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和满意度的影响
1
作者 胡佩瑞 叶琳 刘蕾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0期2251-225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将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接受常规干预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接受基于无痛理... 目的探讨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将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接受常规干预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接受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满意度。结果术后第3、7天,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减轻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引导其积极应对疾病,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无痛理念的认知行为干预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疼痛程度 负性情绪
下载PDF
鼻窦冠状位与轴位CT平扫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2
作者 李文航 王超 伍瑶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0期69-72,共4页
目的:分析和对比鼻窦冠状位与轴位CT平扫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行鼻窦冠状位与轴位CT平扫检查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 目的:分析和对比鼻窦冠状位与轴位CT平扫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行鼻窦冠状位与轴位CT平扫检查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鼻窦冠状位与轴位CT平扫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类型、肿瘤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病理检查出上皮性肿瘤32例、间叶性肿瘤1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鼻窦冠状位平扫检查出上皮性肿瘤32例、间叶性肿瘤10例、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轴位CT平扫检查出上皮性肿瘤26例、间叶性肿瘤11例、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鼻窦冠状位CT平扫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类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轴位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窦冠状位CT平扫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T1期、T2期、T3期、T4a期、T4b期等分期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轴位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鼻窦轴位CT平扫比较,鼻窦冠状位CT平扫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更好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侵犯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冠状位 轴位CT平扫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CT、MRI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及影像学分析
3
作者 杨媛 钱伟军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CT和磁共振(MRI)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从本院选取9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MRI检查。对患者CT检查以及MRI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表现展开对比... 目的分析CT和磁共振(MRI)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表现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从本院选取9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MRI检查。对患者CT检查以及MRI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表现展开对比,并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CT与MRI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对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CT或MRI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在CT影像中多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且肿瘤边界不清,多呈不规则形态,部分患者病灶周边存在骨质破坏情况;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在MRI影像中的T1加权像表现为低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稍高信号,且信号表现不均。结论CT、MRI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单独应用的准确性表现,联合运用可有效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明确患者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病情发展情况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影像学
下载PDF
鼻腔恶性淋巴瘤CT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严敏 罗天友 +3 位作者 史斌 石军 何小勇 刘云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64-1165,共2页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淋巴瘤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恶性淋巴瘤CT和临床资料。结果 主要CT表现为 :①起自一侧鼻前庭或鼻腔前部 ,范围广 ;累及单或双侧鼻腔。②骨质破坏轻微局限 ,主要发生于鼻中隔中下部、上...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淋巴瘤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恶性淋巴瘤CT和临床资料。结果 主要CT表现为 :①起自一侧鼻前庭或鼻腔前部 ,范围广 ;累及单或双侧鼻腔。②骨质破坏轻微局限 ,主要发生于鼻中隔中下部、上颌窦内壁上份和中下鼻甲等处。③病变同侧副鼻窦易同时累及 ,以上颌窦最明显 ,表现为均匀软组织或沿壁生长而中央残留气腔。④易向邻近结构蔓延 ,包括对侧鼻腔、鼻翼、面部、咽旁及上颌窦后脂肪间隙等。结论 CT扫描能提示诊断 ,并显示鼻腔恶性淋巴瘤侵犯范围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恶性淋巴瘤 CT诊断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CT表现
下载PDF
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旭征 李凤莲 张淑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10期609-610,共2页
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的一种,病理类型以NK/T细胞淋巴瘤常见,恶性度较高,并且近些年来有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因其临床表现的特异性不高,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出现延误诊治的现象较多。为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现... 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的一种,病理类型以NK/T细胞淋巴瘤常见,恶性度较高,并且近些年来有发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因其临床表现的特异性不高,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出现延误诊治的现象较多。为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现对28例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以不断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lymphoma) 鼻腔(nasal cavity) 鼻窦(Paranasal sinuses)
下载PDF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刚 陈德忠 +1 位作者 王槐富 何刚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误诊原因。方法复习62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结果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以鼻塞、涕血和...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误诊原因。方法复习62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结果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以鼻塞、涕血和头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为面部中线破坏性病变。病理改变为肿瘤性淋巴样细胞弥漫或散在分布于凝固性坏死和多种炎细胞混合浸润的背景上。所有病例表达T细胞标记,不表达B细胞标记;NK细胞标记阳性5例;EB病毒mRNA阳性56例(90%)。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误治。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方法。患者以T细胞为主,大多有E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淋巴瘤 NK/T细胞 免疫组化 EB病毒
下载PDF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必强 黄显龙 +3 位作者 王新玉 胡源浩 张洪 杨健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鼻腔鼻窦癌20例,多为密度不均匀肿块(14/20),直接侵犯腔内(34/20)及腔外结构(20/20)并形成软组织肿块;18例骨质破坏明显,可见骨壁碎裂、缺...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鼻腔鼻窦癌20例,多为密度不均匀肿块(14/20),直接侵犯腔内(34/20)及腔外结构(20/20)并形成软组织肿块;18例骨质破坏明显,可见骨壁碎裂、缺失,鼻面部软组织肿胀不常见(2/20)。T细胞性淋巴瘤16例,多起源于鼻前庭(11/16),以混合表现为主(11/16),多数密度均匀(12/16),主要累及腔内结构(36/18),但鼻面部肿胀常见(8/16);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2例B细胞性淋巴瘤表现与癌肿相似。1例骨肉瘤病灶内可见骨样组织影。4例恶性黑色素瘤表现无特异性。结论CT能有效观察鼻腔鼻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良、恶性进行鉴别,对NHL等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肿瘤能进行提示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鼻腔 鼻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华 于斌 +2 位作者 孙文忠 秦卫红 阙颖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97-1500,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为防治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行放、化疗42例,放疗28例。化疗方案以CHOP为主,少数用B-CHOP方案。局部放疗者,用直线加速...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为防治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0例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行放、化疗42例,放疗28例。化疗方案以CHOP为主,少数用B-CHOP方案。局部放疗者,用直线加速器照射40-60 Gy/3-5周。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生化、病理、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男51例(72.9%),女19例(27.1%),Ⅰe和Ⅱe期56例(80.0%);单发鼻腔病灶55例(78.6%);病理分类以T细胞型为主;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肿胀和鼻衄等,其次为口腔和眼眶症状,并累及颈部;总体5年无病生存40例,无病生存率(DFR)为57.1%;接受放、化疗者5年生存30例,DFR为71.4%,而接受放疗者5年生存10例,DFR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e期患者中接受放、化疗者5年生存21例,DFR为87.5%;而接受放疗者5年生存10例,DFR为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e和Ⅲe-Ⅳ期患者中接受放、化疗者5年分别生存7例和2例;而接受放疗者均无5年生存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5年DFR的主要因素;CHO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可获得更好的预后,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D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鼻腔 鼻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和生存素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莉晖 单春光 +4 位作者 黄红梅 孙怡君 贾文学 王利军 赵颖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5期255-257,共3页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生存素(Survivin)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发生、发展及恶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NIP 45例,正常鼻腔黏膜(nasal cavity muco...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生存素(Survivin)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发生、发展及恶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NIP 45例,正常鼻腔黏膜(nasal cavity mucosae,NM)10例,NIP组按不同病理分级分为三组,即无不典型增生组25例,伴有不典型增生组11例,恶变组9例,通过免疫组化SP法进行XIAP和Survivin检测。结果 XIAP、Survivin在NM、NIP组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UXIAP=76.000,PXIAP<0.001;Usurvivin=150.000,Psurvivin=0.036),在NIP不同病理分级中,组织分化程度越低,XIAP与Survivin阳性表达强度越高,无不典型增生组及恶变组间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XIAP与Survivin表达正相关(rs=0.375,P=0.011)。结论XIAP和Survivin与NIP的发病及恶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内翻 鼻腔 鼻窦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生存素
下载PDF
伴皮肤侵犯的鼻NK/T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华亮 王东 +2 位作者 李增鹏 吴晓华 高奉浔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00-102,i005,共4页
目的 探讨伴皮肤侵犯的鼻NK T淋巴瘤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对 3例伴皮肤侵犯的鼻NK T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并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例患者在确诊鼻NK T细胞淋巴瘤后数月内继发皮肤病变 ,并多在 1年内死亡。皮肤及... 目的 探讨伴皮肤侵犯的鼻NK T淋巴瘤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对 3例伴皮肤侵犯的鼻NK T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并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例患者在确诊鼻NK T细胞淋巴瘤后数月内继发皮肤病变 ,并多在 1年内死亡。皮肤及鼻腔病变组织形态学有共同特征 ,免疫表型均符合结外鼻型NK T淋巴瘤特点 ,LCA、CD2、CD5 6和TIA 1(+) ,CD3胞质阳性 ,胞膜阴性。 3例中有 2例瘤细胞表达EBV ,瘤细胞增殖指数均 >85 %。结论 鼻NK T淋巴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 ,易发生皮肤侵犯 ,预后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NK/T细胞 鼻腔 病理 免疫组化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必强 王新玉 +1 位作者 黄显龙 邓崇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CT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鼻腔病灶12例,9例起源于鼻腔前部或鼻前庭,鼻窦腔病灶2例;病灶肿块表现4例,浸润表现3例,混合表现7例,多数(11/14)密度相对均匀;...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的CT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鼻腔病灶12例,9例起源于鼻腔前部或鼻前庭,鼻窦腔病灶2例;病灶肿块表现4例,浸润表现3例,混合表现7例,多数(11/14)密度相对均匀;位于鼻窦腔者骨质破坏明显,2例均可见骨质缺损;位于鼻腔者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较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病灶易累及邻近结构,6例鼻翼、鼻背部皮肤肿胀,皮下脂肪层消失,3例颊部软组织肿胀。结论:鼻腔鼻窦恶性淋巴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鼻腔 鼻窦 CT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4和细胞角蛋白13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尹文华 刘素琴 +1 位作者 陈志凌 张莹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6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inonasal s q u a m o u s c el l c a r c i n o m a,S NS C C)中细胞角蛋白13(cytokeratin13,CK13)、细胞角蛋白4(cytokeratin 4,CK4)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SNSCC标本...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inonasal s q u a m o u s c el l c a r c i n o m a,S NS C C)中细胞角蛋白13(cytokeratin13,CK13)、细胞角蛋白4(cytokeratin 4,CK4)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SNSCC标本(SNSCC组)及癌旁正常黏膜(对照组)中CK13、CK4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仪比较其吸收度值(A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CK13在对照组、SN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30.9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随访KPS评分呈正相关;2CK4在对照组、SN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60.95%,与随访KPS评分呈正相关;随着T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阳性表达率减弱;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阳性表达率依次减弱;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K4、CK13进行检测,对SNSCC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4 细胞角蛋白13 肿瘤 鳞状细胞 鼻腔 鼻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Dkk-1及Bcl-2蛋白在人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鸿略 张淑君 +2 位作者 岳文慧 康菲 郝然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52-1654,1657,共4页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蛋白在人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30例SNSCC(SNSCC组),38例鼻腔、鼻窦...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蛋白在人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30例SNSCC(SNSCC组),3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组)以及20例中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DKK-1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NIP组及对照组比较,DKK-1蛋白在SNSCC组中的表达明显下调,Bcl-2蛋白在SNSCC组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在SNSCC组中,DKK-1及Bcl-2蛋白在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68.75%、33.33%及50.00%、62.50%、10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K-1蛋白可能在SNS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且与Bcl-2蛋白呈负相关,DKK-1蛋白可能成为SNSCC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肿瘤 鼻窦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DKK-1蛋白 BCL-2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MMP-9、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鹤 邹雪 +4 位作者 李敏 吴晓娟 张立强 叶萍 李学忠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探讨MMP-9、PCNA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发病及其复发和恶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SNIP及10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CC)组织蜡块,全部标本分为4组,即良性SNIP组、复发SNIP组、恶变SNIP组及SCC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M... 目的:探讨MMP-9、PCNA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发病及其复发和恶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SNIP及10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CC)组织蜡块,全部标本分为4组,即良性SNIP组、复发SNIP组、恶变SNIP组及SCC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MMP-9、PCNA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PCNA在良性SNIP组、复发SNIP组、恶变SNIP组及SCC组中的表达逐渐增强,经秩和检验两两比较,显示MMP-9的表达在良性SNIP组与复发SNIP组,良性SNIP组与恶变SNIP组,良性SNIP组与SCC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复发SNIP组与恶变SNIP组,复发SNIP组与SCC组,恶变SNIP组与SC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CNA的表达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MP-9、PCNA的表达参与SNIP的发病,并在其复发和恶变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SNIP复发和恶变的早期事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鼻腔 鼻窦 明胶酶B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内镜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的体会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华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008-2009,共2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7月—2010年7月鼻内镜下外科治疗的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的病理学类型分别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2例,上颌窦鳞状上皮细胞癌3例,...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内镜下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7月—2010年7月鼻内镜下外科治疗的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的病理学类型分别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2例,上颌窦鳞状上皮细胞癌3例,腺样囊性癌3例,鼻中隔乳头状腺癌1例。结果 9例患者均在内镜或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肿瘤全部或大部分切除,术后辅以放疗。随访0.5~4.0年,术后3~10个月复发于上级医院再次行鼻内镜手术治疗4例,术后半年死亡1例,术后随访至今未复发4例。结论在基层医院,要以完全切除肿瘤为原则,谨慎选择病例,逐步开展鼻内镜下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恶性肿瘤 鼻内镜 外科
下载PDF
PCNA、nm2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巍 张玉庚 曹海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89-49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PCNA、nm2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PCNA、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的T分级、组织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目的:通过检测PCNA、nm2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PCNA、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的T分级、组织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CNA、nm23在恶性肿瘤不同T分级和组织病理学类型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A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72.00%)较未转移组(40.00%)明显增强(P<0.05),且与转移呈正相关(r=0.261,P<0.05)。而nm23的表达在转移组(40.00%)较未转移组(80.00%)明显减弱(P<0.05),且与转移呈负相关(r=-0.353,P<0.01);PCNA表达在复发组(82.35%)高于未复发组(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6,P<0.01),且与复发呈正相关(r=0.366,P<0.01)。而nm23的表达在复发组(41.17%)低于未复发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5,P<0.05),且与复发呈负相关(r=-0.289,P<0.01);不同PCNA和nm23表达水平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A、nm23的表达可作为预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局部复发的指标,可提示肿瘤预后,并与肿瘤的T分级和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鼻腔 鼻窦 预后 基因 肺瘤抑制
下载PDF
原发性鼻腔、鼻窦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桂敏 孙沛涌 张玉庚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鼻腔、鼻窦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诊疗的原发性鼻腔、鼻窦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2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误诊原因、病理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总结提高诊疗效果的途径。结果... 目的总结原发性鼻腔、鼻窦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诊疗的原发性鼻腔、鼻窦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28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误诊原因、病理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总结提高诊疗效果的途径。结果原发性鼻腔、鼻窦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误诊误治率高达78.5%,其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及病变范围评估。结论原发性鼻腔、鼻窦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容易误诊误治,全面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早或多次病灶活检是减少误诊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鼻腔 鼻窦 诊断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Bcl-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晓琦 徐先发 马有祥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5期232-234,共3页
目的检测、观察和对比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SNIP)增殖的上皮和鼻息肉(nasal polyps,NP)炎性上皮中细胞增殖和凋亡抑制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细胞增殖和凋亡抑制在SNIP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意... 目的检测、观察和对比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SNIP)增殖的上皮和鼻息肉(nasal polyps,NP)炎性上皮中细胞增殖和凋亡抑制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细胞增殖和凋亡抑制在SNIP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SNIP标本30例,均为初发病例;鼻内镜手术中所取NP标本15例,亦均为初发病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上皮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30例SNIP标本和15例NP标本中PCNA和Bcl-2均有表达,在SNIP标本中两者表达均高于15例NP标本(t=5.626,P=0.0001;t=2.539,P=0.011)。在SNIP标本中,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抑制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P<0.005)。结论细胞增殖及凋亡抑制可能共同参与了SNIP的发生及发展。细胞增殖在SNIP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要的作用。相关分析显示PCNA与Bcl-2分别作为细胞增殖辅助因子和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在SNIP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内翻 鼻腔 鼻窦 基因 BCL-2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晓丽 杨华 张遵红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47-450,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分析15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标本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本组男性5例,女性10例... 目的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分析15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标本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本组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6.5岁。肿瘤细胞形态多样,有上皮样、梭形、小细胞形。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均表达HMB-45、S-100、Vimentin。结论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易误诊为其它鼻腔原发性肿瘤,容易导致临床处治不当,延误治疗。与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相比,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更具侵袭性,预后较差。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误诊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MRI和CT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秦江波 张辉 王俊波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34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和CT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MRI及CT表现。结果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基底细胞癌,2例脊索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低分化腺癌,3例... 目的探讨常规MRI和CT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MRI及CT表现。结果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基底细胞癌,2例脊索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低分化腺癌,3例转移瘤。恶性肿瘤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结论CT可显示肿瘤的骨性成分以及病变周围骨质结构的受累情况,而MRI能够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强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受侵范围,增强扫描有助于部分肿瘤的鉴别诊断。但对肿瘤组织来源的鉴别存在一定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