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istolane‑type Sesquiterpenoids from Nardostachys chinensis and Revised Structure of Aristolanhydride 被引量:2
1
作者 Li-Xia Wang Xian-Jun Jiang +3 位作者 Xiang-Mei Li Mei-Fen Mao Guo-Zhu Wei Fei Wang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CAS 2019年第2期149-155,共7页
Four hitherto unknown aristolane-type sesquiterpenes,including one novel 8,9-secoaristolane,namely secoaristolenedioic acid(1),two aristolone derivatives,namely 1α,2β-dihydroxyaristolone(2),9-epidebilon(3),and one r... Four hitherto unknown aristolane-type sesquiterpenes,including one novel 8,9-secoaristolane,namely secoaristolenedioic acid(1),two aristolone derivatives,namely 1α,2β-dihydroxyaristolone(2),9-epidebilon(3),and one rare aristolane-chalcone hybrid,namely 3′-hydroxynardoaristolone A(4)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hanol extract of the roots and rhizomes of Nardostachys chinensis.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analysis.In addition,the structure of aristolanhydride,recently isolated from the same species,was corrected by reanalysis of the published NMR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dostachys chinensis Aristolane Secoaristolane Aristolane-chalcone hybrid Structural revision
下载PDF
中药甘松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诗雨 蔡宗余 +3 位作者 石炜琦 黄敏 刘水花 卢健棋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265-268,共4页
甘松是中国常见的药用植物,历史悠久,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对人体心血管、神经、消化及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有显著作用。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甘松中更多的化学成分被发现,药理作用也不断被开发,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扩... 甘松是中国常见的药用植物,历史悠久,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对人体心血管、神经、消化及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有显著作用。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甘松中更多的化学成分被发现,药理作用也不断被开发,临床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文章对近年来甘松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相关研究作出综述,为甘松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化学成分 药理 临床应用 中医临床药学
下载PDF
甘松有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旭 兰洲 +4 位作者 董小萍 邓赟 胡晓梅 彭腾 郭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1,共4页
对甘松抗菌消炎有效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柱色谱法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为蒙花苷、熊果酸、二十八烷醇、Kanshone A、Nardosinonediol、Nardosinone、马兜铃烯-9-β-醇、齐墩果酸、β-谷甾醇。... 对甘松抗菌消炎有效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柱色谱法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分别为蒙花苷、熊果酸、二十八烷醇、Kanshone A、Nardosinonediol、Nardosinone、马兜铃烯-9-β-醇、齐墩果酸、β-谷甾醇。前三个化合物为首次分离得到,蒙花苷和熊果酸为甘松抗菌消炎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有效成分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甘松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景临林 马慧萍 +3 位作者 范小飞 杜亮亮 彭晓霞 贾正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1-1596,共6页
采用DPPH、ABTS、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还原力五种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对甘松95%乙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 采用DPPH、ABTS、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还原力五种体外抗氧化测定方法对甘松95%乙醇提取物以及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除水和石油醚萃取物外,甘松其他3个萃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57.22±1.89)mg·g-1和(99.43±1.23)mg·g-1,其清除DPPH、ABTS、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20±0.02)mg·mL-1、(0.15±0.01)mg·mL-1、(0.29±0.02)mg·mL-1和(0.35±0.02)mg·mL-1。甘松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成为天然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抗氧化活性 总黄酮 总多酚
下载PDF
稳心颗粒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和瞬时外向钾电流激活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0
5
作者 刘元伟 郭继鸿 +2 位作者 张萍 李继文 李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研究步长稳心颗粒中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瞬时外向钾电流(Ito)激活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10 g/L甘松提取物对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INa、Ito激活动力学的影响。结果①10 g/L甘松... 目的研究步长稳心颗粒中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瞬时外向钾电流(Ito)激活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10 g/L甘松提取物对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INa、Ito激活动力学的影响。结果①10 g/L甘松提取物使大鼠心室肌细胞INa峰值(INa,max)从-58.96±2.71 pA/pF降至-31.66±1.29 pA/pF(n=5,P<0.01);②10 g/L甘松提取物使Ito峰值(Ito,max)由3.40±1.52 pA/pF降到1.43±0.64 pA/pF(n=7,P<0.05)。10 g/L甘松提取物对INa和Ito的抑制率分别达38.2%和57.9%。结论10 g/L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INa、Ito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甘松 全细胞膜片钳 钠电流 瞬时外向钾电流
下载PDF
甘松根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春力 段营辉 +1 位作者 戴毅 姚新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研究甘松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结合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MS、NMR等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松根茎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 目的:研究甘松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结合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MS、NMR等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松根茎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8-羟基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1)、8-羟基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2)、8-羟基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基)-4'-O-β-D-吡喃葡萄糖苷(3)、环橄榄脂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4)、阿魏酸(5)、绿原酸甲酯(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根茎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涛 葛郁芝 +3 位作者 罗骏 胡朗吉 张淑华 吴志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6,共3页
目的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在离子通道水平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甘松挥发油对钠通道的影响。结果①浓度为1,3,5,... 目的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在离子通道水平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甘松挥发油对钠通道的影响。结果①浓度为1,3,5,10,20,100μg/g甘松挥发油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钠电流;②可使心肌细胞钠电流-电压曲线上移,但激活电位、峰电位及反转电位无改变;③使激活曲线向正电位方向变化,V1/2从(-43.65±0.98)mV右移至(-40.25±1.01)mV(n=6,P<0.05);④使失活曲线向负电位方向变化,V1/2从(-100.92±0.68)mV左移至(-111.20±0.86)mV(n=6,P<0.05)。结论甘松挥发油可通过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大鼠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在不同膜电位水平对钠通道电流具有均匀一致的抑制作用;使激活曲线右移,使失活曲线左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膜片钳 钠通道 心肌细胞
下载PDF
中药甘松中的白藜芦醇低聚体类成分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忠平 陈应鹏 +3 位作者 梁爽 汪娟 郑红红 吴红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8-1551,共4页
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现代分离方法,从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根及根茎70%乙醇冷浸渗漉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白藜芦醇低聚体类化合物,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 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现代分离方法,从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根及根茎70%乙醇冷浸渗漉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白藜芦醇低聚体类化合物,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α-viniferin(1)、kobophenol A(2)、蛇葡萄素A(ampelopsin A,3)、isohopeaphenol(4)、grandiphenol A(5)。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化学成分 白藜芦醇 低聚体
下载PDF
HPLC测定甘松中的蒙花苷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旭 胡晓梅 +3 位作者 罗霄 傅超美 李莹 王曙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0-692,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甘松药材中蒙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7nm。结果蒙花苷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 目的建立测定甘松药材中蒙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7nm。结果蒙花苷色谱峰分离度良好,线性范围为0.2—2.0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0%,RSD=1.32%。结论所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为甘松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含量测定 蒙花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法分析甘松的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方杰 蒋志平 +3 位作者 王婷 刘韶 罗芳梅 赵昕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分析中药甘松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法对甘松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对重叠峰和包埋峰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和选择离子法(SIA)进行分辨,同时计算各组分的程序保留指数(P... 目的分析中药甘松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法对甘松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对重叠峰和包埋峰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和选择离子法(SIA)进行分辨,同时计算各组分的程序保留指数(PTRI),用NIST质谱库对解析后的纯组分进行定性。结果定性分析出69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3.98%。结论GC-MS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辨法比单用GC-MS法定性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栽培甘松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宇霞 马世震 +3 位作者 冯海生 李彩霞 郑植元 刘永玲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5期620-624,共5页
目的:制定栽培甘松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按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栽培甘松进行粉末显微观察及薄层(TLC)鉴别,对其挥发油、水分、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有害元素、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目的:制定栽培甘松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按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栽培甘松进行粉末显微观察及薄层(TLC)鉴别,对其挥发油、水分、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有害元素、有机氯类农药残留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甘松新酮的含量。结果:栽培甘松的显微鉴别及TLC结果与中国药典甘松一致;确定了水分、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有害元素、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挥发油、甘松新酮的限度。结论:所测指标可以为完善甘松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松新酮 挥发油 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中药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32
12
作者 曹明 葛郁芝 +3 位作者 罗骏 王云霞 张淑华 吴志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64-2266,共3页
目的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在离子通道水平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甘松挥发油对L型钙通道的影响。结果浓度为3,... 目的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在离子通道水平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甘松挥发油对L型钙通道的影响。结果浓度为3,5,10,20,50μg/g甘松挥发油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型钙电流,在浓度为10μg/g时,给药后电流密度抑制约为(45.7±3.5)%(n=5,P<0.01),可使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电压曲线上移,但激活电位、峰电位及反转电位无改变;使激活曲线向正电位方向变化,V1/2从(-5.47±0.50)mV右移至(-2.77±0.49)mV(n=5,P<0.05);使失活曲线向负电位方向变化,V1/2从(-20.82±0.48)mV左移至(-29.44±1.03)mV(n=5,P<0.05)。结论甘松挥发油可通过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大鼠心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电流,使I-V曲线上移;使激活曲线右移,使失活曲线左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膜片钳 L型钙通道 心室肌细胞
下载PDF
甘松不同提取成分组合给药预防大鼠急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跃 杨松涛 +2 位作者 胡晓梅 廖人燕 唐建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甘松不同提取成分对大鼠急性胃炎的预防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W 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加挥发油高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与挥发油低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 目的探讨甘松不同提取成分对大鼠急性胃炎的预防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W 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加挥发油高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与挥发油低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低剂量与挥发油低剂量组及西咪替丁对照组,连续5天,1次/天灌胃给药,末次给药后90分钟,所有动物均灌胃予95%乙醇1 m l只/,观察各药物组预防乙醇所致大鼠急性胃炎及胃溃疡的作用。结果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加挥发油高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与挥发油低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低剂量与挥发油低剂量组在减少胃炎发生方面优于生理盐水组及西咪替丁对照组,其构成比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加挥发油高剂量组、甘松水提浸膏高剂量与挥发油低剂量组的溃疡抑制率分别为37.11%、95.06%、78.38%,高于西咪替丁对照组(3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松不同提取成份组合给药对预防急性胃炎及抑制胃溃疡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提取物 急性胃炎 大鼠 胃溃疡
下载PDF
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胡朗吉 葛郁芝 +3 位作者 罗骏 杨涛 张淑华 吴志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 目的研究甘松挥发油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的影响,探讨甘松挥发油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离子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结果甘松挥发油可呈浓度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抑制Ito。在+70mV时,3μg/g,6μg/g,10μg/g和20μg/g甘松挥发油分别抑制Ito峰值电流的抑制率为(27.01±6.93)%(n=5),(51.13±9.82)%(n=5),(80.86±4.63)%(n=5)和(94.81±4.30)%(n=5)。甘松挥发油对Ito的电流密度-电压关系曲线(current density-voltage curve,I-V曲线)的影响:在+70 mV时,6μg/g甘松挥发油使Ito峰电流从(23.081±0.74)pA/pF减少到(11.232±1.47)pA/pF(n=5,P<0.05),给药后电流密度减少约50%,给药前后电流密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甘松挥发油对Ito激活和失活曲线的影响:在甘松挥发油6μg/g灌流法给药后,激活曲线显示给药前后半数激活电压(V1/2)为:(36.063±1.792)mV vs(34.788±3.029)mV(P>0.05,n=5);斜率因子(S)为:(22.972±1.491)mV vs(30.791±2.899)mV(P<0.05,n=5)。给药前后半数激活电压变化无显著差异。失活曲线显示甘松挥发油使失活曲线明显左移,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给药前后半数失活电压(V1/2)为(-33.738±0.476)mV vs(-40.536±0.696)mV(n=5,P<0.01);斜率因子(S)为:(5.001±0.396)mV vs(8.420±0.620)mV(n=5,P<0.01)。结论甘松挥发油可呈浓度和电压依赖性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Ito,使I-V曲线下移,但对激活曲线无明显影响,同时,使失活曲线明显左移,使心室肌细胞复极化减慢,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挥发油 膜片钳技术 瞬时外向钾电流 心室肌细胞
下载PDF
青钱柳叶提取物耦合茉莉酸甲酯对猕猴桃涂膜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鑫 张杰瑜 郭振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78-83,I0005,共7页
为研究能有效延长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保质期的方法,选取壳聚糖为基质,添加一定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和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叶提取物对猕猴桃进行涂膜处理,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贮藏期... 为研究能有效延长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保质期的方法,选取壳聚糖为基质,添加一定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和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叶提取物对猕猴桃进行涂膜处理,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贮藏期间猕猴桃品质的变化规律,筛选和优化猕猴桃复合涂膜保鲜液的最佳配比组合。结果显示,壳聚糖0.8g/100mL、青钱柳叶提取物1.5g/100mL和茉莉酸甲酯0.12mmol/L的复合保鲜液对猕猴桃涂膜保鲜效果最佳;贮藏保鲜第16天时,最佳复合涂膜处理组的腐烂指数是对照组的1/4,固酸比始终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该复合涂膜保鲜液可供猕猴桃常温环境贮藏保鲜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复合涂膜 品质控制 保鲜
下载PDF
中药甘松挥发油对HEK细胞Na_v1.5电流电压及电导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葛郁芝 吴志婷 +1 位作者 胡朗吉 Yeh Jay Z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HEK细胞Nav1.5电流电压依赖性Na+电流失活与激活曲线,甘松挥发油对电流-电压关系(I-V),电导-电压关系(G-V)曲线的影响,以及对快Na+通道失活(H-I)的影响。方法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HEK细胞Nav1.5电压依赖性Na+电流... 目的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HEK细胞Nav1.5电流电压依赖性Na+电流失活与激活曲线,甘松挥发油对电流-电压关系(I-V),电导-电压关系(G-V)曲线的影响,以及对快Na+通道失活(H-I)的影响。方法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HEK细胞Nav1.5电压依赖性Na+电流失活曲线,I-V和H-I曲线。结果正常自然依赖性失活曲线向超极化移位,移动速度10 min内是4 mV。甘松挥发油能降低I-V曲线Na电流的峰电位,但不能改变其Na电位(ENa)从内流向外流的反转电位的方向。G-V曲线明显向超极化方面移动,Vg1/2=(-59.8±4.22)mV是对照自然失活曲线;Vg1/2=(-58.8±5.69)mV是10 PPM甘松挥发油;Vg1/2=(-68.0±4.36)mV是药物被洗脱后失活曲线(P<0.01,n=6)。在除去自然移动值后10 PPM甘松挥发油的Na电位失活作用明显。甘松挥发油应用前,应用10 PPM甘松挥发油以及药物洗脱后H-I曲线与自然失活曲线比较,校正自然失活因素后10 PPM甘松挥发油实际移动Vg1/2是(18.0±4.50)mV(P<0.01,n=5),洗脱40min后接近对照状态。结论甘松挥发油对I-V,G-V曲线有向超极化移位的影响。对快Na+通道有加速失活与抑制激活的作用,然而电压依赖性Na失活是可逆性的。这一作用奠定了甘松挥发油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挥发油 HEK细胞 NAV1.5 膜片钳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甘松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邓维先 杨再波 康文艺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甘松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分离出102个成分,鉴定了60个成分,占挥发油组分总含量的92.17%。结论:该方法可有效萃取甘松挥发的化学成分。
关键词 甘松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藏药甘松及翼首草生药学鉴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圆 张浩 +3 位作者 尚远宏 孟庆艳 刘超 彭镰心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91-1893,共3页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的方法对藏药甘松、翼首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研究能够很好地鉴定原植物。
关键词 甘松 翼首草 原植物 性状 显微鉴定 薄层色谱 藏药
下载PDF
甘松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泳平 肖丹 +2 位作者 向永臣 叶利民 陈聪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4-35,共2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甘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出21个化合物,其相对含量之和占挥发油总量的88.51%。其中主要成分为卡拉烯(29.44%)、△^(1(10))-土青木香烯酮-2(16.5%)及甘松醇(8.80%)等。
关键词 甘松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甘松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韩泳平 向永臣 +2 位作者 肖丹 叶利民 陈聪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43-44,64,共2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药材甘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出了21 个化合物,其相对含量之和占挥发油总量的885 % 。其中主要成分为卡拉烯(2944 % ) ,△1(10) - 土青木香烯酮—2(1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药材甘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出了21 个化合物,其相对含量之和占挥发油总量的885 % 。其中主要成分为卡拉烯(2944 % ) ,△1(10) - 土青木香烯酮—2(1657 % ) 及甘松醇(88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挥发油 气相色谱法 质谱法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