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8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冻区纳米SiO_(2)改性SAP路面混凝土的耐磨性
1
作者 申爱琴 陈荣伟 +3 位作者 郭寅川 范建航 戴晓倩 丑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61,共6页
为解决季冻区高吸水性树脂(SAP)路面混凝土耐磨性下降的问题,通过耐磨性试验探索了纳米SiO_(2)(NS)对季冻区SAP路面混凝土磨损量的影响;采用压汞仪(MIP)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冻融前后NS改性SAP路面混凝土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变化,从细... 为解决季冻区高吸水性树脂(SAP)路面混凝土耐磨性下降的问题,通过耐磨性试验探索了纳米SiO_(2)(NS)对季冻区SAP路面混凝土磨损量的影响;采用压汞仪(MIP)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冻融前后NS改性SAP路面混凝土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变化,从细微观角度阐述其耐磨性的提升机理;并对其微观结构与耐磨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150次冻融循环之后,掺有3%NS的改性SAP路面混凝土在200 N磨耗负荷下的磨损量较基准下降30.92%,20~50nm的孔占比上升,50~200nm的孔占比下降,总孔隙量和孔隙率减少,界面区裂缝数量和尺寸大幅降低,内部密实性程度显著提高,耐磨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冻区 路面混凝土纳米二氧化硅 高吸水性树脂 耐磨性
下载PDF
助剂对球形Cu/SiO_(2)催化剂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靳钰婷 郭宇伟 +2 位作者 权燕红 赵金仙 任军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5,共9页
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是实现甲醇下游产品多元化利用的绿色高效途径,使用助剂对SiO_(2)催化剂进行改性已成为提高目标产物甲酸甲酯收率的有效策略。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球形SiO_(2)负载Cu催化剂(Cu/SiO_(2)),然后采用旋蒸法引入助... 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是实现甲醇下游产品多元化利用的绿色高效途径,使用助剂对SiO_(2)催化剂进行改性已成为提高目标产物甲酸甲酯收率的有效策略。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球形SiO_(2)负载Cu催化剂(Cu/SiO_(2)),然后采用旋蒸法引入助剂制得CuM/SiO_(2)(M=Ce或Al)催化剂,借助N2吸/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H_(2)-N_(2)O滴定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甲醇脱氢制甲酸甲酯反应评价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助剂可改变催化剂中活性Cu^(0)物种的含量和表面酸碱性。与Cu/SiO_(2)催化剂相比,CuCe/SiO_(2)催化剂表面Cu颗粒的分散度提高,这促进了活性物种Cu^(0)的形成,同时表面碱性位点减少,抑制了副反应发生,因而CuCe/SiO_(2)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活性。在300℃、0.2 MPa的反应条件下,CuCe/SiO_(2)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甲酸甲酯选择性分别为29.2%、86.3%,甲酸甲酯收率为25.2%,均明显优于文献报道的Cu基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脱氢 Cu基催化剂 球形sio2 甲酸甲酯 助剂
下载PDF
纳米SiO_(2)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抗渗性能和微观结构影响研究
3
作者 周韬剑 杨才千 +2 位作者 李科锋 曾领雄 许福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4-23,69,共11页
采用试验的方法探究了纳米SiO_(2)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劈裂黏结强度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其使用形式包括喷洒稀释溶液及作为增强相的砂浆界面剂两种方式,并与整体现浇试件及传统界面凿毛组的抗渗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 采用试验的方法探究了纳米SiO_(2)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劈裂黏结强度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其使用形式包括喷洒稀释溶液及作为增强相的砂浆界面剂两种方式,并与整体现浇试件及传统界面凿毛组的抗渗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纳米界面剂的黏结面微观结构进行了探究.最后,从界面强度、抗渗性能和微观机理3方面分析了纳米SiO_(2)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纳米SiO_(2)界面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界面黏结强度及其抗渗性能,其中纳米SiO_(2)砂浆界面剂效果明显优于纳米SiO_(2)溶液组,且两者均存在最优掺量,分别为3.75%和2.5%;随着界面粗糙度的增加,黏结试件渗水高度和相对渗透系数逐渐降低;界面相对渗透系数与劈裂强度呈负相关,且相比于劈裂强度,相对渗透系数对界面缺陷更敏感.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_(2)的掺入改变了界面过渡区(ITZ)水化产物数量和C-S-H凝胶形貌,有效抑制了界面孔隙网络贯通,使ITZ微观结构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剂 界面处理 纳米sio2 黏结性能 渗透试验
下载PDF
球形纳米SiO_(2)的制备及其铝热剂的燃烧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柏辰 王毅 +1 位作者 宋小兰 安崇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9-235,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平均粒径为120nm的球形纳米SiO_(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及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等手段对该纳米SiO_(2)进行了表征。将制得的纳米SiO_(2)与Al粉...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平均粒径为120nm的球形纳米SiO_(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及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等手段对该纳米SiO_(2)进行了表征。将制得的纳米SiO_(2)与Al粉和纳米MnO_(2)混合,配制成零氧平衡的复合铝热剂,详细测试了该铝热剂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颗粒粒径的控制和分散度的调整。溶液的介电常数对颗粒形成有较大影响。正硅酸乙酯和氨水的浓度与SiO_(2)颗粒大小成正比。BET数据表明,纳米SiO_(2)比表面积较大,为微孔和介孔的混合结构。SiO_(2)的粒度大小对铝热剂的燃烧时间与效率有很大影响。随着SiO_(2)粒径的减小,铝热剂的燃烧压力峰值及增压速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为纳米SiO_(2)在复合铝热剂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sio 2 铝热剂 燃烧性能
下载PDF
PHC管桩桩头混凝土掺纳米SiO_(2)及钢纤维的抗锤击性研究
5
作者 王玉安 王成启 张兆民 《港工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13,60,共8页
为提高PHC管桩抗锤击性能,对掺纳米SiO_(2)钢纤维的混凝土进行研究,比选出质量及性价比最优的方法。分析表明,在本次研究范围内,掺加纳米SiO_(2)时,随着掺量的增加,抗锤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掺加钢纤维时,随着掺量的增加,抗锤击性各... 为提高PHC管桩抗锤击性能,对掺纳米SiO_(2)钢纤维的混凝土进行研究,比选出质量及性价比最优的方法。分析表明,在本次研究范围内,掺加纳米SiO_(2)时,随着掺量的增加,抗锤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掺加钢纤维时,随着掺量的增加,抗锤击性各项指标均显著提升。综合比较得出,掺钢纤维对锤击性能提升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抗锤击性能 纳米sio2 钢纤维
下载PDF
不同改性剂对SiO_(2)气凝胶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温立玉 张忠伦 +2 位作者 侯建业 王明铭 刘振森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8-362,370,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28)为硅源,以5种不同的改性剂(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ES、三甲基乙氧基硅烷ETMS、三甲基氯硅烷TMCS、六甲基二硅氮烷HMDZ),使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疏水SiO_(2)气凝胶。通过比... 以正硅酸乙酯(TEOS-28)为硅源,以5种不同的改性剂(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ES、三甲基乙氧基硅烷ETMS、三甲基氯硅烷TMCS、六甲基二硅氮烷HMDZ),使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疏水SiO_(2)气凝胶。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等多种表征方法,全面揭示了SiO_(2)气凝胶的孔结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SiO_(2)气凝胶比表面积900~1024m^(2)/g,密度0.092~0.128g/cm^(3),平均孔直径14.67~18.3nm,均显著优于未改性;SEM结果显示孔结构更加均匀,孔隙率更大;疏水性TMCS>HMDZ>ETMS>DMDES>MTES;改性后的SiO_(2)气凝胶的热稳定性更好,其中TMCS和HMDZ改性的热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 2气凝胶 溶胶-凝胶 疏水性 超临界干燥
下载PDF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和纳米SiO2颗粒协同稳定的双重响应型O/W乳状液
7
作者 刘佩 潘婷 +4 位作者 裴晓梅 宋冰蕾 蒋建中 崔正刚 Bernard P.Binks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_(2)颗粒协同稳定O/W(正癸烷)型Pickering乳状液,其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活性,并且这种Pickering乳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能够通过改变pH或者温度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实现多次转换。另一方面,Bola型CH_(3)O(EO)5-R_(11)-COONa能够与纳米SiO_(2)颗粒协同稳定分散液包油(oil-in-dispersion)乳状液,该乳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性,但对调节pH时产生的盐较为敏感。然而与破乳后能完全返回水相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同系物CH_(3)O(EO)7-R_(11)-COOH相比,具有较短EO链的CH_(3)O(EO)_(5)-R_(11)-COOH无论处于非离子型还是Bola型状态仍具有相当的油溶性,破乳后不能完全返回水相,表明EO数大小对这类新型智能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 纳米sio2颗粒 Pickering乳状液 pH-响应 温度-响应
下载PDF
甲烷氧化偶联Na-W-Mn/SiO_2催化剂的喇曼光谱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宏善 牛建中 +1 位作者 夏春谷 李树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3-546,共4页
By calcinating commercial silica gel at 1500℃or adding Na2C2O4 and then calcinating at 850℃,α cristobalite was formed.On the basis of the vibration spectroscopy of silica support,Na W Mn/SiO2 catalyst was character... By calcinating commercial silica gel at 1500℃or adding Na2C2O4 and then calcinating at 850℃,α cristobalite was formed.On the basis of the vibration spectroscopy of silica support,Na W Mn/SiO2 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Raman spectroscop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support and the interaction among metal component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ispers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metal sites,and the tetrahedrally coordinated formed on α cristobalite surface is the most possible site of methane activation with high C2 sel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w-mn/sio2催化剂 喇曼光谱 甲烷氧化偶联
下载PDF
Na-W-Mn/SiO_2催化剂的原位XRD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文氢 王焕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2-727,共6页
制备了Na-W-Mn/SiO_2催化剂,研究了Mn(NO_3)_2/SiO_2,Na_2WO_4·2H_2O,Na_2WO_4/SiO_2,Na-W-Mn/SiO_2催化剂的晶形结构,并采用MAUD软件对不同反应温度下Na-W-Mn/SiO_2催化剂的XRD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主要组分的物相组成,研究... 制备了Na-W-Mn/SiO_2催化剂,研究了Mn(NO_3)_2/SiO_2,Na_2WO_4·2H_2O,Na_2WO_4/SiO_2,Na-W-Mn/SiO_2催化剂的晶形结构,并采用MAUD软件对不同反应温度下Na-W-Mn/SiO_2催化剂的XRD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主要组分的物相组成,研究了催化剂上各物种在不同温度下的原位XRD动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并用同步辐射原位XRD法研究了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反应过程中,Na-W-Mn/SiO_2催化剂结构的实时变化及反应产物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以不同的晶型结构形式存在,W,Mn物种是影响催化剂晶型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Na-W-Mn/SiO_2催化剂在850℃的晶体结构具有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w-mn/sio2催化剂 原位X射线衍射法 晶体结构
下载PDF
Na-W-Mn/SiO_2催化剂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生福 杨华然 《光散射学报》 2000年第1期22-26,共5页
对含有不同 Na、W、Mn组分的 Na- W- Mn/ Si O2 系列催化剂进行了付里叶变换激光拉曼光谱测定和研究 ,并参考先前的与之相关催化剂的拉曼光谱 ,对它们的特征拉曼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 :960 ,92 8,81 0 ,789cm-1等吸收峰是 Na- W... 对含有不同 Na、W、Mn组分的 Na- W- Mn/ Si O2 系列催化剂进行了付里叶变换激光拉曼光谱测定和研究 ,并参考先前的与之相关催化剂的拉曼光谱 ,对它们的特征拉曼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 :960 ,92 8,81 0 ,789cm-1等吸收峰是 Na- W- Mn/ Si O2 催化剂中 Na-O- W物种的特征吸收谱带 ;62 7,577,51 7,478cm-1等吸收峰是 Na- O- Mn物种的特征吸收谱带 ;Na- O- W分布在距催化剂表面较深的体相中 ;Na-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w-mn/sio2 催化剂 拉曼光谱 表面
下载PDF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over Na-W-Mn/SiO_2 catalyst at elevated pressures 被引量:2
11
作者 Jafar Sadeghzadeh Ahari Mohammad Taghi Sadeghi Saeed Zarrinpashne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04-213,共10页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OCM) over Na-W-Mn/SiO2 catalyst have been studied at elevated pressures of 0.2, 0.3 and 0.4 MPa under low gaseous hourly space velocity (GHSV) ...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OCM) over Na-W-Mn/SiO2 catalyst have been studied at elevated pressures of 0.2, 0.3 and 0.4 MPa under low gaseous hourly space velocity (GHSV) and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operating pressure is increased, C2+ yield slightly decreases, while the maximum ratio of ethylene to ethane remains unchanged. Moreover, it has been found empirically that increase of pressure does not affect the catalyst behavior permanently, the catalyst recovers its original low pressure performance without hysteresis behavior by reducing the pressure. Under the investigated conditions, when oxygen is completely consumed, the increase of GHSV leads to improvement in C2 selectivity, while C3+ and COx selectivities decrease slightly. The C2+ selectivity increases by increase of nitrogen diluent in the feed, but the C3+ hydrocarbons selectivities decrease with increase of nitrogen since it is possible that further dilution at high pressure ma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between CH3 and C2+ hydrocarbons. During the stability test at high pressure, the catalyst performance remains unchanged throughout the 20 h running. The fresh and use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D, SEM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methods. It was found that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pport from α-cristobalite to tridymite and quartz does not have obvious effect on catalyst performance at high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rating parameters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na-w-mn/sio2 catalyst elevated pressure
下载PDF
Na-W-Mn/SiO_2催化剂中的金属-载体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宏善 牛建中 +1 位作者 张兵 李树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14-816,共3页
研究了 Na-W-Mn/Si O2 催化剂中不同活性组份对载体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Na的诱导作用使无定型氧化硅在焙烧过程中相变为 α-方石英结构 ,同时伴有比表面积的大幅度下降 ;单独担载 Na时 ,硅小球经焙烧后基本无微孔存在 ,担载 W则能使... 研究了 Na-W-Mn/Si O2 催化剂中不同活性组份对载体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Na的诱导作用使无定型氧化硅在焙烧过程中相变为 α-方石英结构 ,同时伴有比表面积的大幅度下降 ;单独担载 Na时 ,硅小球经焙烧后基本无微孔存在 ,担载 W则能使硅小球焙烧后形成较为均一的微米孔道 .Si O2 载体在 Na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负载型催化剂 甲烷 氧化偶联 金属载体作用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SiO/TiH_(2)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3
作者 车智玮 段晓波 +3 位作者 朱明 昝丽娜 赵致远 陶豪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867,共9页
SiO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电压平台以及比Si低的体积膨胀率,被认为是最具有商业化潜力的负极材料,但是SiO存在因初始库伦效率低、体积膨胀率高引起的循环快速衰减等问题。将SiO负极材料与钛氢化合物复合,采用简单、易于工业... SiO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电压平台以及比Si低的体积膨胀率,被认为是最具有商业化潜力的负极材料,但是SiO存在因初始库伦效率低、体积膨胀率高引起的循环快速衰减等问题。将SiO负极材料与钛氢化合物复合,采用简单、易于工业化的球磨和热处理方法制备了SiO/TiH_(2)负极材料,探讨了热处理温度与SiO和TiH_(2)的质量比对SiO/TiH_(2)复合负极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高导电性中间相可以起到增强导电性、缓冲体积膨胀、显著改善复合负极材料循环和倍率性能的作用。其中热处理温度为700℃、质量比为4∶1的SiO/TiH_(2)复合负极材料的初始库伦效率为74.4%,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555.2 mA·h/g,比容量保持率为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球磨和热处理 sio TiH_(2)
下载PDF
SiO_(2)表面金属包覆处理对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制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刘军锋 张鑫 +3 位作者 上官宝 商宏飞 傅丽华 杜三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4,共10页
为改善摩擦组元SiO_(2)颗粒与铜基体间界面结合性能,通过表面金属包覆处理的方式制备铜包覆SiO_(2)。分别以铜包覆SiO_(2)和普通SiO_(2)颗粒作为摩擦组元之一,利用SPS烧结技术制备2种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分析2种摩擦材料的微观组织... 为改善摩擦组元SiO_(2)颗粒与铜基体间界面结合性能,通过表面金属包覆处理的方式制备铜包覆SiO_(2)。分别以铜包覆SiO_(2)和普通SiO_(2)颗粒作为摩擦组元之一,利用SPS烧结技术制备2种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分析2种摩擦材料的微观组织、力学及物理性能,在MM1000-Ⅱ型惯性制动试验台上测试2种摩擦材料的制动摩擦磨损性能,并对2种摩擦材料的摩擦表面及其三维形貌特征、磨屑特征和摩擦表面物相进行微观分析,研究SiO_(2)表面金属包覆处理对制动条件下铜基粉末冶金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铜包覆处理的SiO_(2)与Cu基体间的界面结合性能明显改善,提高了材料的硬度、致密度及导热系数,特别是导热系数得到了显著提升;随着制动初速度的升高,2种摩擦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相同的制动条件下,与含普通SiO_(2)材料相比,除了制动压力为0.8 MPa、制动初速度为100 km/h外,在其他各制动条件下含铜包覆SiO_(2)材料具有较高的平均摩擦因数和较低的磨损率,且其摩擦表面更为平整;提高制动初速度均能够促进2种摩擦材料表面形成以氧化膜为主的摩擦膜,且含铜包覆SiO_(2)材料的摩擦膜更均匀,因而保护作用更好,即磨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粉末冶金 sio_(2) 制动 摩擦磨损 摩擦膜
下载PDF
PVA纤维-纳米SiO2对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15
作者 孔政宇 逯静洲 +3 位作者 王建伟 王维良 韩文宇 肖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0-175,180,共7页
为研究PVA纤维和纳米SiO2的掺入对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单掺PVA纤维(P组)、单掺纳米SiO2(S组)和混掺PVA纤维与纳米SiO2(SP组)3组试件,对其展开疲劳后的单轴压缩试验,以经历疲劳荷载后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作... 为研究PVA纤维和纳米SiO2的掺入对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单掺PVA纤维(P组)、单掺纳米SiO2(S组)和混掺PVA纤维与纳米SiO2(SP组)3组试件,对其展开疲劳后的单轴压缩试验,以经历疲劳荷载后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作为分析评价不同掺料方式对混凝土疲劳性能影响的评价指标,并利用SEM电镜扫描试验研究了掺合料的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组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在抗疲劳性能上都有明显的提升,S组在提高混凝土强度方面表现最为明显;而SP组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混凝土内部劣化损伤的发展。从作用机理上来讲,PVA纤维是通过提高混凝土各单元间的抗拉能力,有效降低了混凝土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损伤破坏,相当于延长了混凝土的破坏过程;而纳米SiO2则是通过参与反应生成C-S-H(水化硅酸钙)凝胶填充混凝土薄弱区,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相当于提高了混凝土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起点。研究成果对混凝土结构抗疲劳设计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纤维-纳米sio2混凝土 抗疲劳性能 扫描电镜(SEM) 微观机理
下载PDF
桐油覆膜Ni-Co-SiO2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敏 张胜健 曹秋菊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5,共8页
采用恒电位法在瓦特型电镀液中于碳钢表面制备了Ni-Co-SiO2纳米复合涂层,通过浸渍桐油处理制备桐油覆膜Ni-Co-SiO2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仪、三维视频显微镜等表征涂层的形貌、元素组成、结构和粗糙度... 采用恒电位法在瓦特型电镀液中于碳钢表面制备了Ni-Co-SiO2纳米复合涂层,通过浸渍桐油处理制备桐油覆膜Ni-Co-SiO2涂层。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仪、三维视频显微镜等表征涂层的形貌、元素组成、结构和粗糙度。采用Tafel动态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测试比较覆膜涂层和未处理涂层的耐蚀性。通过浸泡试验,对桐油覆膜涂层进行防腐蚀性评价。结果表明:桐油处理后涂层明显被一层薄膜涂覆,其表面粗糙度降低,但涂层前后的微观结构不变。桐油覆膜Ni-Co-SiO2涂层具有较低的腐蚀电流密度,较大的容抗弧和较高的阻抗模量。此外,长期浸泡试验表明,涂层低频阻抗模值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高于10~6Ω/cm~2,表明桐油覆膜Ni-Co-SiO2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 Ni-Co/sio2 复合涂层 耐腐蚀性
下载PDF
可用于纸基材料书写印刷的SiO2光子晶体自组装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迟聪聪 许馨 +4 位作者 任超男 白飞飞 屈盼盼 线佳荣 任蒋雪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6,共9页
本研究采用双基片垂直自组装法和旋涂法制备硅基光子晶体,研究了粒径分布及高温热处理对光子晶体结构色的影响,表征了双尺寸和夹心结构光子晶体的微观形貌和光学特性等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有助于增强光子晶体结构色的鲜艳度,且光... 本研究采用双基片垂直自组装法和旋涂法制备硅基光子晶体,研究了粒径分布及高温热处理对光子晶体结构色的影响,表征了双尺寸和夹心结构光子晶体的微观形貌和光学特性等性能。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有助于增强光子晶体结构色的鲜艳度,且光子晶体在载玻片上的附着强度增加。随着SiO2微球粒径的增大,光子禁带的中心波长位置逐渐向长波段移动。对于单分散SiO2微球,粒径越均一,自组装的光子晶体结构色越鲜艳。与双尺寸晶体相比,均一粒径晶体的自组装有序性更好;L-S-L结构比S-L-S结构的光子晶体排列更加平整有序。高浓度的SiO2微球乙醇分散液书写在黑色纸基材料上,可以呈现出色彩鲜明和饱和度较高的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光子晶体 自组装 微观结构 光学性能
下载PDF
SiO_(2)改性纳米ZnO防晒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春悦 任真 +1 位作者 张广良 李国晋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3-1777,共5页
用二氧化硅(SiO_(2))对纳米氧化锌(ZnO)防晒剂表面进行改性以降低纳米ZnO的光催化活性,从而减少光催化时产生的活性氧基团对皮肤的损伤和对有机物的降解并且最终制备出SiO_(2)包覆纳米ZnO的ZnO@SiO_(2)复合颗粒。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 用二氧化硅(SiO_(2))对纳米氧化锌(ZnO)防晒剂表面进行改性以降低纳米ZnO的光催化活性,从而减少光催化时产生的活性氧基团对皮肤的损伤和对有机物的降解并且最终制备出SiO_(2)包覆纳米ZnO的ZnO@SiO_(2)复合颗粒。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显示ZnO@SiO_(2)复合颗粒呈球状并且具有壳层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果证明SiO_(2)包覆在纳米ZnO表面。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证实,SiO_(2)壳层有效降低了纳米ZnO光催化活性。将ZnO@SiO_(2)复合颗粒和有机防晒剂复配制得防晒乳液,并且对乳液进行防晒性能评价。结合紫外屏测试结果和SPF测量结果可以证明,ZnO@SiO_(2)和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复配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果,具有高紫外屏蔽能力的广谱防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sio_(2) 表面改性 光催化 防晒应用
下载PDF
Na-W-Mn-Zr-S-P/SiO_2催化剂上乙烷氧化脱氢反应
19
作者 杨旸 郑雯 +2 位作者 程党国 陈丰秋 詹晓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研究了甲烷氧化偶联六组分Na-W-Mn-Zr-S-P/SiO2催化剂对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原料气配比、温度和空速等条件下的催化剂活性。讨论了催化剂中S或P组分的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和P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催... 研究了甲烷氧化偶联六组分Na-W-Mn-Zr-S-P/SiO2催化剂对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不同原料气配比、温度和空速等条件下的催化剂活性。讨论了催化剂中S或P组分的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和P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660℃时六组分催化剂上乙烷的转化率为65.2%,乙烯的选择性为83.2%,此时得到的乙烯收率最高。乙烷与氧气比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乙烯的选择性。较低反应温度时,空速的增加可以抑制碳氧化物(CO,CO2)的生成,提高乙烯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w-mn-Zr-S-P/sio2催化剂 乙烷氧化脱氢 催化活性
下载PDF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S and P promoted Na-W-Mn-Zr/SiO_2 catalyst for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被引量:5
20
作者 Wen Zheng, Dangguo Cheng, Ning Zhu, Fengqiu Chen, Xiaoli Zhan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Zhejiang, China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CSCD 2010年第1期15-20,共6页
A series of Na-W-Mn-Zr/SiO2 catalysts promoted by different contents of S or/and P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was investigated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S and P on t... A series of Na-W-Mn-Zr/SiO2 catalysts promoted by different contents of S or/and P were prepared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was investigated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S and P on the Na-W-Mn-Zr/SiO2 catalyst.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From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addition of S and P to the Na-W-Mn-ZffSiO2 catalyst helps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phases, such as α-cristobalite, Na2WO4, ZrO2, and Na2SO4. Moreover, the addition of S and P increa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surface-active oxygen species by improving the migr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from the bulk phase to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 According to the activity test, impressive methane conversion and C2 hydrocarbons yield were obtained at a low temperature of 1023 K over the six-component Na-W-Mn-Zr-S-P/SiO2 catalyst, which contained 2 wt% S and 0.4 wt% P simultaneously. The deactivation of Na-W-Mn-Zr-S-P/SiO2 was due to the loss of surface active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na-w-mn-Zr/sio2 S 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