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BPβ介导NPHP1敲低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NF-α通路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
1
作者 黄丹梅 刘雅清 +3 位作者 李丹彤 张静兰 杨翌晨 孙良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目的探讨NPHP1基因缺陷肾小管上皮细胞TNF-α信号通路激活及其调控的炎症因子表达。方法使用重组慢病毒LV-NPHP1-RNAi构建敲低NPHP1表达的人近端肾小管细胞株(HK2)细胞(NPHP1^(KD)HK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NPHP1基因缺陷肾小管上皮细胞TNF-α信号通路激活及其调控的炎症因子表达。方法使用重组慢病毒LV-NPHP1-RNAi构建敲低NPHP1表达的人近端肾小管细胞株(HK2)细胞(NPHP1^(KD)HK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各细胞株TNF-α表达、p38和C/EBPβ激活状态及其调控炎症因子CXCL5、CCL20、IL-1β、IL-6、MCP-1等表达情况。通过构建siRNA敲低野生型和NPHP1^(KD)HK2细胞C/EBPβ表达,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敲低NPHP1表达后,NPHP1^(KD)HK2细胞TNF-α、C/EBPβ、CXCL5、IL-1β和IL-6的mRNA表达量增加(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hospho-p38、C/EBPβ表达上调(P<0.05);培养液上清IL-6水平增加(P<0.05)。使用siRNA敲低C/EBPβ表达后,NPHP1KDHK2细胞CSF2、CCL20、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Western blot显示phospho-p38表达下调(P<0.05);培养液上清IL-6水平下降(P<0.001)。结论NPHP1基因缺陷的NPHP1KDHK2细胞中TNF-α信号通路被激活,其调控的下游印证因子表达上调。C/EBPβ可能是介导NPHP1KDHK2细胞TNF-α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单位肾痨 TNF-Α C/EBPΒ 炎症因子 nphp1
下载PDF
一例NPHP1纯合缺失所致的Joubert综合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斯禹 阮雯聪 +8 位作者 曹宗富 李海峰 沈玥 蔡瑞琨 陆超 罗敏娜 马旭 高华方 邹艳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97-804,共8页
患儿,男,因“6月龄竖头欠稳”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查体发现双眼追视欠灵活,竖头欠稳,不会翻身,双手握拳,双下肢负重差,四肢肌张力低。磁共振结果显示小脑蚓部小,中脑呈“磨牙状”改变,诊断为Joubert综合征。全外... 患儿,男,因“6月龄竖头欠稳”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查体发现双眼追视欠灵活,竖头欠稳,不会翻身,双手握拳,双下肢负重差,四肢肌张力低。磁共振结果显示小脑蚓部小,中脑呈“磨牙状”改变,诊断为Joubert综合征。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发现患儿存在 AHI1 基因的杂合移码突变(c.533_534delAA),该突变位点遗传自母亲;而针对已知致病基因的拷贝数变异分析提示 NPHP1 基因可能存在纯合型缺失。经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患儿的 NPHP1 基因确实存在纯合型缺失,且父母均为 NPHP1 杂合缺失的携带者。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的由 NPHP1 纯合缺失所导致的Joubert综合征病例。由于 NPHP1 基因突变与肾脏损害相关性较高,应注意对此类突变患儿的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BERT综合征 nphp1 全外显子组测序 小脑蚓部发育不良 肾单位肾痨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NPHP1基因敲除的肾集合管上皮细胞
3
作者 陈华木 孙良忠 +4 位作者 胡妙月 林宏容 王海燕 钟静琳 吴小红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1-25,共5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NPHP1基因敲除的肾集合管上皮细胞,为肾单位肾痨(NPHP)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针对犬NPHP1第5外显子区域设计3对引导RNA序列(sgRNA),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X459-sgRNA;以脂质体Lipo2000转染...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NPHP1基因敲除的肾集合管上皮细胞,为肾单位肾痨(NPHP)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针对犬NPHP1第5外显子区域设计3对引导RNA序列(sgRNA),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X459-sgRNA;以脂质体Lipo2000转染犬肾集合管上皮细胞MDCK,嘌呤霉素筛选成功转染细胞。基因测序和脱靶检测以验证敲除位点,分别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敲除靶基因的mRNA和蛋白,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慢病毒转染shRNA敲低NPHP1基因表达的MDCK细胞为对照,同法检测敲低靶基因的蛋白,并观察细胞形态。结果3对sgRNA通过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转染MDCK细胞。筛选获得1株NPHP1稳定敲除的MDCK细胞,基因测序显示为小片段缺失与移码点突变的复合杂合突变[c.500_551del(p.His167GlnfsTer14)和c.499delC(p.His167ThrfsTer31)]。基因测序显示,8个可能脱靶位点与原位点测序一致,排除脱靶情况。CRISPR/Cas9技术构建NPHP1基因敲除的MDCK细胞NPHP1 mRNA表达下降,NPHP1基因编码蛋白nephrocystin-1表达完全缺失;shRNA技术构建NPHP1基因敲低的MDCK细胞nephrocystin-1表达减低。MDCK细胞聚集分布,呈铺路石样改变;两种技术构建的MDCK细胞外形改变类似,略呈长梭形,细胞间隙稍增大。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NPHP1基因稳定敲除的MDCK细胞,将有利于NPHP发病机制的体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单位肾痨 nphp1基因 CRISPR/Cas9技术 基因敲除
下载PDF
20例NPHP1基因缺陷肾单位消耗病患者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点
4
作者 赖佳泳 孙良忠 +7 位作者 刘雅清 林宏容 岳智慧 王海燕 李敏 蔡勇 艾军 魏海霞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7-288,共12页
目的探讨1型肾单位消耗病(nephronophthisis,NPH)的临床表型及NPHP1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系列分析,回顾性收集初步诊断1型NPH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标本、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通过二代测序或微卫星标记检测NPHP1基因变异。... 目的探讨1型肾单位消耗病(nephronophthisis,NPH)的临床表型及NPHP1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系列分析,回顾性收集初步诊断1型NPH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标本、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通过二代测序或微卫星标记检测NPHP1基因变异。结果(1)本研究中,16个家系20例患者确诊为1型NPH。起病中位年龄为9.5岁(3.0~21.0岁),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2.1年(0.1~6.5年)。首诊表现方面,肾功能不全7例(35.0%),多饮、多尿或夜尿增多8例(40.0%),贫血4例(20.0%),生长迟缓7例(35.0%),其中1例以生长迟缓及胸廓畸形为首诊表现。肾脏表现方面,10例(50.0%)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阴性,10例(50.0%)有少量蛋白尿,均无血尿;首诊时18例(90.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进展至慢性肾脏病5期的中位年龄为12岁(9.1~16.5岁)。17例接受尿蛋白成分分析患者中,15例存在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升高,包括6例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阴性患者。11例(55.0%)患者双肾体积正常,9例(45.0%)肾脏体积缩小,其中7例双肾体积缩小,2例单个肾脏体积缩小。B超及磁共振水成像检查显示,12例(60.0%)患者皮髓质交接处和/或肾髓质处有单发或多发肾囊肿,8例(40.0%)未见囊肿。9例患者完成了肾活检,均可见肾小管萎缩及管腔扩张、肾小管基底膜增厚或分层、间质纤维化及炎性细胞浸润。5例存在肾外表现,如Senior-Loken综合征、弱视或屈光不正、Cogan综合征、肝囊肿等。16个家系20例确诊患者中,NPHP1外显子(exon 1~20)纯合缺失发生在8个家系10例患者,杂合缺失伴点突变发生在5个家系7例患者,复合杂合点突变发生在3个家系3例患者,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患者的临床表型(性别、肾脏体积、囊肿形成、尿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6例进行了基因二代测序(靶向外显子组测序和全外显子组测序),其中8例合并其他纤毛病致病基因变异;而与无合并其他纤毛病致病基因变异的8例患者相比,合并其他纤毛病致病基因变异的8例患者在性别构成、发病年龄、就诊前病程、肾脏表型(包括肾脏大小改变及囊肿形成、尿蛋白)、进展至慢性肾脏病5期的年龄无明显改变(均P>0.05)。(2)本研究另4个家系4例患者仅有NPHP1单杂合突变,且无其他囊肿性肾病和/或纤毛病致病基因变异可以解释,经临床诊断为NPH。(3)本研究共发现点突变12个,其中新发现8个(c.728+1G>A,c.1630delA,c.1122+1G>T,c.2081A>G,c.1333C>G,c.625-2A>T,c.1374G>T,c.968C>T)。结论本系列患者NPHP1基因突变类型与国外报道存在较大差异,新突变比例较高,遗传背景差异较大。不同突变类型患者的临床表型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 囊肿 纤毛病 肾单位消耗病 nphp1 肾囊肿
原文传递
NPHP1基因纯合缺失所致肾消耗病一个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5
作者 周立飞 郑琳璐 +5 位作者 王文艺 李建磊 张丹莉 张萍萍 田海深 李亚丽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1,共4页
肾消耗病(nephronophthisis,NPHP)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囊性肾病,是儿童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在引起NPHP的已知致病基因中,NPHP1是最常见的,约占NPHP病例的五分之一[1]。本病在国外报道居多,国内少有报道,目前认为位于染色体2q13的NPHP1基... 肾消耗病(nephronophthisis,NPHP)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囊性肾病,是儿童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在引起NPHP的已知致病基因中,NPHP1是最常见的,约占NPHP病例的五分之一[1]。本病在国外报道居多,国内少有报道,目前认为位于染色体2q13的NPHP1基因纯合缺失是引起肾消耗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关于NPHP的发病率没有确切数据,在全球约为1∶50000至1∶70000,占肾衰竭病例的10%~15%,占儿童肾移植的15%[2],1997年Hildebrandt等[3]首次发现NPHP1与肾消耗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消耗病 肾囊蛋白 nphp1基因
原文传递
9例2q13微缺失(含NPHP1基因)异常的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分析
6
作者 林琴 黄秀琼 +2 位作者 刘欣茹 林元波 毛雅珍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3年第9期92-95,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9例胎儿2q13微缺失异常的孕妇产前临床资料,探讨遗传学分析结果与胎儿超声表型及孕妇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技术检出9例胎儿存在2... 目的分析9例胎儿2q13微缺失异常的孕妇产前临床资料,探讨遗传学分析结果与胎儿超声表型及孕妇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 array)技术检出9例胎儿存在2q13复发性区域(包含NPHP1基因)的微缺失,分析其产前行介入性诊断的指征及胎儿表型、遗传来源、妊娠结局等。结果9例胎儿存在2q13复发性区域的微缺失均发生于含有NPHP1基因的区域,1例孕妇高龄,1例孕妇高龄及唐氏筛查提示高风险合并胎儿超声异常,1例不良妊娠史合并胎儿超声异常,6例胎儿超声异常;其中3例进行了家系验证,2例遗传自双亲一方,1例为新发突变。9例中2例引产,5例随访无明显异常,1例胎儿出生后有肺囊腺瘤,1例失访。结论2q13复发性区域(包含NPHP1基因)的微缺失胎儿超声表型多样,胎儿可表现为肾、心脏、肺、鼻骨等器官异常。出生后可表现正常,也可能随成长而发生幼发性肾血管病,NPHP1基因为其发病的主要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q13微缺失 nphp1基因 遗传学分析 产前诊断 肾消耗病
原文传递
儿童Prader-Willi综合征合并NPHP1基因重复变异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瑞风 许一新 杜宏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1-274,共4页
Prader—Willi综合征(PWS)是导致人类肥胖的最常见遗传性综合征之一,但其发病率低,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极易被漏诊误诊。本文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该PWS患者基因型以明确诊断。并结合患者病历资料及相关文献,阐述PWS典型临床表现... Prader—Willi综合征(PWS)是导致人类肥胖的最常见遗传性综合征之一,但其发病率低,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极易被漏诊误诊。本文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该PWS患者基因型以明确诊断。并结合患者病历资料及相关文献,阐述PWS典型临床表现和最新治疗进展,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为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der-Willi综合症 糖尿病 nphp1基因
原文传递
NPHP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所致肾消耗病临床分析
8
作者 赛佩 包瑛 +2 位作者 杨颖 索磊 黄惠梅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3期330-336,共7页
目的探讨少年型肾消耗病(NPHP)的表型特征及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3月和8月,分别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被确诊为NPHP的2例患儿[患儿1(13岁女童)、患儿2(10岁男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2例患儿的NPHP表型、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少年型肾消耗病(NPHP)的表型特征及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3月和8月,分别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被确诊为NPHP的2例患儿[患儿1(13岁女童)、患儿2(10岁男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2例患儿的NPHP表型、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及Sanger测序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进行NPHP致病突变基因位点分析和家系验证。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西安市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并通过该伦理委员会审查及批准(审批文号:伦20210023),并且征得受试儿家属知情同意。结果①2例患儿临床表现均为多饮、多尿、生长发育迟缓伴肾功能异常。②2个非血亲家系的2例患儿中,检测到相同的NPHP1基因"纯合"突变(c.1756C>T),并且只在各自系谱的母亲NPHP1基因中检测到其中一个点突变。③对2例患儿及其各自父亲的NPHP1基因进行拷贝数变异(CNV)分析结果显示,2例患儿在2号染色体2q13存在覆盖NPHP1基因1~20号外显子的杂合缺失,均遗传自各自系谱父亲的NPHP1基因突变。结论NPHP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NPHP患儿的复杂突变,为临床对该病患儿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分子致病依据,并为家系提供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肾消耗病 nphp1基因 基因检测 点突变 儿童
原文传递
敲低NPHP1表达诱导犬肾集合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 被引量:1
9
作者 童华娟 孙良忠 +5 位作者 刘璐 陈华木 王海燕 李晓艳 刘婷 岳智慧 《中华肾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1-787,共7页
目的研究敲低NPHP1基因表达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靶向siRNA干扰技术敲低犬肾集合管上皮细胞(MDCK细胞)NPHP1的表达。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干扰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和明... 目的研究敲低NPHP1基因表达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靶向siRNA干扰技术敲低犬肾集合管上皮细胞(MDCK细胞)NPHP1的表达。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干扰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迁移能力;实时定量PCR和明胶酶谱法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9(MMP2、MMP9)的mRNA表达和酶活性;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上皮钙黏素(E-cadherin)、β联蛋白(β-catenin)、闭锁小带蛋白1(ZO-1)、ZO-1相关核酸结合蛋白(ZONAB)及成纤维细胞标志蛋白仅平滑肌肌动蛋白(仪.SM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靶向siRNA干扰24h,MDCK细胞迁移能力增强,E-cadherin、β-catenin、ZO-1的mRNA表达下降(均P〈0.01),α-SMA、MMP2、MMP9及ZONAB的mRNA表达均升高(均P〈0.05);干扰48h见细胞变梭长形,E-cadherin、B-catenin、ZO-1的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1),ZONAB、d.SMA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MMP2、MMP9活性升高(均P〈0.01);干扰72h,可见细胞膜上β-catenin、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呈现断续改变或完全缺失,部分细胞可见α-SMA表达,ZONAB在细胞质和细胞核显著表达。结论敲低NPHPl表达可诱导MDCK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激活ZO-1/ZONAB信号通路。这些改变可能与I型肾单位肾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膜蛋白质类 DNA结合蛋白质类 细胞转分化 肾单位肾 NPHPl基因
原文传递
家族性少年型肾单位肾痨的临床和基因诊断 被引量:11
10
作者 管娜 张宏文 +1 位作者 丁洁 王素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少年型肾单位肾痨(NPH)临床和基因诊断。方法通过NPHP1基因纯合缺乏检测方法确诊1例中国人家族性少年型NPH。患儿为9岁男孩,因发现肾功能下降、贫血半年入院。尿沉渣检查正常,蛋白阴性;Ccr8.76ml/(min·1.73m2)。肾脏病理... 目的探讨少年型肾单位肾痨(NPH)临床和基因诊断。方法通过NPHP1基因纯合缺乏检测方法确诊1例中国人家族性少年型NPH。患儿为9岁男孩,因发现肾功能下降、贫血半年入院。尿沉渣检查正常,蛋白阴性;Ccr8.76ml/(min·1.73m2)。肾脏病理检查可见肾单位肾痨-肾髓质囊性病(NPH-MCKD)三联征。其姐6岁死于尿毒症。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DNA,PCR分别扩增NPHP1基因内多个微卫星标记。结果根据起病隐匿,肌酐清除率下降,诊断慢性肾衰竭。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结合病理拟诊NPH-MCKD。系谱分析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出现肾衰竭年龄为9岁,拟诊少年型NPH。基因分析结果示患儿仅D2S1896、del-16和RanBP11/12三者PCR扩增产物为阳性,说明该患儿存在NPHP1基因大片段纯合缺失,确诊少年型NPH。结论通过临床和肾脏病理拟诊NPH及其分型,基因分析可确诊。本病例为国内首个完整诊断并获确诊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少年型肾单位肾痨 nphp1 基因诊断
下载PDF
少年型肾单位肾痨Ⅰ型临床特点和基因诊断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少华 李媛媛 +4 位作者 章友康 张建春 马祎楠 陈文志 刘运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6期498-501,共4页
目的:探讨少年型肾单位肾痨Ⅰ型(NPHP1)的临床特点和基因诊断方法。方法:2016年7月我院肾内科收治1例约一年内快速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接受规律透析的男性患儿(12岁),详尽分析和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该患儿进行基因检... 目的:探讨少年型肾单位肾痨Ⅰ型(NPHP1)的临床特点和基因诊断方法。方法:2016年7月我院肾内科收治1例约一年内快速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接受规律透析的男性患儿(12岁),详尽分析和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该患儿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患儿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无高血压、无浮肿,尿沉渣检查显示:无明显血尿和尿蛋白定性检查常为阴性。但尿β_2-MG、尿α_1-MG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小分子尿蛋白显著增加,尿蛋白电泳有较高比例的小分子肾小管尿蛋白(13.8%),尿比重低(0.015),显示明确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双肾彩超和CT检查,双肾大小、形态如常,边缘轮廓欠清,双肾均有多个囊肿。显著的肾小管间质损伤和肾脏多发囊肿,符合既往多数NPHP1报道的临床和医学形象学的特征。基因检测结果患儿的样本NPHP1整体纯合缺失,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其父母均检测到NPHP1的杂合变异,但无任何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和临床表现均符合少年型肾单位肾痨1(NPHP1),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结论:NPHP1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除显著肾小管间质损伤和双肾囊肿外,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故提高对NPHP认识和警惕,加强基因检测是防止误漏诊,对提高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病因的精准诊断和合理防治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型肾单位肾痨Ⅰ型 nphp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慢性肾衰竭 基因诊断
下载PDF
NPHP3-AS1通过调控miR-30a-5p影响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苗 王裕岱 +4 位作者 黄玉冰 陈芬 王圣 李斌 董小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8期918-922,926,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NPHP3-AS1)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对微小RNA-30a-5p(miR-30a-5p)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缺氧处理心肌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缺氧处理的心肌细胞作为模型组。同...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NPHP3-AS1)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对微小RNA-30a-5p(miR-30a-5p)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缺氧处理心肌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将缺氧处理的心肌细胞作为模型组。同时将正常培养的心肌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将si-NC、si-NPHP3-AS1、anti-miR-30a-5p、si-NPHP3-AS1与anti-miR-30a-5p转染至心肌细胞,随后进行缺氧处理,分别记作模型组+si-NC组、模型组+si-NPHP3-AS1组、模型组+anti-miR-30a-5p组、模型组+si-NPHP3-AS1+anti-miR-30a-5p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PHP3-AS1、miR-30a-5p的表达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NPHP3-AS1、miR-30a-5p的靶向结合关系;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增殖标记蛋白细胞增殖核抗原67(Ki67)的表达量。结果缺氧处理后,心肌细胞中NPHP3-AS1的表达量显著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Ki67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干扰NPHP3-AS1的表达后,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S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Ki67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NPHP3-AS1可靶向结合miR-30a-5p;干扰miR-30a-5p能减弱干扰NPHP3-AS1对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结论干扰NPHP3-AS1可能通过上调miR-30a-5p的表达从而促进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增殖及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NPHP3-AS1 miR-30a-5p 缺氧 心肌细胞
下载PDF
Joubert综合征合并肾单位肾痨临床病理观察
13
作者 王明月 曾德华 +1 位作者 曾也婷 郑智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Joubert综合征合并肾单位肾痨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Joubert综合征合并肾单位肾痨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肾穿刺活检病理以及分子遗传学,并进... 目的探讨Joubert综合征合并肾单位肾痨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Joubert综合征合并肾单位肾痨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肾穿刺活检病理以及分子遗传学,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性,7岁。因面色苍黄2年,发现肾功能异常12天入院。查体:生长发育迟缓及智力障碍,肌张力低下,异常眼部运动,特殊面容。双肾MRI显示皮髓质交界处见多发类圆形囊肿。头颅MRI显示小脑蚓部发育缺如,并呈现"中线裂征"、"磨牙征"和"蝙蝠翼状"。肾穿刺组织活检镜下见中~重度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肾小管基底膜不规则增厚或变薄,分层和撕裂,肾间质中可见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基因检测见RPGRIP1L基因出现纯合变异,其父母为杂合变异。结论本例患儿小脑蚓部发育缺如等特征性影像学以及临床特点,Joubert综合征诊断明确。肾病理见肾小管及肾间质特殊改变,以及基因RPGRIP1L出现错义突变,结合临床分析可明确Joubert综合征(7型)合并肾单位肾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BERT综合征 肾单位肾痨 NPHP8/RPGRIP1L 基因突变
下载PDF
9例肾单位肾痨患儿临床表型及基因型分析
14
作者 廖盼丽 王思 +5 位作者 祝高红 戚畅 丁娟娟 黄霖 王道静 王筱雯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72-677,共6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临床确诊为肾单位肾痨(nephronophthisis,NPHP)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为临床诊断该类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肾内科就诊并经过基因检测确诊的9例NPHP患儿... 目的总结和分析临床确诊为肾单位肾痨(nephronophthisis,NPHP)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型特点,为临床诊断该类罕见遗传性肾脏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肾内科就诊并经过基因检测确诊的9例NPH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儿中,女性5例,男性4例,起病中位年龄为11.2(3.4,14.2)岁。8例患儿存在肾小球性蛋白尿,8例患儿存在肾小管性蛋白尿,7例患儿尿比重降低,所有患儿在确诊时均存在不同程度肾功能受损。确诊时患儿已进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7例,CKD 3期1例,CKD 4期1例。所有患儿肾脏超声均存在不同程度异常:肾脏体积改变(3/9)、回声增强(8/9)和囊肿(3/9)。3例患儿存在明显肾外表型。6例为NPHP1基因突变,其余3例分别为WDR19、NPHP3和NPHP5基因突变。结论在NPHP患儿中,NPHP1基因缺失突变最常见,同时也发现NPHP3、NPHP5及极其罕见的WDR19突变。NPHP临床表现不典型,需要寻找比较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囊性 纤毛病 基因型 肾单位肾痨 nphp1
原文传递
Whole-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d compound heterozygous variants in MMKS in a Chinese pedigree with Bardet-Biedl syndrome 被引量:2
15
作者 Zhan Qi Ying Shen +6 位作者 Qian Fu Wei Li Wei Yang Wenshan Xu Ping Chu Yaxin Zhang Hui Wa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7期739-745,共7页
Bardet-Biedl syndrome(BBS) is a 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retinal dystrophy, polydactyly, obesity,developmental delay, and renal defects. At least 21 candidate BBS-associated genes(BBS1-19, N... Bardet-Biedl syndrome(BBS) is a 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retinal dystrophy, polydactyly, obesity,developmental delay, and renal defects. At least 21 candidate BBS-associated genes(BBS1-19, NPHP1, and IFT172) have previously been identified, and all of them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ciliary function. Here, we collected a BBS pedigree with four members and performed whole-exome sequencing on the proband. The variant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o confirm their pathogenicity. We found compound heterozygous variants(c.1192C>T, p.Q398* and c.1175C>T, p.T392M) in MKKS in both the siblings, and these were likely to be pathogenic variants. We also found a missense variant(c.2029G>C, p.E677Q) in NPHP1 and a missense variant(c.2470C>T, p.R824C) in BBS9 in the proband only, which are variants of uncertain significance. The compound heterozygous variants were probably responsible for the BBS phenotype in this Chinese pedigree and the missense mutations in NPHP1 and BBS9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mutation lo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测序 综合征 突变 复合 家系 遗传异质性 BBS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