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nano-copper as lubrication oil additive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晓丽 徐滨士 +3 位作者 许一 于鹤龙 史佩京 刘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5年第S2期203-206,共4页
Nano-copper used as lubrication oil additive has good tribological property and active self-repairing effect for friction pairs. The reduction in liquid phase for preparing nano-additiv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th... Nano-copper used as lubrication oil additive has good tribological property and active self-repairing effect for friction pairs. The reduction in liquid phase for preparing nano-additiv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ethod. Nano-copper was prepared by reduction in liquid phase. The different project and routine practice for preparing nano-copper were researched. The dispersion problem of nano-copper was investigated by surface treatment and high dispersion. The particles dimension, the dispersion stability and the purity of nano-copper were characterized by TEM and XRD.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the methods of the preparation and dispersion can obtain 20nm copper additive with good dispersion property in lubrication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pper LUBRICATION OIL ADDITIVE reduction in LIQUID phase DISPERSION
下载PDF
Effect of Nano-coppers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s 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Lithium Grease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 Jing Guo Xiaochuan +2 位作者 Mi Hongying Zhou Weigui Yang Xin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1期118-126,共9页
As an excellent anti-wear and friction-reducing additive,nano-copper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researches and attention in tribology field.However,the existing researches are still limited to zero-dimensional nano-coppe... As an excellent anti-wear and friction-reducing additive,nano-copper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researches and attention in tribology field.However,the existing researches are still limited to zero-dimensional nano-copper,that is,the effect of copper nanoparticles on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lubricants.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f nano-coppers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s(copper nanoparticles,copper nanowires and copper nanoplates)on the anti-wear ability and frictionreducing performance of lithium grease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And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dimension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was explained in detail.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lithium grease can be improved by the addition of nano-copper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olten copper film and the CuO tribochemical reaction film on the worn surface.And the dimension of nano-copper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its tribological property.The copper nanoparticles can play the role of nano-bearing to change the friction form from sliding friction to rolling friction,which would decrease the wear loss of friction pairs.The wear loss can be sharply decreased by addition of copper nanoplates with micron-scale diameter and lamellar structure which significantly prevents the direct contact of micro-protrusions on the surface of friction pairs and reduces the“welding”between micro-protrusions due to local high temperature caused by fri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pper DIMENSION ADDITIVE TRIBOLOGY
下载PDF
Nano-copper ions assembled cellulose-based composite with antibacterial activity for biodegradable personal protective mask
3
作者 Xinyi Shao Jian Wang +5 位作者 Zetan Liu Na Hu Ruimin Zhang Cailin Quan Xinjie Yao Cuihua Dong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0期1544-1554,共11页
The current SARS-CoV-2 pandemic has resulted in the widespread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articularly face masks.However,the use of commercial disposable face masks puts great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In... The current SARS-CoV-2 pandemic has resulted in the widespread use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articularly face masks.However,the use of commercial disposable face masks puts great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In this study,nano-copper ions assembled cotton fabric used in face masks to impar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has been discussed.To produce the nanocomposite,the cotton fabric was modified by sodium chloroacetate after its mercerization,and assembled with bactericidal nano-copper ions(about 10.61 mg·g^(–1))through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It demonstrated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because the gaps between fibers in the cotton fabric allow the nano-copper ions to be fully released.Moreover,the antibacterial efficiency was maintained even after 50 washing cycles.Furthermore,the face mask constructed with this novel nanocomposite upper layer exhibited a high particle filtration efficiency(96.08%±0.91%)without compromising the air permeability(28.9 min·L^(–1)).This green,economical,facile,and scalable process of depositing nano-copper ions onto modified cotton fibric has great potential to reduce disease transmission,resource consumption,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waste,while also expanding the range of protective fabr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ulose-based nanocomposite biodegradable antibacterial fabric nano-copper ions face masks
原文传递
Structure of nano-copper and nano-conductive fibers 被引量:4
4
作者 Zhang, ZK Cui, ZL +2 位作者 Chen, KZ Wang, YN Ning, YP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7年第18期1535-1538,共4页
VARIOUS small inorganic solid grain catalysts, alloys and films consisting of various nano-size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methods. The study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integrated mat... VARIOUS small inorganic solid grain catalysts, alloys and films consisting of various nano-size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methods. The study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integrated material physics with chemistry, 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ZATION nano-copper nano-conductive fibers.
原文传递
一步合成纳米CuO及其催化降解玫瑰红B染料废水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谢锦文 李文 +1 位作者 李攀荣 王佳琪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采用以硝酸铜、氨水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的沉淀法,一步合成出纳米CuO,并进一步考察这些材料对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玫瑰红B染料废水的脱色性能。通过XRD、N_(2)-吸附脱附及SEM等表征手段对纳米CuO的结构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所获样品均为具... 采用以硝酸铜、氨水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的沉淀法,一步合成出纳米CuO,并进一步考察这些材料对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玫瑰红B染料废水的脱色性能。通过XRD、N_(2)-吸附脱附及SEM等表征手段对纳米CuO的结构进行表征。XRD结果表明,所获样品均为具有单斜晶体结构的纳米CuO。N_(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纳米CuO是介孔结构,孔径多集中分布在3~4nm处。SEM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CuO为球状,且由大量的纳米CuO薄片自组装而成。脱色率测试结果表明,纳米CuO对催化H2O_(2)降解玫瑰红B染料废水具有较好的效果,反应约2h的脱色率可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合成 纳米CUO 催化 玫瑰红B染料废水
下载PDF
材料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铜纳米线及其衍生物的可控制备实验为例
6
作者 任衍彪 于延新 +2 位作者 亓敬波 张临财 朱丹丹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77-179,159,共4页
《材料综合实验》是一门涵盖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实验设计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科学创新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其中,铜基纳米材料广泛地应用在催化、新能源及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本文以一维铜纳米线的制... 《材料综合实验》是一门涵盖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实验设计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科学创新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其中,铜基纳米材料广泛地应用在催化、新能源及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本文以一维铜纳米线的制备实验为例,探索铜纳米线的可控制备,提出铜纳米线可能生长机制并拓展制备铜纳米线的多维衍生物。通过本实验实例以此来培养材料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思维及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综合实验 纳米材料 铜纳米线 可控制备 衍生物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铜纳米粒子微观摩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润玲 王鹏 +4 位作者 杨杰 杨卓宇 杜航 曹蔚 郭俊德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20,共11页
为了从微观角度研究石墨烯负载铜纳米粒子在摩擦副间的运动状态,分析石墨烯负载铜纳米粒子作为流体润滑添加剂的润滑机理,探究其协同减摩抗磨机理.利用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石墨烯负载铜纳米粒子和液氩作为基础流体的分子动力学模型,... 为了从微观角度研究石墨烯负载铜纳米粒子在摩擦副间的运动状态,分析石墨烯负载铜纳米粒子作为流体润滑添加剂的润滑机理,探究其协同减摩抗磨机理.利用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石墨烯负载铜纳米粒子和液氩作为基础流体的分子动力学模型,模拟了石墨烯负载铜纳米粒子在基础流体中的微观运动和摩擦过程.结果表明:铜粒子在摩擦副间的运动既有平移又有旋转,且铜粒子有裂变迁移,这与纳米粒子自修复作用和滚珠轴承效应的推论相一致,而石墨烯只有平移,且易吸附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副间的摩擦.用石蜡作为基础油,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石墨烯/纳米铜作为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分子动力学理论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均表明:石墨烯负载铜纳米粒子添加剂在较大载荷下更易发挥其协同减摩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铜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添加剂 润滑机理
下载PDF
基于Ag@Cu-MOF/GCE传感器检测VC的研究
8
作者 邢晓轲 邢鹏 胡萍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4-179,共6页
合成制备具有多变体结构的银@铜有机骨架纳米复合材料(Silver@copper organic skeleton nanocomposites,Ag@Cu-MOF)并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构建Ag@Cu-MOF/GCE以对VC进行快速检测分析。通过对Ag@Cu-MOF和磷酸盐缓冲溶... 合成制备具有多变体结构的银@铜有机骨架纳米复合材料(Silver@copper organic skeleton nanocomposites,Ag@Cu-MOF)并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构建Ag@Cu-MOF/GCE以对VC进行快速检测分析。通过对Ag@Cu-MOF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的优化确定Ag@Cu-MOF/GCE的最佳工作条件。结果显示Ag@Cu-MOF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催化作用,可有效提高Ag@Cu-MOF/GCE的灵敏度。VC浓度与其对应的氧化峰电流在0.5~1500μmol/L呈线性关系,R2=0.9987,检出限(S/N=3)为0.1942μmol/L,明显优于其它传感器,且Ag@Cu-MOF/GCE对常见共存物葡萄糖、蔗糖、果糖、Ca^(2+)、Mg^(2+)、Zn^(2+)、Fe3+以及多巴胺等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加标回收率在96.12%~98.25%之间,可信度较高。Ag@Cu-MOF/GCE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灵敏度高,在果蔬中VC的快速分析方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银纳米粒子 铜金属有机骨架 纳米复合材料 传感器
下载PDF
纳米氧化亚铜和氧化铜的肺细胞毒性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汤蕾 李鑫 +2 位作者 李昕畅 罗琳 曹林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8-485,共8页
纳米农药的广泛应用将不可避免导致其重要成分(比如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的环境残留。人体可通过灰尘吸入、饮水及农产品摄入等方式暴露于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因此,阐明它们的健康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我们首次对比研... 纳米农药的广泛应用将不可避免导致其重要成分(比如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的环境残留。人体可通过灰尘吸入、饮水及农产品摄入等方式暴露于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因此,阐明它们的健康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我们首次对比研究了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的A549肺细胞毒性差异,并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角度探讨了细胞毒性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均具有显著的A549细胞毒性,观察到的最低效应浓度分别为20 mg·L^(-1)和5 mg·L^(-1)。纳米氧化亚铜表现出更强的细胞毒性作用,100 mg·L^(-1)时细胞活性抑制率达到95%。活性氧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均可诱导活性氧生成,呈现时间与浓度依赖关系。纳米氧化亚铜的活性氧诱导作用明显强于纳米氧化铜,24 h最大诱导率分别为对照组的3.5倍和1.5倍。线粒体膜电位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亚铜比纳米氧化铜具有更强的线粒体去极化作用,并呈剂量(1~100 mg·L^(-1))依赖关系,最大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率分别为60%和20%。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结果与细胞毒性的结果基本一致,提示了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可能是导致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细胞毒性的关键分子机制。本研究揭示了纳米氧化铜和纳米氧化亚铜的肺细胞毒性差异及潜在分子机制,可为纳米农药的健康风险评估及合理施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纳米氧化亚铜 肺细胞 细胞毒性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下载PDF
甲酸处理的纳米铜无压烧结性能及高温老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瑜 戴东方 +2 位作者 杨仁彬 陈显平 王平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2-48,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甲酸铜高温分解反应的纳米铜无压烧结工艺,旨在解决现有铜烧结技术中铜易氧化且需要辅助压力的问题。通过甲酸溶液对纳米铜颗粒(Cu NPs)进行预处理,生成致密的甲酸铜膜,经烧结后最终形成Cu-Cu接头。接头烧结质量试验表明... 介绍了一种基于甲酸铜高温分解反应的纳米铜无压烧结工艺,旨在解决现有铜烧结技术中铜易氧化且需要辅助压力的问题。通过甲酸溶液对纳米铜颗粒(Cu NPs)进行预处理,生成致密的甲酸铜膜,经烧结后最终形成Cu-Cu接头。接头烧结质量试验表明,甲酸反应时间10 min、聚乙二醇(PEG)溶剂、0.048 mm砂纸打磨基材表面以及5℃/min的升温速率为最优烧结条件。在该条件下,实现了纳米铜无压烧结,制备的接头剪切强度可达16.18 MPa,电阻率低至570μΩ/m。经过200 h高温老化实验,接头的剪切强度仍可达到9.38 MPa,验证了该烧结工艺的可靠性。文中所提出的工艺为实现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的可靠互联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处理 无压烧结 纳米铜 高温老化
下载PDF
十八胺改性可溶铜纳米颗粒的两相合成与表征
11
作者 钟理 陈志林 +1 位作者 李克 夏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45-1949,共5页
以辛酸钠为相转移催化剂,十八胺为配体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十八胺改性稳定有机可溶的铜纳米颗粒。采用^(1)H NMR对反应路径进行了探究,并通过红外光谱和XPS分析了铜纳米颗粒与十八胺之间的作用方式。透射电镜结果表明,铜纳米颗... 以辛酸钠为相转移催化剂,十八胺为配体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制备了十八胺改性稳定有机可溶的铜纳米颗粒。采用^(1)H NMR对反应路径进行了探究,并通过红外光谱和XPS分析了铜纳米颗粒与十八胺之间的作用方式。透射电镜结果表明,铜纳米颗粒粒径为1~4 nm。溶有1%铜纳米颗粒的纳米油品可以在多种条件下长时间保存而不发生沉降。TGA的测试结果解释了铜纳米颗粒在溶液中具有高溶解度和高稳定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 十八胺 配体 油溶性 化学还原 稳定性
下载PDF
纳米铜电脉冲烧结电阻时变特性
12
作者 李显东 熊鼎 +3 位作者 肖天飞 蓝茗演 何桦 李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29-4435,共7页
纳米铜电脉冲烧结是一种高强度、高耐温、低耗能的快速芯片封装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技术的应用优化,对于瞬态烧结过程的物理机制探索较少。为此,文中重点研究了电脉冲作用下纳米铜烧结样品的电阻时变特性,... 纳米铜电脉冲烧结是一种高强度、高耐温、低耗能的快速芯片封装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技术的应用优化,对于瞬态烧结过程的物理机制探索较少。为此,文中重点研究了电脉冲作用下纳米铜烧结样品的电阻时变特性,并结合高速摄影、剪切测试、扫描电镜等观测手段,进一步阐释了样品电阻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电阻与剪切强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即电阻越低、剪切强度越大。首次脉冲放电时,样品电阻主要受纳米铜颗粒键合反应的影响,随时间呈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后续脉冲放电时,电阻主要受焦耳加热效应的影响,随时间呈上升速度趋缓的变化。电脉冲烧结存在最佳放电次数:当小于最佳次数时,焊层随放电次数的增加变得愈加致密,使其电阻减小而剪切强度增大;当大于最佳次数时,焊层劣化随放电次数的增加而加重,导致电阻增大而剪切强度减小。最后提出了一种样品电阻的计算模型,该模型能准确预测电脉冲作用下电阻的时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 电脉冲烧结 样品电阻 时变特性 预测模型
下载PDF
Cu-ZnIn_(2)S_(4)/Ti_(3)C_(2)高效光催化还原水中Cr(Ⅵ)
13
作者 刘坤 杨鑫 +3 位作者 茆平 孙爱武 沈锦优 丁宁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6-463,共8页
采用水热反应在超薄纳米片Ti_(3)C_(2)上原位生长Cu-ZnIn_(2)S_(4)复合微球,合成出Cu-ZnIn_(2)S_(4)/Ti_(3)C_(2)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可见光下光催化还原水中Cr(Ⅵ)(50 mg/L)。表征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中的Cu主要以单质铜的形式存在,但含... 采用水热反应在超薄纳米片Ti_(3)C_(2)上原位生长Cu-ZnIn_(2)S_(4)复合微球,合成出Cu-ZnIn_(2)S_(4)/Ti_(3)C_(2)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可见光下光催化还原水中Cr(Ⅵ)(50 mg/L)。表征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中的Cu主要以单质铜的形式存在,但含量较低;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性能较ZnIn_(2)S_(4)显著提升。实验结果表明:得益于Cu的掺杂提高了载流子密度和电荷传输效率以及其直接还原Cr(Ⅵ)的性能,光照60 min后Cu-ZnIn_(2)S_(4)对Cr(Ⅵ)的去除率可达69.5%,高于ZnIn_(2)S_(4)的44.3%;引入Ti_(3)C_(2)后,复合材料的强界面作用有效延长了光生载流子的寿命,使得光照60 min后Cu-ZnIn_(2)S_(4)/Ti_(3)C_(2)对Cr(Ⅵ)的去除率可达100%;Cu-ZnIn_(2)S_(4)/Ti_(3)C_(2)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光催化还原 ZnIn_(2)S_(4) Ti_(3)C_(2) 纳米铜负载
下载PDF
纳米硅溶胶改性铜尾矿砂浆力学性能及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银嘉 李栋伟 +4 位作者 季安 秦子鹏 夏明海 贾志文 陈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144,149,共6页
为促进铜尾矿(CT)回收利用,助力水泥基材料可持续发展,选用江西德兴铜尾矿为掺料制备砂浆,通过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结合微观电镜(SEM)方法,研究铜尾矿砂浆及不同掺量纳米硅溶胶改性铜尾矿砂浆强度的演变规律及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铜... 为促进铜尾矿(CT)回收利用,助力水泥基材料可持续发展,选用江西德兴铜尾矿为掺料制备砂浆,通过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结合微观电镜(SEM)方法,研究铜尾矿砂浆及不同掺量纳米硅溶胶改性铜尾矿砂浆强度的演变规律及微观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铜尾矿作为外掺剂加入砂浆体系,会引起砂浆强度降低,强度下降幅度随着龄期延长逐渐放缓,铜尾矿对后期强度增长有利;3%掺量纳米硅溶胶(CNS)改性抗压强度效果最佳,前期效果提升30%,后期强度增加7%,抗折强度最大值所对应的硅溶胶的掺量略有不同,早期1%掺量较好,后期3%掺量最佳。结合铜尾矿和硅溶胶-铜尾矿样品微观结构分析可知,后期铜尾矿粉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_(2)晶体发生反应,生成C-S-H胶凝物质,使后期强度降低缓慢,而纳米硅溶胶则发挥火山灰、颗粒填充和晶核效应,促进水泥水化作用,从而改善铜尾矿砂浆性能及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砂浆 纳米硅溶胶 力学性能 微观机理
下载PDF
纳米级铜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对烟草叶斑类病害的防治效果
15
作者 马欣 寇宝实 +5 位作者 李继博 彭超 刘倩雯 高萌萌 张崇 顾铭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60-64,共5页
选用新型农药纳米级铜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为试验药剂,常规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以4种主要烟草叶斑类病害角斑病、野火病、靶斑病、赤星病作为防控对象,分别在辽宁省开原市和凤城市试验地连续2年开展了田间防治试验。结... 选用新型农药纳米级铜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为试验药剂,常规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以4种主要烟草叶斑类病害角斑病、野火病、靶斑病、赤星病作为防控对象,分别在辽宁省开原市和凤城市试验地连续2年开展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相比,纳米级铜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角斑病、野火病、靶斑病和赤星病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用量1 050 g/hm~2连续施药2次,最好防治效果分别可达75.61%、76.90%、81.35%和60.71%。为了验证纳米级铜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的安全性,在开原市试验地进行烟株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纳米级铜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处理后的烟株,株高为118.12 cm,茎围为9.11 cm,有效叶片数为21.51片,最大叶面积为2 487.18 cm2,均略高于对照药剂,且对烟株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铜 波尔多液 烟草叶斑类病害 防治效果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可催化高氯酸钠热分解的三维微纳多孔铜的合成
16
作者 宋绍意 黎学明 +4 位作者 杨文静 何苗 倪婕 简燕 曾旭钟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采用氢气泡模板法成功制备了具有三维微纳米结构的多孔铜层,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多孔铜(PCu)三维结构的影响,通过溶剂挥发法将NaClO_(4)嵌入所制备的PCu内,合成了内嵌NaClO_(4)的多孔铜复合材料。结果表... 采用氢气泡模板法成功制备了具有三维微纳米结构的多孔铜层,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多孔铜(PCu)三维结构的影响,通过溶剂挥发法将NaClO_(4)嵌入所制备的PCu内,合成了内嵌NaClO_(4)的多孔铜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具有Cl-、PEG和CTAB三者协同的多孔铜层的孔径最小且分布最均匀,整体孔隙率约为94%,孔隙上下贯通,孔壁相互连接具有自支撑作用。将该种PCu内嵌30μL浓度为0.85 mol/L的NaClO_(4)乙醇溶液后进行DSC热分析发现,NaClO_(4)的分解温度从517℃下降至321℃,表明三维微纳米多孔铜层对NaClO_(4)热分解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可广泛用于推进剂、炸药和烟火材料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结构 多孔铜 氢气泡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内嵌技术 热催化
下载PDF
“双创”人才培养实践:从“污泥铜”到“纳米铜”的工程化
17
作者 胡国文 刘达标 +3 位作者 甄立平 张托 孟跟平 汪宝堆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3期264-267,共4页
发展“双创”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服务国家“双创”战略,同时实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我国“双创”教育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为初步的水平,尤其表现在实践的不足。为了探索有... 发展“双创”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服务国家“双创”战略,同时实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目前我国“双创”教育的发展仍然处于较为初步的水平,尤其表现在实践的不足。为了探索有效的“双创”实践活动,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使学生深入企业一线。通过学习含铜污泥熔炼工艺,结合企业需求,提供了一种利用含有金属的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纳米铜粉末和纳米铜合金粉末的系统,实现了公斤级超小尺寸纳米铜粉的技术突破。该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对科研与研发的异同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企业针对性的培养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创 人才培养 污泥铜 纳米铜
下载PDF
氨气沉淀法制备碱式硝酸铜及其形貌机理研究
18
作者 王新安 范天博 +3 位作者 赵一波 刘森 郭洪范 李雪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6-545,共10页
本文以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氨气沉淀法制备了多种形貌的碱式硝酸铜。研究了反应过程中温度、通氨时间和通氨速率对产品微观形貌和产品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90℃、通氨速率500 mL/min时,产品收率达到50%,... 本文以硝酸铜为原料,采用氨气沉淀法制备了多种形貌的碱式硝酸铜。研究了反应过程中温度、通氨时间和通氨速率对产品微观形貌和产品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90℃、通氨速率500 mL/min时,产品收率达到50%,产品形貌为类六方片状,分散性好,粒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在产品中发现由纳米级碱式硝酸铜颗粒紧密排布而成的二维纳米网状结构,上面分布有纳米级微孔。采用Morphology及CASTEP程序对碱式硝酸铜生长习性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由温度引起的(001)晶面显露程度变化是导致宏观形貌不规则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铜 碱式硝酸铜 氨气沉淀法 纳米结构 形貌
下载PDF
纳米铜碳复合物对断奶伊拉兔生长性能和空肠机械屏障的影响
19
作者 狄斌 杨国峰 +5 位作者 廖维连 贺佳仪 钟辛悦 郭娉婷 高玉云 金灵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575-4586,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纳米铜碳复合物(NCCC)对断奶伊拉兔生长性能和空肠机械屏障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断奶伊拉兔2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低剂量组(基础饲粮+50 mg/kg NCCC)、中剂量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水平纳米铜碳复合物(NCCC)对断奶伊拉兔生长性能和空肠机械屏障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断奶伊拉兔2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低剂量组(基础饲粮+50 mg/kg NCCC)、中剂量组(基础饲粮+100 mg/kg NCCC)、高剂量组(基础饲粮+200 mg/kg NCCC)和抗生素组(基础饲粮+60 mg/kg盐霉素)。试验从仔兔35日龄开始,持续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 mg/kg NCCC可显著提高断奶伊拉兔的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100和200 mg/kg NCCC可显著降低断奶伊拉兔的腹泻率(P<0.05),但添加不同水平的NCCC对断奶伊拉兔全净膛率、半净膛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100 mg/kg NCCC显著降低断奶伊拉兔蚓突指数(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NCCC显著降低了断奶伊拉兔胸腺指数(P<0.05),而添加不同水平的NCCC对断奶伊拉兔的脾脏指数和圆小囊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NCCC均可显著提高断奶伊拉兔空肠绒毛高度(P<0.05),且添加200 mg/kg NCCC可显著提高断奶伊拉兔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在基因表达方面,饲粮中添加200 mg/kg NCCC可显著促进断奶伊拉兔空肠黏膜中闭合小环蛋白-1(ZO-1)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而饲粮中添加50 mg/kg NCCC可显著促进断奶伊拉兔空肠黏膜中闭锁蛋白(OCLN)的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NCCC可通过提高断奶伊拉兔平均日增重、降低腹泻率、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来修复断奶伊拉兔的空肠机械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碳复合物 断奶伊拉兔 生长性能 肠道机械屏障
下载PDF
纳米铜润滑油在煤矿机械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金阳 陈亚楠 孟昭 《煤质技术》 2023年第2期76-84,共9页
工业闭式齿轮作为煤矿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传动装置,将纳米铜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加入工业闭式齿轮油中进行纳米铜润滑油的理化性能研究,对了解其使用寿命、使用条件和应用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纳米铜的XRD图像及粒度分布,对其运动黏... 工业闭式齿轮作为煤矿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传动装置,将纳米铜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加入工业闭式齿轮油中进行纳米铜润滑油的理化性能研究,对了解其使用寿命、使用条件和应用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纳米铜的XRD图像及粒度分布,对其运动黏度、黏度指数、机械杂质、水分、铜片腐蚀、起泡性、液相锈蚀、倾点等理化性能进行测试,利用四球试验机检测工业闭式齿轮油的综合磨损指数和磨斑直径,并对纳米铜在闭式齿轮油中的抗磨与极压性能进行验证,以验证其不会对工业闭式齿轮油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将纳米铜润滑油应用于煤矿机械设备中以提高其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在工业闭式齿轮油中添加纳米铜,与未添加纳米铜的工业闭式齿轮油相比,其运动黏度、黏度指数与倾点分别增加了11.7%、11.5%与55.6%,即在工业闭式齿轮油中添加纳米铜未对工业闭式齿轮油的运动黏度、黏度指数、机械杂质、铜片腐蚀、液相锈蚀、水分、起泡性和倾点等理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铜片腐蚀、液相锈蚀、水分与起泡性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通过四球试验,综合磨损指数与磨斑直径相比于未添加纳米铜的工业闭式齿轮油分别改善了13.4%与79.3%,即纳米铜的添加可增强润滑油的极压与抗磨性能并保护煤矿机械设备。将纳米铜润滑油经过6个月的现场应用,吨煤用电量降低4.9%,经济效益明显。现场应用后的纳米铜润滑油主要理化性能均未超过换油指标,由此表明添加纳米铜后的工业闭式齿轮油性能稳定,即纳米铜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业闭式齿轮油的理化性能,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进一步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 润滑油 煤矿机械设备 工业闭式齿轮油 理化性能 黏度指数 抗磨性能 吨煤用电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