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imaging technology in laparoscopic liver cancer resection
1
作者 Li-Min Kang Fu-Wei Zhang +1 位作者 Fa-Kun Yu Lei X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3期5288-5293,共6页
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liver cancer resection faces challenges,such as difficultiesin tumor localization and accurate marking of liver segments,as well as theinability to provide real-time intraoperative navigation.... 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liver cancer resection faces challenges,such as difficultiesin tumor localization and accurate marking of liver segments,as well as theinability to provide real-time intraoperative navigation.This approach falls shortof meeting the demands for precise and anatomical liver resection.The introductionof fluorescence imaging technology,particularly indocyanine green,has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visualizing bile ducts,tumor localization,segment staining,microscopic lesion display,margin examination,and lymphnode visualization.This technology addresses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oftraditional laparoscopy,which lacks direct tactile feedback,and is increasinglybecoming the standard in laparoscopic procedures.Guided by fluorescenceimaging technology,laparoscopic liver cancer resection is poised to become thepredominant technique for liver tumor removal,enhancing the accuracy,safety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imaging technology LAPAROSCOPY HEPATECTOMY Liver tumor
下载PDF
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Appraisal of current evidence 被引量:2
2
作者 Raja Kalayarasan Murugesan Chandrasekar +1 位作者 Pothugunta Sai Krishna Dasarathan Shanmugam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3年第12期2693-2708,共16页
Applying indocyanine green(ICG)fluorescence in surgery has created a new dimension of navigation surgery to advance in various disciplines.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nascent and fragmented,necessitating academic ef... Applying indocyanine green(ICG)fluorescence in surgery has created a new dimension of navigation surgery to advance in various disciplines.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nascent and fragmented,necessitating academic efforts to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The present review aims to integrate diverse perspective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its applica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The relevant articles were selected by using the appropriate keyword search in PubMed.The angiography and cholangiography property of ICG fluorescence is helpful in various hepatobiliary disorders.In gastroesophageal and colorectal surgery,the lymphangiography and angiography property of ICG is applied to evaluate bowel vascularity and guide lymphadenectomy.The lack of objective parameters to assess ICG fluorescence has been the primary limitation when ICG is used to evaluate bowel perfusion.The optimum dose and timing of ICG administration need to be standardized in some new application areas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Binding tumor-specific ligands with fluorophores can potentially widen the fluorescence application to detect primary and metastatic gastrointestinal tumors.The narrative review outlines prior contributions,limitations,and research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studies across gastrointestinal sub-specialty.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review would be helpful fo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to explore and progress in this exciting domain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navigation surgery ANGIOGRAPHY CHOLANGIOGRAPHY LYMPHANGIOGRAPHY
下载PDF
Don’t forget emergency surgery! Lessons to learn from elective indocyanine green-guided gastrointestinal interventions
3
作者 Davina Perini Jacopo Martellucc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2期270-275,共6页
Fluorescence-based imaging has found application in several fields of elective surgery,bu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evidence in the literature about its use in the emergency setting.Clinical trials have consistently s... Fluorescence-based imaging has found application in several fields of elective surgery,bu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evidence in the literature about its use in the emergency setting.Clinical trials have consistently shown that indocyanine green(ICG)-guided surgery can dramatically reduc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length of in-hospital stay and total healthcare costs in the elective setting.It is well-known that emergency surgery has a higher complication rate than its elective counterpart,therefore an impelling need for research studies to explore,validate and develop this issue has been highlighted.The present editorial aims to provide a critical overview of currently available applications and pitfalls of ICG fluorescence in abdominal emergencies.Furthermore,we evidenced how the experience of ICG-fluorescence in elective surgery might be of great help in implementing its use in acute situations.In the first paragraph we analyzed the tips and tricks of ICG-guided cancer surgery that might be exploited in acute cases.We then deepened the two most described topics in ICG-guided emergency surgery:Acute cholecystitis and intestinal ischemia,focusing on both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green-fluorescence application in these two fields.In emergency situations,ICG fluorescence demonstrates a promising role in preventing undue intestinal resections or their entity,facilitating the detection of intestinal ischemic zones,identifying biliary tree anatomy,reduc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mitigating high mortality rates.The need to improve its application still exists,therefore we strongly believe that the elective and routinary use of the dye is the best way to acquire the necessary skills for emer-gency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navigation surgery ANGIOGRAPHY Emergency surgery Decision-making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术中神经成像: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文平 张志华 +1 位作者 韩飞 郝卫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225-5230,共6页
背景:目前主要的神经成像方式,如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高分辨率超声,均无法为医生提供术中实时定位图像。随着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手术目标区域的直接可视化成为现实,这为神经的术中实时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案。目的:归... 背景:目前主要的神经成像方式,如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高分辨率超声,均无法为医生提供术中实时定位图像。随着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手术目标区域的直接可视化成为现实,这为神经的术中实时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案。目的:归纳并总结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术中神经成像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学成像,神经成像”为中文检索词,以“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optical imaging,nerve imaging”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重点为2010年1月至2023年7月,同时纳入少数经典远期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中英文文献重复性研究、低质量期刊及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后纳入6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吲哚菁绿引导下的近红外荧光成像在临床上已被用于术中血管、输尿管和胆管等管状器官以及各种肿瘤的识别与定位,是目前在精准外科手术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术中成像方法。(2)在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术中神经荧光成像的研究中,吲哚菁绿是目前唯一的一种应用于临床研究的近红外荧光染料。(3)理想神经显影剂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在围术期容易给药,logD在pH=7.4时数值为0.5-3.0,分子质量<500 Da,有近红外窗口中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能够在神经组织中长时间保留,具有较高的SBR值以及较高的安全性。(4)未来近红外神经荧光显影剂的开发中,研究者们应该将重心放在合成吲哚菁绿与神经特异性靶点的复合物中。(5)在应用前景方面,该技术不仅能使术中神经荧光成像将成为现实,而且在原位监测神经再生以及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也将取得巨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 光学成像 神经成像 荧光引导外科手术 显影剂 精准外科 吲哚菁绿 靶向外科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肝细胞癌切除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哲 张云梅 +1 位作者 杨润波 熊兵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158-1162,共5页
随着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t imaging,ICG-FI)越发成熟,加之多种染色及显像方式,经济快捷的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解剖性切除,精准作用在肿瘤及边界定位,更好发现微小病灶;用于手术肝切平面选择和监... 随着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t imaging,ICG-FI)越发成熟,加之多种染色及显像方式,经济快捷的突出优点,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解剖性切除,精准作用在肿瘤及边界定位,更好发现微小病灶;用于手术肝切平面选择和监测,大大增加残留癌灶的检出概率,有效减低术后复发转移,最大限度实现R0切除并显著降低了手术难度,为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开辟全新的道路。但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也存在假阳性结果,易受肝脏功能、给药时间和剂量、显影剂不良反应等局限因素影响,其效能及可靠性仍需探索研究。总之由于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手术过程精细、复杂又耗时长,且患者个体差异性较大,在临床中还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个体化诊疗。笔者现就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下肝细胞癌切除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腹腔镜肝切除术 肝细胞癌 荧光显像技术 精准定位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在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应建义 王天斌 +3 位作者 张宁宁 泮磊 窦常伟 张成武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在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仙居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单个医疗组收治的6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20例行吲哚菁绿荧光导航LTCBD...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在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仙居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单个医疗组收治的6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20例行吲哚菁绿荧光导航LTCBDE(LTCBDE组),42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LCBDE+T管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LCBDE+T管引流组比较,LTCBDE组患者胆总管直径明显降低(P<0.05),但其他术前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CBDE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间明显低于LCBDE+T管引流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白细胞、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发热、术后胆漏、结石残留及胆道狭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菁绿荧光导航LTCBDE安全可行;相较于LCBDE+T管引流,LTCBDE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荧光导航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结合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在复杂性输尿管狭窄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7
作者 秦旭 李港 +4 位作者 刘译文 戚聂聂 王军起 李海龙 卢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14-519,共6页
目的 评价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结合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3例复杂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内镜手术治疗结石后... 目的 评价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结合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0月收治的13例复杂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内镜手术治疗结石后发生医源性输尿管狭窄,或输尿管狭窄手术治疗后再次发生狭窄。全部病例均经腹腔入路,吲哚菁绿溶液于术中通过肾造瘘管、输尿管支架或静脉通路注入患侧输尿管,利用彩色荧光模式辅助辨认输尿管狭窄段。6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并端端吻合术,3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舌黏膜输尿管成形术,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阑尾补片修补术。结果 13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运用荧光显影技术,输尿管狭窄段及吻合端血运显影均良好,平均手术时间163(110~28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0(20~110)mL,随访3~12个月,行腹部CT、静脉肾盂造影、彩超泌尿系检查,患者肾积水均明显减轻,无再狭窄发生。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有助于精准定位输尿管狭窄段,明确血运情况,从而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该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吲哚菁绿 荧光显影技术 输尿管狭窄重建 预后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在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朱超 刘会春 +7 位作者 王勇 庞青 潘洪涛 胡小四 陈石磊 周帅 王志成 金浩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在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荧光腹腔镜手术(荧光组),28例行普通腹腔镜手术(常规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在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荧光腹腔镜手术(荧光组),28例行普通腹腔镜手术(常规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联合胆肠内引流、术后胆漏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组与常规组手术时间[(119.2±44.0)min vs.(159.0±52.4)min]、寻找肝外胆管时间[(21.0±7.8)min vs.(38.8±12.5)min]、出血量[(97.1±61.3)mL vs.(226.8±210.2)mL]、术后感染率(8.3%vs. 32.1%)、胰腺炎发生率(4.2%vs. 28.6%)、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2.7±1.1)d vs.(3.8±1.4)d]、术后住院时间[(6.4±2.3)d vs.(10.3±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是安全、有效的,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探查术 腹腔镜检查 吲哚菁绿 荧光成像技术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导航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彭雅松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导航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腹腔镜术治疗,... 目的:探究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导航技术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腹腔镜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导航技术下腹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确胆管系统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外胆管识别等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胆囊三角暴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置引流管、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21、白细胞介素-2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导航技术可以有效缩短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提高肝外胆管识别等级,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导航技术 炎性因子 出血量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指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患者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巍 李智德 +1 位作者 李玉鹏 陈雄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46-749,共4页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10月~2022年7月我科收治的62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被分为两组,分别行ICG荧光导航LC或普通LC术。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医源性胆道损...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1年10月~2022年7月我科收治的62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被分为两组,分别行ICG荧光导航LC或普通LC术。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对照组发生中转开腹1例(3.2%);荧光LC组辨识胆总管和胆囊管时间、分离出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时间、胆囊切除总用时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0.5(0.5,1)min、(16.9±0.4)min、30(28,33)min和15(5,20)ml,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1,3)min、(24.9±0.1)min、46(39,53)min和30(20,40)ml,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对3.2%,P>0.05)。结论 采用ICG荧光导航LC手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其实时显像辨别胆道解剖结构,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医源性胆道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吲哚菁绿 荧光导航 治疗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岳志强 唐啸 +2 位作者 蔡卫华 陈琳 吴金柱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为31例肝癌患者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为31例肝癌患者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肿瘤直径、术后病理、切缘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1例中转开腹,余者均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下完成腹腔镜肝段/肝叶解剖性切除术。中转开腹率为3.2%(1/31),术中出血量为200(100~400)mL,肝门阻断时间13(0~20)min,手术时间185(135~225)min,肿瘤直径(2.6±1.3)cm,住院10(8~14)d。术后切缘病理阳性1例(3.2%),术后病理肝细胞癌28例、胆管细胞癌2例、混合癌1例,术后Clavien分级Ⅰ级19例、Ⅱ级10例、Ⅲ级2例。结论:应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有助于术中切肝平面的确认,并对荷瘤肝段进行精确显影与术中导航,同时可对术中胆漏进行判断。在有明确适应证的情况下,此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解剖性肝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2
作者 刘彬 刘符生 +7 位作者 郝星源 王海涛 廖铂 常磊 曹军 张中林 汪必成 袁玉峰 《腹部外科》 2023年第4期313-318,323,共7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及会诊的3例肝脏PEComa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9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及会诊的3例肝脏PEComa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手术治疗情况、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复习国内外相关案例报道资料,对肝脏PEComa的临床诊疗要点展开分析。结果3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9~57岁,均无肝炎、肝硬化病史,肿瘤标志物无异常,术前影像学均误诊为肝细胞癌。3例病人均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文献复习共纳入452例肝脏PEComa病例,女性病人占76.55%(346/452),中位发病年龄在30~51岁之间。有临床表现的病人占30.36%(119/392),术前影像学诊断率仅为16.92%(55/325),最易误诊为肝细胞癌(占32.6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主要的肿瘤标记阳性为HMB45(90.00%)、Melan-A(80.29%)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76.61%)。5.08%的病例出现术后复发。结论肝脏PEComa在临床上罕见,术前诊断难与肝细胞癌相鉴别,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手术根治性切除是肝脏PEComa的主要治疗手段,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在术中辅助肿瘤定位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病理特征 肝切除术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
下载PDF
ICG荧光导航技术在晚期口腔鳞癌救治性手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吴朱昊 张兴伟 +6 位作者 孙亚威 李子慧 陈欣 蒲玉梅 胡勤刚 董迎春 孙国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导航技术检测晚期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手术安全切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一病区收治的晚期OSCC患者48例,分为ICG组...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导航技术检测晚期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手术安全切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一病区收治的晚期OSCC患者48例,分为ICG组(25例)和非ICG组(23例)。ICG组在ICG荧光导航技术辅助下切除肿瘤,非ICG组利用常规方法切除肿瘤,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异常率及预后等,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病灶切除完整并保障了足够的安全切缘。ICG组25例患者在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技术(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激发下,病灶均可见肿瘤荧光显影,肿瘤边界清晰。平均手术时间8.1 h,平均术中出血量856.4 mL,切缘异常率为1.8%。非ICG组平均手术时间7.7 h,平均术中出血量796.1 mL,切缘异常率为6.9%。截至2022年12月,ICG组3例因复发死亡,1例因术后肿瘤远处转移死亡;对照组4例因复发死亡,1例因术后肺部感染死亡。结论:ICG荧光显像技术为术中直视下完整切除肿瘤,及时发现切缘肿瘤残留提供了新方法,在明确晚期OSCC患者的安全切缘方面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技术 晚期口腔鳞癌 手术安全切缘 吲哚菁绿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技术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宜锋 谢建森 贺更生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836-840,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为89例复杂胆囊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ICG荧光分为使用ICG荧光显影的A组(n=44)与未使用荧光显影的B组...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在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为89例复杂胆囊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ICG荧光分为使用ICG荧光显影的A组(n=44)与未使用荧光显影的B组(n=45)。比较两组胆囊三角解剖时间、显露肝外胆管电钩使用时间、剥离胆囊床时间、总手术时间、胆管损伤、手术出血量等相关指标。结果:A组与B组胆囊三角解剖时间[(24.26±5.64)min vs.(32.54±4.32)min,P<0.05]、显露肝外胆管电钩使用时间[(16.06±3.52)min vs.(23.78±4.97)min,P<0.05]、分离胆囊床时间[(10.15±2.24)min vs.(7.08±1.92)min,P<0.05]、总手术时间[(72.35±3.34)min vs.(85.15±4.71)min,P<0.05]、手术出血量[(10.43±4.91)mL vs.(21.58±3.73)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胆管损伤。结论:对于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利于辨识肝外胆管,明确脉管与组织间隙,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复杂 吲哚菁绿 荧光导航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腹腔镜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一乔 卓越 陆离原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3年第6期659-663,共5页
吲哚菁绿(ICG)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近红外荧光(NIRF)染料,其介导的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具有术中实时识别和导航解剖结构的能力,在微创手术(MIS)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有望成为外科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标准技术,现对ICG荧光腹腔镜... 吲哚菁绿(ICG)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近红外荧光(NIRF)染料,其介导的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具有术中实时识别和导航解剖结构的能力,在微创手术(MIS)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有望成为外科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标准技术,现对ICG荧光腹腔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 术中荧光导航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郭东来 蔡哲臻 +1 位作者 程强 潘梓荣 《新疆医学》 2023年第5期553-557,共5页
目的评价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对肠管吻合血供情况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其中术中应用吲哚菁绿... 目的评价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对肠管吻合血供情况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其中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的患者46例(ICG组),常规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44例(对照组),分别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吻合口瘘发生数量和因吻合口瘘导致的死亡数量。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ICG组与对照组相比,除手术时间[(149.11±11.97)min vs(148.57±11.24)min],(P=0.82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术中失血量[(89.35±12.65)ml vs(97.84±9.82)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85±0.33)d vs(3.52±0.49)d]、术后进食流质时间[(4.62±0.45)d vs(5.34±0.44)d]、术后住院时间[(10.93±0.74)d vs(13.95±8.6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在吻合口瘘率发生上也存在明显差异(P=0.025,P<0.05)。结论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中应用ICG荧光显像技术可以实现术中对结肠血流动态显像,加快吻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以及充分保证吻合口血供,降低因血供差而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进而加速术后康复,保障手术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 术中导航 腹腔镜下半结肠切除术 吻合口瘘
下载PDF
ICG荧光显影技术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7
作者 罗振涛 欧阳满照 剧永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0期8-12,I0006,共6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技术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使用ICG荧光影技术,将患者分为ICG组(27例)和非...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技术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使用ICG荧光影技术,将患者分为ICG组(27例)和非ICG组(33例)。ICG组为使用ICG荧光显影技术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非ICG组为使用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副损伤、无联合脏器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组患者清扫的直径<5 mm淋巴结数、淋巴结总数高于非IC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荧光显影技术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能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且并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临床上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下根治术 荧光显像技术 吲哚菁绿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6
18
作者 雷泽华 高峰畏 +7 位作者 赵欣 蒋康怡 谢青云 龚杰 乌建平 付金强 杜波 王志旭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522-525,共4页
目的评价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对肝外胆管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在ICG荧光显像技术导航下完成L... 目的评价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对肝外胆管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在ICG荧光显像技术导航下完成LC的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外周静脉注射ICG,术中利用近红外光三维显像胆总管及胆囊管结构。结果行LC的30例患者中有27例(90%)术中胆囊管及胆总管均经ICG显像成功;2例胆囊管未显像,胆总管显像;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均未显像。平均手术时间为35(27-6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2-5)d。术后患者恢复顺利,1例脐部伤口红肿,其余患者术后随访1-5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术中利用ICG荧光显像技术可以实现术中对胆总管及胆囊管的早期定位显像,有助于术中实现对肝外胆管系统的可视化,避免术中因对肝外胆管显示不清引发的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保障手术安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 术中导航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肝母细胞瘤精准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姚伟 董岿然 +2 位作者 李凯 肖现民 郑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介导的近红外光在肝母细胞瘤中的显像特点,以及该技术对术中微小病灶识别、肿瘤切缘界定和术中导航的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拟切除肝母细胞瘤的患儿8例,...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介导的近红外光在肝母细胞瘤中的显像特点,以及该技术对术中微小病灶识别、肿瘤切缘界定和术中导航的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拟切除肝母细胞瘤的患儿8例,术前至少24 h予以静脉注射ICG,术中切肝前进行肝脏微小病灶检测、肿瘤切缘界定和手术导航,切肝后进行切缘病灶检测和肿瘤荧光分型,最终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8例肝母细胞瘤中,男童和女童各4例,年龄5~132个月,平均33个月。术后复发再次手术1例,术前活检化疗后再手术1例,术前经验性化疗后再手术4例,2例一期行肝肿瘤切除术。术中8例患儿肿瘤都呈现明亮荧光显影,与正常肝脏组织边界清晰;1例复发为微小病灶(1.0 cm),但由于病灶位置较深(距离肝脏表面 >1.5 cm),肉眼观察、扪诊和ICG荧光显像未能发现,规则切除肝叶后,ICG识别出复发病灶。根据荧光显影分型,全荧光4例,其中2例肝母细胞瘤一期行肿瘤切除术;1例术前有活检和化疗史的病例;1例为复发病例,其有肝炎和肝轻度硬化病史,同时伴有肝脏弥漫性小结节样影。部分荧光4例,均为术前有经验性化疗的病例。结合肝母细胞瘤的病理分类,胎儿型7例,其中荧光显像为全荧光型4例,部分荧光型3例;混合性胎儿上皮和胚胎上皮型1例,其荧光显像为部分荧光型。所有病灶经ICG分子荧光边界定界,切除肿瘤后,经荧光再测和病理检查,均获得了肿瘤R0切除。结论ICG荧光显影技术在肝母细胞瘤中有较好的显影效果,显影类型与术前有无化疗有一定关系。ICG荧光显像在确定肿瘤边界和保证肿瘤R0切除具有一定优势和重要价值。但ICG荧光显像对深部微小肿瘤灶的识别和在肝硬化病例中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荧光显像 肝肿瘤 肿瘤切缘 术中导航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技术在肝胆外科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再认识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中林 刘符生 袁玉峰 《腹部外科》 2022年第4期241-244,257,共5页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不同医疗机构对其技术认知仍存在偏差。尽管相关指南推荐进行了多次更新,但该技术在推广应用中仍面临一定困难。作者结合湖北省肝胆胰疾病微创诊治临床医学研...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肝胆外科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不同医疗机构对其技术认知仍存在偏差。尽管相关指南推荐进行了多次更新,但该技术在推广应用中仍面临一定困难。作者结合湖北省肝胆胰疾病微创诊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经验及数据,就ICG荧光技术在肝胆外科应用中若干关键问题,包括技术拓展、用药时机、剂量、浓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使用目的等,进行了重新认识与归纳总结。此文推荐针对不同使用目的采用1/1000原药(即0.025 mg/mL)的普适性方法及剂量微调方案,简化了目的相关的配药操作,并验证了成像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技术推广应用。随着技术扁平化和成本降低,ICG荧光将作为适宜技术在肝胆外科领域快速推广和下沉,带来更广泛医疗机构及病人获益,相关技术及学术研究也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 肝胆外科 技术推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