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currence of Nanobacteria-Like Particles in Renal Stones of a Southern Brazilian Popul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Amauri Braga Simonetti Carlos Teodósio Da Ros +4 位作者 Cintia de David Karen Campos Paulo Renato Petersen Behar Eduardo Ribeiro Gelsa Edith Navarro Hidalgo 《Open Journal of Urology》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Purpose: 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stone formation in recurrent stone formers has always been a big problem. Material and Methods: In this study kidney stones from 52 patients were submitted to direct examination by s... Purpose: 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stone formation in recurrent stone formers has always been a big problem. Material and Methods: In this study kidney stones from 52 patients were submitted to direct examination b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after manual fracture and 27 calculi were cultured in Eagle’s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E-MEM) and Brain-Heart Infusion (BHI) for eight weeks at 37°C in 5% CO2 atmosphere. Twenty-seven powdered and demineralized stones were suspended in sterile PBS, filtered through 0.22 m-pore-size sterile filters Millex (Millipore, Massachusetts, USA) and submitted to DNA extraction (Quiagen-Brazil). Platinum PCR SuperMIX (GIBCO-BRL), primers (Invitrogen), and Ultra Pure Water (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Columbia, MD) were used for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hich was generally conducted for 30 or 35 cycles with annealing of primers for 40 sec at 55°C and extension for 1 min at 72°C. Results: In 36 out 52 (69%) kidney stones it was detected the presence of biofilm coating the mineral surface of the stone when examined by SEM, consisting of coccoid particles, isolated or clustered, with diameter of 500 nm or less. Eleven out 27 (41%) kidney stone cultures produced white-colored sediment on the bottom of the tubes after eight-week incubation, revealing tiny structure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directly by SEM. These structures were similar in size and morphology to spherical apatite particles previously observed in human kidney stones and named as nanobacteria (NB). No PCR products were observed in the samples. Conclusion: We foun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renal stones and calcifying nanoparticles (CNP) in this study and these results open a new insight on this area to explore the etiology of stone formation. Whether NB/CNP are truly microorganisms or self-propagating mineral compound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nd its contribution, if any, in apatite nucleation and crystal growth remains uncert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bacteria Calcifying Nanoparticles RENAL STONE
下载PDF
Effect of nanobacterial infec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2
作者 Wan-Feng Li Tao Xiong +1 位作者 Hui Fang Nv-Jiao Zh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8年第19期42-45,共4页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anobacteria on the expression of local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Serum samples from 54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tes...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anobacteria on the expression of local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 Serum samples from 54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tested for nanobacteria,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nanobacteria.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main essential elements, serum cytokines, immun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bone metabolic markers in synovial fluid of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Differences in serum calcium level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are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s in IL-1, TNF-α and CRP were significant. The difference of IgM, IgA, anti-CCPP content are significant. CTX-1, RF, ESR content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The detection of nanobacteria in joint fluid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has certain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cytokines and immune indexes.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nanobacteria, the higher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and immunological indicators in se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bacteria RHEUMATOID ARTHRITIS SYNOVIAL FLUID
下载PDF
髓石中Nanobacteria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曾劲峰 张伟 +1 位作者 蒋宏伟 凌均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8-501,共4页
目的从髓石中分离Nanobacteria,并进行培养和鉴定。方法收集新鲜的27颗髓石分为9个样本,每个样本含3颗髓石,进行Nanobacteria的分离、培养,观察该菌形态学及生长特性,采用von Kossa染色、Nanobacteria单克隆抗体8D10和G1B8免疫组化和间... 目的从髓石中分离Nanobacteria,并进行培养和鉴定。方法收集新鲜的27颗髓石分为9个样本,每个样本含3颗髓石,进行Nanobacteria的分离、培养,观察该菌形态学及生长特性,采用von Kossa染色、Nanobacteria单克隆抗体8D10和G1B8免疫组化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Hoechst染色和von Kossa染色双重染色法联合进行Nanobacteria鉴定。结果本次实验7个样本中所分离、培养出的细菌形态学特征与生长特性与Nanobacteria相似,von Kossa染色呈阳性反应,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阳性。双重染色实验中,样本Hoechst染色呈阴性反应,von Kossa染色呈阳性反应,而牙髓细胞的Hoechst染色可见胞核呈明显阳性反应,有2个样本中未见细菌生长。结论髓石中可分离得到Nanobacteria,该菌的生物学特性可能在髓石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钙化 免疫组织化学 nanobacteria
原文传递
Detection of nanobacteria in serum, bile and gallbladder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被引量:15
4
作者 WENYu LIYong-guo +9 位作者 YANGZhu-lin WANGXue-jun WEIHong LIUWei MIAOXiong-ying WANGQun-wei HUANGSheng-fu YANGJing E.OlaviKajander NevaCiftciogl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21-424,共4页
In 1990, nanobacterium was found and named by Kajander.~1 With distinct mineralizing ability, nanobacteria are thought to play a role in extraskeletal calcifying diseases. It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human tissues, but... In 1990, nanobacterium was found and named by Kajander.~1 With distinct mineralizing ability, nanobacteria are thought to play a role in extraskeletal calcifying diseases. It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human tissues, but whether they exist in the bile or gallbladder mucosa remains unclear.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by ELISA, bacterial culturing,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whether nanobacteria exist in serum, bile or gallbladder mucosa of healthy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ecystolithiasis · nanobacteria · mucous membrane
原文传递
纳米细菌对人精子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张峰 王守英 +1 位作者 韩金红 李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 探讨纳米细菌对人精子浓度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前列腺液标本,分离培养和鉴定前列腺液标本中纳米细菌,依据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 目的 探讨纳米细菌对人精子浓度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前列腺液标本,分离培养和鉴定前列腺液标本中纳米细菌,依据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纳米细菌阴性组和纳米细菌阳性组。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分析纳米细菌阴性组和纳米细菌阳性组患者的精液量、精子总活力、精子前向运动力。另取10例健康男性精液,优化处理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精子与纳米细菌悬液共孵育,对照组精子与输卵管液共孵育;分别于孵育0、2、4、8 h时,应用CASA检测2组精子浓度、总活力、前向运动力、直线速度(VSL)、曲线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精子头部侧摆幅度(ALH)和精子形态及凝集情况。结果 培养的纳米细菌为沉积在管底的白色沉淀,且培养基颜色变黄;阴性标本颜色与培养基对照组相比,颜色略有变黄。茜素红钙染色结果显示,不同视野下的纳米细菌常聚集成簇,单个细菌由于形体微小不可见,成簇的纳米细菌可被染成红色。1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中,5例纳米细菌培养阳性,7例纳米细菌培养阴性。纳米细菌阴性组与纳米细菌阳性组患者的年龄、精液量、总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细菌阳性组患者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力显著低于纳米细菌阴性组(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精子形态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均未出现明显凝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精子浓度随孵育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F=135.420、132.925,P<0.001);孵育0 h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精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孵育2、4、8 h时,实验组精子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力、VCL、VSL、VAP及ALH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F=304.494、48.012、95.780、53.538、383.257、287.428,P<0.001),且实验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力、VCL、VSL、VAP及ALH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亦呈下降趋势(F=1 758.057、924.174、297.114、244.244、1 173.730、290.031,P<0.001)。孵育0 h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力、VCL、VSL、VAP及A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孵育2、4、8 h时,实验组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力、VCL、VSL、VAP及AL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米细菌可显著降低精子浓度和运动参数,进而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精子 精子浓度 精子运动
下载PDF
纳米细菌诱导肾结石形成中肠道草酸降解菌变化初步研究
6
作者 罗培跃 陈涛 +3 位作者 邹俊 李威 陈琪 钱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977-981,共5页
目的:研究在纳米细菌诱导实验性大鼠肾结石形成过程中,大鼠肠道草酸降解菌的改变及其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3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NC组):1.2 ml 0.9%氯化钠溶液尾静脉注射+2 ml 0... 目的:研究在纳米细菌诱导实验性大鼠肾结石形成过程中,大鼠肠道草酸降解菌的改变及其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3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NC组):1.2 ml 0.9%氯化钠溶液尾静脉注射+2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干扰组(NBT组):1.2 ml纳米细菌悬液尾静脉注射+2 ml四环素溶液灌胃;纳米细菌组(NB组):1.2 ml纳米细菌悬液尾静脉注射+2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标准饲养8周后处死,取双侧肾脏组织行HE、Pizzolatto’s染色,称取1 g回盲部新鲜粪便并提取DNA,使用qPCR法检测产甲酸草酸杆菌(Oxc)、乳杆菌属细菌(Lac)、双歧杆菌属细菌(Bif)和肠杆菌科细菌(Ent)四种主要肠道草酸降解细菌的基因表达量,留取腹主动脉血液及肾脏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分化情况,WB检测骨桥蛋白(OPN)及Tamm-Horsfall蛋白(THP)两种炎性蛋白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C组肾小管管腔内未见明显晶体及炎症细胞浸润,NBT组部分肾小管扩张,肾小管管腔内可见不规则晶体及炎症细胞浸润,NB组肾小管明显扩张,肾小管管腔内可见大量不规则晶体,部分连接成片,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三组大鼠粪便中均检测到四种肠道草酸降解菌,且各肠道草酸降解菌在三组大鼠盲肠中的占比相似,均为Oxc最高,约占半数,Lac、Ent次之,Bif最少,仅占约1%,三组大鼠粪便中各肠道草酸降解菌占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三组粪便中肠道草酸降解菌的总量有统计学差异,NC组最高、NB组次之、NBT组最低,NC组与其余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式细胞筛选结果提示三组大鼠血液淋巴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分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OPN与THP联系紧密,增长趋势具有一致性并且THP蛋白与CD4^(+)、CD8^(+)T淋巴细胞也具有强相关性。结论:纳米细菌诱导肾结石形成过程中肠道草酸降解菌总量降低,但各肠道草酸降解菌所占比例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纳米细菌 草酸代谢 肠道草酸降解菌 骨桥蛋白 TAMM-HORSFALL蛋白
下载PDF
纳米细菌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及晶体滞留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于澄钒 黄晓波 +3 位作者 陈亮 许清泉 胡卫国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6-442,共7页
目的:研究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对HK-2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并探讨损伤后细胞与一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COM)晶体粘附性的变化。方法:应用肾结石患者血清培养NB,免疫组化法对NB进行鉴定。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 目的:研究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对HK-2细胞的损伤作用及机制,并探讨损伤后细胞与一水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COM)晶体粘附性的变化。方法:应用肾结石患者血清培养NB,免疫组化法对NB进行鉴定。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B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nanograde hydroxuapatite,nHAP)组和COM组。HK-2细胞与各组作用物共同培养12、24h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培养6、12、24h后取培养液进行过氧化氢(H2O2)、LDH、MDA含量测定,消化细胞并超声粉碎后进行Na+/K+及Ca2+/Mg2+ATP酶活性的测定;培养6、12、24h后各组分别加入COM晶体,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鬼笔环肽进行细胞荧光染色,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与COM晶体的粘附情况。结果:NB组、nHAP组12h后出现细胞形态改变,刷状缘排列紊乱,胞浆、胞核松散,空泡形成;24h后线粒体肿胀,部分细胞核膜溶解、核仁消失,NB组核膜溶解细胞数量多于nHAP组。NB组12、24h H2O2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nHAP组,6、24h MDA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nHAP组,但NB组各时间点LDH含量与空白对照组、nHAP组无明显差异。Na+/K+ATP酶活性在12h后,NB组、nHAP组低于空白对照组,24h后,仅NB组低于空白对照组;Ca2+/Mg2+ATP酶活性在12h后,NB组、nHAP组低于空白对照组,24h后仅NB组低于空白对照组。12h后,NB组粘附COM晶体数量较前增多,而COM组还可见到部分晶体已进入细胞内;24h后,NB组与COM组晶体粘附情况与12h相近。空白对照组与nHAP组未观察到细胞与显著数量的COM晶体粘附。结论:NB对共同培养的HK-2细胞造成损伤,损伤程度随作用时间加长而加重,并强于nHAP,损伤过程中有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NB损伤细胞后,细胞的晶体粘附性明显增强,随损伤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与一水草酸钙晶体的粘附量也会相应地增加;nHAP损伤细胞后未对细胞的晶体粘附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纳米细菌 肾小管 羟基磷灰石类
下载PDF
纳米细菌大鼠肾结石模型初步建立及成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卫国 王晓峰 +4 位作者 徐涛 李建兴 陈亮 于澄钒 黄晓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大鼠肾结石模型,探讨NB与肾结石形成的相关性和成石机制。方法:应用人肾结石患者血清培养NB。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NB诱石组(A组,鼠尾静脉注射NB)、NB+四环素组(B组,鼠尾静脉注射NB和胃饲四环... 目的:初步建立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大鼠肾结石模型,探讨NB与肾结石形成的相关性和成石机制。方法:应用人肾结石患者血清培养NB。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NB诱石组(A组,鼠尾静脉注射NB)、NB+四环素组(B组,鼠尾静脉注射NB和胃饲四环素)、空白对照组(C组,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每组各10只。8周后处死大鼠,镜下观察肾组织晶体分布并计数。检测各组大鼠24h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1-β-D-glucosaminidase,NAG)、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浓度。结果:A组和B组大鼠肾脏肾小管内产生含钙结晶,Von kossa染色阳性,主要分布于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C组大鼠肾组织未见晶体,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B组晶体少于A组,有减少趋势。24h尿NAG和LDH浓度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B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机制诱导大鼠肾脏肾小管内产生含钙结晶,参与肾结石形成。四环素通过抗NB机制,可能有抑制结晶形成和肾结石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动物模型 纳米细菌 四环素
下载PDF
纳米细菌大鼠肾结石模型肾脏结石形成时间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褚浩 王勤章 +3 位作者 吴双 钱成 王议鹤 钱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613-2618,共6页
目的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rco-CT)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动态观察纳米细菌诱导的大鼠肾结石模型肾脏结石形成情况。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6月,将60只SPF级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诱石组,各30只。对照组大鼠一... 目的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rco-CT)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动态观察纳米细菌诱导的大鼠肾结石模型肾脏结石形成情况。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6月,将60只SPF级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诱石组,各30只。对照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1.2 ml,诱石组大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纳米细菌悬液1.2 ml。两组大鼠注射后第1~10周每周处死3只,收集双侧肾脏待测。采用Mirco-CT检查两组大鼠肾脏,统计第1~10周两组大鼠检测到的肾脏高密度影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两组大鼠肾脏晶体的形成情况,统计第1~10周两组大鼠肾脏晶体阳性情况。结果 Mirco-CT扫描结果:第1~10周,对照组大鼠肾脏均未见高密度影;第7~10周诱石组大鼠肾脏可见白色颗粒样高密度影。第1~10周,诱石组大鼠肾脏高密度影检出4只(13.3%),对照组未检出;截至第10周末,两组大鼠肾脏高密度影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第1~10周,对照组大鼠肾脏内无晶体沉积。第4周及第6~10周诱石组大鼠肾脏可见灰白色晶体。第1~10周,诱石组大鼠肾脏晶体阳性11只(36.7%),对照组均为阴性;截至第10周末,诱石组大鼠肾脏晶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纳米细菌在第4周开始诱导大鼠肾脏形成结晶,这个病理过程在第6~10周持续存在,Mirco-CT检查可见第7~10周形成高密度结石样物质,纳米细菌可能通过早期损伤肾脏诱导结晶形成并进一步产生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纳米细菌 模型 动物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乌梅提取物对纳米细菌致大鼠肾结石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淼 谷江 +3 位作者 张永春 夏剑锋 杨锦春 董安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乌梅提取物对纳米细菌(NB)导致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D、E组各6只。A组第1天以生理盐水1 m L尾静脉一次性注射作为正常对照,B、C、D、E组均于第1天以尾静脉一次性注射NB混悬液1... 目的探讨乌梅提取物对纳米细菌(NB)导致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D、E组各6只。A组第1天以生理盐水1 m L尾静脉一次性注射作为正常对照,B、C、D、E组均于第1天以尾静脉一次性注射NB混悬液1 m L建立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A、B组第2天起均以生理盐水2m L/d灌胃,C、D、E组第2天起分别以0.05、0.10、0.15 g/m L乌梅提取物2 m L/d灌胃。各组干预4周后,收集24 h尿液,应用高锰酸钾褪色法测定尿液草酸(Ox)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尿液Ca^(2+)水平,柠檬酸试剂盒测定尿液柠檬酸水平,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测试盒测定尿液8-OHDG水平。取左侧肾脏,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草酸钙结晶形态,行结晶量分级评分。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B组尿液Ox、Ca^(2+)、8-OHDG水平均高于A组,柠檬酸水平低于A组(P均<0.05);C、D、E组尿液Ox、Ca^(2+)、8-OHDG水平均低于B组,柠檬酸水平均高于B组(P均<0.05)。A组无草酸钙结晶,B组草酸钙结晶明显较多,C、D、E组草酸钙结晶数量较B组明显减少。B组草酸钙结晶量评分高于A组,C、D、E组草酸钙结晶量评分均低于B组(P均<0.05)。B组肾组织MDA水平高于A组,D、E组肾组织MDA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乌梅提取物对NB所致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尿液Ox水平,进而减少尿Ca^(2+)排泄、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提取物 纳米细菌 肾结石 草酸 8-羟基脱氧鸟苷
下载PDF
前列腺结石患者结石中纳米细菌的培养和形态学鉴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学成 杨杰 +2 位作者 饶贤才 宋波 周占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 分离、培养、鉴定纳米细菌(nanobacteria, NB),探索其在前列腺结石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在前列腺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手术中无菌收集前列腺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经过稀释、过滤、离心处理后,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 目的 分离、培养、鉴定纳米细菌(nanobacteria, NB),探索其在前列腺结石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在前列腺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手术中无菌收集前列腺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经过稀释、过滤、离心处理后,用细胞培养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运用透射电镜、钙染色和革兰染色等手段观察其形态特征,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细菌鉴定。结果①培养3~4周后,对前列腺结石标本进行观察,发现部分培养管底部出现紧贴管壁生长的白色沉淀物。②钙染色和革兰染色观察可发现NB成簇分布。③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发现26例标本中存在着NB,阳性率为65.0%。④免疫荧光阳性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NB呈球状或球杆状,大小100~500 nm。结论前列腺结石患者的结石中存在着NB的感染,表明NB与前列腺结石发病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前列腺结石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患者血清、尿液、结石中纳米细菌的检测 被引量:11
12
作者 粟宏伟 朱永生 +1 位作者 邓清富 陈同良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3754-3756,共3页
目的检测上尿路结石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尿液里纳米细菌和尿路结石标本里的纳米细菌感染情况,分析纳米细菌在尿路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健康者和4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尿液标本以及后者的结石标本处理后用含10%热灭活r... 目的检测上尿路结石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尿液里纳米细菌和尿路结石标本里的纳米细菌感染情况,分析纳米细菌在尿路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健康者和4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尿液标本以及后者的结石标本处理后用含10%热灭活r胎牛血清(7-FBS)的PMBI1640培养基行纳米细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对培养后的标本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CR产物通过测序与原序列比对进一步分析。结果培养4~6周后,部分培养管底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或黄色)絮状物或沉淀物。PCR检测结石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纳米细菌阳性率分别为90.4%和6.7%,尿液中二者的纳米细菌阳性率分别为92.8%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米细菌在上尿路结石中的阳性率为95.2%。碱基测序结果与原序列比时,吻合率高达98.72%。结论纳米细菌广泛存在于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尿液与结石中,提示纳米细菌可能是上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上尿路结石 聚合酶联反应
下载PDF
纳米细菌致Ⅲ型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明爱民 沈学成 +1 位作者 周占松 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研究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对大鼠前列腺的慢性致炎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四环素治疗组,分别为16、16、8只。模型组和四环素治疗组由尿道逆行注入NB建立大鼠动物模型。4周后,对照组、模型组各... 目的研究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对大鼠前列腺的慢性致炎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四环素治疗组,分别为16、16、8只。模型组和四环素治疗组由尿道逆行注入NB建立大鼠动物模型。4周后,对照组、模型组各处死8只动物,观察前列腺组织中白细胞、卵磷脂小体及病理变化。治疗组用四环素灌胃治疗,其余动物用蒸馏水灌胃,连续4周,处死剩余动物,进行同样的观察。并将所有动物前列腺组织进行NB再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同对照组比较,4周后所有模型组动物前列腺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卵磷脂小体数明显下降(P<0.05)。8周后同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动物炎症明显减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卵磷脂小体数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16只动物NB培养均阳性,对照组均阴性。结论NB能引起大鼠前列腺慢性炎症,NB可能是Ⅲ型前列腺炎的病因。四环素抗NB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慢性前列腺炎 大鼠 四环素
下载PDF
四环素治疗纳米细菌感染的Ⅲ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明爱民 张新际 +4 位作者 郭君毅 王海飞 吕宏迪 苏峰 宋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四环素治疗纳米细菌感染的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纳米细菌感染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四环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连续用药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前列腺炎症... 目的观察四环素治疗纳米细菌感染的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纳米细菌感染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四环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连续用药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卵磷脂小体及纳米细菌再培养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CPSI、疼痛、排尿症状、生活质量及卵磷脂小体级别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CPSI、疼痛、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卵磷脂小体级别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疼痛、排尿症状、生活质量及卵磷脂小体级别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CPSI、疼痛、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卵磷脂小体级别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前列腺液再培养后纳米细菌阳性例数分别为9例(20.9%)和43例(100.0%),观察组患者纳米细菌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环素治疗纳米细菌感染的Ⅲ型前列腺炎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此类疾病的一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慢性前列腺炎 四环素
下载PDF
肾结石患者血清中纳米细菌的培养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亮 黄晓波 +3 位作者 许清泉 李建兴 贾晓军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在结石患者血清的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特征描述。方法:采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4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和3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进行NB的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von k... 目的:探讨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在结石患者血清的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特征描述。方法:采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4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和3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进行NB的培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von kossa染色、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培养的NB予以观察和鉴定。结果:经鉴定,24位结石患者中有22例感染NB,而健康志愿者组未见NB感染,结石患者组NB的感染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培养4周后,NB在光镜下成球形,直径约100~500nm,能够被免疫组织化学和von kossa染色特异的识别。NB在透射电镜(负染法)下具有"毛刺"状磷灰石外壳、内部为着色较浅的菌体结构,并能够进行出芽繁殖。结论:绝大多数结石患者的血清中可以培养出NB,且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这说明它可能与肾结石形成密切相关。免疫组织化学、von kossa染色、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都是在不同方面对NB进行检测和鉴定的特异方法。NB的特异形态与特征是它区别于其他纳米颗粒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纳米细菌 感染 血清
下载PDF
乌梅提取物对纳米细菌致大鼠肾损伤的修复与拮抗结石生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夏剑锋 谷江 +3 位作者 张永春 刘淼 董安涛 杨锦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40-644,共5页
目的构建纳米细菌(NB)致肾结石大鼠模型,观察乌梅提取物对早期肾损伤分子1(KIM-1)和骨桥蛋白(OPN)的影响,分析乌梅提取物对早期肾结石的治疗意义。方法从人上尿路结石分离并培养NB。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诱石组和治疗组,采... 目的构建纳米细菌(NB)致肾结石大鼠模型,观察乌梅提取物对早期肾损伤分子1(KIM-1)和骨桥蛋白(OPN)的影响,分析乌梅提取物对早期肾结石的治疗意义。方法从人上尿路结石分离并培养NB。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诱石组和治疗组,采取尾静脉注射NB构建肾结石模型,以乌梅提取物干预模型,并在不同时期分批处死大鼠,实时PCR检测肾组织KIM-1 m RNA的表达,ELISA检测尿KIM-1浓度,HE染色观察肾组织结石晶体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N表达。结果诱石组及治疗组肾结石模型大鼠出现肾小管扩张,肾小管结石晶体形成,早期KIM-1和OPN的表达升高,上述变化与NB的注射时间呈正相关,乌梅提取物可拮抗该类变化。结论乌梅提取物可能通过修复肾损伤减少肾结石形成,该机制可能与乌梅提取物对KIM-1、OPN的基因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提取物 纳米细菌 肾结石 损伤修复
下载PDF
不同PCR引物检测胆囊结石中纳米细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宁 王晶晶 +1 位作者 朱明利 刘寿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PCR引物检测胆囊结石患者胆汁和结石中纳米细菌(NB)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结石标本、43例胆汁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扫描和PCR检测标本中的NB。结果 PCR引物1、2检测NB阳性率分别为56.1%和86.4%,培养物间接... 目的评价不同PCR引物检测胆囊结石患者胆汁和结石中纳米细菌(NB)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结石标本、43例胆汁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扫描和PCR检测标本中的NB。结果 PCR引物1、2检测NB阳性率分别为56.1%和86.4%,培养物间接免疫荧光染色(CIIFS)阳性率为54.5%,对比评价表明引物1特异性更高,与CIIFS结果一致率高,两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引物1检测NB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6.7%,阳性预测价值为73.0%,阴性预测价值为69.0%。引物1未培养组阳性率为29.6%,培养组阳性率为50%,两者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培养后可明显提高NB的检出率。引物1结石组阳性率为46.7%,胆汁组阳性率为63.9%,两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R引物1检测胆囊结石患者NB结果与CIIFS有较高的一致性,培养后可明显提高NB的检出率,为NB相关疾病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胆囊结石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正常人和肝病患者血中“致密体”及其与纳米细菌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明利 李超丹 +3 位作者 厉小玉 周俊 刘寿荣 娄国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和肝病患者血液中圆球体样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确定纳米细菌与该种可滤过物的关系。方法将正常人和肝病患者培养阴性的血培养物进行细菌L型、真菌和厌氧菌培养。同时取沉淀用透射电镜观察。L型培养液用0.45μm和0.22μ... 目的研究正常和肝病患者血液中圆球体样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确定纳米细菌与该种可滤过物的关系。方法将正常人和肝病患者培养阴性的血培养物进行细菌L型、真菌和厌氧菌培养。同时取沉淀用透射电镜观察。L型培养液用0.45μm和0.22μm滤器过滤,接种RPMI1640培养基,细胞培养条件下培养45d,用鼠抗纳米细菌单克隆抗体8D10免疫组化和钙盐染色进行纳米细菌鉴定。血浆纳米细菌培养阳性者12000×g离心后,进行普通和L型细菌培养。结果36/39患者和60/60健康对照血培养液中呈现类似于L型的巨型体、圆球体、原生小体的不明微生物。电镜观察圆球体内为电子致密样物质,周围未见细胞壁结构。电镜和光镜下可见其粘附在红细胞上或存在于红细胞内。滤过后培养物钙盐染色有5/39阳性,但纳米细菌免疫组化染色均阴性。纳米细菌阳性的培养物转种,未见一般细菌、细菌L型和上述血中"致密体"。结论血培养中致密体样微生物与纳米细菌无关,可能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上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血液 致密体
下载PDF
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中纳米细菌的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明利 娄国强 +5 位作者 罗英 李超丹 厉小玉 刘寿荣 周俊 胡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1-625,630,共6页
目的研究纳米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了解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纳米细菌(NB)感染状况。方法对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66例肝硬化(CL)、23例肝癌(HCC)患者采用培养、免疫组化、钙染色,检测血液中纳米细菌... 目的研究纳米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了解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纳米细菌(NB)感染状况。方法对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66例肝硬化(CL)、23例肝癌(HCC)患者采用培养、免疫组化、钙染色,检测血液中纳米细菌,并与40例健康人结果比较。部分培养物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CHB、CSHB、CL、HCC病人和健康人血清纳米细菌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23.91%、36.84%、38.89%、26.09%和7.50%。钙染色分别为29.55%、45.45%、37.14%、18.18%和5.00%,肝病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人(P<0.05)。显微镜下,纳米细菌阳性组出现针状、巢装集落或结晶者为82.35%,而阴性者40.0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阳性的培养物透射电镜可见纳米细菌样微生物。结论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联合透射电镜、钙染色可用于纳米细菌的检测。部分慢性肝病、肝癌病人存在血液纳米细菌感染,肝病患者血液纳米细菌感染率高于健康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下载PDF
纳米细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佑权 刘国文 +2 位作者 黄果 胡野荣 李永国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9-903,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细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损伤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泌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不同浓度纳米细菌的培养液培养HUVEC,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用浓度为0.5 Mcfarland纳米细菌攻击HUVEC,分别于0、6、12、24、4... 目的探讨纳米细菌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损伤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泌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不同浓度纳米细菌的培养液培养HUVEC,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用浓度为0.5 Mcfarland纳米细菌攻击HUVEC,分别于0、6、12、24、48、72 h检测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SO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米细菌(吸光度值为0.001、0.005和0.02)处理HUVEC CRL2480细胞48、72 h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纳米细菌处理组细胞培养液中LDH和SOD浓度显著增高(P<0.05),而MD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纳米细菌能损伤HUVEC,同时增加HUVEC中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乳酸脱氢酶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