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urvey of Researches on Synergy and Toxicity Abat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adiotherap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1
作者 刘城林 刘丽萍 +1 位作者 李佩文 刘煜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3-311,共9页
Even though radiotherapy is a therapy of first choice in the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ts radiotoxicity is often difficult to bear for patients in addition to the unsatisfactory effect in some patients. ... Even though radiotherapy is a therapy of first choice in the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ts radiotoxicity is often difficult to bear for patients in addition to the unsatisfactory effect in some patients. Therefore,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s to abate radiotherapeutic toxicity and improve its effect. Some progresses in promoting the effect of radiotherapy and abating its toxicity have been made through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which is briefly reviewed as fol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 Drugs Chinese Herbal Humans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Radiation Injuries
下载PDF
CT-guided needle biopsy through mandibular area for the diagnosi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the parapharyngeal space 被引量:5
2
作者 Yong Su1,2, Chong Zhao1,2, Wen-Jie Li1,2, Xue-Ying Deng1,3, Rui-Fang Zeng1,2, Nian-Ji Cui1,2, Tai-Xiang Lu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ncology in South China,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60, P. R. China 2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60, P. R. China 3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Dongguan People’s Hospital,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P. R.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8-773,共6页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The primary submucous type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or the recurrent NPC in the parapharyngeal space is difficult to be diagnosed histologically by conventional biopsy because of the...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The primary submucous type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or the recurrent NPC in the parapharyngeal space is difficult to be diagnosed histologically by conventional biopsy because of the obstruction of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s.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needle biopsy approach through the madibular area into the parapharyngeal spa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T) for NPC. Methods: Between July 6, 2005 and October 23, 2009, a total of 6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Two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clinically suspicious of NPC according to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However, no cancer cell could be found by repeated nasopharyngeal biopsies followed by histologic examinations. The other 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recurrent NPCs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or/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CT scan, showing tumors in the parapharyngeal spaces in 3 patients and enlarged retropharyngeal lymph node in 1 patient. The CT-guided puncture was performed through the mandibular skin and the cutting needle biopsy was taken at the parapharyngeal space focus. Results: All the cutting needle biopsies of projected loc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safely. Finally, all the 7 specimens met the requirement of pathologic diagnosis and the cases were all confirmed histologically to be NPCs. The main complication was mild ache at the puncture point. No blood vessel or nerve was injured and no patient needed special treatment. Conclusions: The CT-guided puncture biopsy of the parapharyngeal space through the mandibular area is simple and feasible. It can be an additional option for routine nasopharyngeal biops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病理诊断 鼻咽癌 活检 间隙 穿刺 引导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Current update on imaging for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3
作者 Nicole Segaran Catherine Devine +1 位作者 Mindy Wang Dhakshinamoorthy Ganesh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21年第10期897-911,共15页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anNEN)are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tumors with differing pathological,genetic,and clinical features.Based on clinical findings,they may be categorized into functioning and nonfunct...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anNEN)are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tumors with differing pathological,genetic,and clinical features.Based on clinical findings,they may be categorized into functioning and nonfunctioning tumors.Adoption of the 201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particularly it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grade 3,well-differentiated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panNET)and grade 3,poorly-differentiated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panNEC)has emphasized the role imaging plays in characterizing these lesions.Endoscopic ultrasound can help obtain biopsy specimen and assess tumor margins and local spread.Enhancement patterns on computed tomography(CT)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may be used to classify panNEN.Contrast enhanced MRI and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have been reported to be useful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panNEN and quantifying metastatic burden.Current and emerging radiotracers have broadened the utility of functional imaging in evaluating panNEN.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 and somatostatin receptor imaging such as Gallium-68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octreotate PET/CT may be useful for improved identification of panNEN in comparison to anatomic modalities.These new techniques can also play a direct role in optimizing the selection of treatment for individuals and predicting tumor response based on somatostatin receptor expression.In addition,emerging methods of radiomics such as texture analysis may be a potential tool for staging and outcome prediction in panNEN,however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required before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Computed tomography ULTRASOU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下载PDF
能谱CT参数变化预测放射及化学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
4
作者 刘斌 沈健 +4 位作者 万立野 方跃 张冠男 刘莉 杜智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观察能谱CT参数变化预测放射及化学治疗(放化疗)用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效果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19例中晚期NSCLC患者,根据放化疗3个周期后效果分为有效组(n=42)及无效组(n=77)。比较组间及组内各时间点能谱曲线斜率(k)... 目的观察能谱CT参数变化预测放射及化学治疗(放化疗)用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效果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19例中晚期NSCLC患者,根据放化疗3个周期后效果分为有效组(n=42)及无效组(n=77)。比较组间及组内各时间点能谱曲线斜率(k)、碘浓度(IC)及其降低值的差异,分析能谱CT参数与放化疗效果的关系;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放化疗效果的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以放化疗后能谱CT参数降低值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治疗前组间能谱CT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化疗1个及3个周期后,有效组动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k_(40~100 keV)、静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IC及静脉期IC均低于无效组(P均<0.05)及自身治疗前(P均<0.05);其动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k_(40~100 keV)、静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IC及静脉期IC降低值则均高于无效组(P均<0.05),且各参数降低值均与放化疗效果呈正相关(r:0.584~0.846,P均<0.001)。3个周期后动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k_(40~100 keV)、静脉期k_(40~70 keV)、动脉期IC及静脉期IC为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联合应用1个及3个周期后各能谱CT参数降低值预测放化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和0.942,均优于各单一参数(P均<0.05),应用3个周期优于1个周期(P<0.05)。结论能谱CT参数变化可预测放化疗用于中晚期NSCLC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迁移修正鼻咽癌兆伏级CT图像
5
作者 黄星武 傅万凯 +4 位作者 陈传本 柏朋刚 陈济鸿 林蔚林 杨海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观察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用于对鼻咽癌兆伏级CT(MVCT)图像进行迁移修正的价值。方法纳入101例于自适应放射治疗前接受计划CT(pCT)及MVCT扫描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n=80)和测试集(n=21)。基于CycleGAN对训练集图... 目的观察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用于对鼻咽癌兆伏级CT(MVCT)图像进行迁移修正的价值。方法纳入101例于自适应放射治疗前接受计划CT(pCT)及MVCT扫描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n=80)和测试集(n=21)。基于CycleGAN对训练集图像进行训练并生成模型,再以模型对测试集MVCT进行迁移修正而生成伪CT(sCT);对pCT进行重采样,使其体素及尺寸与MVCT一致,获得重采样CT(RCT)。勾画肿瘤靶区(GTV)和危及器官并计算剂量,比较MVCT与RCT、sCT与RCT图像的CT值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剂量分布。结果测试集MVCT与RCT图像之间、sCT与RCT图像之间CT值的MAE分别为132.67(121.84,138.28)HU及76.77(62.71,86.4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66,P<0.001)。除颈部右侧转移淋巴结(GTV-NR-P)D 95和左晶状体D_(max)外,sCT与RCT图像其余剂量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以CycleGAN修正鼻咽癌MVCT图像可使其与千伏级pCT图像的CT值差距明显缩小并能用于计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化学治疗Ⅲ期肺鳞状细胞癌及肺腺癌后患者骨密度变化
6
作者 孙永兵 戚昕 +7 位作者 苏路路 邹智 屈敏 闫峰山 朱嘉栋 仓顺东 程晓光 李永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观察化学治疗(化疗)Ⅲ期肺鳞状细胞癌(鳞癌)及肺腺癌后患者骨密度(BMD)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并接受规律化疗的44例Ⅲ期肺鳞癌(鳞癌组)和47例Ⅲ期肺腺癌(腺癌组),以定量CT(QCT)测量其化疗前日(基线期)及第1、2、3个周期后... 目的观察化学治疗(化疗)Ⅲ期肺鳞状细胞癌(鳞癌)及肺腺癌后患者骨密度(BMD)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并接受规律化疗的44例Ⅲ期肺鳞癌(鳞癌组)和47例Ⅲ期肺腺癌(腺癌组),以定量CT(QCT)测量其化疗前日(基线期)及第1、2、3个周期后1周内L1~L2 BMD;比较组间基线资料,观察不同时间点组间及组内BMD差异。结果组间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鳞癌组第3个化疗周期后BMD较腺癌组降低(t=-2.572,P=0.011),其余时间点组间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基线期,鳞癌组第2、3个化疗周期后BMD均显著降低(P均<0.01),其余不同时间点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腺癌组化疗前、后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1,P=0.803)。结论3个周期化疗后Ⅲ期肺鳞癌患者BMD降低,而腺癌患者BMD未见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 腺癌 骨密度 药物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
7
作者 谭源满 朱刚明 +3 位作者 杨概 董永德 朱瑞婷 许团新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31-34,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总结CT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为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例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 8例中咽痛伴异物感和上...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总结CT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确诊为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例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结果 8例中咽痛伴异物感和上腹部隐痛各2例,腰部隐痛、颈部肿胀并疼痛、右鼻闭塞伴右耳听力下降、低热并双下肢水肿各1例。首诊CT误诊6例,误诊为鼻咽癌、扁桃体区神经源性肿瘤、桥本甲状腺炎、脾脏转移瘤、结肠癌及胰腺癌各1例;另有2例首诊CT确诊。误诊时间1~7 d。所有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给予相应治疗后均预后良好。结论 原发性结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影像表现具有的共性特征对本病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确诊需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误诊 鼻咽肿瘤 扁桃体肿瘤 结肠肿瘤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预后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精准模拟定位在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文翠 李丰章 +1 位作者 易江 喻荣辉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精准模拟定位在局部晚期鼻咽癌(NPC)调强放疗(IMRT)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局部晚期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CT模...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精准模拟定位在局部晚期鼻咽癌(NPC)调强放疗(IMRT)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局部晚期NP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2)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CT模拟定位刻画靶区,研究组采用CT/MRI融合模拟定位刻画靶区,根据两组对应靶区进行IMRT治疗,比较两组靶区体积、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及正常组织照射剂量。结果研究组靶区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I、C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眼球、右眼球、左视神经、脊髓、视交叉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右视神经、脑干照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精准模拟定位可提高NPC患者IMRT治疗的靶区剂量均匀性与适形度,减少正常组织照射剂量与不必要照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调强放疗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PET-CT与MRI诊断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胡伟汉 张国义 +5 位作者 刘立志 吴湖炳 李立 高远红 潘燚 王全师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55-860,共6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对放疗计划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PET-CT和MRI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鼻咽癌淋巴转移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5例鼻...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状况对放疗计划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PET-CT和MRI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探讨鼻咽癌淋巴转移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5例鼻咽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行PET-CT和MRI检查。依据随访结果对淋巴结进行定性评价。采用Som提出的分区标准,总结转移淋巴结在淋巴结各区的分布。结果105例患者中,35例PET-CT与MRI诊断不符。PET-CT评价为阳性而MRI阴性的30个淋巴结,经随访25个为阳性。MRI评价为阳性而PET-CT阴性的37个淋巴结,随访21个为阴性。依据随访结果,77例患者(73.3%)有淋巴结转移。Ⅱ区转移率最高,达87%。顺着颈静脉链,Ⅲ区、Ⅳ区、锁骨上窝、Ⅶ区转移率依次降低,分别为42.9%、14.3%、7.8%和1.3%。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为70.1%,低于Ⅱ区,23例患者(29.9%)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无咽后淋巴结转移。结论PET-CT判断鼻咽癌淋巴转移较MRI准确。鼻咽癌淋巴转移呈现由上往下循序发展的规律。咽后和Ⅱ区淋巴结均是鼻咽癌转移的首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淋巴结肿瘤/继发性 诊断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8
10
作者 赵充 韩非 +5 位作者 卢丽霞 黄劭敏 林承光 邓小武 卢泰祥 崔念基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32-1537,共6页
背景及目的:局部和区域未控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与靶体积的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由于鼻咽解剖位置的特殊性,采用常规二维放疗方法提高靶体积的照射剂量受到周围敏感器官耐受剂量的... 背景及目的:局部和区域未控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与靶体积的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由于鼻咽解剖位置的特殊性,采用常规二维放疗方法提高靶体积的照射剂量受到周围敏感器官耐受剂量的限制。本研究将三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技术应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以期通过安全地增加靶体积照射剂量,达到提高局部和区域控制率的目的。方法:共60例初治原发鼻咽癌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Ⅲ期49例,Ⅳa期11例。全部患者均使用IMRT技术行单纯根治性放疗,放疗计划及实施由NOMOS公司PEACOCK系统完成。采用连续加速推量(SMARTBoost)方法照射,处方剂量: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nx)30次共68Gy,颈部转移淋巴结(GTVnd)30次共60~64Gy,临床靶体积Ⅰ(TargetⅠ)30次共60Gy,临床靶体积Ⅱ(TargetⅡ)30次共54Gy。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体积和敏感器官的受照剂量,用RTOG/EORTC标准评价急性治疗毒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和总生存率。结果:GTVnx、GTVnd(左)、GTVnd(右)、TargetⅠ和TargetⅡ的平均剂量均数分别为71.21、65.85、66.26、67.59和61.42Gy,其中GTVnx、GTVnd(左)和GTVnd(右)的平均分次剂量分别达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靶体积 调强适形 放疗 局部控制
下载PDF
^(18)F-FDG PET显像用于鼻咽癌诊断及分期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吴湖炳 王全师 +2 位作者 黄祖汉 高晓 李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鼻咽癌患者的18F FDGPET显像结果。其中初诊患者 4例 ,治疗后 2 9例。行常规头颈部或全身18F FDGPET显像。结果 ① 33例患者中 ,鼻咽部有恶性病灶 ... 目的 探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鼻咽癌患者的18F FDGPET显像结果。其中初诊患者 4例 ,治疗后 2 9例。行常规头颈部或全身18F FDGPET显像。结果 ① 33例患者中 ,鼻咽部有恶性病灶 (原发或复发病灶 )者 16例 ,PET灵敏度为 10 0 % ,假阳性 2例 ,特异性为 88.3% ,准确性为 93.9%。与PET显像前的 2 1例CT或MRI结果相比较 ,PET检出鼻咽部恶性病灶 10例 ,较CT或MRI多检出 2例。② 33例中 2 2例有转移灶 ,PET检出 2 0例 (90 .9% ) ,较PET显像前的其他检查多检出 5例 ;PET显像和PET显像前的其他检查皆有 3例假阳性。在检出转移病灶数方面 ,PET显像多发现 1处或多处转移灶有 13例 ,PET显像少发现转移灶的有 2例。结论 18F FDGPET显像灵敏、准确、全面 ,在鼻咽癌的诊断、早期复发灶及全身转移灶检出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显像 鼻咽癌 诊断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鼻咽癌的CT与MRI对比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孙颖 马骏 +4 位作者 黄莹 唐玲珑 李立 王岩 卢泰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788-791,共4页
目的:比较CT与MRI对鼻咽癌侵犯部位检出率的差别;评价MRI相对于CT对'92分期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250例,所有病例同时具有治疗前鼻咽和颈部的CT及MRI资料。在CT和MRI上分别评价各... 目的:比较CT与MRI对鼻咽癌侵犯部位检出率的差别;评价MRI相对于CT对'92分期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250例,所有病例同时具有治疗前鼻咽和颈部的CT及MRI资料。在CT和MRI上分别评价各个解剖部位的受侵犯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92分期。结果:MRI对于鼻咽超腔、茎突前间隙、口咽、咽后淋巴结、颅底骨质、海绵窦、鼻窦、颈椎和颞下窝等侵犯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有统计学意义。CT与MRI对于鼻腔、茎突后间隙侵犯及颈部淋巴结的检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RI使32.0%的T分期发生改变;11.6%的N分期发生改变;30.0%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结论:MRI对于诊断鼻咽癌的超腔侵犯、颅底骨质、鼻窦、海绵窦受侵,以及咽后淋巴结转移要明显优于CT;而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方面与CT结果一致。MRI主要影响鼻咽癌'92分期的T分期;对N分期影响不大,临床分期的改变将有利于指引治疗方案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肿瘤分期
下载PDF
芪胶升白胶囊对预防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武新虎 蒋璐 +5 位作者 邓芸 朱锡旭 姜万荣 王振 王义辉 沈泽天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观察芪胶升白胶囊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90例同步放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芪胶升白胶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 目的观察芪胶升白胶囊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90例同步放化疗过程中出现骨髓抑制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芪胶升白胶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对照1组:利血生+G-CSF;对照2组:单独使用G-CSF,治疗同步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实验组与对照1、2组在骨髓保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及结束后1、2周,实验组较对照1、2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芪胶升白胶囊对于同步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治疗作用显著,同时可以起到较好的骨髓保护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价格低廉,可作为放化疗骨髓抑制时的常规口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 药物疗法 鼻咽肿瘤 预防和控制 综合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胶囊 骨髓 药物作用
下载PDF
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冯正富 潘辉林 +2 位作者 宋慧胜 刘灼梅 黄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4-696,共3页
目的观察及评价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Ⅲ或Ⅳa期)的疗效.方法 80例确诊为Ⅲ、Ⅳa期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甲酰四氢叶酸+5-氟脲嘧啶+顺铂联合化疗,4周后给予第二程化疗;... 目的观察及评价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Ⅲ或Ⅳa期)的疗效.方法 80例确诊为Ⅲ、Ⅳa期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期放化疗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甲酰四氢叶酸+5-氟脲嘧啶+顺铂联合化疗,4周后给予第二程化疗;B组只给单纯放射治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为常规分割剂量,鼻咽放疗剂量为66~76Gy/6.6~7.6周,颈淋巴结放疗剂量为60~72 Gy/6.0~7.2周.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既定治疗方案.A组同B组治疗结束时鼻咽原发灶和颈淋巴结消退率分别是77.5%vs 60.0%(P>0.05)和92.5%vs 70.0%(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鼻咽原发灶和颈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92.5%vs 72.5%(P<0.05)和100%vs 85.0%(P<0.05).毒副作用:A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毒性高于B组(P<0.01);两组口腔粘膜及皮肤反应程度相当.结论同期放化疗可以提高中晚期(Ⅲ或Ⅳa期)鼻咽癌患者的肿瘤消退率,其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不影响放疗的顺利完成.放疗前诱导化疗能缩短治疗时间,是鼻咽癌综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叶酸 氟尿嘧啶 顺铂 抗肿瘤药 多剂联用
下载PDF
奈达铂或顺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崔建东 徐子海 +4 位作者 张羽 龙桂宁 李涛 梁春林 闻世龙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42-1344,共3页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采用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2个周期,14d后进行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对照...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采用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2个周期,14d后进行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2个周期,14d后进行顺铂同步放化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实验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实验组血小板下降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奈达铂 药物疗法
下载PDF
512例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7
16
作者 孙颖 马骏 +3 位作者 卢泰祥 王岩 黄莹 唐玲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23-1527,共5页
背景与目的:合理定义鼻咽癌颈部靶区在临床上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指导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颈部靶区的勾画。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的鼻咽癌病例512例,所有病例均... 背景与目的:合理定义鼻咽癌颈部靶区在临床上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指导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颈部靶区的勾画。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的鼻咽癌病例512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行增强CT模拟扫描。淋巴结分区标准采用2003年RTOG推荐的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结果:512例病例中,328例(64.1%)诊断为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的病例中61.3%为单侧淋巴结转移,38.7%为双侧淋巴结转移。咽后淋巴结的发生率为64.1%,其中单侧占50.9%,双侧占49.1%。淋巴结阳性的病例中Ⅰ、Ⅱ、Ⅲ、Ⅳ、Ⅴ、Ⅵ和咽后区的转移率分别为3.0%、97.9%、46.0%、9.5%、13.7%、0%和74.4%。跳跃性转移率仅为4.6%~6.5%。25.3%的N1-3病例出现了推荐标准以外区域的侵犯。结论:鼻咽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由上而下循序性的;跳跃性转移发生率低;咽后淋巴结为鼻咽癌转移的首站淋巴结。咽后、Ⅱ区和Ⅲ区最容易受累及;Ⅰa和Ⅵ区从未受累。有部分阳性淋巴结超出了RTOG推荐用于N0的颈部CTV范围。以上结果有助于鼻咽癌的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颈部靶区的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MRI在鼻咽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7
作者 曹卡加 谢传淼 +3 位作者 黄培钰 胡丹 孙蕊 陈秋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的临床分期主要依据影像学资料。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鼻咽癌P92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共有10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并在治疗前能同时或短时间内(不超过1...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的临床分期主要依据影像学资料。本研究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鼻咽癌P92临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共有10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并在治疗前能同时或短时间内(不超过15天)作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扫描和MRI增强扫描的鼻咽癌初治患者。其中男性74例,女性26例,年龄21~60岁,中位年龄46岁。分别计算两种检查方法所显示的各解剖部位受侵犯的阳性率,用卡方检验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对各解剖部位的检出率。按鼻咽癌P92分期标准,分别以CT加临床体检和MRI加临床体检对10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期,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所划分的各期病例数的构成比。结果:CT和MRI对颅底骨质破坏的检出率分别为31.0%(31/100)和56.0%(56/100),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715,P=0.000)。CT和MRI对咽后淋巴结的检出率分别为40.0%和55.0%,差异有显著性(χ2=4.511,P=0.034)。对于T分期,用CT和MRI划分的各期病例数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χ2=8.339,P=0.039),而CT和MRI对于N分期(χ2=0.275,P=0.965)和临床分期(χ2=5.525,P=0.137)划分的各期病例数构成比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和咽后淋巴结的检出率高于CT。MRI使鼻咽癌的T分期升级,对临床分期有升级的趋势,而对N分期则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MRI CT 诊断 临床分期
下载PDF
MRI在鼻咽癌分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孙颖 毛燕萍 +5 位作者 马骏 黄莹 唐玲珑 王岩 刘立志 卢泰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8-163,共6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广泛应用,MRI对于鼻咽癌的诊断价值已被证实明显优于CT。本研究旨在分析MRI与CT检查对鼻咽癌X92分期及6thUICC/AJCC分期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经... 背景与目的: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广泛应用,MRI对于鼻咽癌的诊断价值已被证实明显优于CT。本研究旨在分析MRI与CT检查对鼻咽癌X92分期及6thUICC/AJCC分期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250例,所有病例同时具有治疗前鼻咽和颈部的增强CT及MRI资料。结合临床资料如颅神经受损及颈淋巴结大小,分别采用CT和MRI检查进行X92分期及6thUICC/AJCC分期,评价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MRI在诊断鼻咽癌软组织超腔侵犯(口咽、鼻腔、咽旁间隙)、咽后淋巴结转移以及颅底骨质、副鼻窦、海绵窦/颅内、颞下窝及颈椎侵犯等方面均明显优于CT,而对于颈部巴结转移的检出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对于X92分期,MRI使32.0%的T分期发生改变(26.0%升级,6.0%降级);11.6%的N分期发生改变(6.4%升级,5.2%降级);30.4%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24.0%升级,6.4%降级)。对于6thUICC/AJCC分期,MRI使39.6%的T分期发生改变(36.0%升级,3.6%降级);9.2%的N分期发生改变(5.6%升级,3.6%降级);37.6%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33.6%升级,4.0%降级)。结论:MRI检测鼻咽癌局部病灶的侵犯范围要明显优于CT,而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方面与CT结果相似。建立新的、以MRI为主要手段的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的研究具有临床必要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肿瘤分期
下载PDF
中药防治鼻咽癌综合治疗中口咽急性毒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黄国贤 赵充 +5 位作者 韩非 张蓓 丘惠娟 徐伯平 陈徐贤 胡丕丽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84-1087,共4页
背景与目的:口咽炎是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非血液学急性毒性,在肿瘤晚期患者的放化综合治疗中尤为严重,并可能影响治疗结果。本研究拟探讨中药配合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以防治口咽急性毒性的疗效。方法:选择101例临床分期为Ⅲ~Ⅳa... 背景与目的:口咽炎是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非血液学急性毒性,在肿瘤晚期患者的放化综合治疗中尤为严重,并可能影响治疗结果。本研究拟探讨中药配合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以防治口咽急性毒性的疗效。方法:选择101例临床分期为Ⅲ~Ⅳa期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配合中药)52例,对照组(使用朵贝氏液)49例。两组患者鼻咽平均放疗剂量为:实验组(70.31±1.21)Gy,对照组(70.78±1.95)Gy。化疗采用同期放化疗方法:DDP30mg/cm2,每周1次,放疗第1至6周,共6次。从放疗开始至结束,实验组服中药每日一剂,分5至8次含服;对照组每日用朵贝氏液含漱5~8次。观察指标:口咽和血液急性毒性分级、放疗疗程总时间以及近期疗效。结果:(1)口咽毒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0级口咽急性毒性,Ⅰ~Ⅳ级急性毒性分别为Ⅰ级29例(55.77%)和2例(4.08%),Ⅱ级18例(34.62%)和17例(30.69%),Ⅲ级5例(9.62%)和22例(44.89%),Ⅳ级0例(0%)和8例(1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2)血液学急性毒性:两组病例均无Ⅳ级血液学毒性发生,其中两组白细胞急性毒性比较(Z=-0.604,P=0.546),两组中性粒细胞急性毒性比较(Z=-0.226,P=0.821),两组血小板急性毒性比较(Z=-0.099,P=0.922),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液学急性毒性相似(P>0.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鼻咽癌 口咽炎 急性毒性 放射治疗
下载PDF
鼻咽癌PET/CT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20
作者 吴湖炳 王全师 +2 位作者 王明芳 王欣璐 郭晓君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7-349,i0002,共4页
目的研究鼻咽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 PET/CT 影像表现。方法初诊鼻咽癌患者51例、鼻咽部炎症患者14例及鼻咽癌治疗后患者36例。皆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显像。鼻咽部炎症患者和鼻咽癌治疗后患者临床随访时间皆>6个月,淋... 目的研究鼻咽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 PET/CT 影像表现。方法初诊鼻咽癌患者51例、鼻咽部炎症患者14例及鼻咽癌治疗后患者36例。皆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 显像。鼻咽部炎症患者和鼻咽癌治疗后患者临床随访时间皆>6个月,淋巴结随访时间6~14个月。结果①51例鼻咽癌初诊患者和14例鼻咽部炎症患者的 PET 和 CT 影像表现差异明显。以鼻咽部软组织肿块(或组织增厚)处 PET 呈结节状、块状代谢增高为鼻咽癌 PET/CT 诊断标准,则灵敏度为96.0%,特异性为85.7%。PET/CT 在鼻咽癌病灶的定位、病灶边界的确定及显示病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方面优于 PET 和CT。②36例鼻咽癌治疗后患者,以鼻咽部软组织肿块(或组织增厚)处 PET 呈结节状或块状代谢增高为 PET/CT 诊断鼻咽癌复发、残余的标准,而以鼻咽部组织增厚作为 CT 诊断鼻咽癌复发、残余的标准,则 PET/CT 和 CT 对复发、残余病灶的检出灵敏度分别为84.6%和92.3%,特异性分别为91.3%和56.5%,假阳性率分别为8.6%和43.4%。③87例鼻咽癌患者中,61例有颈部淋巴结增大,PET/CT 和 MRI 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91.8%和88.8%(P>0.05),特异性分别为82.2%和51.1%(P<0.05)。结论 PET/CT 显像在诊断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方面优于单纯 PET 和 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