铵比1:1,锌浸出率模型预测值为84.98%,实测值为84.50%,相对误差为0.48%,实测值与预测值相近,表明该预测模型合理,其优化工艺条件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金废渣 浸出 nh_(3)-(nh_(4))_(3)AC-h_(2)O体系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超声强化NH_(3)-C_(4)H_(6)O_(6)-H_(2)O体系浸出氧化锌烟尘提锌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郑雪梅 王毕雄 +1 位作者 李金京 马爱元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96,124,共9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强化NH_(3)-C_(4)H_(6)O_(6)-H_(2)O体系浸出氧化锌烟尘提锌工艺条件,分别考察超声功率、反应时间、酒石酸浓度、液固比四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酒石酸浓度与液固比间的交互作用对锌浸出...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声强化NH_(3)-C_(4)H_(6)O_(6)-H_(2)O体系浸出氧化锌烟尘提锌工艺条件,分别考察超声功率、反应时间、酒石酸浓度、液固比四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酒石酸浓度与液固比间的交互作用对锌浸出率影响最为显著。优化提锌工艺条件为:控制超声功率300 W、浸出时间30 min、氨水浓度7 mol/L、酒石酸浓度0.5 mol/L、液固比5∶1、浸出温度45℃、搅拌速度100 r/min,该优化条件下的锌浸出率可达80.05%,较常规浸出相比、超声条件下锌浸出率提高5.25个百分点;NH_(3)-C_(4)H_(6)O_(6)-H_(2)O体系下ZnFe_(2)O_(4)、Zn_(2)SiO_(4)、ZnS物相难浸出;羧酸根可与Zn^(2+)形成络合离子,强化锌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烟尘 超声强化 nh_(3)-C_(4)h_(6)O_(6)-h_(2)O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基于H_(2)O_(2)绿色合成的电化学高级氧化处理苯酚废水 被引量:4
10
作者 乔羽婕 李楠 安敬昆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4,共6页
H_(2)O_(2)因其安全高效的优势成为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常用氧化剂。在H_(2)O_(2)的众多合成方法中,电化学合成法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技术方法,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电解液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本研究以可分解的NH_(4)HCO_(3)作为绿色电... H_(2)O_(2)因其安全高效的优势成为高级氧化技术中的常用氧化剂。在H_(2)O_(2)的众多合成方法中,电化学合成法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技术方法,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电解液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本研究以可分解的NH_(4)HCO_(3)作为绿色电解液电化学原位合成H_(2)O_(2),考察了电流密度、反应器构型、电解液浓度对H_(2)O_(2)合成的影响,探究了NH_(4)HCO_(3)与Na_(2)SO_(4)电解液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NH_(4)HCO_(3)电解液浓度为50 mmol/L时,单室、双室反应器可分别高效累积合成(237±2)mg/(L·h)和(327±2)mg/(L·h)的H_(2)O_(2)。同时本研究搭建了绿色高级氧化苯酚处理系统,利用UV催化在NH_(4)HCO_(3)电化学体系中原位合成的H_(2)O_(2)快速产生·OH,进而高效降解苯酚。结果表明,在低功率UV条件下,该系统单室反应器可在120 min内快速完全降解废水中的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过氧化氢 nh_(4)hCO_(3)电解液 苯酚废水
下载PDF
核壳型Ce-OMS-2@CeO_(2)催化剂的构建及其低温抗硫抗水SCR脱硝研究
11
作者 戴歌彧 彭月旺 +3 位作者 宇超 吕碧洪 吴孝敏 荆国华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6-1695,共10页
本研究制备了核壳型和负载型的Ce-OMS-2复合物(Ce-OMS-2@CeO_(2)和CeO_(2)/Ce-OMS-2),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核壳型Ce-OMS-2@CeO_(2)材料由于其介孔结构的保持能够明显提升反应气体NO的传质和吸附,提升脱硝效率... 本研究制备了核壳型和负载型的Ce-OMS-2复合物(Ce-OMS-2@CeO_(2)和CeO_(2)/Ce-OMS-2),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核壳型Ce-OMS-2@CeO_(2)材料由于其介孔结构的保持能够明显提升反应气体NO的传质和吸附,提升脱硝效率。同时,核壳型Ce-OMS-2@CeO_(2)催化剂显著降低了硫酸氢铵(ABS)的分解温度,使得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不易被ABS沉积覆盖,从而维持Ce-OMS-2@CeO_(2)高效的抗硫抗水脱硝性能。因此,核壳型Ce-OMS-2@CeO_(2)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SCR脱硝性能和抗硫抗水性能(在无SO_(2)下,100-200℃NO转化率为~100%;在有SO_(2)下,NO转化率≥~80%可维持在4 h以上)。本工作为开发高效稳定的Mn基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硝 核壳型Ce-OMS-2@CeO_(2) 抗硫抗水 硫酸氢铵
下载PDF
DFT calculation on p-xylene sensing mechanism of (C_(4)H_(9)NH_(3))_(2)PbI_(4) single crystal based on physisorption 被引量:2
12
作者 Meng-Ya Zhu Ping He +4 位作者 Xue-Li Yang Guang-Ze Hui Cheng-Chun Tang Guo-Feng Pan Li-Jian Bie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571-1577,共7页
P-xylene(p-C_(8)H_(10))is extremely harmful and dangerous to human health due to high toxicity and strong carcinogenicity.Exploring sensitive material to effectively detect p-xylene is of importance.In this paper,pero... P-xylene(p-C_(8)H_(10))is extremely harmful and dangerous to human health due to high toxicity and strong carcinogenicity.Exploring sensitive material to effectively detect p-xylene is of importance.In this paper,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C_(4)H_(9)NH_(3))_(2)PbI_(4) has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solution method.The obtained product was analy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With the space group Pbca,orthorhombic(C_(4)H_(9)NH_(3))_(2)PbI_(4) layered perovskite structure consists of an extended two-dimensional network of corner-sharing PbI_(6) octahedron.Single layer perovskite sheets of distorted PbI_(6) octahedron alternated with protonated n-butylammonium cation bilayers,which offers many advantages and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forming a gas sensor device based on the change of resistances.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simulations regarding the adsorption energy revealed that this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 compound has excellent selectivity toward p-xylene compared with other gases including C_(2)H_(5)OH,C_(6)H_(6),CH_(2)Cl_(2),HCHO,CH_(3)COCH_(3) and C_(7)H_(8).The calculation of electron density,density of states and electron density difference showed the sensing mechanism of p-C_(8)H_(10) is mainly derived from physical adsorption-desorption in view of electron trans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C_(4)h_(9)nh_(3))_(2)PbI_(4) p-xylene gas senso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calculation Physical adsorption-desorption mechanism
原文传递
石化加氢装置典型腐蚀与防护
13
作者 陈文武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79-186,200,共9页
通过典型腐蚀案例和腐蚀介质分布分析,总结了石化加氢装置的腐蚀规律,主要腐蚀类型有:反应流出物系统NH_(4)Cl结晶及垢下腐蚀、NH_(4)HS冲刷腐蚀、HCl露点腐蚀、循环氢脱硫塔和汽提塔湿H_(2)S腐蚀等。明确了加氢装置各类典型腐蚀机理的... 通过典型腐蚀案例和腐蚀介质分布分析,总结了石化加氢装置的腐蚀规律,主要腐蚀类型有:反应流出物系统NH_(4)Cl结晶及垢下腐蚀、NH_(4)HS冲刷腐蚀、HCl露点腐蚀、循环氢脱硫塔和汽提塔湿H_(2)S腐蚀等。明确了加氢装置各类典型腐蚀机理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从设备及管线选材、操作优化和腐蚀监检测等方面提出了腐蚀防护措施,对降低设备、管线腐蚀风险,保证加氢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装置 垢下腐蚀 nh_(4)cl结晶 nh_(4)hS冲刷腐蚀 湿h_(2)S腐蚀 腐蚀防护
下载PDF
偏磷酸钾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联梅 王中华 陈天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54-856,共3页
A new method of preparing potassium metaphophate(KPO3) was proposed.NH4H2PO4 and KCl are sufficiently mixed in a certain proportion,and heated for 2h at 450℃-480℃.After the reaction ends,the by-product NH4Cl was mov... A new method of preparing potassium metaphophate(KPO3) was proposed.NH4H2PO4 and KCl are sufficiently mixed in a certain proportion,and heated for 2h at 450℃-480℃.After the reaction ends,the by-product NH4Cl was moved away by subl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磷酸钾(KPO3) 新方法(热复分解升华法) 磷酸二氢铵 氯化钾
下载PDF
用氨水-氯化铵体系从再生铜冶炼渣中强化浸出铜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浩纶 辛旺皓 +4 位作者 陈佳明 舒建成 雷天涯 何德军 陈梦君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9-404,共6页
研究了以NH_(3)·H_(2)O-NH_(4)Cl体系从再生铜冶炼渣中强化浸出铜,考察了氨水浓度、NH_(4)Cl浓度、浸出时间和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质量体积比1/7、氨水浓度4 mol/L、NH_(4)Cl浓度5 mol/L、温度60℃、浸出时间1.... 研究了以NH_(3)·H_(2)O-NH_(4)Cl体系从再生铜冶炼渣中强化浸出铜,考察了氨水浓度、NH_(4)Cl浓度、浸出时间和温度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液质量体积比1/7、氨水浓度4 mol/L、NH_(4)Cl浓度5 mol/L、温度60℃、浸出时间1.5 h、搅拌速度900 r/min条件下,铜浸出率为95.15%;浸出过程符合单颗粒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受内扩散控制,反应活化能为21.38 kJ/mol;NH_(4)^(+)与铜化合物反应生成铜氨配合物,其中Cu(NH_(3))_(4)^(2+)具有氧化性,与氨水共同作用加速浸出过程实现铜的浸出;研究结果为再生铜冶炼渣实现资源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铜冶炼渣 nh_(3)·h_(2)o-nh_(4)cl体系 浸出 动力学
下载PDF
氯盐品种及其浓度对西瓜生长与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柳雪 王西娜 +3 位作者 李雪芳 郝雯悦 霍庆柱 谭军利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8-126,共9页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西瓜种植中长期采用含氯微咸水灌溉导致土壤中累积大量氯离子(Cl^(−)),抑制忌氯作物西瓜生长发育的问题,探索氯对西瓜的毒害机制,为安全利用含氯肥料及含氯微咸水、调控西瓜氯毒害提供理论依据。以金城5号西瓜为供试...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西瓜种植中长期采用含氯微咸水灌溉导致土壤中累积大量氯离子(Cl^(−)),抑制忌氯作物西瓜生长发育的问题,探索氯对西瓜的毒害机制,为安全利用含氯肥料及含氯微咸水、调控西瓜氯毒害提供理论依据。以金城5号西瓜为供试作物,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氯盐品种(NaCl、NH_(4)Cl、CaCl_(2)、KCl)及其浓度对西瓜植株生物量、根冠比、根系丙二醛(MDA)含量、根系活力、根系Cl^(−)含量及NO_(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氯盐及其浓度对西瓜根系生长的影响均存在差异。相比不施氯对照,中浓度和高浓度(80 mmol/L和160 mmol/L)NaCl、NH_(4)Cl、CaCl_(2)、KCl处理的根系NO_(3)^(-)含量分别降低44.16%~47.95%和35.96%~49.62%,Cl^(−)含量分别增加0.71~1.34倍和1.24~1.86倍,地上、地下部鲜质量降低41.39%~57.78%、31.31%~44.73%和57.28%~72.13%、49.35%~67.38%,NaCl处理未显著影响MDA含量,其他氯化物处理MDA含量显著降低31.87%~45.05%和25.27%~28.57%;对于不同氯化物,NaCl处理较其他氯化物处理加重氧化损失,NH_(4)Cl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Cl^(-)吸收,中浓度CaCl_(2)处理下的西瓜根系活力较其他氯化物显著增加41.18%~104.17%,地下部干质量较其他氯化物增加36.00%~112.50%;相关分析表明,鲜质量和干质量与Cl^(−)和NO_(3)^(-)含量明显相关。可见,外源氯会通过增加根系Cl^(−)含量而减少NO_(3)^(-)含量,从而降低根系活力,抑制根系生长,并且伴随离子不同,氯对西瓜的抑制程度和机制不同。以CaCl_(2)和KCl作氯盐处理对西瓜根系生长的毒害作用小于NaCl和NH_(4)Cl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盐品种 NAcl nh_(4)cl Cacl_(2) Kcl 氯浓度 根系活力 丙二醛 NO_(3)^(-) 西瓜 水培试验
下载PDF
酒石酸盐浸出氧化锌烟尘提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爱元 李妍研 +1 位作者 李明旭 郑雪梅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7,共8页
开展了酒石酸盐强化氧化锌烟尘回收锌工艺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NH_(3)-H_(2)O、NH_(3)-(NH_(4))_(2)O_(6)C_(4)H_(4)-H_(2)O、NH_(3)-C4H6O6-H_(2)O、NH_(3)-C_(4)H_(8)Na_(2)O_(8)-H_(2)O及(NH_(4))_(2)O_(6)C_(4)H_(4)-H_(2)O体系对锌... 开展了酒石酸盐强化氧化锌烟尘回收锌工艺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NH_(3)-H_(2)O、NH_(3)-(NH_(4))_(2)O_(6)C_(4)H_(4)-H_(2)O、NH_(3)-C4H6O6-H_(2)O、NH_(3)-C_(4)H_(8)Na_(2)O_(8)-H_(2)O及(NH_(4))_(2)O_(6)C_(4)H_(4)-H_(2)O体系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H_(3)-C4H6O6-H_(2)O体系浸出氧化锌烟尘效果较佳。进一步研究了NH_(3)-C4H6O6-H_(2)O体系下酒石酸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酒石酸浓度为0.7mol/L、氨水浓度为5mol/L、浸出时间为40min、搅拌速度400r/min、液固比为5∶1、浸出温度为25℃条件下,锌浸出率达到76.59%,其中酒石酸浓度、时间、搅拌速度、液固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显著;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NH_(3)-C4H6O6-H_(2)O体系可实现ZnO的配位溶出,ZnS在酒石酸及酒石酸盐的氨性体系下难以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烟尘 nh_(3)-C_(4)h_(6)O_(6)-h_(2)O体系 浸出率
下载PDF
氨法电积锌液中铅的去除及阴极锌形貌研究
18
作者 桂雨曦 郝先东 +3 位作者 邱宏菊 吴春晗 高磊 陈菓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研究了从ZnCl_(2)-NH_(4)Cl-H_(2)O电积锌体系中去除杂质铅,探讨了铅对电积锌的影响机制,考察了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及锌粉投加量对铅去除率的影响,借助SEM、XRD表征所得阴极锌形貌。结果表明:电积液中锌粉添加量2.25 g/L、搅拌速度600 r... 研究了从ZnCl_(2)-NH_(4)Cl-H_(2)O电积锌体系中去除杂质铅,探讨了铅对电积锌的影响机制,考察了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及锌粉投加量对铅去除率的影响,借助SEM、XRD表征所得阴极锌形貌。结果表明:电积液中锌粉添加量2.25 g/L、搅拌速度600 r/min、反应时间75 min条件下,铅去除率96.9%;在电积液中铅质量浓度0.91 mg/L、电流密度400 A/m^(2)、温度45℃条件下,电积锌纯度达99.979%,且阴极锌表面白亮致密平整;随电积液中铅质量浓度增大,阴极锌微观形貌呈现出从规则小六角片型到簇状枝晶型变化规律,锌晶体择优取向按(101)-(110)-无明显择优取向顺序改变;适当增大搅拌速度和锌粉投加量有助于铅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l_(2)-nh_(4)cl-h_(2)O体系 电积 去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