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环境下作物幼苗对NO_3^--N和NH_4^+-N的吸收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汪晓丽 陈平 封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6,共5页
以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介质pH对幼苗根系铵态氮(NH_4^+- N)和硝态氮(NO_3^--N)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幼苗根系对2种无机氮素的吸收速率受介质pH的影响大,影响程度与作物的种类、... 以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不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介质pH对幼苗根系铵态氮(NH_4^+- N)和硝态氮(NO_3^--N)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幼苗根系对2种无机氮素的吸收速率受介质pH的影响大,影响程度与作物的种类、品种和苗龄有关。多数作物品种在pH 4.0条件下对NO_3^--N的吸收速率高于pH 6.0,而介质pH对NH_4^+-N吸收速率的影响与此相反。水稻幼苗对NO_3^--N的吸收速率随苗龄的增大而减慢,但对NH_4^+-N的吸收速率则逐渐加快。小麦和玉米对NO_3^--N和NH_4^+-N的吸收速率均随苗龄的增大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玉米 低PH ^^no_3^--n ^^nh_4^+-n
下载PDF
不同NO_(3)^(-)-N/NH_(4)^(+)-N配比对丹江口水库脆杆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2
作者 刘晓真 李园园 马甜莹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19-21,共3页
通过模拟丹江口水库总氮浓度1.5 mg/L,以硝酸钠和氯化铵作为氮源,研究了硝铵配比为0∶100、25∶75、50∶50、75∶25、100∶0条件下脆杆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硝氮比例的增加,脆杆藻的藻细胞密度呈逐渐增高的... 通过模拟丹江口水库总氮浓度1.5 mg/L,以硝酸钠和氯化铵作为氮源,研究了硝铵配比为0∶100、25∶75、50∶50、75∶25、100∶0条件下脆杆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硝氮比例的增加,脆杆藻的藻细胞密度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且100∶0组的比生长速率(0.174)明显大于其他各组(p<0.05)。F_(v)/F_(m)、α、ETR_(max)值均表现出高比例硝氮组大于低比例硝氮组,与其生长趋势较为一致。研究表明,在1.5 mg/L总氮浓度下提高硝氮比例可促进脆杆藻的生长以及提高其对光能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杆藻 ^^no_(3)^(-)-n/nh_(4)^(+)-n 生长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Tomato Growth and Organic Acid Changes in Response to Partial Replacement of NO_3^--N by NH_4^+-N 被引量:44
3
作者 DONGCai-Xia SHENQi-Rong WANGGe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A hydroponic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artial replacement of NO-3-N by NH4+-N on the seedling growth and organic acid content of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 A hydroponic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artial replacement of NO-3-N by NH4+-N on the seedling growth and organic acid content of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was established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and five treatments, i.e., NO-3-N/NH4+-N of 100/0, 75/25, 50/50, 25/75 and 0/100. Results showed that 25% replacement of NO3--N by NH4+-N significantly (P = 0.05) improved fresh and dry weight, revealing that a proper percentage of NH4+-N was important for tomato nitrogen nutrition. This could increase the plant growth even though tomato was a crop that preferred nitrate nutrition. Also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NH4+-N in the nutrient solution led t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P = 0.05) in malate, citrate and fumarate. However, the 25% NH4+-N plus 75% NO3--N treatment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P = 0.05) on the 2-ketoglutarate, succinate or oxalic acid content, showing that only some organic acids in tomato plants were affected. Only pyruv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and it only increased for 25% and 50% replacement of NO3--N by NH4+-N. Metabolism of these organic acids, especially malate, citrate and fumarate,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n vegetables applied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4^+-n nitrogen forms ^^no_3^--n organic acid tomato (Lycopersiconesculentum Mill.)
下载PDF
NH4^(+)-N:NO_(3)^(-)-N对马铃薯品种‘冀张薯12’生长及糖类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高亚南 李雅楠 +1 位作者 蒙美莲 贺学勤 《中国马铃薯》 2021年第2期148-155,共8页
将马铃薯品种‘冀张薯12’种植在填充了蛭石与珍珠岩(v:v=5:1)的套盆中,采用不同比例的NH4^(+)-N:NO_(3)^(-)-N(3:7、4:6、5:5、6:4和7:3)进行浇灌,通过研究不同时间马铃薯生长及糖类含量的变化,筛选合适比例用于马铃薯生产,明确氮素形... 将马铃薯品种‘冀张薯12’种植在填充了蛭石与珍珠岩(v:v=5:1)的套盆中,采用不同比例的NH4^(+)-N:NO_(3)^(-)-N(3:7、4:6、5:5、6:4和7:3)进行浇灌,通过研究不同时间马铃薯生长及糖类含量的变化,筛选合适比例用于马铃薯生产,明确氮素形态的作用,为今后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同一时期随NH4^(+)-N:NO_(3)^(-)-N比例增加,马铃薯株高、株幅和叶片数增加,叶片中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积累增多,7:3时均最大;同一时期随NH4^(+)-N:NO_(3)^(-)-N比例降低,匍匐茎数量增加,块茎膨大提前,内部葡萄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提高,3:7时均最高;随植株生长,所有处理下叶片中糖类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块茎中糖类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NH4^(+)-N和NO_(3)^(-)-N分别促进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比值为3:7时对块茎形成及其内部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积累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nh4^(+)-n:no_(3)^(-)-n 糖含量 块茎形成
下载PDF
NO_(2)^(-)-N/NH_(4)^(+)-N对SAD脱氮除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壮壮 吕爽 +1 位作者 周顺 张智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0-29,共10页
为了探究不同基质比(NO_(2)^(-)-N/NH_(4)^(+)-N)对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工艺脱氮除碳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连续流试验和批式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进水NO_(2)^(-)-N/NH_(4)^(+)-N的波动后,SAD工艺对NO_(2)^(-)-N的去除效果保持良好,N... 为了探究不同基质比(NO_(2)^(-)-N/NH_(4)^(+)-N)对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工艺脱氮除碳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连续流试验和批式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进水NO_(2)^(-)-N/NH_(4)^(+)-N的波动后,SAD工艺对NO_(2)^(-)-N的去除效果保持良好,NH_(4)^(+)-N去除率略有下降,但仍能保持在90%以上,COD去除率较为稳定,表明SAD工艺对进水NO_(2)^(-)-N/NH_(4)^(+)-N波动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当进水NO_(2)^(-)-N/NH_(4)^(+)-N为1.69~1.95和1.38~1.42时,反硝化作用得到增强,ΔNO_(2)^(-)-N/ΔNH_(4)^(+)-N和反硝化脱氮贡献率较高,出水NO_(2)^(-)-N浓度和ΔNO_(2)^(-)-N/ΔNH_(4)^(+)-N也高于进水NO_(2)^(-)-N/NH_(4)^(+)-N为0.58~0.60和0.77~0.83的阶段。当进水NO_(2)^(-)-N/NH_(4)^(+)-N为1.69~1.95时,污泥的反硝化活性显著增强。基质比恢复后厌氧氨氧化活性有所下降,上层污泥的反硝化活性有所下降,下层污泥的反硝化活性有所上升并高于上层污泥。在典型周期内,前10 h NO_(2)^(-)-N和NH_(4)^(+)-N浓度呈线性下降趋势,10 h后逐渐趋于稳定;NO_(2)^(-)-N浓度先升后降,在10~12 h达到极大值,且随着进水NO_(2)^(-)-N/NH_(4)^(+)-N的增加,NO_(2)^(-)-N浓度的极大值逐渐增大;反应24 h后,ΔNO_(2)^(-)-N/ΔNH_(4)^(+)-N、COD去除率和反硝化脱氮贡献率都随着进水NO_(2)^(-)-N/NH_(4)^(+)-N的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2)^(-)-n/nh_(4)^(+)-n 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SAD) 脱氮除碳 污泥活性
原文传递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辣椒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崔云浩 刘俊清 +3 位作者 张帆 王军娥 王艳芳 石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61-168,共8页
以辣椒嫁接苗3964红缨枪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不同配比(NO_(3)^(-)-N与NH_(4)^(+)-N浓度比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光合特性、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 以辣椒嫁接苗3964红缨枪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不同配比(NO_(3)^(-)-N与NH_(4)^(+)-N浓度比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光合特性、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旨在探讨适于辣椒幼苗生长的最佳氮素形态配比。结果表明,辣椒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在NO_(3)^(-)-N与NH_(4)^(+)-N配比为50∶50时达到最大,且丙二醛(MDA)含量降至最低。辣椒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营养液中NH_(4)^(+)-N比例降低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根系的POD活性与NH_(4)^(+)-N占比呈负相关,CAT活性随着NH_(4)^(+)-N比例降低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SOD活性的变化趋势则与其相反。随着NH_(4)^(+)-N比例的降低,叶片中磷(P)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镁(Mg)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钙(Ca)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营养液中NH_(4)^(+)-N比例的降低,根系中P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Mg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C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随着营养液中NH_(4)^(+)-N比例的降低,叶片和根系中氮(N)含量均呈逐渐升高趋势,钾(K)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微量元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施用单一形态氮素不利于辣椒幼苗的生长,生产中辣椒幼苗的氮素补充应按硝、铵态氮肥适宜配比混合施用。经隶属函数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出,硝铵混合施用降低了辣椒幼苗叶片和根系中MDA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脂质过氧化伤害,均衡了矿质元素分配,提高了辣椒幼苗的生理活性,进而促进其生长,尤其是NO_(3)^(-)-N浓度∶NH_(4)^(+)-N浓度为50∶50时促进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3)^(-)-n/nh_(4)^(+)-n配比 辣椒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活性 隶属函数
下载PDF
新型厌氧水解酸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同步处理生活污水和含硝酸盐模拟废水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超超 吴翼伶 +4 位作者 陈嘉巧 蔡天宁 刘文如 李祥 吴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890-3899,共10页
构建新型厌氧水解酸化(AnHA)-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工艺,实现了低碳氮比模拟生活污水和低浓度硝酸盐模拟废水的同步和高效处理。通过控制进水NO_(3)^(-)-N/NH_(4)^(+)-N=1.2、COD/TN=2.36,调控生活污水分段进水比为3∶7,AnHA反应... 构建新型厌氧水解酸化(AnHA)-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PD/A)工艺,实现了低碳氮比模拟生活污水和低浓度硝酸盐模拟废水的同步和高效处理。通过控制进水NO_(3)^(-)-N/NH_(4)^(+)-N=1.2、COD/TN=2.36,调控生活污水分段进水比为3∶7,AnHA反应器HRT=3.2h,AnHA-PD/A系统实现了94.78%TN去除,相应出水TN浓度仅为5.47mg/L,远低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稳定运行期间,PD-Anammox过程作为AnHA-PD/A系统内最为主要的氮素去除过程,其对系统TN去除贡献率高达95.87%。气相色谱结果表明,乙酸作为AnHA出水主要有机成分(43.65%),即优质碳源供给极大地促进了PD/A系统内NO2--N供给过程。微生物高通量测序表明,Commamonas和Omatilinea作为AnHA系统内相对丰度最高的水解和酸化菌属,在大分子有机物的降解产酸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应丰度分别为2.97%和3.74%;PD/A系统内主要优势功能菌属为Candidatus Brocadia和Thauera,相应丰度分别为2.93%和7.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水解酸化 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 分段进水 ^^no_(3)^(-)-n/nh_(4)^(+)-n
下载PDF
有机物料品种和用量对设施土壤过量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去除效果研究
8
作者 朱睿 段增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5-1615,共11页
淹水并添加有机物料的厌氧处理已被证明能够降低设施菜地土壤中的过量盐分,改善土壤质量。田间有机物料品种多样,关于筛选具有良好修复效果的有机物料的原则尚未有研究。本研究向次生盐渍化土壤中施用不同碳/氮(C/N)和碳/硫(C/S)的六种... 淹水并添加有机物料的厌氧处理已被证明能够降低设施菜地土壤中的过量盐分,改善土壤质量。田间有机物料品种多样,关于筛选具有良好修复效果的有机物料的原则尚未有研究。本研究向次生盐渍化土壤中施用不同碳/氮(C/N)和碳/硫(C/S)的六种有机物料并进行淹水厌氧培养。结果显示,淹水并添加有机物料可快速创造出土壤的还原环境,在培养的第一天氧化还原电位(Eh)就已迅速降至0 mV附近,同时伴随土壤电导率(EC)、硫酸盐(SO_(4)^(2-))和硝酸盐(NO_(3)^(-)-N)的快速下降,至厌氧培养过程结束时,NO_(3)^(-)-N近乎被完全去除,有机物料的品种和添加量对NO_(3)^(-)-N的去除无显著影响。而C/S较低的油菜秸秆去除SO_(4)^(2-)的效果较弱,去除比例为58%,C/S较高的玉米秸秆可将SO_(4)^(2-)由初始的153mg·kg^(-1)降至17 mg·kg^(-1),降幅达89%。不同物料添加量仅影响SO_(4)^(2-)去除的速度而不影响最终的去除效果,至培养结束时,添加2g·kg^(-1)与添加8 g·kg^(-1)有机物料的处理去除SO_(4)^(2-)效果无显著差异。除有机硫含量显著升高外,其他形态硫的含量变化不明显,说明减少的SO_(4)^(2-)大部分转化成了有机硫。若以修复土壤中过量的SO_(4)^(2-)为目的,建议选用C/S较高的有机物料如玉米秸秆,并将添加量设置为2 g·kg^(-1)即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4)^(2-) ^^no_(3)^(-)-n 淹水还原 有机硫 碳/硫 玉米秸秆
下载PDF
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水稻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生物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谈建康 张亚丽 +2 位作者 沈其荣 张晓晓 徐国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9-52,共4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和比例的氮素对水稻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NH+ 4 N/NO-3 N比例的减小 ,根系鲜重、根日生长率、根系含水量、全氮和全磷含量增加 ,但在全硝态氮条件下减少 ;当NH+ 4 N/NO-3 ...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和比例的氮素对水稻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NH+ 4 N/NO-3 N比例的减小 ,根系鲜重、根日生长率、根系含水量、全氮和全磷含量增加 ,但在全硝态氮条件下减少 ;当NH+ 4 N/NO-3 N比例为 5 0 / 5 0时 ,水分利用率最高 ;叶片光合作用对不同形态比例的氮素反应差异明显 ,NH+ 4 N/NO-3 N比例为 2 5 / 75时 ,光合速率最大。由此表明 ,过高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均会引起水稻有机物合成和生物量积累的减少 ,其中铵态氮的影响尤为严重。当NH+ 4 N/NO-3 N比例为 5 0 / 5 0和 2 5 / 75时 ,水稻表现出最佳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nh_(4)^(+)-n ^^no_(3)^(-)-n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控制排水和施氮量对旱地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念念 黄介生 +2 位作者 黄志强 谢华 吴谋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06-112,共7页
为了研究控制排水和氮肥共同作用对旱地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在湖北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进行微区对照试验,以控制水位水平(30、50、100cm)和3个施氮水平(H:68.25/145.6kg/hm2;C:52.5/112kg/hm2,L:36.75/78.4kg/hm2,前面数值是施磷酸... 为了研究控制排水和氮肥共同作用对旱地土壤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在湖北荆州丫角排灌试验站进行微区对照试验,以控制水位水平(30、50、100cm)和3个施氮水平(H:68.25/145.6kg/hm2;C:52.5/112kg/hm2,L:36.75/78.4kg/hm2,前面数值是施磷酸二铵量,后面为施硫酸钾复合肥量)为试验变量,组合成H30、H50、H100、C30、C50、C100、L30、L50、L100等9个处理测定了土壤剖面分层NO3-N、NH4+-N含量。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常规施氮水平下,自由排水处理各土层NO3-N含量最高、50处理各土层NO3-N含量最低;低施氮水平下30处理NH4+-N含量最高;同一水位处理高施氮水平NH4+-N含量最低。同一施氮水平下,控制水位30cm的NH+4-N含量大于50cm的NH+4-N含量大于100cm的NH+4-N含量。同一施氮水平下实行控制排水可以增加氮素稳定性;实行控制水位处理时,不需增加或减少施氮量、常规施氮条件下氮素稳定性保持最高;而在自由排水时,减少施氮量,能够增加耕层土壤氮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 控制水位 ^^(no_3)^--n含量 ^^(nh_4)^+-n含量 氮素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旱田土壤N_(2)O排放和氮素淋溶特征 被引量:12
11
作者 于亚泽 焦燕 +5 位作者 杨文柱 宋春妮 于俊霞 刘立家 张婧 刘宇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3-825,共13页
通过野外原位监测试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土壤溶液提取器分别对旱田土壤N_(2)O排放及氮素淋溶进行2018和2019年连续两年观测.试验设计为DCK(滴灌无肥)、DD(滴灌+N 500kg/hm^(2))、DG(滴灌+N 1000kg/hm^(2))、FCK(沟灌无肥)、FD(沟... 通过野外原位监测试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土壤溶液提取器分别对旱田土壤N_(2)O排放及氮素淋溶进行2018和2019年连续两年观测.试验设计为DCK(滴灌无肥)、DD(滴灌+N 500kg/hm^(2))、DG(滴灌+N 1000kg/hm^(2))、FCK(沟灌无肥)、FD(沟灌+N 500kg/hm^(2))、FG(沟灌+N 1000kg/hm^(2)).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不同灌溉方式对N_(2)O排放和氮素淋溶量影响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N_(2)O排放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滴灌与沟灌相比可有效降低N_(2)O排放,2018和2019年FCK、FD、FG的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23.79,45.73kg/hm^(2)和2.08,6.23,13.93kg/hm^(2),而DCK、DD、DG分别降低了35%、80.9%、75.6%和26.7%、66.4%、21.5%.2018和2019年旱田土壤氮素淋溶量均表现为:滴灌<沟灌,80cm深度土壤溶液氮素淋溶量<40cm.2018和2019年相同施氮量下滴灌与沟灌相比,在40cm和80cm分别能减少氮素淋溶量36.95%~63.10%和54.93%~87.9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N_(2)O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土壤NO_(3-)-N含量和降水频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689、0.596;影响氮素淋溶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为降水频率和灌水频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和-0.729.滴灌可有效减少N_(2)O排放和氮素淋溶量,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时可减轻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沟灌 氮素淋溶 N_(2)O ^^no_3^(-)-n ^^nh_4^(+)-n
下载PDF
C,N对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明俊 毛天广 +1 位作者 傅金祥 于鹏飞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2,共6页
为解决实际废水中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的抑制作用,以硝态氮为直接电子受体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装置,并在回流比优化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节碳氮、硝态氮与氨氮的比,优化耦合系统的脱氮除碳效率。结果表明,C/N、NO_(3)^(-)-N与N... 为解决实际废水中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的抑制作用,以硝态氮为直接电子受体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耦合装置,并在回流比优化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节碳氮、硝态氮与氨氮的比,优化耦合系统的脱氮除碳效率。结果表明,C/N、NO_(3)^(-)-N与NH_(4)^(+)-N的比为1.5时,耦合系统表现出较好的活性,硝态氮、氨氮和COD去除率分别99.2%、63.5%、95.8%和95.8%、85.8%、94.5%,达到较好耦合脱氮效果。为厌氧氨氧化的广泛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反硝化 ^^no_(3)^(-)-n C/N ^^no_(3)^(-)-n/nh_(4)^(+)-n
下载PDF
潮白河再生水生态补给河道区浅层地下水氮转化 被引量:18
13
作者 夏绮文 李炳华 +2 位作者 何江涛 黄俊雄 郭敏丽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8-628,共11页
再生水与天然地下水水质存在差异,利用再生水生态补给河道区可能会带来环境风险.引温济潮工程已运行10余年,为研究再生水长期河道入渗下不同位置地下水氮组分的演化特征与机制,收集近11年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监测资料.采用聚类分析将地表... 再生水与天然地下水水质存在差异,利用再生水生态补给河道区可能会带来环境风险.引温济潮工程已运行10余年,为研究再生水长期河道入渗下不同位置地下水氮组分的演化特征与机制,收集近11年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监测资料.采用聚类分析将地表水划分为不同区域后选择典型地下水监测点分析氮组分的演化差异,并利用Cl-计算混合比得出地下水中目标成分的计算浓度,初步推测地表水入渗后发生的氮转化,并选取DO、TOC、底泥、水文地质条件等环境指标分析证明.结果表明:①地表水明显分为3组,包括减河、土坝以北潮白河段、土坝以南潮白河段,各组间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影响水质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再生水的氮、磷含量及水体流态.②再生水入渗过程中,包气带或黏土层较厚有利于氮的去除,减河和土坝以北潮白河段地表水中的NO_(3)^(-)-N流经包气带时通过反硝化与同化作用衰减,NH_(4)^(+)-N通过吸附与硝化作用得以去除,入渗后未引起地下水中的氮浓度明显增加.③而土坝以南潮白河段,河道补水后翌年地下水位抬升并趋于稳定,长期地表水入渗使底泥的氮和有机质含量升高,使得该断面于2013年后达到适宜的碳氮比而发生有机氮矿化作用,由于包气带较薄,生成的NH_(4)^(+)-N较少吸附于土壤介质中,易随水流入渗而引起地下水中ρ(NH4+-N)升高.研究显示,再生水入渗过程中,包气带或黏土层较厚可有效去除氮组分,但部分地区包气带较薄且发生有机氮矿化作用会增加地下水的氮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地下水 ^^no_(3)^(-)-n ^^nh_(4)^(+)-n 反硝化 同化 有机氮矿化
下载PDF
不同质量浓度硝态氮在潮白河模拟河床中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西涵 王莹 +4 位作者 刘云 杨丽虎 梁琼 张茜茜 王浚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4-152,共9页
近年来再生水逐渐成为城市景观河流的主要用水来源,但再生水含有较高氮元素,容易造成水体与地下水污染。河床底泥对NO_(3)^(-)-N有一定的截留与去除作用,本实验通过河槽装置模拟潮白河河床,探究低、中、高3种NO_(3)^(-)-N质量浓度水平... 近年来再生水逐渐成为城市景观河流的主要用水来源,但再生水含有较高氮元素,容易造成水体与地下水污染。河床底泥对NO_(3)^(-)-N有一定的截留与去除作用,本实验通过河槽装置模拟潮白河河床,探究低、中、高3种NO_(3)^(-)-N质量浓度水平下河槽系统中底泥对NO_(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体中NO_(3)^(-)-N质量浓度为5、10、20 mg·L^(-1)时NO_(3)^(-)-N去除率分别为67.8%、63.0%、55.0%。河槽10 cm处和下部70 cm处对NO_(3)^(-)-N去除效果较好。底层排出水中pH与NO_(3)^(-)-N质量浓度相关性较强,底泥中50 cm与70 cm处反硝化作用强度与溶解氧质量浓度紧密相关;随着温度降低,溶解氧质量浓度升高,反硝化作用减弱,NO_(3)^(-)-N去除效果变差。底泥中NO_(3)^(-)-N的去除主要通过土壤淋溶作用、同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与异化还原作用等共同作用;部分氮素以同化作用形成的有机氮和异化还原作用形成的NH_(4)^(+)-N留存于底泥中。研究表明,河床底泥对再生水河道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模拟河床 ^^no_(3)^(-)-n ^^no_(2)^(-)-n ^^nh_(4)^(+)-n 去除效果
下载PDF
2种氮形态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特性影响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魏 苏靖文 +6 位作者 余晓燚 岳宁燕 董智超 张文祺 苗渝青 张振华 陈海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80-1788,共9页
【目的】探究2种氮形态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中花11号为试验材料,设相同施氮量的硝酸钙(NO_(3)^(-)-N)和尿素(NH_(4)^(+)-N)处理的盆栽试验,调查水稻单株产量... 【目的】探究2种氮形态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中花11号为试验材料,设相同施氮量的硝酸钙(NO_(3)^(-)-N)和尿素(NH_(4)^(+)-N)处理的盆栽试验,调查水稻单株产量、单株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结实率;设(NH_(4))_(2)SO_(4)(NH_(4)^(+)-N)、Ca(NO_(3))_(2)(NO_(3)^(-)-N)及NH_(4)NO_(3)(NH_(4)^(+)-N/NO_(3)^(-)-N)3个相同氮浓度处理的营养液试验,培养21 d后测定水稻生物量、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金属阳离子含量,分析不同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氮含量和铁离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施用硝酸钙处理相比,施用尿素处理的水稻产量约提高1.8倍,水稻单株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结实率分别提高75.4%、97.4%和26.1%,差异均达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水平。营养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Ca(NO_(3))_(2)处理的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氮含量和氮素吸收量显著低于NH_(4)NO_(3)及(NH_(4))_(2)SO_(4)处理;但是根冠比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NH_(4)NO_(3)及(NH_(4))_(2)SO_(4)处理。此外,2种氮素营养下水稻离子组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Ca(NO_(3))_(2)处理下水稻叶片铁离子含量显著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种氮形态下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氮含量和铁离子含量极显著相关。【结论】相同施氮量下,相对于NO_(3)^(-)-N,NH_(4)^(+)-N可显著增加水稻的分蘖数和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产量。NH_(4)^(+)-N有利于氮和铁的吸收,叶绿素含量更高,而NO_(3)^(-)-N可增加水稻的根冠比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因此NH_(4)^(+)-N和NO_(3)^(-)-N混合营养更有利于水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nh_(4)^(+)-n ^^no_(3)^(-)-n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几种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前后氮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芬 张红丽 余高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7期15-17,共3页
了解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前后氮含量的变化,可以为动物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3种畜禽粪便进行单一高温(55℃)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鸡粪、猪粪和牛粪在发酵前后全氮(TN)、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3--N... 了解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前后氮含量的变化,可以为动物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3种畜禽粪便进行单一高温(55℃)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鸡粪、猪粪和牛粪在发酵前后全氮(TN)、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3--N)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牛粪、猪粪和鸡粪中TN损失率分别为9.18%、9.50%和7.31%,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厌氧发酵结束后,发酵液中的NH4+-N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鸡粪、猪粪和牛粪增幅分别为28.5%、61.5%和64.5%;NO_(3)^(-)-N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鸡粪、猪粪和牛粪降幅分别为70.0%、30.7%和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TN ^^nh_(4)^(+)-n ^^no_(3)^(-)-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