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狼疮静颗粒对NZB/NZWF1小鼠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艳 丁炜 +1 位作者 周定华 张前德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5-35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狼疮静颗粒(LCG)对NZB/NZWF1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NZB/NZWF1狼疮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和强的松组,灌胃给药54d;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 目的观察中药狼疮静颗粒(LCG)对NZB/NZWF1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NZB/NZWF1狼疮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和强的松组,灌胃给药54d;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LCG可上调NZB/NZWFI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论中药LCG具有类激素样作用和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静颗粒 狼疮 nzb/nzw F1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NZB和NZW小鼠脾淋巴细胞CD48和CD244分子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
2
作者 张庆瑞 祁赞梅 +7 位作者 马凤毛 李丽 李莉 王若梅 都姝妍 陈洋 陈冬 姜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7-651,共5页
目的:了解NZB小鼠中是否存在与其CD8+T细胞增殖相关的CD48和CD244分子表达异常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NZB和NZW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CD48和CD244分子的表达。利用DNA序列测定进行CD48和CD244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NZB小... 目的:了解NZB小鼠中是否存在与其CD8+T细胞增殖相关的CD48和CD244分子表达异常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NZB和NZW小鼠脾淋巴细胞表面CD48和CD244分子的表达。利用DNA序列测定进行CD48和CD244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NZB小鼠活化的CD8+T细胞表面CD48和CD244分子表达水平均高于NZW小鼠。DNA序列分析显示CD48和CD244cDNA序列在NZB和NZW小鼠间不存在多态性,但是NZB小鼠的CD48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119bp处存在5个碱基缺失。结论:NZB小鼠活化的脾淋巴细胞高水平表达CD48和CD244分子可能是其CD8+T细胞增生的原因之一。NZBCD48基因转录调控区域异常可能与其高水平表达CD48分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zb nzw CD48 CD244 CD8^+T细胞 多态性
下载PDF
NZB、NZW和(NZB×NZW)F1小鼠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值
3
作者 周文江 杨丽萍 +1 位作者 朱以明 许晨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0年第1期40-42,共3页
测定了 NZB、NZW、杂交 F 1代小鼠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值。结果如下 :1血液学指标中。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在性别和品系间差异极显著 ( P<0 .0 1) ,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 2血清生化指标中 NZB、NZW、杂交 F 1代小鼠的碱性磷酸酶、丙... 测定了 NZB、NZW、杂交 F 1代小鼠血液学和血清生化值。结果如下 :1血液学指标中。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在性别和品系间差异极显著 ( P<0 .0 1) ,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 2血清生化指标中 NZB、NZW、杂交 F 1代小鼠的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在性别、品系间有极显著差异 (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学 血清生化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英妮 郭长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4-437,共4页
能发生SLE的小鼠模型有很多种,常用的是自发型小鼠模型,主要有3种品系,NZB/NZWF1,MRL/lpr和BXSB小鼠。本文将从SLE小鼠模型的遗传背景、血清病理特点、发病机制方面概述自发型小鼠模型在研究SLE中的应用。
关键词 SLE 肾小球肾炎 小鼠模型 nzb/nzw F1 MRL/LPR BXSB
下载PDF
狼疮静颗粒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CD4^+、CD8^+及CD5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方石 金实 +3 位作者 汪悦 丁炜 周决 许兰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狼疮静颗粒不同剂量对自发性狼疮小鼠部分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狼疮静颗粒3种不同剂量,对3月龄雌性NZB/NZWF1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6周,观察其对各组小鼠CD4+、CD8+细胞及CD54表达的影响。结果中药狼疮静不同剂量有升... 目的探讨狼疮静颗粒不同剂量对自发性狼疮小鼠部分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狼疮静颗粒3种不同剂量,对3月龄雌性NZB/NZWF1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6周,观察其对各组小鼠CD4+、CD8+细胞及CD54表达的影响。结果中药狼疮静不同剂量有升高模型小鼠外周血CD4+、CD8+细胞的倾向,能降低血清CD54含量,抑制血浆淋巴细胞表面及单核细胞表面CD54的高表达,其作用以中、高剂量明显。结论狼疮静颗粒能改善和调节自发性狼疮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静颗粒/药理学 nzb/nzw F1小鼠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药疗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学 T淋巴细胞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新进展
6
作者 李利 《中国疗养医学》 2007年第3期146-147,共2页
1饮食治疗 1.1饮食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 实验表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过程和炎症反应:①食物中缺锌,会导致多种免疫机能的缺陷。②狼疮小鼠模型禁食后,体内抗DNA抗体的水平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都有降低,并... 1饮食治疗 1.1饮食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 实验表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过程和炎症反应:①食物中缺锌,会导致多种免疫机能的缺陷。②狼疮小鼠模型禁食后,体内抗DNA抗体的水平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水平都有降低,并且病症也得到改善。③减少食物中亚油酸的摄入。可以减少体内花生四烯酸的合成,因此也减少了炎性介质之一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量。④喂饲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如椰子油后,可使NZB/NZW小鼠的自身免疫病加重。⑤在动物实验中,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6)可以影响免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饮食治疗 循环免疫复合物 nzb/nzw 免疫机能 抗DNA抗体 小鼠模型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小鼠肾狼疮样改变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朱方石 金实 +3 位作者 汪悦 丁炜 周决 许兰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 (NZB/NZWF1)小鼠狼疮样改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狼疮静颗粒、泼尼松及狼疮静合泼尼松 3组药物 ,对 3月龄雌性BW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 6~ 12周 ,观察对各组小鼠病情发展动态变化、CD4 ... 目的探讨中药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 (NZB/NZWF1)小鼠狼疮样改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狼疮静颗粒、泼尼松及狼疮静合泼尼松 3组药物 ,对 3月龄雌性BW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 6~ 12周 ,观察对各组小鼠病情发展动态变化、CD4 +、CD8+细胞和CD54 表达改变及对肾小球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中西药物均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模型小鼠狼疮样改变的部分症状和血浆CD4 +、CD8+细胞分布 ,抑制血清细胞黏附分子 1(ICAM 1)含量升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 的高表达 ,抑制肾小球萎缩和系膜细胞的增殖 ,以狼疮静结合泼尼松组效果明显为优。结论狼疮静颗粒能有效控制并改善模型小鼠狼疮样发病及进程 ,并能调节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 ,对狼疮样肾炎的病理变化有改善作用 ,结合西药后可协同发挥疗效并显示出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静颗粒 自发性狼疮 小鼠 免疫反应 药理作用 泼尼松
下载PDF
狼疮模型鼠各脏器中T细胞受体Vβ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广宇 藤尾圭志 +1 位作者 俞戎 山本一彦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MRL/lpr和(NZB×NZW)F1两种狼疮模型鼠中致病性T细胞克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狼疮模型鼠各脏器中的T细胞受体(TCR)Vβ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SSCP)分析TCRVβ的... 目的探讨MRL/lpr和(NZB×NZW)F1两种狼疮模型鼠中致病性T细胞克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狼疮模型鼠各脏器中的T细胞受体(TCR)Vβ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SSCP)分析TCRVβ的表达,并应用磁珠细胞分离法(MACS)确定广泛浸润于各脏器中的T细胞的表型。结果两种狼疮模型鼠在SLE发病时,多个脏器中出现相同的T细胞寡克隆扩增带;该广泛浸润的T细胞克隆扩增呈TCRVβ限制性;此共同的T细胞克隆大多来源于CD4+T细胞。结论两种狼疮模型鼠的CD4+T细胞被活化后呈克隆扩增,广泛浸润于多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 脏器 T细胞克隆 扩增 TCR 表达 T细胞受体VΒ基因 结论 模型 目的
原文传递
雌二醇调控新西兰黑鼠×白鼠子一代雌鼠的骨髓树突状细胞作用研究
9
作者 姜波 孙凌云 王红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雌二醇(E2)对发病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鼠——新西兰黑鼠×新西兰白鼠子一代(NZB/wF1)雌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作用,探索雌激素参与SLE的作用机制。方法骨髓单个核细胞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核... 目的通过比较雌二醇(E2)对发病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鼠——新西兰黑鼠×新西兰白鼠子一代(NZB/wF1)雌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作用,探索雌激素参与SLE的作用机制。方法骨髓单个核细胞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白细胞介素-4(rmlL-4)、E2和雌激素受体(ER)调节剂——他莫昔芬(TAM)的作用下培养7d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脂多糖(LPS)刺激24h诱导为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及胞内IL-6、IL-10、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产生,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BMDC对脾脏T淋巴细胞的刺激功能。结果E2升高未成熟DC,但降低成熟DCCD40的表达;E2增强未成熟DC,但降低成熟DC的淋巴细胞刺激功能;E2降低幼龄鼠,但升高高龄鼠BMDC细胞因子的产生。TAM拮抗E2的作用。结论E2通过ER调控狼疮鼠的BMDC,此调控作用随狼疮的进展及细胞的成熟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树突细胞 骨髓 (nzbxnzw)F1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