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筋正脊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1
作者 刘中恺 林雷雨 +2 位作者 张磊 张旭 吴丽筠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295-299,共5页
目的:观察调筋正脊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盐城市中医院诊治的CSA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调筋正脊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3... 目的:观察调筋正脊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盐城市中医院诊治的CSA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调筋正脊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调筋正脊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调筋正脊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活动程度评分、颈椎弯曲程度、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价量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评分、颈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指标、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调筋正脊组有效率为94.00%,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75.76%,调筋正脊组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筋正脊组治疗后颈椎活动程度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颈椎弯曲程度大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筋正脊组治疗后ESCV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筋正脊组治疗后胸锁乳突肌长径、胸锁乳突肌短径短于常规治疗组,斜方肌长径、斜方肌短径长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筋正脊组治疗后头痛、肩颈痛和眩晕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筋正脊法治疗CSA,能改善患者眩晕症状、颈椎功能、颈椎活动程度、颈椎弯曲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调筋正脊法 颈椎活动程度 颈椎弯曲程度
下载PDF
理筋调脊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文斌 刘渝松 +1 位作者 贺广权 梁海松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12期2156-2159,共4页
目的观察理筋调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把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理筋调脊法。观察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 目的观察理筋调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把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理筋调脊法。观察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功能量表(JOA)评分、评价生活质量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差异,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IL-6水平、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P<0.05)。结论理筋调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腰椎疼痛,恢复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期 理筋调脊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效果及对腰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海晨 黄锦 +1 位作者 李杰 陈郑增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0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效果及对腰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4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正... 目的:探讨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效果及对腰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84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正骨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联合四维牵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部功能、疼痛程度及腰椎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后伸、左旋转、右旋转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联合四维牵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腰椎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牵引 南少林理筋整脊 腰部功能 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活动度
下载PDF
论中医整脊学科的创立与展望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腾 王秀光 +2 位作者 潘东华 韦春德 田新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61-4364,共4页
中医整脊学科是运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人体脊柱系统功能解剖、运动力学,用手法为主的中医疗法调整气血、筋骨,使气血协调并恢复或改善脊柱力学平衡以防治脊柱劳损病的学科。中医整脊科以"一圆一说两论",即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 中医整脊学科是运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人体脊柱系统功能解剖、运动力学,用手法为主的中医疗法调整气血、筋骨,使气血协调并恢复或改善脊柱力学平衡以防治脊柱劳损病的学科。中医整脊科以"一圆一说两论",即脊柱四维弯曲体圆运动规律、脊柱圆筒枢纽学说、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和椎曲论为基本理论,按照《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的标准进行规范实施,以理筋、调曲、练功为三大治疗原则,用正脊调曲、针灸推拿、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四大疗法,在整体观和辨证思维指导下,实施"以人为本"的"医患合作、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腹病治脊、腰病治腹"八大措施以防治脊柱劳损病。因此,与美国脊骨神经医学不同,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和脊柱推拿有别。中医整脊学科的研究在本世纪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章主要阐述中医整脊学科的创立背景、过程及对中医整脊学科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整脊 椎曲论 常见病诊疗指南 理筋 正脊 调曲
原文传递
化瘀理筋针刺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阻滞型患者血清PGE2、IL-23、MMP-9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赖智君 刘利涛 +2 位作者 李志敏 林慧 倪湘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540-7542,共3页
目的:探讨化瘀理筋针刺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阻滞型治疗作用。方法: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于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在海口市中医医院就诊,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化瘀理筋针刺法治疗,疗程4周,... 目的:探讨化瘀理筋针刺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阻滞型治疗作用。方法: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于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在海口市中医医院就诊,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化瘀理筋针刺法治疗,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介素-23(IL-2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合酶2(COX-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PGE2、IL-23、MMP-9、COX-2、TGF-β1水平及ODI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JOA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阻滞型患者而言联合化瘀理筋针刺法具有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理筋针刺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瘀血阻滞型 疼痛介质 炎症因子 腰椎功能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