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小鼠肾狼疮样改变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朱方石 金实 +3 位作者 汪悦 丁炜 周决 许兰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 (NZB/NZWF1)小鼠狼疮样改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狼疮静颗粒、泼尼松及狼疮静合泼尼松 3组药物 ,对 3月龄雌性BW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 6~ 12周 ,观察对各组小鼠病情发展动态变化、CD4 ... 目的探讨中药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 (NZB/NZWF1)小鼠狼疮样改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狼疮静颗粒、泼尼松及狼疮静合泼尼松 3组药物 ,对 3月龄雌性BW狼疮模型小鼠进行干预治疗 6~ 12周 ,观察对各组小鼠病情发展动态变化、CD4 +、CD8+细胞和CD54 表达改变及对肾小球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中西药物均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模型小鼠狼疮样改变的部分症状和血浆CD4 +、CD8+细胞分布 ,抑制血清细胞黏附分子 1(ICAM 1)含量升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54 的高表达 ,抑制肾小球萎缩和系膜细胞的增殖 ,以狼疮静结合泼尼松组效果明显为优。结论狼疮静颗粒能有效控制并改善模型小鼠狼疮样发病及进程 ,并能调节模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抑制过亢的免疫反应 ,对狼疮样肾炎的病理变化有改善作用 ,结合西药后可协同发挥疗效并显示出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静颗粒 自发性狼疮 小鼠 免疫反应 药理作用 泼尼松
下载PDF
SLE动物模型自身免疫状况的观察——抗核抗体和B细胞功能的测定 被引量:6
2
作者 彭庆双 陈学荣 +4 位作者 李世荫 王晶 方源 邓鸿业 黄大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5期381-382,共2页
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反向溶血空斑法(RPFC),对BXSB、NZW两种鼠的自身免疫状况做了较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BXSB、NZW的抗核抗体(ANA)滴度以BXSB雄民最高,且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高。NZW鼠的ANA水平接近BXSB雌鼠,其雌鼠的滴度高... 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反向溶血空斑法(RPFC),对BXSB、NZW两种鼠的自身免疫状况做了较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BXSB、NZW的抗核抗体(ANA)滴度以BXSB雄民最高,且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高。NZW鼠的ANA水平接近BXSB雌鼠,其雌鼠的滴度高于雄鼠。BXSB鼠脾中和骨髓中的免疫球蛋白分泌细胞(IgSC)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免疫球蛋白 红斑狼疮
下载PDF
狼疮模型鼠各脏器中T细胞受体Vβ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广宇 藤尾圭志 +1 位作者 俞戎 山本一彦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MRL/lpr和(NZB×NZW)F1两种狼疮模型鼠中致病性T细胞克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狼疮模型鼠各脏器中的T细胞受体(TCR)Vβ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SSCP)分析TCRVβ的... 目的探讨MRL/lpr和(NZB×NZW)F1两种狼疮模型鼠中致病性T细胞克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狼疮模型鼠各脏器中的T细胞受体(TCR)Vβ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SSCP)分析TCRVβ的表达,并应用磁珠细胞分离法(MACS)确定广泛浸润于各脏器中的T细胞的表型。结果两种狼疮模型鼠在SLE发病时,多个脏器中出现相同的T细胞寡克隆扩增带;该广泛浸润的T细胞克隆扩增呈TCRVβ限制性;此共同的T细胞克隆大多来源于CD4+T细胞。结论两种狼疮模型鼠的CD4+T细胞被活化后呈克隆扩增,广泛浸润于多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 脏器 T细胞克隆 扩增 TCR 表达 T细胞受体VΒ基因 结论 模型 目的
原文传递
雌二醇调控新西兰黑鼠×白鼠子一代雌鼠的骨髓树突状细胞作用研究
4
作者 姜波 孙凌云 王红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雌二醇(E2)对发病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鼠——新西兰黑鼠×新西兰白鼠子一代(NZB/wF1)雌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作用,探索雌激素参与SLE的作用机制。方法骨髓单个核细胞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核... 目的通过比较雌二醇(E2)对发病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鼠——新西兰黑鼠×新西兰白鼠子一代(NZB/wF1)雌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作用,探索雌激素参与SLE的作用机制。方法骨髓单个核细胞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白细胞介素-4(rmlL-4)、E2和雌激素受体(ER)调节剂——他莫昔芬(TAM)的作用下培养7d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脂多糖(LPS)刺激24h诱导为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及胞内IL-6、IL-10、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产生,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BMDC对脾脏T淋巴细胞的刺激功能。结果E2升高未成熟DC,但降低成熟DCCD40的表达;E2增强未成熟DC,但降低成熟DC的淋巴细胞刺激功能;E2降低幼龄鼠,但升高高龄鼠BMDC细胞因子的产生。TAM拮抗E2的作用。结论E2通过ER调控狼疮鼠的BMDC,此调控作用随狼疮的进展及细胞的成熟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树突细胞 骨髓 (NZBxnzw)F1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