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I/TIANO下的图形界面新方案NUWA
1
作者 王海波 张申生 孙元浩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可扩展固件接口EFI(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在操作系统与平台固件之间定义了一个崭新的接口模型,为运行预启动应用程序和启动操作系统提供了标准环境。TIANO是Intel对EFI1.10规范的增强实现,涵盖了从开启电源到启动操作系统的... 可扩展固件接口EFI(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在操作系统与平台固件之间定义了一个崭新的接口模型,为运行预启动应用程序和启动操作系统提供了标准环境。TIANO是Intel对EFI1.10规范的增强实现,涵盖了从开启电源到启动操作系统的全部过程。目前TIANO Shell下仍然采用类似DOS的控制台界面,缺乏友好的用户界面。对此提出了一种突破该模式、充分体现下一代BIOS优势的图形界面新方案NUWA,实验结果分析表明,NUWA体积小、功能完整、界面友好、可扩展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扩展固件接口 TIANO nuwa
下载PDF
EFI/TIANO下的图形界面新方案NUWA
2
作者 王海波 张申生 孙元浩 《微型电脑应用》 2007年第10期1-3,共3页
可扩展固件接口(EFI)在操作系统与平台固件之间定义了一个崭新的接口模型,为运行预启动(pre—boot)应用程序和启动操作系统提供了标准环境。TIANO是Intel对EFI 1.10规范的增强实现,涵盖了从开启电源到启动操作系统的全部过程。目前TIANO... 可扩展固件接口(EFI)在操作系统与平台固件之间定义了一个崭新的接口模型,为运行预启动(pre—boot)应用程序和启动操作系统提供了标准环境。TIANO是Intel对EFI 1.10规范的增强实现,涵盖了从开启电源到启动操作系统的全部过程。目前TIANO Shell下仍然采用类似DOS的控制台界面,缺乏友好的用户界面。本文对此提出了一种突破谊模式、充分体现下一代BIOS优势的图形界面新方案NUWA,实验结果分析表明,NUWA体积小、功能完整、界面友好、可扩展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扩展固件接口 TIAN0 nuwa
下载PDF
"Angel's Love"Chinese Goddess Nuwa Culture——Large-scale Activities for Public Interests
3
《China's Foreign Trade》 2007年第14期46-46,共1页
Initiated by Chinese Red Cross Foundation and sponsored by American .General Business Association, Chinese Nuwa (a goddess-creator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e Large-scale Activities for Public Interests undertake... Initiated by Chinese Red Cross Foundation and sponsored by American .General Business Association, Chinese Nuwa (a goddess-creator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e Large-scale Activities for Public Interests undertaken by Beijing Absolute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Co., Ltd. has recently commenced in an all-round way. A grand ceremony will be held at Nuwa Plaza in Shexian County, Hebei Province on Septemper 24, 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el's Love” Chinese Goddess nuwa Culture large-scale activites public intrests
下载PDF
女娲意象与女娲信仰的演变
4
作者 刘景纯 《地方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文献最早记载女娲故事是在战国时期,当时人意象中的女娲,是一个造人的人或神,冀州和《山海经》的"大荒西"地带以及楚地存在女娲及其造人的观念。随着两汉时期女娲造人方式、女圣帝的身份明确化,女娲功德也由造人者发展为"... 文献最早记载女娲故事是在战国时期,当时人意象中的女娲,是一个造人的人或神,冀州和《山海经》的"大荒西"地带以及楚地存在女娲及其造人的观念。随着两汉时期女娲造人方式、女圣帝的身份明确化,女娲功德也由造人者发展为"化育万物者",造人故事变得具体化。《魏书》最早记载有女娲墓,唐宋时期,女娲墓及其相关遗迹在空间上有所增长。女娲崇拜起源于西汉,唐宋时期被列入祀典,宋代确立了官祭,地点在今山西赵城镇侯村。明清时期,御祭和遣官致祭经常化。官方祭祀与民间崇拜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前者是"崇德报功",重在纪念;后者是祈求子嗣,重在功用。女娲崇拜后来有官方和民间的分化,社会崇拜的风气日益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意象 女娲信仰 官方祭祀 民间崇拜
下载PDF
杨利慧女娲神话思想与实践研究
5
作者 何春晖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女娲神话作为现代中国神话学的核心对象,不仅因为其位于中国神话谱系的核心层,也因为它的精神发掘正好与现代中国的民族历史高度契合。如果从女娲神话研究的第一代学者茅盾、顾颉刚等人算起,杨利慧应属第四代学者。杨利慧的女娲神话研究... 女娲神话作为现代中国神话学的核心对象,不仅因为其位于中国神话谱系的核心层,也因为它的精神发掘正好与现代中国的民族历史高度契合。如果从女娲神话研究的第一代学者茅盾、顾颉刚等人算起,杨利慧应属第四代学者。杨利慧的女娲神话研究,研究资料宏富,理论视角创新,学术思想敏锐,确立了女娲的中华民族始母神地位。从文献与田野中探讨女娲的神格、流变和功能开始,到表演、旅游与电子媒介中朝向当下阐述女娲的新实践和新视角,杨利慧及其团队持续30年的整体研究对于女娲神话信仰和中国神话的研究史而言,具有神话学术史范式价值,反映出当代中国神话学和民俗学理论与方法的转换与嬗变,为当代神话学的体系建构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现代建构提供了代表性案例。女娲神话思想与实践研究不仅推动了中国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且加快了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利慧 女娲神话信仰研究 中华民族始母神 朝向当下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下载PDF
神话原型移位于现实的伟大虚构——论贾宝玉“衔玉而生”的象征意义
6
作者 杨朴 杨旸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5-72,共8页
就表现贾宝玉的思想性格而言,“衔玉而生”是一个很关键的象征。“玉”蕴藉了女娲补天精神,即用女性主义精神去补被男性主义破坏的“天”,由此“宝玉”成为了女性主义精神原型的象征。“衔玉而生”又是连接女娲补天神话和贾宝玉心理之... 就表现贾宝玉的思想性格而言,“衔玉而生”是一个很关键的象征。“玉”蕴藉了女娲补天精神,即用女性主义精神去补被男性主义破坏的“天”,由此“宝玉”成为了女性主义精神原型的象征。“衔玉而生”又是连接女娲补天神话和贾宝玉心理之间的媒介,使贾宝玉的现实思想行为获得了神话原型的潜意识心理。“衔玉而生”是一个伟大的虚构,在女娲补天神话和贾宝玉现实思想行为之间建立了一条内在原型联系的通道,从而使贾宝玉现实思想行为获得了神话原型的动力与解释。贾宝玉“衔玉而生”与贾宝玉最后回到大荒山成为一块石头,两者构成一种二元对立结构,这个二元对立结构表现了曹雪芹的深刻思想:“宝玉”重新变成石头也包含着“衔玉而生”的玉变成石头,指向的是现实对人的彻底毁灭和人的不可救药的大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宝玉 “衔玉而生” 女娲补天 神话 原型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Build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in International Diplomacy:A Prehistoric Mythological Perspective
7
作者 John Qiong WANG LI Jiann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23年第6期233-239,共7页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prehistoric civilisation in China and the existing theories of prehistoric history with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it can be inferred that all human civilisations on Earth have the...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prehistoric civilisation in China and the existing theories of prehistoric history with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it can be inferred that all human civilisations on Earth have their origins in the period following the Great Flood,during which human civilisation was rebuilt.Furthermore,there are notable parallels between the figure of“Nuwa”in Chinese prehistoric civilisation and that of“Noah”in Western accounts.By treating the prehistoric flood event as a research approach in historical compilation,scholars can extract valuable insights into“building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and use it as a symbol of global diplomatic relations.This approach can foster common values of mutual learning and exchange among nations,ultimately creating a more promising future for developing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s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nternational diplomacy prehistoric mythology nuwa Noah
下载PDF
明清时期冀南太行山区女娲信仰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变迁——以女娲庙宇及碑刻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红霞 贾建钢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60,共8页
河北省涉县是冀南太行山区女娲信仰的核心区域,女娲庙宇分布广泛,常建于山顶或山村最高处,称之为“顶”或“奶奶顶”。涉县女娲庙宇以中皇山娲皇宫为中心区域,由西向东呈条状分布,距离娲皇宫越近,分布越密集,越远则相对稀疏。冀南太行... 河北省涉县是冀南太行山区女娲信仰的核心区域,女娲庙宇分布广泛,常建于山顶或山村最高处,称之为“顶”或“奶奶顶”。涉县女娲庙宇以中皇山娲皇宫为中心区域,由西向东呈条状分布,距离娲皇宫越近,分布越密集,越远则相对稀疏。冀南太行山区女娲奉祀起源较早,至迟在唐末宋初之时,女娲信仰已有一定规模,及至明清时期,在地域文化传统、女娲护佑事项与信众所求高度吻合、国家政策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女娲信仰达到兴盛。就碑志来看,这一时期女娲信仰的内容也有一定变化,原有补天“文化英雄”的神格逐渐失落,其“始祖母”神格成为主导,在这一转变中,女娲作为生育、护佑子嗣的独立女神的身份越来越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信仰 冀南太行山区 庙宇 碑刻 明清
下载PDF
吐鲁番盆地与河西走廊发现的伏羲女娲形象之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
9
作者 孙婧文 孙危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2期86-100,155,共16页
吐鲁番盆地发现的伏羲女娲绢(麻布)画,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互动的有力见证,最早的一幅出自沮渠蒙逊的夫人彭氏的墓中,为北凉承平十六年(458年),余则多为唐西州时期(640-791年)。本文通过对吐鲁番盆地发现的伏羲女娲图像进行的类型学分析,... 吐鲁番盆地发现的伏羲女娲绢(麻布)画,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互动的有力见证,最早的一幅出自沮渠蒙逊的夫人彭氏的墓中,为北凉承平十六年(458年),余则多为唐西州时期(640-791年)。本文通过对吐鲁番盆地发现的伏羲女娲图像进行的类型学分析,继而与河西走廊发现的同类图像进行对比,认为前者是以后者为粉本并本土化的产物。同时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后推测,吐鲁番盆地发现的伏羲女娲之蛇身,可能是在束带蛇属与花条蛇属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且蕴含着蛇崇拜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二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时期 吐鲁番盆地 伏羲女娲 文化内涵
下载PDF
鄂西北女娲神话的当代传承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玉青 何春晖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97-208,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拓宽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视野,“两个结合”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开放的实践逻辑。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理论为指导,实地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拓宽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视野,“两个结合”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开放的实践逻辑。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理论为指导,实地调研鄂西北女娲神话资源的文化传承现状,深度访谈非遗传承人,梳理鄂西北女娲神话的地方化再造方式,探索其文化传承的当代路径。文旅融合的资源开发性传承路径,以女娲神话资源为中心,创建中华母亲园,联动武当山旅游线路,实现竹山女娲文化传承;教育传承路径,非遗传承人讲述女娲神话,使其进校园、进乡村社区(景区),实现传承主体以学生主体和本地社区为对象的目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把地域品牌女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鄂西北女娲神话的历史脉络与传承规律,为乡村文化铸魂,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品格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学 女娲神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铁凝小说中的“母亲”形象研究
11
作者 施海淑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2-47,共6页
铁凝通过在小说中塑造女娲式的母亲、非善非恶的母亲、未完成的母亲等多元母亲形象,探索了母亲身份的可能性。这些母亲形象的塑造,丰富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实践了铁凝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对人类和生活永远的爱和体贴”的心愿,提... 铁凝通过在小说中塑造女娲式的母亲、非善非恶的母亲、未完成的母亲等多元母亲形象,探索了母亲身份的可能性。这些母亲形象的塑造,丰富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实践了铁凝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对人类和生活永远的爱和体贴”的心愿,提供了观察、思考现实母亲境遇的有益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凝 母亲 女娲式 非善非恶 未完成
下载PDF
基于阴阳理论探析伏羲女娲图与DNA双螺旋结构
12
作者 王晓彧 郭浩科 贾成祥 《河南中医》 2023年第8期1165-1170,共6页
根据阴阳思想,男为阳,女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规为阴,矩为阳;方为阳,圆为阴,伏羲女娲图中蟾蜍属阴,金乌属阳,故图中有最基本的阴阳上下对应关系:阳-日-方-矩-金乌-夫-男;阴-月-圆-规-蟾蜍-妇-女。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为反向平行的左右排列... 根据阴阳思想,男为阳,女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规为阴,矩为阳;方为阳,圆为阴,伏羲女娲图中蟾蜍属阴,金乌属阳,故图中有最基本的阴阳上下对应关系:阳-日-方-矩-金乌-夫-男;阴-月-圆-规-蟾蜍-妇-女。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为反向平行的左右排列结构,而且两条链绕同一中心轴相缠绕,这种组成与太极图相类似,两条链“阴阳混一”而且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平衡,即“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碱基中的嘌呤为双环结构,嘧啶为单环结构,腺嘌呤(A)和鸟嘌呤(G)为阴,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为阳,A和T的配对与G和C的配对均为阴阳相合,且两者之间阴阳属性相反,即“一阴一阳之谓道”。以DNA双螺旋结构为主体,将伏羲女娲图中的元素融入其中,组成一个新的DNA双螺旋结构,其中,排列在外侧的2条链,一条是男,一条是女,子因素由日与月、规与矩组成,各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将中医阴阳理论融入DNA双螺旋结构中,组成一个新的DNA双螺旋结构,其中,排列在外侧的2条链,一条是真阴,一条是真阳,子因素由气与血、脏与腑组成,各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在DNA双螺旋结构上,虽然碱基分阴阳,但A与T配对,C与G配对,一个基因片段中所有碱基配对的整体可能会出现阴阳平衡、偏阴、偏阳三种情况。由于碱基配对中氢键具有阴阳特质,碱基配对及氢键数量共同的阴阳属性可能致该基因片段所表达的功能出现平和、偏阴或偏阳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伏羲女娲图 DNA双螺旋结构
下载PDF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中的红色崇拜
13
作者 李昊蓉 《流行色》 2023年第6期82-84,共3页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是对汉制图像的继承创新也是对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汉文化传播研究的有力佐证。在图像生成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汉制范式中伏羲女娲的基本形象,对于用色倾向也表示认可并进行了沿袭。深究成... 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是对汉制图像的继承创新也是对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汉文化传播研究的有力佐证。在图像生成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汉制范式中伏羲女娲的基本形象,对于用色倾向也表示认可并进行了沿袭。深究成因,极可能与汉民族的红色崇拜相关。这种崇拜又与中国古代的色彩观以及图腾崇拜息息相关。文章利用图像学、传播学等方法对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伏羲女娲图像中所呈现出的红色崇拜进行分析,以用色作为切入点对红色崇拜的起因、源流进行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女娲 红色崇拜 图像流变 文化传播
下载PDF
黄河北流河道变迁与史前的灾害事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若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4-298,共5页
水利史的研究已经证实,历史上黄河北流的河道以禹贡河为北界,以现行河道为南界,在这一区域内摆动迁徙。黄河北流从未进入河北平原的中-西部的白洋淀流域区。造成河道这种演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河北平原基底活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除此之... 水利史的研究已经证实,历史上黄河北流的河道以禹贡河为北界,以现行河道为南界,在这一区域内摆动迁徙。黄河北流从未进入河北平原的中-西部的白洋淀流域区。造成河道这种演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河北平原基底活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另一个尚未探索的原因是远古时代河北平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灾害。撞击的结果壅塞了当时黄河下游河道,形成了白洋淀流域区,最终促成了北流河道演化的基本格局。文章最后推测这一史前的天文地质灾害可能是“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的事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北流 地震活动带 陨石雨撞击事件 女娲补天
下载PDF
从“替天行道”到“以情悟道”——二论《红楼梦》的创作主旨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会生 李克臣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40-47,共8页
《红楼梦》的作者,同样是一位"不得其位而又不甘寂寞"的"志于道"者。"有命无运"是作者对甄英莲的同情,也是对自己一生的叹息。《红楼梦》的主旨是"以情悟道",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旨在借石头... 《红楼梦》的作者,同样是一位"不得其位而又不甘寂寞"的"志于道"者。"有命无运"是作者对甄英莲的同情,也是对自己一生的叹息。《红楼梦》的主旨是"以情悟道",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旨在借石头的爱情与生活经历,表达自己"不得其位却又不甘寂寞的‘志于道’者的伟大情怀"。然而,时代变了。《红楼梦》的时代与孔子的时代不同,与施耐庵的时代亦有所不同。这种改变反映到《红楼梦》中表现为作者把"怀才不遇"的愤懑变成了"无才补天"的自嘲,把"替天行道"的呐喊变成了"以情悟道"的警世。从明末清初的社会文化思潮、科举制度、文学潮流以及满清政府的文化专制——文字狱等几个方面来看,这种改变反映着时代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主旨 女娲补天 “替天行道” “以情悟道”
下载PDF
女娲民间信仰的世俗化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计斌 常玉荣 何石妹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2,18,共3页
在远古神话中,女娲创造世界、孕育人类,是一副大神的气派,而在后世民间信仰中,女娲信仰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演变过程。通过形象的人格化塑造、功能的多功利性诉求和情感的伦理化投射,女娲走下了神坛,走进了信仰者的世俗生活,这种演变过... 在远古神话中,女娲创造世界、孕育人类,是一副大神的气派,而在后世民间信仰中,女娲信仰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演变过程。通过形象的人格化塑造、功能的多功利性诉求和情感的伦理化投射,女娲走下了神坛,走进了信仰者的世俗生活,这种演变过程较为典型地表现了民间信仰的世俗性特征。同时,女娲在民间的这种存在方式最终决定了女娲文化信仰现存状态和未来演变的流向,这对于民间女娲文化信仰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信仰 民间信仰 世俗化 演变
下载PDF
甘肃酒泉市肃州区孙家石滩家族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建龙 谢焱 刘晔海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4,共14页
孙家石滩家族墓地,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东洞乡)西部,上坝镇的西北部。200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一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3座,均属魏晋时期的砖券墓葬,出土器物93件(组)。这几座墓葬的发现对我们进一步研究西北... 孙家石滩家族墓地,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东洞乡)西部,上坝镇的西北部。200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中一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3座,均属魏晋时期的砖券墓葬,出土器物93件(组)。这几座墓葬的发现对我们进一步研究西北地区在两晋时期的文化习俗以及时代分期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家石滩 家族墓地 魏晋时期 伏羲女娲
下载PDF
蛙(蟾蜍)与女娲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范弟 何惠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3-37,共5页
原始人类视蛙为图腾,把蛙看成是氏族祖先的标志,人祖女娲就是由蛙崇拜演变而来。分析蛙(蟾蜍)与女娲的关系,主要可以从生物学角度、从二者的音义、从蛙(蟾蜍)的功能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蟾蜍 女娲
下载PDF
女娲“人首蛇身”形象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通过古籍中对女娲记载的分析,确定大约汉代时人们对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已经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并从"野性的思维"角度重新审视"半人半兽"形象的由来,认为"人首蛇身"是思维对"自然... 本文通过古籍中对女娲记载的分析,确定大约汉代时人们对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已经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并从"野性的思维"角度重新审视"半人半兽"形象的由来,认为"人首蛇身"是思维对"自然—文化"秩序进行调和的产物,并具体结合女娲神话分析了"人首蛇身"的来源和内涵,以及"蛇身"在大母神形象中的意义、蛇多样的象征意义对女娲神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娲 人首蛇身 半人半兽 大母神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创世神话所彰显的民族文化精神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安莲 闫孟莲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各民族的先民们都曾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做出过神话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个性,也体现出其文化精神。中国古代的原生创世神话和后起的体系创世神话都展示出勇于牺牲和甘于奉献的伟大品格,体现崇尚道德、注重伦理的... 各民族的先民们都曾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做出过神话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个性,也体现出其文化精神。中国古代的原生创世神话和后起的体系创世神话都展示出勇于牺牲和甘于奉献的伟大品格,体现崇尚道德、注重伦理的个性特征,从而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辟神话 盘古神话 女娲神话 民族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