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y Doping Liq into an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维 鲁富翰 +3 位作者 蒋雪茵 张志林 朱文清 徐贵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8,共6页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 incorporating an n-doping transport layer comprised of 8-hydroxy-quin- olinato lithium (Liq) doped into 4' 7- diphyenyl-1,10-phenanthroline (BPhen) as ETL and a p-doping t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 incorporating an n-doping transport layer comprised of 8-hydroxy-quin- olinato lithium (Liq) doped into 4' 7- diphyenyl-1,10-phenanthroline (BPhen) as ETL and a p-doping transport layer that includes tetrafluro-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F4- TCNQ) doped into 4,4′, 4″-tris (3-methylphenylphenylamono) triphe- nylamine (m-MTDATA) are demonstrated.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improvement in the conductivity of transport layers, hole-only and electron-only devices are fabricated. The current and power efficiency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introducing an n-doping (BPhen:33wt% Liq) layer as an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ETL) and a p-doping layer composed of m-MTDATA and F4- TCNQ as a hole transport layer (HT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device (without doping) , the current efficiency and power efficiency of the most efficient device (device C) are enhanced by approximately 51% and 89% ,respectively, while driving voltage is reduced by 29%. This improvement is attributed to the improved conductivity of the transport layers that leads to efficient charge balance in the emission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 N-DOPING current efficiency electron transport CONDUCTIVITY
下载PDF
Strong Current-Polarization and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in FeN3-Embedded Armchair Graphene Nanoribbons
2
作者 Ying-chao Wu Jia-rui Rao Xiao-fei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56-760,733,共6页
Motivated by the recent advances of transition-metal-nitrogen-carbon (TM-N-C) materials in catalysis,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FeN3-embedded armchair and zigzag graphene nano... Motivated by the recent advances of transition-metal-nitrogen-carbon (TM-N-C) materials in catalysis,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FeN3-embedded armchair and zigzag graphene nanoribbons (FeN3@AGNRs, FeN3@ZGNRs) with different widths. The first-principl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eN3 induces significant changes on the band structures of both ZGNRs and AGNRs, making the resultant system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pristine ones and own room-temperature stable ferromagnetic (FM) ground states. While only FeN3@AGNRs possess a significant spin-dependent negative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NDR) and a striking current polarization (nearly 100%) behaviors, due to that FeN3 introduces two isolated spin-down states, which contribute current with different performances when they couple with different frontier orbits. It is suggested that by embedding FeN3 complexes, AGNRs can be used to build spin devices in spintr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tion-metal-nitrogen-carbon current polarization electronic transport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
下载PDF
Anisotropic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the phase-separated La_(0.67)Ca_(0.33)MnO_3/NdGaO_3 (001) films
3
作者 张洪瑞 刘渊博 +3 位作者 王拴虎 洪德顺 吴文彬 孙继荣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401-406,共6页
The anisotropic transport property was investigated in a phase separation La(0.67)Ca(0.33)MnO3(LCMO) film grown on(001)-oriented Nd GaO3(NGO) substrate.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sistivity along the b-axis is ... The anisotropic transport property was investigated in a phase separation La(0.67)Ca(0.33)MnO3(LCMO) film grown on(001)-oriented Nd GaO3(NGO) substrate.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sistivity along the b-axi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along the a-axis. Two resistivity peaks were observed i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t measurement along the b-axis, one located at 91 K and the other centered at 165 K. Moreover, we also studied the response of the resistivities along the two axes to various electric currents, magnetic fields, and light illuminations. The resistivities along the two axes are sensitive to the magnetic field. However, the electric current and light illumination can influence the resistivity along the b-axis obviously, but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resistivity along the a-axi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believe that an anisotropicstrain-controlled MnO6 octahedra shear-mode deformation may provide a mechanism of conduction filaments paths along the a-axis, which leads to the anisotropic transport prop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ic transport magnetic field electric currents light illuminations
下载PDF
不同入射角度下强流脉冲电子束能量沉积剖面和束流传输系数模拟计算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海亮 邱爱慈 +2 位作者 张嘉生 黄建军 孙剑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8-782,共5页
强流脉冲电子束在材料中的能量沉积剖面、能量沉积系数和束流传输系数受其入射角的影响很大 ,理论计算了 0 .5~ 2 .0MeV的电子束以不同的入射角在Al材料中的能量沉积剖面和能量沉积系数 ,并且还计算了 0 .4~ 1.4MeV电子束以不同入射... 强流脉冲电子束在材料中的能量沉积剖面、能量沉积系数和束流传输系数受其入射角的影响很大 ,理论计算了 0 .5~ 2 .0MeV的电子束以不同的入射角在Al材料中的能量沉积剖面和能量沉积系数 ,并且还计算了 0 .4~ 1.4MeV电子束以不同入射角穿透不同厚度C靶的束流传输系数。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入射角的增大 ,靶材表面层单位质量中沉积的能量增大 ,电子在靶材料中穿透深度减小 ,能量沉积系数减小 ,相应的束流传输系数也减小 ;能量为 0 .5~ 2 .0MeV的电子束当入射角在 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模拟计算 入射角 电子输运 能量沉积 束流传输系数 固体靶
下载PDF
一种采用无源钳位电路的新型零电压零电流开关变换器 被引量:28
5
作者 孙铁成 王宏佳 +2 位作者 张学广 刘鸿鹏 高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72-76,共5页
针对传统的全桥移相PWM零电压零电流(ZVZCS)DC-DC变换器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在副边采用无源钳位电路的新型全桥移相PWMZVZCSDC-DC变换器。这种变换器可以有效实现超前桥臂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以及滞后桥臂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这里详... 针对传统的全桥移相PWM零电压零电流(ZVZCS)DC-DC变换器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在副边采用无源钳位电路的新型全桥移相PWMZVZCSDC-DC变换器。这种变换器可以有效实现超前桥臂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以及滞后桥臂开关管的零电流开关。这里详细分析了此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变换器各个阶段的工作模态,并且分析了此变换器实现软开关的条件。理论分析表明这种变换器具有副边电压应力低,实现软开关负载范围大,辅助电路损耗小等优点。通过一台0.8kW,60kHz的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证明该变换器能够在较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滞后桥臂的零电流关断,适用于大功率应用IGBT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全桥变换器 无源钳位 零电压零电流开关
下载PDF
特高压电晕笼的多分裂导线电晕损失测量系统 被引量:31
6
作者 尤少华 刘云鹏 +3 位作者 万启发 律方成 邬雄 陈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4-249,共6页
为准确、连续地测量特高压分裂导线电晕损失,对传统的电桥法进行改进并根据特高压电晕笼机械与电气特性,结合光纤传输技术,采用混合型光供电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量特高压电晕笼中分裂导线电流;采用电容分压器测量特高压电晕笼导线试验电... 为准确、连续地测量特高压分裂导线电晕损失,对传统的电桥法进行改进并根据特高压电晕笼机械与电气特性,结合光纤传输技术,采用混合型光供电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量特高压电晕笼中分裂导线电流;采用电容分压器测量特高压电晕笼导线试验电压。基于虚拟仪器技术,采用瞬时功率法研制了一套光纤数字化特高压电晕笼电晕损失测量系统,经校验该系统满足0.2级准确度要求,能够较为准确测量电晕笼导线电晕损失。对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用8×LGJ-500/35导线开展起始电晕特性和电晕损失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燥条件下分裂导线起晕场强为27.64 kV/cm(峰值),正常运行电压下不会出现全线起晕的情况;20 mm/h大雨条件下分别对应特高压交流单回试验线段边相和中相导线表面场强,电晕笼导线电晕损失为50.83 W/m和59.73 W/m;可以应用该系统进一步研究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晕损失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 电晕笼 分裂导线 电桥法 光纤 电晕损失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下载PDF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全桥变换器的均压均流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9
7
作者 章涛 阮新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47-50,共4页
该文分析了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全桥变换器输入不均压输出不均流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具有三个闭环的交错控制策略,均压环的输出分别校正两个电流内环的给定值,使输入电压高的模块输出电流变大,输入电压低的模块输出电流变小,从而实现该... 该文分析了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全桥变换器输入不均压输出不均流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具有三个闭环的交错控制策略,均压环的输出分别校正两个电流内环的给定值,使输入电压高的模块输出电流变大,输入电压低的模块输出电流变小,从而实现该变换器输入电压均分和输出电流的均流;同时交错控制下的电流纹波抵消效应使输出滤波容得到了减小,论文最后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全桥变换器 交错控制 均压 均流
下载PDF
应用逆阻型IGBT的移相控制电流型全桥零电流开关DC/DC变换器 被引量:21
8
作者 朱选才 徐德鸿 +1 位作者 Hidetoshi Umida Kazuaki Mino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5-49,共5页
介绍了一种使用新型的逆阻型IGBT(RB-IGBT)的电流型移相控制的全桥ZCSDC/DC变换器。介绍了逆阻型IGBT结构和特点,和普通IGBT不同,此新型IGBT具有双向阻断能力,适用于电流型电路。在该文所提到的电路中,通过引入谐振元件和利用电路中原... 介绍了一种使用新型的逆阻型IGBT(RB-IGBT)的电流型移相控制的全桥ZCSDC/DC变换器。介绍了逆阻型IGBT结构和特点,和普通IGBT不同,此新型IGBT具有双向阻断能力,适用于电流型电路。在该文所提到的电路中,通过引入谐振元件和利用电路中原有的寄生参数如变压器漏感,同时加入开关管的开关重叠时间,可以使得IGBT获得零电流关断条件,消除由于IGBT关断时候拖尾电流造成的关断损耗。该文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零电流关断条件,最后通过一个4kW实验装置的实验结构验证了前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逆阻型IGBT 移相控制 零电流开关
下载PDF
二端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利光 李勇 +1 位作者 塚田捷 田上胜规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利用基于Green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两个苯环分子耦合成的二端子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导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在考虑到每一个碳原子中只有一个π轨道电子参与传导,注意到分子桥体和原子电极之间的Hoping积分比较弱的情况下 (... 利用基于Green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两个苯环分子耦合成的二端子纳米分子桥的量子传导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在考虑到每一个碳原子中只有一个π轨道电子参与传导,注意到分子桥体和原子电极之间的Hoping积分比较弱的情况下 (约为普通值的 0 6),得出入射电子通过二端纳米分子桥的电子传输谱。结果显示透射电子传输峰值的出现是传导电子与分子轨道能级谐振的结果,而电子传输的振荡特性是透射电子粒子性与波动性同时存在时的物理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分子桥 紧密键联结 量子传导 电子传输谱
下载PDF
并二苯环纳米分子桥的电子传导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利光 郁鼎文 +1 位作者 李勇 田上胜规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3-536,共4页
利用基于GreenFunction的Tight binding方法,对由平面苯分子环耦合成的二端子纳米分子桥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纳米分子桥传输到不对称端点的电子传输概率,揭示出传导电子与分子轨道共振时传输峰值的出现和电子... 利用基于GreenFunction的Tight binding方法,对由平面苯分子环耦合成的二端子纳米分子桥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纳米分子桥传输到不对称端点的电子传输概率,揭示出传导电子与分子轨道共振时传输峰值的出现和电子传输振荡的物理机制.利用Fisher Lee关系式和电子流密度理论,在传输概率出现峰值的四个能量点E=±0.68和E=±1.38处计算了分子桥内的电子流分布,给出了这些能量点处环电流生成的物理解释和键电流的最大值,并且给出了分子内电流分布的图形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桥 电子传输 电流
下载PDF
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功率平衡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建强 符里 +2 位作者 杨景熙 杜会谦 裴春兴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4-53,共10页
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PETT(Power Electronic Traction Transformer)与传统工频牵引变压器相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等优点。针对采用级联H桥和双有源桥式DAB(Dual Active Bridge)变换器的PETT主电路拓扑,首先对级联H桥进行数学建... 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PETT(Power Electronic Traction Transformer)与传统工频牵引变压器相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等优点。针对采用级联H桥和双有源桥式DAB(Dual Active Bridge)变换器的PETT主电路拓扑,首先对级联H桥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平均电压调节的直流电压平衡控制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并联输出DAB变换器传输功率不平衡的影响因素,得出其功率平衡原理,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平均输出电流调节的均流控制方法。构建PETT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出的级联H桥直流电压平衡控制方法以及并联输出DAB变换器均流控制方法进行仿真研究。设计并搭建2个功率单元组成的PETT实验平台,对上述控制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相符,验证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 功率平衡控制 级联H桥 直流电压平衡控制 双有源桥式变换器 输出均流控制
下载PDF
双电子传输层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效率及其衰减的改善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勍 陈炳月 +2 位作者 杨魏强 张彤蕾 吕昭月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3-1058,共6页
采用Bphen和BCP制成双电子传输层(Double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s,DETLs)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与Bphen单独作ETL的器件相比,DETLs器件具有较小的空穴漏电流,效率提升10%。与BCP独自作ETL的器件相比,更多的电子注入使DETLs器件的效率... 采用Bphen和BCP制成双电子传输层(Double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s,DETLs)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与Bphen单独作ETL的器件相比,DETLs器件具有较小的空穴漏电流,效率提升10%。与BCP独自作ETL的器件相比,更多的电子注入使DETLs器件的效率在50~600 m A/cm2的电流范围内没有衰减。BCP作ETL的器件的效率从50 m A/cm2时的2.5 cd/A衰减至300 m A/cm2的2.1 cd/A,衰减了16%。Cs2CO3∶BCP独自作ETL的器件效率在50~300 m A/cm2的电流范围内衰减了30%,而Bphen/Cs2CO3∶BCP作DETLs的器件效率在50~600 m A/cm2的电流范围内衰减幅度为0,原因是Bphen阻挡了Cs原子扩散至发光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效率 效率衰减 电子传输层 泄漏电流
下载PDF
纳米三苯环分子带不对称电子传导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利光 郁鼎文 +1 位作者 李勇 Terence K S W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8-1002,共5页
利用基于G reen Function的Tight-b ind ing方法,对由三个苯分子环耦合成的输入与输出电极不对称纳米分子带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分子带传输到不对称端点的电子传输谱。利用F isher-Lee关系式和量子流密度理... 利用基于G reen Function的Tight-b ind ing方法,对由三个苯分子环耦合成的输入与输出电极不对称纳米分子带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分子带传输到不对称端点的电子传输谱。利用F isher-Lee关系式和量子流密度理论,在传输峰值的六个能量点E=±0.45 eV、E=±1.06 eV和E=±1.46 eV处,分别计算了分子带内的电子流分布,并且给出了分子带内电子流分布的模拟结果。对电子通过分子带的传输特性和键电子流生成的物理原因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环分子带 电子传输 量子流分布
下载PDF
C_(60)分子的电子传导和量子流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利光 郁鼎文 +1 位作者 李勇 塚田捷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7-641,共5页
利用基于Green’s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两条原子线电极连接C60分子远端构成的电子传导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C60分子传输到远端点的电子传输谱。其结果揭示了电子传导过程中C60分子的开关特性,... 利用基于Green’sfunction的tight-binding方法,对由两条原子线电极连接C60分子远端构成的电子传导系统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入射电子通过C60分子传输到远端点的电子传输谱。其结果揭示了电子传导过程中C60分子的开关特性,并且得出了电子传输能量与分子轨道共振时传输概率峰值的出现及振荡特征。利用Fisher-Lee关系式和量子流密度理论,在传输概率峰值的能量点E=-1.38eV处获得了C60分子内的量子流分布,给出了键量子流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全部分子键上的量子流数值进行了图形模拟,其结果符合量子流动量守恒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分子 电子传导 开关特性 量子流分布
下载PDF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功能层厚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雯柏 叶继兴 +1 位作者 马航 李邓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4,共7页
为改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载流子注入平衡,提出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各功能层厚度的确定方法.首先选定量子点发光层厚度,基于隧穿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电子传输层厚度;然后采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空穴传输层厚度.采... 为改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器件载流子注入平衡,提出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各功能层厚度的确定方法.首先选定量子点发光层厚度,基于隧穿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电子传输层厚度;然后采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空穴传输层厚度.采用CdSe/ZnS量子点作为发光层、poly-TPD作为空穴传输层、Alq_3作为电子传输层,按照该方法仿真分析得到各功能层厚度进行旋涂-蒸镀法实物器件制备.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poly-TPD、QDs及Alq_3厚度分别为45nm、25nm及35nm时,获得了较高的发光效率及色纯度,器件性能最好.该方法确定的各功能层厚度有助于减少载流子在发光界面积累,获得载流子的注入平衡,从而改善QLEDs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载流子注入平衡 空穴传输层 发光层 电子传输层 隧穿模型 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模型
下载PDF
基于单极性输运模型的聚乙烯空间电荷输运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新景 庞丹 +3 位作者 庞伶琦 毛雷 于建立 鲁志伟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6-91,共6页
采用单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仿真了聚乙烯短路后的空间电荷的输运特性,比较了不同对流项离散格式数值解的准确性,并研究了放电电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连续性方程为对流占优的对流扩散方程,应采用三阶迎风格式离散对流项。采用... 采用单极性载流子输运模型仿真了聚乙烯短路后的空间电荷的输运特性,比较了不同对流项离散格式数值解的准确性,并研究了放电电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连续性方程为对流占优的对流扩散方程,应采用三阶迎风格式离散对流项。采用欧姆电极时,空间电荷消散所引起的放电电流衰减比阻塞电极快。随着电子迁移率和初始电荷密度的增加,相同时刻的放电电流密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加,放电电流密度减小。该结果可为深刻认识等温松弛电流法和热刺激电流法实验结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空间电荷 输运 流体模型 放电电流密度 电子迁移率
下载PDF
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整流级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欣 李树军 秦斌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6-49,共4页
由于PWM整流的非线性特性,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传统的PI控制对参数较为敏感,而滑模变结构控制对干扰和参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因此采用d-q电流解耦方法,构造滑模控制器。搭建3单元级联模块H桥整流器模型,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中进行... 由于PWM整流的非线性特性,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传统的PI控制对参数较为敏感,而滑模变结构控制对干扰和参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因此采用d-q电流解耦方法,构造滑模控制器。搭建3单元级联模块H桥整流器模型,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并将其同传统的PI控制比较,结果表明了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型H桥整流器 电流解耦 滑模控制 电压平衡 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
下载PDF
静电放电对SCB起爆装置作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飞 周彬 +1 位作者 秦志春 沈瑞琪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4-829,共6页
为了研究静电放电对半导体桥(SCB)起爆装置的作用机理,根据静电作用的特点,对SCB起爆装置进行静电放电实验,建立了电容放电的电-热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静电作用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仿真。扫描电镜观测和X射线能谱分析... 为了研究静电放电对半导体桥(SCB)起爆装置的作用机理,根据静电作用的特点,对SCB起爆装置进行静电放电实验,建立了电容放电的电-热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静电作用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仿真。扫描电镜观测和X射线能谱分析可知,半导体桥的尖角处电流密度最大,温度最高;静电通过焦耳热效应作用于SCB起爆装置,使得桥的尖角区域最先汽化损伤。研究结果可为SCB起爆装置的抗静电危害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爆装置 半导体桥 静电放电 电流密度 焦耳热 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分析
下载PDF
电场对1,4-苯二甲氰分子电输运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瑞金 孙玉萍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36-942,共7页
用从头算理论和弹性散射格林函数的方法,计算电场作用下的1,4-苯二甲氰分子体系的电子结构及其电导和电流.结果表明:电场使体系在分子和电极间存在电荷转移和重新分布,分子与电极接触面附近出现电子积聚区和电子耗散区,从而产生附加电... 用从头算理论和弹性散射格林函数的方法,计算电场作用下的1,4-苯二甲氰分子体系的电子结构及其电导和电流.结果表明:电场使体系在分子和电极间存在电荷转移和重新分布,分子与电极接触面附近出现电子积聚区和电子耗散区,从而产生附加电偶极子,对分子的电导和电流产生抑制.此外,对分子轨道能级和分子与电极的耦合系数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导致分子的伏-安特性在考虑电场作用前后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电输运 电场 伏-安特性
下载PDF
GaN HFET沟道层中的慢输运电子态和射频电流崩塌 被引量:5
20
作者 薛舫时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5-210,共6页
从电极偏置环境、二维异质结能带及沟道电子状态的研究出发,发现了沟道中存在具有不同输运特性的高能正常电子和低能慢电子,建立起新的慢电子电流崩塌模型。在器件射频工作中通过正常输运电子到慢电子的转换过程解释了射频电流崩塌行为... 从电极偏置环境、二维异质结能带及沟道电子状态的研究出发,发现了沟道中存在具有不同输运特性的高能正常电子和低能慢电子,建立起新的慢电子电流崩塌模型。在器件射频工作中通过正常输运电子到慢电子的转换过程解释了射频电流崩塌行为。沟道中的慢电子是产生射频电流崩塌的真正缘由。运用这一慢电子电流崩塌模型解释了目前用耗尽模型不能解释的大量实验结果。最后提出了通过异质结构优化设计来消除慢电子,解决电流崩塌难题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异质结场效应管中的电流崩塌 沟道中的慢输运电子 电子输运过程中的状态转换 沟道强场峰的由来 射频电流崩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