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戏剧本的舞台传播形态 被引量:2
1
作者 俞为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1-18,共8页
南戏剧本的舞台传播有全本、删节本、折子戏等多种形态,适合了不同观众的观赏需求。全本演出的故事情节丰富,但演出时间长,容易使观众产生观赏疲劳;删节本删去原作的一些过场戏或与次要人物有关的场次,但仍保持着原本情节结构的完整性,... 南戏剧本的舞台传播有全本、删节本、折子戏等多种形态,适合了不同观众的观赏需求。全本演出的故事情节丰富,但演出时间长,容易使观众产生观赏疲劳;删节本删去原作的一些过场戏或与次要人物有关的场次,但仍保持着原本情节结构的完整性,既节省了舞台时间,又保持了原作的框架。折子戏不顾及原作情节结构的完整性,从原作中选摘部分场次,所选的折子更重视舞台表演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剧本 舞台传播 全本 删节本 折子戏
下载PDF
钱南扬先生的南戏研究及其成就 被引量:2
2
作者 俞为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7-43,共7页
南京大学钱南扬教授虽不是温州当地学者,但其与温州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不仅有在温州文成工作过的经历,更主要的是他的学术事业与温州密切相关,研究产生于温州的南戏,是他一生学术事业的主要内容,其成果颇为显著。他对南戏产生于温州作... 南京大学钱南扬教授虽不是温州当地学者,但其与温州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不仅有在温州文成工作过的经历,更主要的是他的学术事业与温州密切相关,研究产生于温州的南戏,是他一生学术事业的主要内容,其成果颇为显著。他对南戏产生于温州作了考证,对温州的南戏作家及其作品作了研究。他广泛搜集南戏资料,为南戏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并从理论上对南戏加以总结和论述。在南戏研究中,也彰显出其科学严谨的治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南扬 温州 南戏 《琵琶记》 资料辑佚
下载PDF
从《张协状元》曲调格律看早期南戏的律化倾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芳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34-45,共12页
一般认为,早期民间南戏的曲调并无格律,而从《张协状元》的曲调格律分析可以看出,近三分之一的曲调基本符合格律要求,近半数的曲调在创作时具有格律意识。在唱出场引子时、有才学的脚色演唱时、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时,早期南戏往往选择有... 一般认为,早期民间南戏的曲调并无格律,而从《张协状元》的曲调格律分析可以看出,近三分之一的曲调基本符合格律要求,近半数的曲调在创作时具有格律意识。在唱出场引子时、有才学的脚色演唱时、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时,早期南戏往往选择有格律的曲调进行创作。这些格律范式不仅仅来自于成熟的词调谱式,也是书会文人创作时对字声规律的运用和总结,一方面体现了民间曲调在南戏中的律化倾向,一方面也为文人南戏的律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协状元》 曲调格律 早期南戏 律化
下载PDF
南戏《破窑记》版本考述 被引量:1
4
作者 俞为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2-23,共12页
现存的明刊(钞)本《破窑记》皆对元本在曲调与曲文以及故事情节上作了改动,而各刊本之间也有差异,其中富春堂本产生的年代较李评本早,与元本相同或相近的曲调与曲文,较李评本多。李评本增加了"夫人看女""吕蒙正数罗汉&qu... 现存的明刊(钞)本《破窑记》皆对元本在曲调与曲文以及故事情节上作了改动,而各刊本之间也有差异,其中富春堂本产生的年代较李评本早,与元本相同或相近的曲调与曲文,较李评本多。李评本增加了"夫人看女""吕蒙正数罗汉""刘千金辞窑"等情节。钞本《彩楼记》(简称钞本),是早期南戏《破窑记》的改编本,对原作作了较大的压缩,并增强了舞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破窑记》 富春堂本 李评本 钞本《彩楼记》
下载PDF
南戏《琵琶记》在日本的翻译与研究
5
作者 张真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3-22,共10页
南戏《琵琶记》早在江户时代就传入日本,并已经出现了译本。到了日本近代学术转型以后,翻译、注释等传统形式仍在持续,既有梗概,也有节译;既有训译,也有日译;既有译而不注,也有既译且注,一时颇为热闹。其译注者都是名著一时的人物:盐谷... 南戏《琵琶记》早在江户时代就传入日本,并已经出现了译本。到了日本近代学术转型以后,翻译、注释等传统形式仍在持续,既有梗概,也有节译;既有训译,也有日译;既有译而不注,也有既译且注,一时颇为热闹。其译注者都是名著一时的人物:盐谷温、铃木虎雄、幸田露伴、川临风、西村天囚、宫原民平等。而另一方面,现代专题论文论著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大擅其场,19世纪末便已在南戏及《琵琶记》研究上执其先鞭,其中尤以森槐南的研究最具开创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琵琶记》 日本 翻译 研究
下载PDF
南曲曲律演进的双向性——从民间南戏到文人传奇
6
作者 刘芳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7-64,共8页
宋元南戏是一种不具有成熟曲律体系的民间艺术。明代以降,大批文人投入南戏创作而使其逐渐雅化,南曲格律也由文人进行了规范。最初的民间曲律是一种"自由律"和"文人定格曲律"的混杂产物,在沈璟等曲家参与改进后,南... 宋元南戏是一种不具有成熟曲律体系的民间艺术。明代以降,大批文人投入南戏创作而使其逐渐雅化,南曲格律也由文人进行了规范。最初的民间曲律是一种"自由律"和"文人定格曲律"的混杂产物,在沈璟等曲家参与改进后,南曲格律受到了北曲格律的影响得以迅速规范化,很快形成"乐本位"的曲律,并以曲谱为其规范形式。此后,南曲唱腔发生了由"以腔传辞"到"以字行腔"的巨大变革,南曲格律又脱离了音乐束缚而形成了以诗律为重要参考的"文本位"格律。曲律的发展呈现出在"以文为本"和"以乐为本"两个方向上的异化。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曲律观,各自在曲界产生了巨大而长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传奇 曲律 文本位 乐本位
下载PDF
“南戏”是剧种名称吗?
7
作者 王志毅 《艺术探索》 2012年第1期30-33,4,共4页
有关"南戏"本义,一些文献有不同程度的误读。"南戏"并不是剧种名称,而是历史术语,即"南戏"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早期戏曲的发展,作为一种戏曲形式而出现的历史性术语。它不是温州的专利,而流布于长江... 有关"南戏"本义,一些文献有不同程度的误读。"南戏"并不是剧种名称,而是历史术语,即"南戏"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早期戏曲的发展,作为一种戏曲形式而出现的历史性术语。它不是温州的专利,而流布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用"南曲"演唱,实是元代及以后南方各地戏曲样式的统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文 南戏 名称 术语
下载PDF
清人学风影响下的南戏文献考辨简论
8
作者 蒋宸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4-33,共10页
清代有关南戏文本文献的研究,表现出不同于前朝的学术面貌。由于受到文人情趣牵引以及当时考据学风的影响,在关于南戏的辨订中运用了不少考据学问的方法,酌古通今,旁推互证,从而使得清代的南戏研究在探索的深度与广度上均取得了不少对... 清代有关南戏文本文献的研究,表现出不同于前朝的学术面貌。由于受到文人情趣牵引以及当时考据学风的影响,在关于南戏的辨订中运用了不少考据学问的方法,酌古通今,旁推互证,从而使得清代的南戏研究在探索的深度与广度上均取得了不少对后世影响颇大的成就。在辨订前人有关南戏认识讹误、推动南戏文献研究由史料载录向学术研究转变、为后人提供南戏文献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考据学风 南戏考辨 类比 博证
下载PDF
20世纪的元代文学研究
9
作者 田桂民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221-226,共6页
从学术史角度简要评述了20世纪元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概况和基本成就。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明清以来数百年间人们对它的评价一直偏低,学术研究也相对薄弱。进入20世纪,这种局面终于有了明显的改变:“西... 从学术史角度简要评述了20世纪元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概况和基本成就。元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明清以来数百年间人们对它的评价一直偏低,学术研究也相对薄弱。进入20世纪,这种局面终于有了明显的改变:“西学东渐”给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治学方法,元代文学尤其是属于通俗文学的元曲开始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研究活动也相应地活跃起来;50~60年代中期虽有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干扰,元代文学研究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70 年代末以来,元代文学研究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学术思想的创新,学术视野的开阔,研究领域的拓展,理论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文学 学术研究 杂剧 散曲 南戏 多元化
下载PDF
论当代新编戏曲与南戏传统的对接——以“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为例
10
作者 浦晗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3-96,共4页
古戏新编已成为当下传统戏曲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无论新编戏曲以何种方式求新求变,对传统的尊重依然是改编的基础。"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在创新的同时,仍在剧情框架、人物对话、语言倾向以及地域特色中保留和承袭了南戏... 古戏新编已成为当下传统戏曲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无论新编戏曲以何种方式求新求变,对传统的尊重依然是改编的基础。"温州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在创新的同时,仍在剧情框架、人物对话、语言倾向以及地域特色中保留和承袭了南戏剧本的传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因子 剧情框架 人物对话 语言倾向 地域特色
下载PDF
寻亲戏曲中的真情苦境与家国同构——以南戏《寻亲记》与《黄孝子》为中心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劼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7-48,共12页
南戏《寻亲记》与《黄孝子》的产生使民间流行的万里寻亲故事转化为完整的叙事文本,同时对后世该题材的戏曲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考察两部南戏的本事与流传的基础上,分析寻亲题材戏曲中亲人离合及主人公受难与历险的舞台看点,... 南戏《寻亲记》与《黄孝子》的产生使民间流行的万里寻亲故事转化为完整的叙事文本,同时对后世该题材的戏曲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考察两部南戏的本事与流传的基础上,分析寻亲题材戏曲中亲人离合及主人公受难与历险的舞台看点,探索寻亲题材戏曲在孝子的寻根与朝圣中所蕴含的伦理秩序与家国想象。在文人化的戏曲文本中,寻亲题材戏曲由节、孝主题向忠、孝主题发生转变,同时塑造家国同构格局的因素也从以孝治天下的政治伦理转变为作者的历史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寻亲 真情 苦境 家国
下载PDF
“南戏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屠霁霞 程婧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6-34,共9页
高校作为传统文化研究的前沿基地,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将"南戏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对南戏的研究,而且更能提高大众对南戏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认知。在现阶段,南戏学在校园文化建... 高校作为传统文化研究的前沿基地,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将"南戏学"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对南戏的研究,而且更能提高大众对南戏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的认知。在现阶段,南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入虽已取得一定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借鉴解释结构模型理论,筛选影响南戏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因素,将影响南戏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归结为大学生主体外因素、南戏艺术自身创新客体因素、环境条件与机制保障因素、价值因素,这些因素既共同作用于南戏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为,同时彼此间又相互关联、相互递进、相互影响。在建设以融合"南戏文化"为特色校园文化时,既要立足于对学生的纵向培养,同时还要兼顾诸影响因素之间横向的辩证统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南戏 校园文化 解释结构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波兰汉学家日比科夫斯基及其南戏研究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施望 俞为民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0-36,共7页
日比科夫斯基是波兰著名汉学家、英语世界南戏研究第一人,曾先后三次造访中国,研究领域包含文史哲多个方面,其南戏研究为西方汉学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南宋早期南戏研究》即是日比科夫斯基的南戏研究成果,该著作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日比科夫斯基是波兰著名汉学家、英语世界南戏研究第一人,曾先后三次造访中国,研究领域包含文史哲多个方面,其南戏研究为西方汉学开辟了全新的领域。《南宋早期南戏研究》即是日比科夫斯基的南戏研究成果,该著作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详尽分析了早期南戏作品与说唱文学的紧密联系,并认为说唱文学即为中国戏曲的起源;将南戏置于世界古代戏剧史中,分析南戏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文、日本能剧的区别,并使用西方戏剧理论分析早期南戏作品;以中国戏曲所表现的文化现象为"非我",从西方汉学家的角度分析其成因。《南宋早期南戏研究》建立在日比科夫斯基已有的汉学研究基础及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学术视野与方法论之上,为英语世界第一部南戏研究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南戏研究 日比科夫斯基 波兰汉学
下载PDF
“高尚且真诚的目标”——20世纪中叶美国改编版《琵琶记》(《琵琶歌》)之成形与剧评 被引量:4
14
作者 石峻山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46-54,共9页
《琵琶记》的美国改编版《琵琶歌》(Lute Song)于1946年在百老汇首演。《琵琶歌》的成形与媒体接受过程所历经的成功与问题,为中国传统戏剧在美国(或全西方)传播所遭遇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早期实例。《琵琶歌》形成过程中受到美国华人粤剧... 《琵琶记》的美国改编版《琵琶歌》(Lute Song)于1946年在百老汇首演。《琵琶歌》的成形与媒体接受过程所历经的成功与问题,为中国传统戏剧在美国(或全西方)传播所遭遇的困境提供了一个早期实例。《琵琶歌》形成过程中受到美国华人粤剧和欧洲汉学的影响。出于反映当年西方对中国的幻想,《琵琶歌》试图把中国文本搬上百老汇舞台,在当时算是一个里程碑。虽然如此,美国媒体的反应比较迷惑,抱怨戏太慢,剧种不明确,他们所赞美的主要是布景设计,但认为在没有专业戏曲演员的状况下,演出效果一般,演出沦为徒具异国情调的形式。《琵琶歌》的策略及媒体不一致的反应,反映着当今跨文化戏剧仍然关心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记》 跨文化戏剧 南戏 戏剧接受史 中国戏剧域外传播
下载PDF
南戏《琵琶记》的深度英译及其对中国戏曲“走出去”的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秋林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23-29,共7页
美国学者让·莫里根《琵琶记》英译本整体上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肯定,被认为是"翻译中国戏剧作品的典范"。本文从深度翻译和副文本理论视角探讨莫译《琵琶记》是如何通过译文前、译文中、译文后的大量副文本以及异化翻译... 美国学者让·莫里根《琵琶记》英译本整体上受到西方学者的高度肯定,被认为是"翻译中国戏剧作品的典范"。本文从深度翻译和副文本理论视角探讨莫译《琵琶记》是如何通过译文前、译文中、译文后的大量副文本以及异化翻译策略向目的语读者有效地传达原文本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南戏独特的艺术形式,并讨论其对中国戏曲"走出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琵琶记》 深度翻译 副文本 文化传递 启示
下载PDF
从南戏《张协状元》看“末”脚的机趣之美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殳墨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2-90,共9页
南戏《张协状元》中的“末”脚看似游离于戏剧之外,但实际贯穿于全剧之中,具体表现为“末”脚的开场及与“净”“丑”等脚色的配合性表演。“末”脚的游离和配合性表演在语言及表演方面体现出反讽、机巧、智慧、风趣、深刻、超然的机趣... 南戏《张协状元》中的“末”脚看似游离于戏剧之外,但实际贯穿于全剧之中,具体表现为“末”脚的开场及与“净”“丑”等脚色的配合性表演。“末”脚的游离和配合性表演在语言及表演方面体现出反讽、机巧、智慧、风趣、深刻、超然的机趣之美。这种语言风格和表演模式会通禅宗,承继优戏、参军戏、宋杂剧,反映出戏剧发展中的时代文化背景和脚色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张协状元》 “末”脚 机趣 宋杂剧
下载PDF
南戏起源新论
17
作者 孙红瑀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南戏约形成于南宋光宗朝(1189—1194年)。就其组曲形式而言,南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诸宫调,但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继承了宋杂剧的表演功能,能够分脚色演出。南戏的形成与宋室南渡有密切关系,它是在传统诸宫调、宋杂剧基础上,结合温州当地... 南戏约形成于南宋光宗朝(1189—1194年)。就其组曲形式而言,南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诸宫调,但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继承了宋杂剧的表演功能,能够分脚色演出。南戏的形成与宋室南渡有密切关系,它是在传统诸宫调、宋杂剧基础上,结合温州当地俗曲、乐舞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戏文 杂剧 诸宫调
下载PDF
南戏留存剧目检讨
18
作者 包建强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9-25,共7页
南戏于北宋末诞生,在民间盛行不衰。元末上层文人措手南戏,明中叶被雅化的南戏进入上层社会称为传奇,至此南戏于雅、俗两途并行。晚清花部繁兴,南戏进入地方戏。留存于诸地方戏中的南戏剧目出现折数与剧情递减、剧中主角转移、娱人特性... 南戏于北宋末诞生,在民间盛行不衰。元末上层文人措手南戏,明中叶被雅化的南戏进入上层社会称为传奇,至此南戏于雅、俗两途并行。晚清花部繁兴,南戏进入地方戏。留存于诸地方戏中的南戏剧目出现折数与剧情递减、剧中主角转移、娱人特性增强、多种南戏关目情节相揉合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留存剧目 特征
下载PDF
论南戏的结构对后世戏曲演出的影响
19
作者 孙玫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9-13,共5页
在戏剧中,剧中所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与演出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同的。如何处理这两种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矛盾?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戏剧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中国传统戏曲采用的是一种“串珠式”的结构:一连串的事件按照其发生的时间顺... 在戏剧中,剧中所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与演出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同的。如何处理这两种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之间的矛盾?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戏剧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中国传统戏曲采用的是一种“串珠式”的结构:一连串的事件按照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展开,不同的场次可以自由转换地点;在一全本戏中许多场次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其中一些场次具有自己的高潮,而全剧却不一定有一个主要的高潮。究其根源,戏曲的这种“串珠式”结构来源于说唱文艺,它最早出现在中国戏曲的最早样式——南戏之中,并且通过南戏而影响了后世戏曲的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戏曲结构 戏曲演出
下载PDF
宋元南戏历史人物故事剧述略
20
作者 伏涤修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28-38,共11页
按照现有存本、现存佚曲、全佚三类,对宋元南戏中出现历史人物的剧作进行梳理,详述宋元南戏历史人物故事剧和历史人物的关系,并进一步对宋元南戏历史人物故事剧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 南戏 历史剧 剧史关系 述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