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DA/Au NPs复合分子沉积膜的制备、表征和摩擦学行为
1
作者 肖宇琦 王德国 +1 位作者 张嗣伟 高芒来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64-169,共6页
采用小分子柠檬酸钠对金纳米粒子进行包覆改性,紫外光谱分析经改性的金纳米粒子表面共振吸收峰为526,nm,激光纳米粒度仪分析表明其平均粒径为8.4,nm.改性后的金纳米粒子通过分子沉积技术,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PDDA)组装,制得单... 采用小分子柠檬酸钠对金纳米粒子进行包覆改性,紫外光谱分析经改性的金纳米粒子表面共振吸收峰为526,nm,激光纳米粒度仪分析表明其平均粒径为8.4,nm.改性后的金纳米粒子通过分子沉积技术,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PDDA)组装,制得单层和多层PDDA/AuNPs复合纳米粒子分子沉积(MD)膜(简称PDDA/Au NPs复合MD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PDDA/Au NPs复合MD膜的表面形貌以及摩擦、磨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膜能降低基底的摩擦力,其中以3层膜降低摩擦力的效果最显著.在氮化硅探针扫描行程达到30次后,膜表面才开始出现磨损痕迹.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多,膜表面在探针剪切力的作用下逐渐由致密变得疏松,形成颗粒堆积,使表面粗糙度增大,摩擦力、磨损深度也随之增加.通过实验还发现这种复合膜存在两种非正常磨损现象,即磨损负增长和膜的脱落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DA/Au nps复合分子沉积(md) 柠檬酸钠包覆改性金纳米粒子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分子沉积(MD)膜驱剂多羟基三季铵盐的合成、吸附与润湿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褚奇 梁渠 +1 位作者 刘建容 何枫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3,296,共4页
国内分子沉积(MD)膜驱油中使用的膜驱剂为单分子双季铵盐。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2-二甲氨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可用作MD膜驱剂多羟基的单分子三季铵盐。在25℃、中性条件下,该多羟基三季铵盐在内蒙古图牧吉油砂上吸附5 h达到平衡,... 国内分子沉积(MD)膜驱油中使用的膜驱剂为单分子双季铵盐。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2-二甲氨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可用作MD膜驱剂多羟基的单分子三季铵盐。在25℃、中性条件下,该多羟基三季铵盐在内蒙古图牧吉油砂上吸附5 h达到平衡,饱和吸附量为16 mg/g,温度升高时饱和吸附量降低。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定律,表明为单分子层吸附,且吸附为放热过程。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该多羟基三季铵盐能够使亲油的砂岩表面(98.985°)转变为弱亲油(83.592°),亲水的砂岩表面(50.665°)更加亲水(35.408°),使带有负电的亲油砂岩表面(107.672°)由亲油性向亲水性的转变更加明显(72.000°)。NaCl的加入有利于砂岩表面的润湿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驱剂 油砂 润湿性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分子沉积(MD)膜对金衬底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强斌 张嗣伟 高芒来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7-39,共3页
利用分子沉积(MD)技术对金衬底表面进行了改性,并且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改性后的金衬底表面进行纳米摩擦特性实验。发现改性后的金表面的摩擦力仅与金表面的分子端基有关,而与分子的链长、骨架等无关,当试样表面具有相同的... 利用分子沉积(MD)技术对金衬底表面进行了改性,并且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改性后的金衬底表面进行纳米摩擦特性实验。发现改性后的金表面的摩擦力仅与金表面的分子端基有关,而与分子的链长、骨架等无关,当试样表面具有相同的分子端基时,表现出相同的摩擦系数。这说明利用MD技术可对金衬底表面进行改性,只要选择具有良好润滑效果的分子,就可以达到润滑减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 衬底 表面改性 纳米摩擦特性 链长 端基 摩擦力 改性 研究 试样
下载PDF
分子沉积(MD)膜提高采收率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褚奇 梁渠 +1 位作者 曹杰 李磊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9期10-12,共3页
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2-二甲氨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一种多羟基的单分子三季铵盐MD膜剂分子,研究了其与一种有机聚季铵盐(聚合物型MD膜驱剂)进行复配得到的驱替用的MD膜驱剂的驱油效果。利用该MD膜驱剂可在三元复合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2-二甲氨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一种多羟基的单分子三季铵盐MD膜剂分子,研究了其与一种有机聚季铵盐(聚合物型MD膜驱剂)进行复配得到的驱替用的MD膜驱剂的驱油效果。利用该MD膜驱剂可在三元复合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达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驱剂 合成 三元复合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单分子膜诱导化学/电化学沉积纳米复合薄膜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卫国 刘恒权 +2 位作者 班春梅 余碧涛 姚素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48,共5页
介绍了以单分子膜为基底,化学/电化学沉积纳米复合薄膜的发展现状,并对该方法的制备原理、工艺条件、膜结构、及其表征方法进行了阐述,还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分子 纳米复合 化学沉积 沉积
下载PDF
分子沉积(MD)膜表面形貌的测量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6-208,共3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考察了单层磺化酞菁铜 (CuTsPc)MD膜硅表面随载荷和扫描速率变化的盒维数 ,对单层CuTsPcMD膜硅表面进行了表面形貌的测量 ,并分析了形貌信息中的摩擦力信息对表面形貌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层CuTsPcMD膜硅表...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考察了单层磺化酞菁铜 (CuTsPc)MD膜硅表面随载荷和扫描速率变化的盒维数 ,对单层CuTsPcMD膜硅表面进行了表面形貌的测量 ,并分析了形貌信息中的摩擦力信息对表面形貌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层CuTsPcMD膜硅表面具有较好的分形几何特性 ,分形是表面的固有属性 ;不同类型的硅表面具有的盒维数基本不变。表面形貌的信息里包含的摩擦力信息是表面形貌测量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载荷和扫描速率通过影响摩擦力对表面形貌的测量产生影响 ,但载荷影响程度不大 ,且没有较明显的规律 ;扫描速率增加能引起表面粗糙度和表面高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 磺化酞菁铜(CuTsPc) 表面形貌 分形 载荷 扫描速率
下载PDF
粘附对分子沉积膜纳米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2-14,共3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型2巯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化金表面(AuSR+)、单层磺化酞菁铜(CuTsPc)分子沉积膜(MD)硅表面和单层CuTsPc MD膜金表面进行了纳米摩擦试验,考察了粘附现象对具有纳米级厚度的MD膜摩擦特性的影...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型2巯基乙基二甲基氯化铵化金表面(AuSR+)、单层磺化酞菁铜(CuTsPc)分子沉积膜(MD)硅表面和单层CuTsPc MD膜金表面进行了纳米摩擦试验,考察了粘附现象对具有纳米级厚度的MD膜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纳米摩擦过程中粘附的存在,不仅会改变表面的性质,造成摩擦因数等摩擦学特性的变化,而且还会因增大法向力,致使摩擦力增加。并进一步证明卸载是验证摩擦过程中存在粘附力的另外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 纳米摩擦特性 粘附 卸载 磺化酞菁铜(CuTsPc)
下载PDF
菌紫质分子沉积膜的制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正强 王力彦 +4 位作者 张希 李伯符 沈家骢 胡坤生 王敖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58-960,共3页
菌紫质分子沉积膜的制备李正强,王力彦,张希,李伯符,沈家骢(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3)胡坤生,王敖金(中国科学院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关键词菌紫质,分子沉积膜,功能结构细菌视紫红质... 菌紫质分子沉积膜的制备李正强,王力彦,张希,李伯符,沈家骢(吉林大学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开放实验室,长春,130023)胡坤生,王敖金(中国科学院北京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关键词菌紫质,分子沉积膜,功能结构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紫质 分子沉积 功能结构 BR md
下载PDF
分子沉积膜摩擦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宇琦 张嗣伟 +1 位作者 王德国 高芒来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3-19,共7页
概述了近十年来分子沉积膜在摩擦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分子沉积膜的纳米摩擦性能、粘附特性、磨损性能和力学特性,以及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摩擦产生机制、粘滑现象的理论分析,肯定了分子沉积膜的减摩润滑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 概述了近十年来分子沉积膜在摩擦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分子沉积膜的纳米摩擦性能、粘附特性、磨损性能和力学特性,以及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摩擦产生机制、粘滑现象的理论分析,肯定了分子沉积膜的减摩润滑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 纳米摩擦性能 粘附特性 磨损特性 力学特性
下载PDF
CVD法制备微纤复合Cu分子筛膜催化氧化异丙醇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灿 张会平 鄢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4-211,共8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微纤复合Cu-5A/PSSF和Cu-ZSM-5/PSSF分子筛膜催化剂,研究了异丙醇在两种微纤复合分子筛膜催化剂上的催化氧化性能。采用湿法造纸和现代烧结工艺制备了不锈钢微纤预载体,分别采用二次生长法和原位水热合成...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微纤复合Cu-5A/PSSF和Cu-ZSM-5/PSSF分子筛膜催化剂,研究了异丙醇在两种微纤复合分子筛膜催化剂上的催化氧化性能。采用湿法造纸和现代烧结工艺制备了不锈钢微纤预载体,分别采用二次生长法和原位水热合成法在经过表面改性后的不锈钢微纤表面合成ZSM-5和5A分子筛膜,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分子筛膜表面负载Cu元素,得到微纤复合Cu-ZSM-5/PSSF和Cu-5A/PSSF分子筛膜催化剂。N2吸脱附曲线、XRD、SEM和XPS等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不锈钢微纤预载体形成了发达的三维网状结构,分子筛膜致密均匀地分布在不锈钢微纤载体表面,厚度分别为1.2和1.5μm,Cu O活性组分被均匀的分散在分子筛膜上,实际负载量约为(3.2~3.7)%(wt)。结合异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T90看,催化活性为:Cu-ZSM-5/PSSF>Cu-ZSM-5>Cu-5A>Cu-5A/PSSF,其中Cu-ZSM-5/PSSF的T90比Cu-ZSM-5降低了20℃,T50降低了40℃,表明分子筛膜材料的三维网状结构加强了传热与传质;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要好于Cu-5A分子筛催化剂,表明ZSM-5比5A分子筛的孔道结构更有利于异丙醇的催化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纤复合分子 化学气相沉积 异丙醇 催化氧化
下载PDF
辽河油田兴42块兴53井组MD膜驱油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高芒来 陈素青 +2 位作者 孟秀霞 陈定珊 潘惠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9.7,共6页
将辽河油田兴42油藏岩心以不同方式处理并饱和兴隆台采油厂脱气脱水原油,在65~67℃下用兴二联回注水驱替至流出液含水98%,再用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分析试剂)的0.01mmol/L水溶液驱替至含水98%,得到了如下驱油结果并从MD膜驱... 将辽河油田兴42油藏岩心以不同方式处理并饱和兴隆台采油厂脱气脱水原油,在65~67℃下用兴二联回注水驱替至流出液含水98%,再用MD 1膜驱剂(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分析试剂)的0.01mmol/L水溶液驱替至含水98%,得到了如下驱油结果并从MD膜驱油机理作了解释:在水驱基础上MD膜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在直接饱和原油的岩心上一般很高,3个岩心为13.32%~15.73%,1个岩心为8.86%;在含束缚水的油饱和岩心上略低(15.92%和9.37%);在洗油、洗盐的含束缚水的油饱和岩心上极低(1.96%);在油中长期浸泡后的洗油、洗盐、含束缚水油饱和岩心上则很高(16.19%和15.93%);在直接饱和油的非油藏岩心上很低(4.04%)。在兴42块兴53一注五采高含水井组实施了MD膜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井组油井含水80.0%~98.3%,平均92.4%),1998年5~10月注入有效成分25%的工业膜驱剂40t,注入液浓度2500~3000mg/L,注入总量0.005PV。5口采油井中有4口增产油、增产气并减产水,有效期超过2年。截止2000年11月有效期尚未结束,每注入1t工业膜驱剂已增产原油172t,经济效益可观。给出并讨论了膜驱油前后全井组和2口典型井的产油、含水曲线及全井组产气曲线。膜驱油过程伴随油井增产气过程,其特点是检验膜驱是否有效及有效期长短的矿场判据。图5表4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兴42块兴53井组 md驱油 研究 分子沉积 md驱剂 分子双季铵盐 岩心驱替实验 驱油效率 先导性矿场试验
下载PDF
大庆油田MD膜驱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丽 牛金刚 +5 位作者 蒋生祥 廖广志 杨清彦 侯战捷 高飞 高芒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3,共3页
在大庆主力砂岩油藏岩心上 ,考察了膜驱剂MD 1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驱油效果 (4 5℃ )。膜驱剂MD 1为含2 5 %单分子双季铵盐的工业品 ,用矿化度 5 2 10mg/L的油田采出水配制驱替液。注入 0 .5 7PV的 5 0 0mg/LMD 1溶液使未洗油、含束缚水的... 在大庆主力砂岩油藏岩心上 ,考察了膜驱剂MD 1在不同开发阶段的驱油效果 (4 5℃ )。膜驱剂MD 1为含2 5 %单分子双季铵盐的工业品 ,用矿化度 5 2 10mg/L的油田采出水配制驱替液。注入 0 .5 7PV的 5 0 0mg/LMD 1溶液使未洗油、含束缚水的岩心表面由亲油变弱亲油 ,由弱亲油变中性。在洗油后饱和水 ,再用油驱替至束缚水状态的若干组岩心上 ,膜剂驱的采收率如下 :直接用 5 0 0mg/L溶液间歇驱油 ,采收率 6 0 .8%和 6 4 .1%;水驱后提高采收率 2 .2 3%(5 0 0mg/L× 0 .5PV) ,3.0 9%(10 0 0× 0 .5 ) ,9.10 %(5 0 0× 2 .0 ) ,8.2 0 (5 0 0× 10 .0 ) ,最终采收率略低于直接膜剂驱 ;水驱、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6 .4 8%~ 8.6 1%)之后提高采收率 1.96 %(5 0 0× 0 .5 ) ,2 .4 4 %(10 0 0×0 .5 ) ,6 .4 8%(5 0 0× 5 .0 ) ,6 .4 6 %(5 0 0× 10 .0 ) ;水驱、三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14 .89%~ 15 .89%)之后提高采收率1.4 5 %(5 0 0× 0 .5 ) ,0 .6 5 %(10 0 0× 0 .5 ) ,5 .98%(5 0 0× 5 .0 ) ,5 .13%(5 0 0× 10 .0 )。在大庆油田 ,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之后采用膜驱技术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 驱油效率 储层岩心 分子双季铵盐 采收率 大庆砂岩油藏 md
下载PDF
自组装法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新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之景 王克逸 +1 位作者 朱俊 张凯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介绍了自组装法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几种最新技术 :化学吸附法、分子沉积法、旋涂法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 ,膜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利用它们可以制备各种功能化的聚合物纳米复合膜 ,从而实现薄膜的光、电、磁、非线性光学等的功能化 .由... 介绍了自组装法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膜的几种最新技术 :化学吸附法、分子沉积法、旋涂法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 ,膜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利用它们可以制备各种功能化的聚合物纳米复合膜 ,从而实现薄膜的光、电、磁、非线性光学等的功能化 .由此 ,这些方法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法 制备 聚合物纳米复合 进展 化学吸附法 分子沉积方法 旋涂法
下载PDF
辽河油田欢2-14-16块MD膜驱油试验结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维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分子沉积膜(MD膜)驱油是注入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水溶驱油的技术,注入的双季铵盐在油层孔隙表面形成纳米级MD膜,使原油与表面间黏附力降低,后续流体容易将原油剥离并驱出。该技术具有大量优点,适用于孔隙度10%--40%、渗透率〉10&... 分子沉积膜(MD膜)驱油是注入一种单分子双季铵盐水溶驱油的技术,注入的双季铵盐在油层孔隙表面形成纳米级MD膜,使原油与表面间黏附力降低,后续流体容易将原油剥离并驱出。该技术具有大量优点,适用于孔隙度10%--40%、渗透率〉10×10μm^2、温度0--320℃、剩余油饱和度〉25%、50℃原油黏率〈0.5Pa·s、地层水矿化度〈100g/L的油藏。油田面积1.1肼,有注水井7口,对应采油井11口的辽河欢2—14—16区大凌河0层油藏,于2001年3月开始注水开发,到2005年产量递减率达46.9%,综合含水达54.5%。从2006—05—18开始,分2个段塞,间隔30天,在7口注水井随注入水注入浓度0.8kg/m^3的膜驱剂,到2006—10—25为止累计注入膜驱剂45.62吨。从2006年6月到2007年5月一年内,81:2油井动液面上升,全区产油量停止递减,按月平均的日产油量增加到48.9吨,一年共增产油3453吨,比预测增油量增加5056吨。这一试验结果表明该项EOR技术已经成熟。图2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双季铵盐 分子沉积(md) 驱油剂 分子沉积 注入参数 现场试验结果 辽河油田欢2—14—16块
下载PDF
河南油田MD膜剂与聚合物复配技术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15
作者 吕晓华 刘文华 +3 位作者 杨力生 张丽庆 张伊林 吕帅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0年第5期54-58,共5页
介绍了聚合物和MD(分子沉积)膜剂筛选方法和主要指标,考察了MD膜剂与聚合物复配液对体系粘度、稳定性及驱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HPAM1与MD-3膜剂常温复配后粘度基本保持不变;聚合物HPAM1浓度1700mg/L与MD-3膜剂浓度1000mg/L复配液... 介绍了聚合物和MD(分子沉积)膜剂筛选方法和主要指标,考察了MD膜剂与聚合物复配液对体系粘度、稳定性及驱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HPAM1与MD-3膜剂常温复配后粘度基本保持不变;聚合物HPAM1浓度1700mg/L与MD-3膜剂浓度1000mg/L复配液经85℃老化90d后,复配液体系粘度仍达58.1mPa.s,说明体系热稳定性好;MD-3膜剂浓度1000mg/L与聚合物HPAM1浓度1700mg/L复配液室内岩芯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驱油率达到22.6%,高于相同浓度单纯MD-3膜剂驱、单纯聚合物HPAM1驱及其他复配浓度的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分子沉积) 聚合物 配伍性 驱油效率
下载PDF
大洼油田洼16块MD膜二次驱油试验
16
作者 何德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B12期69-70,99,共3页
大洼油田洼16块经过较长时间的注水开发,层内、层间和平面矛盾逐年加剧,水驱油效率降低,含水上升加快。为改变这种不利开发局面,利用三次采油方法,即纳米MD膜驱油与注水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可行性分析表明,纳米MD膜驱... 大洼油田洼16块经过较长时间的注水开发,层内、层间和平面矛盾逐年加剧,水驱油效率降低,含水上升加快。为改变这种不利开发局面,利用三次采油方法,即纳米MD膜驱油与注水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原油采收率。可行性分析表明,纳米MD膜驱油技术在该区块能够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达到增油控水目的。2008年MD膜一次驱油试验成功,实施二次MD膜驱油试验,现场见到了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驱(md驱) 二次驱油 驱油效率 提高采收率 洼16块
下载PDF
载荷、相对湿度和气氛对硅表面及金表面纳米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芒来 聂时春 张嗣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7-89,共3页
利用分子沉积技术 ,在不同修饰的硅表面上考察了载荷对纳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同时在阴、阳离子化金表面上考察了湿度、气氛对纳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修饰的硅表面在较低的载荷下 ,摩擦力均随着载荷成线性增加 ,同时发现... 利用分子沉积技术 ,在不同修饰的硅表面上考察了载荷对纳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同时在阴、阳离子化金表面上考察了湿度、气氛对纳米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修饰的硅表面在较低的载荷下 ,摩擦力均随着载荷成线性增加 ,同时发现单层磺化酞菁铜MD膜修饰的硅表面没有改变硅的摩擦特性 ;试验表明 ,在阳离子化金表面上 ,相对湿度越大 ,摩擦力和摩擦系数越低 ;阴离子化金表面在氮气保护下 ,体系的摩擦学特性不同于大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md) 纳米摩擦特性 载荷 相对湿度 气氛
下载PDF
名刊新载
18
《表面工程资讯》 2003年第4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 摩擦学性能 涂层技术 分子沉积 复合镀层 复合电刷镀 异常共沉积 金属清洗剂 缺陷分析 化学镀铜
下载PDF
Shear of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on glass substrates determined by tribometer 被引量:2
19
作者 GUO YanBao WANG DeGuo LIU ShuHai ZHANG SiW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005-1010,共6页
The ultrathin polyelectrolyt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and polyelectrolyt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were prepared using layer-by-layer molecular deposition method and in situ growth method.... The ultrathin polyelectrolyt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and polyelectrolyte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were prepared using layer-by-layer molecular deposition method and in situ growth method.A micro-tribometer has been developed to measure the shear response of those ultrathin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By using a smooth steel sphere in a ball-on-flat configuration,the shear force was determined for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s on glass substrate for different layer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hear behaviors of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 were mainly determined with the contact area and film layers.Moreover,the composit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 with nanoparticles has better shear behaviors than the polyelectrolyt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The shear force of polyelectrolyt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 is more dependent on the speed than that of composite nanoparticle molecular deposition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 玻璃基板 摩擦磨损试验机 剪切力 复合纳米粒子 聚电解质 测定 摩擦试验机
原文传递
Selective Gold Deposition on a Nanostructured Block Copolymer Film Crystallized by Epitaxy
20
作者 Claudio De Rosa Finizia Auriemma +2 位作者 Rocco Di Girolamo Rossella Aprea Annette Thierry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41-248,共8页
semicrystalline 块共聚物的取向附生的结晶化在底层上形成的订的 nanostructure 为热地蒸发的金 nanoparticles 的选择免职被用作一个有图案的模板,导致客人粒子的订的分发被订主人 nanostructured 块共聚物矩阵在指导的指导结构的主... semicrystalline 块共聚物的取向附生的结晶化在底层上形成的订的 nanostructure 为热地蒸发的金 nanoparticles 的选择免职被用作一个有图案的模板,导致客人粒子的订的分发被订主人 nanostructured 块共聚物矩阵在指导的指导结构的主人 nanocomposites 的形成。这在与有效物理性质并且到在功能的 nanoparticles 的空间分发由于远程的顺序的存在产生的众多的可能的应用的最大的改进有关的聚合 composites 的领域里打开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嵌段聚合物 蒸发沉积 共聚物 结晶 分子复合材料 镀金 复合材料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