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屏时代的影像叙事与跨界传播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41,共5页
电影传播,已不仅仅局限于影院空间和电视频道,而是借助更具包容性和影响力的网络媒介,凸显出新媒体时代更为多元与丰富的多屏联动的意义,而同样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跨界传播,给电影创作、制作、传播、接受都带来了新的话题。互联... 电影传播,已不仅仅局限于影院空间和电视频道,而是借助更具包容性和影响力的网络媒介,凸显出新媒体时代更为多元与丰富的多屏联动的意义,而同样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跨界传播,给电影创作、制作、传播、接受都带来了新的话题。互联网时代的电影传播具有交互性、移动性和个人性的特质,传统电影模式受到有力挑战。多屏时代的出现,恰恰并不意味着某种"屏"的消失,而是它们共同构建了当下影像传播的多元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电影创作 影像叙事 多屏时代 影像传播 多元文化
下载PDF
苗文化传承与沈从文小说叙事的非理性化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圣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8-160,共3页
苗文化重表象轻逻辑、重情感轻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其文化传承的非理性化。苗裔作家沈从文以同样自由的心灵进行小说创作,这种主观随意性导致了他小说叙事中结构布局的散漫和叙事内容的散漫化,而这一切就小说叙事来看,也应该是一种非... 苗文化重表象轻逻辑、重情感轻理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其文化传承的非理性化。苗裔作家沈从文以同样自由的心灵进行小说创作,这种主观随意性导致了他小说叙事中结构布局的散漫和叙事内容的散漫化,而这一切就小说叙事来看,也应该是一种非理性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文化传承 非理性化叙事 沈从文小说 散漫化叙事
下载PDF
中国文学早期的口头传播方式与叙事传统 被引量:2
3
作者 曾丽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7-79,共3页
“叙事”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中,写作“序事”,虽然不特指文学,但它强调的就是顺序,与当代的叙事学理论的某些内涵不谋而和。从文学的发生和传播角度考察,中国早期文学具有非常丰富的叙事传统,并且以叙事的技巧,包括完整、生动程度,... “叙事”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中,写作“序事”,虽然不特指文学,但它强调的就是顺序,与当代的叙事学理论的某些内涵不谋而和。从文学的发生和传播角度考察,中国早期文学具有非常丰富的叙事传统,并且以叙事的技巧,包括完整、生动程度,决定了早期文学作品的生命力,使其中的一部分成为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文学 叙事 传播方式 口头传播
下载PDF
论清代《金瓶梅》故事在民间戏曲传播中的两种演绎
4
作者 曾庆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0-143,共4页
《金瓶梅》故事的戏曲创作演绎与民间说唱演绎及其在清代的流播过程说明,如何解读《金瓶梅》是与时代的精神风貌、表现的艺术形式、文本创作者的修养层次、社会文化消费趋势等等紧密相关的。可以看到,人情事理的教喻性作品依旧要比男女... 《金瓶梅》故事的戏曲创作演绎与民间说唱演绎及其在清代的流播过程说明,如何解读《金瓶梅》是与时代的精神风貌、表现的艺术形式、文本创作者的修养层次、社会文化消费趋势等等紧密相关的。可以看到,人情事理的教喻性作品依旧要比男女情色的感官性作品留存得更为久远。作为一部以人性拷问为主题的长篇巨制,《金瓶梅》还将成为中国其他艺术门类创作灵感的来源地。关于它的"情理""美丑""善恶"及其价值、意义等等的评说与争辩,仍会是将来持续的、热度难退的学术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民间戏曲艺术 传播 演绎
下载PDF
从《博物志》序跋看其性质与传播
5
作者 王平 《蒲松龄研究》 2014年第3期143-153,共11页
《博物志》是魏晋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就其体例看,当属杂家;就其部分内容看,则具有小说的特点;对后世文学与小说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作者本人及历代学者都为其撰写了序跋。本文通过对众多序跋的深入分析,论证了《博物志》的性质、佚文及... 《博物志》是魏晋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就其体例看,当属杂家;就其部分内容看,则具有小说的特点;对后世文学与小说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作者本人及历代学者都为其撰写了序跋。本文通过对众多序跋的深入分析,论证了《博物志》的性质、佚文及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志 序跋 性质 传播
下载PDF
《梅葛》语言程式探析
6
作者 蔡晓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46-48,64,共4页
从叙事学和口传文学的角度对《梅葛》进行分析,重点探索"怎么说"的问题,其切入点是保护和传承《梅葛》的一个新视角。作为彝族的口传经典,《梅葛》具有口传史诗的程式特征,在语义结构上显现出对句环扣程式,在句式结构上显现... 从叙事学和口传文学的角度对《梅葛》进行分析,重点探索"怎么说"的问题,其切入点是保护和传承《梅葛》的一个新视角。作为彝族的口传经典,《梅葛》具有口传史诗的程式特征,在语义结构上显现出对句环扣程式,在句式结构上显现诗节内或诗节同句式重复程式,语词结构上显现出嵌扣程式,形成了梅葛别具一格的程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葛 口传 叙事 程式
下载PDF
《士兵突击》的大众文化分析
7
作者 吴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3-176,共4页
从文本与传播两个方面对《士兵突击》的特点进行分析。文本层面通过考察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思路的演变,认为《士兵突击》一剧在塑造英雄主人公时采取个体叙述的策略,对革命题材经典模式加以改写,切合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传播方面通... 从文本与传播两个方面对《士兵突击》的特点进行分析。文本层面通过考察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思路的演变,认为《士兵突击》一剧在塑造英雄主人公时采取个体叙述的策略,对革命题材经典模式加以改写,切合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传播方面通过分析网络媒介的特性与《士兵突击》的走红路径,以及该剧造就的明星效应,再次印证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叙述 类型改写 网络传播 大众文化
下载PDF
浅析中国传统皮影戏的叙事信息传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徐雁冰 《西部皮革》 2023年第6期143-145,共3页
在传统社会中,皮影戏通过口头叙事的直白方式迎合人们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皮影戏在诞生、发展与繁荣期间,一直用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向观众传递着人物情节信息,并通过戏剧演出进一步向人们传达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皮影戏精湛的制作... 在传统社会中,皮影戏通过口头叙事的直白方式迎合人们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皮影戏在诞生、发展与繁荣期间,一直用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向观众传递着人物情节信息,并通过戏剧演出进一步向人们传达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皮影戏精湛的制作工艺、和谐的色彩搭配、写实的造型语言、与众不同的叙事表达方式,都使其成为传统社会中最为活跃的戏剧文化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戏 叙事 信息传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