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经皮置钉与开放置钉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刘昌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及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患者分别实施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及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施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实施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疼痛程度、伤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肌酸激酶(CK)与血清皮质醇(Cor)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的Cobb角与伤椎前缘压缩率均比术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及开放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均能有效促进脊柱骨折患者的伤椎恢复,但后路经皮置钉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术后恢复时间短、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轻、术后疼痛感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经皮置钉 开放置钉 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朱耀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6期86-89,98,共5页
目的:探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 目的:探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PFNA,观察组行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起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完全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治疗效果较为良好,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双极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 HARRIS评分 疼痛程度
下载PDF
置入定位点内移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罗清华 姜勇 +1 位作者 孟春力 郝光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探究置入定位点内移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58)与对照... 目的探究置入定位点内移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58)与对照组(n=46)。观察组PFNA定位点内移0.5~0.8cm置入髓内钉,对照组PFNA进针点置入髓内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导针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导针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VAS评分组间、交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VAS评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疼痛、功能、畸形及运动范围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功能、运动范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和畸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置入定位点内移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提高螺内钉置入准确度,减少透视次数和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点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置入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甲皱襞新月形切除联合甲下置管术治疗甲沟炎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肖俊辉 熊邦文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 研究甲皱襞新月形切除联合甲下置管术治疗甲沟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甲沟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改良部分拔甲术)与研究组(行甲皱襞新月形切除术联合甲下... 目的 研究甲皱襞新月形切除联合甲下置管术治疗甲沟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甲沟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行改良部分拔甲术)与研究组(行甲皱襞新月形切除术联合甲下置管术),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对照组复发率(23.33%)高于研究组(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66,P>0.05)。研究组治愈患者术后创面干燥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采用皱襞新月形切除联合甲下置管术治疗甲沟炎,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甲性甲沟炎 甲皱襞新月形切除 甲下置管
下载PDF
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吴健 金绍林 +4 位作者 焦庆丰 张磊磊 张敏 余苗 丁文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置入导针方式不同将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方式置入导针行PFNA固定治疗,38例)和徒手组(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行PFNA固定治...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置入导针方式不同将7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常规组(常规方式置入导针行PFNA固定治疗,38例)和徒手组(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行PFNA固定治疗,36例)。记录两组术中透视次数及时间、手术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术中透视次数及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徒手组均少(短)于常规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徒手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C臂机引导下徒手置入导针行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便于调整进针点,有效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和缩短透视时间,更利于患者早期负重,且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徒手置钉 微创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下载PDF
O型臂导航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下颈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俞仲翔 王树强 +1 位作者 史萌 邹翰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O型臂导航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下颈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下颈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2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B组。其中徒手置钉方法治疗患者15例为A组,采用O型臂导航辅... 目的探讨O型臂导航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下颈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下颈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26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B组。其中徒手置钉方法治疗患者15例为A组,采用O型臂导航辅助手术治疗患者11例为B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情况;比较术后1周骨折部位疼痛VAS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结果 26例手术患者中,除A组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其余患者随访12~86个月,至末次随访时骨折部位均骨性愈合,随访过程中无骨折不愈合、假关节形成、内固定失效等情况。B组术中出血量(72±20. 8) m L、手术时间(126. 7±16. 5) min低于A组的(97. 4±16. 3) m L、(168. 2±10. 8)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所有患者症状均在随访过程中逐步改善。2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程度及骨折部位疼痛缓解程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术后出现肺炎,予以加强抗感染、促进排痰、翻身拍背后等处理痊愈。A组2例出现术中硬膜囊破裂、脑脊液漏,经腰大池引流、换药、伤口加压后愈合;3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AS合并颈椎骨折患者病情复杂,治疗棘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O型臂导航辅助手术提高了置钉的精确性,较传统徒手置钉手术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临床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下颈椎骨折 O型臂导航 徒手置钉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退行性脊柱侧凸矫形中的运用 被引量:9
7
作者 黄飞强 冯华龙 何升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8期710-71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3D打印技术在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矫形中的可行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共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2±6.8)岁,均采用术前3D打印技术结合选... 目的探讨术前3D打印技术在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矫形中的可行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共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5.2±6.8)岁,均采用术前3D打印技术结合选择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本组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SF-36健康问卷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测量Cobb角及顶椎偏距进行影像学评价。记录并计算置钉时间,术后CT评估置钉准确率,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1、6、12个月患者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SF-36健康问卷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术前与术后1、6、12个月相比较Cobb角及顶椎偏距差异明显,P<0.05。术后1、6、12个月相比较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SF-36、Cobb角及顶椎偏距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置钉时间为(2.0±0.2)min,准确率为95.2%(339/356)。结论 3D打印技术结合选择性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安全、高效、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退行性 脊柱侧凸畸形 选择性置钉
下载PDF
计算机设计联合3D打印模板应用于脊柱矫形可提升手术精度与矫正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正蓬 王雅辉 +1 位作者 明颖 孙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6-1830,共5页
背景: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点在于如何确定畸形椎体椎弓根位置,应用传统CT、X射线片检查等方法难以实现准确定位,影响手术效果。而近期研究显示,计算机技术、3D打印模板在提高定位及置钉效果方面存在优势。目的:探讨计算机设计联合3D打印... 背景: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点在于如何确定畸形椎体椎弓根位置,应用传统CT、X射线片检查等方法难以实现准确定位,影响手术效果。而近期研究显示,计算机技术、3D打印模板在提高定位及置钉效果方面存在优势。目的:探讨计算机设计联合3D打印模板应用于脊柱矫形对手术精度与矫正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矫形手术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73例进行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试验组36例矫形术中应用计算机设计联合3D打印模板,对照组37例采取常规矫形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Cobb角纠正率、置钉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1)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X射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2)试验组Cobb角纠正率89%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5),试验组置钉成功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P<0.05);(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两组术后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中社交活动、睡眠质量、日常活动、疼痛程度各维度评分较术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5)提示计算机设计联合3D打印模板应用于脊柱矫形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中X射线透视次数,提升手术精度与矫正效果,减轻术后功能障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矫形 计算机 3D打印模板 功能障碍 COBB角 置钉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不同运动状态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海栋 刘晓伟 +2 位作者 史新瑞 杨斐 许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构建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获得直观的不同运动状态下系统的力学效果,对于患者的康复、系统稳定性的评估及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旨在采取有限元分析方法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模型的不同运动状态的生物力学效应... 目的构建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获得直观的不同运动状态下系统的力学效果,对于患者的康复、系统稳定性的评估及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旨在采取有限元分析方法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模型的不同运动状态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2014年6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健康志愿者1名,通过健康志愿者胸腰椎CT平扫数据构建有限元模型,采用几何裁剪法进行骨折模拟和复位,装配伤椎置钉的后路矫形内固定系统,模拟不同的运动状态,获得钉棒系统上的应力云图和位移量图。结果对于经伤椎置钉后路钉棒系统的六钉两棒内固定系统,采用有限元运算的方法模拟了其在空间的不同运动方式下的生物力学特点,是由6个方向(前屈、背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扭转、右扭转)的运动所组合而成的。背伸最大应力[(94.99±1.72)Mpa]、最大位移[(0.185 4±0.005 2)mm]较前屈[(126.82±5.56)Mpa、(0.250 2±0.005 0)mm]、左侧弯[(152.18±9.13)Mpa、(0.317 2±0.004 8)mm]、右侧弯[(159.58±13.54)Mpa、(0.331 5±0.005 1)mm]显著减小(P<0.05)。结论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能够获得清晰直观的生物力学数据,为手术疗效的评估、术后康复方法的制定及评估胸腰椎内固定系统稳定性提供了有效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有限元分析 伤椎置钉 应力云图 位移量图 运动状态
下载PDF
经皮置钉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燕新 孔畅 +1 位作者 王英彪 李浩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11期1511-1512,共2页
目的对比经皮置钉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经皮置钉术,观察组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腰椎... 目的对比经皮置钉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经皮置钉术,观察组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腰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与Cobb's角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升高,Cobb's角缩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短,切口长度较长,X线透视次数较多(P<0.05)。结论经皮置钉术与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相当,均能改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与Cobb's角,前者切口小,但手术时间长、X线透视次数多,后者切口大,但手术时间短、X线透视次数少,临床应合理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置钉术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雄健 付朝华 劳永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93-95,共3页
目的 分析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采取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置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将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在给予全身麻醉后行体位复位,获取满意的复位后,采取... 目的 分析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采取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置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将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在给予全身麻醉后行体位复位,获取满意的复位后,采取经皮置钉手术.术后进行1年随访,分析患者手术前后ODI指数、VAS评分及各项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个月、12个月的ODI指数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患者经体位复位后、撑开钉棒后,后凸Cobb角、前缘、中部椎体高度丢失率均取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 采用体位复位联合经皮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具有较小的创伤性,能够良好矫正伤椎,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置钉技术 体位复位 胸腰椎重度压缩性骨折 影像学指标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技术和传统置钉在先天性脊柱畸形矫正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阿尖措 李占银 +4 位作者 苗有泉 赵洪顺 贾生龙 许志华 郝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 分析3D打印辅助技术在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及对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78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3D辅助组与治疗组。所有患者均... 目的 分析3D打印辅助技术在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及对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78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3D辅助组与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行脊柱畸形矫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置钉技术,3D辅助组采用3D打印辅助技术,并对患者完成3个月门诊随访,比较两组置钉相关指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主弯矫形率、影像学指标、置钉准确率与置钉并发症。结果 3D辅助组置钉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及术后7 d VAS评分低于传统置钉组(P<0.05);主弯矫形率高于传统置钉组(P<0.05);两组手术7 d后影像学指标得到改善;3D辅助组冠状面Cobb角、局部后凸角度、C7PL-CSVL及SVA水平低于传统置钉组(P<0.05);3D辅助组置钉准确率高于传统置钉组(P<0.05);伤口血肿、肌张力升高、下肢感觉异常、下肢运动障碍、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传统置钉组(P<0.05)。结论 3D打印辅助技术用于先天性脊柱畸形中可有效判断脊柱畸形的特点,从而科学制定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有助于提高置钉准确率及主弯矫形率,可降低置钉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置钉技术 3D打印辅助技术 先天性脊柱畸形 准确性 脊柱功能
下载PDF
平行置钉与倒三角置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邹 张上上 +6 位作者 张占磊 韩杰 杨磊 毕梦娜 张鹏 王一臣 斯焱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究平行置钉与倒三角置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按照术式不同将16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A组(n=102)及B组(n=65),A组实施常规平行置入三枚空心钉治疗,B组实施倒三角置入空心钉治疗,均随访两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 目的:探究平行置钉与倒三角置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按照术式不同将16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A组(n=102)及B组(n=65),A组实施常规平行置入三枚空心钉治疗,B组实施倒三角置入空心钉治疗,均随访两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等)、股骨头坏死率、骨折骨性愈合情况、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退钉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且术中透视次数少于B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股骨头坏死率低于B组,而骨折骨性愈合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Harris评分及退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倒三角置钉,平行置钉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可降低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股骨头坏死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平行置钉 倒三角置钉 中青年 疗效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准确性和安全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松森 周鲁平 +3 位作者 曹云 李伟 陶晖 杨庆国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机器人辅助... 目的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疾病的文献资料,徒手置钉包括经皮透视徒手置钉和开放切口徒手置钉,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2020年12月。使用Cochrane Library提供的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2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纳入患者606例,其中机器人辅助置钉组309例,徒手置钉组297例。共计置入椎弓根螺钉3230枚,其中机器人辅助置钉组1628枚,徒手置钉组1602枚。机器人辅助组置钉精度(A级)优于徒手组[RR=1.10,95%CI(1.04,1.16),P<0.05]、对近端关节面的侵扰例数少于徒手组[RR=0.24,95%CI(0.10,0.60),P<0.05]、术中透视时间[WMD=-5.62,95%CI(-13.06,1.81),P<0.05]少于徒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置钉精度(A+B级)[RR=1.03,95%CI(0.99,1.07),P=0.13]、手术时间[WMD=5.88,95%CI(-7.75,19.51),P=0.40]、术中出血量[WMD=-16.09,95%CI(-48.42,16.24),P=0.33]、并发症例数[RR=0.50,95%CI(0.20,1.26),P=0.14]、住院时间[WMD=-1.04,95%CI(-2.96,0.87),P=0.29]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置钉方式在置钉精度(A+B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机器人辅助置钉精度(A级)更高,对近端关节面的侵扰更少,术中透视时间更少,机器人辅助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椎弓根螺钉 徒手置钉 机器人置钉 META分析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与徒手置钉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1年随访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靖 向阳 +1 位作者 叶川 韩子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804-3809,共6页
背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作为重建脊柱恢复局部稳定性的常见外科手术方法,其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的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3D打印技术可基于精确的影像学资料在术前重建患者的脊柱局部结构模型,模拟置钉操作,精确置... 背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作为重建脊柱恢复局部稳定性的常见外科手术方法,其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的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3D打印技术可基于精确的影像学资料在术前重建患者的脊柱局部结构模型,模拟置钉操作,精确置钉的置入点、方向、角度等,为术中操作提供数据支持。理论上3D打印辅助置钉相比徒手置钉的准确性更高,预后更佳,但需要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下置钉与徒手置钉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对术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T_(10)-L_(3))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进行分组,其中徒手组30例采用透视引导法徒手置钉,3D打印组30例在3D打印辅助下置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置钉数、首次置钉准确性等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等椎体高度、曲度变化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徒手组相比,3D打印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术中首次置钉准确量和准确率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目测类比评分、术后1年满意度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与徒手组相比,3D打印组术后固定节段矢状曲度矫正度数有所增加;④3D打印组术后7 d、3个月以及1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低于徒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在椎体稳定性方面,两组术后7 d、3个月以及12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比均呈下降趋势,而Cobb角均呈增长趋势,但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提示3D打印辅助置钉依靠先进的重建技术实现了模拟手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椎弓根置入相关数据为真实手术的一次性置钉准确率提供了保障,进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脊柱功能的短期恢复和中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椎弓根钉 内固定 徒手置钉 3D打印 椎体前缘高度 COBB角
下载PDF
脊柱骨折矢状面不同角度置钉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魏兵 常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4-869,共6页
背景: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术者采用后路置钉方式治疗时会根据自己的习惯采取不同角度置入,但何种角度对术后效果更优暂无明确定论。目的:建立胸腰段脊柱椎体骨折的有限元模型,以探讨矢状面不同角度置入椎弓根螺钉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背景: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术者采用后路置钉方式治疗时会根据自己的习惯采取不同角度置入,但何种角度对术后效果更优暂无明确定论。目的:建立胸腰段脊柱椎体骨折的有限元模型,以探讨矢状面不同角度置入椎弓根螺钉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壮年L_(1)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3例,通过有限元软件构建骨折模型(L1椎体骨折,T_(12)-L_(2)模型),利用HyperMesh装配螺钉建立L_(1)骨折在矢状面3种不同角度(以矢状面平行上终板、斜向上终板7°、斜向下终板7°)置钉方式的模型,对模型施加各类载荷,对其受力情况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在垂直状态下,不同置钉方式后椎体的最大位移都出现在T_(12)椎体表面;在扭转状态下,椎体的最大位移均向后移动到了上位椎体后柱部分及连接杆上部;在前屈状态下,椎体最大位移出现在T_(12)椎体的前缘或者后柱部分;在后伸状态下,椎体最大位移主要集中在T_(12)椎体的后柱部分;在侧曲状态下,椎体较大位移主要集中在T12椎体侧曲方向一侧;在相同状态下,斜向上置钉下的椎体位移最小,表明斜向上7°置钉时椎体会取得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脊柱骨折 后路置钉 有限元分析 椎弓根螺钉 稳定性 矢状角
下载PDF
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腰椎螺钉植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应激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玉军 时长江 +1 位作者 穆怀昭 张义龙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腰椎螺钉植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腰椎螺钉植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行腰椎螺钉植入术,研究组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下腰椎螺钉植入术。观察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效果、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应激激素[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脊髓功能[神经传导速度(NCV)、潜伏期(DL)]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研究组置钉时间短于对照组,X线机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优良率86.89%高于对照组(72.13%,P<0.05);MDA、CAT、ROS在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的差别及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MDA、CAT、ROS水平的影响小于对照组(P<0.05);NCV、DL在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的差别及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VAS在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的差别及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应用于腰椎螺钉植入中,可缩短置钉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优良率,改善腰椎功能,且对氧化应激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螺钉植入 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 腰椎功能 应激激素 置钉准确度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智 杨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4期12-14,共3页
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与跨伤椎四钉固定法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临床效果,旨在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全部患者均予以椎旁... 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与跨伤椎四钉固定法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临床效果,旨在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全部患者均予以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对照组采取跨伤椎四钉固定法,观察组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对全部患者进行12个月以上的随访,对全部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术后胸腰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DOA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Cobb角显著低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的Cobb角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而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与跨伤椎四钉固定法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存在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四钉短节段固定法术更有利于维持患者脊柱的长期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四钉短节段固定法 经伤椎椎弓根 四钉固定法 跨伤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徒手置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导针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焘 林志炯 +1 位作者 高大伟 包坤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2297-2300,共4页
目的观察徒手置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导针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80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n=40)术中采用徒手方式置入导针,对照组(n=40)术中采用传统方式置入... 目的观察徒手置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导针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80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n=40)术中采用徒手方式置入导针,对照组(n=40)术中采用传统方式置入导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入导针所需透视次数、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半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入导针所需透视次数、切口长度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中采用徒手置入导针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徒手 导针置入 中老年人
下载PDF
微创经皮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6个月随访脊柱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23
20
作者 邹守平 卢道云 叶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865-3869,共5页
背景:脊柱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对于脊柱骨折尤其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在器械和理念上近年来都不断迅速更新,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提高了治疗满意度。目的:对比微创经皮与开放伤椎置钉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背景:脊柱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对于脊柱骨折尤其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在器械和理念上近年来都不断迅速更新,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提高了治疗满意度。目的:对比微创经皮与开放伤椎置钉在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置钉技术分为2组,观察组24例行微创经皮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8例行开放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住院日、切口愈合率),并随访患者术后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结果与结论:①观察组的围术期指标中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P<0.05),但是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和切口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所有患者均完成12个月以上随访,观察组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背痛目测类比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相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提示,微创经皮伤椎置钉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虽然在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方面有所增加,但是临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微创 经皮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伤椎置钉 随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