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了+NP_1+NP_2”中V的语义指向简谈 被引量:1
1
作者 郝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在交际话语中,"V+了+NP1+NP2"句式中的NP如1果是人称代词的话,可以有实指和虚指两种情况,如:"睡了他三天三夜",这里的"他"就是虚指的,本文研究的句式是在NP是实指的情况下进行的1,为了方便,在此处的NP一律用1"他"来代替,且N... 在交际话语中,"V+了+NP1+NP2"句式中的NP如1果是人称代词的话,可以有实指和虚指两种情况,如:"睡了他三天三夜",这里的"他"就是虚指的,本文研究的句式是在NP是实指的情况下进行的1,为了方便,在此处的NP一律用1"他"来代替,且NP与1NP具有领属2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指向 NP_1+NP_2 人称代词 句法结构 语义结构 双宾结构 领属关系 发出者 句法关系 变换分析
下载PDF
汉日领属关系双主语句的句法语义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杜爽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7年第3期57-62,共6页
汉日领属关系双主语句中的NP_2同为一价名词,在小谓语VP的语义选择特征和大主语NP_1的语义扩散激活功能的共同作用下,有时可以省略。汉语的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可以有条件地变换成语义基本等值的名词谓语句。而日语的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只有... 汉日领属关系双主语句中的NP_2同为一价名词,在小谓语VP的语义选择特征和大主语NP_1的语义扩散激活功能的共同作用下,有时可以省略。汉语的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可以有条件地变换成语义基本等值的名词谓语句。而日语的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只有当NP_2是抽象名词时,才可以变换为语义基本等值的句末名词句。汉语的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可以用来表示感叹,句式变换后,只有惯用组合作谓语的非典型性名词谓语句可以表达感叹语气;日语的领属关系双主语句本身不能表达感叹语气,但NP_2是抽象名词的双主语句可以变为带有感叹语气的句末名词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属关系双主语句 一价名词 句法特征 非典型性名词谓语句 句末名词句
下载PDF
基于形式语义学研究维吾尔语句式NP_(1)+(NP_(2))+V_(2)+V_(1)的分化及形式语义规则
3
作者 潘艳兰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1年第4期35-40,共6页
形式语义学是指将自然语言的语义转换成一个体系严密的形式化系统。本文采用了逻辑语义分析法,运用形式语言来实现对句式形式化的描写和分析,结合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通过分析维吾尔语句式NP_(1)+(NP_(2))+V_(2)+V_(1),总结出... 形式语义学是指将自然语言的语义转换成一个体系严密的形式化系统。本文采用了逻辑语义分析法,运用形式语言来实现对句式形式化的描写和分析,结合语言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通过分析维吾尔语句式NP_(1)+(NP_(2))+V_(2)+V_(1),总结出逻辑语义的表达式,推导出相应的Prolog语言,有利于维吾尔语学习者系统地掌握该句式的特点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语义学 句式NP_(1)+(NP_(2))+V_(2)+V_(1) 形式语义规则
下载PDF
汉语“NP_(1)+教+NP_(2)+VP”构式的语法化轨迹
4
作者 孟敬皓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91-98,共8页
文章结合构式语法理论,从语法化视角对汉语“NP_(1)+教+NP_(2)+VP”构式的语法化轨迹展开系统考察,探讨其“使役——被动”的演变机制,得出四点结论:“教”的施事(NP_(1))的意愿性、对动作或事件的操控程度随语法化过程的推移呈现降低趋... 文章结合构式语法理论,从语法化视角对汉语“NP_(1)+教+NP_(2)+VP”构式的语法化轨迹展开系统考察,探讨其“使役——被动”的演变机制,得出四点结论:“教”的施事(NP_(1))的意愿性、对动作或事件的操控程度随语法化过程的推移呈现降低趋势;唐代以前“教”字的语法化路径是“教授——指令——致使”,两次转变的动因分别是“教”词源义的分化及其施事的无生化;唐代是“教”字构式向被动句语法化的过渡阶段,表现为“教”的施事隐没,且VP受事话题化,并产生了非自愿容让义,而VP受事的话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即VP中动词的句法-论元配比,以及VP受事的语篇功能及其相关句法操作的影响;近代汉语中“教”字句基本完成向被动结构的转换,这是由“教”的致使义和非自愿容让义发展而来的,体现为“教”的施事与VP受事的角色合并,以及后来NP_(1)和NP_(2)的同步无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_(1)+教+NP_(2)+VP”构式 语法化 轨迹
下载PDF
“NP_(1)+对+NP_(2)+?”中NP位置的特点
5
作者 王佳勋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9-121,共3页
"NP1+对+NP2+?"结构(NP代表名词,?表示未知成分)中,NP2在名词的选择上会受到NP1的限制。当NP1和NP2的生命等级度一样,或者NP1的等级高于NP2时,句式才成立。及物性理论能解释"NP1+对+NP2+?"结构中NP位置构成的原因... "NP1+对+NP2+?"结构(NP代表名词,?表示未知成分)中,NP2在名词的选择上会受到NP1的限制。当NP1和NP2的生命等级度一样,或者NP1的等级高于NP2时,句式才成立。及物性理论能解释"NP1+对+NP2+?"结构中NP位置构成的原因。句中NP2是参与者,语义指向不会指向参与者。介词"对"是参与者的标记符号。"NP1+对+NP2+?"中的NP遵循着生命等级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_(1)+对+NP_(2)+?” 及物论 标记论 生命等级度
下载PDF
“NP_(1)+of+NP_(2)”特殊隐喻结构:识解与汉译
6
作者 栗霞 王蓉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3,共5页
特殊隐喻"NP_(1)+of+NP_(2)"是一种内容简约明畅、结构平衡对称的表达。翻译这种结构时,若单纯进行归化或异化处理,可能会隐没译入语所表达的部分信息,或者给读者带来理解困难。可以凭借认知语言学的体认原则,考察"NP_(1... 特殊隐喻"NP_(1)+of+NP_(2)"是一种内容简约明畅、结构平衡对称的表达。翻译这种结构时,若单纯进行归化或异化处理,可能会隐没译入语所表达的部分信息,或者给读者带来理解困难。可以凭借认知语言学的体认原则,考察"NP_(1)+of+NP_(2)"特殊隐喻结构的认知理据,呈现其在译入语和译出语中的不同表达取向。在"NP_(1)+of+NP_(2)"特殊隐喻结构的翻译策略上,要依据汉语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并结合Newmark隐喻翻译七原则采用不同的解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_(1)+of+NP_(2)” 特殊隐喻结构 认知理据 汉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