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_(2)CO_(3)-K_(2)CO_(3)-NaVO_(3)熔盐结构的拉曼光谱和理论计算
1
作者 张一帆 胡宪伟 +1 位作者 于江玉 王兆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NaVO_(3)在Na_(2)CO_(3)-K_(2)CO_(3)熔盐体系中可原位催化电还原CO_(2)制备高附加值碳材料,对Na_(2)CO_(3)-K_(2)CO_(3)-NaVO_(3)体系熔盐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电极过程机理和优化反应条件.本文采用拉曼光谱学和量子化学计算(基于Gau... NaVO_(3)在Na_(2)CO_(3)-K_(2)CO_(3)熔盐体系中可原位催化电还原CO_(2)制备高附加值碳材料,对Na_(2)CO_(3)-K_(2)CO_(3)-NaVO_(3)体系熔盐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电极过程机理和优化反应条件.本文采用拉曼光谱学和量子化学计算(基于Gaussian和Molclus程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1073 K下Na_(2)CO_(3)-K_(2)CO_(3)-NaVO_(3)熔盐体系的离子结构.结果表明,在该熔盐体系中,除了存在CO_(3)^(2-)以外,还存在由CO_(3)^(2-)和VO_(3)^(-)发生反应生成的VO_(4)^(3-),而不存在VO_(3)^(-);VO_(4)^(3-)所属C1空间点群,其中V-O键的对称伸缩振动模对应的拉曼特征峰位于802 cm^(-1)处;随着体系中NaVO_(3)质量分数由5%增加至15%,熔盐中VO_(4)^(3-)的相对含量急剧增加,而CO_(3)^(2-)的相对含量相应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o_(3) na_(2)CO_(3)-K_(2)CO_(3)熔盐 拉曼光谱 量子化学计算 VO_(4)^(3-)
下载PDF
LaNbO_(4)掺杂对Na-β"-Al_(2)O_(3)固态电解质性能的改善
2
作者 张万星 刘立敏 +3 位作者 周晓亮 徐瑶 郭炜琳 张硕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6-702,共7页
离子导体陶瓷材料的高断裂强度和优异热稳定性对于解决目前困扰碱金属电池发展的热失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在室温下表现出的较高离子传输阻力限制了全固态电池的实际性能。以Na-β"-Al_(2)O_(3)(SBA)这一具备独特层状二维Na^(+... 离子导体陶瓷材料的高断裂强度和优异热稳定性对于解决目前困扰碱金属电池发展的热失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在室温下表现出的较高离子传输阻力限制了全固态电池的实际性能。以Na-β"-Al_(2)O_(3)(SBA)这一具备独特层状二维Na^(+)传导结构的离子导体陶瓷为研究对象,通过合成具备“微弹性”特点的LaNbO_(4)陶瓷作为第二相来对SBA的晶粒间隙进行填充修饰,以改善SBA在室温下的离子传导性能。结果表明,0.50 wt.%的LaNbO_(4)掺入量对SBA的提升效果最佳,修饰后的SBA室温离子电导率达到了2.061 mS·cm^(-1)。对应的活化能也从纯相SBA的0.1714 eV降低到了0.1545 eV。陶瓷横截面的SEM图像表明,合适比例的LaNbO_(4)掺入不仅提高了SBA的烧结致密度,也改善了SBA的晶体生长趋势,因此修饰后的SBA的阻抗值发生了降低。在室温全固态对称钠电池的恒流循环实验中,使用掺杂SBA组装的对称电池能够以更低的电压运行也从实验层面上印证了上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导体陶瓷 全固态电池 na-β"-Al_(2)O_(3) LaNbO_(4) 掺杂修饰
下载PDF
Na_(3)V_(2)(PO_(4))_(3)/C正极材料制备与储钠性能综合实验教学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萍 隋裕雷 伍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7-180,186,共5页
设计了“常温预还原-热处理法制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钠”综合性研究实验,探究了原料种类和热处理温度对Na_(3)V_(2)(PO_(4))_(3)/C的物相、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H_(4)VO_(3)中的V^(5+)更... 设计了“常温预还原-热处理法制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钠”综合性研究实验,探究了原料种类和热处理温度对Na_(3)V_(2)(PO_(4))_(3)/C的物相、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H_(4)VO_(3)中的V^(5+)更易被草酸常温还原,机械活化后所得前驱体为无定形结构,由该前驱体热处理制备的Na_(3)V_(2)(PO_(4))_(3)/C结晶度更高,且电化学性能更优。通过优化合成温度,发现在700℃下合成的Na_(3)V_(2)(PO_(4))_(3)/C具有最高的比容量、最优的倍率性能和最佳的循环性能。在实验中,学生通过材料制备、结构及形貌表征、电池制作与电化学性能分析等环节,能够达到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钒钠 综合实验
下载PDF
Na对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的活性影响研究
4
作者 葛钰申 于艳科 +2 位作者 要海龙 闫祯 周建国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Na是燃煤电厂等固定源烟气中常见的元素,可以引起商业钒基脱硝催化剂的失活。目前缺乏关于Na对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的影响研究,阻碍了该催化剂的进一步应用。采用湿式浸渍法制备了负载Na的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以研究Na... Na是燃煤电厂等固定源烟气中常见的元素,可以引起商业钒基脱硝催化剂的失活。目前缺乏关于Na对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的影响研究,阻碍了该催化剂的进一步应用。采用湿式浸渍法制备了负载Na的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以研究Na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使用N2吸附-脱附、XRD、XPS、NH_(3)-TPD和in situ DRIFT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Na会破坏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并引起吸附氧物种和比表面积的下降,导致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的失活。Na含量为2.0%的催化剂其最高NO_(x)转化率由95.2%降至90.1%,并且温度窗口也明显变窄。此外,通过与商业钒基脱硝催化剂的比较,由于CuSO_(4)/TiO_(2)催化剂上具有丰富的酸性位特别是Br?nsted酸性位和吸附氧物种,CuSO_(4)/TiO_(2)脱硝催化剂对Na的抵抗能力显著高于商业钒基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O_(4)/TiO_(2)催化剂 na 失活 NH3-SCR反应 吸附
下载PDF
Na_2WO_4-WO_3-ZnO体系熔盐镀钨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瑞新 周传华 +2 位作者 李国勋 王超群 孙丽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15-718,共4页
对Na2 WO4 WO3 ZnO体系熔盐镀钨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 ,得到了获得金属钨镀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在空气气氛中 ,当氧化钨的浓度为 1 5%~ 30 %时 ,于 850~ 950℃能得到金属钨镀层且镀层表面平整 ;当其它条件都相同时 ,在铜基体上获... 对Na2 WO4 WO3 ZnO体系熔盐镀钨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 ,得到了获得金属钨镀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在空气气氛中 ,当氧化钨的浓度为 1 5%~ 30 %时 ,于 850~ 950℃能得到金属钨镀层且镀层表面平整 ;当其它条件都相同时 ,在铜基体上获得钨镀层比钼基体上所需的温度略高一些 ;扫描电镜照片显示钨镀层与钼基体之间有明显分界面 ,元素线扫描结果证实镀层与钼基体间扩散层厚度仅为 2 .5μm ,基本不形成扩散层 ;不同电流密度下所获得的钨镀层X射线衍射表明镀层中存在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WO4-WO4-WO3-ZnO熔盐 电镀 镀层 镀钨
下载PDF
NaCl、Na_2SO_4和Na_2CO_3对南瓜幼苗的生理胁迫效应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利 陈贵林 +1 位作者 李卫欣 卢凤刚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4,共4页
为探讨中性及碱性盐胁迫作用差异及其原因,用Na+浓度分别为120、240和480 mmol/L的NaCl、Na2SO4和Na2CO3溶液处理南瓜幼苗6 d,将3种不同钠盐对南瓜幼苗的胁迫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2SO4胁迫除对南瓜幼苗干物重抑制程度大于NaCl外... 为探讨中性及碱性盐胁迫作用差异及其原因,用Na+浓度分别为120、240和480 mmol/L的NaCl、Na2SO4和Na2CO3溶液处理南瓜幼苗6 d,将3种不同钠盐对南瓜幼苗的胁迫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2SO4胁迫除对南瓜幼苗干物重抑制程度大于NaCl外,其余指标的变化趋势都显示出NaCl盐害程度高于Na2SO4。但在Na2CO3胁迫下,南瓜幼苗干物重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上升加剧,而使根系活力下降。这些变化表明,Na2CO3对南瓜幼苗的伤害作用最大,NaCl次之,Na2SO4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naCL na2so4 na2CO3 盐分胁迫
下载PDF
MgSO_4、DTPA和Na_2SiO_3对含过渡金属离子的碱性H_2O_2溶液的稳定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沈葵忠 房桂干 +1 位作者 储富祥 查全磬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1-15,共5页
研究了碱性条件下Al3+及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对H2O2的稳定作用、过渡金属离子Fe3+、Fe2+、Mn2+和Cu2+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及MgSO4、DTPA和Na2SiO3对碱性H2O2溶液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可以对碱性H2O2溶液... 研究了碱性条件下Al3+及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对H2O2的稳定作用、过渡金属离子Fe3+、Fe2+、Mn2+和Cu2+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及MgSO4、DTPA和Na2SiO3对碱性H2O2溶液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可以对碱性H2O2溶液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Al3+在强碱条件下对H2O2的分解没有影响。过渡金属离子Fe3+、Fe2+、Mn2+和Cu2+在碱性条件下都会快速催化分解H2O2。4种过渡金属离子对H2O2的催化分解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Cu2+、Fe2+、Mn2+、Fe3+。在过渡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Mg2+仍然有较好的防分解性能;Mg2+对有Fe2+存在的H2O2碱溶液的稳定效果好于Fe3+。无论H2O2的碱性溶液中是否有过渡金属离子,加入DTPA对H2O2均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其稳定效果远不如添加Mg2+效果好。Na2SiO3加入不含过渡金属离子的碱性H2O2溶液中时,不能够起到稳定H2O2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漂白 Mgso4 DTPA na2SIO3 碱土金属离子 过渡金属离子
下载PDF
双向脉冲电镀工艺参数对Na_2WO_4-ZnO-WO_3熔盐镀钨层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马瑞新 林炜 +2 位作者 吴中亮 康勃 王目孔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4-756,760,共4页
采用双向脉冲电镀工艺镀钨,并对工艺参数影响镀钨层织构进行研究.首次采用(222)不完整极图对钼片基体上的钨镀层织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钨镀层具有为{001}<110>织构;工艺条件的变化对镀层织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织构的散漫程度随着... 采用双向脉冲电镀工艺镀钨,并对工艺参数影响镀钨层织构进行研究.首次采用(222)不完整极图对钼片基体上的钨镀层织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钨镀层具有为{001}<110>织构;工艺条件的变化对镀层织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织构的散漫程度随着脉冲周期和迭加直流分量的增加而增加.金相和SEM观察均表明镀层为微观不平整表面,并借助表面的数据对钨镀层的形貌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WO4-ZnO-WO3熔盐 镀钨层 脉冲镀
下载PDF
Na_2WO_4-ZnO-WO_3熔盐体系的电导率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运刚 翟玉春 +1 位作者 王娜 梁精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39-1144,共6页
用平行四电极法研究了Na2WO4-ZnO-WO3熔盐体系在x(Na2WO4)为0.40~1.00,x(ZnO)为0~0.4,x(WO3)为0~0.50组成范围内的电导率.结果表明:体系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倒数呈指数关系;体系各组元对电导率的影响规律受x(ZnO)与x(WO3)比值的控制,当... 用平行四电极法研究了Na2WO4-ZnO-WO3熔盐体系在x(Na2WO4)为0.40~1.00,x(ZnO)为0~0.4,x(WO3)为0~0.50组成范围内的电导率.结果表明:体系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倒数呈指数关系;体系各组元对电导率的影响规律受x(ZnO)与x(WO3)比值的控制,当该比值小于1时,用ZnO逐步替代Na2WO4将导致体系的电导率增大,用Na2WO4逐步替代WO3也将导致体系的电导率增大,用WO3逐步替代ZnO将导致体系的电导率减小;当该比值大于1时,其规律正好相反;在Na2WO4含量一定的条件下,x(ZnO)与x(WO3)的比值为1时体系的电导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WO4-ZnO-WO3体系 电导率 镀钨
下载PDF
渗铝钢在Na_2SO_4-V_2O_5熔盐体系中的热腐蚀行为 被引量:4
10
作者 娄世松 于凤昌 左禹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以往对渗铝钢耐热腐蚀性能的研究缺乏深度,为解决实际问题,在750℃模拟灰垢熔盐体系中,研究了加热炉辐射室炉管常用材料20G钢、20G渗铝钢、Cr5Mo钢、Cr5Mo渗铝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0G钢、Cr5Mo钢、20G渗铝钢和Cr5Mo渗铝钢抗熔灰腐... 以往对渗铝钢耐热腐蚀性能的研究缺乏深度,为解决实际问题,在750℃模拟灰垢熔盐体系中,研究了加热炉辐射室炉管常用材料20G钢、20G渗铝钢、Cr5Mo钢、Cr5Mo渗铝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0G钢、Cr5Mo钢、20G渗铝钢和Cr5Mo渗铝钢抗熔灰腐蚀能力依次增强;渗铝可以大大提高合金的耐熔灰腐蚀性能,在纯空气中氧化,其耐蚀性能也十分优异;20G渗铝钢在熔灰腐蚀时元素Al优先氧化并不十分明显,Cr5Mo渗铝钢在熔灰腐蚀时元素Al优先氧化;按照电化学模型,在熔灰腐蚀中V2O5不但会溶解金属氧化物的保护层,而且还参与阴极过程,循环反应,加速了金属的氧化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腐蚀 渗铝钢 熔盐体系 na2so4-V2O5
下载PDF
CaCl_2-NaCl熔盐电解MnO_2-Fe_2O_3制备FeMn_4合金粉末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筠 毛磊 王岭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0,共5页
提出了以MnO2-Fe2O3为原料经一步熔盐电解得到FeMn4粉末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等特点。采用850℃的NaCl-CaCl2混合熔盐体系,以烧结后的MnO2-Fe2O3片作为阴极,高密度石墨碳棒作阳极,在一定槽电压下进行电解。记录电解... 提出了以MnO2-Fe2O3为原料经一步熔盐电解得到FeMn4粉末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低能耗、无环境污染等特点。采用850℃的NaCl-CaCl2混合熔盐体系,以烧结后的MnO2-Fe2O3片作为阴极,高密度石墨碳棒作阳极,在一定槽电压下进行电解。记录电解过程中电流变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电解产物的成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解产物形貌,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粉末的粒度。研究了不同的烧结温度、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粒度对电脱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熔盐电解固体MnO2-Fe2O3直接制备出高纯度的立方体晶格FeMn4粉末(平均粒径D50为16.95μm),其适宜工艺条件为:球磨3 h(平均粒径D50为6.454μm),成形压力20 MPa,烧结温度800℃,烧结时间5 h,3.20 V的槽电压、850℃的CaCl2-NaCl熔盐中电解1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电解 FeMn4 MNO2 FE2O3
下载PDF
Na_2WO_4-ZnO-WO_3熔盐体系表面张力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运刚 翟玉春 唐国章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4年第5期35-38,共4页
采用拉筒法测定了800~950℃范围内Na2WO4 ZnO WO3熔盐体系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该体系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成线性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同一温度下,熔盐中的阴离子结构随着WO3摩尔含量的增加趋于复杂,表面张力降低,随ZnO摩尔含量... 采用拉筒法测定了800~950℃范围内Na2WO4 ZnO WO3熔盐体系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该体系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成线性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同一温度下,熔盐中的阴离子结构随着WO3摩尔含量的增加趋于复杂,表面张力降低,随ZnO摩尔含量的增加趋于简单,表面张力升高;组元ZnO对表面张力的影响比组元WO3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2WO4-ZnO-WO3体系 表面张力
下载PDF
真空紫外-紫外光激发下的Na_2SO_4:TbF_3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久洋 塔西买提.玉苏甫 +2 位作者 阿吉木.阿不来 艾尔肯.斯地克 龚兰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在空气中900℃温度下,对纯天然无水芒硝(Na2SO4)和TbF3的混合粉末加热20min,制备了Na2SO4:TbF3发光材料。并测量了在室温中真空紫外-紫外光下的发射和激发光谱。发射光谱有一系列由于Tb3+离子的5D4→7FJ(J=6,5,4,3,2)和5D3→7FJ(J=6,5,4... 在空气中900℃温度下,对纯天然无水芒硝(Na2SO4)和TbF3的混合粉末加热20min,制备了Na2SO4:TbF3发光材料。并测量了在室温中真空紫外-紫外光下的发射和激发光谱。发射光谱有一系列由于Tb3+离子的5D4→7FJ(J=6,5,4,3,2)和5D3→7FJ(J=6,5,4,3,2)跃迁发射峰。通过监测542nm处发光得到的激发光谱,分别由Tb3+离子4fn→4fn-15d跃迁(187,193,218nm),基质吸收(165,200,240nm)引起的强激发谱和禁戒的f-f跃迁产生的弱激发谱组成。在TbF3的掺杂量在0.3%~2%范围内,随着Tb3+离子掺杂量的增加,真空紫外区的激发谱相应地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芒硝 na2so4:TbF3 真空紫外-紫外光谱 发光性质
下载PDF
NaY(MoO_(4))_(2):Sm^(3+)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赵政恺 史忠祥 +1 位作者 王晶 李翔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1576-1580,共5页
采用传统水热反应一步合成出一系列与基质同相的Sm^(3+)离子掺杂NaY(MoO_(4))_(2)荧光粉。XRD、SEM、粒度分布和发光光谱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具有四方白钨矿结构的微米颗粒,且当更多Sm^(3+)取代Y^(3+)离子后,会引起晶胞常数增大... 采用传统水热反应一步合成出一系列与基质同相的Sm^(3+)离子掺杂NaY(MoO_(4))_(2)荧光粉。XRD、SEM、粒度分布和发光光谱等测试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具有四方白钨矿结构的微米颗粒,且当更多Sm^(3+)取代Y^(3+)离子后,会引起晶胞常数增大。此外,当引入EDTA-2Na后,其颗粒尺寸在减小的同时,形貌亦由八面体演变至长方体,这是EDTA-2Na控制颗粒生长以及对{001}晶面的优先作用吸附所致。最后,在814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可观察到565 nm绿光、600 nm橙光以及647 nm与706 nm处的红光发射,其中绿光发射源自Sm^(3+)的^(4)G_(5/2)→^(6)H_(5/2)跃迁,橙光由Sm^(3+)的^(4)G_(5/2)→^(6)H_(7/2)跃迁产生,而红光则分别归属于^(4)G_(5/2)→^(6)H_(9/2)和^(4)G_(5/2)→^(6)H_(11/2)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MoO_(4))_(2):Sm^(3+) 水热反应 EDTA-2na
下载PDF
辉钼精矿熔盐氧化工艺研究——Na_2MoO_4-Na_2SO_4体系
15
作者 孙培梅 刘茂盛 +1 位作者 申慧 李运姣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7-490,共4页
对辉钼精矿在Na2 MoO4 Na2 SO4体系的熔盐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索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对钼的转化率和脱硫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熔盐组成Na2 MoO4与Na2 SO4质量比为 3∶1,配料比为 1∶10 (质量比 ) ,温度为 70 0℃ ,鼓风速度为 1.6 ... 对辉钼精矿在Na2 MoO4 Na2 SO4体系的熔盐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探索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对钼的转化率和脱硫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熔盐组成Na2 MoO4与Na2 SO4质量比为 3∶1,配料比为 1∶10 (质量比 ) ,温度为 70 0℃ ,鼓风速度为 1.6 6m s,鼓风时间为 2 0min的条件下 ,脱硫率可达 99%以上 ;得到的熔盐经水浸和碱浸后 ,钼以Na2 MoO4形态进入溶液 ,钼的总浸出率可达 95 .5 %以上 ;硫以SO2 的形态进入气相 ,烟气中的SO2 体积分数可达5 .4%以上 ,可用于制酸 ;含钼渣和浸出液蒸发结晶得到的Na2 SO4晶体可返回再用 ;熔盐氧化过程采用连续操作分批加料方式 ,可提高生产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精矿 na2MoO4-na2so4体系 熔盐氧化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Na_(3)V_(2)(PO_(4))_(3) Cathode Materials by Hydrothermal Assisted Sol-Gel Method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
16
作者 Jiayu LI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Science》 2023年第1期5-10,共6页
Na_(3)V_(2)(PO_(4))_(3)(NVP)cathode material of the sodium ion battery(1 C=117 mAh g-1)has a NASICON-type structure,which not only facilitates the rapid migration of sodium ions,but also has a small volume deformation... Na_(3)V_(2)(PO_(4))_(3)(NVP)cathode material of the sodium ion battery(1 C=117 mAh g-1)has a NASICON-type structure,which not only facilitates the rapid migration of sodium ions,but also has a small volume deformation during sodium ion de-intercalation and the main frame mechanism remains unchanged,and thus is seen as an energy storage material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but has a limited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due to its structure.In this paper,NVP cathode materials with finer primary particles a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using a simple hydrothermal treatment-assisted sol-gel method.The increased pore size of the NVP materials prepared under the hydrothermal process allows for more active sites and more effective resistance to the volume deformation of sodium ions during insertion/extraction processes,effectively facilitating the diffusion of ions and electrons.The Na_(3)V_(2)(PO_(4))_(3) material obtained by the optimized process exhibited good crystallinity in XRD characterization,as well as superio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n a series of electrochemical tests.A specific capacitance of 106.3 mAh g^(-1) at 0.2 C is demonstrated,compared to 96.5 mAh g^(-1) for Na_(3)V_(2)(PO_(4))_(3) without hydrothermal treatment,and cycling performance is also improved with 93%capacity retention.The calculated sodium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DNa=5.68×10^(-14))obtained after EIS curve fitting of the improved sample illustrates that the pore structure is beneficial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a_(3)V_(2)(PO_(4))_(3)cathod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3V2(PO4)3 Hydrothermal assisted Sodium ion POROSITY
下载PDF
Na_(2)O对锂铝硅微晶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郑伟宏 王启东 +3 位作者 高子鹏 张浩 袁坚 田培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1307,共7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Na_(2)O含量的透明锂铝硅微晶玻璃,通过DSC、XRD、FE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Na_(2)O含量对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O的引入能显著降低玻璃的转变温度和析晶温度,抑制LiAlSi_(4)O_(10)晶相的析出。但...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不同Na_(2)O含量的透明锂铝硅微晶玻璃,通过DSC、XRD、FE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Na_(2)O含量对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O的引入能显著降低玻璃的转变温度和析晶温度,抑制LiAlSi_(4)O_(10)晶相的析出。但Na_(2)O的引入促使微晶玻璃中析出Li_(2)Si_(2)O_(5)新相,并且随着Na_(2)O引入量的增加,Li_(2)Si_(2)O_(5)转变为主晶相。由于晶体尺寸均为纳米级,主晶相的转变对透过率影响较小,微晶玻璃的可见光透过率均高于85%。主晶相的转变有效增强了微晶玻璃的机械性能,其弯曲强度由300 MPa提升至331 MPa。Na_(2)O的引入有效增强了Na-K交换,Na_(2)O含量为4%(质量分数)的Li 2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在410℃的KNO_(3)熔盐中交换6 h后,维氏硬度由7.108 GPa提升至7.403 GPa,弯曲强度由331 MPa提升至47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O LiAlSi_(4)O_(10) Li_(2)Si_(2)O_(5) Li_(2)O-Al_(2)O_(3)-SiO_(2)微晶玻璃 主晶相转变 na-K交换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Na_3PO_4·12H_2O中的杂质Cl^-和SO_4^(2-)的含量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晶晶 《分析仪器》 CAS 2018年第1期57-62,共6页
建立了一种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Na_3PO_4·12H_2O中的Cl^-和SO_4^(2-)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分离时间20min,分离度为3.02的Metrosep A Supp 4 250/4.0型色谱柱,柱温为35℃,流速为0.8mL/min。两种离子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 建立了一种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Na_3PO_4·12H_2O中的Cl^-和SO_4^(2-)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分离时间20min,分离度为3.02的Metrosep A Supp 4 250/4.0型色谱柱,柱温为35℃,流速为0.8mL/min。两种离子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99。Cl^-和SO_4^(2-)的稀释液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2%,2.26%;检出限分别为0.010mg/L,0.011mg/L;加标回收率分别96.0%,94.0%。与HG/T 2517-2009中Cl^-和SO_4^(2-)的测定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相对误差仅为分别为2.78%和0.00%。因此,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且分析时间短,方法简单,可作为缓蚀阻垢剂Na_3PO_4·12H_2O中的Cl^-和SO_4^(2-)含量分析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na3PO4·12H2O Cl- so4 2-
下载PDF
Hot corrosion of modified Ti_3Al-based alloy coated with thin Na_2SO_4 film at 910 and 950℃ in air 被引量:2
19
作者 Yu-hai QIAN Xi-chao LI +2 位作者 Mei-shuan LI Jing-jun XU Bin L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954-961,共8页
The hot corrosion behaviour of a modified Ti3Al-based alloy under thin Na2SO4deposit film was investigated at910and950°C in air.The corrosion product was identified by XRD and its morphologies on the surface and ... The hot corrosion behaviour of a modified Ti3Al-based alloy under thin Na2SO4deposit film was investigated at910and950°C in air.The corrosion product was identified by XRD and its morphologies on the surface and cross-section were observed bySEM.The alloy suffered from considerable hot corrosion attack.The mass gain versus time curves obtained by TGA exhibited tworegions of different kinetics.The whole corroded layer consisted of loose and porous mixture oxides of TiO2,Nb2O5and Al2O3.Numerous small nodules of corrosion product were observed.An illustrative schematic wa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formationprocess of such nodules.It seemed that the refractory oxides played a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hot corrosion att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Ti3Al-based intermetallics hot corrosion corrosion product nodule na2so4 melt
下载PDF
熔盐法制备NaCa2Mg2(VO4)3:Eu3+白色荧光粉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才良 赖小辉 陈林 《萍乡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4-37,42,共5页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NaCa2Mg2(VO4)3:Eu3+白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荧光光谱仪(FL)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得NaCa2Mg2(VO4)3:Eu3+样品为纳米棒状,平均直径约...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NaCa2Mg2(VO4)3:Eu3+白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荧光光谱仪(FL)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得NaCa2Mg2(VO4)3:Eu3+样品为纳米棒状,平均直径约为50nm,平均长度约为100nm;在279nm紫外光激发下,NaCa2-xMg2(VO4)3:xEu3+的发射光谱由一个宽带谱(400~580nm)和若干个尖锐特征峰组成,宽带峰属于VO43-的3T2→1A1辐射跃迁,特征峰分别位于592 nm、612 nm、655 nm和710 nm处,属于Eu3+的5D0→7FJ跃迁,其中,对应于5D0→7F2跃迁的612nm发射峰强度最高。样品的最佳合成温度为600℃。当Eu3+掺杂量为x=0.100时,NaCa1.9Mg2(VO4)3:0.1Eu3+的色坐标(0.3242,0.3268)接近标准白光色坐标(0.333,0.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荧光粉 naCa2Mg2(VO4)3:Eu3+ 熔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