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水质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代俊峰 张学洪 +5 位作者 王敦球 郭纯青 周作旺 秦明松 王璇 方荣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4,共4页
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常乐和总江口监测断面2003-2009年的水质类别,结果显示,2006-2008年南流江常乐站的水质逐渐恶化,而位于下游的总江口河段水质稳定。南流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 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常乐和总江口监测断面2003-2009年的水质类别,结果显示,2006-2008年南流江常乐站的水质逐渐恶化,而位于下游的总江口河段水质稳定。南流江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5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磷和粪大肠菌群等。秩相关系数法计算结果表明,5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呈上升趋势。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的工业、生活污水、禽畜养殖排泄,以及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是南流江水质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南流江 污染因子 水质变化 秩相关系数法
下载PDF
北部湾经济区河流水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代俊峰 张学洪 +4 位作者 王敦球 郭纯青 黄礼宁 周作旺 秦明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根据2004-2009年水质监测数据,计算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水质指标的污染分担率,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溶解氧、氨氮作为主要水质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和水质指数评价方法... 根据2004-2009年水质监测数据,计算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水质指标的污染分担率,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溶解氧、氨氮作为主要水质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和水质指数评价方法进行南流江水质评价,分析了四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并进行了水质污染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秩相关系数评价方法显示主要污染因子变化趋势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水质评价 污染分担率 南流江
下载PDF
北部湾南流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划 被引量:9
3
作者 阚兴龙 周永章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8-595,共8页
流域尺度的生态功能区划能给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从北部湾南流江流域自身的地理特征出发,制定符合流域实情的区划原则,借助RS、GIS技术,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域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在空间上将南流江流... 流域尺度的生态功能区划能给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从北部湾南流江流域自身的地理特征出发,制定符合流域实情的区划原则,借助RS、GIS技术,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域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在空间上将南流江流域划分为6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和18个二级生态功能区。6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分别是:Ⅰ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Ⅱ陆域水环境生态维护生态功能区、Ⅲ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Ⅳ农林产品提供生态功能区、Ⅴ城镇发展生态功能区、Ⅵ滨海海域生态功能区。针对各个生态功能区存在的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系统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流江流域 生态功能区划 北部湾
下载PDF
基于DEM的北部湾入海河流汇水区及子流域划分 被引量:4
4
作者 麻德明 丁绍昆 谢宜欣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9期99-103,共5页
文章基于DEM(SRTM Data,90m分辨率)数据模型,借助美国ESRI公司的ARC/INFO软件中的ArcHydro模型,采用溯源追踪的方法,基于陆海统筹的理念,对北部湾入海河流进行水文分析,根据汇流能力通过设定阈值提取河网,利用河网和流域出水口划分汇水... 文章基于DEM(SRTM Data,90m分辨率)数据模型,借助美国ESRI公司的ARC/INFO软件中的ArcHydro模型,采用溯源追踪的方法,基于陆海统筹的理念,对北部湾入海河流进行水文分析,根据汇流能力通过设定阈值提取河网,利用河网和流域出水口划分汇水区和子流域,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加分析,计算汇水区和各子流域的面积,并对精度进行检验与评定,为进一步开展基于流域单元的北部湾非点源入海污染总量估算与调控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水文特征 环境治理 水系流域 水利工程
下载PDF
新“港口——腹地”文化模型:广西南流江流域文明史的再发现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天保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5-20,共6页
受群山限制,局促在一种"马刺型"(冂)地理区间的南流江水域,历经"腹地(桂东南)——港口(北部湾)"间的长期互动,在岭南旧有的"腹地(西江)——港口(广州)"文化发展模式之外,营造了独具一格的南流江本土文化... 受群山限制,局促在一种"马刺型"(冂)地理区间的南流江水域,历经"腹地(桂东南)——港口(北部湾)"间的长期互动,在岭南旧有的"腹地(西江)——港口(广州)"文化发展模式之外,营造了独具一格的南流江本土文化。特别是,在南方稻作文化、佛教来华、妈祖入桂、移民实边与民族融合等多方面,南流江流域文明发展史并没有做成"西江文明史"的一个附属分支;相反,南流江流域文明史恰好就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在岭南地区的深度演绎。目前,它又是构建"北部湾文化"必不可缺的有机部件,更是推进广西现代化进程赖以探寻的"区域文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流江 西江文明 北部湾 腹地 港口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历史地理学
下载PDF
北部湾南流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3
6
作者 田义超 黄远林 +4 位作者 张强 陶进 张亚丽 黄鹄 周国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8156-8171,共16页
分析北部湾南流江流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估算了研究区2000—2015年流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 分析北部湾南流江流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估算了研究区2000—2015年流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借助于Theil Sen趋势、Mann Kendall检验以及Hurst指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区NPP的时空变化特征、未来趋势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尺度上,流域NPP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增速为44.03 g C m^-2(10 a)^-1,快于广西自治区,上游和下游地区NPP快于全区,而中游地区慢于全区;②空间尺度上,流域NPP的分布规律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中游最高(1098.99 g C/m^2),下游次之(1041.71 g C/m^2),而上游最小(1013.22 g C/m^2)。NPP的Sen趋势度介于-77.10—74.80 g C m^-2 a^-1之间,在空间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③空间波动性上,流域NPP的变异系数较大,其值介于0.01—0.71,其中洪潮江水库、小江水库周边以及玉林市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区域处于高波动状态,而流域中部的六万大山以及五皇山地带则处于低波动状态;④未来变化趋势上,流域NPP的Hurst指数范围介于0—0.99之间,平均值为0.70,呈现单峰右偏分布,预示着流域NPP未来处于持续性增加的趋势;⑤驱动机制上,流域NPP与多年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气温是该流域植被NPP的主控因子。由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所导致的NPP损失值最大,其值达到4715.62 t/a,而草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导致NPP损失值最小,其值仅为184.63 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theil—Sen趋势 HURST指数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北部湾南流江流域
下载PDF
北部湾钦江流域土壤侵蚀及其硒元素流失评估 被引量:11
7
作者 田义超 黄远林 +4 位作者 张强 陶进 张亚丽 谢小魁 王日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7-273,共17页
以钦江流域2015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及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以及土壤质地等数据为基础,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广西北部湾钦江流域土壤侵蚀及其硒元素流失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以钦江流域2015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及数字高程模型、土壤类型以及土壤质地等数据为基础,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广西北部湾钦江流域土壤侵蚀及其硒元素流失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湾钦江流域2015年土壤侵蚀总量为381.64×104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4.79t/(hm^2·a),小于2010年钦江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但远大于水利部规定的在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允许流失量;(2)流域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侵蚀强度从流域上游到下游依次降低,0~240m之间的高程带以及>15°的坡度带是未来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区域;(3)山地地区的土壤侵蚀模数最高,达23.49t/(hm^2·a),高于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约1.59倍,丘陵地区次之,而冲积平原最小;(4)流域土壤的硒含量介于0.38~0.72mg/kg之间,平均值0.49mg/kg,高于中国土壤硒元素背景值的1.69倍;(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硒含量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减低趋势,硒的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排序为林地>园地>草地>水田>旱地,而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硒含量大小顺序则为:新积土>石灰岩土>潜育水稻土>淹育水稻土>赤红壤>潴育水稻土>砖红壤>滨海沙土>紫色土>咸酸水稻土.(6)流域土壤硒元素的流失总量为8987.05kg/a,平均流失模数为0.0344kg/(hm^2·a),其中流域中游的硒元素流失量最大.该项研究成果可为钦江市政府开发富硒农产品、发展富硒农业以及提升钦江流域土地利用的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USLE模型 土壤硒元素流失 RS与GIS技术 北部湾钦江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