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7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National Sentinel Alliance for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1
作者 Hu Rongbo Yang Yu +2 位作者 Shi Yu Xiang You Tian Lijuan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harmacy》 2021年第2期120-127,共8页
Objective To briefly introduce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Sentinel Alliance for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Monitoring,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onitoring of drugs after lis... Objective To briefly introduce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Sentinel Alliance for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Monitoring,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monitoring of drugs after listing in China.Methods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omotion measures of the National Sentinel Alliance for ADR Monitoring,and then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lliance.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alliance based on Chinese hospital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CHPS)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DR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lliance can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and active supervision system of drug safety after listing.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of alliances at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levels should be strengthened.Besides,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must be improved to accelerat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s,which will deepen the active monitoring of the alliance continu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hospital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 alliance for monitoring adverse drug reaction monitoring
下载PDF
Random Forest Analysi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Qingkailing Injection
2
作者 Meng-Meng Ji Hong-Li Wu +4 位作者 Wei Yang Jun Liu Ya-Nan Yu Zhong Wang Zhi-Wei Jing 《Asian Toxicology Tesearch》 2019年第1期29-36,共8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in Qingkailing injection.Methods:Based on the hospitals centralized monitoring data of multicenter and prospective,the patients who used Qi...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in Qingkailing injection.Methods:Based on the hospitals centralized monitoring data of multicenter and prospective,the patients who used Qingkailing injection from January 2013 to March 2016 were monitored in 48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China.The nesting case-control study was used and the random forest was used for analysis.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analysis are as follows:past history,past allergy history and ADR history,clinical diagnosis,dosage,interval drug,solvent type,combined drug use,etc.Results:A total of 30842 cases with Qingkailing injection were included,with 92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3‰.According to the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design,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92 patients with ADR and 276 non-drug-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displayed on the basis of statistical description(significance level P≤0.2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using Random fores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DR of the Qingkailing injection according to the MeandecaseGini are from high to low in the first 15 positions:Vitamin supplements,tumors,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evious allergic history,cerebral insufficiency,rash,urinary tract infection,vascular and lymphovascular diseases,pioglitazone,metabolic and endocrine system drugs,past ADR history,respiratory and mediastinal diseases,dioxpromazide,pneumonia.Conclusion: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Qingkailing injection hospital is 3%.The factor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ADR are previous tumors,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history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rash,urinary tract infection,insufficient cerebral blood supply,respiratory system and other diseases,pioglitazone and other combined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kaoling injection Centralized hospital monitoring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fluencing factors Random forest
下载PDF
ICU患者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分析
3
作者 宋小玲 肖雄 +3 位作者 吕燕妮 万青 钟海利 王燕霞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3期312-316,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ICU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后的稳态24 h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ss,24h))达标情况、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61例...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达标情况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ICU患者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后的稳态24 h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ss,24h))达标情况、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61例患者多黏菌素B AUC_(ss,24h)达标率为37.70%(23/61)。肌酐清除率与谷浓度(C_(min))及AUC_(ss,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清除率与C_(min)(r=-0.45)及AUC_(ss,24h)均为负相关(r=-0.3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AUC_(ss,24h)与滴注时间显著相关(P<0.05),输注时间>1小时组AUC_(ss,24h)达标率高于1小时组。虽然AUC_(ss,24h)与年龄及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年龄增大或中重度肾功能不全,AUC_(ss,24h)达标率降低。多黏菌素B相关肾损伤发生率为45.24%(19/42),肾损伤组AUC_(ss,24h)>100 (mg·h)/L比例较高。结论 多黏菌素B AUC_(ss,24h)可能与年龄、输注时间及肾功能有关,多黏菌素B相关肾损伤与AUC_(ss,24h)>100(mg·h)/L有关,临床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和个体化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阿帕替尼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4
作者 段贤春 薛苏君 祝永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 建立测定阿帕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收集26例... 目的 建立测定阿帕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μL。收集26例服用阿帕替尼癌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检测其血药浓度,分析阿帕替尼血药浓度与患者年龄、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的相关性,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肾损伤相关因子[胱抑素C(CysC)、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阿帕替尼检测质量浓度在500~2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3.7%,稳定性试验RSD为4.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0%(RSD为2.1%)。26例患者的阿帕替尼血药浓度最低为103 ng/mL,最高为1 932ng/mL。患者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呈波动降低趋势。在0.125或0.25 g给药剂量下,服用阿帕替尼的患者体内血药浓度集中在1 000~2 000 ng/mL范围内。26例癌症患者中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血药浓度500~<1 000 ng/mL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0例患者同时联用了其他药物,其血药浓度高低不同。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ysC、KIM-1、IL-1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所建立的UPLC方法能快速检测阿帕替尼血药浓度。临床使用阿帕替尼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和药物联用等情况,并注意防范阿帕替尼可能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替尼 血药浓度监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 肾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某三甲妇幼保健院413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5
作者 龙凤 李雨 李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查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13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3例ADR报告中0... 目的分析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查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22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13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3例ADR报告中0~17岁年龄段发生率最高;其中一般ADR 261例,严重ADR 85例,新的ADR 67例。ADR发生率前3位药品种类为抗感染药物(37.29%),妇产科用药(25.67%),抗肿瘤药(15.25%);发生率前3位药品品种为注射用阿奇霉素(10.41%)、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8.47%)、注射用头孢曲松钠(7.75%)。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为主,大多发生在120 min以后。结论临床应加强特殊人群用药ADR科普教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监测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儿童用药安全性评价
6
作者 程毅菁 李涛 +10 位作者 刘军廷 黄贵民 钟旭丽 林爱华 潘守东 李龙 白东升 占小俊 刘振江 任韡 邰隽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7期787-790,共4页
目的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运用单臂观察性研究的方法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为该药的安全使用和风险管控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儿童用药真实世界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挖掘技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 目的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运用单臂观察性研究的方法评价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为该药的安全使用和风险管控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儿童用药真实世界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挖掘技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自动监测模型,监测2014年2月25日至2021年1月28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住院儿童电子病历,系统报警病例经人工评价并汇总统计,获得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可能影响用药安全性的因素。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35720例,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所致皮疹、呕吐、头痛、过敏性休克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8%、0.003%、0.003%、0.003%,未见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实践中用药天数、给药方式、单次给药剂量的合理选择有助于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药品安全性评价,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获得了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儿童用药安全性情况,各不良反应均较为罕见,药品在整体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注射 儿童 安全性 真实世界数据 自动监测 模型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上市许可持有人的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模式的构建与评估研究
7
作者 陈子桃 赖云锋 +3 位作者 陈新林 许星莹 张桂兰 徐梦丹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目的:探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MAH)的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创新模式的构建及其效果评估,为落实MAH药物警戒主体责任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首先针对MAH药物警戒的现存挑战,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ines... 目的:探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rketing Authorization Holder,MAH)的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创新模式的构建及其效果评估,为落实MAH药物警戒主体责任提供实证参考。方法:首先针对MAH药物警戒的现存挑战,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inese Hospital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CHPS)设计MAH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主动监测模式,包括不良反应的监测、识别、评估及控制;再以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为例分析主动监测效果。结果与结论:从MAH视角,构建基于CHPS整合循证证据和真实世界数据开展ADR主动监测的创新模式,包括运行模式、数据挖掘及模型构建。该主动监测模式被成功应用到以卡瑞利珠单抗为例的临床实践中,取到良好的效果。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帮助MAH开展药品监测工作,落实药品全生命周期主体责任,还能丰富药物警戒的内涵,为促进药物警戒发展和合理用药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许可持有人 药品不良反应 主动监测 模式构建 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
下载PDF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不良事件分析
8
作者 苏小涵 曾姣 +3 位作者 李雪 刘礼鑫 侯令密 李金穗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80-586,共7页
目的 分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乳腺癌患者合理使用阿贝西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FAERS 2017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相关的... 目的 分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乳腺癌患者合理使用阿贝西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FAERS 2017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相关的ADE,按《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ical dictionary for regulatoryactivities,MedDRA)、系统-器官分类(system organ class,SOC)和首选术语(preferred term,PT)进行分类,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贝叶斯置信区间神经传播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interval neural propagation network method,BCPNN)和多重伽马-泊松收缩估计法(multi-item gamma poisson shrinker,MGPS)挖掘并分析可疑风险信号。结果 排除重复后,检索时段中使用阿贝西利的ADE共5 579份,通过筛选分析,共计得到46个有效信号,主要涉及16个SOC。发生频次前3位ADE分别为腹泻、药物无效和脱水;信号强度前3位ADE分别为治疗反应丧失、乳品不耐受和皮下气肿。此外,还发现说明书未提及的肾小管坏死、肾损伤、睡眠障碍(失眠型)、纵隔积气、多形性红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19个可疑信号需给予关注。结论 在使用该药时,除密切观察患者可能出现说明书提及的ADE外,还应针对可能会出现的肾小管坏死、肾损伤等说明书中未提及的ADE进行重点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贝西利 乳腺癌 药品不良反应 FAERS 主动监测 用药安全
下载PDF
285例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9
作者 徐伟佳 彭崎 +3 位作者 黄海渝 张磊姣 肖华 吴雪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99-203,210,共6页
目的 研究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型抗肿瘤药物致ADR共28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超说明书用药、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 目的 研究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型抗肿瘤药物致ADR共28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超说明书用药、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ADR分级与转归、关联性评价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85例ADR男性155例(54.39%),女性130例(45.61%),平均年龄(54.98±13.175)岁;临床表现426例次,累及系统-器官12个,最常见的为消化系统(44.13%)、血液及造血系统(19.01%);严重ADR 51例,新的ADR 6例。涉及新型抗肿瘤药物33种,其中国家医保谈判药物28种,共266例次,大分子单体克隆药物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ADR较多,ADR例数最多的是卡瑞利珠单抗(66例)。涉及超说明书用药118例,超说明书用药的ADR发生率为63.10%。结论 新型抗肿瘤药物相关的ADR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严重ADR较多,新的ADR较少,超说明书用药相关ADR较多;建议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MDT)、超说明书备案等措施严格管理超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教育和药学监护,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超说明书用药 国家医保谈判 大分子单体克隆药 消化系统 血液及造血系统
下载PDF
4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及用药监护建议
10
作者 吕瑞琼 阮淑芳 +1 位作者 赵晓君 林悦甜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4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某精神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用药监护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6月医院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446例,用Excel软件对ADR报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可发生在不同年... 目的探讨某精神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用药监护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3年6月医院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446例,用Excel软件对ADR报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给药途径;女性ADR发生率多于男性;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神经系统损害(25.73%)、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1.99%);涉及新的、严重的ADR的药品类别最多的是神经系统药物(66.89%),排名前三药品分别是喹硫平、丙戊酸钠、氯氮平。结论建议关注女性、联合用药、长期服药患者的用药安全;重点关注临床症状隐匿、容易掩盖的严重A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专科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监护
下载PDF
日照市193例倍他司汀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11
作者 房靖祥 刘云 吴瑞强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倍他司汀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日照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以倍他司汀为怀疑药物且已完成评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ADR类型、患者基本情况、...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倍他司汀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山东省日照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以倍他司汀为怀疑药物且已完成评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析ADR类型、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严重ADR等。结果共收集到ADR报告193例(268例次),其中一般ADR 183例(94.82%),含新的一般ADR 26例(13.47%);严重ADR 10例(5.18%)。关联性评价结果分别为很可能(71例、36.79%)和可能(122例、63.21%)。涉及患者193例,其中男71例,女122例;年龄20~95岁,以60岁以上居多(113例、58.5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174例、90.16%)。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等;严重ADR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等。痊愈123例(63.73%),好转66例(34.20%),未好转1例(0.52%),转归情况不详3例(1.55%)。结论临床使用倍他司汀时应做好药学监护,并结合已有ADR评估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他司汀 药品不良反应 日照市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药学监护
下载PDF
84例接骨七厘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管理建议
12
作者 龙慧玲 贺先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7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接骨七厘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征,为其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2年12月6日期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有关接骨七厘制剂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原因、严重... 目的:分析接骨七厘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征,为其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2年12月6日期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有关接骨七厘制剂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原因、严重ADR报告、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合并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了84例ADR报告,其中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多分布在45~64岁(36.90%),主要用药原因为骨折(51.19%),有11例严重ADR报告,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胃肠系统疾病(61.15%),与活血止痛胶囊联用时出现的ADR较多。结论:在临床使用中应当加强接骨七厘制剂ADR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合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七厘制剂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监测 分析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口服艾瑞昔布血药浓度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联性研究
13
作者 李思锐 吕雷 +1 位作者 王显勋 李志华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索艾瑞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品不良反应(ADR)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9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和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采用艾瑞昔布治疗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收集临床资料... 目的探索艾瑞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品不良反应(ADR)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9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和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采用艾瑞昔布治疗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收集临床资料,根据ADR发生情况分为ADR组(n=30)与无ADR组(n=94),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艾瑞昔布血药浓度与ADR发生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ADR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艾瑞昔布稳态谷浓度(C_(ssmin))[分别为(21.58±3.21)U·L^(-1)、(5.32±0.51)mmol·L^(-1)、(46.57±15.98)μg·L^(-1)]高于无ADR组[分别为(19.93±3.11)U·L^(-1)、(5.07±0.58)mmol·L^(-1)、(37.39±9.75)μg·L^(-1)](均P<0.05);发生胃肠道反应、下肢水肿、皮疹的C_(ssmin)[分别为(40.13±10.98)U·L^(-1)、(37.94±6.31)mmol·L^(-1)、(35.67±4.35)μg·L^(-1)]均高于无ADR组[分别为(19.93±3.11)U·L^(-1)、(5.07±0.58)mmol·L^(-1)、(37.39±9.75)μg·L^(-1)](均P<0.05);AST、BUN、艾瑞昔布C_(ssmin)是导致患者发生ADR的危险因素(OR=1.642,1.487,2.365,95%CI为1.241~2.173,1.185~1.867,1.598~3.501,均P<0.05)。结论随着C_(ssmin)水平的增加,膝骨关节炎患者发生ADR的概率逐渐增高。AST、BUN、艾瑞昔布C_(ssmin)是导致ADR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艾瑞昔布 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肝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他克莫司浓度监测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舒涵 杨娜 +1 位作者 于锋 葛卫红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463-468,共6页
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是肝肾移植术后的基础药物,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目前临床对其全血药物谷浓度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保证药物疗效和避免药物过度暴露。但TAC血药浓度不完全与其对靶细胞的药理作用相关,不能可靠地反映药物疗效... 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是肝肾移植术后的基础药物,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目前临床对其全血药物谷浓度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保证药物疗效和避免药物过度暴露。但TAC血药浓度不完全与其对靶细胞的药理作用相关,不能可靠地反映药物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本文阐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TAC浓度与药效、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影响胞内药物浓度的因素,探讨靶细胞内TAC浓度监测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治疗药物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癫痫患者拉莫三嗪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
15
作者 牛明慧 李倩 尹东锋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I0001-I0006,共6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拉莫三嗪(LTG)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11月的LTG治疗药物监测相关文献,从治疗窗、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征,特殊人群(妊娠期女性、儿童、老...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拉莫三嗪(LTG)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11月的LTG治疗药物监测相关文献,从治疗窗、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征,特殊人群(妊娠期女性、儿童、老年人等)药动学特征及代谢酶相关基因多态性对血药浓度的影响等方面,总结LTG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结果LTG是治疗癫痫发作和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临床应用时需参考最新治疗窗;临床监测样本以血浆为主,头发和唾液也可作为非入侵样本;血药浓度检测的主要方法为液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正逐渐被应用。LTG生物利用度约为98%,蛋白质结合率约为55%,达峰时间不受给药剂量限制;在与其他药物联用时要注意调整剂量。有潜在生育能力的癫痫女性用药首选LTG,用于老年癫痫时更适用于新发患者,对于癫痫患儿应重点监测血药浓度,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尿苷5'-二磷酸-葡萄糖醛酸糖基转移酶是参与LTG代谢的主要酶,其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也是血药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应采用合适的样本和方法检测LTG血药浓度,并关注不同人群及不同基因型,以预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拉莫三嗪 治疗药物监测 药物代谢动力学 基因多态性 药品不良反应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我国药物警戒制度发展历程和思考
16
作者 王丹 董铎 田春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7期735-740,共6页
目的分析药物警戒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原因,总结药物警戒的实践与思考,为新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法治建设为线索,系统梳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起源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新形式,总结近5年药物警戒制度实践情况,从警戒理念、... 目的分析药物警戒制度建立的背景及原因,总结药物警戒的实践与思考,为新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以法治建设为线索,系统梳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起源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新形式,总结近5年药物警戒制度实践情况,从警戒理念、警戒范围、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对新制度的思考。结果药物警戒制度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国际药物警戒环境影响的必然趋势。新制度实施5年间,法律体系、组织体系、技术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科学研究稳步推进,药物警戒的理念初步形成,同时也面临新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结论我国药物警戒制度不能一蹴而就,应本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分步实施、分工协作的战略方针逐步推进,以改革、创新为抓手,稳步发展,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警戒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监管 法律体系
下载PDF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关联性分析
17
作者 侯齐霞 李洁 寿丽华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肺部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诸暨市中心医院接受伏立康唑药物治疗且进行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14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肺部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诸暨市中心医院接受伏立康唑药物治疗且进行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14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伏立康唑谷浓度,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高谷浓度组(27例)、中谷浓度组(71例)、低谷浓度组(46例),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药浓度的关系。结果144例COPD患者的治疗总效率为81.94%,低谷浓度组的临床反应率(69.57%)低于高、中谷浓度组(分别为81.48%和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COPD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6%,包括14例药物性肝损害(6例谷丙转氨酶上升)和11例幻觉、多梦和谵妄。高、中、低谷浓度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63%、16.90%、10.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谷浓度在1.0~4.0μg·mL^(-1)的临床反应率高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监测 伏立康唑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348例银杏内酯注射液致过敏样反应分析
18
作者 林翼旻 张纾 +1 位作者 张玲萍 黄榕珍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分析银杏内酯注射液致过敏样反应的发生情况,为预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省2004年1月~2023年2月期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使用银杏内酯注射液引起过敏样反应患者的基本信息,... 目的:分析银杏内酯注射液致过敏样反应的发生情况,为预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及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省2004年1月~2023年2月期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使用银杏内酯注射液引起过敏样反应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损害、临床表现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48例ADR报告,其中男性130例,女性218例,男女比例为0.6∶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及以上(272例,78.16%);ADR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过程中(302例,86.78%);348例ADR报告共涉及临床表现622例次,累及血管及淋巴管类疾病(247例次,39.71%)、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209例次,33.60%)等,其中新的ADR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333例次,53.54%),已知ADR主要表现为潮红、眩晕、恶心等(289例次,46.46%);经停药或对症处理后,患者痊愈(112例,32.18%)或好转(236例,67.82%)。结论:临床应加强银杏内酯注射液的用药监测,用药过程中需重视其引起的ADR并及时处理,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过敏样反应 临床用药 监测
下载PDF
省市两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建设路径探讨
19
作者 许海波 王颖 王广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6期560-565,共6页
省市两级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事关国家药物警戒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全局,也是建立健全国家药物警戒制度和提升地方药品监管技术支撑能力的重要保障。省市两级ADR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建设思维,不仅是由上而下的... 省市两级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事关国家药物警戒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全局,也是建立健全国家药物警戒制度和提升地方药品监管技术支撑能力的重要保障。省市两级ADR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建设思维,不仅是由上而下的考评工作,更是一种服务公众和提升基层监测评价能力的策略。为助力提升地方药品监管技术支撑能力,推进基层监管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提升基层监测评价能力,本研究在梳理省市两级ADR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建设现况、发展现状以及医疗机构ADR监测报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省市两级ADR能力建设制度文件、省市职权划分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等监测评价技术体系的制度基础,提出了省市两级ADR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建设框架体系和建设路径等,其中省级ADR监测评价技术体系指标包括上市后监测、安全性评价、药物警戒(GVP)核查和监管决策支持等方面,市县级包括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和ADR监测评价指标两方面。省市两级ADR监测评价技术体系建设路径,包括落实药品安全责任、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优化营商环境目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市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监测评价 责任体系
下载PDF
基于不良反应监测大数据的药品安全风险发现与识别策略
20
作者 高云娟 赵旭 +4 位作者 白天凯 柏兆方 王伽伯 宋海波 肖小河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1-5,14,共6页
目的探索如何从国内外海量的中西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快速发现与精准识别药物安全风险,并进行科学有效地预测与防控。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数据为例,针对上市后药品安全风险的发现、评价、确证和防控策略进行论述。结果初步探索建立“不良反... 目的探索如何从国内外海量的中西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快速发现与精准识别药物安全风险,并进行科学有效地预测与防控。方法以药物性肝损伤数据为例,针对上市后药品安全风险的发现、评价、确证和防控策略进行论述。结果初步探索建立“不良反应监测大数据发现—多模型识别评析—病证毒理学验证”一体化应对策略和方法体系,并成功应用于药物性肝损伤的识别和评析。结论该策略为药物安全性评价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保障公众安全用药和促进中西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大数据 风险发现 数据分析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