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钒钠Na_3V_2(PO_4)_3电化学储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宋维鑫 侯红帅 纪效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29,共27页
锂离子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加剧了对锂资源的消耗,其成本和原料将限制其未来发展。钠与锂具有相似物理化学性质,并且储量丰富。根据锂离子"摇椅式"电池原理,富钠离子化合物可类似富锂离子正极材料,提供可脱嵌的钠离子... 锂离子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加剧了对锂资源的消耗,其成本和原料将限制其未来发展。钠与锂具有相似物理化学性质,并且储量丰富。根据锂离子"摇椅式"电池原理,富钠离子化合物可类似富锂离子正极材料,提供可脱嵌的钠离子及结构。钠离子较锂离子大,其可逆脱嵌反应要求材料结构具有较大的容钠位与离子迁移通道。聚阴离子体磷酸钒钠Na_3V_2(PO_4)_3属于钠离子超导体(NASICON)材料,其NASICON结构骨架形成了稳定的容钠位,并且开放的三维离子迁移通道利于提高钠离子的扩散。Na_3V_2(PO_4)_3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具有理想的比容量、电压平台与循环稳定性,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Na_3V_2(PO_4)_3结构特点,其次结合团队已有的工作基础对Na_3V_2(PO_4)_3在钠离子电池、混合离子电池、水系电池,混合超级电容器等体系中的应用与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基于Na_3V_2(PO_4)_3设计的复合材料与结构并探讨了Na_3V_2(PO_4)_3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3V2(PO4)3 钠离子超导体 电化学 能源存储 材料结构
下载PDF
CO_2传感器的制作及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全宝富 张爽 +2 位作者 刘晓宁 陈丽华 刘奎学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12,18,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a超离子导体 (NASICON)的固体电解质材料 ,用IR技术分析了不同合成温度下制备的NASICON材料的基本性质。用所制得的NASICON材料制作了具有较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CO2 气体传感器。
关键词 Na超离子导体 二氧化碳传感器 灵敏度 选择性 红外辐射
下载PDF
固体电解质CO_2传感器的改性研究
3
作者 赵本刚 陈丽华 +4 位作者 吴玉军 刘奎学 张爽 何月华 全宝富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14,共3页
高温固相法制备NASICON材料时,由于反应温度过高,造成材料中磷成分的挥发损失,导致材料做成的器件灵敏度降低。通过大量改性研究,找到了比较适宜的补磷条件。改性后,器件的气敏特性得到改善。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CO2 传感器 改性 钠快离子导体 补磷 斜率 二氧化碳 NASICON材料
下载PDF
NASICON结构Na_(3)Zr_(2)Si_(2)PO_(12)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玉辉 张雅荣 +3 位作者 吴勇民 朱蕾 郭俊 汤卫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0-28,共9页
社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电池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活中各色各样的电子元器件对储能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研发出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的储能材料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但是,目前的二次电池多采用有机电解液,而有机电解液存在容易发生漏液、... 社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电池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活中各色各样的电子元器件对储能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研发出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的储能材料是当下最紧迫的任务。但是,目前的二次电池多采用有机电解液,而有机电解液存在容易发生漏液、侵蚀电极、在过高温度下可能发生爆炸等问题。使用固态电解质,发展全固态电池,不仅有利于产品的微型化、形状多样化,还可以避免使用液态电解质会出现的问题,从而极大地减少安全隐患。NASICON(Na^(+)super ionic conductor)结构的Na_(3)Zr_(2)Si_(2)PO_(12)(NZSP)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之一,具有各向同性、不与Na反应、电导率高、分解电压高等优点。本文从NZSP晶体结构与离子扩散机理、合成方法、离子掺杂改性、NZSP固态电解质/电极界面修饰四个方面综述了NASICON结构Na_(3)Zr_(2)Si_(2)PO_(12)固体电解质近些年的研究进展,总结了Na_(3)Zr_(2)Si_(2)PO_(12)固体电解质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材料 离子掺杂 Na_(3)Zr_(2)Si_(2)PO_(12) NASICON结构
下载PDF
Enhanced electrode kinetic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ow-cost NaFe_(2)PO_(4)(SO_(4))_(2)via Ca~(2+)doping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8
5
作者 Shao-Fang Li Zhen-Yi Gu +4 位作者 Jin-Zhi Guo Xian-Kun Hou Xu Yang Bo Zhao Xing-Long W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9期176-182,共7页
In recent years,sodium-ion batteries(SIBs)have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lternatives to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Here,a new Na-super-ionic conductor(NASICON)cathode material Na Fe_(2)PO_(4)(SO_(... In recent years,sodium-ion batteries(SIBs)have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lternatives to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Here,a new Na-super-ionic conductor(NASICON)cathode material Na Fe_(2)PO_(4)(SO_(4))_(2)is successfully prepared through solid state method for SIBs.While the poor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of iron-based materials results in its poor rate and cycle performance.Then the electrochemical is effectively promoting via Ca^(2+)doping.Na_(0.84)Ca_(0.08)Fe_(2)PO_(4)(SO_(4))_(2)have achieved considerabl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The first 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y is 121.6 m A h g^(-1)at 25 m A g^(-1)with the voltage platform(-3.1 V)corresponding to Fe^(2+/3+).After 100 cycles,the capacity retention is 55.1%.The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is caused by some Na^(+)is substituted by Ca^(2+)and leading to the fast sodium kinetics,which is well proved by the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and well corresponding to the galvan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 and cyclic voltammetry testing result(the diffusivity values are around at 10^(-12)c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e_(2)PO_(4)(SO_(4))_(2) na-super-ionic conductor Sodium-ion batteries Cathode Ca~(2+)dop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