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陈蒿汤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肝组织NTC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兰绍阳 佘世锋 张达坤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研究茵陈蒿汤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肝组织中钠-牛璜胆酸盐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ate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表达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茵... 目的研究茵陈蒿汤对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肝组织中钠-牛璜胆酸盐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ate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表达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茵陈蒿汤组。观察大鼠的体质量、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肝脏NTCP的表达。结果治疗后茵陈蒿汤组大鼠的体质量为(196.33±3.42)g,高于模型对照组[(182.80±5.89)g(P<0.05)]。茵陈蒿汤组大鼠血清TB、DB、ALT、AST、ALP水平分别为(13.90±2.88)μmol·L-1、(7.47±2.70)μmol·L-1、(75.33±9.42)U.L-1、(216.64±31.20)U.L-1、(226.40±32.86)U.L-1,均低于模型对照组(34.72±3.65)μmol·L-1、(19.33±3.27)μmol·L-1、(123.73±18.51)U.L-1、(353.78±63.08)U.L-1、(355.49±63.08)U.L-(1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显示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细胞的坏死、炎症、水肿程度与模型对照组组比较均有减轻。免疫组化染色示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细胞NTCP阳性表达高于模型对照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显示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细胞NCTP mRNA表达(2-△△CT值为2.38±0.76)高于模型对照组(2-△△CT值为1.48±0.38)(P<0.05)。结论茵陈蒿汤能增加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的体质量,有效改善胆汁淤积、肝功能及减轻肝脏病理损害。茵陈蒿汤能提高肝内胆汁淤积湿热证大鼠肝细胞NTC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钠-牛璜胆酸盐共转运多肽 肝内胆汁淤积 大鼠
下载PDF
HBV进入抑制剂研究近况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利婷 张四喜 +1 位作者 马威 张永凯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68-170,共3页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受体,此发现为抗HBV新药研发提供了新靶标。本文综合了近3年来对NTCP受体的研究,全面阐述了目前HBV治疗中的...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受体,此发现为抗HBV新药研发提供了新靶标。本文综合了近3年来对NTCP受体的研究,全面阐述了目前HBV治疗中的瓶颈、NTCP发现的意义及其表达调节,以及进入抑制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进入抑制剂将成为抗HBV感染的新靶点,并有可能成为抗HBV感染的新的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 乙型肝炎病毒 进入抑制剂 综述
下载PDF
第10个溶质转运蛋白家族(SLC10)的细胞功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继红 李西川 蒋伶活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754-760,共7页
溶质转运蛋白(solute carrier,SLC)是细胞内最大的一类转运蛋白,目前被分为55个家族,包括至少362个成员。这里介绍了第10个溶质转运蛋白家族(SLC10)各成员的鉴定、表达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家族成员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蛋白(a... 溶质转运蛋白(solute carrier,SLC)是细胞内最大的一类转运蛋白,目前被分为55个家族,包括至少362个成员。这里介绍了第10个溶质转运蛋白家族(SLC10)各成员的鉴定、表达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家族成员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蛋白(apical sodium-dependent bileacid transporter,ASBT)和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的底物特异性及其抑制剂在药物开发方面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对SLC10的功能研究可以为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也可以为人类一些与SLC10突变相关的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转运蛋白 第10个溶质转运蛋白家族 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 顶端钠依赖性胆汁酸转运蛋白 胆汁酸转运
下载PDF
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牛磺胆酸钠转运蛋白的表达状况
4
作者 张孟瑜 王洁萍 夏先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3123-3128,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牛磺胆酸钠转运蛋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Ntcp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肝脏中的表达状况,寻求新的高脂血症治疗措施.方法:取♂Wistar大鼠(体质量150 g±5 g)60只,随机均... 目的:本研究以牛磺胆酸钠转运蛋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Ntcp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肝脏中的表达状况,寻求新的高脂血症治疗措施.方法:取♂Wistar大鼠(体质量150 g±5 g)60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喂食90 d,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喂食期间定期取血检测胆固醇及胆汁酸含量,建模成功后,分别取两组大鼠肝脏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 C R)技术检测肝脏组织的N t c p基因表达的状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streptavidinperosidase)法检测肝脏组织的Ntcp蛋白表达的状况.结果:实验组胆固醇及胆汁酸含量提高明显.电泳结果显示:两组肝脏组织都出现了位于425 bp的内参β-actin基因的扩增带和位于325 bp的Ntcp基因扩增带,实验组Ntcp基因扩增带亮度减弱;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Ntcp表达阳性率为23.6%,对照组N t c p表达阳性率为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8,P<0.05).结论:实验组大鼠的Ntcp基因的表达明显减弱,提示我们Ntcp基因可能会成为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新的药物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胆酸钠转运蛋白 高脂血症 WISTAR大鼠
下载PDF
海藻多糖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诱导的大鼠肝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方燕祥 赵晶 +2 位作者 张国强 饶志 武新安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考察海藻多糖(SP)对异烟肼(INH)与利福平(RIF)合用所致氧化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脏转运体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的调控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INH-RIF组和SP组,每组8只。INH-RIF组:灌胃INH和... 目的考察海藻多糖(SP)对异烟肼(INH)与利福平(RIF)合用所致氧化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肝脏转运体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的调控作用。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INH-RIF组和SP组,每组8只。INH-RIF组:灌胃INH和RIF各100 mg/(kg·d);SP组:灌胃SP 720 mg/(kg·d),3 h后灌胃INH和RIF各100 mg/(kg·d)。在给药21 d后,处死大鼠,通过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病理、氧化指标及Ntcp蛋白表达对各组大鼠进行评价对比。结果与INH-RIF组相比,SP组明显降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汁酸(P<0.05或P<0.01),缓解肝脏的病变;能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肝脏谷胱甘肽含量,对Ntcp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上调作用(P<0.05或P<0.01)。结论 SP能明显改善INH与RIF诱导的肝脏氧化损伤,且能增加肝脏转运体Ntcp的表达,缓解肝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多糖 异烟肼 利福平 氧化损伤 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
下载PDF
血清胆汁酸谱分析协助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梅 刘睿 +5 位作者 邓黎静 陈榕 蔡敏儿 林桂枝 邱建武 宋元宗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8-935,共8页
目的以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缺陷病为核心,探讨血清胆汁酸谱分析在协助该病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整理并分析2015年4月初至2021年12月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66例胆汁淤积性肝病(CLDs)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以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缺陷病为核心,探讨血清胆汁酸谱分析在协助该病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整理并分析2015年4月初至2021年12月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66例胆汁淤积性肝病(CL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NTCP缺陷病患者32例(成人16例,儿童16例)、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16例、Alagille综合征8例,胆道闭锁10例。同时设立成人和小儿健康对照组(各15例)。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研究对象血清胆汁酸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利用统计学SPSS 19.0及GraphPad Prism 5.0软件对数据进行作图和比较。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NTCP缺陷病与相应健康对照组以及NTCP缺陷病与其他CLDs患儿的临床及胆汁酸谱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NTCP缺陷病患者总结合型胆汁酸、总初级胆汁酸、总次级胆汁酸,以及甘氨胆酸、牛磺胆酸和甘氨鹅脱氧胆酸等水平均升高(P<0.05);与NTCP缺陷病成人患者相比,NTCP缺陷病患儿血清总结合型胆汁酸和总初级胆汁酸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NTCP缺陷病患儿血清牛磺鹅脱氧胆酸、甘氨猪胆酸、牛磺猪胆酸和牛磺α鼠胆酸水平明显升高,但甘氨脱氧胆酸、甘氨石胆酸、石胆酸等胆汁酸降低(P<0.05);NTCP缺陷病患儿血清中石胆酸、脱氧胆酸和猪脱氧胆酸等次级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NICCD、Alagille综合征和胆道闭锁等其他CLDs组(P<0.05);总初级胆汁酸/总次级胆汁酸、总结合型胆汁酸/总未结合型胆汁酸,以及牛磺胆酸、血清牛磺鹅脱氧胆酸和甘氨鹅脱氧胆酸等指标可有效鉴别NTCP缺陷病和其他非NTCP缺陷病CLDs患儿。结论证实血清胆汁酸谱分析对于协助NTCP缺陷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深化了对NTCP缺陷病等CLDs患者血清胆汁酸谱变化特征的科学认识,为深入理解其发病机制提供了代谢组学依据,同时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胆道闭锁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病 希特林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ALAGILLE综合征
原文传递
SLC10A1基因变异与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艳琼 晏泽辉 +3 位作者 石新星 吴全新 黄鸿菲 王宇明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68-172,179,共6页
目的:在群体水平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功能性受体SLC10A1基因c.800G>A变异和c.356+1098C>T变异对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西南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未经核苷(酸)类药物干预的HBV e抗原( HB... 目的:在群体水平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功能性受体SLC10A1基因c.800G>A变异和c.356+1098C>T变异对HBV母婴传播易感性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西南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未经核苷(酸)类药物干预的HBV e抗原( HBeAg)阳性且HBV高病毒载量母亲所生子代306例,其中包括感染组247例(疫苗干预55例)和未感染组59例(疫苗干预56例)。采集两组人群的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对c.800G>A和c.356+1098C>T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病例-对照关联研究分析。组间基因型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earson卡方或连续校正卡方)。结果在经疫苗干预的人群中,未感染组c.800G>A GA基因型频率为14.3%(8/56),高于感染组GA基因型频率(5.5%,3/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4,P=0.119);感染组c.356+1098C>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0%(11/55)、47.3%(26/55)和32.7%(18/55),未感染组分别为12.5%(7/56)、69.6%(39/56)和17.9%(10/56),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66,P=0.056)。在总人群中,未感染组c.800G>A GA基因型频率为13.6%(8/59),高于感染组GA基因型频率(6.9%,17/2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0,P=0.156);感染组c.356+1098C>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2%(50/247)、49.8%(123/247)和30.0%(74/247),未感染组为11.9%(7/59)、69.5%(41/59)和18.6%(11/59),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6,P=0.024)。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基因型人群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反应性,进一步将感染组分为疫苗干预组55例和无疫苗干预组192例。其中,疫苗干预组与无疫苗干预组c.800G>A位点G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3/55)和7.3%(14/1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 =0.863);疫苗干预组c.356+1098C>T位点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0%(11/55)、47.3%(26/55)和32.7%(18/55),无疫苗干预组为20.3%(39/192)、50.5%(97/192)和29.2%(56/192),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274,P=0.872)。结论 SLC10A1基因c.356+1098C>T突变可能与HBeAg阳性高病毒载量HBV母亲所生子代对HBV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疾病遗传易感性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
原文传递
甘草酸单铵对异烟肼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方燕祥 张国强 武新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846-1850,共5页
目的:考察甘草酸单铵(MAG)对异烟肼(INH)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肝脏转运体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2,Mrp2)的调节作... 目的:考察甘草酸单铵(MAG)对异烟肼(INH)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肝脏转运体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2,Mrp2)的调节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9组,即对照组,异烟肼肝损伤组(INH组),甘草酸单铵治疗组(MAG组),以上每组又各分为干预7,14,21 d组。INH组大鼠灌胃INH60 mg·kg-1·d-1;MAG组大鼠灌胃MAG45 mg·kg-1·d-1 3 h后灌胃INH。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通过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及Ntcp、Mrp2蛋白表达对各组大鼠进行评价对比。结果:血清生化指标与肝脏病理结果显示,INH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具有时间依赖性,而MAG对INH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存在时间依赖性;与INH组相比,MAG干预21 d对肝脏转运体Ntcp及Mrp2表达具有明显下调作用(P<0.05)。结论:MAG对INH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肝细胞膜转运体Ntcp与Mrp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单铵 异烟肼 肝损伤 na+-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原文传递
Productive HBV infection of well-differentiated, hNTCP-expressing human hepatoma-derived(Huh7) cells 被引量:7
9
作者 Ming Zhou Kaitao Zhao +8 位作者 Yongxuan Yao Yifei Yuan Rongjuan Pei Yun Wang Jizheng Chen Xue Hu Yuan Zhou Xinwen Chen Chunchen Wu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65-475,共11页
Feasible and effective cell models for hepatitis B virus(HBV) infection are requir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mplete lifecycle of this virus, including the early steps of viral entry. Resistance to dimethyl sulfoxide/p... Feasible and effective cell models for hepatitis B virus(HBV) infection are requir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mplete lifecycle of this virus, including the early steps of viral entry. Resistance to dimethyl sulfoxide/polyethylene glycol(DMSO/PEG), h NTCP expression, and a differentiated state are the limiting factors for successful HBV infection model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used a hepatoma cell line(Hu7^(hDNTCPh)) to overcome these limiting factors so that it exhibits excellent susceptibility to HBV infection. To achieve this goal, different hepatoma cell lines were tested with 2.5% DMSO/4%PEG8000, and one resistant cell line(Huh7 D) was used to construct a stable h NTCP-expressing cell line(Hu7^(hDNTCPh)) using a recombinant lentivirus system. The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tion molecular markers of Hu7^(hDNTCPh) cells with or without DMSO treatment were characterized. Finally, the susceptibility of Hu7^(hDNTCPh) cells to HBV infection was assesse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Huh7 D cells were resistant to 2.5% DMSO/4% PEG8000, whereas the others were not. Hu7^(hDNTCPh) cells were established to express a high level of h NTCP compared to liver extracts, and Hu7^(hDNTCPh) cells rapidly transformed into a non-dividing, well-differentiated polarized phenotype under DMSO treatment. Hu7^(hDNTCPh) cells fully supported the entire lifecycle of HBV infection. This cell culture system will be useful for the analysis of host-virus interactions, which should facilitate the discovery of antiviral drugs and vac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HBV) 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 HUH7 dimethyl sulfoxide(DMSO) polyethylene glycol(PEG) suscepti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