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许春莲 韩芳 +1 位作者 吴毓敏 沈凌凌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1期1605-1606,共2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HMD患儿,随机分为A组(nSIMV治疗)和B组(机械通气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 H值,PaCO_2、P...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HMD患儿,随机分为A组(nSIMV治疗)和B组(机械通气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 H值,PaCO_2、PaO_2水平,通气失败、脑出血、VAP、VILI发生率以及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 H值及PaCO_2、PaO_2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的pH值、PaCO_2水平均显著下降,PaO_2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两组患儿的通气失败、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VAP、VILI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患儿的通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SIMV和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HMD均具有显著的效果,但nSIMV能够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机械通气
下载PDF
nSIMV或NIPPV联合咖啡因在重度ARDS早产儿撤机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格 王军 王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或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咖啡因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产儿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重度ARDS早产儿87例临床资料,均实...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或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咖啡因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产儿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重度ARDS早产儿87例临床资料,均实施机械通气,其中,41例撤机后接受nSIMV联合咖啡因治疗(A组),46例撤机后接受NIPPV联合咖啡因治疗(B组)。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救治成功率、救治成功患儿呼吸支持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有6例患儿死亡(2例死于首次撤机后72 h内、4例死于首次撤机后72 h后),B组有1例患儿死亡(死于首次撤机后72 h内),B组撤机成功率和救治成功率均高于A组(P<0.05);B组救治成功患儿呼吸支持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72 h后pH值、PaO2均高于A组(P<0.05),B组72 h后PaCO2、FiO2均低于A组(P<0.05),A组72 h后pH值、48 h后、72 h后PaO2均高于首次撤机时,72 h后均高于24 h,48 h、72 h后PaCO2均低于首次撤机时、24 h,72 h后FiO2均低于首次撤机时、24 h、48 h后(P<0.05),B组48 h、72 h后pH值、PaO2均高于首次撤机时,72 h后均高于48 h,48 h、72 h后PaCO2均低于首次撤机时、24 h后,且72 h后PaCO2低于48 h,72 h后FiO2均低于首次撤机时、24 h、48 h后(P<0.05);B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在重度ARDS早产儿撤机后建议采用NIPPV联合咖啡因治疗,相较于nSIMV联合咖啡因治疗可提高撤机成功率和救治成功率,加快恢复,且还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有助于控制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咖啡因 早产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nSIMV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齐 李英强 +4 位作者 李金嫦 廖初林 柯济超 郭晓蓓 谢文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nSIMV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3月住院70例NRDS患儿,并随机分为nSIMV组、NCPAP组,每组各35例。nSIMV组行nSIMV通气治疗,NCPAP组行NCPAP通气治疗。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 目的探讨nSIMV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3月住院70例NRDS患儿,并随机分为nSIMV组、NCPAP组,每组各35例。nSIMV组行nSIMV通气治疗,NCPAP组行NCPAP通气治疗。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1)治疗后,nSIMV组的Pa CO2指标显著低于NCPAP组,PaO_2指标显著高于NCPAP组(P<0.05)。(2)nSIMV组再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两组气胸和腹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RDS患儿治疗中,nSIMV模式辅助通气可行性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生理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nsimv通气 临床应用 研究
下载PDF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吴杰斌 黄启凌 +2 位作者 李传景 许红 李莹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9-881,共3页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 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治疗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及呼吸暂停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SIMV组新生儿治疗后血气分析与nCPAP组相比有明显改善;nSIMV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发生呼吸暂停例数较nCPAP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nSIMV治疗HMD比nCPAP更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同时对于早产儿呼吸暂停可能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
下载PDF
经鼻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范燕舟 李继红 刘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9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作用和联用珂立苏的最佳时间窗。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48例早产儿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作用和联用珂立苏的最佳时间窗。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148例早产儿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了珂立苏分为n SIMV+珂立苏组105例和单纯nSIMV组43例;再按使用珂立苏的时间不同,将nSIMV+珂立苏组分为1~5五个小组,比较其治疗结果。结果 n SIMV+珂立苏组与单纯nSIMV组比较,初始nSIMV失败、腹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肺炎、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SIMV治疗2~4 h,再给予珂立苏,血气分析和上述结果发生显著改变,其中初始n SIMV失败、NEC、ROP、BPD的最低发生率分别为23.8%、8.3%、19.0%、8.3%。结论 nSIMV作为早产儿RDS的初始治疗模式,能减少使用有创机械通气和珂立苏,降低RDS并发症的发生率;先使用nSIMV 2~4 h,再给予珂立苏,可显著改善RDS预后,起到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珂立苏 早产儿
下载PDF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冯辉 廖春玲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46-4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3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 目的: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3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予气管插管CMV或SIM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治疗前、通气治疗后6、12、24、48~72 h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呼吸机使用、氧疗、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不同时间点动脉血pH、PaO_2和PaCO_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氧疗、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与CMV或SIM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可改善患儿肺的氧合功能及肺部换气功能,疗效相似,但前者可缩短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控制性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潘广赉 莫坤梅 王志丹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6-729,共4页
目的 评价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并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随机对照方法,选择 2008-06~2010-12 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65例呼吸衰竭新... 目的 评价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并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随机对照方法,选择 2008-06~2010-12 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6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nSIMV组33例,nCPAP组32例,比较两组上机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无创通气失败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各项指标.结果 ①两组0(治疗即刻)、1 h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IMV组治疗3、6 h后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iO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nCPAP组,氧分压(PaO2)高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SIMV组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概率明显低于nCPAP组(18%vs 41%;χ2=3.96,P〈0.05);nSIMV组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16% vs 44%;χ2=6.42,P〈0.05);nSIMV组使用呼吸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8±2.3)d和(15.6±3.8)d,均少于nCPAP组,nCPAP组分别为[(6.9±2.9)d和(20.8±4.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3,-4.98,P〈0.05);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IMV作为初始通气模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比nCPAP模式更有效,可显著降低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 鼻塞式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I)) 新生儿 呼吸衰竭
下载PDF
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撤机后行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临床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守业 张余转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8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RDS)早产儿撤机后行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asal synchronous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nSIM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儿科NICU收治的160例... 目的探讨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RDS)早产儿撤机后行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asal synchronous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nSIM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儿科NICU收治的160例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撤机后的呼吸支持方式分为nSIMV组和nCPAP组,每组80例。nSIMV组撤机后给予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CPAP组撤机后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比较两组早产儿行机械通气之前和之后4 h主要血气指标的变化;撤机失败率;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⑴治疗4 h后,nSIMV组pH、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氧合指数(OI)均较nCPAP组升高(均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nCPAP组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⑵nCPAP组撤机失败率明显高于nSIMV组(31.25%vs 8.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⑶nSIMV组早产儿腹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不大(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RDS早产儿撤机后给予nSIMV能改善通气效率,维持血气指标稳定,减少撤机失败率,进一步减低了腹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晓东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10期1381-1382,共2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HMD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00例HMD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氧指标、呼吸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后,干预组的pH、PaO2、PaCO2、SaO2以及Cstat、Insp Flow、Rcexp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MD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血氧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猪肺磷脂注射液
下载PDF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志军 《临床研究》 2019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收的108例肺透明膜病新生患儿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收的108例肺透明膜病新生患儿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PaO2、Sp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SIMV联合PS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显著,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下载PDF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11
作者 莫坤梅 陈雨彬 +2 位作者 何玮 钟英花 黎远团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8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76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分为两组,40例采用nSIMV治疗,另36例采用常规吸氧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采... 目的:探讨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76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分为两组,40例采用nSIMV治疗,另36例采用常规吸氧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采用nSIMV治疗24 h后,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均较常规吸氧疗效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IMV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吸氧疗效明显,住院天数较常规吸氧疗效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nSIMV可快速有效地改善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肺炎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
下载PDF
nSIMV配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本龙 邓曼 +2 位作者 刘彩霞 杨敏 谢集建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35-739,共5页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 SIMV)配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血气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RDS早产儿10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 SIMV)配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血气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RDS早产儿10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nSIMV,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S治疗,比较两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状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氧合功能[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PaO_(2)/FiO_(2)]、肺功能[呼吸系统阻力(Rrs)、肺动态顺应性(Crs)]、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22)。两组治疗前PaO_(2)、p H值、PaCO_(2)、RI、OI、PaO_(2)/FiO_(2)、Rrs、C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pH值、PaCO_(2)、RI、OI、PaO_(2)/FiO_(2)、Rrs、Crs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PaO_(2)、pH值、PaO_(2)/FiO_(2)、Rrs、Crs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RI、O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胸、感染、肺炎、肺出血、气漏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IMV配合PS初次治疗RDS早产儿,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提升氧合功能,提高肺功能,保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状态 氧合功能
原文传递
nSIMV联合TSP体位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沈蕾蕾 任浩 +2 位作者 陶敏 范文婷 胡影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2250-2253,共4页
目的分析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联合TSP体位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60例胎龄小于36周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nSIMV+TSP组、nSIMV组和经鼻持续气... 目的分析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联合TSP体位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60例胎龄小于36周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nSIMV+TSP组、nSIMV组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患儿治疗前后2h血气分析结果、疗效、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并发症。结果治疗后,nSIMV组和nSIMV+TSP组患儿PO2、SaO2明显高于nCPAP组(P<0.05),PCO2、每分钟呼吸暂停次数、心率下降次数、应用呼吸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nCPAP组,nSIMV组和nSIMV+TS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后腹胀、喂养不耐受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IMV联合TSP体位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相较于nCPAP更有优势,而在改善氧合方面优于单独使用nSI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暂停 TSP体位 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婴儿 早产
下载PDF
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撤机后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陶海峰 陶敏 +1 位作者 蔡娜 廖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撤机后行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26例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住院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 目的探讨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撤机后行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26例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住院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61例),而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住院患儿采用nSIMV(6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撤机失败率与原因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通气治疗4h后,nSIMV组pH值、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氧合指数(OI)均高于nCPAP组(均P<0.05);nSIMV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nCPAP组(P<0.05)。nSIMV组和nCPAP组撤机失败率分别是9%(6/65)和30%(18/61)(P<0.05),其撤机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低氧血症(2%vs 5%,P>0.05)、高碳酸血症(6%vs 11%,P>0.05)和呼吸暂停(2%vs 13%,P<0.05)。两组患儿在呼吸机支持时间、全肠道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SIMV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nCPAP组(9%vs 30%,P<0.05),但两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RDS早产儿撤机后采用nSIMV不仅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撤机失败率,且治疗后胃肠道副反应小,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原文传递
不同无创通气模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呼吸支持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0
15
作者 吴杰斌 周彬 +4 位作者 翟敬芳 金宝 蒋红侠 刘娅 周广玲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无创辅助通气模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105例NRDS患儿,予以无创辅助通气...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无创辅助通气模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105例NRDS患儿,予以无创辅助通气联合PS,随机将患儿分为三组:鼻塞式双水平正压通气(nDuoPAP)组38例,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组34例,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33例,主要观察三组使用无创呼吸支持后1h、6h、24h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P/F比值(P/F=PaO_2/FiO_2),无创辅助通气失败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例数以及PS应用例数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nDuoPAP、nSIMV组无创辅助通气后1h、6h、24h PaCO_2、PaO_2、P/F比值分别与nCPAP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uoPAP、nSIMV组PS应用例数与nCPAP组比较,明显少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H值、无创辅助通气失败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例数、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气漏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及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uoPAP、nSIMV用于NRDS初始呼吸支持治疗,与nCPAP相比能有效改善氧合,减少CO_2潴留,同时减少外源性PS的使用,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式双水平正压通气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原文传递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宇丽 胡鸿伟 +4 位作者 程国平 刘勇 刘磊 徐美玲 袁丹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通城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足月NRDS患儿4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 目的观察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通城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足月NRDS患儿4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进行替代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NSIMV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结束时血气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呼吸支持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H值、PaO_2、PaC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儿pH值、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Fi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腹胀、鼻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支持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NSIMV治疗NRDS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早产儿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后不同呼吸机撤离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7
作者 王新媛 宋磊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早产儿行辅助控制通气(A/C)后不同呼吸机撤离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98例呼吸衰竭早产儿初始均采取A/C模式有创机械通气,随后符合撤离A/C标准后撤机,观察组50例患儿直接撤机,对照组48例患儿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早产儿行辅助控制通气(A/C)后不同呼吸机撤离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98例呼吸衰竭早产儿初始均采取A/C模式有创机械通气,随后符合撤离A/C标准后撤机,观察组50例患儿直接撤机,对照组48例患儿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撤机。所有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记录两组72 h内呼吸机撤离失败率、A/C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A/C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稍有减少(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机撤离失败率以及颅内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早产儿停A/C后直接撤机,继之采用无创辅助通气,安全、有效,并且可以减少住院花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早产儿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