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H_4H_2PO_4粉体热分解产物在瓦斯爆炸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振敏 张江 +4 位作者 任军莹 王涛 康凯 程方明 王亚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89-1495,共7页
NH_4H_2PO_4粉体的吸热分解热效应一直被认为是NH_4H_2PO_4粉体抑爆的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揭示NH_4H_2PO_4粉体吸热分解后对甲烷爆炸的作用,采用自主改进的XKWB-1型20 L近球型密闭式气体爆炸实验系统,测试NH_4H_2PO_4粉体热分解产物氨... NH_4H_2PO_4粉体的吸热分解热效应一直被认为是NH_4H_2PO_4粉体抑爆的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揭示NH_4H_2PO_4粉体吸热分解后对甲烷爆炸的作用,采用自主改进的XKWB-1型20 L近球型密闭式气体爆炸实验系统,测试NH_4H_2PO_4粉体热分解产物氨气和五氧化二磷加入后的甲烷爆炸压力参数,分析NH_4H_2PO_4粉体热分解产物对甲烷爆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H_4H_2PO_4粉体热分解产物氨气和五氧化二磷对甲烷爆炸过程的影响均呈现出了一定的弱化作用,且氨气对高体积分数甲烷爆炸弱化效果更明显。另外,分解产物氨气对甲烷爆炸的弱化作用明显大于五氧化二磷,这一贡献对比对于高体积分数的甲烷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H2PO4粉体 氨气 五氧化二磷 甲烷爆炸 爆炸压力
下载PDF
商用SCR脱硝催化剂K_2O中毒后再生:(NH_4)_2SO_4溶液 被引量:12
2
作者 商雪松 陈进生 +3 位作者 胡恭任 何炽 李建荣 喻小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0-756,共7页
利用(NH4)2SO4溶液对K2O中毒后烟气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商用催化剂活性进行再生。采用湿法浸渍法使催化剂表面负载不同质量K2O,前驱体为KNO3溶液。经过再生工艺处理后,在不同模拟烟气空速及氧浓度条件下均具有良好... 利用(NH4)2SO4溶液对K2O中毒后烟气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商用催化剂活性进行再生。采用湿法浸渍法使催化剂表面负载不同质量K2O,前驱体为KNO3溶液。经过再生工艺处理后,在不同模拟烟气空速及氧浓度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活性。进一步利用离子色谱(IC)、N2吸附脱附分析(BET)、扫描电镜及其元素能谱分析(SEM-Maps,EDX)、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技术对再生前后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再生工艺对K2O去除效果明显,有效地恢复了催化剂表面活性位V=O。此外,再生过程没有导致催化剂表面物质的流失及机械强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剂 K2O 中毒 再生 (nh4)2SO4溶液
下载PDF
孔隙水中NH_4^+和HPO_4^(2-)浓度异常:一种潜在的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新指标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涛 蒋少涌 +4 位作者 杨竞红 葛璐 凌洪飞 吴能友 陈道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与研究中地球化学方法发挥了重大作用。利用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各种离子含量和同位素异常可以有效示踪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 其中Cl-浓度异常、SO42-浓度梯度和氧同位素组成异常已成为指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灵... 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与研究中地球化学方法发挥了重大作用。利用海洋沉积物孔隙水中各种离子含量和同位素异常可以有效示踪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 其中Cl-浓度异常、SO42-浓度梯度和氧同位素组成异常已成为指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灵敏示踪剂。通过对比有和没有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海域浅表层沉积物中孔隙水的NH4+和HPO42-含量, 发现有天然气水合物区的孔隙水中NH4+和HPO42-浓度明显偏高, 且存在与SO42-类似的浓度梯度曲线, 认为孔隙水中NH4+和HPO42-浓度异常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地球化学示踪剂, 指示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 探讨了引起孔隙水中NH +和HPO 2-浓度异常的可能机理及精确测定这些离子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nh4^+ HPO4^2- 孔隙水 海洋沉积物
下载PDF
硅锌矿在(NH_4)_2SO_4-NH_3-H_2O体系中的浸出机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智勇 刘志宏 +2 位作者 曹志阎 李启厚 杨天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29-2935,共7页
对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的浸出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浸出反应机理,阐明其难以浸出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硅锌矿浸出反应方程为Zn2SiO4(s)+(2i-4)NH3(aq)+4NH4+=2[Zn(NH3)i]2++SiO2(s)+2H2O(l),i=1~4。浸出中,硅锌矿中的... 对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的浸出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浸出反应机理,阐明其难以浸出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硅锌矿浸出反应方程为Zn2SiO4(s)+(2i-4)NH3(aq)+4NH4+=2[Zn(NH3)i]2++SiO2(s)+2H2O(l),i=1~4。浸出中,硅锌矿中的硅溶解进入溶液,再以无定形SiO2形态从溶液中析出。SiO2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的溶解度很低,仅略高于0.3 g/L,而其从溶液中的析出速度非常缓慢,是硅锌矿在该体系中难以浸出的主要原因。当液固质量比从5提高至500时,锌浸出率将从2.72%提高至84.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锌矿 (nh4)2SO4-nh3-H2O体系 浸出 机理
下载PDF
酸雨中SO_4^(2-)、NO_3^-、Ca^(2+)、NH_4^+对红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朝晖 廖柏寒 黄昌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浸泡污染红壤和黄红壤,研究模拟酸雨中阴离子、阳离子浓度对土壤中重金属解吸行为和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土壤酸化,重金属活性增强.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或Ca2+、NH4+浓度对Cd、Zn解吸行为均... 在实验室条件下连续浸泡污染红壤和黄红壤,研究模拟酸雨中阴离子、阳离子浓度对土壤中重金属解吸行为和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酸雨加速了土壤酸化,重金属活性增强.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或Ca2+、NH4+浓度对Cd、Zn解吸行为均产生明显促进作用,但对Cu影响不明显.增加模拟酸雨中SO42-、NO3-浓度,红壤和黄红壤交换态Cd、Zn百分率明显降低,交换态Cr百分率明显增加,交换态Cu百分率稍有提高,交换态Pb百分率变化不明显;增加模拟酸雨中Ca2+、NH4+浓度,红壤和黄红壤交换态Cd、Cu、Zn百分率明显降低,交换态Cr和活性形态Pb明显增加,但Cu的化学形态分布主要受模拟酸雨pH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SO4^2- NO3^- CA^2+ nh4^+ 重金属 红壤 大气污染 pH值 土壤污染
下载PDF
以NH_4HCO_3为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制备2Y-TZP纳米粉体 被引量:9
6
作者 汤皎宁 靳喜海 高濂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67-1371,共5页
以NH_4HCO_3,ZrOCl_2·9H_2O和Y(NO_3)_3为原料,在乙醇溶液中通过共沉淀法制备2Y-TZP纳米粉体,并对其中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在沉淀过程中,NH_4HCO_3和ZrOCl_2通过两步反应生成(NH_4)_3ZrOH(CO_3)_3·2H_2O对沉淀.首先NH_4HCO_3... 以NH_4HCO_3,ZrOCl_2·9H_2O和Y(NO_3)_3为原料,在乙醇溶液中通过共沉淀法制备2Y-TZP纳米粉体,并对其中的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在沉淀过程中,NH_4HCO_3和ZrOCl_2通过两步反应生成(NH_4)_3ZrOH(CO_3)_3·2H_2O对沉淀.首先NH_4HCO_3和ZrOCl_2反应生成Zr(OH)_4,其后Zr(OH)_4和NH_4HCO_3进一步反应生成(NH_4)_3ZrOH(CO_3)_3·2H_2O.(NH_4)_3ZrOH(CO_3)_3·2H_2O不稳定,在130℃即可分解生成ZrO_2,并放出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沉淀产物经300和450℃煅烧后得到的ZY-TZP粉体颗粒尺寸细小,不存在大的硬团聚,具有良好的烧结性,在1225℃即可实现高度致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HCO3 ZrO2 (nh4)3ZrOH(CO3)3·2H2O 烧结 纳米粉体
下载PDF
土壤温度、水分和NH_4^+-N浓度对土壤硝化反应速度及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1
7
作者 王改玲 陈德立 李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硝化反应是土壤、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土壤N2O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环境条件对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研究较少,而在国内外通用的几个模型中均用固定比例估算硝化反应过程中N2O的排放。本文通过砂壤土培养试验,研究了土... 硝化反应是土壤、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土壤N2O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环境条件对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研究较少,而在国内外通用的几个模型中均用固定比例估算硝化反应过程中N2O的排放。本文通过砂壤土培养试验,研究了土壤温度、水分和NH4+-N浓度对硝化反应速度及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并用数学模型定量表示了各因素对硝化反应的作用,用最小二乘法最优拟合求得该土壤的最大硝化反应速度及N2O最大排放比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硝化反应速度呈指数增长;水分含量由20%充水孔隙度(WFPS)增加到40%WFPS时,反应速度增加,水分含量增加到60%WFPS时反应速度略有降低;NH4+-N浓度增加对硝化反应速度起抑制作用。用米氏方程描述该土壤的硝化反应过程,其最大硝化反应速度为6.67mg·kg?1·d?1。硝化反应中N2O排放比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NH4+-N浓度增加而略有增加;20%和40%WFPS水分含量时,硝化反应中N2O排放比例为0.43%~1.50%,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最大比例为3.03%,60%WFPS时可能由于反硝化作用,N2O排放比例急剧增加,还需进一步研究水分对硝化反应中N2O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反应 N2O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nh4+-N浓度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烟叶中的K^+、Na^+、Ca^(2+)、Mg^(2+)和NH_4^+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紫明 庹苏行 +1 位作者 吴名剑 李辉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45,共4页
以5%盐酸为提取剂,超声提取30min,Dionex CS12A阳离子交换柱作分离柱、IonPacCG12A为保护柱,20.0mmol/L甲磺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25mL/min,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了烟叶样品中的K+、Na+、Ca2+、Mg2+和NH4+。结果表明,该法的RSD<6.2... 以5%盐酸为提取剂,超声提取30min,Dionex CS12A阳离子交换柱作分离柱、IonPacCG12A为保护柱,20.0mmol/L甲磺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25mL/min,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了烟叶样品中的K+、Na+、Ca2+、Mg2+和NH4+。结果表明,该法的RSD<6.22%,回收率为90.9%~109.9%,适合批量烟样中这5种离子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烟叶 碱金属 碱土金属 铵离子
下载PDF
PEG/(NH_4)_2SO_4双水相体系萃取甘草中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8
9
作者 谢涛 王雯娟 +2 位作者 吴如春 李媚 廖安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The glycyrrhizic acid in glycyrrhiza leaching liquid was extracted by aqueous two-phase system.The orthogonal design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process conditions on the recovery of glycyrrhizic acid... The glycyrrhizic acid in glycyrrhiza leaching liquid was extracted by aqueous two-phase system.The orthogonal design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process conditions on the recovery of glycyrrhizic acid.Under the selected conditions,the PEG molecular mass was 2000,the ratio of leaching liquid to extractant was 1∶2 and the ratio of PEG to (NH4)2SO4 was 1∶1,th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glycyrrhizic acid between top and bottom phase was 11.8 and the recovery of glycyrrhizic acid from glycyrrhiza leaching liquid was about 9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单铵盐 双水相 萃取 PEG/(nh4)2SO4
下载PDF
NH_4Cl和NaNO_2化学生热体系对储层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娄毅 杨胜来 +1 位作者 王玉霞 李武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2-295,共4页
储层损害研究是对正在实施化学驱的稠油油藏进行科学降黏、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工作。室内进行NH4Cl和NaNO2化学生热体系分段储层损害评价和单组分反应剂储层损害研究,得到一次水驱和化学降黏后二次水驱的岩心渗透率变化值,计算岩心渗... 储层损害研究是对正在实施化学驱的稠油油藏进行科学降黏、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工作。室内进行NH4Cl和NaNO2化学生热体系分段储层损害评价和单组分反应剂储层损害研究,得到一次水驱和化学降黏后二次水驱的岩心渗透率变化值,计算岩心渗透率损害率,考察化学生热体系对储层的损害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化学生热段的渗透率损害率最大,为50.96%;而反应后期段与反应残液段的相近,约17%。单组分反应剂损害实验中,NH4Cl溶液具有改善储层渗透率的作用,而NaNO2溶液对储层有害。该研究可为稠油油藏化学驱降黏技术的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对深入了解稠油化学驱油田的开发动态和采收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CL NaNO2 化学生热体系 渗透率损害率 储层损害
下载PDF
稳定剂NH_4H_2PO_4用于胶体Sb_2O_5阻燃剂的制备及稳定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海棠 汪小伟 +2 位作者 张渭渊 张新义 杨芬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NH4 H2 PO4 为稳定剂 ,以H2 O2 为氧化剂 ,将Sb2 O3 氧化 ,制得胶体Sb2 O5。通过正交实验法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 :n(H2 O2 ) /n(Sb2 O3 ) =3,m (H2 O) /m(Sb2 O3 ) =3~ 4,m(NH4 H2 PO4 ) /m(Sb2 O3 ) =0 0 5 ,温度 90℃ ,反... 采用NH4 H2 PO4 为稳定剂 ,以H2 O2 为氧化剂 ,将Sb2 O3 氧化 ,制得胶体Sb2 O5。通过正交实验法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 :n(H2 O2 ) /n(Sb2 O3 ) =3,m (H2 O) /m(Sb2 O3 ) =3~ 4,m(NH4 H2 PO4 ) /m(Sb2 O3 ) =0 0 5 ,温度 90℃ ,反应 1 5h。该条件下 ,Sb2 O3 转化率达到 98%,制得胶体中w(Sb2 O5) =2 1%,透光率 90 %,胶粒平均粒径为 84nm左右。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NH4 H2 PO4 作为稳定剂 ,可使Sb2 O5粒子稳定存在 1a以上而不发生聚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剂 nh4H2PO4 胶体Sb2O5 阻燃剂 制备 稳定作用 研究 五氧化二锑 磷酸二氢铵 转化率 透光率
下载PDF
Si(NH)_2热分解法制备Si_3N_4晶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毕玉惠 陈斐 +2 位作者 李君 张东明 张联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1,共4页
利用Si(NH)2热分解法制备了Si3N4晶须,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实验中存在的温度、残留碳、微量氧、坩埚材质等可能影响晶须生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说明了诸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参与机理。通过对工艺过程中诸影... 利用Si(NH)2热分解法制备了Si3N4晶须,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实验中存在的温度、残留碳、微量氧、坩埚材质等可能影响晶须生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说明了诸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参与机理。通过对工艺过程中诸影响因素的控制,可以制备高质量Si3N4晶须或改性Si3N4晶须,对研究开发该法批量生产性能优异的Si3N4晶须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h)2 Si3N4晶须 影响因素 α—Sialon
下载PDF
晶体(NH_4)_2C_4H_4O_6∶VO^(2+)的EPR参量及局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冯文林 谌家军 +2 位作者 邓丽城 吴慧聪 高山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68-1371,共4页
采用叠加模型和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建立了结构参数与EPR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较好地解释了[VO(H2O)5]2+络离子的局域结构和EPR参量;研究结果发现,(NH4)2C4H4O6:VO2+晶体中络离子[VO(H2O)5]2+的键长为R//≈0.130nm,R⊥≈0.195nm;在(NH4)... 采用叠加模型和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建立了结构参数与EPR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较好地解释了[VO(H2O)5]2+络离子的局域结构和EPR参量;研究结果发现,(NH4)2C4H4O6:VO2+晶体中络离子[VO(H2O)5]2+的键长为R//≈0.130nm,R⊥≈0.195nm;在(NH4)2C4H4O6:VO2+晶体中,局域结构沿C4轴方向呈压缩的八面体结构;所得EPR参量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数据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EPR)谱 局域结构 叠加模型 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 (nh4)2C4H4O6(DDAT):VO^2+
下载PDF
草酸法改性锰矿吸附水中Cu(NH_3)_4^(2+)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子川 王颖莉 +1 位作者 贾密英 王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4,96,共4页
以草酸法改性锰矿为吸附剂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u(NH3)42+,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率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与天然锰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锰矿对Cu(NH3)42+的吸附率-pH曲线均呈“M”形,但同一pH下改性锰矿的吸... 以草酸法改性锰矿为吸附剂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u(NH3)42+,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率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与天然锰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锰矿对Cu(NH3)42+的吸附率-pH曲线均呈“M”形,但同一pH下改性锰矿的吸附率明显提高;温度为25℃、pH为7.0时,用量为0.3 g/L的改性锰矿对Cu(NH3)42+的吸附在60 min达到平衡,吸附率为91%;2种锰矿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 ir和Freund lich方程,按Langmuir方程,上述条件下改性锰矿对Cu(NH3)42+的饱和吸附量以Cu2+计为70.4 mg/g,比天然锰矿提高了89.25%。用草酸法改性锰矿处理含Cu(NH3)42+废水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法改性锰矿 天然锰矿 Cu(nh3)4^2+ 吸附
下载PDF
新型磷酸钒孔道结构化合物(H_3NCH_2CH_2NH_3)_3[(VO)_4(PO_4)_2(HPO_4)_4]的表征及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赞中 廖立兵 杜洪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利用五氧化二钒、磷酸作前驱物 ,乙二胺作模板 ,水热法合成了新型孔道结构磷酸盐化合物 (H3 NCH2 CH2 NH3 ) 3[(VO) 4(PO4 ) 2 (HPO4 ) 4]。借助红外光谱 (FT IR)、热分析 (TG DTA)、粉晶X射线衍射 (XRD)及扫描电镜 (SEM)等手段 ,对该... 利用五氧化二钒、磷酸作前驱物 ,乙二胺作模板 ,水热法合成了新型孔道结构磷酸盐化合物 (H3 NCH2 CH2 NH3 ) 3[(VO) 4(PO4 ) 2 (HPO4 ) 4]。借助红外光谱 (FT IR)、热分析 (TG DTA)、粉晶X射线衍射 (XRD)及扫描电镜 (SEM)等手段 ,对该化合物晶体在受热条件下的孔容脱除、结构变化及热相变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晶体化学角度对其成分、结构及热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应通过优化模板、元素替代等方法减弱模板分子与无机骨架间的键联强度及改善基本结构骨架的牢固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钒化合物 孔道结构 (H3NCH2CH2nh3)3[(VO)4(PO4)2(HPO4)4]表征 热性能 研究 晶体化学 热稳定性
下载PDF
硅锌矿在(NH_4)_2SO_4-NH_3-H_2O体系中高液固比下的浸出动力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志宏 曹志阎 +2 位作者 刘智勇 李启厚 李玉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8-423,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高液固比下的浸出动力学。采用粒径为96~109μm的纯硅锌矿样品,在液固质量比为200时,考察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及总氨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总氨浓度能显著提高... 通过实验研究硅锌矿在(NH4)2SO4-NH3-H2O体系中高液固比下的浸出动力学。采用粒径为96~109μm的纯硅锌矿样品,在液固质量比为200时,考察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及总氨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总氨浓度能显著提高浸出速率,而当搅拌速度大于250 r/min时,其对浸出速率的影响较小;浸出过程遵循孔隙扩散控制粒子模型,扩散与化学反应并非仅发生于颗粒外表面,而是发生在整个外表面及孔隙内部,浸出速度受孔隙扩散控制;浸出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分别为71.35 kJ/mol和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锌矿 (nh4)2SO4-nh3-H2O体系 高液固比 浸出动力学 粒子模型
下载PDF
Keggin型配合物[(CH_2)_5NH_2]_4SiMo_(12)O_(40)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酸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丁元生 罗志臣 周端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2,共4页
实验以钼酸钠,硅酸钠为原料合成母体酸,以六氢吡啶为有机配体合成有机/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CH2)5NH2]4Si Mo12O40。将合成的[(CH2)5NH2]4Si Mo12O40杂多酸哌啶盐应用于苯甲醛氧化合成苯甲酸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化剂30%H2O2的用... 实验以钼酸钠,硅酸钠为原料合成母体酸,以六氢吡啶为有机配体合成有机/无机电荷转移配合物[(CH2)5NH2]4Si Mo12O40。将合成的[(CH2)5NH2]4Si Mo12O40杂多酸哌啶盐应用于苯甲醛氧化合成苯甲酸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氧化剂30%H2O2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苯甲酸收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催化剂)∶n(苯甲醛)=0.003∶1,n(H2O2)∶n(苯甲醛)=7.2∶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h。苯甲酸收率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2)5nh2-]4SiMo12O40 KEGGIN结构 催化 苯甲酸
下载PDF
SO_4^(2-)改性对Ce、Ti基催化剂NH_3-SCR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秋林 张金辉 +4 位作者 宁平 宋忠贤 王燕彩 徐利斯 唐小苏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115,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几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e-Pr-Ox、Ce-Y-Ox、Ti-PrOx、Ti-Y-Ox、Ti-Al-Ox),并对其进行了硫酸盐改性.实验同时考察了SO2-4改性对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活性和催化剂结构组成的影响.经SO2-4改性的催化剂...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几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e-Pr-Ox、Ce-Y-Ox、Ti-PrOx、Ti-Y-Ox、Ti-Al-Ox),并对其进行了硫酸盐改性.实验同时考察了SO2-4改性对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活性和催化剂结构组成的影响.经SO2-4改性的催化剂,NOx转化率在低温和高温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活性最好的Ce-Pr-Ox在350~500℃范围内转化率接近100%.XRD、IR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经硫酸盐改性后,催化剂出现了结晶态硫酸盐;催化剂中存在M-SO2-4(M=Al,Pr和Y)键,表明了金属氧化物与硫酸盐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经SO2-4改性后催化剂优越的SCR脱硝性能与催化剂酸性位点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4 nh3-SCR 脱硝 酸性位点
下载PDF
K2SO4(NH4)2SO4H2O三元体系溶解度测定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长伟 马沛生 +1 位作者 郭瓦力 刘桂霞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2-774,共3页
对35℃条件下K2SO4 (NH4)2SO4 H2O三元体系的相平衡进行了测定,并绘制了等温相图.结果表明,该体系是一个含有(K,NH4)2SO4固溶体的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两种提高固溶体中K2SO4含量的方案,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K2SO4-(nh4)2SO4-H2O三元体系 硫酸钾 相图 溶解度 相平衡 硫酸铵 测定方法
下载PDF
以NH_4FePO_4·H_2O制备LiFePO_4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维 应皆荣 +3 位作者 万春荣 姜长印 唐昌平 雷敏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59-1962,共4页
用FeSO4,H3PO4,NH3·H2O为原料合成NH4FePO4·H2O前驱体,再与Li2CO3和蔗糖均匀混合,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iFePO4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对NH4FePO4·H2O和LiFePO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含碳量对Li... 用FeSO4,H3PO4,NH3·H2O为原料合成NH4FePO4·H2O前驱体,再与Li2CO3和蔗糖均匀混合,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iFePO4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对NH4FePO4·H2O和LiFePO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含碳量对LiFePO4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4FePO4·H2O前驱体和LiFePO4具有结构相似性,在高温固相反应时NH4FePO4·H2O与Li2CO3发生置换反应。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nh4FePO4·H2O LIFEPO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