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于氏项针联合揿针治疗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孙妍 陈存阳 +1 位作者 孙远征 孙颖哲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33-37,共5页
目的:分析于氏项针联合揿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于氏项针联合揿针组)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脱离1例,剩余34例。两组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 目的:分析于氏项针联合揿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于氏项针联合揿针组)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脱离1例,剩余34例。两组除基础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于氏项针联合揿针治疗。记录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吞咽造影(VFSS)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降低,VFSS指标及SWAL-QOL评分增高,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氏项针联合揿针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卒中 揿针 于氏项针
下载PDF
针灸不同穴位组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疗效研究
2
作者 梁艳桂 吴海科 +6 位作者 黄耀渠 黄婷婷 黄强 刘亚丽 张明霞 黎力生 胡泳端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411-415,共5页
目的:分析针灸不同穴位组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常规组、项针组、舌针组,每组30例,治疗14 d。比较各组治疗14 d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14 d后营养指标、梗死灶多... 目的:分析针灸不同穴位组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常规组、项针组、舌针组,每组30例,治疗14 d。比较各组治疗14 d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14 d后营养指标、梗死灶多模态磁共振参数、吞咽功能相关指标、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舌针组总有效率高于项针组、常规组(P<0.05)。治疗14 d后,各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D)、血红蛋白(Hb)、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胆碱+肌酸)比值、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舌诊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Cho/Cr、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AA)、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前后脉冲血氧饱和度下降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舌诊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或项针治疗相比,舌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梗死灶多模态磁共振参数、吞咽功能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假性球麻痹 吞咽功能障碍 针灸 项针 舌针 多模态磁共振
下载PDF
交叉电项针治疗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障碍验案1例
3
作者 孟育飞 窦金娟 +1 位作者 杨贺 郭晓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假性球麻痹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为其常见的表现,轻症患者进食饮水呛咳,容易误吸,从而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或因进食饮水不足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重症患者需长期留置胃管,降低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所致的假性球麻痹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为其常见的表现,轻症患者进食饮水呛咳,容易误吸,从而导致卒中相关性肺炎,或因进食饮水不足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重症患者需长期留置胃管,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相关针刺及康复治疗研究报道较多,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采用交叉电项针方式联合康复治疗来改善这类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报道为数不多。作者在临床上利用交叉电项针联合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合并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的1例患者,明显改善了其吞咽功能,使其在短期住院期间顺利拔除胃管、恢复了经口进食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的信心。现写为个案报道,以期为今后临床医师治疗这类患者提供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交叉电项针
下载PDF
辉河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4
作者 马悦 张雨晴 +5 位作者 孙雪莹 郭瑞萍 吴志坚 吕泓学 吴庆明 张剑飞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为掌握繁殖期白枕鹤(Grus vipio)栖息地适宜情况,2021年4—6月和2022年5—6月基于白枕鹤分布位点,利用MaxEnt模型对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21年白枕鹤的训练数据AUC值为0.971,测试数据AU... 为掌握繁殖期白枕鹤(Grus vipio)栖息地适宜情况,2021年4—6月和2022年5—6月基于白枕鹤分布位点,利用MaxEnt模型对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21年白枕鹤的训练数据AUC值为0.971,测试数据AUC值为0.970;2022年训练数据AUC值为0.974,测试数据AUC值为0.972,结果均大于0.900,表明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均达到优秀水平。(2)不同年度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利用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2021年主要为归一化植被指数、距道路距离和土壤亮度,2022年主要为土壤湿度、海拔和土壤亮度。(3)不同年度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适宜面积有差异,2021年为1679 hm^(2)(最适和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75、160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48%),2022年适宜面积较大,为8473 hm^(2)(最适和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56、8417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4%)。辉河保护区内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面积有限,且不连续、连通度较低,人类活动对白枕鹤繁殖期栖息地的利用存在干扰,建议保护区在白枕鹤繁殖期限制区内人类活动,减少对白枕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Ent模型 栖息地适宜性 繁殖期 白枕鹤 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项针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赵楠楠 尚高岗 赵鑫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504-1509,共6页
【目的】观察项针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项针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项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吞咽时舌骨垂直与水平移动幅度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SP)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对照组为67.50%(27/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WST、SS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WST、SS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舌骨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舌骨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SP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S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为25.00%(10/4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针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血清SP水平,增加舌骨位移距离,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针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舌骨运动位移 血清P物质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电针项六针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曾繁广 王大中 陆征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244-1249,共6页
【目的】分析电针项六针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CS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给予电针... 【目的】分析电针项六针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CS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给予电针项六针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变化情况,以及颈椎生理曲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57/59),对照组为77.61%(52/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NDI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NDI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前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s、Vm、PI及RI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项六针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患者颈椎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项六针 化瘀颈痹汤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功能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结合经络辨证论治神经性皮炎2例
7
作者 朱苗苗 连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62-64,共3页
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苔藓样改变及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焦虑等情志改变,而情志改变又可加重皮肤瘙痒感,患者苦不堪言。作者根据皮疹在皮肤表面分布规律,与经络循行特点相联系,结合患... 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苔藓样改变及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焦虑等情志改变,而情志改变又可加重皮肤瘙痒感,患者苦不堪言。作者根据皮疹在皮肤表面分布规律,与经络循行特点相联系,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辨证神经性皮炎,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论治神经性皮炎,以期为神经性皮炎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领疮 神经性皮炎 少阳 阳明 经络辨证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电项针联合西医治疗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临床观察
8
作者 温杰 许鹏 +3 位作者 胡方梅 王传尊 刘国华 崔友祥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4期691-694,共4页
目的观察电项针联合西医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80例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项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风... 目的观察电项针联合西医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80例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项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风先兆症状及眩晕症状评分、颈内动脉管腔内径、再次中风例数。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2)治疗后,两组中风先兆症状及眩晕症状评分较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治疗后28 d再次中风发病2例、6个月再次中风发病4例、12个月再次中风发病3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8 d再次中风发病3例、6个月再次中风发病6例、12个月再次中风发病5例数(P<0.05);4)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结论电项针联合西医能有效提高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疗效,改善中风先兆症状及眩晕症状评分,增加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范围,降低再次中风发病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中风先兆 电项针 临床疗效 眩晕
下载PDF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项三针温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燕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项三针温针治疗颈性眩晕(CV)的效果。方法: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1例。两组均用项三针温针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治疗3周两组症状评分均升高,动脉流通速度均提高,观...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项三针温针治疗颈性眩晕(CV)的效果。方法: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1例。两组均用项三针温针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治疗3周两组症状评分均升高,动脉流通速度均提高,观察组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动脉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项三针温针治疗CV更有利于症状缓解,促进动脉血液速度加快,效果更好,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 项三针温针
下载PDF
神仙解语丹联合电项针刺激疗法对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语言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杨晓鸿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9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神仙解语丹联合电项针刺激疗法对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语言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8月收治的200例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100)和观察组(n=100)。... 目的:探究神仙解语丹联合电项针刺激疗法对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语言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8月收治的200例中风后言语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n=100)和观察组(n=100)。参考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和电项针刺激疗法,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用神仙解语丹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语言功能、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语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ADL评分均高于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仙解语丹联合电项针刺激疗法治疗中风后言语障碍的效果优良,能有效提高其语言功能,改善患者认知能力,预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解语丹 电项针刺激疗法 中风 言语障碍 语言功能
下载PDF
“高氏项针”演化发展与应用概论
11
作者 郑爽 薛玉满 +3 位作者 杨忠锋 蒋金艳 亢玉莹 高维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68-171,共4页
随着针灸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针灸学未来的发展模式。“高氏项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高维滨教授针对东北地方病——卒中后延髓麻痹而首创的特色疗法,该法以传统腧穴近部取穴为原则,取穴精少、医理明晰、可重... 随着针灸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现代针灸学未来的发展模式。“高氏项针”系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高维滨教授针对东北地方病——卒中后延髓麻痹而首创的特色疗法,该法以传统腧穴近部取穴为原则,取穴精少、医理明晰、可重复性强,并基于神经、腧穴解剖特点,发现了供血、吞咽1、吞咽2、治呛、治反流、发音、增音等新的经验穴,至今广泛应用于脑神经疾病、脑血管疾病、椎体外系疾病、脊髓疾病等众多领域,疗效显著。“高氏项针”发展30余年,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经历了发现、应用、验证再到发展演化的过程,恰符合现代针灸学发展范式。作者整理相关文献,将“高氏项针”的演化发展历程及应用做以综述,希望为现代针灸学的发展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氏项针 针灸 发展历程 应用
下载PDF
调神针刺在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孙连珠 丁定明 +3 位作者 潘猛 李思康 俞丽君 马睿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5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调神针刺在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电项针治疗,治疗组... 目的探讨调神针刺在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电项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选取调神针刺治疗(穴位:百会、本神、内关、神门、三阴交),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进行听阈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在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整体分析发现:两组PSQI评分、SAS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各时间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2、4周后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PSQI评分低于治疗2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周后SA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SAS评分低于治疗2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1、2、4周后,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SA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平均听阈数值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平均听阈数值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平均听阈数值低于治疗2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2、4周后,治疗组平均听阈数值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针刺联合电项针治疗对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平均听阈水平的改善较单纯电项针组更为明显,这与调神针刺改善了患者睡眠质量、焦虑状态等有关,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突发性聋 调神针刺 电项针 焦虑 治神
下载PDF
项丛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智 武昌 严静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究项丛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和项丛刺组(41例,项丛刺联... 目的探究项丛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和项丛刺组(41例,项丛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治疗28 d。统计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吞咽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本研究中,共3例患者退出,最终对照组纳入40例,项丛刺组纳入39例。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优于治疗前,且项丛刺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低于治疗前,吞咽困难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项丛刺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丛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项丛刺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丛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康复科
下载PDF
地黄饮子联合舌项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微 胡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联合舌项针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中风的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黄饮子联合舌项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为...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联合舌项针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中风的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黄饮子联合舌项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SSA、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14、28d后洼田氏饮水试验积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SSA、NIHSS评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SSA、NIHSS评分降低程度更加显著(P<0.05),Barthel指数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指数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提升更加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0.00%,对照组是70.00%,治疗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P<0.05)。结论地黄饮子联合舌项针治疗可发挥其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的作用,又具有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之效,使气血阴阳平和,脉络通利,对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饮子 舌项针 中风 假性球麻痹 吞咽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评价交叉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效果
15
作者 刘铭 李芝慧 +2 位作者 白静蓉 杨仕年 陈岑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1期13-15,19,共4页
目的研究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采用交叉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进行分成参考组、观察组,每组45... 目的研究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采用交叉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进行分成参考组、观察组,每组45例。分别应用常规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交叉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吞咽功能、症状积分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高于参考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采取交叉电项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交叉电项针 吞咽康复训练
下载PDF
南平市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遇金 陈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南平市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于南平市建阳中医院健康体检者325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研究对象尿酸水平,结合其典型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南平市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于南平市建阳中医院健康体检者3253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研究对象尿酸水平,结合其典型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统计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率,并将健康体检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查阅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生的因素。结果:3253名健康体检者中,发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242名,发生率为7.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高血压、吸烟饮酒、每日饮水量<1000 mL、偶尔运动或不运动、低总蛋白均为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偶尔食用蘑菇及木耳为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南平市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较高,且受到高血压、吸烟饮酒、偶尔食用蘑菇及木耳、每日饮水量、运动情况、总蛋白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可能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降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影响因素 南平市
下载PDF
项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楚佳梅 包烨华 +2 位作者 邹超 龚燕 王翀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897-1900,共4页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44例,运用项针配合体针治疗,留针30min,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最长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42例,运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44例,运用项针配合体针治疗,留针30min,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后进行第2个疗程,最长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42例,运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言语功能的评定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反复唾液吞咽测试、洼田氏饮水测试、洼田氏吞咽能力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针刺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项针可以减少假性球麻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项针可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病人的吞咽和言语障碍,提高吞咽和言语功能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项针 假性球麻痹 吞咽功能 言语功能
下载PDF
项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扬子 曾纪伟 +5 位作者 吴丽红 沈亚琴 王彤歌 彭菊秀 林秀华 郑仕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1-414,417,共5页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1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项针组和对照组。项针组取风池、完骨穴配合常规针刺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及太冲等。对照组仅常规针刺取穴。每天针刺1...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16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项针组和对照组。项针组取风池、完骨穴配合常规针刺取穴: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伏兔、足三里、解溪及太冲等。对照组仅常规针刺取穴。每天针刺1次,连续治疗15次为一个疗程。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P<0.05),项针组对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项针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9.0%(P>0.05);显效率分别为59.3%和30.9%(P<0.01)。结论:项针疗法治疗中风疗效确切,能显著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项针 缺血性中风
下载PDF
2014年美国加州纳帕M_W6.1地震断层参数的Sentinel-1A InSAR反演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李永生 冯万鹏 +4 位作者 张景发 李振洪 田云锋 姜文亮 罗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39-2349,共11页
2014年8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海湾北部的纳帕地区发生了MW6.1地震.发震断层是西纳帕断裂系统中的一部分,但是该断层之前并未被足够重视.本文利用欧洲空间局最近发射成功并刚刚投入使用的Sentinel-1A卫星获取的第一对同震干涉像对(201... 2014年8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海湾北部的纳帕地区发生了MW6.1地震.发震断层是西纳帕断裂系统中的一部分,但是该断层之前并未被足够重视.本文利用欧洲空间局最近发射成功并刚刚投入使用的Sentinel-1A卫星获取的第一对同震干涉像对(20140807-20140831),得到了该地震的地表同震形变场,结合震后24h内区域GPS同震形变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反演了纳帕地震的断层几何参数以及滑动分布.Sentinel-1A干涉结果表明,此次地震造成了明显的地面形变,视线向最大抬升和最大沉降量均达到了10cm.联合反演结果表明,该发震断层的走向为344°,倾角为80°.主要破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平均倾滑角为-146.5°,最大倾滑量达到了1.1m,位于地表下约4km,存在明显的滑动亏损现象.此次地震,累计释放地震矩达1.5×1018 N·m,约合矩震级MW6.1.该结果略小于InSAR单独约束结果,可能与Sentinel-1A像对中包含的快速震后形变分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1A 纳帕地震 西纳帕断裂 震源参数反演 滑动亏损
下载PDF
项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栗先增 顾伯林 +2 位作者 周红 薛建红 周湘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 目的探讨项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项针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获取5ml布丁样食物、5ml水、10ml水3种食团吞咽的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以及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结果及SS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3种食团的PAS评分及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5ml和10m水PAS评分及SSA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00,P<0.05)。结论项针疗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针疗法 脑梗死 吞咽障碍 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