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N_2O-C_2H_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变形钛合金中的铝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光荣 夏敏勇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采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变形钛合金中的铝进行分析。考察了铝的最佳测定条件、线性浓度范围以及样品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实验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n=6),加标回收率为97.6%~99.0%。该方法适用于变形钛... 采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变形钛合金中的铝进行分析。考察了铝的最佳测定条件、线性浓度范围以及样品分析中的干扰因素。实验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n=6),加标回收率为97.6%~99.0%。该方法适用于变形钛合金中铝的分析,满足实验室化学分析技术与分析质量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c_2h_2火焰 原子吸收光谱法 变形钛合金铝
下载PDF
用于C_(3)H_(6)/N_(2)分离的PDA@PEBA2533膜的制备
2
作者 杜翠花 张茜 +2 位作者 王晓东 黄伟 周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7-446,共10页
为回收聚丙烯制备尾气中的丙烯,采用本实验室独创的浸渍-旋转法在聚醚嵌段共聚酰胺(PEBA2533)膜表面沉积聚多巴胺(PDA)膜层制备出对C3H6具有更强亲和性的PDA@PEBA2533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PDA颗粒和膜进行表... 为回收聚丙烯制备尾气中的丙烯,采用本实验室独创的浸渍-旋转法在聚醚嵌段共聚酰胺(PEBA2533)膜表面沉积聚多巴胺(PDA)膜层制备出对C3H6具有更强亲和性的PDA@PEBA2533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PDA颗粒和膜进行表征。考察了PDA沉积时间对膜形貌、结构以及分离性能的影响,也考察了温度和压力等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探索了PDA@PEBA2533膜对不同C3H6浓度的C_(3)H_(6)/N_(2)混合气的分离效果以及膜的长时间分离稳定性。结果表明,沉积PDA于PEBA2533膜表面有效提高了膜的分离性能。当沉积时间不小于24h时,可得到连续的PDA膜层,随沉积时间的增加,膜层逐渐增厚,气体渗透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选择性持续上升,沉积24h所制备的膜分离性能最佳。增大操作温度和压力,膜对C3H6和N2的渗透速率均增大,C_(3)H_(6)/N_(2)选择性则降低。增大混合气中C3H6浓度,膜对C3H6的渗透速率和选择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所制备的分离性能最好的PDA@PEBA2533膜上,0.2MPa时,对C3H6体积分数为20%的混合气,温度从0℃提高到50℃,C3H6渗透速率从8.25GPU增加到71.42GPU,C_(3)H_(6)/N_(2)选择性从22.92降低至10.14。在130h的气体分离实验中,该膜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膜与其他分离C_(3)H_(6)/N_(2)混合气膜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3)h_(6)/n_(2)混合气 分离 浸渍-旋转法 聚多巴胺@聚醚嵌段共聚酰胺
下载PDF
天蚕素对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共感染肉鸡的干预作用
3
作者 王许刚 卢佳慧 +5 位作者 袁佳欣 常伽翌 范雨欣 李龙飞 张瑞华 徐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3-78,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天蚕素对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共感染致炎性渗出的干预效果,为临床H_(9)N_(2)亚型AIV与APEC共感染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试验选取150只14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 试验旨在探讨天蚕素对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共感染致炎性渗出的干预效果,为临床H_(9)N_(2)亚型AIV与APEC共感染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试验选取150只14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肉鸡使用无菌生理盐水0.2 mL滴鼻,APEC感染组肉鸡使用含2.09×109 CFU APEC O2菌株肉汤0.2 mL滴鼻,H_(9)N_(2)感染组肉鸡使用H_(9)N_(2)病毒尿囊液(约105 EID50 H_(9)N_(2)病毒)0.2 mL滴鼻,H_(9)N_(2)+APEC感染组肉鸡使用0.2 mL APEC O2菌株肉汤离心后的沉淀与0.2 mL H_(9)N_(2)病毒尿囊液混匀得到的病毒尿囊液滴鼻,H_(9)N_(2)+APEC干预组肉鸡采用与H_(9)N_(2)+APEC感染组相同处理后,使用天蚕素饮水(300 mg/kg)+基础饲粮饲喂,其余各组正常饮水+基础饲粮饲喂。正式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H_(9)N_(2)+APEC感染组肉鸡临床症状极为明显,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气管和肺脏病变最为严重。与H_(9)N_(2)+APEC感染组相比,H_(9)N_(2)感染组和APEC感染组在感染后第3、7、14、21 d时的H_(9)N_(2)病毒拷贝数和APEC载量均显著降低(P<0.05);H_(9)N_(2)+APEC干预组在感染后第3、7、14、21 d时的H_(9)N_(2)病毒拷贝数均显著降低(P<0.05),H_(9)N_(2)+APEC干预组在感染后第7、14、21 d时的APEC载量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天蚕素可以缓解H_(9)N_(2)亚型AIV、APEC以及两者共感染引起的肉鸡呼吸道症状,降低死亡率,其机制与天蚕素降低病原在组织内的载量及修复呼吸系统、改善呼吸机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合并感染 天蚕素
下载PDF
H_(2)O对合成气火焰热释放特性及NO生成路径的化学影响
4
作者 刘宇谦 苏凯 +4 位作者 孔俊峰 刘鹏飞 贺世鹏 徐顺塔 刘豪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19-226,共8页
利用Chemkin软件研究了H_(2)O的化学效应对不同含氢量的合成气(H_(2)/CO体积比=10∶90和50∶50)火焰温度、热释放特性及NO生成路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尽管H_(2)O相比N_(2)具有更高的比热容,但是其能够直接参加化学反应,促进了OH和HO_... 利用Chemkin软件研究了H_(2)O的化学效应对不同含氢量的合成气(H_(2)/CO体积比=10∶90和50∶50)火焰温度、热释放特性及NO生成路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尽管H_(2)O相比N_(2)具有更高的比热容,但是其能够直接参加化学反应,促进了OH和HO_(2)自由基的生成,提升了H+O_(2)+H_(2)O=HO_(2)+H_(2)O、H+HO_(2)=2OH、OH+CO=H+CO_(2)、OH+H_(2)=H+H_(2)O等反应的热释放速率,导致H_(2)O的化学效应能够提升合成气火焰温度,且对低氢含量的合成气火焰温度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不论H_(2)/CO比例高低,H_(2)O的化学效应均促进了热力型NO生成,抑制了NNH路径对NO生成的贡献;在高氢含量的合成气(H_(2)/CO=50∶50)火焰中H_(2)O的化学效应促进了N_(2)O路径对NO生成,但是抑制了低氢含量的合成气(H_(2)/CO=10∶90)火焰中N_(2)O向NO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火焰温度 h_(2)O化学效应 热释放特性 nO生成路径
下载PDF
单原子Ru_(1)-N_(x)/C(x=3,4)催化剂活化H_(2)、H_(2)O和CH_(3)OH的理论研究
5
作者 张寅胜 苟进韬 +1 位作者 刘挺豪 杨华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178,共6页
在GGA-PBE/DNP水平下,构建了两种氮掺杂石墨烯负载Ru单原子催化剂,记作Ru_(1)-N_(x)/C(x=3,4)。在热力学上,Ru_(1)-N_(4)/C比Ru_(1)-N_(3)/C更稳定。研究了Ru_(1)-N_(x)/C(x=3,4)对H_(2)、H_(2)O和CH_(3)OH的活化性能。H_(2)、H_(2)O和C... 在GGA-PBE/DNP水平下,构建了两种氮掺杂石墨烯负载Ru单原子催化剂,记作Ru_(1)-N_(x)/C(x=3,4)。在热力学上,Ru_(1)-N_(4)/C比Ru_(1)-N_(3)/C更稳定。研究了Ru_(1)-N_(x)/C(x=3,4)对H_(2)、H_(2)O和CH_(3)OH的活化性能。H_(2)、H_(2)O和CH_(3)OH在Ru_(1)-N_(3)/C上的化学吸附比在Ru_(1)-N_(4)/C上的化学吸附更强。同时,在实验温度下,它们在Ru_(1)-N_(x)/C(x=3,4)上的解离均为吸能反应。在动力学上,Ru_(1)-N_(4)/C活化解离H_(2)、H_(2)O和CH_(3)OH的能力均强于Ru_(1)-N_(3)/C。在水溶液中,两种催化剂对H2的活化较H_(2)O更强。在甲醇溶液中,Ru_(1)-N_(3)/C对CH_(3)OH的活化强于对H_(2)的活化;Ru_(1)-N_(4)/C对H_(2)的活化强于对CH_(3)OH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A-PBE Ru_(1)-n_(x)/C h_(2) h_(2)O Ch_(3)Oh 活化
下载PDF
Self-assembled S-scheme In_(2.77)S_(4)/K^(+)-doped g-C_(3)N_(4)photocatalyst with selective O_(2) reduction pathway for efficient H_(2)O_(2) production using water and air
6
作者 Qiqi Zhang Hui Miao +2 位作者 Jun Wang Tao Sun Enzhou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76-189,共14页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artificial H_(2)O_(2) photosynthesis system is a challenging work using H_(2)O and O_(2) as starting materials.Herein,3D In_(2.77)S_(4) nanoflower precursor was in-situ deposited on K^(...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artificial H_(2)O_(2) photosynthesis system is a challenging work using H_(2)O and O_(2) as starting materials.Herein,3D In_(2.77)S_(4) nanoflower precursor was in-situ deposited on K^(+)-doped g-C_(3)N_(4)(KCN)nanosheets using a solvothermal method,then In_(2.77)S_(4)/KCN(IS/KCN)het-erojunction with an intimate interface was obtained after a calcination process.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photocatalytic H_(2)O_(2) production rate of 50IS/KCN can reach up to 1.36 mmol g^(-1)h^(-1)without any sacrificial reagent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which is 9.2 times and 4.1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KCN and In_(2.77)S_(4)/respectively.The enhanced activity of the above composite can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S-scheme charge transfer route between KCN and In_(2.77)S_(4) according to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and free radical capture tests,leading to an expanded light response range and rapid charge separation at their interface,as well as preserving the active electrons and holes for H_(2)O_(2) production.Besides,the unique 3D nanostructure and surface hydrophobicity of IS/KCN facilitate the diffus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O_(2) around the active centers,the energy barriers of O_(2) protonation and H_(2)O_(2) desorption steps are ef-fectively reduced over the composite.In addition,this system also exhibits excellent light harvesting ability and stability.This work provides a potential strategy to explore a sustainable H_(2)O_(2) photo-synthesis pathway through the design of heterojunctions with intimate interfaces and desired reac-tion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catalysis h_(2)O_(2) production K^(+)-doped g-C_(3)n_(4) In_(2.77)S_(4) S-scheme heterojunction
下载PDF
犬流感病毒H_(3)N_(2)和H_(3)N_(8)亚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乔培培 霍宁宁 +5 位作者 陈亚磊 吴洪超 王洁 刘玉秀 朱进华 田克恭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92-96,共5页
自2004年首次在美国发现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以来,经过不断的演变进化和跨物种的传播,CIV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由于犬对多种流感病毒易感,流感病毒对犬的影响及其产生人畜共患的大流行性流感的风险不容忽视。文... 自2004年首次在美国发现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以来,经过不断的演变进化和跨物种的传播,CIV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由于犬对多种流感病毒易感,流感病毒对犬的影响及其产生人畜共患的大流行性流感的风险不容忽视。文章就CIV的病原学及较稳定传播的两种亚型CIV(H_(3)N_(2)和H_(3)N_(8))的流行病学进行综述,旨在为CIV的预防、诊断以及疫苗研发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h_(3)n_(2)亚型 h_(3)n_(8)亚型
下载PDF
添加剂H_(2)对SNCR脱硝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刘平 王林伟 +3 位作者 李天硕 左言骏 刘猛 段钰锋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在管式炉上探讨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的脱硝特性,分析了有无气体添加剂H_(2)在不同氨氮比(normalized stoichiometric ratio,NSR)下的N_(2)O、NO、NH_(3)、SO_(2)的排放特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无添加剂的情况下,在温度87... 在管式炉上探讨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的脱硝特性,分析了有无气体添加剂H_(2)在不同氨氮比(normalized stoichiometric ratio,NSR)下的N_(2)O、NO、NH_(3)、SO_(2)的排放特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无添加剂的情况下,在温度870℃、NSR为2.0时,NO最大还原效率为90%;N_(2)O生成浓度和NO还原效率的变化趋势接近,NSR越大,NO还原效率越高,N_(2)O排放浓度越大;NO还原温度窗口与N_(2)O生成的温度窗口基本上吻合。氨逃逸量在低于750℃时,明显增大,在高于850℃时,趋于0;SO_(2)浓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与氨逃逸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H_(2)添加量的增大,NO还原温度窗口显著拓宽,且向低温移动,添加后最大NO还原效率超过90%,对应温度为820℃左右;N_(2)O浓度随温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H_(2)添加量的增加,低温区的N_(2)O浓度升高,且峰值向低温区移动,温度窗口变宽;氨逃逸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降低,且这种趋势在低温区更明显,反应温度超过850℃,不同添加比下的氨逃逸量趋于0;添加比对SO_(2)浓度的影响在低温和高温段都不明显,SO_(2)浓度与氨逃逸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所述H_(2)添加后的污染物排放规律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CR 添加剂 h_(2) n_(2)O排放 脱硝特性
下载PDF
合成气/CO_(2)火焰传播过程中辐射再吸收的影响
9
作者 安秀丽 刘浩 +2 位作者 何育臻 郑树 陆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1,共5页
针对生物质制取合成气燃料制备和应用过程中CO_(2)掺混的影响,对合成气/空气/CO_(2)预混火焰中开展数值模拟,通过不同的辐射模型研究辐射再吸收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再吸收提高了火焰传播速度,最大提升幅度可达11.15%。... 针对生物质制取合成气燃料制备和应用过程中CO_(2)掺混的影响,对合成气/空气/CO_(2)预混火焰中开展数值模拟,通过不同的辐射模型研究辐射再吸收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再吸收提高了火焰传播速度,最大提升幅度可达11.15%。随当量比增加,辐射再吸收对火焰传播速度的提升幅度从11.15%减小至3.12%,受预热导致的化学效应控制。H自由基在贫燃工况占据主导地位,辐射再吸收通过反应H+O_(2)==O+OH影响火焰传播速度;而富燃工况下,与OH自由基相关的反应H+OH+M=H_(2)O+M是辐射再吸收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主导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h_(2)/CO 辐射 二氧化碳 火焰传播速度
下载PDF
O_(2)/CO_(2)和O_(2)/N_(2)气氛下单颗粒煤火焰碱金属光谱辐射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非 李金云 +5 位作者 宋旭东 白永辉 王焦飞 苏暐光 吕鹏 于广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00-3108,共9页
不同气氛条件对煤颗粒反应特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O_(2)/CO_(2)和O_(2)/N_(2)气氛对单颗粒煤燃烧过程火焰面积、火焰温度及碱金属(Na^(*)和K^(*))光谱辐射特性的影响。基于煤颗粒可视化滴管炉,结合火焰光谱诊断系统,捕捉了... 不同气氛条件对煤颗粒反应特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O_(2)/CO_(2)和O_(2)/N_(2)气氛对单颗粒煤燃烧过程火焰面积、火焰温度及碱金属(Na^(*)和K^(*))光谱辐射特性的影响。基于煤颗粒可视化滴管炉,结合火焰光谱诊断系统,捕捉了火焰图像并采用多波段辐射法计算不同氧浓度为30%、40%和50%下的火焰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火焰温度增加而火焰面积先增加后减小。O_(2)/CO_(2)气氛下,煤颗粒周围出现一层薄薄的“火焰层”,而在O_(2)/N_(2)气氛下没有观察到类似的现象,这源于CO_(2)较高的热容值。随着氧浓度的增加,火焰中Na^(*)和K^(*)的辐射峰值强度增加。另外,O_(2)/N_(2)气氛下Na^(*)和K^(*)峰值强度和火焰温度高于O_(2)/CO_(2)气氛,且Na^(*)和K^(*)峰值强度的与火焰温度呈正相关,可以用碱金属原子辐射光谱来表征火焰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颗粒煤火焰 火焰温度 O_(2)/n_(2)和O_(2)/CO_(2)气氛 na^(*)和K^(*) 光谱诊断
下载PDF
KLi(HC_(3)N_(3)O_(3))·2H_(2)O晶体的电光效应和生长研究
11
作者 颜涛 范雨杰 +2 位作者 徐峰 陈昱 罗敏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2-1307,共6页
本文采用电光系数的粉末测试方法,探索发现了新型电光晶体KLi(HC_(3)N_(3)O_(3))·2H_(2)O。根据粉末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和拉曼光谱,计算获得晶格振动对电光系数的贡献值,再加上粉末倍频效应推算的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最终计算出KLi... 本文采用电光系数的粉末测试方法,探索发现了新型电光晶体KLi(HC_(3)N_(3)O_(3))·2H_(2)O。根据粉末样品的红外反射光谱和拉曼光谱,计算获得晶格振动对电光系数的贡献值,再加上粉末倍频效应推算的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最终计算出KLi(HC_(3)N_(3)O_(3))·2H_(2)O的电光系数为2.37 pm/V,与商用电光晶体β-BBO相当。采用水溶液法进行晶体生长,测试不同原料生长晶体时的过热和过冷曲线,优化生长工艺,获得35 mm×25 mm×10 mm透明晶体。采用X射线定向技术辅以压电系数测量,确定了晶体形貌与各向异性生长速率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i(hC_(3)n_(3)O_(3))·2h_(2)O 电光晶体 电光系数 水溶液法 红外反射光谱 拉曼光谱 晶体生长
下载PDF
Se掺杂WO_(3)·0.5H_(2)O/g-C_(3)N_(4)光电催化剂的析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慧娜 董文斌 +2 位作者 廖港丽 赵震 姚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以二氰二胺、硒粉和钨酸钠为前驱体,采用一锅法成功制备出Se掺杂WO_(3)·0.5H_(2)O/g-C_(3)N_(4)(Se/WCN)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及化学组成... 以二氰二胺、硒粉和钨酸钠为前驱体,采用一锅法成功制备出Se掺杂WO_(3)·0.5H_(2)O/g-C_(3)N_(4)(Se/WCN)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与原始的WO_(3)和g-C_(3)N_(4)相比,Se/WCN催化剂的起始电位降到了-0.75 V(vs RHE),电流密度高达70 mA·cm^(-2),表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而光照后,Se/WCN的催化性能进一步提升,起始电位从-0.75 V(vs RHE)降至-0.65 V(vs RHE),电荷转移电阻由371.4Ω减小到310.0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WO_(3)·0.5h_(2)O 光电催化 Se掺杂 析氢
下载PDF
8株禽源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M基因的序列分析
13
作者 杨金波 李培东 +1 位作者 刘春国 范春艳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11-16,共6页
试验旨在了解中国目前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M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19—2022年分离到的8株H_(9)N_(2)亚型AIV M基因进行测序,并对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和分子遗传进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株分离株与参考株序列一... 试验旨在了解中国目前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 M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19—2022年分离到的8株H_(9)N_(2)亚型AIV M基因进行测序,并对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和分子遗传进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株分离株与参考株序列一致性均在88.4%以上,8株分离株M之间的核苷酸一致性为88.0%~99.7%;XD1~XD7属于G1-like分支,XD8属于BJ94-like分支。与经典株相比,分离株产生多个增加病毒感染性的突变。XD1~XD7含有对金刚烷胺类药物抗性的31N突变,而XD8则对金刚烷胺类药物敏感。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可为AIV的M蛋白相关生物学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_(9)n_(2)亚型 M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三门峡市某中学一起H_(3)N_(2)流感暴发疫情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晓峰 尤爱国 +3 位作者 安勇进 崔法曾 唐群章 孙长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7期5035-5039,共5页
目的分析三门峡市某中学发生的一起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感在大型人群聚集性场所暴发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流行学调查,采用RT-PCR方法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使用Epidata 3.... 目的分析三门峡市某中学发生的一起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感在大型人群聚集性场所暴发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流行学调查,采用RT-PCR方法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使用Epidata 3.1和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学校此次流感暴发共搜索到流感样病例45例,总罹患率为3.85%。病例主要分布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各年级之间的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个班级中新教学楼9个班级和老教学楼13个班级均有病例报告。采集11份病例咽拭子标本中检出7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均为甲型H_(3)N_(2)病毒。结论该起事件是由H_(3)N_(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疫情。学校未及时发现病例和未及时对病例进行隔离管控,是导致学校大部分班级感染的主要原因,学生之间频繁的接触和流动加剧了该次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h_(3)n_(2)亚型流感病毒 暴发
下载PDF
中兽药复方对H_(9)N_(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庆华 谢浩东 +7 位作者 孙世平 孙守礼 崔宁 许传田 成炳才 李文峰 李建和 李超 《家禽科学》 2021年第9期5-11,共7页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一种以侵害呼吸系统为主的疾病,是集约化养鸡场的重要疫病之一。本研究分别建立H_(9)N_(2)亚型AIV感染MDCK细胞和鸡胚模型,探讨研发的中兽药复方制剂对H_(9)...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一种以侵害呼吸系统为主的疾病,是集约化养鸡场的重要疫病之一。本研究分别建立H_(9)N_(2)亚型AIV感染MDCK细胞和鸡胚模型,探讨研发的中兽药复方制剂对H_(9)N_(2) AIV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中兽药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制剂原液和各个稀释度对鸡胚基本没有毒性,制剂原液(200mg/mL)稀释10^(2)倍至2 mg/mL以下对体外培养的MDCK细胞基本无毒性;制剂原液(200 mg/mL)稀释10^(4)倍至0.02 mg/mL均能有效抑制H_(9)N_(2) AIV在鸡胚中的增殖,稀释10^(5)倍至0.002mg/mL仍然对H_(9)N_(2) AIV在MDCK细胞上的复制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中兽药复方具有良好的抗H_(9)N_(2) AIV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药复方 h_(9)n_(2)AIV MDCK 鸡胚
下载PDF
在O_(2)/CO_(2)和O_(2)/N_(2)气氛下添加H_(2)对乙炔扩散火焰碳烟生成的影响
16
作者 程汉翀 张宇 +1 位作者 刁涛 刘小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31-36,42,共7页
通过二维消光法获得乙炔层流扩散火焰的高度、温度及碳烟含量,研究O_(2)/CO_(2)及O_(2)/N2两种气氛下添加H_(2)对乙炔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气氛下添加H_(2)对乙炔火焰高度影响微弱,但会升高乙炔火焰温度,温度随H... 通过二维消光法获得乙炔层流扩散火焰的高度、温度及碳烟含量,研究O_(2)/CO_(2)及O_(2)/N2两种气氛下添加H_(2)对乙炔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气氛下添加H_(2)对乙炔火焰高度影响微弱,但会升高乙炔火焰温度,温度随H2流量的增加而升高,H2与C2H2的流量比值为0.5时,O_(2)/CO_(2)和O_(2)/N_(2)气氛下火焰最高温度升幅分别为6.1%,3.1%;两种气氛下添加H2对乙炔火焰中的碳烟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随H2流量的增加火焰碳烟体积分数明显下降,H2与C2H2的流量比值为0.5时,抑制作用最强,O_(2)/CO_(2)和O_(2)/N2气氛下碳烟体积分数降幅分别为24.4%,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燃料 消光法 O_(2)/CO_(2)气氛 O_(2)/n_(2)气氛 碳烟 乙炔扩散火焰
下载PDF
障碍物管道中H_(2)/CO_(2)/空气爆炸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许宁 杨锦 +2 位作者 成俊平 杨健 郝永梅 《安全》 2023年第3期36-42,共7页
为掌握不同因素和不同条件对H_(2)/空气管道预混气体火焰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应用FLACS软件在不同的当量比、燃料中的CO_(2)体积分数、障碍物数量和阻塞率等条件下,分别以火焰传播速度、超压、升压速率和温度等特征参数为表征,对半开口管... 为掌握不同因素和不同条件对H_(2)/空气管道预混气体火焰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应用FLACS软件在不同的当量比、燃料中的CO_(2)体积分数、障碍物数量和阻塞率等条件下,分别以火焰传播速度、超压、升压速率和温度等特征参数为表征,对半开口管道中H_(2)/空气预混火焰传播过程及其参数影响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量比为1.2时,半开口管道中H_(2)/空气预混火焰最高温度最大,当量比为1时,H_(2)/空气爆炸压力的最大超压和最大升压速率最大;CO_(2)对H_(2)/空气预混火焰的传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燃料中CO_(2)体积分数的增加,抑制效果越突出,预混火焰最高温度、最大超压和最大升压速率也就越小;障碍物的存在对预混火焰的传播具有激励作用,且激励效果在一定程度内随着障碍物数量和阻塞率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空气混合气体 半开口管道 最大超压 最大升压速率 火焰传播速度
下载PDF
Atomic Cu Sites Engineering Enables Efficient CO_(2)Electroreduction to Methane with High CH_(4)/C_(2)H_(4)Ratio
18
作者 Minhan Li Fangzhou Zhang +6 位作者 Min Kuang Yuanyuan Ma Ting Liao Ziqi Sun Wei Luo Wan Jiang Jianping Y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361-375,共15页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_(2)into high-value hydrocarbons and alcohols by using Cu-based catalysts is a promising and attractive technology for CO_(2)capture and utilization,resulting from their high catalytic a...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_(2)into high-value hydrocarbons and alcohols by using Cu-based catalysts is a promising and attractive technology for CO_(2)capture and utilization,resulting from their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The mo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active sites in Cubased catalysts significantl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Cu-based catalysts for CO_(2)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reaction(CO_(2)RR).Herein,a facile and effective strategy is developed to engineer accessible and structural stable Cu sites by incorporating single atomic Cu into the nitrogen cavities of the host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_(3)N_(4))as the active sites for CO_(2)-to-CH_(4)conversion in CO_(2)RR.By regulat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density of Cu sites in g-C_(3)N_(4),an optimal catalyst corresponding to a one Cu atom in one nitrogen cavity reaches the highest CH_(4)Faraday efficiency of 49.04%and produces the products with a high CH_(4)/C_(2)H_(4)ratio over 9.This work provides the first experimental study on g-C_(3)N_(4)-supported single Cu atom catalyst for efficient CH_(4)production from CO_(2)RR and suggests a principle in designing highly stable and selective high-efficiency Cu-based catalysts for CO_(2)RR by engineering Cu active sites in 2D materials with porous crystal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RR Cu single-atom catalyst g-C_(3)n_(4) METhAnE Ch_(4)/C_(2)h_(4)ratio
下载PDF
新型耐热含能钙钛矿化合物(C_(6)H_(14)N_(2))[Na(ClO_(4))_(3)]的热分解行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静 张俊林 +4 位作者 丁黎 陈劭力 邱丽莉 祝艳龙 王伯周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81-686,共6页
(C_(6)H_(14)N_(2))[Na(ClO_(4))_(3)]是新型含能钙钛矿化合物的典型代表,需明确其热分解行为、热分解机制及感度特性,以推动其在配方中的应用。以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方法实现了分解放热量、分解温度等参数的获取;以动力学模拟计算... (C_(6)H_(14)N_(2))[Na(ClO_(4))_(3)]是新型含能钙钛矿化合物的典型代表,需明确其热分解行为、热分解机制及感度特性,以推动其在配方中的应用。以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方法实现了分解放热量、分解温度等参数的获取;以动力学模拟计算解析了相关分解机理;以同步热分析-红外-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原位红外技术探索了(C_(6)H_(14)N_(2))[Na(ClO_(4))_(3)]的分解产物及分解历程;以国军标法获得了热感度、摩擦感度与撞击感度参数。结果表明:在10℃·min^(-1)的升温速率下,(C_(6)H_(14)N_(2))[Na(ClO_(4))_(3)]分解放热量为4227 J·g^(-1),分解温度则达到345℃,高于黑索今(RDX)、奥克托今(HMX)、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等多数现役含能材料,显示了优异的热稳定性;分解产物研究表明其立方笼状骨架有效稳定了内部结合的有机物分子,使其热稳定性较高。此外,(C_(6)H_(14)N_(2))[Na(ClO_(4))_(3)]在100℃下加热48 h的放气量约0.04 m L·g^(-1),撞击感度与机械感度分别为32%和80%,优于RDX和HM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6)h_(14)n_(2))[na(ClO_(4))_(3)] 钙钛矿 热分解 DSC·TG-FTIR-MS 原位红外
下载PDF
g-C_(3)N_(4)基材料光催化产H_(2)O_(2)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慧 李昕煜 +3 位作者 王帅杰 刘晓晓 张庆瑞 叶菲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99-3814,共16页
开发节能环保的新型H_(2)O_(2)合成技术对解决蒽醌法存在的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水和氧气反应生成H_(2)O_(2)的方式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潜在途径.本文从光催化产H_(2)O_(2)的基本原理出发,系统介... 开发节能环保的新型H_(2)O_(2)合成技术对解决蒽醌法存在的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水和氧气反应生成H_(2)O_(2)的方式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潜在途径.本文从光催化产H_(2)O_(2)的基本原理出发,系统介绍了影响光催化材料产H_(2)O_(2)效率的因素及评价产H_(2)O_(2)性能的指标,并以g-C_(3)N_(4)为例重点解析了构建异质结、修饰基团、空间结构调控、掺杂元素以及制造缺陷等对提升光催化材料氧化还原产H_(2)O_(2)性能的积极影响,阐释了相关的作用机制并对g-C_(3)N_(4)基材料在光催化产H_(2)O_(2)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揭示光催化产H_(2)O_(2)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为推动该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光催化 h_(2)O_(2) 氧还原 水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