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周展 姚丽萍 谢晓姣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PSV)、红细胞压积(HCT)、全血低切粘度(LSV)、全血高切粘度(HSV)]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68.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3.71±2.84)分明显更低于对照组的(16.52±3.46)分,Barthel指数(88.23±4.85)分更高于对照组的(78.61±5.34)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SV、HCT、LSV、HSV分别为(1.25±0.11)mPa·s、(39.26±3.22)%、(10.12±1.11)mPa·s、(5.13±2.41)mPa·s,更低于对照组的(2.62±0.24)mPa·s、(45.62±3.66)%、(12.51±0.24)mPa·s、(6.95±0.27)mPa·s,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可改善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9
2
作者 武胜涛 张羽 李富慧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 mg,口服,每日1次,以抗血小板聚集;20%甘露醇注...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 mg,口服,每日1次,以抗血小板聚集;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每12 h 1次,以控制脑水肿;氯化钾缓释片0.5 g,口服,每日3次,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0 min内滴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1.6 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T-1、NO含量,IL-8、hs-CRP、FT3、FT4、TSH水平,NIH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1含量,IL-8、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NO含量、TSH水平、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T3、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TSH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朱巍 王志英 +2 位作者 鲍洪雅 骆晓兰 吴明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07-1610,共4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脑心通胶囊...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3.47%),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11.681,P<0.05);治疗组治疗后MCP-1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18.060、10.528,P<0.05);治疗组治疗后PT、APTT水平水平高于对照组而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17.054、10.787、10.579,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6.869、5.754、7.609,P<0.05);两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均未见异常,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可降低血清MCP-1和hs-CRP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急性脑梗死 疗效 细胞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建明 李玉蓉 +2 位作者 韦英秀 胡宏波 尹琦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9期762-76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及脑心通胶囊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立健康组60例,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口服。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及脑心通胶囊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立健康组60例,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口服。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于24h内、3d、7d、14d检测患者血清VEGF含量,同时测定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时间点血清VEGF及FIB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在急性期VEGF及FIB的浓度持续升高,至病程第7天均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但至第14天仍维持高水平;应用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后血清VEGF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于第3、7、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最为显著(P<0.01),而动态观察两组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VEGF浓度明显增高,脑心通胶囊能促进VEGF的产生和分泌,且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脑心通胶囊
下载PDF
两种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玉和 余昌胤 +1 位作者 张骏 雷显泽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对两种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212例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中符合方案分析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序贯治疗A组102例,用脑苷肌肤注射液18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7 d后改用丁苯酞软胶... 目的对两种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212例缺血性急性脑血管病中符合方案分析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序贯治疗A组102例,用脑苷肌肤注射液18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7 d后改用丁苯酞软胶囊,0.2 g,qid,po;联合消栓通络胶囊2.1 g,tid,po至14 d。对照B组104例,采用脑苷肌肽注射液18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ivgtt,qd,至14 d。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同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2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2%、95.2%和4.7%、7.5%,以临床总有效率计C/E分别为129.1和178.5;△C/△E为1697.7。结论 2组临床疗效相近但治疗成本有显著性差异,序贯治疗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序贯治疗 脑苷肌肽注射液 丁苯酞软胶囊 消栓通络胶囊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法
下载PDF
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薛芳 张永林 +1 位作者 张继萍 贾夏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脑栓通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 目的探讨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注射液,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脑栓通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脑卒中患者生专用活质量量表(Stroke scale quality of life,SS-QOL)评分和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评分、血清全血高切黏度(High shear viscosity,HSV)、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SV)、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SS-QOL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SS-QOL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实验组改善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HSV、PSV和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V、PSV和FIB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SOD、GSH-Px和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OD和GSH-Px明显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实验组改善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中动脉收缩期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及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d、Vm和Vs值显著升高(P<0.05),且实验组改善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R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通胶囊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脑保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谷巍 毕宝曰 +2 位作者 陶金柱 金小仙 赵守法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4期356-357,共2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脑梗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鼠NGF18μg,2周后判断疗效,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结果:治疗组总...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脑梗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鼠NGF18μg,2周后判断疗效,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为(15.37±5.46)分,治疗结束后第4周NFDS为(10.37±5.46)分;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9%,治疗后NFDS为(17.81±6.12)分,治疗结束后第4周NFDS为(15.81±6.12)分。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鼠NGF能有效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高血压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纤维蛋白原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姜文大 臧丽娥 隋汝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3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高血压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纤维蛋白原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高血压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纤维蛋白原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观察期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FIB和血清hsCRP含量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后FIB和血清hsCRP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有利于降低FIB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程度,更好地预防脑梗死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心通胶囊 纤维蛋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雪海 周少珑 +5 位作者 蔡奕秋 周辉 邢爱群 肖林婷 陈薇 吉晓天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0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患者...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脑心通胶囊,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5.24±1.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9±2.53)分(P<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为(72.68±8.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9±6.83)分(P<0.05);研究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分别为(14.69±4.26)μg/L,(27.46±14.52)mg/L和(13.24±1.53)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3±5.24)μg/L,(38.73±15.74)mg/L和(18.26±1.32)ng/L(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3.33%比5.00%,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依达拉奉 老年 急性脑梗死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MDA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建明 李玉蓉 +1 位作者 韦英秀 胡宏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在不同时间段变化及脑心通胶囊的治疗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立健康组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在不同时间段变化及脑心通胶囊的治疗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立健康组60名。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口服。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及比色法动态测定法于1d、3d、7d、14d检测患者血清VEGF及MDA含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脑梗死组各时间点血清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至病程第7天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至14d仍维持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发病24h内及第3天,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第7天及14天,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3d、14d随着梗死面积增大及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MDA水平只在发病第3天才与梗死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变化(P<0.01)。应用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后血清VEGF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于3d、7d、14d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的MDA水平在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VEGF浓度明显增高,VEGF和MDA共同参与脑梗死急性期血管病理损伤过程,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可增加VEGF含量。VEGF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丙二醛 脑心通胶囊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建明 李玉蓉 +2 位作者 韦英秀 胡宏波 尹琦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在不同时间段变化及脑心通胶囊治疗对其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立健康组60名,治疗组给予脑心...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在不同时间段变化及脑心通胶囊治疗对其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立健康组60名,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口服。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于24h内、3、7、14天检测患者血清VEGF含量,同时测定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各时间点血清VEGF及fib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在急性期VEGF及fib的浓度持续升高,至病程第7天均达高峰,以后开始下降,但至第14天仍维持高水平;应用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后血清VEGF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于第3、7、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第7天最为显著(P<0.01),而动态观察两组的fib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应用脑心通胶囊干预治疗14天后,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VEGF浓度明显增高,脑心通胶囊能促进VEGF的产生和分泌,且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脑心通胶囊
下载PDF
电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海冰 张利娟 +1 位作者 李海鹏 冯刚华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emiplegia,ACIH)的疗效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4例ACI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配合施以患侧肢体电针疗法,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emiplegia,ACIH)的疗效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4例ACI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配合施以患侧肢体电针疗法,观察组配合双侧肢体电针疗法;比较两组卒中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1个疗程后,观察组NDS评分、ADL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2.8%,显著高于对照组76.2%(P<0.05)。结论与传统患侧肢体电针疗法相比,采用双侧肢体电针疗法可显著改善ACIH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疗法 急性脑梗死偏瘫 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高龄与非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静脉溶栓方案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赖舒帆 朱钦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6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高龄与非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不同静脉溶栓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根据不同年龄将其分为≥75岁的高龄组37例(观察组)和<75岁的非高龄组48例(对照组);根据... 目的:观察与分析高龄与非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不同静脉溶栓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根据不同年龄将其分为≥75岁的高龄组37例(观察组)和<75岁的非高龄组48例(对照组);根据不同溶栓治疗方案将其分为阿替普酶组32例(观察组12例,对照组20例)和尿激酶组53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28例)。比较各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不同年龄段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发病后3个月mRS评分、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栓治疗方案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情况、溶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栓治疗方案发病后3个月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疗效较尿激酶好,但并发症较多,且对于远期生活质量改善无优势,高龄可能并非静脉溶栓效果及并发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穴位针刺联合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陶红 张琦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648-651,共4页
目的:研究穴位针刺联合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给予神经保护、抗血小板聚集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研究穴位针刺联合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给予神经保护、抗血小板聚集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29%和70.5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红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针刺联合脑心通胶囊用于ACI患者溶栓后辅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保护神经功能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穴位针刺 脑心通胶囊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积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4年1月在青海省中医院治疗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两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4年1月在青海省中医院治疗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两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 mL,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比容(HC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NIHSS评分均降低,且以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显著〔血浆黏度(mPa·s):1.54±0.62比3.10±0.58,Fib(g/L):3.87±0.91比4.81±1.31,HCT:0.46±0.04比0.54±0.05, TC(mmol/L):4.97±1.73比6.65±1.62,TG(mmol/L):5.01±1.25比7.53±1.23,NIHSS评分(分):2.31±1.15比10.23±2.21,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浆黏度(mPa·s):1.54±0.62比3.01±0.72,Fib(g/L):3.87±0.91比4.68±1.37,HCT:0.46±0.04比0.52±0.04,TC(mmol/L):4.97±1.73比6.34±1.71,TG(mmol/L):5.01±1.25比7.51±1.30,NIHSS评分(分):2.31±1.15比3.75±1.73, P<0.05或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14%(102/105)比74.29%(78/105),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单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10
16
作者 薛晶 崔建礼 张雨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5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是否有效。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1—7月来该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9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是否有效。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1—7月来该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9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9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28 d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分数情况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26例,对照组患者痊愈12例;观察组患者显效36例、对照组患者显效30例;观察组患者有效26例、对照组患者有效24例;观察组患者无效9例、对照组患者无效31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72%)明显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4%),所以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4、28 d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席富强 王颖慧 +1 位作者 杨志甫 薛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方法入选本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方法入选本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胶囊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俊林 李海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100)与加用脑心通胶囊(观察组,n=128)的效果进行...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100)与加用脑心通胶囊(观察组,n=128)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两组治疗前的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各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胃肠道反应4例,对照组3例,对治疗未造成影响,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急性脑梗死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可显著增强临床效果,改善症状和预后,确保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急性脑梗死 效果观察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亓敏 曲芸芸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2092-2095,共4页
目的 分析脑心通胶囊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n =52)和观察组( n =52)。对... 目的 分析脑心通胶囊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n =52)和观察组( n =52)。对照组采用抗凝、降脂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为 73.08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前Th17比例、Treg比例、Th17/Treg、肽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治疗后Treg比例、Ang-2高于对照组,Th17比例、Th17/Treg、肽素、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05)。2组治疗前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可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Treg平衡,降低肽素、hs-CRP的表达,提高Ang-2的表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急性脑梗死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平之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NSE、GFAP、IL-6、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翟宏伟 王静 邹慧娟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10期1766-1768,共3页
目的观察平之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平之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之胶囊,均连续治疗并观察21 d。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GFAP、NSE、TNF-α、IL-6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0.77%(P<0.05);观察组在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积分)、FMA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FAP、NSE、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GFAP、NSE、TNF-α水平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之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促进神经修复,从而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平之胶囊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