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combined treatment processes to address the source wate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during snowmelt period 被引量:2
1
作者 Pengfei Lin Xiaojian Zhang +3 位作者 Jun Wang Yani Zeng Shuming Liu Chao Ch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1-58,共8页
The source water in one forest region of the Northeast China had very high 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 concentration and heavy color during snowmelt period. The efficiency of five combined treatment processes was co... The source water in one forest region of the Northeast China had very high 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 concentration and heavy color during snowmelt period. The efficiency of five combined treatment processes was compared to address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NOM and the mechanisms were also analyz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an hardly remov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in the source water. KMn O4pre-oxidization could improve the DOC removal to 22.0%. Post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improved the DOC removal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o 28.8%. The non-sufficient NOM removal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dominance of large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matters in raw water, which cannot be adsorbed by the micropore upon activated carbon. O3+ activated carbon treatment are another available technology for eliminating the color and UV254 in water. However, its performance of DOC removal was only 36.4%, which could 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for organic matter. The limited ozone dosage is not sufficient to mineralize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NOM. Magnetic ion-exchange resi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uld remove 96.2%of color, 96.0% of UV254 and 87.1% of DOC, enabling effluents to meet th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standard. The high removal efficiency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negative charge on the surface of NOM which benefits the static adsorption of NOM on the anion exchange resi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agnetic ion-exchange resi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s the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 to remove high concentration of N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organic matter coagulation Magnetic ion-exchange resin Ozonation activated carbon Drinking water
原文传递
A review on treatment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 precursors by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process
2
作者 Jie Fu Ching-Hua Huang +1 位作者 Chenyuan Dang Qilin W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4495-4504,共10页
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in water system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their toxic effects.Removal of precursors(mainly 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prior to the disinfection process has been recogni... 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in water system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their toxic effects.Removal of precursors(mainly 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prior to the disinfection proces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ideal strategy to control the DBP levels.Currently,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process is a highly recommended and prevalent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DBP precursors in advanced water treatment.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BAC process,including the history,basic principles,typical process flow,and basic operational parameters.Then,the selection of BAC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DBP precursors is explain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ominant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rom the aspects of mechanisms for NOM removal as well as the treatability of different groups of DBP precursors.Next,a thorough overview is presented to summarize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breakthroughs in the removal of DBP precursors using BAC process,and the contents involved include effect of pre-BAC ozonation,removal performance of various DBP precursors,toxicity risk reduction,fractional analysis of NOM,effect of empty bed contact time(EBCT)and engineered biofiltration.Finally,some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strengthen current research and address the knowledge gaps,including the issues of microbial mechanisms,toxicity evaluation,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microbial produ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infection byproduct precursor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ormation potential natural organic matter Empty bed contact time OZONATION
原文传递
投加粉末活性炭对超滤膜去除海水中有机物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文华 赵瑾 +2 位作者 姜天翔 王静 张雨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67-2972,共6页
超滤膜的有机污染问题是膜法海水预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工程应用面临的重要挑战,粉末活性炭吸附是目前常用的膜前预处理手段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直接超滤和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对海水中有机物的截留能力,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了投加粉末活... 超滤膜的有机污染问题是膜法海水预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工程应用面临的重要挑战,粉末活性炭吸附是目前常用的膜前预处理手段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直接超滤和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对海水中有机物的截留能力,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了投加粉末活性炭对超滤膜截留有机物的影响机制,并考察了海水超滤过程中通量变化及膜污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能够强化超滤膜对海水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当粉末活性炭投量为200mg/L时,整个系统对海水中DOC去除率从直接超滤时的55.1%提高到77.6%。利用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及其在超滤膜表面形成的疏松滤饼层能够显著提高超滤系统对海水中腐植酸类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与直接超滤相比,粉末活性炭-超滤系统对改善膜通量的作用有限,但粉末活性炭形成的滤饼层能够避免超滤膜与有机物直接接触,可显著减缓超滤膜的不可逆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吸附 粉末活性炭 有机物 海水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超滤膜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潘若平 邓慧萍 +2 位作者 胥红 刘晓聪 胡婧逸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4-107,共4页
采用粉末活性炭和超滤膜联用技术对微污染原水进行试验,考察该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粉末炭改善膜通量以及防止膜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器内活性炭浓度升高,工艺处理效果有极大改善,膜通量明显提高,反应器最佳活性炭... 采用粉末活性炭和超滤膜联用技术对微污染原水进行试验,考察该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粉末炭改善膜通量以及防止膜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器内活性炭浓度升高,工艺处理效果有极大改善,膜通量明显提高,反应器最佳活性炭投加量为0.5g·L-1。工艺运行1110min,出水TOC、UV254去除率保持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8%、48.9%,膜通量降低缓慢,1110min后通量为初始通量的70%。反冲洗对膜通量有所恢复,多次反冲后效果不明显,且反冲后破坏膜表面的滤饼层使出水水质稍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粉末活性炭 超滤膜 溶解性有机物
下载PDF
颗粒活性炭吸附工艺对水体中甲基叔丁基醚的去除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娟 黄流雅 +3 位作者 刘诺 张巍 刘友良 应维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37-1643,共7页
通过批式平衡实验考察了各种材质活性炭对MTBE的最大吸附容量以及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依次为JHBG1>JHBG2>GCN830≥F300>YK>Bamboo,其中2种国产竹炭JHBG1和JHBG2对低浓度污染的地下水处理时的理论耗... 通过批式平衡实验考察了各种材质活性炭对MTBE的最大吸附容量以及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依次为JHBG1>JHBG2>GCN830≥F300>YK>Bamboo,其中2种国产竹炭JHBG1和JHBG2对低浓度污染的地下水处理时的理论耗炭量分别为0.14和0.18g/L;水体中天然有机物对MTBE有一定的竞争吸附,丹宁酸值较大的活性炭比较有利于地下水中MTBE的去除.采用连续流的微型快速穿透实验(MCRB)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利用率,结果证明活性炭吸附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地下水中MTBE的去除工艺,这为MTBE污染场地的异位修复提供一个实际可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叔丁基醚 活性炭 吸附容量 微型快速穿透 天然有机物
下载PDF
超滤组合工艺去除原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有乐 祁晓霞 +1 位作者 董芳 鹿玉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587-14590,共4页
总结了近几年来超滤组合工艺去除原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混凝-超滤、活性炭-超滤和混凝-活性炭-超滤工艺,并对各工艺的去除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目前研究的工艺中,混凝-活性炭-超滤工艺在原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领... 总结了近几年来超滤组合工艺去除原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混凝-超滤、活性炭-超滤和混凝-活性炭-超滤工艺,并对各工艺的去除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目前研究的工艺中,混凝-活性炭-超滤工艺在原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领域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物 超滤 混凝 活性炭
下载PDF
给水处理活性炭选择标准的实例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傅洁琦 靳文广 +1 位作者 王罗春 丁桓如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2期62-66,共5页
活性炭的选型对于去除水中有机物非常重要。通过为某厂给水处理选用活性炭,研究了国标GB/T 7701.4—1977和GB/T 130803.2—1999的方法、电力行业标准DL/T 582—2004方法、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方法、焦糖脱色率方法,认为对处理天然水用活性... 活性炭的选型对于去除水中有机物非常重要。通过为某厂给水处理选用活性炭,研究了国标GB/T 7701.4—1977和GB/T 130803.2—1999的方法、电力行业标准DL/T 582—2004方法、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方法、焦糖脱色率方法,认为对处理天然水用活性炭,由于天然水中的有机物多为高分子有机物,DL/T 582—2004方法反映的是活性炭中过渡孔的含量多少,能够选取吸附性能好的活性炭。而国标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反映的是活性炭中微孔的含量多少。另外,焦糖脱色率的测定方法与DL/T 582—2004的测定方法测得的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天然水中有机物 吸附处理
下载PDF
MIEX和PAC对微污染水源水的水质净化效果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晓明 张朝晖 +4 位作者 王亮 赵斌 张敏 郭幸斐 曹宏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05-1511,共7页
研究了MIEX和PAC两种水处理吸附剂对微污染水源水的水质净化性能。实验分别考察了MIEX和PAC对DOC和UV_(254)的去除效率,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MIEX和PAC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间以及不同种类有机物的去除规律。在... 研究了MIEX和PAC两种水处理吸附剂对微污染水源水的水质净化性能。实验分别考察了MIEX和PAC对DOC和UV_(254)的去除效率,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MIEX和PAC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区间以及不同种类有机物的去除规律。在正常的吸附剂投加量下(MIEX=5~8 ml·L^(-1),PAC=30~50mg·L^(-1)),MIEX对DOC和UV_(254)的平均去除率比PAC高23%和20%。但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两者去除效率差别逐渐减小,MIEX对DOC和UV_(254)的最大去除率仅比PAC高6%~8%。与PAC相比,MIEX去除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更广,特别是对中等分子量(5000~50000)有机物,其去效率明显高于PAC。MIEX对腐殖酸和富里酸类有机物的去除率略高于PAC,而对蛋白质类有机物的去除率则远高于PAC。动力学分析表明,MIEX和PAC对DOC的吸附去除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MIEX对有机物的吸附速率是PAC的4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 粉末活性炭 吸附剂 天然有机物 饮用水处理
下载PDF
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性及其深度处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海云 李爱民 郑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5,共5页
在对某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了混凝、活性炭吸附、树脂吸附等深度处理工艺对DOM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碳(DOC)为12.32mg/L,其中疏水性组分占46.65%,亲水性有机物... 在对某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了混凝、活性炭吸附、树脂吸附等深度处理工艺对DOM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碳(DOC)为12.32mg/L,其中疏水性组分占46.65%,亲水性有机物(HPI)占33.33%,过渡亲水性组分占20.02%;酸碱滴定结果表明,HPI的总酸度最强;MIEX树脂对所有组分尤其是疏水性组分的去除效果都较好,它在城市污水二级生化出水(尤其是富含疏水性物质的水体)的深度处理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水样中DOM的分子量呈宽分布特征,主要包含平均分子量为230~750 u的低分子量小分子有机物,也包含12 000 u左右的中等分子量有机物,而经MIEX树脂吸附处理后,分子量在12 000 u左右的组分基本去除,分子量在230~750u的组分也有显著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MIEX树脂 活性炭 混凝
下载PDF
原位载铁中孔活性炭吸附As和天然有机物效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公绪金 董玉奇 李伟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857-3865,共9页
采用配煤、原位浸渍和两步活化法制备了4种原位载铁活性炭(FGL1/2/3/4),并以空白炭C-GL为基础的表面铁浸渍后改性炭(Fe-GL-2/3/4)为对照,研究了原位载铁炭对水中As和腐植酸(HA)的同步吸附效能.结果表明,炭化料原位载铁促进了比表面积(SB... 采用配煤、原位浸渍和两步活化法制备了4种原位载铁活性炭(FGL1/2/3/4),并以空白炭C-GL为基础的表面铁浸渍后改性炭(Fe-GL-2/3/4)为对照,研究了原位载铁炭对水中As和腐植酸(HA)的同步吸附效能.结果表明,炭化料原位载铁促进了比表面积(SBET)和中孔结构的发育.其中,原位载铁炭FCL4(载铁量6.51%)在45A^48A.的范围内的中孔容积(Vmes)比C-GL增加了0.1146cm^3/g;而后改性载铁则造成SBET和Vmes的显著降低.原位载铁同时促进了表面碱度的增加,保证了中性条件下更好的As离子吸附能力;FCL4对As(Ⅲ)和As(V)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L-Qmax)分别达到2.566和2.825mg/g.原位载铁炭进一步发育的中孔结构促进了对HA(<10mgDOC/L)的吸附效能,FGL4对HA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QHA)达到46.25mgDOC/g.As-HA共存体系内FGL4对各组分的吸附容量有所降低,但As(Ⅲ)和As(V)的吸附容量仍达到2.325和2.67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孔结构分布 天然有机物 AS
下载PDF
受微污染湘江原水强化水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柯水洲 张勇 +2 位作者 张云 李智 谭德先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26-29,共4页
采用强化混凝工艺、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工艺对湘江微污染原水及低温低浊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处理受微污染湘江原水,聚合氯化铝混凝效果最佳;处理湘江低温低浊原水时,聚合硫酸铁效果最佳;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助凝,... 采用强化混凝工艺、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工艺对湘江微污染原水及低温低浊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处理受微污染湘江原水,聚合氯化铝混凝效果最佳;处理湘江低温低浊原水时,聚合硫酸铁效果最佳;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助凝,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强化混凝与活性炭联用处理工艺能有效地去除湘江原水中有机物以及消毒副产物前体.还能增加活性炭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活性炭吸附 微污染原水 有机物
下载PDF
一种测试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健 李新学 闻人勤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63,共3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天然水中有机物为标准物测试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测试新方法,其测试结果较好地表征了活性炭在实际水处理中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
关键词 活性炭 天然水 有机物 吸附
下载PDF
天然有机物对颗粒活性炭吸附微囊藻毒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阮铃铃 梁文艳 +2 位作者 许佳 梁志霞 王金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7-61,共5页
通过改变水体中天然有机物(NOM)、腐殖酸(HA)浓度以及pH,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颗粒活性炭(GAC)吸附微囊藻毒素MCLR的容量变化,研究了NOM对GAC吸附MCLR的影响。结果表明,GAC吸附MCLR的过程中,低浓度溶液中的吸附速率要高于高浓度溶液,且准一... 通过改变水体中天然有机物(NOM)、腐殖酸(HA)浓度以及pH,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颗粒活性炭(GAC)吸附微囊藻毒素MCLR的容量变化,研究了NOM对GAC吸附MCLR的影响。结果表明,GAC吸附MCLR的过程中,低浓度溶液中的吸附速率要高于高浓度溶液,且准一级动力学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GAC吸附MCLR的过程;当溶液中含17.6 mg/LNOM或10.0 mg/L HA时,GAC对MCLR的最大吸附容量从17.06μg/g分别降低至13.68、12.89μg/g;GAC对MCLR的平衡吸附容量(qe)随NOM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当溶液中NOM超过一定值时,NOM浓度再升高对GAC吸附MCLR的影响程度变化不大,NOM从10.0 mg/L升高至17.6 mg/L时,qe仅降低了0.31μg/g;在中性或偏碱性水体中,HA对GAC吸附MCLR的干扰相对于酸性水体中更小,通过改变溶液pH来改变HA的带电性,对GAC吸附MCLR的影响总体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LR 颗粒活性炭 天然有机物 腐殖酸
下载PDF
混凝-粉末活性炭吸附-超滤工艺去除砂滤池反洗水溶解性有机物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开伟 李伟英 +2 位作者 陆俊宇 马前 蒋福春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4,共5页
通过混凝-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浸没式超滤膜(UF)组合工艺去除砂滤池反洗水(FBWW)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以降低后续回用过程中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量。试验对3种混凝药剂——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l)处理FBW... 通过混凝-粉末活性炭(PAC)吸附-浸没式超滤膜(UF)组合工艺去除砂滤池反洗水(FBWW)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以降低后续回用过程中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量。试验对3种混凝药剂——聚合硫酸铁(PFS)、三氯化铁(FeCl3)、聚合氯化铝(PACl)处理FBWW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探讨其对UV254和水溶性有机物(DO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FS对有机物去除效果优于PACl和FeCl3;PFS与粉末活性炭混合投加可增加有机物去除率,粉末活性炭为20mg/L,PFS为8mg/L时出水浊度为0.85NTU,UV254和DOC去除率分别为43%和31%;采用混凝-PAC吸附-超滤膜(UF)处理FBWW对UV254和DOC去除率分别达到51%和41%,出水浊度为0.19NTU,UV254为0.031cm-1,DOC为2.76mg/L.此工艺可有效降低反冲洗水中DOM含量,达到重新利用净水厂废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混凝 粉末活性炭吸附 砂滤池反洗水 浸没式超滤膜
下载PDF
臭氧光催化降解地下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简丽 张彭义 毕海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22,共5页
在现场开展了中试规模的臭氧光催化降解天然有机物的研究。研究表明,对大分子天然有机物占很大比例且重碳酸盐含量较高的地下水,臭氧投加量10 mg/L和反应时间10 m in条件下,TOC的去除率不到20%,但UV254和三卤甲烷生成潜力(THMFP)去除率... 在现场开展了中试规模的臭氧光催化降解天然有机物的研究。研究表明,对大分子天然有机物占很大比例且重碳酸盐含量较高的地下水,臭氧投加量10 mg/L和反应时间10 m in条件下,TOC的去除率不到20%,但UV254和三卤甲烷生成潜力(THMFP)去除率分别达到近60%和33.5%。臭氧光催化与活性炭吸附相连,能显著提高UV254的THMFP的去除率,但TOC去除率并不明显高于单独活性炭吸附。臭氧光催化使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后者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性提高且生化性改善,可望在生物活性炭上更有效地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光催化 活性炭 天然有机物 腐殖质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蜂窝陶瓷催化臭氧氧化处理饮用水中试 被引量:3
16
作者 关春雨 马军 +1 位作者 唐升卿 张晓岚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8,共6页
在北京市某净水厂进行了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滤后水的中试,对各种操作条件下蜂窝陶瓷催化臭氧氧化/颗粒活性炭过滤工艺的净水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臭氧单独氧化相比,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中有较高的溶解性臭氧浓度,对天然有机物(NOM)... 在北京市某净水厂进行了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滤后水的中试,对各种操作条件下蜂窝陶瓷催化臭氧氧化/颗粒活性炭过滤工艺的净水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臭氧单独氧化相比,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器中有较高的溶解性臭氧浓度,对天然有机物(NOM)及总有机物(TOC)的去除效果较好,三氯甲烷生成潜能(CHC l3FP)较低。臭氧催化氧化的后续活性炭滤柱上的生物量较多,出水TOC、UV254及CHC l3FP值也均低于臭氧单独氧化的后续活性炭滤柱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处理 臭氧催化氧化 蜂窝陶瓷 活性炭 天然有机物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爱华 郭璇 李富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85,112,共4页
以日本岐阜市长良川河水为研究对象,探讨生物活性炭(BAC)小柱和粒状活性炭(GAC)小柱去除天然有机物(NOM)的效果。结果表明,BAC可以去除水中的NOM,处理效果优于GAC吸附。BAC对水质变化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试验过程中... 以日本岐阜市长良川河水为研究对象,探讨生物活性炭(BAC)小柱和粒状活性炭(GAC)小柱去除天然有机物(NOM)的效果。结果表明,BAC可以去除水中的NOM,处理效果优于GAC吸附。BAC对水质变化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以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试验过程中,空床接触时间为39.2 min,DOC的平均去除率为51.1%,UV260的平均去除率为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 天然有机物 去除 空床停留时间
下载PDF
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延坤 王燕藏 +2 位作者 陈益清 李文龙 孙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2期186-188,共3页
[目的]采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组合工艺对深圳某水库原水进行中试研究。[方法]考察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的不同处理单元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对组合工艺不同处理单元出水进行了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组合工艺去除有机物的特性... [目的]采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组合工艺对深圳某水库原水进行中试研究。[方法]考察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的不同处理单元对各类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对组合工艺不同处理单元出水进行了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研究了组合工艺去除有机物的特性。[结果]运行结果显示,有机物浓度沿流程逐渐降低,PAC对有机物的吸附去除受接触时间的影响,UF可进一步去除PAC难以吸附的大分子量有机物。对比各处理单元出水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发现,PAC吸附无法去除溶解性微生物代谢物,PAC和UF对其他有机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溶解性微生物代谢物和芳香族蛋白质酪氨酸、色氨酸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有机物。[结论]PAC吸附与UF过滤相结合更有利于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膜 粉末活性炭 三维荧光光谱 有机物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再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治卿 李牧之 +4 位作者 王焕伟 康谦 沈天琪 王楚亚 朱光灿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609-614,共6页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以市政出水为原水的某电厂,研究了混凝、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工艺对进厂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同时采取荧光光谱和分子量分级分析了不同处理工艺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影响。研究显示,原水中主要的有机物为腐殖酸和富里...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以市政出水为原水的某电厂,研究了混凝、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工艺对进厂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同时采取荧光光谱和分子量分级分析了不同处理工艺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影响。研究显示,原水中主要的有机物为腐殖酸和富里酸、微生物代谢产物,分子量大部分在<1 kDa这个区间。混凝和臭氧氧化工艺去除水中有机物效果较好,吸附工艺去除有机物效果略差。此外,混凝对原水中存在的颗粒性有机物以及大分子有机物有着很好的去除效果,TOC去除率达43.6%,而臭氧对UV_(254)有较强的去除率,去除率可达65%。混凝对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臭氧去除大分子有机物的同时形成了新的小分子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混凝 活性炭 臭氧 三维荧光 有机物
下载PDF
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NOM)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施周 张绍辉 《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年第2期6-9,共4页
讨论了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NOM)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综述了几种基于活性炭吸附、高锰酸盐氧化、臭氧氧化的强化混凝工艺去除NOM的特点和效果.
关键词 强化混凝 天然有机物 NOM 活性炭 高锰酸盐 臭氧化 粉末活性炭 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