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松桃南华系大塘坡组凝灰岩锆石SHRIMPⅡ U-Pb年龄 被引量:75
1
作者 尹崇玉 王砚耕 +5 位作者 唐烽 万渝生 王自强 高林志 邢裕盛 刘鹏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3-278,共6页
新元古代冰期和冰期发生的确切时代一直是全球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应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离子微探针(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定采自贵州松桃黑水溪锰矿大塘坡组底部凝灰岩锆石U-Pb年龄为667.3±9.9Ma(MSWD=1.6... 新元古代冰期和冰期发生的确切时代一直是全球前寒武纪地质学家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应用高分辨率、高精度离子微探针(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定采自贵州松桃黑水溪锰矿大塘坡组底部凝灰岩锆石U-Pb年龄为667.3±9.9Ma(MSWD=1.6)。这一年龄结果与前不久Zhou等(2004)在“Geology”上报道的贵州松桃寨郎沟剖面大塘坡组下部凝灰质层的锆石U-Pb年龄662.9±4.3Ma(MSWD=1.24)完全一致,进一步限定了我国南华系大塘坡组间冰期的下限年龄。综合近年来同位素年代学新资料,认为南华系南沱冰期与新元古代马利诺(Marinoan)冰期相当,时限大致在660~630Ma之间。南华系的下冰期与斯图特(Sturtian)冰期相当,时限大致在750~670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系 大塘坡组 SHRIMP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南华纪冰碛岩特征与地层对比 被引量:25
2
作者 宗文明 高林志 +1 位作者 丁孝忠 庞维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83-1190,共8页
笔者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南华纪—震旦纪地层研究,以及南华纪冰碛岩的沉积特征,包括粒度分析、砂岩的成分物源区判别,初步建立了该地区的南华纪—震旦纪沉积序列。特别是砂岩的成分物源区判别使我们得出南华系冰碛岩和间冰期沉积物... 笔者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南华纪—震旦纪地层研究,以及南华纪冰碛岩的沉积特征,包括粒度分析、砂岩的成分物源区判别,初步建立了该地区的南华纪—震旦纪沉积序列。特别是砂岩的成分物源区判别使我们得出南华系冰碛岩和间冰期沉积物来源于从再旋回造山带到切割岛弧(被剥蚀岛弧)和过渡岛弧。通过成分物源区判别使我们认识到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前寒武系基底之上再旋回造山带盖层性质,对恢复整个塔里木盆地的原型盆地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南华系 震旦系 粒度分析
下载PDF
湘东南新元古界大江边组和埃岐岭组的形成时代和物源——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18
3
作者 伍皓 江新胜 +5 位作者 王剑 汪正江 杜秋定 邓奇 崔晓庄 杨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3-868,共16页
运用LA-ICP-MS方法对湘东南泗洲山地区南华系大江边组上部泥质岩和震旦系(埃迪卡拉系)埃岐岭组底部变泥铁质砂岩碎屑锆石进行U-Pb测年,分别获得了28组和92组U-Pb有效年龄.前者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693 ~ 897 Ma(占67.9%),1810 ... 运用LA-ICP-MS方法对湘东南泗洲山地区南华系大江边组上部泥质岩和震旦系(埃迪卡拉系)埃岐岭组底部变泥铁质砂岩碎屑锆石进行U-Pb测年,分别获得了28组和92组U-Pb有效年龄.前者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693 ~ 897 Ma(占67.9%),1810 ~1916Ma(占17.9%),1974~2177Ma(占14.2%)三个区间,最年轻的谐和错石年龄为734 ±4Ma(MSWD=1.07,n=4);后者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分布于570~699Ma(占9.8%),715~ 774Ma(占7.6%),882~1272Ma(占67.4%),1300~ 1681Ma(占7.6%),1899 ~2490Ma(占7.6%)五个区间,最年轻的谐和锆石年龄为634±7Ma(MSWD=1.09,n=4).研究认为,大江边组上部地层的形成时代<734±4Ma,与澄江组顶部、牛牯坪组、岩门寨组、拱洞组及隆里组等地层形成时代相近,揭示“板溪期”地层的顶界年龄及江口冰期开启年龄< 734±4Ma;埃岐岭组形成时代<634 ±7Ma,与陡山沱组及蓝田组等地层形成时代相近,支持南沱冰期结束于635Ma左右的认识.综合研究认为,大江边组和埃岐岭组的物源可能分别主要来源于武夷地块南东部和南岭—云开地块南部的一个Grenville期造山带.推测物源的转换可能与南岭—云开地块、武夷地块在两组沉积时期之间聚合或紧邻有关,其时限约为734~634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东南 南华系大江边组 震旦系(埃迪卡拉系)埃岐岭组 地层时代 物源 碎屑锆石 U-PB年代学
下载PDF
南岭成矿带前寒武纪地层区划与岩石地层的厘定 被引量:3
4
作者 牛志军 杨文强 +1 位作者 刘浩 宋芳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4年第4期308-318,共11页
南岭成矿带前寒武系为金、铁、锰、磷及铅锌的赋矿层位,近年来由于高精度测年数据的应用,建立了较为清晰的年代地层格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前寒武系岩石地层序列在湘黔桂赣粤交界地区存在同物异名现象,不利于地质矿产图的编制,需要重新... 南岭成矿带前寒武系为金、铁、锰、磷及铅锌的赋矿层位,近年来由于高精度测年数据的应用,建立了较为清晰的年代地层格架,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前寒武系岩石地层序列在湘黔桂赣粤交界地区存在同物异名现象,不利于地质矿产图的编制,需要重新厘定完善。本文以武陵运动构造面为界,将南岭成矿带大地构造演化分为两个阶段,按中元古代至青白口纪早期、青白口纪晚期至震旦纪划分出不同地层区。早期划分出两个地层区—扬子与华夏地层区,晚期同属于华南地层区,依据处于盆地不同位置,再划分为六个地层分区。本文重点对湘黔桂交界地区的青白口系上部层位、赣湘桂地区南华系和震旦系进行了梳理,初步形成前寒武纪岩石地层序列,不再采用部分岩石地层单位,以便于编制该地区地质矿产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成矿带 青白口系 南华系 震旦系
下载PDF
Qingbaikouan and Crygenian in South China:Constraints by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被引量:8
5
作者 GAO Linzhi DING Xiaozhong +2 位作者 YIN Chongyu ZHANG Chuanheng Frank R. ETTENSOH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540-1553,共14页
The Qingbaikouan System is the lowest unit of the Neoproterozoic Erathem in Chines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and it now provides a precise geochronological framework and geological time scale for mapping and stratal c... The Qingbaikouan System is the lowest unit of the Neoproterozoic Erathem in Chines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and it now provides a precise geochronological framework and geological time scale for mapping and stratal correlation in China.However,a 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U-Pb zircon age date (1368±12 Ma) obtained from a bentonite in the Qingbaikouan Xiamaling 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it belongs to the Mesoproterozoic Erathem instead.This change is a milestone in understanding the Precambrian Stratigraphic Time Scale in China,and it ha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Precambrian correlations in Asia.Otherwise,a large amount of geochronological work has been done in the "Jiangnan Orogen Belt" of South China,and new isotopic data have redefined the traditional recognition of metamorphosed Mesoproterozoic strata from the Sibao orogeny to the Neoproterozoic Erathem.Based on SHRIMP zircon U-Pb age data,the authors regard the Sibao orogeny (equal to the Wuling orogeny) as a movement at ca 820 Ma,meaning that the Sibao orogeny was not equivalent to the Grenvillian orogeny.Finally,we report here the first SHRIMP U-Pb age of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top of the Qingbaikouan Gongdong Formation (786.8±5.6 Ma) and the bottom of the Chang'an (diamictite) Formation (778.4±5.2 Ma),which is the age of the lowest diamictite of the Nanhuan System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PROTEROZOIC nanhuan system SHRIMP U-Pb Geochronology
下载PDF
关于建立“板溪系”的建议及其基础的讨论--以黔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25
6
作者 汪正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6-306,共11页
作者在分析黔东新元古代早期沉积时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关于Sturtian冰期、南华系底界、青白口系年代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早期沉积(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蓉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登山群、历口群等)时限... 作者在分析黔东新元古代早期沉积时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关于Sturtian冰期、南华系底界、青白口系年代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早期沉积(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蓉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登山群、历口群等)时限为740~820Ma,是南华纪冰期前的非冰成沉积,是Rodinia裂解机制下的填平补齐沉积;而青白口系沉积可能是与Rodinia形成相关的板块碰撞机制下坳陷盆地沉积,南华系是与国际成冰系相对应的冰期沉积,是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的第一个盖层,因此,将板溪群、下江群等归入南华系或青白口系均不合理。由此提出了"板溪系"概念,它包括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一套楔状地层。结合目前华南裂谷盆地开启年龄和南华纪冰期的起始年龄,板溪纪的时限暂定为850~740Ma。板溪系的提出不仅将有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南华系划分对比问题,同时也必将有利于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早期演化及其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冰期形成等关系的研究和相关重大气候、环境巨变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新元古代裂谷盆地 板溪群 下江群 青白口系 板溪系 南华系
下载PDF
黔中开阳地区南华系澄江组古环境演化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文明 徐世林 +8 位作者 杨瑞东 王泽鹏 刘建中 刘松 王大福 吴小红 万大学 潘启权 张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6-288,共13页
为查明贵州开阳极乐南华系澄江组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物质来源。对开阳磷矿极乐矿段南华系澄江组剖面进行详细的野外考察,并开展沉积学、矿物学、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澄江组岩样SiO2含量为65.56%~78.45%,... 为查明贵州开阳极乐南华系澄江组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物质来源。对开阳磷矿极乐矿段南华系澄江组剖面进行详细的野外考察,并开展沉积学、矿物学、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澄江组岩样SiO2含量为65.56%~78.45%,结合岩矿鉴定结果认为岩性主要为石英岩屑砂岩;其Al2O3/SiO2值和TiO2含量自下而上呈逐渐减小趋势;其Sr/Cu值平均为13.15,显示为干旱炎热气候;其沉积环境参数主要指标Th/U>2,V/Cr<2,δCe>1,δEu<1,均显示澄江组水体为氧化环境。∑REE为152.28~266.23μg/g,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其配分模式与青白口系清水江组一致。综合认为:澄江组整套岩层水平层理发育,表明沉积区水体相对安静,总体为湖相沉积。其早至中-晚期水体深度由深变浅,至末期为浅滩环境。沉积物质可能来源于青白口系清水江组。沉积期间的古气候环境为干旱炎热,水体盐度自早到晚期持续上升,总体为氧化环境。澄江时期沉积的厚大泥沙建造,为后期陡山沱期形成无障壁浅滩缓坡相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 澄江组 沉积环境 物质来源
下载PDF
安徽宁国张村地区锑矿床控制因素及成因 被引量:6
8
作者 章贤能 寇尚文 《地质学刊》 CAS 2017年第2期183-191,共9页
安徽宁国张村锑矿处于江南造山带北东端,是近年发现的锑矿床。锑矿赋存于后南华系盖层张性滑脱断层中,控矿断层下盘为早寒武世荷塘组炭质硅质泥岩及震旦—寒武纪皮园村组硅质岩,上盘为寒武—奥陶纪西阳山组泥质灰岩夹透镜状微晶灰岩、... 安徽宁国张村锑矿处于江南造山带北东端,是近年发现的锑矿床。锑矿赋存于后南华系盖层张性滑脱断层中,控矿断层下盘为早寒武世荷塘组炭质硅质泥岩及震旦—寒武纪皮园村组硅质岩,上盘为寒武—奥陶纪西阳山组泥质灰岩夹透镜状微晶灰岩、晚寒武世华严寺组灰岩。张村锑矿成矿地质体为角砾岩,成矿结构面为北西向张性断层。断层是含矿热液流动的通道,Sb丰度值高的西阳山组泥质灰岩是锑矿的形成基础,且灰岩性脆易碎,在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裂隙,有利于天水及深部热液流体循环萃取矿质。锑矿自然类型为辉锑矿化角砾岩,局部夹有充填型块状辉锑矿,矿床成因初步定为低温热液脉状充填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南华系 低温热液脉状充填矿床 张村锑矿 安徽宁国
下载PDF
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南华系阿勒通沟组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分析
9
作者 魏震 郭瑞清 +3 位作者 孙敏佳 吕彪 郭羽 胡雪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78,共21页
关于塔里木北缘南华-震旦纪的构造演化存在争议,本文研究了其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阿勒通沟组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揭示其源区风化、物源类型和构造背景等信息,以期为塔北同期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环境恢复提供更多证... 关于塔里木北缘南华-震旦纪的构造演化存在争议,本文研究了其东北缘库鲁克塔格地区南华系阿勒通沟组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揭示其源区风化、物源类型和构造背景等信息,以期为塔北同期构造演化及古地理环境恢复提供更多证据。阿勒通沟组由底部的冰碛砾岩和之上发育细密纹层的细砂-粉砂-泥岩组成,砂岩中发育丘状交错层理、渠模等典型风暴沉积构造,可识别出3种风暴沉积序列,为风暴浪控浅海陆棚沉积,是阿勒通沟组冰期和特瑞艾肯组冰期分属两个冰期的有力证据。该组宽广陆棚相的沉积环境,砂岩较高的结构成熟度及V-Cr—Ni—Sc负异常、Ti—Hf-Zr-Y正异常等地球化学特征皆显示其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物源判别图解、过渡族元素含量和稀土配分特征显示该组砂岩主要碎屑物质为来自南部塔里木克拉通的长英质岩类,另有古老沉积岩的加入。砂岩样品CIA值、A—CN—K图解和Th/u比值等显示其源区经历了微弱-中等的化学风化,碎屑物质具沉积分选、沉积物再旋回特征,且在成岩过程中钾交代明显,这些特征也与被动大陆边缘一致。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库鲁克塔格自贝义西组裂解至阿勒通沟组演化为被动大陆边缘,且至少持续到震旦系扎摩克提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鲁克塔 南华 阿勒通沟 风暴沉砂岩地球化物源 被动大陆边缘
下载PDF
湖北神农架西部南华纪地层序列及其区域对比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官开萍 田力 +3 位作者 安志辉 叶琴 胡军 童金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6-245,共10页
新元古代是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留下了多次明显的冰川活动记录。以峡东地区为代表的鄂西地区新元古界是国际研究的经典和热点。然而,峡东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序列并不完整,其毗邻的神农架西部地层序列更... 新元古代是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留下了多次明显的冰川活动记录。以峡东地区为代表的鄂西地区新元古界是国际研究的经典和热点。然而,峡东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序列并不完整,其毗邻的神农架西部地层序列更具代表性。位于鄂西神农架西部的高桥河剖面,其南华系超覆于中元古界神农架群基底之上,从下而上依次为莲沱组、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上覆震旦系陡山沱组。通过与鄂西峡东地区、长阳地区的代表性剖面的区域地层对比,发现高桥河剖面的南华纪沉积地层序列最为连续,是鄂西地区新元古代最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地层序列之一,能够作为该区域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参照标准,并为研究这一重大关键地质时期的极端古气候演变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系 地层序列 古气候变化 高桥河剖面 湖北西部
下载PDF
黔湘桂交界地区南华系划分——基于连续完整的贵州从江县黎家坡南华系剖面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定彪 肖加飞 +2 位作者 林树基 杨海英 吴开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7,共8页
南华系大致对应国际上的成冰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能确定其层型剖面,内部划分更是存在较多分歧。寻找南华系层型候选剖面尤为重要与迫切。为此,通过1∶5万地质调查,在贵州省从江县黎家坡地区找到了一条层序完整、沉积连续、厚度巨大... 南华系大致对应国际上的成冰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能确定其层型剖面,内部划分更是存在较多分歧。寻找南华系层型候选剖面尤为重要与迫切。为此,通过1∶5万地质调查,在贵州省从江县黎家坡地区找到了一条层序完整、沉积连续、厚度巨大、分层标志明显、顶底界线清楚的南华系剖面。基于该剖面初步研究成果,结合对湘黔桂交界区、湘西北、峡东等地区其他南华系剖面的实地考查资料,综合分析近年前人关于南华系的研究成果,以完整的南华大冰期发展演化过程为线索,对南华系内部划分进行了初步尝试。根据黎家坡南华系剖面南华大冰期沉积记录,将其从下向上依次划分为长安冰期、富禄间冰期、南沱冰期。明确提出南华系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统:下统对应长安冰期沉积序列,中统对应富禄间冰期沉积序列,上统对应南沱冰期沉积序列。为中国南华系内部划分提供了一种更合乎逻辑的方案。这一研究成果对成冰系的划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将丰富成冰系的研究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 南华系 连续完整剖面 黎家坡 黔湘桂交界区
下载PDF
华南南华纪南沱冰期海洋环境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来自黔东部南华系南沱组白云岩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证据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洪娟 顾尚义 +2 位作者 赵思凡 吴忠银 冯永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4-228,共15页
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代表地球经历的极端气候条件,对其后的大气和海洋氧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真核生物的演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同冰期化学沉积岩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对冰期海洋环境的了解。笔者等在贵州松桃地区一... 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代表地球经历的极端气候条件,对其后的大气和海洋氧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真核生物的演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同冰期化学沉积岩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对冰期海洋环境的了解。笔者等在贵州松桃地区一钻孔岩芯南华系南沱组中采集到一套同冰期白云岩,为南沱冰期海洋环境研究提供了理想材料。岩芯中白云岩层位于南沱组下部,夹持于两套杂砾岩、粉砂质泥岩组合中间,厚度1.61 m。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岩性为微晶白云岩。采用Delta V Advantage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分析白云岩的碳、氧同位素,测定结果为:δ^18OV-PDB在-16.97‰^-8.37‰之间,δ^13CV-PDB在-9.68‰^-8.42‰之间,与冰期前后碳同位素组成对比,δ^13CV-PDB具显著低负值特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岩样品中铁、锰含量很高,铁含量的平均值约为92867×10^-6,锰含量的平均值约为10644×10^-6;Mn/Sr值较大,平均值约为26.89。综合碳、氧同位素的相关性及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南沱组同冰期白云岩碳同位素组成代表了原始的沉积记录。研究结果表明:①南沱组白云岩的出现反映了南沱冰期海洋中存在着开放的水体,这些开放水体为此时真核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②南沱冰期海洋处于富铁缺氧的环境,白云岩中碳同位素低负值主要是甲烷厌氧氧化的结果。③同位素质量平衡计算表明,冰期海洋中较高比例的有机质埋藏和极其有限的大气-海洋气体交换导致了大气中氧浓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系南沱组 南华纪南沱冰期 白云岩 碳同位素 甲烷厌氧氧化 大气氧
下载PDF
渝东南秀山酉阳地区南华系沉积环境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黎明 王长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9期70-75,共6页
在重庆市东南部,南华系只分布在秀山县和酉阳县,可细分为3个组:南沱组、大塘坡组和千子门组。其中南沱组和千子门组为冰碛层,沉积环境为底磧相、冰内河道相、冰前冰河相、冰前海湾泻湖相和冰前滨海相;大塘坡组为海湾泻湖相沉积,形成了... 在重庆市东南部,南华系只分布在秀山县和酉阳县,可细分为3个组:南沱组、大塘坡组和千子门组。其中南沱组和千子门组为冰碛层,沉积环境为底磧相、冰内河道相、冰前冰河相、冰前海湾泻湖相和冰前滨海相;大塘坡组为海湾泻湖相沉积,形成了大型锰矿床。区内南华纪气候具备典型的三段式结构特征:上、下两个冰期,中间夹一个间冰期,亦即南沱冰期、大塘坡间冰期和千子门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山酉阳地区 南华系 冰碛层 沉积相 南沱组 大塘坡组 千子门组
下载PDF
华南新元古代南华大冰期气候岩石地层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定彪 张德明 +2 位作者 吴开彬 跃连红 黄文俊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0-1067,共8页
针对"南华系"自提出并在2001年正式使用以来,至今仍不能指定其标准剖面和底界层型这一问题,以湘黔桂交界区连续完整的黎家坡南华系剖面为基础、以南华大冰期各气候波动阶段所留下的沉积记录—特殊的气候岩石地层组合为标准,... 针对"南华系"自提出并在2001年正式使用以来,至今仍不能指定其标准剖面和底界层型这一问题,以湘黔桂交界区连续完整的黎家坡南华系剖面为基础、以南华大冰期各气候波动阶段所留下的沉积记录—特殊的气候岩石地层组合为标准,建立了南华大冰期气候岩石地层对比标志。将湘黔桂交界区的南华系与黔东北、湘西北、峡东等地区的南华系进行气候岩石地层对比,证明了湘黔桂交界区的黎家坡南华系剖面是华南最完整的南华系剖面。以黎家坡南华系剖面为基础,开展南华系标准剖面建立和底界层型研究,将有可能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对比 气候岩石地层 黎家坡南华系剖面 南华大冰期 华南
下载PDF
辽西阜新夏家沟地区新元古界殷屯组发现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崇海 刘振伟 +5 位作者 曹煜昊 李彪 徐耸 关树野 陈历佳 卢思桥 《地质与资源》 CAS 2021年第5期521-525,554,共6页
在对辽西夏家沟地区出露的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岩石地层单位进行考察时,在中元古界长城系串岭沟组之上,发现了新元古界北方南华系下统殷屯组冰碛杂砾岩地体,该地体与中元古界长城系串岭沟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该项发现填补了辽西地区... 在对辽西夏家沟地区出露的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岩石地层单位进行考察时,在中元古界长城系串岭沟组之上,发现了新元古界北方南华系下统殷屯组冰碛杂砾岩地体,该地体与中元古界长城系串岭沟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该项发现填补了辽西地区新元古代时期陆相岩石地层单位沉积的一项空白,对于讨论辽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壳的演化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南华系 殷屯组 新元古界 冰碛杂砾岩 辽西
下载PDF
华夏地块西北缘南华系泗洲山组杂砾岩层成因、物源及区域对比
16
作者 宋芳 牛志军 +1 位作者 何垚砚 杨文强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6,共15页
华夏地块西北缘与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纪地层对比影响到对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本文以华夏地块西北缘湘东南地区南华系泗洲山组下部含砾板岩层位为突破口,开展宏观及微观沉积结构、构造和碎屑物源研究,讨论该组含砾层位成因及物源特征并... 华夏地块西北缘与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纪地层对比影响到对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本文以华夏地块西北缘湘东南地区南华系泗洲山组下部含砾板岩层位为突破口,开展宏观及微观沉积结构、构造和碎屑物源研究,讨论该组含砾层位成因及物源特征并进行区域对比。结果表明,泗洲山组下部含砾板岩的宏观、微观沉积特征均指示其形成与冰川活动相关,最大沉积年龄为730—740 Ma,其成因和沉积年龄均与扬子地块东南缘长安组一致。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标志层位,华夏地块西北缘与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系可以很好地对比。碎屑锆石物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剖面泗洲山组底部石英砂岩物源为亲扬子型,而含砾层位物源有亲华夏型的混入。结合区域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从南华纪至早古生代,亲华夏型物源在华南有一个持续向北西推进的过程。湘东南地区可以作为研究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南华纪地层对比的桥梁,为华南板块南华纪大地构造格局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地块 南华纪 泗洲山组 沉积物源 冰川作用
原文传递
塔里木西南缘南华系下部沉积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爱国 张传林 +2 位作者 赵宇 郭坤一 董永观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8-256,共9页
塔里木西南缘的南华系下部地层呈北西向带状分布于莎车、叶城、皮山一线 ,可分为四个具有不同沉积大地构造意义的构造层序单元 :下部为河湖沉积 ,中部为湖盆沉积 ,上部为闭塞滨海相沉积 ,三者代表断陷盆地演化阶段 ;顶部为正常的 (滨 )... 塔里木西南缘的南华系下部地层呈北西向带状分布于莎车、叶城、皮山一线 ,可分为四个具有不同沉积大地构造意义的构造层序单元 :下部为河湖沉积 ,中部为湖盆沉积 ,上部为闭塞滨海相沉积 ,三者代表断陷盆地演化阶段 ;顶部为正常的 (滨 )浅海相沉积 ,代表拗陷盆地演化阶段。结合研究区内广泛发育的岩墙群、双峰式火山岩、大规模的混合岩化及其派生的碱性花岗岩等构造岩浆事件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综合分析 ,研究区的南华系下部层位形成于大陆裂谷背景。完整的层序和清晰的演化阶段不仅有利于研究区地层对比 ,也有助于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新疆 南华系 大地构造
原文传递
论皖南地区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地层层序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双应 杨欣 +4 位作者 程成 王松 卢艳林 Lassiter JC. 彭亮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94,共18页
安徽南部(皖南)前寒武纪浅变质岩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厚达数千米,称为沥口群和溪口群,传统上当做青白口纪和中元古代地层。可是,这套浅变质岩地层的时代归属、层序叠置关系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在分析现有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通... 安徽南部(皖南)前寒武纪浅变质岩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厚达数千米,称为沥口群和溪口群,传统上当做青白口纪和中元古代地层。可是,这套浅变质岩地层的时代归属、层序叠置关系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在分析现有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地层接触关系、沉积序列、物质组分特征和沉积体系演化研究,结合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重新厘定了皖南地区浅变质岩系的地层格架。这套浅变质岩系主要为海底扇沉积体系和盆地平原沉积体系,分为上溪群和溪口群,分别代表北部盆地边缘相带和南部盆地中部相带,两者为同期异相沉积。300颗碎屑锆石的测试结果表明,68颗碎屑锆石U-Pb年龄为727±12Ma^835 Ma,最年青的碎屑锆石年龄(727±12Ma)限制了沉积物的最大沉积年龄,浅变质岩系地层时代为早—中南华世。上溪群分为两个组,下部湘东组,包括3个段,代表从滨岸—陆棚经海底扇到盆地平原的海侵沉积序列;上部羊栈岭组,包括4个段,代表从盆地平原经海底扇—陆棚—滨岸的海退沉积序列。溪口群包括漳前组、板桥组和木坑组,代表盆地中部外扇—盆地平原沉积。碎屑锆石的U-Pb年龄,Tu、U含量以及Tu/U比值,证实井潭组火山岩为浅变质岩提供了大量物源,上溪群和溪口群浅变质岩地层应该覆于火山岩之上。上溪群和溪口群假整合覆于铺岭组/井潭组火山岩系之上,其上为休宁组不整合覆盖,代表皖南地区早南华世—中南华世一次比较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地层层序 浅变质岩系 上溪群、溪口群 南华系 前寒武纪 皖南
原文传递
中国南华系的范畴、时限及地层划分 被引量:35
19
作者 尹崇玉 高林志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4-541,共8页
南华系是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审议通过,介于震旦(埃迪卡拉)系和青白口系之间的一个系级年代地层单位,地层范围是原震旦系下统含有新元古代冰积杂砾岩的地层。“南华系”名称来源于刘鸿允先生称谓的“南华大冰期”。由于近年... 南华系是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审议通过,介于震旦(埃迪卡拉)系和青白口系之间的一个系级年代地层单位,地层范围是原震旦系下统含有新元古代冰积杂砾岩的地层。“南华系”名称来源于刘鸿允先生称谓的“南华大冰期”。由于近年来在华南和新疆获得了大量南华系SHRIMP锆石U—Pb年龄资料,结合莲沱组及其相当层位碎屑建造中发现指示寒冷气候的化学地层证据,南华系底界确定为出现新元古代最早冰期寒冷事件杂砾岩或与之相当的碎屑岩建造的下界;同时依据在华南和新疆所获得的南华系同位素年龄和化学地层资料,以及南华系所出现冰期或寒冷事件的地层序列,将南华系自下而上划分为下、中、上三统。下统时限为725~780Ma,中统时限为660~725Ma,上统时限为635~660Ma。南华系的下、中、上三统分别相当全球新元古代Kaigas冰期(≈770~735Ma),Sturtian冰期(≈715~680Ma),Marinoan冰期(≈660~635Ma)。依据目前的同位素年龄资料,南华系底界年龄被厘定为780Ma;顶界年龄即震旦系底界年龄为63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地层 时限 地层划分 南华系 震旦系 新元古代 中国
原文传递
南华系“渫水河组”的对比及其冰川沉积特征的探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启锐 储雪蕾 冯连君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6-252,共7页
在著名的湖南省石门县杨家坪剖面,围绕"渫水河组"的地层对比问题长期存在争论,有对比于宜昌峡区莲沱组的,有对比于本省板溪群的,也有对比于广西北部富禄组的。最近获得的年龄数据似乎确认了它对比于莲沱组的方案,但是当莲沱... 在著名的湖南省石门县杨家坪剖面,围绕"渫水河组"的地层对比问题长期存在争论,有对比于宜昌峡区莲沱组的,有对比于本省板溪群的,也有对比于广西北部富禄组的。最近获得的年龄数据似乎确认了它对比于莲沱组的方案,但是当莲沱组年龄在原始数据基础上采用先进方法重新进行计算所得的年龄,却和广西三门街组刚发表的年龄值十分相似,于是"渫水河组"的地层位置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在目前已经看不到的一些重要冰川沉积构造的基础上,论证它应该是江口冰期的地层,并确认它与富禄组的对比。它实际上应对比于黔东北的"两界河组"。"两界河组"和"铁丝坳组"或"古城组"合起来相当于富禄组。根据地层命名规则,应该取消"渫水河组",而代之以两界河段,成为富禄组下部的一个次一级地层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对比 同位素年龄 冰川沉积构造 “渫水河组” 两界河段 南华系 杨家坪剖面 湖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