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ano-Islands of Zinc and Niobium Oxides Deposited on Aluminum Thin Film by RF Magnetron Reactive Sputtering
1
作者 Go Sajiki Yasuhiko Benino +1 位作者 Tokuro Nanba Hiroshi Okano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5年第4期292-309,共18页
Zinc oxide (ZnO) and niobium oxide (NbOx) with a nano-island structure were deposited by a sputtering method on Al-coated glass substrates. Cells with a (ZnO or NbOx)/Al/glass|KNO3aq.|Al/ glass structure were assemble... Zinc oxide (ZnO) and niobium oxide (NbOx) with a nano-island structure were deposited by a sputtering method on Al-coated glass substrates. Cells with a (ZnO or NbOx)/Al/glass|KNO3aq.|Al/ glass structure were assembled, and electrochemical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The ZnO and NbOx electrodes had higher electrode potentials than the counter Al/glass electrode, and electron flows from the counter electrode to the ZnO and NbOx electrodes through the external circuit were commonly confirmed. In the ZnO-based cell, only faint photocurrent generation was seen, where Zn and Al elution from the ZnO electrode was found. In the NbOxbased cell, however, stable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w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and electrode corrosion was not recognized even i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A photo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potential-pH diagrams. In the case of nano-island structures formed at shorter NbOx deposition tim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which were proceeded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boundary among nano-islands, substrate, and electrolyte solution, were predominant for the photo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 and in the case of film structures with longer deposition time, the predominant reactions took place at the film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island Electrochemistry PHOTOELECTROCHEMISTRY NIOBIUM and ZINC Oxide Corrosion
下载PDF
Hydrogen spillover bridged dual nano-islands triggered by built-in electric field for efficient and robust alkaline hydrogen evolution at ampere-level current density
2
作者 Kecheng Tong Liangliang Xu +7 位作者 Hanxu Yao Xingkun Wang Canhui Zhang Fan Yang Lei Chu Jinwoo Lee Heqing Jiang Minghua Hu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4年第6期5050-5060,共11页
Employing the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to generate hydrogen holds great prospects but still pos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particularl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catalysts operati... Employing the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to generate hydrogen holds great prospects but still pos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particularl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catalysts operating at ampere-level current density.Herein,the unique Ru and RuP_(2)dual nano-islands are deliberately implanted on N-doped carbon substrate(denoted as Ru-RuP_(2)/NC),in which a built-in electric field(BEF)is spontaneously generated between Ru-RuP_(2)dual nano-islands driven by their work function difference.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unveil that such constructed BEF could serve a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riggering fast hydrogen spillover process on bridged Ru-RuP_(2)dual nano-islands,which could invalid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high hydrogen coverage at ampere-level current density,and synchronously speed up the water dissociation on Ru nano-islands and hyd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on RuP_(2)nano-islands through hydrogen spillover process.As a result,the Ru-RuP_(2)/NC affords an ultra-low overpotential of 218 mV to achieve 1.0 A·cm^(−2)along with the superior stability over 1000 h,holding the great promising prospec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t ampere-level current density.More importantly,this work is the first to advance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ed BEF and hydrogen spillover process,which could be enlightening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the cost-effective alkaline HER catalysts at ampere-level current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t-in electric field hydrogen spillover dual nano-islands ampere-level current density alkaline hydrogen evolution
原文传递
原位优势菌人工浮岛耦合生态基处理炼化黑臭水体中试研究
3
作者 苏俊涛 张潇元 +2 位作者 韩松 于杰 刘东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8期163-168,共6页
纳污水体的整治成为炙手课题,但对东北高寒盐的纳污水体净化技术未完善。本研究以生态基为膜载体,利用其与芦苇人工浮岛、原位优势菌形成的耦合修复体系开展东北地区某炼化纳污水体净化效果研究。研究表明,当在温度25℃,溶氧浓度4 mg/L... 纳污水体的整治成为炙手课题,但对东北高寒盐的纳污水体净化技术未完善。本研究以生态基为膜载体,利用其与芦苇人工浮岛、原位优势菌形成的耦合修复体系开展东北地区某炼化纳污水体净化效果研究。研究表明,当在温度25℃,溶氧浓度4 mg/L,pH值8.0,以碳素纤维草为材料作为生态基,投放密度2根/浮岛单元的环境下时,该耦合系统对纳污上覆水体COD、NH_(4)^(+)-N、TN和TP平均去除率为最佳,可达到78.40%、79.18%、84.05%和79.76%。实现了炼化纳污水体的原位净化目标,提升了上覆水污染物的去除率,为该技术在炼化纳污上覆水体原位治理工程化应用中系统构建与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浮岛 原位修复 炼化黑臭水体 原位优势菌 生态基
下载PDF
GaN nanopillars with a nickel nano-island mask
4
作者 林增钦 修向前 +6 位作者 张世英 华雪梅 谢自力 张荣 陈鹏 韩平 郑有炓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21-25,共5页
Uniform GaN nanopillar array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tching using self-organized nickel nano-islands as the masks on GaN/sapphire. GaN nanopillars with diameters of 350 nm and... Uniform GaN nanopillar array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etching using self-organized nickel nano-islands as the masks on GaN/sapphire. GaN nanopillars with diameters of 350 nm and densities of 2.6 × 10^8 cm^-2 were demonstra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thickness of Ni film and the NH3 annealing time. These GaN nanopillars show improved optical properties and strain change compared to that of GaN film before ICP etching. Such structures with large-area uniformity and high density could provide additional advantages for light emission of light-emitting diode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ELO regrowth,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nanopillars nickel nano-island thermal ammonia etching MASK ICP SEM
原文传递
多岛微电极中纳米线介电组装机理研究
5
作者 丁海涛 司糈昊 +1 位作者 刘潇锋 杨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51-258,共8页
为了探究多岛微电极中纳米线的介电组装机理,基于单岛微电极和双岛微电极分别设计了纳米线介电组装实验,并建立了相应的微电极组装数值模型,分析了电场分布、介电泳力、交流电热流对介电组装的影响及合力作用下纳米线的电动力学行为.双... 为了探究多岛微电极中纳米线的介电组装机理,基于单岛微电极和双岛微电极分别设计了纳米线介电组装实验,并建立了相应的微电极组装数值模型,分析了电场分布、介电泳力、交流电热流对介电组装的影响及合力作用下纳米线的电动力学行为.双岛微电极的电场分布具有更强的奇异性,对纳米线介电组装更有利;在电场频率超过反转频率后,双岛微电极中电热流的流动方向开始发生反向,中间微间隙区域上方出现的对流旋涡能够将纳米线输送至微间隙组装区域,进一步阐明纳米线的组装行为是介电泳力与电热流共同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岛微电极 介电组装 反转频率 对流旋涡 纳米线
下载PDF
直流纳电网技术在波能装置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坤林 游亚戈 +1 位作者 王孝洪 田联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77-1884,共8页
根据波能装置液压发电系统的特性,提出由蓄电池组支撑的直流纳电网技术。波能装置群采用直流并网与传输,可以接受周期波动的波浪能功率,效率、可靠性、电能质量均较高。纳电网蓄电池可解除波能装置群发电功率与纳电网逆变器的馈网功率,... 根据波能装置液压发电系统的特性,提出由蓄电池组支撑的直流纳电网技术。波能装置群采用直流并网与传输,可以接受周期波动的波浪能功率,效率、可靠性、电能质量均较高。纳电网蓄电池可解除波能装置群发电功率与纳电网逆变器的馈网功率,各装置负载可简化为纳电网蓄电池,各装置分别向蓄电池充电,互不影响。纳电网逆变器为海岛居民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可控电源。仿真和实践证明波能装置群应用直流纳电网技术的可行性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纳电网 微电网 变换器 波能装置(WECs) 海岛
下载PDF
纳米岛光刻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伊福廷 Mino Green 《微细加工技术》 2004年第4期22-26,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加工技术的新方法———纳米岛光刻技术。利用该技术制造出几十纳米到微米尺度的岛结构,然后利用剥离、刻蚀等微加工技术,将该岛转化成纳米孔、纳米岛、纳米井等结构。该技术的特点是能够制造出具有各种密度的纳米结构... 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加工技术的新方法———纳米岛光刻技术。利用该技术制造出几十纳米到微米尺度的岛结构,然后利用剥离、刻蚀等微加工技术,将该岛转化成纳米孔、纳米岛、纳米井等结构。该技术的特点是能够制造出具有各种密度的纳米结构(最高覆盖率可达50%以上),且开发成本低,工艺性能优越,是一种有效制造纳米岛结构的专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 纳米岛 纳米技术 微加工
下载PDF
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微、小型藻类生态研究Ⅱ.数量分布 被引量:8
8
作者 朱根海 王旭 +1 位作者 王春生 高爱根 《东海海洋》 1998年第2期22-28,共7页
本文对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中的微、小型藻类的丰度和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海水中浮游藻类的年平均丰度为120×104个/m3;沉积物中底栖藻类年平均丰度为216×104个/c... 本文对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中的微、小型藻类的丰度和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海水中浮游藻类的年平均丰度为120×104个/m3;沉积物中底栖藻类年平均丰度为216×104个/cm2;潮间带中微、小型藻类年平均丰度为196603个/g或17793个/cm2。海水中微、小型藻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为夏季高于秋季高于春季高于冬季;潮间带以个/cm2表示的藻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为春季高于夏季高于秋季高于冬季,这与大型海藻丰度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以个/g表示的藻类丰度的季节变化为春季高于秋季高于冬季高于夏季,这与大型底栖动物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南麂海域微、小型藻类丰度与盐度、溶解氧浓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N、P、Si)含量之间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自然保护区 微型藻 小型澡 生态研究 数量
下载PDF
南极附近水域微小型藻类的研究 Ⅱ.南设得兰群岛邻近海域微小型浮游甲藻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根海 李瑞香 《南极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31-41,共11页
根据1987年1月17日~2月2日我国第三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南设得兰群岛邻近海域所获28个测站的甲藻样品,分析研究了微小型浮游甲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经鉴定共有11属47种甲藻,其中以圆甲藻属(Gyrodinium spp.)、裸甲藻属... 根据1987年1月17日~2月2日我国第三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南设得兰群岛邻近海域所获28个测站的甲藻样品,分析研究了微小型浮游甲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经鉴定共有11属47种甲藻,其中以圆甲藻属(Gyrodinium spp.)、裸甲藻属Gymnodinium spp.)和原多甲藻属(Protoperidinium spp.)为主。网样甲藻平均丰度为(6.47×10~3个/m^3;水样甲藻平均丰度达2511.43×10~3个/m^3。微小型浮游甲藻的组成具有鲜明的南极海区的地方特点,大部分种是南极地区特有种,适宜在南极高寒海域大量繁殖;部分种为南极沿岸种或南极—亚南极冷水种;还有一部分为南极寒海域冷水种或分布较广的寒温带种;仅个别为广温广布种;南极海域出现的甲藻类分别代表着南极海域生物地理学和海洋生态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南极 分布
下载PDF
TiO_2光阳极有序微结构的纳米压印工艺
10
作者 连芩 刘红忠 +1 位作者 丁玉成 尹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0-94,共5页
提出一种以常温紫外固化纳米压印技术实现定制化微结构TiO2纳米晶岛薄膜制备的工艺,用于制备垂直于透明导电基底的TiO2薄膜光阳极.混合TiO2粉体、分散剂、乳化剂、酒精和光固化树脂等,制备可紫外光固化的TiO2溶胶,并经步进压印形成宽度... 提出一种以常温紫外固化纳米压印技术实现定制化微结构TiO2纳米晶岛薄膜制备的工艺,用于制备垂直于透明导电基底的TiO2薄膜光阳极.混合TiO2粉体、分散剂、乳化剂、酒精和光固化树脂等,制备可紫外光固化的TiO2溶胶,并经步进压印形成宽度为3μm的具有离散纳米晶岛微结构的薄膜,经保压复型优化压印工艺后处理,保证了离散纳米晶岛微结构的高保真度.经600℃烧结去除薄膜中的掺杂物,退火至450℃后获得了定制化微特征的锐钛矿型TiO2半导体薄膜.在N719染料敏化条件下,制备出了定制化微结构光阳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AM1.5(0.1W/cm2)光照条件下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可达2.7%.此工艺有望应用于制备高稳定性固态或准固态电解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压印 纳米晶岛 光阳极 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微、小型藻类生态研究Ⅰ.种类组成与生态特点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根海 王旭 +1 位作者 王春生 高爱根 《东海海洋》 1998年第2期1-21,共21页
本文对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微、小型藻类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分布特点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经鉴定共有微、小型藻类459种,在海水和海洋底栖沉积物中发现的有283种;泥滩、沙滩、岩礁潮间带中发现的有281种;... 本文对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微、小型藻类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分布特点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经鉴定共有微、小型藻类459种,在海水和海洋底栖沉积物中发现的有283种;泥滩、沙滩、岩礁潮间带中发现的有281种;两者共同出现的有105种。其中,硅藻类占71.24%,蓝藻类占13.94%,甲藻类占12.64%,绿藻类和金藻类分别占1.53%和0.65%。这些种类大都为本区的新记录,为我国海洋微、小型藻类首次记录的有30种。根据种类组成、分布特点和温度性质,划分为三个生态类群:广布性类群、暖水性类群、温带性类群。此外,根据生境或生活方式不同,划分为两个生态类群:海洋浮游藻类、海洋底栖藻类或附生藻类;根据盐度的不同,又可划分为:淡水藻类、半咸水藻类、海洋藻类;还可以根据藻类个体大小的不同,划分为两个生态类群:海洋微型藻类、海洋小型藻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微型藻类 小型藻类 生态特点 保护区
下载PDF
南极附近水域微小型藻类的研究 Ⅲ.南设得兰群岛邻近海域大磷虾胃含物中微小型藻类的组成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根海 陈时华 赵桂芬 《南极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43-51,共9页
关键词 大磷虾 胃含物 藻类 虾类
下载PDF
利用Ni纳米岛模板制备半极性晶面GaN纳米柱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国锋 陈鹏 +8 位作者 于治国 刘斌 谢自力 修向前 韩平 赵红 华雪梅 张荣 郑有炓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7-420,442,共5页
报道了在GaN表面以Ni纳米岛结构作为模板,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ICP)刻蚀制备GaN纳米柱的研究结果。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结果表明,金属Ni薄膜在快速热退火(RTA)作用下形成了平均直径和高度大约分别为325 nm和70 nm的纳米岛状结构。通过... 报道了在GaN表面以Ni纳米岛结构作为模板,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ICP)刻蚀制备GaN纳米柱的研究结果。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结果表明,金属Ni薄膜在快速热退火(RTA)作用下形成了平均直径和高度大约分别为325 nm和70 nm的纳米岛状结构。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照片看出,以GaN表面所形成的Ni纳米岛作为模板图形,通过控制ICP刻蚀时间,在一定的刻蚀时间内(2 min)获得有序的并拥有半极性晶面的GaN纳米柱阵列。这种新颖的半极性GaN纳米柱作为氮化物量子阱或者超晶格结构的生长模板,可以有效减小甚至消除极化效应,提高光电子器件的效率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镍纳米岛模板 电感耦合等离子刻蚀 半极性面 氮化镓纳米柱
下载PDF
一种景观式新型微纳米增氧生物浮岛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卜久贺 梁红丽 +3 位作者 王楠 张高峰 李春晖 王新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6-22,共7页
河湖富营养化是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同时关系到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针对日趋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课题组研发出一种景观式新型微纳米增氧生物浮岛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开封市包公湖以测试其治理效果。经过为期31 d的测试,富营养化水... 河湖富营养化是环境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同时关系到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针对日趋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课题组研发出一种景观式新型微纳米增氧生物浮岛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开封市包公湖以测试其治理效果。经过为期31 d的测试,富营养化水体的溶解氧、透明度、总氮、总磷及叶绿素a指标均有较大改善,底泥厚度逐渐减小。溶解氧、透明度的指标增长率分别为150%、192%,底泥厚度、生物量、总氮、总磷、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的指标削减率分别为42. 9%、98. 2%、90. 2%、95. 1%、95. 7%、70. 9%。由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计算分析结果可知,水体经过处理后由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变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研究结果可为河湖富营养化治理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微纳米增氧 生物浮岛 水环境
下载PDF
不同基底对退火制备Ni纳米岛掩模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俊俊 蔡青 +2 位作者 张保花 葛梅 陈将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46-9149,共4页
目前,刻蚀自组装在GaN薄膜上Ni纳米岛的掩模的方法是制备GaN纳米柱阵列常用手段。但是,这将对后续制备出的纳米柱产生Ni污染。除此之外,直接将GaN系的材料暴露在高温下进行Ni纳米岛掩模的制备,会对GaN材料表面产生一定的热腐蚀损伤。因... 目前,刻蚀自组装在GaN薄膜上Ni纳米岛的掩模的方法是制备GaN纳米柱阵列常用手段。但是,这将对后续制备出的纳米柱产生Ni污染。除此之外,直接将GaN系的材料暴露在高温下进行Ni纳米岛掩模的制备,会对GaN材料表面产生一定的热腐蚀损伤。因此,以GaN、SiO_2、Al_2O_3和SixNy分别为基底,对退火自组装在这4种基底上的Ni纳米岛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850℃的退火温度下,Al_2O_3基底上Ni薄膜形成的纳米岛的形貌最为规整,为最优化衬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退火 Ni纳米岛 制备
下载PDF
基于C-W复合膜/无定形碳纳米岛的表面传导电子发射阴极
16
作者 朱丹 李德杰 +2 位作者 赵勇 胡强 王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9-424,共6页
介绍了基于C-W复合膜/无定形碳纳米岛的表面传导电子发射阴极,并对其制备工艺和发射性能进行讨论。利用低熔点纳米Bi岛作为掩模刻蚀得到无定形碳的纳米岛结构,在保留大岛形貌的同时,去除了一定量的小岛结构;同时在无定形碳中掺入少量的... 介绍了基于C-W复合膜/无定形碳纳米岛的表面传导电子发射阴极,并对其制备工艺和发射性能进行讨论。利用低熔点纳米Bi岛作为掩模刻蚀得到无定形碳的纳米岛结构,在保留大岛形貌的同时,去除了一定量的小岛结构;同时在无定形碳中掺入少量的W原子,制作导电性极佳的C-W复合膜作为上层发射层,利于激活形成电子发射区域。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得到了稳定、均匀的电子发射,电子发射率在阴阳极间距2mm、阳极电压为3 kV时达到0.9%,向器件实用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显示 电子发射 C-W复合膜 磁控溅射 无定形碳纳米岛 Bi纳米岛
下载PDF
砷化镓热氧化法制备β-Ga_(2)O_(3)体块薄膜
17
作者 刁肇悌 陈威 +2 位作者 董鑫 焦腾 李政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95-1101,共7页
通过对p型砷化镓(p-GaAs)单晶衬底高温热氧化方法制备了β-Ga_(2)O_(3)体块薄膜。探讨了高温氧化过程中O2流量对β-Ga_(2)O_(3)体块薄膜形貌的影响。通过对体块薄膜的晶体质量、结构特性、光致发光特性的测试分析,可以发现在高温高氧环... 通过对p型砷化镓(p-GaAs)单晶衬底高温热氧化方法制备了β-Ga_(2)O_(3)体块薄膜。探讨了高温氧化过程中O2流量对β-Ga_(2)O_(3)体块薄膜形貌的影响。通过对体块薄膜的晶体质量、结构特性、光致发光特性的测试分析,可以发现在高温高氧环境下GaAs转变为β-Ga_(2)O_(3)体块薄膜的过程与Langmuir蒸发相关。当O_(2)流量较低时(0.2 L/min),GaAs衬底处于缺氧状态,所制备样品呈现纳米线状形貌;而当通入O_(2)流量超过0.4 L/min时,GaAs衬底被完全氧化为具有纳米岛状结构的β-Ga_(2)O_(3)体块薄膜,且晶体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本文提出的砷化镓单晶热氧化工艺可以高效、低成本地获得较高结晶质量的纳米结构β-Ga_(2)O_(3)体块薄膜,对于β-Ga_(2)O_(3)材料的应用具有极大的丰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氧化 纳米岛状体块薄膜 β-Ga_(2)O_(3) 氧气流量
下载PDF
离域晶态碳调控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微娜 董永利 +2 位作者 解丽萍 赵富全 冯晓彤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19年第1期45-52,共8页
为调控还原氧化石墨烯能级带隙结构,采用控制氧化和控制还原的实验策略制备了一系列还原氧化石墨烯样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对具有不同离域晶态碳结构的氧化石墨烯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为调控还原氧化石墨烯能级带隙结构,采用控制氧化和控制还原的实验策略制备了一系列还原氧化石墨烯样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对具有不同离域晶态碳结构的氧化石墨烯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氧化条件可调节氧化石墨烯结构中离域sp^2晶态碳纳米岛和sp^2杂化碳组态的尺寸和数量。氧化石墨烯的能级带隙从4.16~5.44 eV可调。随乙醇溶剂热还原条件变化,氧化石墨烯结构中sp^2碳纳米岛和碳组态彼此交联形成结构各异的芳香性C=C键结构。这种实验策略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结构中能级带隙的调节控制,并为制备能带结构可控的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电子吸收光谱 离域晶态碳 碳纳米岛 碳组态
下载PDF
不同基底对退火制备Ni纳米岛掩模形貌的影响
19
作者 薛俊俊 蔡青 +2 位作者 张保花 葛梅 陈将伟 《功能材料信息》 2017年第5期13-17,共5页
目前,刻蚀自组装在GaN薄膜上Ni纳米岛的掩模的方法是制备GaN纳米柱阵列常用手段。但是,这将对后续制备出的纳米柱产生Ni污染。除此之外,直接将GaN系的材料暴露在高温下进行Ni纳米岛掩模的制备,会对GaN材料表面产生一定的热腐蚀损伤。因... 目前,刻蚀自组装在GaN薄膜上Ni纳米岛的掩模的方法是制备GaN纳米柱阵列常用手段。但是,这将对后续制备出的纳米柱产生Ni污染。除此之外,直接将GaN系的材料暴露在高温下进行Ni纳米岛掩模的制备,会对GaN材料表面产生一定的热腐蚀损伤。因此,以GaN、SiO_2、Al_2O_3和SixNy分别为基底,对退火自组装在这4种基底上的Ni纳米岛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850℃的退火温度下,Al_2O_3基底上Ni薄膜形成的纳米岛的形貌最为规整,为最优化衬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退火 Ni纳米岛 制备
下载PDF
组合工艺对黑臭河道的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远红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146-148,共3页
采用“微纳米曝气+铁碳微电解填料+人工浮岛+异样硝化好养反硝化微生物菌剂”组合工艺对黑臭河道进行净化,研究了最佳微生物菌剂投加量和最佳曝气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水质下,微生物菌剂最佳投加量为15 g/m^(3),最佳曝气量为200 L/... 采用“微纳米曝气+铁碳微电解填料+人工浮岛+异样硝化好养反硝化微生物菌剂”组合工艺对黑臭河道进行净化,研究了最佳微生物菌剂投加量和最佳曝气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水质下,微生物菌剂最佳投加量为15 g/m^(3),最佳曝气量为200 L/h。组合工艺发挥了曝气复氧、铁碳填料、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菌剂的协同作用,增加水体中的DO,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有效消除了河道水体的黑臭情况,达到了黑臭水体修复的目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微生物菌剂 曝气量 微纳米曝气 人工浮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