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LIP-1在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瑶 于福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兴奋毒性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有关。神经兴奋性毒性是指过量的谷氨酸过度激活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NMDAR)并导致神经元毒性的过程。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是... 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兴奋毒性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P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有关。神经兴奋性毒性是指过量的谷氨酸过度激活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NMDAR)并导致神经元毒性的过程。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是神经元钙传感器(NCS)大家族的一员,主要在大脑神经元中表达,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神经元离子通道、神经元生长和存活。VILIP-1可以作为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兴指标。文章对VILIP-1在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锥蛋白样蛋白1 神经兴奋毒性 谷氨酸 nmda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洛伐他汀调节NMDA受体功能减缓NMDA兴奋性毒性损害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蓉 刘露 +1 位作者 朱夕陈 马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8-474,共7页
目的:检测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LOV调节NMDA受体功能在神经保护中的潜在机制。方法:培养的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分未处理组、LOV组、NMDA组、L... 目的:检测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LOV调节NMDA受体功能在神经保护中的潜在机制。方法:培养的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分未处理组、LOV组、NMDA组、LOV+NMDA组、谷氨酸(glutamate,Glu)组及Glu+APV(一种特异性NMDA受体拮抗剂)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TUNEL分析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印迹测定蛋白水平,生物素化法检测细胞表面受体。结果:①与NMDA组或Glu组少数幸存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阳性神经元相比,LOV+NMDA组和Glu+APV组MAP⁃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神经元树突的数目和长度均明显增加(P<0.001);②与NMDA组或Glu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多相比,LOV+NMDA组或Glu+APV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01);③与未处理组相比,NMDA组NMDA受体蛋白(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R2B)表达显著减少(P<0.001),而LOV预处理后增加NR2B蛋白表达(P<0.05);④生物素化法检测细胞表面受体显示,NMDA处理导致细胞表面大部分NR2B丢失(P<0.001),LOV预处理能显著减少NMDA诱导的细胞表面NR2B丢失(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NMDA处理后,NR2B在酪氨酸(tyrosine,Tyr)1472位点的磷酸化下降(P<0.05),LOV预处理显著恢复Tyr1472位点的磷酸化(P<0.05)。结论:LOV能减轻NMD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损害,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影响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细胞内吞和/或胞内降解,进而调节NR2B表面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nmda受体 NR2B 兴奋毒性 神经保护
下载PDF
人参皂甙Rd对皮层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后胞内游离钙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琛 叶瑞东 +5 位作者 韩军良 史明 曹荣 饶志仁 吴昊 赵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8,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Ginsenoside Rd,GSRd)对皮层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方法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SRd对谷氨酸(Glutamate,Glu)...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d(Ginsenoside Rd,GSRd)对皮层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方法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SRd对谷氨酸(Glutamate,Glu)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刺激后神经元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影响。使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4,AM标记细胞内游离钙,以Fluo-4的荧光强度反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荧光强度没有明显变化,而高浓度Glu刺激可迅速升高神经元胞内的荧光强度;在给予GSRd干预时,荧光强度升高的幅度明显降低,与MK-801的作用相似;NMDA刺激亦可使神经元胞内荧光强度明显升高,而加入GSRd干预时,荧光强度升高的幅度较NMDA损伤组有明显减小。结论:GSRd能够抑制高浓度Glu和NMDA引起的大量钙内流,提示减轻兴奋性毒性损伤过程中的钙超载可能是GSRd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D 谷氨酸 nmda 兴奋毒性 钙离子
下载PDF
麝香酮减轻急性脑缺血损伤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梁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麝香酮减轻兴奋毒性、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脑缺损伤模型(MCAO),观察了麝香酮对缺血24小时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皮层超微结构、NMDA受体Ⅰ型亚单位(NR1)表达的影响。结果:麝香酮可改善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 目的:探讨麝香酮减轻兴奋毒性、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脑缺损伤模型(MCAO),观察了麝香酮对缺血24小时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皮层超微结构、NMDA受体Ⅰ型亚单位(NR1)表达的影响。结果:麝香酮可改善缺血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超微结构损伤,可下调NR1表达。结论:麝香酮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与减少NR1蛋白表达,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酮 兴奋毒性 脑缺血 急性脑缺血损伤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mda受体 神经功能评分 抗脑缺血损伤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蝙蝠葛苏林碱抑制NMDA引起的细胞游离钙升高而减少神经毒性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霆 刘国卿 +3 位作者 朱兴族 封新影 李刚锋 叶小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39-742,共4页
目的:研究蝙蝠葛苏林碱(daurisoline,DAU) 拮抗N甲基D精氨酸( NmethylDaspratate,NMDA) 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方法:NMDA 损伤原代培养的海马... 目的:研究蝙蝠葛苏林碱(daurisoline,DAU) 拮抗N甲基D精氨酸( NmethylDaspratate,NMDA) 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方法:NMDA 损伤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培养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测定;大鼠动脉条内86 Rb+ 外流率的测定。结果:DAU 能对NMDA 损伤的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损伤后培养细胞中LDH 的释放;DAU 还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KCl,Bay,K8644,NMDA,去甲肾上腺素(NE) 以及咖啡因(caffeine) 刺激的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上升,但并不影响静息的或由钾通道开放剂吡哪地尔(pinacidil,PIN) 刺激的大鼠动脉条内86 Rb+ 的外流率。结论:DAU 通过阻断NMDA 引起的细胞钙升高而拮抗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苏林碱 nmda 兴奋毒性
下载PDF
以兴奋性毒性机制为靶点的神经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玉玉 王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68-570,共3页
兴奋性毒性是最早发现并被广泛认可的脑缺血卒中后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当大脑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由于代谢障碍,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增加与重摄取出现障碍,最终导致大脑缺血区域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水平迅速升高[1]。随后谷氨酸受体的激... 兴奋性毒性是最早发现并被广泛认可的脑缺血卒中后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当大脑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由于代谢障碍,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增加与重摄取出现障碍,最终导致大脑缺血区域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水平迅速升高[1]。随后谷氨酸受体的激活导致钙内流和神经元去极化,进而导致大脑中许多钙依赖通路的异常激活和坏死、凋亡和自噬过程的启动[2]。研究表明由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疾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元损伤的重要作用机制[3]。自上世纪50年代兴奋性毒性的概念提出以来,关于谷氨酸释放、转运体功能改变、受体表达及其引起的下游细胞死亡信号的激活等已成为脑缺血损伤机制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以兴奋性毒性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为靶点的神经保护策略,并对新一代兴奋性毒性抑制剂如何在上一代药物失败的情况下获得成功进行分析,以期为兴奋性毒性机制的研究和神经保护药物的研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毒性 神经保护剂 nmdaR nmda受体拮抗剂 GluN2B-PSD95-nNOS通路 NA-1抗氧化剂 谷氨酸转运体
下载PDF
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的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梁云贞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49-50,共2页
关于兴奋性氨基酸兴奋毒性的机理 ,可能涉及去极化 ,神经元肿胀 ,Ca2 + 内流乃至第二信使等复杂的过程。简要地说 ,可概括为两类损伤 :渗透压性损伤和与钙有关的损伤。本文重点阐明了与Ca2 +
关键词 兴奋毒性 兴奋性氨基酸 nmda受体
下载PDF
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田真 马丕勇 +2 位作者 杨春燕 张研 孙雪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9期1447-1448,共2页
乌头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块根,其中,四川种植者因其个大、药效好,称为川乌,其他地方种植者称为草乌。在我国,广泛应用于风湿、关节骨病的治疗。国外则大多作为外用镇痛药使用。生的川乌、草乌具有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需要确切炮制后方... 乌头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块根,其中,四川种植者因其个大、药效好,称为川乌,其他地方种植者称为草乌。在我国,广泛应用于风湿、关节骨病的治疗。国外则大多作为外用镇痛药使用。生的川乌、草乌具有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需要确切炮制后方可适量口服。如果服用不当,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死亡。传统的观念认为,乌头碱中毒的机制主要是强烈兴奋迷走神经,因此建议使用阿托品作为急救药[1]。但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中毒 心律失常 大鼠 诱发 兴奋迷走神经 乌头属植物 神经毒性 心脏毒性
下载PDF
NMDA受体信号复合体中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侯筱宇 张光毅 《生命科学》 CSCD 2003年第5期274-278,共5页
谷氨酸能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后密集区(postsynaptic density,PSD)包含多种受体蛋白、骨架蛋白和信号蛋白,它们通过分子中特定的结构域相互识别并动态地结合,形成多个信号复合体,参与突触后受体功能的调节及其下游特异性信号转导通路的激... 谷氨酸能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后密集区(postsynaptic density,PSD)包含多种受体蛋白、骨架蛋白和信号蛋白,它们通过分子中特定的结构域相互识别并动态地结合,形成多个信号复合体,参与突触后受体功能的调节及其下游特异性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其中,NMDA受体信号复合体中蛋白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阐明,对于深入了解神经发育、突触可塑性、兴奋性毒性等生理病理的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蛋白质相互作用 PSD-95 信号转导 兴奋毒性
下载PDF
谷氨酸NMDA受体激活双重作用的教学体会(摘要)
10
作者 杨蓓 邹挺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nmda受体 兴奋毒性作用 神经保护作用 海马
下载PDF
Histamine H3 receptor antagonist clobenpropit enhaces GABA release to protect against NMDA -induced excitotoxicity in cultured cortical neurons through the cAMP/PKA pathway
11
作者 Dai Hai-Bin Fu Qiu-Li +1 位作者 Shen Yao Chen Zhong 《中国药理通讯》 2006年第4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组胺H3受体拮抗剂 CLOBENPROPIT GABA释放 nmda诱发兴奋毒性 皮质神经元 cAMP/PKA通道
下载PDF
脑卒中干预途径:靶向NMDA受体
12
作者 孙华利 毛森林 +2 位作者 王心悦 王毅飞 付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3期265-270,共6页
NMDA(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在缺血性脑卒中所致兴奋性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但NMDAR阻滞剂在临床上一直未能取得理想效果。相关研究已表明NMDAR的不同亚基及受体下游的许多特异性效应器对神经元的生存和死亡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 NMDA(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在缺血性脑卒中所致兴奋性神经元死亡中起重要作用,但NMDAR阻滞剂在临床上一直未能取得理想效果。相关研究已表明NMDAR的不同亚基及受体下游的许多特异性效应器对神经元的生存和死亡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这些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NMDAR下游信号通路,以期为治疗脑卒中提供更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脑卒中 兴奋毒性 双重作用 下游信号通路
下载PDF
川芎嗪烃基哌嗪衍生物CXC137对NMDA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及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保护作用研究
13
作者 张浩 郭秀丽 《中国药理通讯》 2010年第3期33-34,共2页
血管性痴呆是发生在脑血管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有语言、视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持续性损害的综合征。血管性痴呆产生原因多为脑梗塞导致脑缺血一再灌注引起的脑实质损伤。当今研究表明:兴奋性氨基... 血管性痴呆是发生在脑血管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有语言、视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持续性损害的综合征。血管性痴呆产生原因多为脑梗塞导致脑缺血一再灌注引起的脑实质损伤。当今研究表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是缺血一再灌注导致的脑实质损伤进而引起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分子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Y5Y细胞损伤 血管性痴呆 nmda诱导 哌嗪衍生物 保护作用 模型大鼠 川芎嗪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 of carnosine against NMDA -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differentiated rat PC12 cells 被引量:1
14
作者 Shen Yao Fan Yan -Yin Fan Xiao -Ning Dai Hai- Bin Fu Qiu-Li Hu Wei-Wei Hu ChenZhong 《中国药理通讯》 2006年第4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肌肽 nmda诱发神经毒性 神经保护作用 大鼠模型 分化PC12细胞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谷氨酸假说及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晓江 熊鹏 +2 位作者 曾勇 李明 陈鹏 《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66-69,共4页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重性疾病,其诊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缺乏客观生物诊断指标。本文从谷氨酸假说角度,综述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效应在精神分裂症中研究进展,并探讨外周血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为其诊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谷氨酸 兴奋毒性效应 nmda 受体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谷氨酸对大鼠海马损伤的不同时段超微结构的研究
16
作者 曹建淳 徐丹令 +1 位作者 陈斐 李广君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99-501,共3页
目的 为明确谷氨酸对海马神经细胞有无兴奋性和毒性作用。方法 实验选择具有较多NMDA受体的海马作为研究对象 ,选用SD大鼠 ,给予MSG (MonosodiumL glutamate ,剂量为 18mmol/kg)皮下注射 ,在不同的时段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和其海马神... 目的 为明确谷氨酸对海马神经细胞有无兴奋性和毒性作用。方法 实验选择具有较多NMDA受体的海马作为研究对象 ,选用SD大鼠 ,给予MSG (MonosodiumL glutamate ,剂量为 18mmol/kg)皮下注射 ,在不同的时段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和其海马神经细胞受损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发现大鼠的早期行为表现较为兴奋 ,而后随时间的延长表现迟钝。神经细胞早期为水肿 ,后期水肿明显和细胞器的破坏直至细胞核固缩 ,这些损伤主要表现在CA1区。结论 表明边缘系统的海马结构易受谷氨酸的影响 ,同时也表明谷氨酸对海马神经细胞有兴奋毒性作用 ,此可为临床和基础的研究提供一定形态学的依据目的 为明确谷氨酸对海马神经细胞有无兴奋性和毒性作用。方法 实验选择具有较多NMDA受体的海马作为研究对象 ,选用SD大鼠 ,给予MSG (MonosodiumL glutamate ,剂量为 18mmol/kg)皮下注射 ,在不同的时段观察大鼠的行为表现和其海马神经细胞受损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发现大鼠的早期行为表现较为兴奋 ,而后随时间的延长表现迟钝。神经细胞早期为水肿 ,后期水肿明显和细胞器的破坏直至细胞核固缩 ,这些损伤主要表现在CA1区。结论 表明边缘系统的海马结构易受谷氨酸的影响 ,同时也表明谷氨酸对海马神经细胞有兴奋毒性作用 ,此可为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海马兴奋毒性 超微结构 nmda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非血管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玥 程义勇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75-177,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未解的难题。近年的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损伤微循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已被充分证实,但同型半胱氨酸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血管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未解的难题。近年的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损伤微循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已被充分证实,但同型半胱氨酸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非血管机制仍在研究中。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主要是通过对神经元 DNA 的损伤,NMDA 受体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以及氧化损伤等多途径的致病机理,导致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最终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机制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毒性作用 nmda受体 神经科学 发病机制 研究资料 致病机理 氧化损伤 神经元 微循环 DNA 多途径 兴奋
下载PDF
反义寡聚核苷酸对神经元兴奋性毒性的拮抗作用
18
作者 单巍松 梁英武 +2 位作者 张国荣 王朝晖 吴希如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的Ⅰ型亚基在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中的作用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原代增减中,钭细胞分为反义,正义NR1寡聚核苷酸,脂质体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给药,通过细胞计数,扫描电镜,放射性受体分析技术观... 为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的Ⅰ型亚基在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中的作用在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原代增减中,钭细胞分为反义,正义NR1寡聚核苷酸,脂质体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给药,通过细胞计数,扫描电镜,放射性受体分析技术观察神经元形态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 天门冬氨酸 寡核苷酸类 神经元 兴奋毒性
原文传递
G蛋白耦联受体30通过抑制NR2B受体介导雌激素快速神经保护作用
19
作者 刘水冰 张南 郭艳艳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5,共1页
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能够抑制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雌激素可通过基因组和非基因机制调节谷氨酸NMDA(N—methyl—D—aspartate,N-甲基-D-天冬氨酸)和非NMDA受体,从而调控兴奋性神经毒性和细胞信号传递。研究... 雌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能够抑制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雌激素可通过基因组和非基因机制调节谷氨酸NMDA(N—methyl—D—aspartate,N-甲基-D-天冬氨酸)和非NMDA受体,从而调控兴奋性神经毒性和细胞信号传递。研究表明GPR30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30,G蛋白耦联受体30)参与局部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但是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耦联受体 神经保护作用 受体介导 雌激素 N-甲基-D-天冬氨酸 兴奋性神经毒性 nmda受体 protein
下载PDF
丹皮酚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缺糖缺氧损伤及抑制NMDA受体激活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宁宁 武继彪 +2 位作者 魏欣冰 管华诗 张岫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28-1232,共5页
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缺糖缺氧损伤(OGD)模型,观察丹皮酚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对NMDA受体结合活性的抑制作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于建立OGD模型前5min分别加入丹皮酚及MK-801并观察其作用。OGD模型建立后神经元存活率... 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缺糖缺氧损伤(OGD)模型,观察丹皮酚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对NMDA受体结合活性的抑制作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于建立OGD模型前5min分别加入丹皮酚及MK-801并观察其作用。OGD模型建立后神经元存活率显著降低,氨基酸分析仪测得的海马神经元细胞外液兴奋性氨基酸(EAA)浓度显著升高,且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结合活性及NMDA受体NR1亚基mRNA表达显著增强。而经过丹皮酚及MK-801处理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胞体损伤明显减轻,丹皮酚及MK-801显著降低了细胞死亡率(P<0.05)及细胞外液EAA的升高(P<0.05),并可抑制NMDA受体结合活性的增高及减弱NR1亚基受体mRNA的上调(P<0.05)。实验结果表明,丹皮酚对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OGD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升高及影响NMDA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nmda受体 缺糖缺氧损伤 兴奋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