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液浓度对单膜孔入渗NO_3^--N运移特性影响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穆红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4-206,共3页
该文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单膜孔肥液入渗NO3--N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入渗土壤NO3--N浓度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水分运动的湿润锋一致;肥液浓度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越大,土壤剖面... 该文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单膜孔肥液入渗NO3--N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入渗土壤NO3--N浓度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水分运动的湿润锋一致;肥液浓度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越大,土壤剖面NO3--N浓度最大值越大,相同深度处土壤NO3--N浓度也越大。肥液入渗土壤NO3--N浓度分布特征与湿润体深度符合分段函数模型。供水入渗过程中,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和浓度最大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再分布过程中,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继续增大,而NO3--N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点源入渗 肥液浓度 no3^--N浓度分布
下载PDF
滴灌施肥对冬小麦农田土壤NO_3^--N分布、累积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静 王迎春 +3 位作者 李虎 王立刚 邱建军 肖碧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7-935,共9页
【目的】黄淮海平原高产麦田水肥资源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水肥利用率低、氮素损失量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研究了滴灌施肥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大田氮素利用和损失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以尿素、NH4H2PO4和... 【目的】黄淮海平原高产麦田水肥资源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水肥利用率低、氮素损失量大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研究了滴灌施肥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大田氮素利用和损失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以尿素、NH4H2PO4和KCl混合的水溶性肥料为材料,在山东桓台进行冬小麦主要生育期测墒补灌并随水施肥的田间试验,设置4个施氮量处理,即N0(不施肥)、N1(94.5 kg/hm2)、N2(189 kg/hm2)和N3(270 kg/hm2),分析了大田土壤NO-3-N空间分布、剖面累积及氮素的平衡。【结果】1)滴灌施肥24 h后,随施氮量的增加,在滴头周围水平方向上土壤NO-3-N从在湿润土体边缘聚集逐渐变化为在滴头下方聚集,当施氮量为189 kg/hm2时,滴灌施肥后滴头下方和湿润土体边缘的NO-3-N含量差异不显著,在滴头周围水平方向上均匀性最好;NO-3-N在滴头下方土壤内随水运移深度主要在60 cm以上,滴灌施肥后滴头下方垂直方向上NO-3-N没有在湿润体边缘聚集。2)冬小麦收获后,0—100 cm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施氮量超过N 189kg/hm2后,土壤剖面NO-3-N累积量的增加幅度加大,0—40 cm土层的NO-3-N增加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层,N0、N1、N2和N3处理0—40 cm土层NO-3-N累积量所占比例分别为66%、72%、72%和71%。3)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吸氮量和籽粒产量先增加后下降,而0—100 cm土层氮素残留量、表观损失量不断增加,滴灌施肥条件下氮素表观损失量较低,N1、N2和N3的表观损失率分别为20%、17%和16%。【结论】滴灌施肥措施下,合理的灌溉量可以调节滴灌施肥后硝态氮主要向下运移至作物根区范围,集中在作物根系最密集的0—40 cm范围内,肥液浓度对硝态氮运移深度影响不大。施入适宜量氮肥有利于提高滴头下方湿润体内水平方向上NO-3-N分布的均匀度,从而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施氮量为189 kg/hm2的N2处理获得了最高的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播前和收获后根区土壤NO-3-N累积量基本达到平衡,是试验筛选出的最佳滴灌施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施肥 no3^--N 空间分布 氮素平衡
下载PDF
氮肥施用对冬小麦土壤残留NO_3^--N含量及根系分布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曾长立 刘 丽 +1 位作者 王兴仁 张福锁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通过6个氮水平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冬小麦土壤剖面NO3--N含量及其与根系空间分布对应关系的影响;探索了土壤剖面NO3--N含量与氮肥施用量的趋势规律,以及冬小麦施用氮肥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成因、规律及最危险时期.
关键词 氮肥施 冬小麦 根系分布 no3^--N
下载PDF
肥液浓度对膜孔单向交汇入渗NO3^--N运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1 位作者 穆红文 任建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2,64,共6页
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NO3--N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入渗湿润体膜孔中心和交汇界面中心垂向土壤NO3--N的浓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水分运动的湿润锋一致;肥液浓度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NO3... 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膜孔肥液单向交汇入渗NO3--N的分布特性。研究表明,不同肥液浓度的膜孔入渗湿润体膜孔中心和交汇界面中心垂向土壤NO3--N的浓度锋运移距离与土壤水分运动的湿润锋一致;肥液浓度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越大,土壤NO3--N浓度最大值越大,相同深度处土壤NO3--N浓度也越大。建立了肥液交汇入渗湿润体膜孔中心和交汇界面中心垂向土壤NO3--N浓度分布特征与湿润体深度之间的分段函数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入渗供水过程中,NO3--N浓度锋运移距离和浓度最大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再分布过程中,NO3--N浓度前锋运移距离随时间延长而增大,而NO3--N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单向交汇入渗 肥液浓度 no3^--N浓度分布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NO_3^-N深层积累和土壤剖面中水分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9
5
作者 郭胜利 吴金水 +1 位作者 郝明德 党廷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研究了旱地农业系统中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 ,降水对NO 3 N积累、剖面水分分布以及N素吸收量、回收率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降水和氮肥施用量显著影响作物产量 .施用氮肥在土壤剖面中造成NO3- N深层积累 ,其中NPM处理累积... 研究了旱地农业系统中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 ,降水对NO 3 N积累、剖面水分分布以及N素吸收量、回收率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降水和氮肥施用量显著影响作物产量 .施用氮肥在土壤剖面中造成NO3- N深层积累 ,其中NPM处理累积层位于 6 0~ 12 0cm ,累积量相当于 3.0年的年度施肥量(12 0kg·hm-2 ) ,NP处理累积层位于 80~ 140cm ,相当于 1.4年施肥量 .随着降水的年际间波动 ,无论在丰水年、平水年还是干旱年 ,NPM处理耗水量 >NP处理 >M处理 >P ,CK处理 .13年不同施肥造成了土壤剖面水分差异 .冬小麦播种前不同施肥处理 0~ 10 0cm水分剖面分布差别不大 .NPM处理、NP处理 (除丰水年外 ) ,土壤 10 0~ 30 0cm含水量迅速降低 ,干旱年M处理缓慢降低 ,P和CK处理在任何年份变化都不大 .氮肥回收率随着降水的波动也呈现相应的高低变化 ,NPM、NP处理的高低波动幅度最大 .NPM、NP处理NO3- N累积与N素回收率的降低、土壤水分亏缺基本吻合 .由此也反映了水分 作物 施肥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制约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no3^--N累积层 土壤水分布 氮素回收率
下载PDF
NdF_3-LiF-Nd_2O_3熔盐体系中Nd_2O_3的浓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鑫 朱卫花 +1 位作者 刘红霞 张小联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8,68,共4页
通过自制的高温熔盐多点取样装置来研究电解槽内Nd2O3浓度的分布情况,并分析Nd2O3浓度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Nd2O3在NdF3-LiF-Nd2O3熔盐体系中各点的浓度一般不超过4%;Nd2O3浓度在垂直方向的总体分布趋势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此... 通过自制的高温熔盐多点取样装置来研究电解槽内Nd2O3浓度的分布情况,并分析Nd2O3浓度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Nd2O3在NdF3-LiF-Nd2O3熔盐体系中各点的浓度一般不超过4%;Nd2O3浓度在垂直方向的总体分布趋势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此分布形式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阳极Nd2O3消耗量一致;Nd2O3浓度在水平方向的分布趋势是由阴极向阳极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3-LiF-Nd2O3 熔盐体系 电解 ND2O3 浓度分布
下载PDF
北京市PM2.5组分NO3-浓度分布及来源模拟分析
7
作者 刘妍妍 易文杰 +6 位作者 程兵芬 于博 张伟琦 程念亮 苏布达 孟凡 李莉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231-237,共7页
采用观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北京市NO_3^-时空分布及来源特征,发现近10 a北京市NO_3^-年均浓度6.69~12.48μg/m^3,总体呈波动中缓慢上升趋势,近3 a下降趋势明显;北京市NO3-浓度整体呈重污染日〉秋冬季〉春夏季的特征,日... 采用观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北京市NO_3^-时空分布及来源特征,发现近10 a北京市NO_3^-年均浓度6.69~12.48μg/m^3,总体呈波动中缓慢上升趋势,近3 a下降趋势明显;北京市NO3-浓度整体呈重污染日〉秋冬季〉春夏季的特征,日变化浓度呈双峰型分布,空间上呈南北梯度分布特征;北京市NO_3^-/SO_4^(2-)年均值0.97~1.06,重污染日均值1.00~1.07;北京市的NO_3^-排放源有由固定源为主向固定源和移动源并重特征发展的趋势;重污染日NO_3^-本地、外来源、背景及边界条件分别贡献40%、44%、16%,重污染期间二次转化及区域传输对北京NO_3^-浓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3-浓度 时空分布 综合空气质量模型 北京
下载PDF
成都市O3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分析 被引量:38
8
作者 崔蕾 倪长健 +3 位作者 王超 谢雨竹 胡淑萍 甘小玲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6,共6页
为深入认知成都市O_3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基于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市区站点O_3、NO、NO_2、NO_x的逐时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气象站的气象数据逐时观测资料,据此对O3的季变化、日变化、"周末效应"、"节假日... 为深入认知成都市O_3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基于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市区站点O_3、NO、NO_2、NO_x的逐时监测资料以及成都市气象站的气象数据逐时观测资料,据此对O3的季变化、日变化、"周末效应"、"节假日效应"进行了讨论,并对其浓度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O_3浓度季变化呈现明显夏高冬低的特征,浓度最大值出现在8月。O_3浓度日变化为单峰型,夏季峰值出现在15:00,冬季峰值出现在16:00。市区存在"周末效应",即周末O_3浓度总体比工作日高;"节假日效应"则表现出复杂多变性,受气象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多种随机因素的影响。O_3日平均浓度与NO、NO_2、NO_x、相对湿度呈明显负相关,与温度、风速呈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O3浓度 时间分布 气象条件
下载PDF
北京夏季O_3垂直分布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任丽红 胡非 王玮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74,共9页
通过分析2000年7月26日~8月22日北京325m气象塔的O3浓度梯度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探讨了O3与NOx、风速、风向、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关系。通过建立不同风向下O3浓度与NOx、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的多元回归方程,证实了高浓度的O3是NO... 通过分析2000年7月26日~8月22日北京325m气象塔的O3浓度梯度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象资料,探讨了O3与NOx、风速、风向、温度及相对湿度的关系。通过建立不同风向下O3浓度与NOx、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的多元回归方程,证实了高浓度的O3是NOx与气象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可得到的气象资料及NO浓度值进行O污染预报的尝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O3浓度 垂直分布 气象因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澳门半岛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浓度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烨 郝吉明 傅立新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8-341,共4页
建立了以GIS为平台的澳门半岛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采用修正的ISCST3模式对澳门半岛1月份(1997年)大气中CO和NOx浓度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澳门半岛大气中CO和NOx1月份的平均浓度基本符合国家大... 建立了以GIS为平台的澳门半岛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清单。在此基础上,采用修正的ISCST3模式对澳门半岛1月份(1997年)大气中CO和NOx浓度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澳门半岛大气中CO和NOx1月份的平均浓度基本符合国家大气质量一级标准,但在重要交通干线附近的区域,污染(尤其是NOx)已经比较严重。模拟的CO和NOx峰值浓度出现在荷兰园大马路和雅廉访大马路交界处,分别为2121、78μg/m3。研究结果可为澳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浓度 空间分布 汽车排气 ISCST3模式 空气质量模式 澳门 污染物排放
下载PDF
基于3G网络的分布式粉尘监测系统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华君 刘玉麟 +1 位作者 秦宁 蒋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16,共4页
为解决传统粉尘监测设备的监测点少、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基于3G网络,提出一种分布式粉尘浓度监测系统。采用依据微电荷监测原理实现的粉尘检测器作为前端探头,将被测区域内的粉尘量转化为4 m A^20 m A的电流信号。通过高精度模数转换器... 为解决传统粉尘监测设备的监测点少、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基于3G网络,提出一种分布式粉尘浓度监测系统。采用依据微电荷监测原理实现的粉尘检测器作为前端探头,将被测区域内的粉尘量转化为4 m A^20 m A的电流信号。通过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将电流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模块将采集的粉尘浓度值、继电器开关信号等数据组成协议帧,通过3G网络将数据传送至数据中心。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粉尘浓度实时显示、采集数据保存及历史数据回放功能,具有监测精度高、维护成本低、操作安全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网络 分布式系统 粉尘监测 粉尘浓度 电流信号
下载PDF
3S就能采集一次PM2.5数据——我国首台PM2.5浓度实时监测仪器研制成功
12
《浙江气象》 201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粒径××,粒子数××,粒普××,PM2.5浓度××”,通过电子触摸屏,工作人员每隔3S就能采集一次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的浓度和粒径分布。3月29日我国首台可实时检测可吸入颗粒物... “粒径××,粒子数××,粒普××,PM2.5浓度××”,通过电子触摸屏,工作人员每隔3S就能采集一次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的浓度和粒径分布。3月29日我国首台可实时检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的仪器(LD310和LD320)在京通过了专家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颗粒物浓度 监测仪器 实时检测 采集 3S 粒径分布 可吸入颗粒物
下载PDF
CO_2与PH_3混合熏蒸两种气体的分布规律及熏蒸效果
13
作者 董方明 周宏才 +3 位作者 王建平 钟良才 李汉洲 邹文捷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1996年第1期20-22,共3页
尽管有不少资料报导储粮害虫对PH<sub>3</sub>的抗性日益增加,但由于目前还未找到一种能替代AIP的理想熏蒸剂,所以AIP仍是储粮熏蒸剂的首选药剂。
关键词 分布规律 混合熏蒸 熏蒸效果 国家粮食储备库 气体浓度 PH3 粮食储藏 CO2 仙桃市 储粮害虫
下载PDF
关于YBCO中载流子的数目及分布的理论讨论
14
作者 韩汝珊 甘子钊 +1 位作者 尹道乐 廖清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3-50,共8页
使用一种离子模型处理高温超导 YBa_2Cu_3O(7-δ)体系,计算离子电荷不同分布总能量的差别,研究了载流子浓度、铜离子和氧离子的化学价以及破坏化学计量比的氧空位的浓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氧化物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的主... 使用一种离子模型处理高温超导 YBa_2Cu_3O(7-δ)体系,计算离子电荷不同分布总能量的差别,研究了载流子浓度、铜离子和氧离子的化学价以及破坏化学计量比的氧空位的浓度之间的关系。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氧化物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是 CuO_2面上的载流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a2Cu3O7-s体系 数目 分布理论 化学价 载流子浓度 高温超导
下载PDF
中国臭氧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鑫龙 赵文吉 +3 位作者 李令军 杨兴川 姜建芳 孙爽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5,共10页
本文根据2015~2017年中国大陆338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臭氧(O3)浓度数据,综合利用空间插值法、全局自相关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讨了O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17年中国大陆338个城市的O3... 本文根据2015~2017年中国大陆338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臭氧(O3)浓度数据,综合利用空间插值法、全局自相关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探讨了O3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17年中国大陆338个城市的O3日最大8小时浓度为2~300μg/m3,其中超标天数比例为5. 9%,323个城市达标率在85%以上;O3月均值变化曲线基本呈"单峰状",5月达到峰值,12月最低;O3浓度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O3日变化特征为夜间到清晨O3浓度很低,上午8∶00左右开始升高,下午16∶00达到峰值;中国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O3污染严重,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整体污染较低。O3浓度在全国尺度上的集聚性呈上升趋势,GWR表明,人口密度、人均私家车保有量与O3浓度显著正相关,第一产业占比与O3浓度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日最大8小时浓度 时间变化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全局自相关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下载PDF
兰州市近地面臭氧污染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秉吉 马玉霞 +4 位作者 虞志昂 张艺凡 焦浩然 辛金元 刘梅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60-65,共6页
为探究兰州市近地面臭氧(O3)浓度的分布特征,对2013~2016年兰州市5个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点逐时的O3浓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同期的NO2和颗粒物(PM10、PM2.5)浓度资料得到兰州市的O3污染变化趋势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市区O3与NO... 为探究兰州市近地面臭氧(O3)浓度的分布特征,对2013~2016年兰州市5个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点逐时的O3浓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同期的NO2和颗粒物(PM10、PM2.5)浓度资料得到兰州市的O3污染变化趋势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市区O3与NO2浓度的日变化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5;兰州市区颗粒物与O3之间相互影响,颗粒物浓度春、冬季较高,而O3夏季较高,O3与PM2.5浓度月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O3逐渐成为继颗粒物之后首要污染物天数最多的污染物;兰州市区和榆中县O3浓度均呈现明显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季节变化;不同站点分布特征显示,兰州市区4个监测站点中兰炼宾馆O3浓度最高,职工医院与生物制品厂相差不大,铁路设计院最低,表明西固区O3污染形势最为严峻,七里河区次之,城关区O3污染较轻,而且榆中县O3浓度除夏季外其它时段均比市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O3浓度 首要污染物 时间变化 站点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5P卫星数据的周口市2019年臭氧浓度变化研究
17
作者 李光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6期289-291,共3页
目前,国内外对O3浓度的研究,使用TOU及OMI等其他数据的较多,使用Sentinel-5P卫星的TROPOMI臭氧总量数据还比较少。文章以周口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周口市2019年1月到12月的TROPOMI臭氧总量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的结果,制作了臭氧浓度分... 目前,国内外对O3浓度的研究,使用TOU及OMI等其他数据的较多,使用Sentinel-5P卫星的TROPOMI臭氧总量数据还比较少。文章以周口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周口市2019年1月到12月的TROPOMI臭氧总量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的结果,制作了臭氧浓度分布图,然后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的结果是:周口市的臭氧总量浓度值基本按照纬向分布,呈现出从北到南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七八月月份臭氧浓度分布较大,四五六月份臭氧浓度分布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口市 Sentinel-5P TROPOMI O3浓度 遥感分布
下载PDF
西安市雁塔区10月O_3时空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凌霜 赵景波 《地球环境学报》 2015年第5期299-306,共8页
根据2013年10月对西安市雁塔区84m高度范围的昼夜观测资料,研究了O3的日变化规律、垂直分布以及气象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O3浓度日变化规律较为明显,呈单峰型分布,早晨浓度开始上升,于14:30左右达到峰值,在16:30之后开始... 根据2013年10月对西安市雁塔区84m高度范围的昼夜观测资料,研究了O3的日变化规律、垂直分布以及气象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O3浓度日变化规律较为明显,呈单峰型分布,早晨浓度开始上升,于14:30左右达到峰值,在16:30之后开始降低并趋于平稳,并且O3浓度昼夜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8:30—16:30为O,浓度最高阶段,18:30-00:30为O3浓度居中阶段,2:30-6:30为03浓度最低和降低阶段。垂直高度上O3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并且O3浓度的垂直梯度变化分为低-中-高3个阶段,1~30m为O3浓度最低层段,36~66m为03浓度居中层段,70-84m为O3浓度最高层段。O3浓度与NOx浓度的日变化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l。O3浓度的变化曲线与温度垂向变化曲线相似,呈现出同升同降的特点,两者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2。O3浓度与湿度的日变化呈现出相反的趋势,两者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浓度 日变化 垂直分布 西安雁塔区
下载PDF
深圳市秋季大气臭氧立体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嫣婷 孙天乐 +4 位作者 何龙 陈瑶 曾立武 黄晓锋 何凌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75-1981,共7页
利用大气O3探测激光雷达在深圳市东部生态区和西部城区同步开展垂直观测,探究了2018年深圳市O3立体分布在秋季光化学污染活跃期至冬季非活跃期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光化学反应活跃的10月,东部地面O3浓度相对于西部地面高出约128%;地面... 利用大气O3探测激光雷达在深圳市东部生态区和西部城区同步开展垂直观测,探究了2018年深圳市O3立体分布在秋季光化学污染活跃期至冬季非活跃期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光化学反应活跃的10月,东部地面O3浓度相对于西部地面高出约128%;地面向上至450m,O3浓度在东部生态区发生快速降低,而在西部城区由于存在"滴定效应",O3浓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450m-2km,东、西部O3浓度均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西部城区O3浓度水平超过东部生态区约30%;2km以上高空,东、西部O3浓度趋同(70μg/m^3),并保持稳定,为具深圳市秋季O3污染过程提供了较高的大气背景浓度.高污染期间,深圳市大气边界层内O3浓度变化较为一致,西部高空的O3区域传输作用更加显著.秋季至冬季光化学反应逐渐减弱,深圳市O3浓度的水平和垂直空间差异逐渐减小,冬季的深圳市O3污染基本受大气背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污染 垂直分布 浓度廓线 激光雷达 光化学反应
下载PDF
承德市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陆倩 唐丽彬 +2 位作者 田静 付娇 周士茹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年第6期77-83,共7页
采用2014—2016年承德市环境监测站和气象站的数据,对承德市O3、NO2、CO浓度和气温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承德市O3污染天数及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O3-8 h月平均浓度呈现夏季高而冬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月平均气温与其呈现一致的... 采用2014—2016年承德市环境监测站和气象站的数据,对承德市O3、NO2、CO浓度和气温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承德市O3污染天数及所占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O3-8 h月平均浓度呈现夏季高而冬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月平均气温与其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其前体物NO2和CO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冬季高而夏季低的特征;O3浓度的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午后浓度升高而夜间浓度下降,与气温的日变化趋势一致,NO2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CO呈三峰型分布,总体表现为中午浓度最高;O3-8 h、NO2、CO浓度和气温总体均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O3-8 h浓度与其前体物NO2和CO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有利于承德市出现O3污染天气的气象要素为太阳总辐射辐照度900~1000 W/m2,日最高气温大于30℃,无降水产生,日最小相对湿度小于20%和50%~60%,受偏南风或西南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浓度 前体物浓度 分布特征 气象要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