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talysis of Nanometer α-Fe_2O_3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P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毅 李凤生 +2 位作者 刘宏英 姜炜 崔平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5年第2期169-172,共4页
Nanometer α-Fe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hydrolyzation in high temperature. Three kinds of precipitators, NaOH, (NH4)2CO3 and urea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hydrolyzation. Nanometer size... Nanometer α-Fe2O3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hydrolyzation in high temperature. Three kinds of precipitators, NaOH, (NH4)2CO3 and urea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hydrolyzation. Nanometer siz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were employed to test the profiles and diameters of the product particles.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duction is nanometer α-Fe2O3 with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 and good dispersibility. The catalysts are mixed with ammonia perchlorate (AP) in 1.0 wt.%. And the composite particles of catalysts with AP are prepared using a new solvent-nonsolvent metho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zer (DTA) is employed to analysis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composite particles and pure AP sample.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curve peaks of the samples in which nanometer α-Fe2O3 catalysts are added appear comparatively more ahead than that of pure AP sample. Among these mixtures added nanometer material, the smaller the particle diameter of catalyst is, the more ahead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curve peaks of AP appear. The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thermal decomposition curve peaks of AP mixed with the catalyst deposed by urea are more ahead of 77.8?℃ and 9.7?℃ than that of pure AP, respectively. The mechanism of the catalyst deposed by urea with smaller diameter and the distinct catalysis of the particles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AP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meter material Α-FE2O3 catalyst thermal decomposition AMMONIA PERCHLORATE
下载PDF
纳米氧化钕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徐宏 蔡弘华 +5 位作者 罗仲宽 任祥忠 刘剑洪 陈沛 赵凤起 田德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7-630,共4页
Nanometer sized neodymium oxid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humid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and X ray diffraction. The effects of n... Nanometer sized neodymium oxid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humid solid 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and X ray diffraction. The effects of nanometer sized neodymium oxide on catalyzing thermal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hexogen (cyclotrimethylenetriamine, RDX) and absorbent powder (nitrocellulose absorbed nitroglycerin, NC/NG)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DSC method. The mechanism of these catalytic reactions has also been propo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nanometer sized neodymium oxide can catalyze the decomposition reaction of RDX and NC/NG eff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urther suggest that nanometer sized neodymium oxide is a potentially useful combustion catalyst of nitroamine propel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钕 制备 催化性能 纳米粉体材料 硝胺推进剂 热分解 催化剂 室温湿固相反应
下载PDF
纳米金属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赵凤起 陈沛 +2 位作者 杨栋 李上文 阴翠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0-423,439,共5页
用DSC研究了纳米Cu粉、纳米Ni粉、超细Al粉、超细Ni粉和普通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Cu粉使RDX的分解活化能降低了 2 .3kJ/mol,使RDX分解放热峰的峰温降低了 2 4.9℃。纳米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程度比普通C... 用DSC研究了纳米Cu粉、纳米Ni粉、超细Al粉、超细Ni粉和普通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纳米Cu粉使RDX的分解活化能降低了 2 .3kJ/mol,使RDX分解放热峰的峰温降低了 2 4.9℃。纳米Cu粉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程度比普通Cu粉要大很多 ;其它几种金属粉 ,无论粒度如何 ,对RDX的热分解特性的影响均不大 ;在 0 .1MPa、2 .0MPa和 6 .0MPa下 ,随压力增大 ,RDX/纳米Cu粉样品的峰形变化规律和RDX的不同。在RDX/纳米Cu粉的样品中 ,随纳米Cu粉含量降低 ,Cu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 ,峰温向高温区移动。但当RDX与纳米Cu粉的质量比从 15∶1变到 2 0∶1时 ,RDX的峰温却向低温方向移动。探讨了纳米Cu粉对RDX热分解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索金 金属粉末 纳米Cu粉 钠米铜粉 固体推进剂 钠米材料 RDX 热分解特性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纳米金红石型TiO_2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53
4
作者 林元华 张中太 +1 位作者 黄淑兰 李晋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53-860,共8页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利用ZnCO3包覆Ti(OH)4沉淀,500℃预焙解,使ZnCO3转变为ZnO;Ti(OH)4转变为H2TiO3.然后溶去97wt%的包覆ZnO粉体,800℃焙烧,最终... 纳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制备及其应用在当代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利用ZnCO3包覆Ti(OH)4沉淀,500℃预焙解,使ZnCO3转变为ZnO;Ti(OH)4转变为H2TiO3.然后溶去97wt%的包覆ZnO粉体,800℃焙烧,最终制得粒径约20~60nm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体.利用TEM、XRD、ICP对粉体粒子的形貌、大小、物相及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型 二氧化钛 复合粉体 纳米材料 颜料
下载PDF
纳米金属粉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磊力 李凤生 +2 位作者 谈玲华 李敏 杨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8-492,共5页
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纳米金属粉对高氯酸铵 (AP)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 ,质量分数为 5 %的纳米铜粉、镍粉和铝粉可以使AP的高温分解温度分别降低 130 2、112 9和 5 1 8℃ ,显示出对AP高温分解反应很好的催化活性 ,并使表观分解热明显... 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纳米金属粉对高氯酸铵 (AP)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 ,质量分数为 5 %的纳米铜粉、镍粉和铝粉可以使AP的高温分解温度分别降低 130 2、112 9和 5 1 8℃ ,显示出对AP高温分解反应很好的催化活性 ,并使表观分解热明显增大。纳米铜粉可使AP的低温分解温度降低 35 1℃ ;而纳米镍粉和铝粉却使AP的低温分解温度有所上升 ,表现出对AP低温分解反应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研究表明 ,微米级金属粉对AP高温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明显小于纳米金属粉 ,但微米级金属粉均可降低AP的低温分解温度。增加纳米金属粉的含量可以增强对AP的高温分解反应催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粉 高氯酸铵 热分解 催化性能
下载PDF
纳米RDX的制备及其机械感度和热分解特性 被引量:17
6
作者 宋小兰 李凤生 +3 位作者 张景林 王毅 安崇伟 郭效德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引入1,2-环氧丙烷作为Fe()离子的水解促进剂,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RDX/Fe2O3湿凝胶,经超临界干燥后得到纳米RDX/Fe2O3复合含能材料的气凝胶,再用稀盐酸将气凝胶中的无定形Fe2O3溶蚀后最终得到RDX纳米粒子。利用TEM、...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引入1,2-环氧丙烷作为Fe()离子的水解促进剂,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RDX/Fe2O3湿凝胶,经超临界干燥后得到纳米RDX/Fe2O3复合含能材料的气凝胶,再用稀盐酸将气凝胶中的无定形Fe2O3溶蚀后最终得到RDX纳米粒子。利用TEM、SEM、EDS、XRD和DSC对纳米RDX的微观形貌、表面元素组成、晶体结构和热分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RDX的机械感度。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RDX粒径约为60~90nm;纳米RDX的撞击感度略低于微米RDX,但其摩擦爆炸百分数却增加了54%;热分析结果表明,纳米RDX的分解放热峰较微米RDX提前了10.74℃,活化能降低了18020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纳米材料 RDX 溶胶-凝胶法 超临界提取 机械感度 热分解
下载PDF
过渡金属/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AP热分解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毅 刘宏英 +2 位作者 李凤生 张秀艳 刘建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研究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分别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Fe2O3,CuO和Co2O3)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CeO2,Nd2O3和Y2O3),并进行相互组合。采用多种手段分析表征,发现不同的纳米... 为研究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分别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Fe2O3,CuO和Co2O3)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CeO2,Nd2O3和Y2O3),并进行相互组合。采用多种手段分析表征,发现不同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其组合物有不同的催化活性,以纳米Co2O3和Y2O3对AP热分解的催化效果最好。其催化机理认为是纳米催化剂与AP的离解产物形成不同形式络合物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稀土金属氧化物 过渡金属化合物 催化 热分解
下载PDF
用热分解法制备纳米级铁粉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思林 滕荣厚 +1 位作者 徐教仁 于英仪 《粉末冶金工业》 CAS 1999年第2期28-30,共3页
用热分解法制备纳米级铁粉,通过改变热分解温度、Fe(CO)5的蒸发温度和稀释比,可以控制粉末的平均粒度;同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粉末平均粒度的影响,指出在特定的热分解条件和选择适宜的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可以制备平均粒度... 用热分解法制备纳米级铁粉,通过改变热分解温度、Fe(CO)5的蒸发温度和稀释比,可以控制粉末的平均粒度;同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粉末平均粒度的影响,指出在特定的热分解条件和选择适宜的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可以制备平均粒度<10nm的铁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解法 铁粉 纳米粉末 制备
下载PDF
纳米絮状铁纤维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被引量:11
9
作者 涂国荣 周晓华 +3 位作者 刘翔峰 杜光旭 党海军 郝文析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4,共4页
用化学气相热解制备纳米絮状铁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震动样磁强计、X射线能谱仪、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为体心立方结构的α Fe絮状纤维,研磨成微粉后,微观下仍然呈纤维状,... 用化学气相热解制备纳米絮状铁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震动样磁强计、X射线能谱仪、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为体心立方结构的α Fe絮状纤维,研磨成微粉后,微观下仍然呈纤维状,自然降温的比饱和磁化强度(σs)为128~187emu·g-1,快速降温铁纤维的矫顽力(Hc)比自然降温的铁纤维高12倍;纤维的平均直径0 35μm,铁粒子的晶粒尺寸为6 85~15 18nm;在微波X波段有强吸收衰减作用,反射率小于-10dB,面密度为1 72~2 2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状铁纤维 气相热解 微波吸收物质
下载PDF
纳米过渡金属粉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毅 曹新富 +2 位作者 刘磊力 刘宏英 李凤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73-277,共5页
采用化学溶液还原法分别制备了一定晶型的纳米金属粉Ni、Cu、Co,研究了纳米过渡金属对AP热分解的影响。通过对纳米过渡金属粉与AP复合粒子的热分析测试发现:纳米Ni和Cu粉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随着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有使AP的高低温... 采用化学溶液还原法分别制备了一定晶型的纳米金属粉Ni、Cu、Co,研究了纳米过渡金属对AP热分解的影响。通过对纳米过渡金属粉与AP复合粒子的热分析测试发现:纳米Ni和Cu粉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随着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有使AP的高低温分解峰温重叠在一起的趋势;纳米Co粉在含量为5%左右(质量百分数)对AP最好的催化效果,使AP高低温热分解峰温重叠在288℃左右同时进行。研究发现,纳米过渡金属与AP的分解碎片NH3形成络合物的分裂能大小顺序与其催化AP热分解程度一致:Co>Cu>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纳米材料 过渡金属 高氯酸铵 催化作用 热分解
下载PDF
纳米α-Fe_2O_3的制备及其催化高氯酸铵热分解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毅 李凤生 谈玲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5,共4页
采用高温水解相转化法制备了纳米级的α Fe2 O3催化剂 ,比较了NaOH、(NH4 ) 2 CO3以及尿素三种沉淀剂的作用效果。对制得样品的尺寸、形貌和晶型等使用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 (TEM )以及X射线衍射仪 (XRD)进行分析测试 ,结果表明各个样... 采用高温水解相转化法制备了纳米级的α Fe2 O3催化剂 ,比较了NaOH、(NH4 ) 2 CO3以及尿素三种沉淀剂的作用效果。对制得样品的尺寸、形貌和晶型等使用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 (TEM )以及X射线衍射仪 (XRD)进行分析测试 ,结果表明各个样品均为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很好的α Fe2 O3纳米粒子。将纳米催化剂按 1 0wt%加入高氯酸铵 (AP)中 ,对混合物进行差热分析仪 (DTA)分析 ,发现添加有纳米α Fe2 O3催化剂样品的AP的分解峰有明显的提前。其中 ,以添加用尿素为沉淀剂的样品 (粒度最小 )的AP分解峰提前最多 ,高、低温分解峰提前分别达到了 78℃和 9 6 6℃ .对以尿素为沉淀剂时催化剂粒径较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催化剂 高氯酸铵 热分解 物理化学 Α-FE2O3
下载PDF
纳米NiB/Al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催化AP热分解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毅 潘振华 +2 位作者 李丽霞 李玉冰 曹新富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6-450,共5页
采用沉淀法分别制备了纳米NiB非晶合金及纳米NiB/Al复合粒子。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发现纳米NiB/A1复合粒子中纳米NiB为40~60nm的非晶态合金,并在Al颗粒表面呈均匀、... 采用沉淀法分别制备了纳米NiB非晶合金及纳米NiB/Al复合粒子。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发现纳米NiB/A1复合粒子中纳米NiB为40~60nm的非晶态合金,并在Al颗粒表面呈均匀、连续的复合结构。通过TG、DTA热分析,发现纳米NiB及其复合粒子的含量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有显著影响。对实验数据拟合计算发现该体系中复合前后的纳米NiB合金对AP的高温热分解理论最佳含量分别为8.91%和7.93%,两者可分别使AP的高温热分解温度降低至407.34℃和389.98℃。以1.5%比例添加到AP/HTPB(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体系中,发现复合后的催化剂使其高温分解温度多降低了12.2℃,热分解峰合并的趋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纳米复合粒子 催化剂 NiB合金 高氯酸铵 热分解
下载PDF
纳米SmFeO_3的合成及其H2S敏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焕新 徐甲强 +1 位作者 程知萱 潘庆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B期2138-2141,共4页
以无机物K3[Fe(CN)6]和Sm2O3为原料,用热分解配合物前驱体法制备了复合氧化物SmFeO3纳米粉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对产物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热分解法在煅烧温度为600℃即可生成纳米晶SmFeO3,TEM显示... 以无机物K3[Fe(CN)6]和Sm2O3为原料,用热分解配合物前驱体法制备了复合氧化物SmFeO3纳米粉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对产物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热分解法在煅烧温度为600℃即可生成纳米晶SmFeO3,TEM显示产物为均匀的椭球形颗粒,充分表明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分散性,且纯度较高.将合成材料制备成旁热式气敏元件,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合成材料对H2S具有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最佳工作电压4V时对50μL/LH2S气体的灵敏度可达21.3倍,相对干扰气体C2H5OH来讲其选择性系数为4.44倍,而且响应很快,约2s,但恢复稍慢,40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SmFeO3 配合物热分解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纤维状纳米级镍粉制备的前驱体热分解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邬建辉 张传福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4期24-27,共4页
通过IR、TGA/DTA、XRD、SEM等分析手段,研究纤维状镍粉前驱体粉末的热分解过程,对分解产物的组成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的形貌是影响热分解产物镍粉形貌的决定性因素。低温区分解得到的粉末较粗且大部分粒子形状不规则,480℃... 通过IR、TGA/DTA、XRD、SEM等分析手段,研究纤维状镍粉前驱体粉末的热分解过程,对分解产物的组成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的形貌是影响热分解产物镍粉形貌的决定性因素。低温区分解得到的粉末较粗且大部分粒子形状不规则,480℃以上分解得到的粉末团聚程度非常高。400℃下分解30min得到的镍粉纤维状明显且分散性较好,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金属粉末粒子之间团聚加重。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镍粉呈毛线般纤维状,其构成粒子粒径小于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粉 制备 前驱体 热分解 纤维状 纳米粉
下载PDF
SiC_p/Cu梯度复合材料热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解念锁 李春月 +1 位作者 冯小明 艾桃桃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6-709,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4种SiC颗粒呈渐变分布的梯度复合材料,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自动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梯度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分布和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SiCp/Cu梯度复合材料基体连续,梯度层过渡均匀,显微...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4种SiC颗粒呈渐变分布的梯度复合材料,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自动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梯度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硬度分布和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SiCp/Cu梯度复合材料基体连续,梯度层过渡均匀,显微组织及硬度呈梯度分布;梯度复合材料的SiC颗粒渐变过渡越均匀,梯度复合材料抗热疲劳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CU 梯度复合材料 粉末冶金 热疲劳性能
下载PDF
Sip/Al功能梯度材料的粉末冶金热压工艺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童国庆 杨伟锋 +2 位作者 申文浩 仲洪海 蒋阳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3,共5页
针对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难加工、封焊问题,提出制备功能梯度材料.本文采用粉末冶金热压法制备出Sip/Al功能梯度材料(FGM).相比其他工艺,热压法制备的功能梯度材料具有体积分数可调控(40%~65%Sip/Al),压制时间短,压力小等特点... 针对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难加工、封焊问题,提出制备功能梯度材料.本文采用粉末冶金热压法制备出Sip/Al功能梯度材料(FGM).相比其他工艺,热压法制备的功能梯度材料具有体积分数可调控(40%~65%Sip/Al),压制时间短,压力小等特点.热压法制备Sip/Al功能梯度材料,通过热等静压(HIP)处理后,得到的材料密度约为2.4~2.5 g/cm3,增强体颗粒细小,各层含量分布均匀,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分别11.7×10-6/K,121 W·m-1·K-1,抗弯强度为228 MPa,各层硬度分别为132 HB、151 HB和170 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P AL 粉末冶金 功能梯度材料 热压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液相沉淀-煅烧法制备大粒径球形四氧化三钴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人生 王丽平 +2 位作者 秦鸣飞 田礼平 杨幼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6-211,共6页
以硫酸钴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大粒径球形碳酸钴,考察了不同晶种量、pH和硫酸钴溶液流量对碳酸钴形貌、粒度分布、振实密度和硫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并探究了碳酸钴的生长机理。通过分步煅烧,并设置不同升温时... 以硫酸钴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合成了大粒径球形碳酸钴,考察了不同晶种量、pH和硫酸钴溶液流量对碳酸钴形貌、粒度分布、振实密度和硫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并探究了碳酸钴的生长机理。通过分步煅烧,并设置不同升温时间使碳酸钴热分解,得出优化四氧化三钴理化指标的煅烧条件。结果表明,当晶种量为2 kg,pH在7.2~7.5,硫酸钴溶液流量为500 mL/h时,采用分段式热分解碳酸钴,各温区按统一时间(60 min)升温,所得四氧化三钴形貌为球形,中值粒径为16.52μm,振实密度达2.26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钴 微米颗粒 碳酸钴 热分解 液相沉淀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微波热液法制备光催化TiO_2功能材料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康 刘辉 李伟 《有色金属》 CSCD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采用微波加热法 ,研究了钛配离子热分解水解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 ,水解产物在大气气氛和 3 0 0℃下煅烧 2h ,所得产物为锐钛型TiO2 粉末。在紫外线照射下 ,乙酸经TiO2 光催化反应 12h后 ,残余量小于初始量的 2 0 %。
关键词 光催化Ti02功能材料 微波热液法 无机非金属材料 超细粉末 制备
下载PDF
纳米γ-(Fe,Ni)合金粉开发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利民 亓家钟 +2 位作者 朱雪琴 葛副鼎 朱静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1998年第4期1-4,共4页
以五羰基铁和四羰基镍为前驱体,通过高温气相热分解可以获得纳米级γ-(Fe,Ni)合金粉,这种纳米合金粉主要为面心立方的γ-(Fe,Ni)相,颗粒大小为10~50nm,呈非球形,具有优异的光、电、磁性能,可用于开发具有... 以五羰基铁和四羰基镍为前驱体,通过高温气相热分解可以获得纳米级γ-(Fe,Ni)合金粉,这种纳米合金粉主要为面心立方的γ-(Fe,Ni)相,颗粒大小为10~50nm,呈非球形,具有优异的光、电、磁性能,可用于开发具有某些奇特功能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 功能材料 γ-(Fe Ni) 微波吸收材料
下载PDF
热障涂层用氧化锆空心球形粉末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淑艳 唐逾 +1 位作者 陈德茂 徐炳林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78,共5页
研究了喷雾干燥及特殊空心球化制备氧化锆空心球形粉末的方法,用本方法制备的氧化锆粉末具有流动性好、沉积率高、涂层隔热效果好、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涂层耐冲刷性强等特点.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喷涂粉末 空心球形 功能梯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