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2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苦竹笋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成品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长贵
郑耀伟
+1 位作者
潘婉舒
张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43-150,共8页
为开发一款品质优良的方便型发酵苦竹笋产品,研究发酵方式和发酵工艺条件对发酵苦竹笋品质的影响,以苦竹笋为主要原料,以产品的总酸含量、VC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确定苦竹笋的发酵方式,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
为开发一款品质优良的方便型发酵苦竹笋产品,研究发酵方式和发酵工艺条件对发酵苦竹笋品质的影响,以苦竹笋为主要原料,以产品的总酸含量、VC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确定苦竹笋的发酵方式,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苦竹笋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酵苦竹笋成品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接种乳酸菌发酵为最佳发酵方式;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蔗糖添加量2%、食盐添加量5%、乳酸菌粉接种量0.10%,发酵时间6 d;成品中检测出2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5种、酯类7种、烯烃类7种、醚类1种、酸类1种、酮类1种、其他3种,相对含量依次为48.13%、33.69%、11.99%、4.16%、0.22%、0.19%、1.62%。该条件下制作的发酵苦竹笋产品色泽好、风味佳、质地脆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竹笋
发酵产品
工艺技术
挥发性成分
乳酸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凝固型绿豆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海燕
乔成亚
+3 位作者
刘振民
龚广予
梅芳
孙卓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以鲜牛奶、绿豆粉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变性淀粉、琼脂为稳定剂,通过对不同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凝固型绿豆酸奶的最佳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当蔗糖含量为8%,绿豆粉为1.5%,变性淀粉为0.8%,琼脂为0.15%,发酵温度为42℃,制...
以鲜牛奶、绿豆粉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变性淀粉、琼脂为稳定剂,通过对不同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凝固型绿豆酸奶的最佳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当蔗糖含量为8%,绿豆粉为1.5%,变性淀粉为0.8%,琼脂为0.15%,发酵温度为42℃,制作的凝固型绿豆酸奶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型酸奶
绿豆粉
加工工艺
乳酸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张彧
李杰
+1 位作者
高云
叶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12-415,共4页
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该饮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是以黑甜玉米和牛乳为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后,添加甜味剂、稳定剂、有机酸、水、香精等调配成的产...
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该饮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是以黑甜玉米和牛乳为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后,添加甜味剂、稳定剂、有机酸、水、香精等调配成的产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黑甜玉米发酵乳35%,白砂糖11%,稳定剂0.5%,柠檬酸0.2%时最佳。采用该技术条件可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高质量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甜玉米
乳酸菌饮料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发酵条件下乳酸菌对发酵酸菜体系中有机磷农药降解作用
被引量:
6
4
作者
迟涛
方景泉
+1 位作者
郑愉润
刘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8,共4页
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低温发酵酸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研究低温条件乳酸菌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促进作用,并建立降解动力学模型。所选择的3株植物乳杆菌对酸菜中的久效磷和乐果具有降解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室温下对照组(灭菌前处理...
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低温发酵酸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研究低温条件乳酸菌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促进作用,并建立降解动力学模型。所选择的3株植物乳杆菌对酸菜中的久效磷和乐果具有降解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室温下对照组(灭菌前处理)中两个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11.8周和123.8周,试验菌株导致酸菜中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半衰期为26.8~37.3周,而天然菌株导致两个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9.0周和30.9周,表明实验用植物乳杆菌具有促进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天然菌株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乳酸菌
低温发酵
有机磷农药
降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辅助处理乳酸菌发酵制备米糠酵素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朱德艳
施俏春
+1 位作者
王劲松
易庆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以米糠为原料,乳酸菌为发酵菌种,在考察超声时间、发酵温度、发酵初始pH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菌种产蛋白酶、脂肪酶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处理乳酸菌发酵制备米糠酵素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9...
以米糠为原料,乳酸菌为发酵菌种,在考察超声时间、发酵温度、发酵初始pH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菌种产蛋白酶、脂肪酶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处理乳酸菌发酵制备米糠酵素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90 min,发酵温度25℃,发酵液初始pH值为6.0,发酵时间为25 d。在此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米糠酵素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分别达到51.96 U/m L、16.17 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处理
乳酸菌
米糠酵素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枣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21
6
作者
高云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56-261,共6页
以红枣汁和凝固型酸奶为主要原料 ,枣汁先与牛乳混合发酵后 ,再稀释调配成乳酸菌饮料 ,加工中选择适当的稳定剂使饮料中的乳蛋白粒子均匀分散 。
关键词
乳酸菌饮料
凝固型酸奶
红枣汁
混合发酵
调配
牛乳
稳定剂
凝集
防止
稀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果味型麦芽汁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2
7
作者
韩珍琼
谭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6-37,40,共3页
该试验通过乳酸菌发酵麦芽汁,再同果汁进行调配,研制出一种不同于啤酒的全新麦芽汁饮料。通过试验确定了发酵工艺参数,以及果汁和发酵麦芽汁的配比,并确定了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指标。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
麦芽汁
菠萝汁
工艺流程
质量指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米乳酸发酵饮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8
作者
周民生
袁超
路志芳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12期75-78,共4页
大米经乳酸菌发酵可改善和提高有效营养成分,产品还带有大米的米香味,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是大米深加工的新方向。通过介绍大米乳酸发酵饮料在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方面的现状,对大米乳酸发酵饮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
大米经乳酸菌发酵可改善和提高有效营养成分,产品还带有大米的米香味,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是大米深加工的新方向。通过介绍大米乳酸发酵饮料在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方面的现状,对大米乳酸发酵饮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并分析了谷物乳酸饮料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乳酸发酵饮料
加工工艺
菌种筛选
发展前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提伟钢
邵士凤
《江西食品工业》
2010年第4期40-42,39,共4页
本文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黑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该饮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黑米乳酸菌饮料是以黑米和牛乳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添加甜味剂、稳定剂、有机酸、水、香精等调配成的产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
本文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黑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该饮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黑米乳酸菌饮料是以黑米和牛乳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添加甜味剂、稳定剂、有机酸、水、香精等调配成的产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黑米发酵乳35%,稳定剂0.5%,柠檬酸0.25%时最佳,可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高质量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
乳酸菌饮料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菲尔活菌型酸乳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海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3,共4页
以鲜牛奶、蔗糖为主要原料,Kefir M为发酵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高甲氧基果胶为稳定剂,通过对不同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开菲尔酸乳饮料的最佳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28℃,羧甲基纤维素钠为0.20%,高甲氧基果胶为0....
以鲜牛奶、蔗糖为主要原料,Kefir M为发酵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高甲氧基果胶为稳定剂,通过对不同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开菲尔酸乳饮料的最佳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28℃,羧甲基纤维素钠为0.20%,高甲氧基果胶为0.20%,蔗糖为8%,制作的开菲尔活菌型酸乳饮料口感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菲尔
活菌型酸乳饮料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椰肉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蒙佳
许佳耀
周强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年第3期46-50,54,共6页
椰子是热带主要果品之一,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抑制高血脂症等保健功能。而且由于椰子本身(包括椰子汁、椰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因此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以椰肉为试验材料,对椰肉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在单因素试验基...
椰子是热带主要果品之一,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抑制高血脂症等保健功能。而且由于椰子本身(包括椰子汁、椰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因此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以椰肉为试验材料,对椰肉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其最佳生产配方:椰肉与水的比例为1∶6,椰浆与纯牛奶的比例为1∶3,乳酸菌添加量为0.20%,白砂糖添加量为8%,黄原胶添加量为0.05%,柠檬酸添加量为0.3%,发酵温度为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肉
乳酸菌饮料
工艺
配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山羊奶乳饼的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少迁
吴少雄
殷建忠
《农产食品科技》
2009年第2期19-21,共3页
对云南著名传统乳制品-山羊奶乳饼的制作工艺、保鲜技术、营养成分分析和乳饼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功能特性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山羊奶乳饼
制作工艺
保鲜技术
营养成分
乳酸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响应面法优化双黄连口服液醇沉物乳酸菌发酵工艺
13
作者
王清龙
王坤丽
+2 位作者
赵圣振
袁琦昱
汤法银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65,共6页
为研究双黄连口服液制剂醇沉物的乳酸菌液态发酵工艺,首先确定双黄连口服液制剂醇沉物添加量,再以活菌数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发酵条件,最后进行平行放大试验验证...
为研究双黄连口服液制剂醇沉物的乳酸菌液态发酵工艺,首先确定双黄连口服液制剂醇沉物添加量,再以活菌数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发酵条件,最后进行平行放大试验验证。结果:含20%的醇沉物、接种量4%、发酵温度32.7℃、发酵时间26 h时活菌数可达3.03×10^(9)CFU/mL,为最佳发酵条件。平行放大验证试验表明,该发酵工艺可用于制备双黄连口服液醇沉物乳酸菌液态发酵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双黄连口服液醇沉物
乳酸菌
发酵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头菜等蔬菜腌制工艺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7
14
作者
朱莉莉
罗惠波
+3 位作者
黄治国
卫春会
邓杰
谢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16,共6页
蔬菜腌制工艺逐渐向着低盐化、低温化、低亚硝酸盐含量、丰富风味物质等高品质腌制食品的方向发展,以乳酸菌为优势菌的发酵菌剂也越来越多,但是功能全而优的乳酸菌剂仍有待开发。如何深入系统研究大头菜腌制过程中的微生物与发酵温度、...
蔬菜腌制工艺逐渐向着低盐化、低温化、低亚硝酸盐含量、丰富风味物质等高品质腌制食品的方向发展,以乳酸菌为优势菌的发酵菌剂也越来越多,但是功能全而优的乳酸菌剂仍有待开发。如何深入系统研究大头菜腌制过程中的微生物与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含盐量等环境因素以及与有害菌、乳酸、氨基酸态氮、关键风味成分等物质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并形成理论体系,成为改进工艺和提高腌制品质的关键。该文以大头菜为研究对象,并借鉴同为芥菜变种的榨菜腌制方法,从腌制工艺、腌制技术和腌制微生物等方面阐述了腌制大头菜的研究现状,并从提高腌制大头菜产品品质、安全性、生产效率和标准化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对大头菜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菜
腌制工艺
保鲜技术
微生物群落结构
乳酸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摩洛哥自然发酵驼乳中乳酸菌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柳青
史迪
+1 位作者
刘文俊
张和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5,137,共12页
为了丰富菌种资源库资源,探索乳品细菌多样性及菌株生化特性,对摩洛哥阿尤恩地区4份自然发酵驼乳的乳酸菌应用传统纯培养方法和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同时对细菌宏基因组测序进行多样性研究及单菌株生化特性研究...
为了丰富菌种资源库资源,探索乳品细菌多样性及菌株生化特性,对摩洛哥阿尤恩地区4份自然发酵驼乳的乳酸菌应用传统纯培养方法和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同时对细菌宏基因组测序进行多样性研究及单菌株生化特性研究。由纯培养结果可知:4份样品中分离乳酸菌株包含3个属、8个种,共82株乳酸菌,其中58.54%为Lactococcus lactis;根据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可知:4份样品中分离的细菌分属于7个门、78个属和147个种,Proteobacteria(54.64%)和Firmicutes(41.77%)是样品中的优势菌门,Lactococcus(31.87%)及Lactococcus lactis(22.95%)占比较高,是样品中优势菌属及菌种。通过比较不同乳酸菌在相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及产酸速率,从样品中分离得到的48株Lactococcus lactis中筛选得到2株生长快、产酸速率高的菌株IMAU98054和IMAU98084。2株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值为5.5~7.5,且有一定的盐耐受性,NaCl质量分数小于6%时生长不会受到明显抑制。2种菌株在37℃发酵18 h后其OD600可达到2.5218和2.5172。研究结果表明:摩洛哥阿尤恩地区自然发酵驼乳中包含多类细菌,Lactococcus lactis是其中的优势菌种,并从其中筛选出2株生长快、产酸速率高的菌株IMAU98054和IMAU98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自然发酵驼乳
PacBio
SMRT测序技术
生物多样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氏毛霉与乳酸菌复配发酵对咖啡奶酪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
3
16
作者
洪宾
白如彬
+3 位作者
任慧玲
姜珊珊
乌日娜
史海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25-132,共8页
现有的咖啡发酵乳制品菌种单一,口感与风味较为局限。将我国传统腐乳发酵菌鲁氏毛霉与复合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复配,制作一种新型的奶酪发酵剂,并将咖啡粉用于奶酪制作。确定了发酵剂的最优复配质量比为鲁氏毛霉∶...
现有的咖啡发酵乳制品菌种单一,口感与风味较为局限。将我国传统腐乳发酵菌鲁氏毛霉与复合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复配,制作一种新型的奶酪发酵剂,并将咖啡粉用于奶酪制作。确定了发酵剂的最优复配质量比为鲁氏毛霉∶复合乳酸菌=2∶1,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确定奶酪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以复合乳酸菌发酵咖啡奶酪作为对照组,对咖啡奶酪产品开展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组样品中丁酸和月桂酸的含量分别为(124.90±1.05)和(507.30±7.58)mg/100 g,是对照组的10倍;亚油酸含量为(0.90±0.07)mg/100 g,是对照组的8倍。试验所制备的咖啡奶酪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对奶酪新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氏毛霉
乳酸菌
复配发酵
咖啡奶酪
加工工艺
品质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过程中红酸汤品质变化
被引量:
9
17
作者
吴姝
李金玲
+3 位作者
龙丽丽
杨婷婷
王优
李刚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78,共4页
利用红酸汤为原料,以总酸、亚硝酸盐、p H、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水分、抗坏血酸为检测指标,分析不同发酵时间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的红酸汤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的红酸汤中还原糖、抗坏血...
利用红酸汤为原料,以总酸、亚硝酸盐、p H、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水分、抗坏血酸为检测指标,分析不同发酵时间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的红酸汤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的红酸汤中还原糖、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总酸含量和p H均在第6天达到峰值,分别为10.11 g/kg和3.04与10.26 g/kg和2.84;水分含量在第6天达到最低,分别为84.83%与84.18%;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分别为0.052 2 mg/kg与0.030 4 mg/kg,未超标。因此,与自然发酵相比,乳酸菌强化发酵明显减少亚硝酸盐含量,缩短了红酸汤发酵周期,但自然发酵红酸汤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酸汤
自然发酵
乳酸菌强化发酵
品质
发酵过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自然发酵酸牛乳连续发酵期间乳酸菌菌群动态变化
18
作者
纪欣
刘文俊
+1 位作者
郭艳荣
孙天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9-15,共7页
为了阐明自然发酵酸牛乳长期连续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群结构动态变化,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对3份新疆自然发酵酸牛乳样品进行实验室连续发酵9个月,利用纯培养方法及PacBio SMRT测序技术研究酸牛乳样品中乳酸菌多样性。结果...
为了阐明自然发酵酸牛乳长期连续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群结构动态变化,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对3份新疆自然发酵酸牛乳样品进行实验室连续发酵9个月,利用纯培养方法及PacBio SMRT测序技术研究酸牛乳样品中乳酸菌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连续发酵,酸牛乳中微生物群落产酸能力增强,乳酸菌活菌数下降,最终维持在7.0 lgCFU/mL以上。此外,乳酸菌菌群结构不稳定,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Lactococcus lactis、Streptococcus salivarius等菌种减少或消失,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actobacillus fermentum、Lactobacillus gallinarum、Enterococcus durans含量增加。将自然发酵酸牛乳中混合菌种直接用于酸牛乳工业化生产尚需更多的研究支撑,从自然发酵乳中筛选发酵特性优良的乳酸菌,确定最佳发酵菌种组合,对酸牛乳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酸牛乳
连续发酵
PacBio
SMRT测序技术
乳酸菌
菌群变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然胡萝卜素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1
19
作者
崔志强
《海湖盐与化工》
1997年第1期21-22,共2页
利用天然胡萝卜素和乳酸菌共同开发出一种新的营养保健饮品。实验表明,物料经两次均质,用0.2%PGA+0.1%黄原胶作稳定剂,0.1%三聚磷酸钠作络合剂,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天然胡萝卜素
乳酸菌
饮料
胡萝卜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鱿鱼酱发酵乳酸菌选择与生产工艺优化
20
作者
彭婷婷
翁佩芳
吴祖芳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以鱿鱼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造具有良好风味与营养价值的鱿鱼酱产品,并通过快速发酵实现鱿鱼酱产品质量和风味的稳定控制.比较前期初筛的乳酸菌蛋白酶活性,在确定发酵乳杆菌(Lf01)和短乳杆菌(Lb-1)的活性优势后,进一步探究其产酸、...
以鱿鱼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造具有良好风味与营养价值的鱿鱼酱产品,并通过快速发酵实现鱿鱼酱产品质量和风味的稳定控制.比较前期初筛的乳酸菌蛋白酶活性,在确定发酵乳杆菌(Lf01)和短乳杆菌(Lb-1)的活性优势后,进一步探究其产酸、耐盐、耐香辛料和耐酒精特性,确定发酵辅料的添加量.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研究了复合菌发酵的最佳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得到了鱿鱼酱最适发酵条件为35℃下发酵24 h,添加1.0%的发酵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复合发酵剂,菌种比例1:1,接种量为2.4×10^(8) CFU·g^(-1),所得产品的品质、色泽和风味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海洋鱿鱼的发酵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乳酸菌
鱿鱼酱
发酵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苦竹笋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成品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长贵
郑耀伟
潘婉舒
张耕
机构
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
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彭州广乐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143-150,共8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9YJ0337)
宜宾学院科研项目(2022YY08)。
文摘
为开发一款品质优良的方便型发酵苦竹笋产品,研究发酵方式和发酵工艺条件对发酵苦竹笋品质的影响,以苦竹笋为主要原料,以产品的总酸含量、VC含量、亚硝酸盐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确定苦竹笋的发酵方式,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苦竹笋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酵苦竹笋成品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接种乳酸菌发酵为最佳发酵方式;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蔗糖添加量2%、食盐添加量5%、乳酸菌粉接种量0.10%,发酵时间6 d;成品中检测出2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5种、酯类7种、烯烃类7种、醚类1种、酸类1种、酮类1种、其他3种,相对含量依次为48.13%、33.69%、11.99%、4.16%、0.22%、0.19%、1.62%。该条件下制作的发酵苦竹笋产品色泽好、风味佳、质地脆嫩。
关键词
苦竹笋
发酵产品
工艺技术
挥发性成分
乳酸菌
Keywords
Pleioblastus amarus shoots
fermentation product
process
technology
volatile component
lactic
acid
bacteria
分类号
TS255.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凝固型绿豆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海燕
乔成亚
刘振民
龚广予
梅芳
孙卓
机构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业研究院华北研究所
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28B07)
文摘
以鲜牛奶、绿豆粉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变性淀粉、琼脂为稳定剂,通过对不同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凝固型绿豆酸奶的最佳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当蔗糖含量为8%,绿豆粉为1.5%,变性淀粉为0.8%,琼脂为0.15%,发酵温度为42℃,制作的凝固型绿豆酸奶品质最佳。
关键词
凝固型酸奶
绿豆粉
加工工艺
乳酸菌
Keywords
set yoghurt
mung bean
processing
technology
lactic
acid
bacteria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张彧
李杰
高云
叶淑红
机构
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营口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12-415,共4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04D231)
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2-14-10)
文摘
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该饮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是以黑甜玉米和牛乳为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后,添加甜味剂、稳定剂、有机酸、水、香精等调配成的产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黑甜玉米发酵乳35%,白砂糖11%,稳定剂0.5%,柠檬酸0.2%时最佳。采用该技术条件可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高质量产品。
关键词
黑甜玉米
乳酸菌饮料
加工工艺
Keywords
black sweet corn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发酵条件下乳酸菌对发酵酸菜体系中有机磷农药降解作用
被引量:
6
4
作者
迟涛
方景泉
郑愉润
刘鹏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8,共4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新教师基金(2010232512000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3BAD18B08)
文摘
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低温发酵酸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研究低温条件乳酸菌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促进作用,并建立降解动力学模型。所选择的3株植物乳杆菌对酸菜中的久效磷和乐果具有降解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室温下对照组(灭菌前处理)中两个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11.8周和123.8周,试验菌株导致酸菜中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半衰期为26.8~37.3周,而天然菌株导致两个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9.0周和30.9周,表明实验用植物乳杆菌具有促进有机磷农药的降解作用,天然菌株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乳酸菌
低温发酵
有机磷农药
降解
Keywords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lactic
acid
bacteria
low temperature fermentation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degradation.
分类号
Q939.117 [生物学—微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辅助处理乳酸菌发酵制备米糠酵素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朱德艳
施俏春
王劲松
易庆平
机构
荆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1621)
荆楚理工学院科学基金项目(ZD201701)
文摘
以米糠为原料,乳酸菌为发酵菌种,在考察超声时间、发酵温度、发酵初始pH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菌种产蛋白酶、脂肪酶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处理乳酸菌发酵制备米糠酵素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90 min,发酵温度25℃,发酵液初始pH值为6.0,发酵时间为25 d。在此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米糠酵素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分别达到51.96 U/m L、16.17 U/m L。
关键词
超声辅助处理
乳酸菌
米糠酵素
工艺优化
Keywords
ultrasonic-assisted
processing
lactic
acid
bacteria
rice bran ferment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枣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21
6
作者
高云
机构
鞍山钢铁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56-261,共6页
文摘
以红枣汁和凝固型酸奶为主要原料 ,枣汁先与牛乳混合发酵后 ,再稀释调配成乳酸菌饮料 ,加工中选择适当的稳定剂使饮料中的乳蛋白粒子均匀分散 。
关键词
乳酸菌饮料
凝固型酸奶
红枣汁
混合发酵
调配
牛乳
稳定剂
凝集
防止
稀释
Keywords
red date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F84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果味型麦芽汁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2
7
作者
韩珍琼
谭伟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华润蓝剑啤酒集团公司绵阳啤酒厂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6-37,40,共3页
文摘
该试验通过乳酸菌发酵麦芽汁,再同果汁进行调配,研制出一种不同于啤酒的全新麦芽汁饮料。通过试验确定了发酵工艺参数,以及果汁和发酵麦芽汁的配比,并确定了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指标。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
麦芽汁
菠萝汁
工艺流程
质量指标
Key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fermentation
wort
pineapple juice
processing
technology
quality index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米乳酸发酵饮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8
作者
周民生
袁超
路志芳
机构
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农产品加工》
2016年第12期75-78,共4页
文摘
大米经乳酸菌发酵可改善和提高有效营养成分,产品还带有大米的米香味,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是大米深加工的新方向。通过介绍大米乳酸发酵饮料在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方面的现状,对大米乳酸发酵饮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并分析了谷物乳酸饮料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关键词
大米
乳酸发酵饮料
加工工艺
菌种筛选
发展前景
Keywords
rice
lactic
acid
bacteria
fermented beverage
process
technology
strain screening
prospects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提伟钢
邵士凤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辉山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
出处
《江西食品工业》
2010年第4期40-42,39,共4页
文摘
本文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黑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该饮料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黑米乳酸菌饮料是以黑米和牛乳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添加甜味剂、稳定剂、有机酸、水、香精等调配成的产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黑米发酵乳35%,稳定剂0.5%,柠檬酸0.25%时最佳,可得到具有独特风味的高质量产品。
关键词
黑米
乳酸菌饮料
加工工艺
Keywords
black rice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菲尔活菌型酸乳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海燕
机构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业研究院华北研究所
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3,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D18B01)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28B07)
文摘
以鲜牛奶、蔗糖为主要原料,Kefir M为发酵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高甲氧基果胶为稳定剂,通过对不同配方及工艺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开菲尔酸乳饮料的最佳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28℃,羧甲基纤维素钠为0.20%,高甲氧基果胶为0.20%,蔗糖为8%,制作的开菲尔活菌型酸乳饮料口感和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开菲尔
活菌型酸乳饮料
加工工艺
Keywords
kefir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椰肉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1
11
作者
刘蒙佳
许佳耀
周强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出处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年第3期46-50,54,共6页
基金
福建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SJKC-2015-01)
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SJZY-2016-03)
+1 种基金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校级特色专业(YJZY-2016-02)
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512992001)
文摘
椰子是热带主要果品之一,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抑制高血脂症等保健功能。而且由于椰子本身(包括椰子汁、椰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因此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以椰肉为试验材料,对椰肉乳酸菌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其最佳生产配方:椰肉与水的比例为1∶6,椰浆与纯牛奶的比例为1∶3,乳酸菌添加量为0.20%,白砂糖添加量为8%,黄原胶添加量为0.05%,柠檬酸添加量为0.3%,发酵温度为42℃。
关键词
椰肉
乳酸菌饮料
工艺
配方
Keywords
coconut meat
lactic
acid
bacteria
beverage
process
technology
formula
分类号
TS27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山羊奶乳饼的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陈少迁
吴少雄
殷建忠
机构
昆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研究所
出处
《农产食品科技》
2009年第2期19-21,共3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
文摘
对云南著名传统乳制品-山羊奶乳饼的制作工艺、保鲜技术、营养成分分析和乳饼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功能特性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山羊奶乳饼
制作工艺
保鲜技术
营养成分
乳酸菌
Keywords
Goat milk cake
Process procedur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Nutritional components
lactic
acid
bacteria
分类号
TS252.42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响应面法优化双黄连口服液醇沉物乳酸菌发酵工艺
13
作者
王清龙
王坤丽
赵圣振
袁琦昱
汤法银
机构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炎黄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0-65,共6页
基金
河南省现代农业生猪体系中药替抗岗位专家项目(HARS-22-12-G2)
河南省重点研发专项(221111111300)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110334)。
文摘
为研究双黄连口服液制剂醇沉物的乳酸菌液态发酵工艺,首先确定双黄连口服液制剂醇沉物添加量,再以活菌数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发酵条件,最后进行平行放大试验验证。结果:含20%的醇沉物、接种量4%、发酵温度32.7℃、发酵时间26 h时活菌数可达3.03×10^(9)CFU/mL,为最佳发酵条件。平行放大验证试验表明,该发酵工艺可用于制备双黄连口服液醇沉物乳酸菌液态发酵制剂。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双黄连口服液醇沉物
乳酸菌
发酵工艺
Keywords
response surface
technology
Shuanghuanglian oral liquid
alcohol sediment
lactic
acid
bacteria
fermentation process
分类号
S853.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头菜等蔬菜腌制工艺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7
14
作者
朱莉莉
罗惠波
黄治国
卫春会
邓杰
谢军
机构
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16,共6页
基金
酿造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项目(NJ2017-09)
文摘
蔬菜腌制工艺逐渐向着低盐化、低温化、低亚硝酸盐含量、丰富风味物质等高品质腌制食品的方向发展,以乳酸菌为优势菌的发酵菌剂也越来越多,但是功能全而优的乳酸菌剂仍有待开发。如何深入系统研究大头菜腌制过程中的微生物与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含盐量等环境因素以及与有害菌、乳酸、氨基酸态氮、关键风味成分等物质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并形成理论体系,成为改进工艺和提高腌制品质的关键。该文以大头菜为研究对象,并借鉴同为芥菜变种的榨菜腌制方法,从腌制工艺、腌制技术和腌制微生物等方面阐述了腌制大头菜的研究现状,并从提高腌制大头菜产品品质、安全性、生产效率和标准化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对大头菜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大头菜
腌制工艺
保鲜技术
微生物群落结构
乳酸菌
Keywords
kohlrabi
pickling process
fresh-keeping
technology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lactic
acid
bacteria
分类号
TS25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摩洛哥自然发酵驼乳中乳酸菌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柳青
史迪
刘文俊
张和平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5,137,共12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9ZD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972095)。
文摘
为了丰富菌种资源库资源,探索乳品细菌多样性及菌株生化特性,对摩洛哥阿尤恩地区4份自然发酵驼乳的乳酸菌应用传统纯培养方法和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同时对细菌宏基因组测序进行多样性研究及单菌株生化特性研究。由纯培养结果可知:4份样品中分离乳酸菌株包含3个属、8个种,共82株乳酸菌,其中58.54%为Lactococcus lactis;根据宏基因组测序结果可知:4份样品中分离的细菌分属于7个门、78个属和147个种,Proteobacteria(54.64%)和Firmicutes(41.77%)是样品中的优势菌门,Lactococcus(31.87%)及Lactococcus lactis(22.95%)占比较高,是样品中优势菌属及菌种。通过比较不同乳酸菌在相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及产酸速率,从样品中分离得到的48株Lactococcus lactis中筛选得到2株生长快、产酸速率高的菌株IMAU98054和IMAU98084。2株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值为5.5~7.5,且有一定的盐耐受性,NaCl质量分数小于6%时生长不会受到明显抑制。2种菌株在37℃发酵18 h后其OD600可达到2.5218和2.5172。研究结果表明:摩洛哥阿尤恩地区自然发酵驼乳中包含多类细菌,Lactococcus lactis是其中的优势菌种,并从其中筛选出2株生长快、产酸速率高的菌株IMAU98054和IMAU98084。
关键词
乳酸菌
自然发酵驼乳
PacBio
SMRT测序技术
生物多样性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natural
ly fermented camel milk
PacBio SMRT sequencing
technology
biodiversity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S25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氏毛霉与乳酸菌复配发酵对咖啡奶酪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
3
16
作者
洪宾
白如彬
任慧玲
姜珊珊
乌日娜
史海粟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辽宁省食品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沈阳市微生物发酵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25-13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801567)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LSNQN20124)
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引进人才项目(880417040)。
文摘
现有的咖啡发酵乳制品菌种单一,口感与风味较为局限。将我国传统腐乳发酵菌鲁氏毛霉与复合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复配,制作一种新型的奶酪发酵剂,并将咖啡粉用于奶酪制作。确定了发酵剂的最优复配质量比为鲁氏毛霉∶复合乳酸菌=2∶1,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确定奶酪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以复合乳酸菌发酵咖啡奶酪作为对照组,对咖啡奶酪产品开展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组样品中丁酸和月桂酸的含量分别为(124.90±1.05)和(507.30±7.58)mg/100 g,是对照组的10倍;亚油酸含量为(0.90±0.07)mg/100 g,是对照组的8倍。试验所制备的咖啡奶酪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对奶酪新品的需求。
关键词
鲁氏毛霉
乳酸菌
复配发酵
咖啡奶酪
加工工艺
品质评价
Keywords
Mucor rouxianus
lactic
acid
bacteria
compound fermentation
coffee cheese
processing
technology
quality evaluation
分类号
TS252.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过程中红酸汤品质变化
被引量:
9
17
作者
吴姝
李金玲
龙丽丽
杨婷婷
王优
李刚凤
机构
铜仁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贵州六盘水美味园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5-78,共4页
基金
2019年贵州省大学生创新项目(20195201740)
贵州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项目(2016SJDCZX001)。
文摘
利用红酸汤为原料,以总酸、亚硝酸盐、p H、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水分、抗坏血酸为检测指标,分析不同发酵时间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的红酸汤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的红酸汤中还原糖、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总酸含量和p H均在第6天达到峰值,分别为10.11 g/kg和3.04与10.26 g/kg和2.84;水分含量在第6天达到最低,分别为84.83%与84.18%;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分别为0.052 2 mg/kg与0.030 4 mg/kg,未超标。因此,与自然发酵相比,乳酸菌强化发酵明显减少亚硝酸盐含量,缩短了红酸汤发酵周期,但自然发酵红酸汤品质更好。
关键词
红酸汤
自然发酵
乳酸菌强化发酵
品质
发酵过程
Keywords
red sour soup
natural
fermentation
lactic
acid
bacteria
intensified fermentation
quality
fermentation process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自然发酵酸牛乳连续发酵期间乳酸菌菌群动态变化
18
作者
纪欣
刘文俊
郭艳荣
孙天松
机构
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业农村部奶制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9-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095)
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36)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9ZD06)。
文摘
为了阐明自然发酵酸牛乳长期连续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菌群结构动态变化,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对3份新疆自然发酵酸牛乳样品进行实验室连续发酵9个月,利用纯培养方法及PacBio SMRT测序技术研究酸牛乳样品中乳酸菌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连续发酵,酸牛乳中微生物群落产酸能力增强,乳酸菌活菌数下降,最终维持在7.0 lgCFU/mL以上。此外,乳酸菌菌群结构不稳定,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Lactococcus lactis、Streptococcus salivarius等菌种减少或消失,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actobacillus fermentum、Lactobacillus gallinarum、Enterococcus durans含量增加。将自然发酵酸牛乳中混合菌种直接用于酸牛乳工业化生产尚需更多的研究支撑,从自然发酵乳中筛选发酵特性优良的乳酸菌,确定最佳发酵菌种组合,对酸牛乳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然发酵酸牛乳
连续发酵
PacBio
SMRT测序技术
乳酸菌
菌群变化
Keywords
natural
ly fermented milk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PacBio SMRT sequencing
technology
lactic
acid
bacteria
dynamics of microbiota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胡萝卜素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
1
19
作者
崔志强
机构
中国轻工总会制盐研究所
出处
《海湖盐与化工》
1997年第1期21-22,共2页
文摘
利用天然胡萝卜素和乳酸菌共同开发出一种新的营养保健饮品。实验表明,物料经两次均质,用0.2%PGA+0.1%黄原胶作稳定剂,0.1%三聚磷酸钠作络合剂,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天然胡萝卜素
乳酸菌
饮料
胡萝卜素
Keywords
natural carotene lactic bacteria process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鱿鱼酱发酵乳酸菌选择与生产工艺优化
20
作者
彭婷婷
翁佩芳
吴祖芳
机构
宁波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基金
宁波大学SRIP项目(2021SRIP3604)。
文摘
以鱿鱼为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制造具有良好风味与营养价值的鱿鱼酱产品,并通过快速发酵实现鱿鱼酱产品质量和风味的稳定控制.比较前期初筛的乳酸菌蛋白酶活性,在确定发酵乳杆菌(Lf01)和短乳杆菌(Lb-1)的活性优势后,进一步探究其产酸、耐盐、耐香辛料和耐酒精特性,确定发酵辅料的添加量.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研究了复合菌发酵的最佳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得到了鱿鱼酱最适发酵条件为35℃下发酵24 h,添加1.0%的发酵乳杆菌和短乳杆菌复合发酵剂,菌种比例1:1,接种量为2.4×10^(8) CFU·g^(-1),所得产品的品质、色泽和风味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海洋鱿鱼的发酵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复合乳酸菌
鱿鱼酱
发酵
加工工艺
Keywords
mixed
lactic
acid
bacteria
squid sauce
ferment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54.5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苦竹笋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成品挥发性成分分析
张长贵
郑耀伟
潘婉舒
张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凝固型绿豆酸奶的研制
李海燕
乔成亚
刘振民
龚广予
梅芳
孙卓
《中国酿造》
CAS
201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黑甜玉米乳酸菌饮料的工艺研究
张彧
李杰
高云
叶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温发酵条件下乳酸菌对发酵酸菜体系中有机磷农药降解作用
迟涛
方景泉
郑愉润
刘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超声辅助处理乳酸菌发酵制备米糠酵素的研究
朱德艳
施俏春
王劲松
易庆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红枣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高云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CAS
2001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果味型麦芽汁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韩珍琼
谭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大米乳酸发酵饮料的研究进展
周民生
袁超
路志芳
《农产品加工》
201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黑米乳酸菌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提伟钢
邵士凤
《江西食品工业》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开菲尔活菌型酸乳饮料的研制
李海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椰肉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刘蒙佳
许佳耀
周强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云南山羊奶乳饼的研究
陈少迁
吴少雄
殷建忠
《农产食品科技》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响应面法优化双黄连口服液醇沉物乳酸菌发酵工艺
王清龙
王坤丽
赵圣振
袁琦昱
汤法银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大头菜等蔬菜腌制工艺研究现状与展望
朱莉莉
罗惠波
黄治国
卫春会
邓杰
谢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摩洛哥自然发酵驼乳中乳酸菌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柳青
史迪
刘文俊
张和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鲁氏毛霉与乳酸菌复配发酵对咖啡奶酪风味的影响
洪宾
白如彬
任慧玲
姜珊珊
乌日娜
史海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自然与乳酸菌强化发酵过程中红酸汤品质变化
吴姝
李金玲
龙丽丽
杨婷婷
王优
李刚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新疆自然发酵酸牛乳连续发酵期间乳酸菌菌群动态变化
纪欣
刘文俊
郭艳荣
孙天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天然胡萝卜素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崔志强
《海湖盐与化工》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鱿鱼酱发酵乳酸菌选择与生产工艺优化
彭婷婷
翁佩芳
吴祖芳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